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颈腰关节疼痛及注射疗法的基础内容
颈腰痛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其所属疾患很多。“颈”实际上包括了部分头部,上肢所属肩、肩胛骨、臂、肘及手部等各部位了腰”包括胸背,下肢的臀、髋、膝及足部。这些部位疼痛的患者很多,要求解除疼痛的心情非常迫切。除了一些明确诊断的重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外,绝大部分可用非手术疗法,其中注射疗法就是确实可靠、效果显著的优良方法之一。
第一节注射疗法的含义
这里所指出的注射疗法,是指对引起疼痛的发病病灶和相关部位,进行直接注射,达到治疗的目的。要掌握好这一注射疗法,首先要研究和了解发病的病因和好发疾患,明确诊断,然后选用有的放矢的药液注入病灶及其相关处。简言之,本法是“用最需要的药物,以最快的速度(方法),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病灶处)" ,集中优势药力“打歼灭和快速战”,达到“雪中送炭”的要求,称之为病灶注射疗法。也就是说,要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必须通过3 个关键性操作,即① 正确的诊断:认清病灶部位和性质;② 有效的药液:发挥快速效应二③ 精湛的注射技巧和组合,使药液准确到位。这就是为什么本方法能取得最快和满意疗效的原因。必须指出:本方法与日常的封闭疗法不同,后者是根据疼痛部位进行注射,以阻断疼痛弧持续;注射前其诊断不一定明确;注射部位也不一定是病灶。因此诊断不明确也可进行。有时疼痛减轻了,但病灶可仍在发展,两者的疗效相互比较,就不可能同日而语了。
第二节颈腰及关节痛门诊中最常见的病因
颈腰及关节痛注射疗法应用颇广,在病房、门诊均可采用,尤其在门诊工作中,只要运用得当,它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能在门诊的短暂时间内,达到完成检查、诊断和治疗一气呵成的效果。当然,在短时间内完成诊疗工作,这种要求是较高且严格的。现在根据门诊常见的一些病种范围,作一介绍,以助引出最佳思路,也许会在门诊瞬间的判断中有所裨益。1 .与脊柱及其周围附属组织直接有关的疾患例如颈椎病、胸椎骨关节及肋椎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侧隐窝疾患及脊柱周围软组织病。后者可继发也可原发,也可影响脊柱骨与关节;反之,脊柱疾患也可影响软组织。颈椎与腰椎在解剖结构中较为相似,且相互对应(图1 一1 )。( 1 )骨与关节方面:枕颅凹陷仁凹陷处为颈、小棘突(即后结节)、与腰骶凹陷相互对应,且均为重力过渡带,颈腰痛病好发区。颈椎与腰椎四周都由肌肉等软组织包绕,无其他骨髂组织支撑,可谓“中流砥柱、亭亭玉立”,不像胸椎有肋骨、胸骨等骨髂支撑。因此,其功能活动范围广,外伤机会也多。
( 2软组织方面:颈周围肌群、颈神经、臂丛及颈部大血管,与腰周围肌群、腰神经、腰骶丛及腰部大血管相对应,颈胸出口处与骨盆出口处均可发生类似疼痛疾患相对应;前斜角肌、肩胛肌袖与梨状肌、髂腰肌臀外旋肌群相对应;颈椎疾患时所发生的肩胛骨周围痛、肩臂痛与腰椎疾患的腰臀部痛、下肢坐骨神经痛,也相互对应。
随着病情发展不一致,疼痛表现也不尽相同,要警惕大部病源来自椎间盘及其继发系列病变。
2 .风湿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病大多表现为软组织痛或相关关节痛。典型病例,类风湿因子为阳性,但其他类似本症的相关系列病变较多,类风湿因子不一定均为阳性,例如病灶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更年期骨关节炎、赖特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反应性关节炎。后者是继机体某部感染后所发生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多见于肠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后。它也似强直性脊柱炎一样,其HLA B27 多数为阳性,而类风湿因子却为阴性。
3 .肿瘤 脊柱肿瘤、内脏肿瘤及转移癌等可以引起肩臂痛、腰骶坐骨神经痛,应提高警惕。其疼痛是进行性的,甚至是剧烈的,对止痛治疗往往无效,可助诊断。
