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五本 脊柱相关疾病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一章 颈椎病
内容开始
者双手压于颈静脉处,使其颅内压增高而诱发或加重根性痛。阳性者除可见于根型颈椎病,亦可见于颈髓硬膜下肿瘤患者,故又可称为脑脊液冲动症。
( 6
)上胶后伸试验:患者取坐、立位均可。检查者立于其身后,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向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脊神经根或臂丛神经的牵拉。阳性者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脊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情况。( 7 )前斜角肌加压试验:检查者双手拇指在锁骨上窝偏内.相当于前斜角肌走行部加压。阳性者则上肢出现放射痛与麻木感。下颈段颈椎病与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均可出现阳性。
( 8
)旋颈试验:主要判定椎动脉状态,故又可称为椎动脉扭曲试验。患者头部略向上仰,嘱患者自主作向左、右旋颈动作,如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征时,即属阳性。因此试验可引起呕吐或碎倒,检查者应密切观察以防意外。除椎动脉型颈椎病外,血管疾病患者亦可出现阳性。
4
.感觉障礴
对颈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定位均有重要意义,应仔细检查。除按一般体检要求外,尤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手部及上肢的感觉障碍分布区;其与受损椎节定位有直接关系,且较为准确。
( 2
)准确判定其程度:检查者可用针尖在正常与异常感觉交界处来回划动,以使患者分辨出正常、感觉迟钝、过敏与消失等。( 3 )左右对比:对躯于及上下肢的感觉障碍除应准确判定其性质与分界线外,尚应左右加以对比,以判断脊髓受累两侧平面是否一致及其程度有无差异。
( 4
)其他感觉:除痛觉外,尚应酌情检查温觉、触觉及深感觉等。后者包括位置觉及深压觉等。
5
.运动障碍
酌情对全身或部分肌肉的肌张力、肌力、步态、姿势、肢体运动及有无肌萎缩等有步骤地进行检查。
( 1
)肌张力:即当肌肉松弛时在被动运动中所遇到的阻力。一般应在温暖的房间中进行,并嘱患者切勿紧张,肌肉尽量放松。在颈椎病范围内常作的检查有以下2 种。
① 肢体下坠试验:患者仰卧、闭目,检查者举起一个肢体后突然放开,肌张力高时坠速缓慢,减退得则快,左右对比之。② 上肢伸举试验:患者闭目、双臂平伸。有锥体束张力痉挛或小舞蹈症者,前臂渐趋内旋;有锥外强直者,患肢向中线偏移;有小脑疾病患者则向外偏斜;轻瘫者,患肢逐渐下沉;严重深感觉障碍者则手指呈不自主蠕动。
( 2
)肌力:即病人在主动动作时所表现的肌肉收缩力,其测定评级标准如下。
O
级肌肉毫无收缩。
1
级仅可触及轻微收缩,不产生动作。
2
级肌肉有收缩,关节可活动,但不能对抗肢体重力。3 级能在地引力相反方向动作,但不能对抗阻力。4 级能对抗一般阻力,但力量较弱。
5
级肌力正常。
全身骨骼肌甚多,并非每块肌肉均需检查,现仅选其中临床意义较大者列举如下。对手部肌力最好使用握力计测定之,既较精确,又便于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
① 胸锁乳突肌:为第2 、第3 颈脊神经支配,因其表浅易于检查。如有受累则应多考虑颈椎病以外疾患,例如脊髓侧索硬化症、

第一章颈椎病· 红· 高位颈段肿瘤等。
② 斜方肌:为颈3 其脊神经所支配,其意义同前。检查时可嘱患者向上提肩,检查者给予阻力并以此判定其肌力。
③ 服肌:由颈3 5 脊神经支配。检查时嘱患者仰卧于床上作深呼吸,检查者触摸腹壁的紧张度,并以此判定其肌力。可见于颈椎病后期或颈推管严重狭窄者,更多见于脊髓本身疾患或颈髓部肿瘤。
④ 三角肌;由颈5 脊神经(腋神经)所支配。分为3 部:前部收缩时提臂向前,中部收缩时则使臂外展至水平位,后部收缩时引臂向后。检查时可依此予以阻力判定之。
⑤ 脸二头肌:为发自颈5 6 的肌皮神经所支配.具有使前臂屈曲和前臂旋后的作用。测定时可让患者前臂旋后、屈肘,再于腕部予以对抗阻力。
⑥ 胶三头肌:为来自颈7 8 的挠神经所支配,起伸臂作用。侧定时检查者托住患者上臂以消除前臂重力的影响,此后嘱病人在对抗阻力情况下伸直前臂,即可触及该肌的收缩。
⑦ 大鱼际肌:由颈6 7 发出之正中神经支配。主要观察有无萎缩及其程度。
⑧ 小鱼际肌:为颈8 一胸1 发出的尺神经所支配。易判定之。( 3 )步态:是判定神经系统及肌肉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对颈椎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上对颈椎病有鉴别意义的步态主要如下。
① 痉挛步态:主要因痉挛性瘫痪所致,单侧轻瘫者,患肢可因挛缩而显得较长,且伴屈曲困难,故步行时需将骨盆提起,下肢向外作半圆形旋转动作。双下肢痉挛者除上述情况外,尚伴有股内肌收缩而呈交叉样步态,形成“剪刀型”步态。此主要见于脊髓受压之早期病例。
② 共济失调步态:患者步行时两腿呈分开状之“阔底步态”,严重者似醉汉,易于判定。主要见于小脑病变者。
③ 垂足步态:当胖总神经麻痹时,由于足下垂而形成拖足行走样外观,或是将患肢的膝部提起较高,之后足尖再着地行走。此更多见于下腰椎及排总神经本身病变者。
④ 基底节病变步态:即在震颤麻痹者由于其起步和停步均感到困难,形成前冲后厥样步态。
6
.反射
对颈椎病的诊断与定位亦有重要价值。
( 1
)深反射:指通过叩击肌健或骨膜等较深在组织引起肌肉牵伸反射者。常用的如下。
① 脸二头肌反射:反射中心位于第洲颈髓段,由肌皮神经传导,主要在颈5 病变时出现异常。
② 肪三头肌反射:反射中心位于现嘴段,通过挠神经传导,以颈7 受累时为明显。
③ 脸挠肌反射:反射中枢位于颈5 *等段,但与下颈髓诸节均有关连;通过挠神经传导,以颈6 病变时反射异常最为明显。④ 膝反射:反射中心在腰、段,由股神经传导。
⑤ 躁反射:反射中心位于骸1 一段,胫神经传导。
( 2
)浅反射:指通过刺激皮肤或豁膜引起的反射。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者提示病变位于上神经元。在颈椎病时常用的如下。① 腹壁反射:反射中心位于胸7 - - , 2 段,通过肋间神经传导。产妇及肥胖者在正常情况下也可能引不出。
② 提皋反射:反射中心在腰1 一段落,经骼腹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传导。老年者可引不出。
③ 拓反射:反射中心位于能1 一段,胫神经传导。
④ 肛门反射:反射中心位于器,处,下肢神经传导。
( 3
)病理反射:指由于上神经元受损后使节段性反射亢进.甚至原来已被抑制的反射再现。常用的如下。

