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一本 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 目录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法治疗原理的重新认识
内容开始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法治疗原理的重新认识

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后简称腰突症)可以取得70 %的近期治愈率。其余经治病例的症象和体征也多明显缓解,可参加工作和劳动。尽管两者的后期复发率很高,仍

43

J 花首先采用非手术疗法。只有当非手术疗法无效而反复发作的少数顽固性病例,才有手术指征。这一客观事实早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近20 多年来,国内学者在发扬祖国医药学和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出不少有效的非手术方法,为腰突症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口但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机理迄今尚未阐明。
众所周知,腰椎间盘退变的髓核后突直接压迫后纵韧带,牵拉支配其上的窦椎神经等感觉神经纤维引起腰痛;当髓核进一步突出直接压迫腰神经根,则引起典型坐骨神经痛,并使受压的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萎缩、反射减弱和感觉减退。这是半个多世纪来占统治地位的腰突症的传统发病机理口通过后路或前路的稚间盘切除术彻底解除推管内受累组织的机械性压迫是手术的治疗原理。但是,目前许多有效的腰突症的非手术疗法,其治疗原理是否与手术疗法相同真正解除了机械性压迫,观点尚未统一。
自软组织外科学问世以后,作者以此新理论进行腰腿痛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1 .在推管内病变方面:进一步认识到椎间盘退变属自然规律,椎间盘组织的老化表现与骨质增生一样均不是疼痛因素。一般讲,髓核突出的过程缓慢,神经组织受渐增的慢性机械性压迫有很好的抗压作用,不易引起症象。如果压力过强,则也会惹起神经机能障碍口但单纯机械性压迫所产生的神经刺激表现为麻木至麻痹,根据压力的大小而有区别。只有当压迫过久,神经根周围的脂肪继发了无菌性炎症病变,其化学性刺激作用于鞘膜外神经末梢时,才会在麻感的司时出现疼痛。根据上述的发病机理,作者把不伴有推管外病变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者,解释为“无症象”、“有麻无痛”、“有痛无麻”和“既痛又麻”4 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便于对腰突症本质有一新的认识。
2
.在推管外病变方面:作者曾于1965 1979 年应用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沁例经外院行椎间盘切除术失败后诊断为“神经根粘连”的严重腰腿痛病例,取得满意的远期疗效(治愈阴环、显效13 %和有效27 歼); 1965 1985 年采用定型的腰臀部结合大腿根部的软组织松解术治疗8 。。多例按传统标准诊断腰突症的严重腰腿痛,取得95 %以上的远期治愈和显效率;近10 多年来采用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治疗上述病例,也取得与松解术几乎相同的治疗效果。
3
,在推管内外沉合型病变方面:作者对既有椎管内发病因素义有椎管外发病因素的许多腰腿痛病例,先施行腰臀部结合大腿根部的软组织松解术,可使多数典型坐骨神经痛消失而术后出现主诉严重的腰骸痛或臀痛或臀横纹与胭窝之间的传导痛,有时合并小腿后侧或后外侧吊筋感、酸麻痛或向足底、足趾传导的麻刺感;至于残留沿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典型的放时痛者仅属少数。这些手术筛选出来的残留症象再经椎管内松解术或椎间盘切除术,即可完全消除。由此可知,局限于小腿外侧的典型坐骨神经放射痛的大多数属二升椎管外腰臀部软组织损害的常见症象;上述的不典型下肢传导痛是腰椎管内和腰推管外两者病变的共有症象。所以,凡在临床中发现并发典型坐骨神经痛者,首先考虑单纯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或推管内外混合型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的可能性,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4
.在诊断方面:作者早就指出,忽视临床检查而单凭椎管造影、CT 或核磁共振成像等埔助检查所得的阳性结果作为腰突症的诊断依据,是具有片面性的。很多髓核突出可在正常人身上出现口这些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因无炎性粘连组织存在,故属“无症象”一类口由于匕述的辅助检查只能提示椎管内突出物的存在;不可能提示它有无炎性病变和症象被惹起。所以,只能在体检中作出临床诊断以后,为明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才有这种辅助检查的必要。