4 .骨质疏松症是骨组织的骨基质和骨矿物质成分等比例减少,致使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和骨脆性增高。补充和增加蛋白质、钙剂和维生素D 等治疗十分必要。患者可有抽筋(肌痉挛)乏力和肢体不适或疼痛发生,有时伴发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生腰痛,或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5 .脏器及系统性疾患所致颈腰痛病包括内脏器疾患(肝、胆、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疾患、妇科疾患、营养性疾患(佝偻病、软骨病)、内分泌疾患及代谢性疾患等。后者如糖尿病,常有神经炎(两足足趾肿痛、麻木)、感染(溃疡、类似夏科关节)及肢体缺血的所谓三大特征,特有的“三多一少”症状(吃得多、饮水多、尿量多,体重减轻)有时可不明显。6 .心血管疾患及自主神经系交感性血管病心血管病表现在下肢时,可发生肢体周围血管炎及血栓性病变,例如髂总动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老年性动脉硬化(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动脉、静脉都可被侵犯的疾患,常以下肢症状显著,临床也表现为下肢痛或放射痛,应予鉴别。上肢痛也可发生于胸出口综合征、锁骨下动脉偷窃综合征等。自主神经系交感性血管病可见于雷诺病、红斑性肢痛症、肢端感觉异常症及骨萎缩疼痛症等。这几种疾患有时在皮肤表现酷似冻疮。雷诺病大多为青年女性,冬季发病多,以上肢为主并相对称,但不发生溃烂。
第三节疼痛的部位及特性
1 .局限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即代表病变所在部位,例如腰部肌肉、韧带及挫伤后所发生的疼痛。
2 ,扩散性疼痛即某一神经分支受损害,疼痛除向该分支区传导外,还可影响同一神经的另一分支,甚至邻近脊髋节段的神经支配区。例如脊椎棘突间韧带、小关节囊损伤时,可引起骶棘肌外缘处痛。这是由于前者由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支配,后者由其外侧支支配,两者都是脊神经后支的分支。3 .传导性疼痛由于内脏疾患,刺激其痛觉传入纤维,引起与之相同或邻近脊髋节段所属的相关躯体神经支配区疼痛。例如消化性溃疡所引起的背痛、肝胆病所引起的肩痛。4 .放射性疼痛周围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导通路遭受损害时,疼痛可沿受累神经末梢闪电般地传导至其神经分布区,常见的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坐骨神经痛。
5 .灼性痛常继发于富有交感神经纤维的正中神经、坐骨神经或胫神经的不完全损伤后。疼痛剧烈难忍,并出现焦急、恐惧及情绪激动等精神症状。
' .精神性疼痛见于精神病及某些严重心理障碍者。
第四节不可忽视的几个特殊病因和防护
1 .体位性损伤
( l )颈肩部:持久的工作低头及双臂下垂位,可引起颈肩
部伸屈肌群弛缩不一,肌肉骨髂系统运动失调,致使邻近神经血管受到牵扯或刺激,出现自主神经或交感性血管功能紊乱。颈椎及间盘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病变,因此,注意工作姿势,经常作伸臂及仰头工间操练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 2 )胸背部:由于胸椎节段较长,与肋骨胸骨支撑,组成特有的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及胸肋连接,胸椎与邻近自主神经有密切联系等因素,驼背姿势、脊柱侧弯等非生理性体位,容易发生背痛、肋椎关节嵌顿及肋胸骨损伤等,多见于特殊体位的修理工及伏案工作者等。
( 3 )腰骶部:可由于久坐、弯腰作业及超负荷劳力等引起。其中坐位时,一般认为是最好的休息,其实不然,腰椎间盘在坐位的负荷,比直立时大得多。有人测量第3 腰椎椎间盘在各种体位下所承担的负荷为:坐位时1 500kPa, 站立941kPa ; 卧位343 . ZkPa 。这时如再向前作弯腰、持物起立,则压力可成倍增高。久之可发生腰骶骨关节及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了使腰骶部关节及肌肉取得平衡、恢复疲劳和巩固疗效,平时多作康复性拮抗体位和肌肉练习,防止久坐、屈腰和过度负荷,多作躯干水平体位、浮水游泳、爬行活动、屈曲抱膝位背部滚动、背伸肌练习及倒步、倒立(心血管病禁忌)等动作。经常须站立工作者,可采用“平腰站立保护法”,即患者轻轻放松臀部肌肉,双膝微屈,此时骨盆轻度转向前方,腹肌自然地向内收缩,腰椎前屈幅度减少,腰部变平坦了,即有轻松感(图1 一2 )。2 .有害的振动。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振动。