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四本 慢性胸腰背疼痛治疗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8 章 胸腹部带状疙疹后遗神经痛
内容开始
US>6 。一69 岁为65 % . 7 。一7 ,岁为74 师,疼痛时间随年龄的增大而延长。因胸、腹、腰、背最常受累,所以胸腹部带状疽疹后遗神经痛经常发生。极少数患者在胸部带状疙疹后,每逢冬季或阴雨天气在原皮损处皮肤有痛痒或轻微疼痛。第四节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皮疹为红斑基础上的集簇水疤,沿神经途径排列呈带状,单侧分布及常有疼痛与触痛、神经痛,多见于成人等特点,故诊断不难,半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在5 又飞。,/ L 以下,白细胞偏低的患者在好转或痊愈后可以恢复。脑脊液检查少数患者可有蛋白增高及白细胞增多发生在胸部的带状疮疹患者宜作X 线透视或摄片,因为3 。%以上病例可发现结核等肺部病变少数病例可结合组织病理以明确诊断。有时需与单纯疙疹鉴别,交界处,多见于发热性疾病的过程中,常反复发作。单纯疙疹好发于皮肤勃膜当水疙出现之前或钝挫型病人需与其他疾病鉴别,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头部毛囊炎、落枕、偏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牙眼炎、青光眼等。胸腹部带状疙疹应与肋间神经痛、溃疡病、胆道或肾绞痛、肋软骨炎、阑尾炎鉴别。心纹痛、肩周炎、

第五节治疗

〔 一)药物治疗1 .杭病毒药

本类药物是针对病因应用,能不同程度抑制病毒的繁殖,促进皮损的愈合并缓解疼痛,及时、足量的用药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西药常用新一代核昔类抗病毒剂.如阿昔洛韦,每次20omg ,每日5 次,10 天为1 个疗程二泛昔洛韦,每次25 。二g 500mg ,每日3 次,7 天为1 个疗程药可明显减轻带状疮疹急性疼痛,尤其减低带状疙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这类药物临床上使用常规剂量,不良反应很少,疗效肯定剂量早期应用可作为高危病人活动性感染的辅助治疗。。另外.干扰素的高阿糖腺昔、无环鸟昔

8 章胸腹部带扮茗疹后遗神经痛创泌

的早期应用亦可减少急性痛和后遗神经痛。中药以湿热内蕴,感受毒邪为病机特点.加以辨证施治,中西医相结合更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二
2
.辅助药物辅助药物若应用正确可明显控制病情的发展。如在应用抗病毒药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减轻炎症,阻止病毒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和破坏作用。急性期应用可以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但免疫功能差的病人不能应用,一般用量为泼尼松每口3 。。g , 1 个疗程10 天.带状疙疹的发生和预后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密切关系,因此免疫调节剂治疗应是方向之一,临床常用的有聚肌胞、神经生长因子、胸腺素(胸腺肤)、核昔酸等。若继发细菌感染可给子抗生素治疗。此外,一些对神经修复有橇的维生素类药如维生素B .、维生素氏、维生素BLZ 等也可应用。
3
,止痛药对于带状疙疹的疼痛,许多常用的IF -痛药如颅痛定、安乃近、阿司匹林等就能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但带状疙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对约物的反应性在临床上与带状疙疹有所不同,一此常用的止痛药物疗效不佳,临床上常用麻醉性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对部分病人有缓解疼痛的作用。麻醉性镇痛药是一类能够选择性地限断外周神经末梢与神经干冲动发牛和传导的药物,但此类药物对于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镇痛效果不如在其他领域的镇痛疗效,目前国外仍有临床尝试.但由干带状泡疹后遗神经痛的确切机制仍不明,因此临床卜还需进· 步研究。抗抑郁药具有催眠镇静等作用.对于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镇痛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常用的有多虑平每日25 1 mg ,阿米替林睡前顿服12 . 5mg ,每2 sd 递增12 . 5 g ,可作常规使用,但应从小剂量开始并注意不良反应。抗惊厥药临床常用的有卡马西平每日2 。。一300mg 和苯妥英钠每日20 。一沁。mg .这类药物一般不单独应用,多与抗抑郁药联合应用,使用中应注意肝肾功能.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小剂量应用能减轻疼痛感口
斗.外用药局部外用药以抗病毒、止痛为原则‘常用的有无环鸟普霜、3 %酞丁胺霜和。.02 二%辣椒素霜直接外擦于疼痛部位,每日往次,可有效地缓解带状疮疹后遗神经痛,但部分患者局部有轻度灼热皮肤潮红,但很快消失,可继续应用。
(二)物理方法治疗
1
.光能治疗光能对人体产生许多有益的作用.对一些疾病有治疗的作用.临床常用的有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如光量子氧透射治疗仪就是应用紫外线负离子照射病变部位.每日1 次,每次3omi 。。还有低能量HoN 。激光血管内照射,每日1 次,每次劝。讯,它们均是通过光化学作用和热能的形式来治疗疾病的,光疗中使细胞吸收光能并在局部产热,使患只血供增加,促迸细胞的代谢,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微波做定向照射治疗.微波功率1 W , 频率24 弓。MH : .治疗时微波探头对准受损神经根部并沿神经走向移动.时间喇盼慢性胸腰背疼痛治疗学20 3omin .距离0 . sm ,每日1 次,连用侧,可消炎止痛,缩短疗程。2 .冷冻治疗冷冻也具有II - -痛的作用.有关冷冻止痛方面的研究早在20 世纪3 。年代就已开始.确切地说,冷冻镇痛只是“暂时”中断或减弱有关疼痛信息的传导,并依靠外周神经自身的再生能力最终又可以恢复其固有的传达信息功能.这些特点正是冷冻既能镇痛,而又不影响外周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物质基础。目前还未有许多关于冷冻用于带状痕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资料,只有利用液态氮局部冷冻治疗带状疤疹的报道,但是可以预计只要准确掌握方法,冷冻镇痛会在带状疮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3 一电生理治疗电生理治疗用于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止痛在国外较为普遍,如经皮肤、经脊髓、经卜丘脑电刺激止痛等均为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基于中医针刺止痛的传统方法,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的仪器投人临床使用,由于带状痕疹后遗神经痛属于一类特殊的疼痛,在运用电生理治疗过程中应当做到有序和持久.启动内源性的镇痛系统方能达到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三)神经阻滞治疗
1
.硬膜外隙注药治疗硬膜外隙是介于黄韧带和硬脊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充满了结缔组织有满意的止痛效果,、血管、神经根和脂肪。硬膜外隙注药对带状疤疹病人具并能缩短病程,但用于带状痕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其效果不确切.临床许多病人仅能暂时缓解,其机制不详。但国内有人报道,采用.治疗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有效率达92 编.因乙