44

如果单凭辅助检查所得的突出物,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当作椎管内发病因素看待,如对单纯的椎管外病变性腰腿痛合并“无症象”的髓核突出者或椎管内外混合型病变性腰腿痛错误地施行椎间盘切除术,这样只会导致治疗无效或症象减轻而易复发。为此,牛者于1974 ? 1979 年在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惟管外软t [ 1 织损害性腰腿痛的认识丝础_{几,致力于腰椎管内外病变性腰腿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探索。发现3 种有助于诊断神经根受累的椎管内病变性腰腿痛可靠的临床检查方法一脊柱侧弯试验、俯卧腰脊柱伸屈位加压试验(简称胸部腹部垫枕试验)F1J 胫神经弹拨试验,(三者简称为腰脊柱“三种试验”检查)。共者的共同阳性休征尼疑是腰淮管内病变的特异性诊断依据。以此诊断腰突症,正确性极高。]989 年中作者在疑难痛症专科门诊共接受3 。例经外院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腰突症的病人。对其中28 例“三种试验”检查阴性的腰痛并发典型坐骨神经放射痛,仅在腰臀部和大腿根部的压痛点_L 施行密集型银质针针刺,2 5 次治疗后完全治愈;对另2 例“三种试验”检查旧性的腰痛并发不典型下肢放射痛,手术探查后症象缓解阳证实为腰突症。
5
.在误诊原因方面:由于腰突症传统的发病机理建立在神经根受单纯机械性压迫致痛的理论基础上,所以根本不厂解神经根周围炎性脂肪的化学性刺激是椎管内真正的致痛病因。又因腰突症的传统诊断标准把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共有的症象和体征当作腰突症固有的症象和体征来看待,以及对神经根受累多引起不典型下肢放射痛和腰臀部软组织棍害倒公引起大多数的典型坐骨神经放射痛的客观事物不认识,士飞是就导致腰腿痛诊断的混淆上述5 点论据足以说明腰突症传统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概念是含糊不清的.最终影响手术疗法的效果。所以腰推间盘切除术的疗效不够理想,逐渐被有效的非手术疗法所取f 贬,关键就在于此.但非手术疗法治疗腰突症的原理也是建立在解除神经根机械性J }、迫的基础卜的,为此,作者对现有的以复位为目标的腰突症有效非手术疗法的治疗原理作如卜的新认识。1 .绝对卧硬床休息疗法:常用的有[. ’列3 种,均在有厚垫的硬板床匕进行i 台疗,以后绝对卧床3 6 周,症象纂本消失后,在石膏腰围保护}:起床活动。腰围固定时间长者达半年。此法对急症初发病例多有满意的疗效口
( 1
)脊柱平卧休息法c l ) :病人可以仰卧、侧卧、翻身或俯卧,但要避免腰脊市1 二前屈动作和禁止坐起或下床。传统的治疗原理是,脊柱平卧位h 休急可松弛腰肌的痉事和减少体重对惟间盘的压力,使病变椎间隙增宽,便于突出的髓核自行复位。

l 脊柱平卧休息法
( 2
)脊柱过伸位休.息法(图2 ) :病人仰卧,腰下垫一硬枕,保持腰脊柱过伸位卜绝对休息。传统的治疗原理是,腰脊柱的过伸位置形成病变椎间隙的前方开口和后方成角,促使突出的髓核目行复位。

45

( 3 )脊柱前屈位休息法‘图3 ) :此法在美国流行颇广。病人仰卧。一匕身用靠背架架起。双下肢再高举于勃朗架_卜必要时附加下肢皮肤牵引制动。传统的治疗原理是,腰脊柱前屈位置形成病变椎间隙的前方成角和后方开日,使于突出的髓核自行复位。