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持续时间长短,人的感觉也有各种不同差异。短暂时间和能接受的无害频率振动时,可产生舒适感;振动频率在1 -2赫兹时,会使人慢慢磕睡20Hz 以下的振动加速振幅达到0 . OSG ( 1G 相当于一个地球引力)时即会使人感到舒适,超过0 . 3G 后,就会导致人体器官平衡失调,心脏血管系统和肌肉骨髂运动系统障碍。许多职业病患者发生的头晕、疲倦、注意力衰退、颈腰痛等症状,不应疏忽由于工作中与广泛接触的振动环境有关。例如车辆驾驶员、机床操作工(车、磨、刨、铣、钻等)、建筑工及其他机械工,尤其显著。坚硬的钢铁在长期振动的环境下,可发生内在细小的裂缝,人体在振动环境下不断地工作,最后导致组织退变及骨髂骨小梁内在断裂,也是可以理解的。
振动的危害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易觉察,因此,更应注意加强预防。例如采用隔振、减振等装置,穿戴弹性固定带、弹性坐垫及改变振动操作姿势,调节体位和工种等。
3 .关节松弛。一般来说“松弛”的含意可使疼痛减轻,例如肌肉痉挛松弛了,则疼痛也相继减轻。但对关节则相反,关节松弛则会出现不稳及创伤,形成创性关节炎,导致关节附近肌肉保护性痉挛及增加疼痛。脊柱椎体滑脱和关节突间小关节松弛,导致颈腰痛;骨盆各组成关节松弛引起腰痛、骶髂痛及耻骨痛;肢体各关节发生松弛也形成临床上各种不同的疼痛,例如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挠骨小头滑脱、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骶骨滑脱及踝关节松弛等。处理关节松弛的方法因各关节情况不同而异。临床上遇到四肢关节、下颌关节脱位时,应以急症进行复位,越早越好。复位后要进行定期固定,否则可导致关节松弛和习惯性脱位的后果。脊柱方面应加强腰背及腹肌锻炼,恰当应用腰围约束。必要时采用金属内固定器或植骨融合。
4 .最容易萎缩的股四头肌。股四头肌是下肢最大的一块肌肉,由四部分组成。它是保护膝关节最重要肌肉之一,但常因腰腿痛病等因素引起肌肉萎缩,且消瘦速度很快,甚至可以使这块厚实的肌肉变成纸一样薄层。尤其在膝关节疾患时,它可明显萎缩,因此,股四头肌的有否萎缩,可作为观察膝关节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膝关节发生疾患时,它必然萎缩,反之,虽然膝关节疼痛,其病情并不深重。中年以后,主诉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并不少见,尤其是在蹲下时不能自己起立,上下楼梯发生困难,均须依靠其他支撑物及扶手。发病以妇女多见(80 %一90 % )。
为什么会形成上述情况呢?还要从股四头肌说起,它对下肢的支撑运动潜力较大,对膝关节的支撑、伸直及举体(蹲下起立及上楼时将躯干托起向上的作用)起重要作用。年轻时,肌力旺盛,关节灵活,体重适当,因此行动利落中年后,这些力量的对比在悄悄起着变化,也就是说,中年后肌力在逐渐萎缩,而体重反而逐渐在增加,形成明显的矛盾。妇女在经过生育、哺乳、绝经等变化期后,其矛盾更加突出,待股四头肌萎缩到一定程度,不能轻易地将蹲下的躯干举起,即发生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正常步行也发生障碍,下肢及小腿肌肉收缩力减弱,静脉回流受阻,小腿肿胀,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发生内侧韧带、滑膜损伤。
了解了股四头肌特点后,应及早进行保护性及预防性股四头肌锻炼,减慢因年龄逐渐增大所致的老年性肌肉萎缩。锻炼方法为膝关节取伸直位,将股四头肌自动“等长收缩”,片刻后,再行放松,如是反复弛缩,定期操作,持之以恒,则一定可以获得良好效果。练习时以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坚强与否为观察标准。最后必须指出:平时的步行、跑步等动作并不意味着最佳股四头肌锻炼。在没有练好股四头肌之前,多走路或跑步反使疼痛加重。也就是说,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是“培养”,走路或跑步是“使用”。培养好再使用即水到渠成了。
5 .重视落实行之有效的运动辅助疗法它是配合注射治疗中的一项辅助治疗,但其影响力很大,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提高体力有甚大裨益。换言之,在进行主要治疗的前期、中期及后期,都能辅以活动有序的运动疗法并持之以恒,则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境界。