醇能达到化学切断神经的目的,从而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但这类药物有很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应用不当易造成组织毁损反而致痛或运动障碍,故临床上无水乙醇做硬膜外腔注药不作为首选治疗为法。
2
.经胸推旁阿霉素背根节阻滞目前治疗带状疤疹后神经痛的较好办,应首先推荐阿霉素椎旁脊神经背根节阻滞。由于带状泡疹病毒主要集中于背根节内,阻滞背根节的感觉传导功能是治疗带状疙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有研究证实,给大鼠静脉注射IOmg / kg 12 大均出现严重后肢运动障碍,不久后前肢也剂量阿霉素,注射后的第11 和出现较弱运动障碍。光学显微镜检查显示外周神经系统脊神经节细胞变性在脊髓,脊椎旁和二叉神经资中神经元坏死.根神经节功能丧失和神经鞘细胞明显增生。,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减少。继发轻度琳巴细胞浸润,最终背电子显微镜显示:在受影响的背根神经节细胞体中,神经教数目增加和膜性池出现。阿霉素虽然属于抗癌药物,合理应用其对神经毒性作用特性,选择性地损毁脊神经背根节可以达到疼痛治疗作用。阿霉索不但对感觉神经元具有坏死作用,致死性退行性轴质转运,使运动神经元通路坏死。因此也对运动神经元具有,应用该药物作背根神经节损毁性治疗带状疤疹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其作用机制是刘“仁r 一‘转录因f 快速、长期持续的抑制的结果,导致感觉和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共同反第8 章胸腹部带状落疹后遗神经痛创泌应。国内曾有报道,应用维生素B ,、维生素Bl ,注射到脊柱旁推孔部位的神经根周围,用于带状疤疹和带状疮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也有一定疗效。本法技术操作要求难度较高,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但只要穿刺技术规范、准确,可以避免并发症发生。因此.未经规范训练的医生却忌盲目操作,以策安全。(四》针灸治疗
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对带状瘤疹的疼痛和带状疙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明显的止痛作用。
1
.体针疗法
( 1
)毫针治疗;
主穴:同侧相应夹脊穴,皮损局部。
配穴:肝胆风火证配阳陵泉、曲泉、行间、侠溪、曲池、血海、太冲,脾经湿热证配足三里、阴陵泉、只阴交、血海、内关;血癣气滞证配隔俞、肾俞、期门、血海。另外还要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配用不同穴位,病变在头部加合谷、风池、太阳、四白、颊车;病变在胸胁加支沟1 太冲、阳陵泉、合谷;病变在腰腹部加太冲、侠溪、足三里。
方法:取相应部位夹脊穴,根据病证和皮损所在位置配用相关穴位,均用泻法治疗。局部病灶采用围刺法.围刺多少以病损大小决定,离疙疹边缘。.scm 沿皮刺人均用泻法,强刺激,出针后稍加挤压,会稍出血。同时可配合应用艾灸法,拔罐法和梅花针法等,
( 2
)围刺治疗:在疽疹连续成片的周围,进行皮肤常规消毒,用l 1 . 5 寸长毫针,沿皮刺入皮损中央.每针相距1 2 寸,留针30 60oin ,用泻法,轻者每日1 次,重者侮日2 次,针后稍加挤压,会出血少许为佳。
( 3
)放血疗法:用碘酒消毒患处,然后用酒精脱碘(以防继发感染),用三棱针点刺患处,使水疙破溃、使出血或黄水为度.外用消炎抗病毒药,或直接用无菌纱布覆盖,也可配合拔罐疗法。
( 4
)皮肤针治疗:皮肤常规消毒,用梅花针叩打与皮疹相应的夹脊穴,根据辨证和皮疹发病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选穴参考毫针治疗)用中等度叩击,速度为7 。一80 次/min ,同时沿皮疹边缘的正常皮肤_l 二环状叩击,叩至皮肤红润,稍出血为止,每日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单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