2 誉柱过伸位休息法

4 平卧位上,腰脊柱生理曲线由前凸变直,因之稚管内径适度增宽和容t 适度增多.其内容物刺激硬膜和神经根鞘膜的机械作用也相应减少

3 脊柱前屈位休恩法
作者认为,绝对卧硬床休.息疗法的治疗原理不应该用髓核复位作解释。因为作者曾多次在手术中试图推压髓核回归椎间隙,均未获得成功。这种疗法的治疗原理倒可用软组织外科学新理论来解释:① 在平卧位上(图4 )或前屈位l : (图5 )因腰脊柱生理曲线变直或变成后突致使椎管的内径增宽和容量增多,这样就缓解厂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和炎症的化学性刺激,相应地缓解疼痛口② 椎管外腰既部深层软组织(腰背筋膜前叶、多裂肌和旋椎肌)损害引起的痊挛在腰脊柱平卧位上得到适度的(图7 )或在前屈位上得到显著的(图8 )的缩短和松弛,也缓解疼痛。③ 相反,卜述两类腰腿痛在腰脊柱过伸位上导致椎管的内径变窄和容量减小,就增重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和炎症的刺激〔图6 ) ;或椎管外痉挛的腰骸部深层软组织被动拉长和紧张(图9 ) ,就增重其附着处炎症病变的牵拉性刺激,两者均会加重疼痛。沙

只有单纯的椎管外腰骸部浅层软组织(皮下组织、腰背筋膜后叶和骸棘肌)损害的痉挛在腰脊柱前屈位上被动拉长和紧张,会增加疼痛(图8 ) ;但在过伸位上因痉挛软组织的缩短和松弛,(图助,又缓解疼痛。因此,绝对卧硬床休息疗法3 种不同体位的治疗机理均是针对椎

46

管内或椎管外病变软组织,起到缓解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作用。
其次是探讨绝对卧硬床休.息疗法,究竟对哪一种类型的腰腿痛起主要的治疗作用的问题。

作者认为,过去人们对腰脊柱“三种试验”检查没有汰识,在腰腿痛治疗前后缺乏鉴别腰突症与腰臀部软组织损害的可靠手段,想得出正确答案这是有困难的。但有一条理由可以解题。即过去所治的腰突症几乎全部月发典型的坐骨神经放射痛;现在明确这一症象多属腰臀部软组织损害的常见症象。以此推论过去以复位为日标的非手术疗法,凡在治疗后出现① 腰痛并发典型坐骨神经

放射痛或不典型下肢放射痛完全消失者,全属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② 典型坐骨神经痛消失仍残留腰痛并发不典型下月支放射痛者,多考虑

5 前屈位上.腰脊柱生理曲线由前凸变为后凸.因之椎管内径显著增宽和容三显著增多,其内容物刺激硬膜和神经根鞘膜的机械作用也显著减少或消失

椎管内外混合型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③ 腰痛并发不典型下肢放射痛无改善者,极有可能是椎管内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口这种推论同样适应于牵引疗法或整复疗法的病例.故不再重复。
2
.牵引疗法:适用于慢性腰突症。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 l
)平卧位牵

图,平卧位上,腰舰部深层软组织(腰背筋膜前叶多裂肌和旋椎肌,即图中A 所示)适度缩短和松弛;其浅层软组织〔 皮下组织、腰背筋膜后叶和能棘肌,即图中B 所示)相对地适度的被动拉长和紧张