保持人体正常姿势和消除不良的活动和体位,对颈腰痛发病原因和疗效巩固,有重要意义。运动疗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针对消除不良工作体位而发展的。观察人体直立位时的正常姿势,其侧位轴线是自脑盖顶端,通过乳突、肱骨大结节、股骨大转子至膝前部,最后至踝关节中部或稍前方约5cm 处。正常后方轴线,自枕外隆凸起,与脊柱中线垂直平行,经过臀沟正中会合点至两踝中间。此外也可从体表的表面标志来观察,正常的后面观,两侧肩胛冈之间所连结的水平线相当于第3 胸椎棘突平面;两侧肩胛骨下角之间所连结的水平线,相当于第7 胸椎棘突平面;骨盆两侧嵴最高点之间所连结的水平线,相当于第4 腰椎棘突平面;两髂后上棘之间所连结的水平线,相当于第2 骶椎平面。正常的侧面观,乳突平面相当于第1 颈椎平面;环状软骨相当于第6 颈椎平面,胸骨的颈切迹,相当于第2 胸椎平面,胸骨角相当于第4 、5 胸椎间平面;胸骨体与剑突连结处,相当于第g 胸椎平面;脐部相当于第3 、4 腰椎平面。卧位时,应平坦舒适,避免床铺下陷、卧姿屈曲(如吊床)枕头要适中,一般高7 -9公分,同时应将颈根部凹陷处垫起,防止颈部屈曲、呼吸不畅(打鼾)或颈神经牵扯。也不能无枕睡眠。不良姿势如驼背、侧弯、斜视、长久低头、肩下垂、骨盆倾斜等,除疾患外,一般都来自不正确工作姿势、缺少工间操、生活习惯不良、特殊体态下工作的修理工、不熟练的操作工、以坐为主的作业者(缝纫、驾驶等)。长久的不良姿势引起的颈腰痛病,治愈后,也要有持久的运动疗法进行巩固治疗,其理由也是容易理解的。运动疗法的作用,除上述的可以防止和纠正不良姿势、使疾病早日康复外,而且还可在工作中减少消耗性劳动,减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可增强体力、提高肌力、加大肺活量、促进心脏及其他内脏功能。运动疗法的三大原则是:动静结合、拮抗结合和劳逸结合
“动”的疗法中包括:
( 1 )传统推拿:属被动活动疗法。它的疗效除与适应证有密切关系外,还与推拿者所掌握知识与技巧有很大作用。( 2 )自我推拿属于自动活动疗法,是通过患者自己,根据病情需要和自身的力量,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开展针对性强的自我操作动作。
“静”的疗法中包括在运动治疗后应用的支架、肢体保护架、牵引等。
在动的治疗中要以日常工作中不常用的体位、姿势、关节和肌肉活动为主,也就是拮抗性活动。例如工作中若低头位多,运动治疗中则以仰头位来平衡;工作中坐位时间长,则运动治疗中则以走路、跑步、倒步来平衡,站立位持久时,则应采用“平腰站立保护法”,来交替站立姿势,在代偿中取得平衡(图1 一2 )这样通过运动中针对性的锻炼,往往可以达到巨大的效果。这样的治疗应在医生严密的设计、策划和监督下进行,并在时间上和劳力强度上要“劳逸结合、持之以恒”。
第五节注射疗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颈腰及关节痛注射疗法是属非手术疗法之一,其他如休息、热疗、磁疗、体疗和药疗可作辅助。现在重点阐述注射疗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1 )首先治疗前应注意明确诊断、确定病灶部位及选好注射药物,同时准备好可能发生变态反应或并发症的急救措施。( 2 )术者应遵循规范化要求,事前应对患者作好宣传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服用镇静剂及进行药物(如普鲁卡因)皮内试验;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过程,尤其强调确保所注射的药液无菌和在有效期内,要求做到今日药、今日用,当场开、当场用,谁诊断、谁注射,否则,绝大部分的注射后感染都是由此而来。
( 3 )注射时患者一律采取卧位,位置要舒适,对有冠状动脉疾患的心脏病患者,尽量采取侧卧位;注射15 -- 20min 后,如无不适即可离开。每周1 次,4 -- 5 次为1 疗程。( 4 )随时作好记录工作。
( 5 )常用注射药液配制应力求简单实效,例如腰部以0 . 25 %普鲁卡因(或低浓度利多卡因)15 -- 20ml ,加入醋酸确炎舒松A 混悬液10-- 15mg ,必要时再加山莞若碱8 -- 10mg 及维生素b1100维克 即可(以后称“配制药液“)。对有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选用胶原酶(每瓶1 200U )。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药液浓度及剂量。注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患者反应,掌握安全有效操作全过程。