第一章颈椎病· 弓昌,① 日b m 习抽征:又称弹指征。患者腕部略伸,手指自然微屈。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腕部,用右手指夹住其中指,快速地用拇指向常侧弹拨其指甲,以使其中指远端指节屈曲。阳性者,患者拇指与其他手指同时向掌侧屈曲。因少数正常人可出现阳性,故明显阳性或双侧不对称时方具有临床意义。
② 掌颊反射:其意义同前,少数F fmann 征阴性者,本征可能出现阳性而具有诊断意义。检查者一手持住患手,使其呈自然伸展状,另手用棉签的尾端自手掌中部斜向虎口处划动,与此同时观察同侧下领须肌。阳性者可见该肌有收缩动作。
E binski 征:俗称划足底征或拓反射伸直反应,检查方法同肠反射。阳性者,趾向背侧方向伸展,并伴有其他足趾外展如扇状及踩部背屈。阳性者表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但在以下情况亦可呈现阳性;大脑智能发育不全浮岁以下小儿;深睡或昏迷;中毒、全身严重感染及足趾屈肌健瘫痪者等。个别正常人亦可能出现阳性,因此需综合加以评定。
④ 即钾血dm 征:又名压胫征。检查者用拇指和食指背侧在胫骨前、内侧处由上而下划过,阳性者为趾背屈。
Ch dock 征:又称足边征。用木签等划外躁下部和足背外侧皮肤,阳性者同前。
R ? limQ 征:又称弹趾(指)征。检者用手指将病人诸趾(或指)尖一齐向上弹拔。阳性者可为足趾肠屈。
C don 征:又称排肠肌挤压征。阳性者当捏压排肠肌肌腹时,出现趾背屈反应。
以上3 大类反射虽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在具体病人应酌情选择,并非每例均需全部进行。
7
.其他检查
( l
)自主神经检查:用于椎动脉型、混合型及其他某些需鉴别的疾患。主要是观察皮肤的色泽、粗糙程度、汗液分泌情况,有无营养性溃疡、脱屑以及括约肌功能情况和性功能状态等。并可作皮肤划纹试验观察皮肤的血管反射。
( 2 ) Horner
综合征:亦属于自主神经检查之一,指患侧眼裂变狭、眼球内陷、瞳孔缩小、两侧面部和汗腺分泌不对称等。此乃由于颈,和胸;脊髓或上颈椎旁星状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所致,因此可见于颈椎病、颈段肿痛或前斜角肌综合征。( 3 )颅神经检查:酌情对12 对颅神经全部或部分加以测试。多用于对严重病例的鉴别诊断。
( 4
)视力测定:主要用于椎动脉型者。
( 5
)共济失调之判定
① 指鼻试验:令患者上肢外展,先在睁眼状态,此后改为闭眼状态,让其用自己的食指快速反应并触及鼻尖.左右分别测之。以闭目时为准,找不到鼻尖者为阳性,表明其共济运动障碍。② 闭目站立试验:又名Rom rg 征,即让患者站立后双目闭合,阳性者不能站立。此时如将患者双上肢平举也会上下摆动。多见于脊髓结核、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及小脑病变者。
③ 跟膝试验:即让患者足跟置于对侧膝部,沿胫骨前方向足面处滑动,如出现摇摆不稳为阳性,见于小脑及后索病变者。

二、放射学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

(一)X 线平片检查
X
线平片仍为颈椎检查的最基本手段,它可确定或除外颈部骨关节的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增生、狭窄、畸形等,作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依据。拍片的申请单应详细写明病人年龄、性别、地址、症状、体征,初步诊断印象,拍照部位和要求,填写详尽,则可供放射科医生作为较正确的判断。凡颈椎病患者均应常规拍摄正侧位、双斜位、张口位和动力性侧位片。平片观察与描述在肯定所摄平片拍摄质量及冲洗质量的前提下,除应注意有无其他病变,如肿瘤、外伤、结核等外,对每一平片均应加以仔细观察与描述。
1
.正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