10 手力牵引

47

双下肢内外侧皮肤分别粘贴胶布带,外用绷带缠绕固定。足跟方向的胶布带内侧粘置一块带孔的小方板,牵引绳通过小孔再经滑车作平行的持久牵引3 6 周,重量不超过skg 。③ 骨盆重力牵弓卜病人仰卧于硬床上,胸部和骨盆各用皮套固定口胸部皮套固定于牵引床头侧;骨盆皮套连接牵引绳,经滑车向床尾方向作重锤牵引。牵引重量常用自身体重的15 。%。每日1 次,每次20 分钟。12 次为1 疗程。以后继续卧床6 周。① 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自动牵引床大重量牵引:常用的自动牵引床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床身不可分式与L 法类同,即将胸部固定的皮套连接于牵引床头侧;骨盆固定的皮套连接于床尾的电动器,开动电钮,进行大重量牵引,见图刊所示,但牵引的体位、重量和时间均同后者;其二为床身可分式,操作如下:病人仰卧或俯卧于自动牵引床上。胸和骨盆各用固定带与床面固定。当开动电钮,借两段床面买刃慢慢相对拉开时,腰椎间隙也随着增宽。牵麦入.引力可达150 2 。。kg 。但牵引时间短,多在/三、半分钟内完成口当腰椎间隙增宽后,有的在、丫入八俯卧位上于腰能部符合髓核突出处踩上一脚入’少或用重叠的双手掌向下猛按几下;有的在仰、了卧位上利用牵引床中间的特制电动设备由下立力向上也于腰能部髓核突出处猛烈顶撞几下C 以后再卧床6 周。

11 自动牵引庆大,t 牵引
( 2
)垂直悬吊牵引法:① 顺挂牵引。用一双杠作牵引架,双杠上横置两根横杠以支托上吱。一特制胸腰围作牵引带。牵引时胸腰围捆扎在胸腰段,经踏板阶梯登上牵引架(图12 )。光将胸腰围牵引带固定于双杠的横杠上,再将双上肢也扶于其上,移去踏板阶梯,人体即垂

直悬吊在牵引架上。此时腰和下肢悬空,借重力以牵引腰部;人体重力全部落在牵引带和横杠上,起到对抗牵引作用。先静止悬吊数分钟,再作前后和侧方摆动。摆动角度愈大,则牵引力也愈增大。每次牵引30 分钟至1 小时,每日1 次。牵引过程中可附加整复手法,如腰椎和骨盆转动摇晃手法、腰部按压下肤过伸手法和!‘肢牵引手法。② 倒挂牵引(图13 ) :病人仰卧于自动倒挂牵引床土。用特制牵引带捆扎,司定于牵引架。开动电钮,使床平面渐渐倾斜变为垂直,就使身体倒挂于牵引架上。与顺挂牵引相反,此时躯十上段和_L 肢悬空,借重力以牵引腰部;人体重力全部落在牵引架上,起到对抗牵引作用。先静止悬吊数分钟,以后同样作前后摆动。每次牵引30 分钟,每日1 次。

48

顺挂牵引

上述牵引疗法的种类和形式虽各有不同,但治疗机理统一。传统的概念是.牵引疗法既起到神经根粘连的松解作用;又起到椎间隙增宽造成间隙负压吸纳髓核的复位作用,结合后纵韧带拉长产生侧方张力压迫髓核的复位作用。对此,作者持有不同的见解。因为慢性腰突症在髓核与神经根之间存在着粘连变性的炎性脂肪,是腰痛并发多数不典型下肢传导痛(包括少数典型坐骨神经痛在内)的发病因素。粘连组织的固定作用限制了神经根的滑动度和延伸度,成为髓核复位的主要漳碍之一。不可能通过一般的作用力较小的和不用麻醉的牵引疗祛如手力牵引、下肢皮肤牵引、垂直悬吊牵引或骨盆牵引等分离这些粘连组织口即使全麻卜自动牵引床可能惹起神经根损伤的粗暴牵引力,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分离这些粘连组织。其次,椎间隙增宽造成间隙负压的吸力结合后纵韧带的侧方张力可以在全麻大秉量牵引}扩产生。但必须是后纵韧带完整无损的和椎管内无粘连组织存在的情况下方可实现(图1 叹、图15 )。如果后纵韧带已被髓核突破导致椎问隙与稚管腔形成通道者,则牵引作用叮使裂日