对有高血压、心血管病、脑供血不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前列腺疾患、内分泌疾患、青光眼、骨质疏松、结核病及慢性肝肾疾患等,都要在注射前衡量承受能力、注射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及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做到有准备的优良治疗,慎重取舍组合药液。例如对糖尿病、高血压、内分泌疾患、前列腺增生、骨质疏松及青年女性患者,应不用或少用确炎舒松一A 类药物对青光眼、严重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者,前者应禁忌山莞若碱,后者也应尽量避用;对有结核疾患、肝肾功能不良、身体衰弱或低热(见于:① 隐蔽性感染,如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血吸虫病;② 肿瘤早期反应,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细胞瘤③ 变态反应性疾患和胶原病)者,均不宜进行上述药液注射治疗。常用配制的注射药液中所含药物的作用,已为众所周知,其中山莞若碱对调节神经功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肢体麻木与皮肤痉痒及消炎去肿止痛方面,有独特功效。此外东莞若碱对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比山莞若碱作用明显,绝对禁忌用于青光眼患者,用量0 . 20-- 0 . 3Omg 。故应根据适应证,选择采用。
第六节注射治疗中的钙剂补充及磁疗
颈腰痛患者中缺钙的现象较为广泛,因此在治疗中应及时纠正,减轻病情在注射间隙期,再辅以磁疗,对类风湿关节炎及疗效缓慢者,有促进互补作用。
1 .钙剂补充。钙剂补充对颈腰痛患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生活中缺钙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骨质疏松、骨质压缩变形、骨质退变增生、腰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神经痛、肌肉痉挛抽搐、多发性关节炎、全身乏力、上下楼及行动困难等缺钙还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软组织钙化、结石形成 全身瘙痒、便秘,甚至与老年性痴呆及震颤麻痹(帕金森综合征)等疾患也有一定关系。
人体骨髂中磷酸钙约占85 % ,碳酸钙占12 %。其中钙含量占全身钙含量的99 % ,其余1 %分布于血液及各组织间;磷占全身磷含量的79 %。血液中的钙全部在血清中,可分为可扩散性钙与不可扩散性钙两部分。食物中的钙包括有机与无机化合物,前者只有在变为无机化合物之后才能被吸收。但吸收可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如:
( 1 )肠道内肠液的酸碱度:在酸性情况下,有利于钙的吸收。
( 2 )受其他食物的影响:食入含草酸过多的食物如菠菜,便容易结成草酸钙而不易被吸收;食物含过多脂肪又缺乏维生素D 时,脂肪酸与钙结合成为钙皂不能被吸收;其他如纤维糖磷酸和钙易形成不吸收的纤维糖磷酸钙。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钙的吸收,但若摄入量不足,也影响吸收。( 3 )腹泻、缺乏维生素d,阳光照射和运动不够时,易缺钙。
( 4 )肝肾功能障碍时,使骨化醇转变成维生素D 的作用下降,影响钙的吸收。
吸收的钙与磷若超过排泄量时,易达钙磷平衡。这时钙进入骨髂中的量一定超过自骨髂中动员出来的量。正常70 纬~90 %的钙自粪便中排出,尿排出较少;如果甲状旁腺功
能亢进时,则有70 写一90 %的钙自尿中排出。
钙除构成骨髂和牙齿外,其重要的作用为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例如对神经肌肉兴奋性传递、增加心肌收缩、维持心动节律、肌肉舒缩、血液的凝固、维持毛细血管渗透压、激活三磷酸腺普酶、脂肪酶及某些蛋白质分解酶。
