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五本 脊柱相关疾病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二章 腰推间盘突出症
内容开始
殖器方向,深2 3 . 5 寸,使局部酸胀并向下肢放射。委中穴直刺· 0 . 5 1 寸,使针感向足底放射。督脉穴针刺,以气至为度。
( 4
)辨证施治

① 寒湿阻络
治则: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止痛。
处方:主穴+腰阳关。
操作:腰部脑穴用提擂捻转补法并加灸,余穴均用提插捻转泻法,以得气为度,留针20 30 分钟。
② 湿热阻络
治则:清热利湿,舒筋活络,通经止痛。
处方:主穴+膀耽俞、阴凌泉、三阴交。
操作方法:针用提插捻转泻法,得气为度,留针10 2O 分钟。③ 疲血阻络
治则:活血化疲,通经活络,理气止痛。
处方:主穴十病变节段夹脊穴、次似、三阴交。
操作:委中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余穴用提擂捻转泻法,留针30 分钟。
④ 肾气不足
治则:滋丰卜肝肾。
处方:主穴+命门、太溪、三阴交。
操作:针用提插捻转补法,阳虚者肾俞、命门加灸。
2
。梅花针
( l
)取穴:胸,。一腰,夹脊、阿是穴周围,疼痛循经部位。( 2 )操作方法:右手持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针柄尾端露出手掌1 1 . scm ,再以中指和拇指夹持针柄,食指按于针柄中段,运用腕关节弹力均匀而有节奏地弹刺,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呈垂直角度,提针要快。不能慢刺、压刺、斜刺和拖刺。频率每分钟70 90 次,痛点阿是穴重叩,使局部皮肤发红或微出血。叩后可拔火罐,拔出少量痰血疗效更佳。( 3 )注意事项:操作前应注意检查针具,凡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尖参差不齐者,应及时修理,注意严格消毒,以防感染。局部皮肤有破损或溃疡者,不宜用本法。
3
.耳针
( l
)取穴:腰椎、骼椎、臀、坐骨、膝。
( 2
)操作方法:一般取坐位,病重体弱者可取卧位,选用26 30 号、。.3 1 寸长的不锈钢毫针,一般以28 号。.5 号毫针为佳,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医生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耳郭,中指托针刺部位的耳背,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刺人皮肤2 3 分,若局部无针感,可调整毫针方向,每次选2 3 穴,用中强刺激捻转数秒钟后,留针30 分钟,留针期间隔5 10 分钟捻转一次,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也可用埋针法埋针3 7 天,起针后,注意消毒。此外,亦可用王不留行籽类药物进行耳穴贴压。每日按压数次,每次2 3 分钟,5 7 天换穴。
( 3
)注意事项:耳针疗法具有适应性广、疗效迅速、易学易懂、经济实用、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而且不影响其他治疗。特别是耳针治疗中得到的良性感应维持时间长,具有重复性、延续性的特点,深受患者欢迎。但也有一些患者不宜采用耳针治疗,主要有:① 过饥、过饱或精神极度紧张者,暂不宜作耳针治疗。② 严格消毒规程,防止耳郭皮肤感染和软骨膜炎的出现。③ 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不宜使用耳针,更不宜采用强刺激。④ 外耳有炎症、湿疹等疾病者.不宜采用耳针治疗。⑤ 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妇女在妊娠期间,禁用耳针治疗。
4
.头皮针
头皮针疗法又叫头针疗法、颅针疗法,是以针刺头皮上的特定区、线,来治疗病症的一种疗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头为诸阳之会;足太阳膀胧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及督脉等都循行至头皮部位,十二经别的脉气也上达头面。通过针刺头皮上的脸穴.可以治疗身体相关部位的疾病。根据《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化方案》 ,头皮针是按区定穴,联穴划线.以线归经,不同的线主治不同病症。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的主要如下。
( 1
)顶中线:在头顶部正中线,自百会穴向前至前顶穴,属督脉,主治腰腿足病,如麻木、疼痛等。
( 2
)顶旁1 线:在头顶部、顶中线外侧,两线相距1 . 5 寸,即自承光穴起沿经往后针1 . 5 寸,属足太阳膀胧经。主治腰腿病症,如麻木、瘫痪等。
头皮针的技术方法主要是以手法针刺治疗线,综合应用各种针法。它对脑源性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医者手持毫针,与头皮呈15 " 快速刺人皮肤,穿透帽状腔膜下层后,将针体平卧,沿特定线刺入。进人一定深度后快速捻转,不提抽,频率每分钟约200 次。持续捻2 3 分钟,留针5 10 分钟后重复捻转。在捻转同时患者可活动肢体,有的患者会在患部出现热、胀、抽动等感应,或疼痛减轻、消失。
注意事项:针刺操作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起针后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5