49

 

14 后纵韧带完整无损的髓图巧上述病例在全麻大重量牵图16 如果后纵韧带已被髓核核突出时,变性椎间隙因身体的引下,此变窄的椎间隙可被动拉开突破导致椎间隙与椎管腔形成通重力和肌肉收缩力的作用相应地而增宽,黄韧带和棘间韧带也相应道时,. lJ 大重t 牵引不可能产生变窄.致黄韧带和棘间韧带也相地被动拉长。由于后纵韧带完整无椎间隙负压的吸力作用,突出的应地缩短损,大重t 牵引所产生的间隙负压髓核就无法回纳于推间隙中;更的吸力结合后纵韧带的侧方张力可因强大的牵弓!力使后纵韧带的裂强迫突出的髓核回纳于变性椎间隙a 变小,变长,会把仙核的突出部中,起到暂时性复位作用;一旦去除牢牢嵌入裂口中而阻碍其回纳牵弓l 力,则变性椎间隙就恢复原有
的变窄度,迫使回纳的做核立即自
推间隙中逸出,仍处于复位前的突
出位置
变小、变窄,会把髓核的突出部嵌入其中,阻碍其复位(图16 )。不但起不到侧方张力的压迫作用:也不存在间隙负压的吸纳作用。如果神经根与髓核之间存有粘连组织,‘白会阻碍后纵韧带的侧方压力强制髓核复位的作用。退一步讲,就算牵引疗法有可能使突出的髓核复位,但从机械力学分析,如果没有过仲位石膏背心外固定,则这种复位的髓核是极不稳定的。只要停止牵引,脊柱受重力和肌收缩力的影响恢复了原有的椎间隙狭窄度,势必使髓核再度受压沿原路重新突出。这止如腹股沟斜疮将汕内容物纳回腹腔的处理一样,随着腹压增训的动作,又会使庙内容物随即再度突出,还是末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必须指出,这类牵弓}疗法夏

5O

位成功者应该全属堆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合并后纵韧带完整和椎管内无枯连组织的“无症象”髓核突出的病例;对推管内有粘连组织存在者只能在手术松解下有可能成功。1 9 11 月间,作者在某次全国性疼痛学术会议中曾见到一部手术示教录像片。腰椎管内探查术完全暴露了完整的后纵韧带和突出较大的髓核;再用自动牵引床牵引,当重力增至2 。。kg 时,确见后纵韧带极度拉长的侧方张力结合间隙负压的吸力强制髓核完全复位。这事实证明厂这个经手术彻底分离粘连组织的突出髓核与“无症象”的突出髓核完全一样,在全麻和大重量牵引下出现暂时性复位的可能性。遗憾的是.录像片未能显示牵引停止后有关惟间隙、韧带和髓核的变动情况。所以这一示教手术缺乏整体性,难以完整地反映出牵引疗法的治疗原理。阶州牵引疗法的疗效缓慢,疗程较长,在施i 台前后的搬动中或卧床休息过程中身体难免转动,即使最轻微的脊柱活动,也会导致髓核立即突出所以辛引疗法的髓核复位的论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此外,牵引疗法对推管外软组织损害有显著的解痉作用,特别是病变肌肉的松弛和过度拉长,缓解了肌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的牵拉性刺激,就起到“以松治痛”的作用由此可知,结合牵引疗法离不开长期卧床休.艺的治疗原则,听以其治疗机理仍是缓解椎管内外两者的无菌性炎症;与绝对卧硬床休息疗法徉,治愈病例全属对推管外软组织损害起治疗作用。
3
.整复疗法:也适用于慢性腰突症:方法甚多,常用的有厂列儿类。
( l
)手法整复:包括LI ,医的“正骨疗法”。① 牵拉猛蹬法(图17 ) :病人仰卧于硬沫L , 双下肢平伸。第一步将患侧下肢屈曲,使大腿前侧贴近腹部,并用力按压大腿迫使腰脊柱前屈。第二步双手握住患肢躁上部,令病人猛力蹬腿伸直结合术者同时用大力牵拉,反复3 次户每日施治l 次.可连续l 周。症象减轻者,继续卧床休息3 周口② 端坐旋转法:病人端竺于方凳上,双足分开与肩同宽。施治时,病人双足踏地,端坐稳住不准移动。助手面对病人,用双腿夹住病人的侧大腿,双手压着大腿根部保持病人坐稳。术者坐在病人的后方,当压痛点在右侧时,术者左手拇指用力扣着压痛部位的棘突右侧,右手经病人右腋下用手掌压着病人颈后部‘图18 犯)。然后术者左拇指顶推着棘突,右手拉按着病人颈部,迫使脊柱前屈超过9 留,并转向右侧弯至拓“,再向后旋转。此时术者左手可感脊丰k 微有移动,若伴有“喀嚓”· 响,表示手法成功。(图18 ② )二然后按摩理顺脊柱两旁肌肉。压痛点在左侧者,手法操作就相反进行。每日施治l 次。有效者绝对卧床休息2 3 周口③ 三步八法:即在3 种不