最早时期,只注意到婴儿及儿童期发育过程中,容易发生钙摄入量的不足,后逐渐注意到妊娠、哺乳、更年期妇女及老年人,其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女性是男性的3 倍当前更加扩大为青年期摄入钙的重要性,因为此时往往不注意摄入足够的钙量。人的骨髂强度形成于12 一巧岁,是进补钙打好基础的黄金时期,也是钙贮存达到最高的峰值期,若认识不到而致钙摄入量的不足,往往会影响到老年期。有人认为出生后到20 岁这一时期,是正常人处于生理平衡时期,20 岁后女性骨钙开始缓慢丢失,女性在35 岁后,每10 年损失骨质3 % ,停经后加速至每10 年损失达9 %男性在40 一45 岁每10 年损失骨质3 %一5 % ;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率仅为年轻人的1 / 3 左右。这些缺钙现象十分隐匿,患者全然不知,待逐渐发生这样或那样与钙缺乏有关的疾患时,又不能及时作出诊断(如腰痛、全身乏力、关节疼痛、心血管系统疾患等),待诊断明确时,又有为时过晚而遗憾。因此有人提出“钙饥饿在威胁人类健康”了钙摄入不足是一个沉默病,是潜在的危害病”; “钙是生命之本”等,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骨钙与血钙的激素调控规律,有人曾系统地描述过:由于缺钙使甲状旁腺功能代偿,动员骨钙释出,使骨钙缺少,血钙、细胞内钙和组织间钙增加;随后降钙素功能增加,又促进成骨活动及新骨形成,在骨髂某些部位形成了骨质增生。因此甲状旁腺、降钙素、血清骨钙素再加维生素D ,形成了人体血钙的调控和自稳系统。
临床上可出现一些不寻常现象:血钙增高与缺钙有关,而误认为并不缺钙;缺钙后引起骨质疏松,但又有骨质增生并存;某些高血压对降压药治疗无效,但用钙治疗后,可降低细胞内钙含量,减少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下降;对一些全身无力、关节痛,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治疗不见效,用钙治疗后,病情大为缓解。
因此特别指出对颈腰痛患者,应同时兼顾治疗隐匿的缺钙现象。
缺钙的治疗是多方面的:
( 1 )增加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含钙丰富的食物和维生素D ;食物中含钙多的如牛奶其钙含量可至58 . 7 % ,但它有饱和脂肪酸;而豆浆中则含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还有牛奶中所没有的谷氨酸,是其优点其他如虾皮、田螺、芹菜、银耳、大豆及海带等钙含量也很多。目前维生素D 。应用较为广泛,剂量30 万~60 万U ,肌肉注射,每2 一4 周1 次(肾功能不全者不用)。
必须指出:维生素D 是一种具有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质,在体内代谢的半衰期较长,可在体内脂肪中积蓄,若过量服用则可发生积累性中毒。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人同时缺乏钙和维生素D ,因此,治疗中必须注意在补足钙量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适量补充维生素D 才是合理的,而并非每次服钙时一定要同时服用维生素D 。
( 2 )适当进行日光照射及参加运动辅助练习。( 3 )口服钙剂:钙大多来源自摄取的食物中,但因受种种影响而致吸收有限,故必然要补充钙剂。一般人的平均钙摄入量大约为400mg 左右,如能每日饮2 杯脱脂牛奶,可达到1 o00mg 左右;2 杯脱脂酸奶约达1 200mg ,均超过了过去的钙摄入量标准。可供口服的钙剂种类很多,应选择应用。双麟酸盐类药物对骨的亲和力较好,为一种骨吸收抑制剂,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防止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而达到骨钙调节作用。这类药物如依麟(依替磷酸二钠片工邦得林(轻乙麟酸钠片),每日两餐间口服,0 . 29 /片2 /日,连服14 天,然后接着补充钙剂(必要时加用维生素D ) n 一12 周,整个服药方法周期约为3 个月。其他药物还有骨麟、阿仑麟酸钠等。
降钙素药物可影响甲状旁腺激素维持骨质之作用,对骨髂及钙质的恒定均有作用,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对成骨细胞的形成及活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抑制骨溶解,不正常的高血钙因而降低。常用的有密钙息(Calcitonin )每日50 一looU , 皮下或肌肉注射;益钙宁(Elcatonin ) ,每次10U ,肌肉注射,每周2 次,一般8 周即可。必须指出,这类药物的应用时间,必须根据病情,随时增减或停用。