.腕裸针
( 1
)取穴:下6
( 2
)操作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取患侧穴,针体与皮肤呈30 , , 快速进针,针体应在皮下浅表层,针尖朝上,针深一般为1 , 4 寸。腕跺针一般无针感,不提插、不捻转.留针30 分钟,隔日1 次,10 次为1 疗程。
( 3
)注意事项:腕躁针进针时应无针感,若患者出现酸、麻、胀、沉、痛等感觉,说明针人筋膜下层,应退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 .水针
( 1
)取穴:阿是穴、肾俞、白环俞、相应夹脊穴。
药物:当归、红花、丹参、川芍等中药制剂.5 %一10 %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巧、维生紊残2 0 . 25 %一2 %盐酸普鲁卡因等西药注射剂。
( 2
)原理:水针疗法也叫穴位注射,是在人体的某个部位或穴位注人药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对穴位、经络的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相结合,来达到治疗目的。
( 3
)操作方法:每次取2 3 个穴位,按各药不同用量准确注人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使用背俞穴时,针尖向脊柱侧倾斜,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无回血则可将药物快速推人。
( 4
)注意事项;水针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不适、发热或局部症状暂时加重等现象,一般数小时后可逐渐消失。年老体弱者及孕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慎用水针疗法。注意严格消毒,不要注人血管内及关节腔内,掌握适当针刺深度。盐酸普鲁卡因应先做皮试,阴性才可使用,某些中药制剂也可能有反应。7 .电针
( 1
)取穴:同毫针。
( 2
)原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从腰部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疼痛或麻木是其典型症状之一,这是由于脊神经根受突出髓核的机械压迫或炎性刺激所致。选用电针治疗,无论按经络选穴或按神经分布选取刺激点,都能对这种根性症状起到一定治疗作用。电针器的种类很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用一般脉动感应式电针器即可。
( 3
)操作方法:取患侧肢体l 3 对穴。首先使针一刺得气后,一般使用疏密波,如疼痛症状明显时,也可使用密波,调节电流量时应从小到大,注意观察患者耐受情况,不可突然加强,以免发生意外。腰部穴位电流输出量宜小,每日治疗1 次,每次10 15 分钟。
( 4
)注意事项:每次治疗前应检查电针器输出是否正常,治疗后须将输出调节全部退至零位,随后关闭电源,撤去导线。人体经过多次电针刺激治疗后,会产生适应性,这时可适当加大刺激量或改变频率,以保持恒久的刺激作用。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孕妇、情绪不稳定或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不宜使用电针治疗。8 .灸法
( 1
)取穴:同毫针。
( 2
)原理:灸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经络、脏腑等理论为指导,利用艾草等易燃药物,在穴位或患处烧灼熏熨,通过其温热效应对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灸法能温通经络、祛散寒邪、行气活血、散癖消肿、升提中气、引气下行,对气滞血寮、风寒湿痹引起的腰腿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3
)灸法:一般灸法皆可用。临床较常用艾条灸、艾灶灸、温针灸、温器灸。每次选3 5 个穴位,灸10 20 分钟或5 7 壮,每日1 次,10 1 疗程,间隔2 3 日行第二疗程。
( 4
)禁忌:孕妇不宜在腰能部施灸。
,
.眼针法
处方:双肾区(二区)、双肝区(四区)、双下焦区(八区)。操作:患者端坐,双眼平视前方。常规消毒后,左手指压住眼球,右手持30 号、0 . 5 寸不锈钢毫针距眼球边缘外0 . 2 O , 3 寸,横刺、斜刺不超过0 . 5 寸。进针角度视穴位而定,一般斜刺以30 ,一450 进针为宜,不超越所刺穴区,进针要快,不捻转提插。得气后可有触电样或酥麻样上下窜动感,或酸、胀、麻,或发热、发凉等感觉。留针10 分钟,每5 分钟行针1 次(用指甲刮针柄),每日1 次,10 次为1 疗程。
处方:坐骨神经点(手背第四、第五掌指关节间近第四指掌关节处)。
操作:皮肤常规消毒后,用30 2 寸毫针斜刺或直刺1 2 寸,用中强刺激,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腰部或其他人按摩腰部,留针10 一加分钟。
11
.足针法
处方:3 号穴、35 号穴。
操作:皮肤常规消毒后,用30 2 寸毫针斜刺或直刺1 2 寸,用中强刺激,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腰部,留针3 5 分钟。12 。腹针
处方:位于脐下6 。处,在腹正中线上。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宜快速进针破皮,缓缓垂直刺至得气,针深1



       上一条:第一章 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