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顺次:在仰卧位L 行拔伸脊柱、压髓旋转、悬足压膝、压膝抱腰、扳正脊柱;在侧卧位上行:斜扳扭腰、提腿后扳以及在俯卧位上行俯卧按抖等8 种正骨手法。对治疗有效者卧床休息同前口( 2 )悬吊整复一俯卧位脊柱过伸悬吊复位法(图19 ) :此法在德国应用

51

19 俯卧位脊柱过伸悬吊复位法

颇广。全麻下病人俯卧于手术台上,双躁部衬妥棉垫后缚紧,连接悬吊绳,经墙上滑车将双下肢斜行吊高,到病人腹壁离开台面为止。在此脊柱过伸位上悬吊20 分钟后放平下肢。保持腰脊柱过伸

位上翻身仰卧,包扎石膏背心。固定时间3 个月。对有效病例第一二天可起床功能锻炼口上述两类整复手法不论是手法整复或悬吊整复,其治疗机理也是建立在髓核复位的基础L 的。利用腰脊柱的伸展、前屈、过伸、左右侧弯或左右旋转的?种机械力,促使突出的髓核101 月椎间隙。但是作者认为,整复疗法治疗腰突症的机理也不应该用髓核复位来解释。因为,1959 Huwyler 报道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前后椎管造影的结果。他把84 例腰痛或坐骨神经痛病人在急性发作期作了推管造影,其中68 例疼痛消失后再造影。除全麻尸下行俯卧位脊柱过伸悬吊复位法结合石膏背心治疗的12 病例中有7 例〔 58 . 3 % )的髓核突出部消失外,其余61 例的髓核包括巨大突出在内,均无回缩,其形状和大小不变,有的反而突出度增加。1979 年安徽中医学院推拿科和放射科共同报道牵引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腰突症。对其中36 位满意疗效病例(治愈29 例,显效1 例,有效6 例)作了治疗前后碘水椎管造影的对比,发现突出髓核的压迹无1 例消失,巨偶有加重的表现。上述两组病例的椎管造影对比,均证明了腰腿痛的发作或消失与髓核的突出或回纳并无因果关系。
再从机械力学分析,牵拉猛蹬法由于腰脊柱前屈和过伸的作用力结合病腿猛蹬的牵引力均太小,不可能迫使髓核复位口端坐旋转法的腰脊柱前屈90a 形成一向后开口的稚间隙.虽则有利于突出物回纳,但当腰脊柱弯向病侧时,反而造成椎间隙向健侧开口和向病侧成角,不利于髓核回纳;再将腰脊柱后旋,试图将突出的髓核带入成角的狭窄间隙,在力学分析上有不叮调和的矛盾。全麻下三步八法的牵引力虽较前者稍强,但整复操作的动作均是相对进行的。腰脊柱既有前屈,又有过伸;既有左弯,又有右弯:既有左旋,又有右旋。这样的对抗机械力作用于腰脊柱,与其说能迫使椎管内无粘连组织的和后纵韧带完整的突出髓核的复入;倒不如说更有机会促使这种’‘无症象”〔包括’‘有症象”)的髓核更加复出。由此惹起马尾神经损伤者,临床中并非罕见。俯卧位脊柱过伸悬吊复位法由于腰脊柱极度后伸,借病变椎间隙后方成角的挤压力,强制突出度较小的髓核暂时性回纳是有可能的。正如Huwyl 二应用本疗法治愈的12 病例中获有58 . 3 %的复位成功率。但是,这种机械压力对突出较大的髓核只会加重突出度。严重者还会损伤马尾神经。1 965 197 。年间,作者采用此法治疗按传统标准诊断的28 例腰突症。约有85 %病人麻醉清醒即感腰腿痛消失口可是经本疗法治愈的最后1 例,半年后在工作中弯腰位上双手拉拔重物使劲过猛,症象突发如旧。仍用相同疗法医治,麻醉清醒后反而出现两下肢瘫痪。椎管探查证明.自后纵韧带侧方裂口脱出的巨大髓核移向中央