( 4 )雌激素的应用:由于雌激素对患者应用得不恰当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以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前采用尼尔雌醇片1 ? Zmg , 15 一30 天口服1 次,可以预防并治疗绝经后较明显的骨质疏松症,能改善绝经期后的各种症状。该药为强有力的长效雌三醇衍生物制剂,服后对性器官作用较强,由于子宫内膜增生,可发生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此时即应停药。假如每服尼尔雌醇片3 ? 6 个月后,再服安宫黄体酮6mg ,每日1 次,连服7 一10 天,可防止子宫内膜增生脱落,较为安全。对有心肌梗死、血栓病、急性肺炎、乳腺癌的患者,则应禁服尼尔雌醇。此外,还有荷兰生产的利维爱片(Livial ) ,能抑制绝经后妇女骨丢失和改善绝经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它是多种激素特性的综合结果(雌激素、孕激素活性及弱雄激素活性)。口服剂量为每天1 片( 2 . 50mg ) ,连服3 个月为最佳效果,也可长期服用。实际临床应用中,国人最好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自己合适剂量,如隔日半片或1 片等分剂口服,也同样收到预期的效果。由于药片中已含孕激素,故无需加服安宫黄体酮。长期服用过程中应经常得到医生指导。
补钙治疗中的几个注意点:
( l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其血钙检查可能增高,不能误认为并不缺钙而不予补钙。
( 2 )类固醇药物可抑制钙在肠内吸收。
( 3 )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等治疗不见疗效,这时给予补钙治疗往往奏效。
( 4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一些内分泌疾病患者,常合并有骨质疏松症。
( 5 )癌肿患者不要补钙,因为这类患者常已伴有高钙血症,其发生率在10 % ? 20 %之间,在成人“T , ,细胞白血病患者可高达75 % ,由此可引发胃纳不佳、记忆障碍,甚至昏迷,因此过多摄入钙会加速肿瘤病情恶化。
( 6 )当人体钙丢失达到30 % ? 40 %时,临床医生才能自X 线照片上看出有骨质疏松的迹象。
( 7 )正常骨髂中,骨细胞生成蛋白质骨基质,并有一定比例的钙、磷及碳酸盐类沉积其中。骨质疏松时,是由于骨基质
形成机制受干扰,致使骨密度减低,多由于活动少、蛋白质缺少及内分泌等功能不平衡所致。例如绝经后、老年人、糖尿病、cus 卜ing 综合征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 8 )治疗时应分析病情,对症处理,例如由于骨折、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则可因制动过度而引起骨质疏松,尿钙排出增加,那么这时只须适当增加活动即可恢复,如能及时补钙,则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健康恢复。
2 .磁疗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必须依赖于:① 自然条件和环境例如水分、阳光、空气与磁场空间。② 食物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稀有元素。在自然环境中,一旦缺少水分、阳光、空气和食物,则立即被发觉出来,并千方百计予以争取和补足,但磁场缺乏,就不容易被人们所察觉了。我国早在东汉时期,已经采用磁石入药;近代计算机、录音录像机、电冰箱、磁力高速列车等的问世,又都与磁场有密切关系。人们重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与生活朝夕相遇的东西,已觉不足为奇,但要重视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息息相关的磁场对人体的作用和对健康的影响,就不那么容易了,而需要一个认识和普及过程。目前有很多治疗效果不佳的疾患,说与磁场缺乏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也是可以理解的。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其南极与北极就是磁场的两极。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完全被不知不觉的磁场所包围。当今城市高楼林立,汽车如梭,电线纵横,无线电波充斥空间,扰乱了地球的磁场,干扰了人体自身的磁场规律。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又在厚厚的钢筋水泥室内,这样就屏蔽了地球的磁场,更加隔绝了磁场效应,使室内逐渐处于缺磁状态,趋于“磁饥饿症”,一般表现为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内分泌失调、身体抵