52

部,严重地压伤马尾神经和神经根。我们认为,任何· 种有效疗法,如果治疗前医师无法估计出和预防它可能发生如此严重的非可逆性并发症的话,则其发生率哪怕低到万分之一,也是不应该提倡和采用的,从此作者就废弃了这个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再看此病例第一次治疗中,即使通过3 个月石膏背心外固定,也无助于变性髓核与变性纤维环的长牢,仍会随着脊柱前屈动作而再度突出,可见髓核复位仅是暂时性的。应该说,这些复位成功的病例仍属椎管内无粘连组织和后纵韧带完整的髓核突出合并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否则难以导致突出髓核的暂时性回纳。正因为整复疗法的治疗原理不能用解除椎管内机械性压迫的沦点作解释;又因本疗法必须结合长期绝对卧床休息或石膏背心外固定,所以对椎管内病变来讲,其治疗原理仍是缓解神经根鞘膜和硬膜周围的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化学性刺激。
再从椎管外病变来看,所谓的腰突症整复疗法的7 种机械力作用于痉挛的腰臀部和大腿根部软组织,特别在全身麻醉下具有良好的解痉作用,可收到“以松治痛”的满意效果。与前述的绝对卧硬床休息疗法相同,本疗法治愈的腰痛并发坐骨神经痛病例也该全属腰臀部软组织损害。
4
.其它柞手术疗法,如硬膜外注射疗法或化学溶核疗法治疗腰突症的机理不是髓核的复位;还有推拿(按摩)、针灸、理疗、局部封闭、中西药物内服、外敷、熏洗或注射等治疗机理本身就是针对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而言,也不是髓核的复位。故本文中均不赘述口综上所述,可以作出如}:的结论: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是一独立的疾病。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的发病率远远超过腰突症。前者的症象和体征与腰突症极相类似,所以,长期以来就把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或合并椎管内“无症象”突出髓核的腰腿痛不自觉地误诊为腰突症;并常规地施行椎间盘切除术,就严重地影响手术的疗效。实际上非手术疗法无助于髓核的复位;根本不可能治愈真正的腰突症。主要是非手术疗法的操作也不自觉地涉及推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的发病因素而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故在客观上造成非手术疗法的疗效超越椎间盘切除术的错觉。这种“张冠李戴”的诊疗概念必须纠正,才有利于腰腿痛诊疗质量的提高。
宣垫人宣海平宣佳平<原载全国中西医结合软组织疼痛学术会议沦文汇编(北京)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