抗力低下、神经衰弱、肌肉酸痛、腰痛及失眠等,且对许多种治疗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在正规治疗疾病的同时,兼顾客观存在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要考虑到如缺磁、缺钙、缺稀有元素等可能性。在进行注射疗法的间歇期,也提倡进行辅助补充治疗。磁疗就是根据这些缺磁状态下,使一定量的磁场不断作用于人体,这样对某些疾患、某些疑难不解的场合,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磁体分为两种,一种为磁铁,另一种为电磁铁,两者都常用于临床。以磁铁为原料可制成磁性保健品,如寝具系列(床垫、枕、被),使人体上下左右填入磁石寝具中,身体接受磁力作用而活性化,其他如磁衣、磁帽、磁性护腕、磁性护膝、磁性鞋、鞋垫等;以电磁铁为原料可制造磁疗机装置。磁疗作用于人体后,通过电磁诱导,产生电能,其所引起的生物效应较为)’一泛,有利于人体健康。
( 1 )促进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活血化疲,并能纠正缺血、缺氧、改善微循环。
( 2 )促进组织炎症消退,从而消肿止痛。能使组织胺、5 轻色胺等致痛物质水解或转化。
( 3 )促进细胞代谢功能,加速细胞内废物排出。平衡内分泌失调。
( 4 )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对痛阂有明显的提高。( 5 )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胆固醇合成,使其不易沉积于血管壁。
( 6 )降低血压,改善心、脑血管代谢及心肌缺血。提高红细胞带氧能力,使红细胞聚集现象降低,改善了血液粘稠度。( 7 )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并有抗肿瘤作用。( 8 )清除体内自由基,使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强,保护细胞
膜完整性,对人体有抗衰老作用。
( 9 )消除疲劳,增进体力,改善人体机能。
( 16 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增进睡眠质量,消除失眠。当前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以高斯(GausS , Gs )来表达。其恒定磁场磁体表面的磁场强度分3 级。
( l )小剂量或低磁场每片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为200 一1 000GS 。
( 2 )中剂量或中磁场每片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为1 000 ? 2 OOOGS 。
( 3 )大剂量或强磁场每片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为2000 GS 以上。
人体对磁场接受的总磁场强度也分3 级:
( l )小剂量或低磁场磁片的总磁场强度为3 OOOGS 以下。( 2 )中齐J 量或中磁场磁片的总磁场强度为3000 ? 6000 GS 。
( 3 )大剂量或强磁场磁片的总磁场强度为6 o00Gs 以上。磁场强度越大,其穿透力越强。应用于人体治疗时,还会受到影响磁场强度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应予全面考虑后,才能正确地衡量磁疗效应。例如磁体与人体之间的隔垫物不同、磁体表面积的大小、患者个体差异、各种组织及组织深浅的差异等。
磁疗的适应证:其适应证较为广泛,几乎对机体各个部分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效益。在注射疗法间隙期再加用磁疗,效果将明显提高。磁疗常用于以下疾患:
( 1 )颈椎病及颈部疼痛颈肩臂痛、落枕、颈部软组织挫伤及肌纤维组织炎、颈椎间盘退变等。
( 2 )胸背痛:肋间神经痛、肋椎关节挫伤、胸椎退变等。
( 3 )肩部疾患:冻结肩、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炎、撞击肩等。
( 4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骨关节退行性变、腰扭伤、腰部软组织挫伤等。
( 5 )上、下肢各大关节及部位的疼痛如髋、膝、眼关节疼痛及挫伤、网球肘、滑膜炎、滑囊炎、跟骨痛、肌膜键鞘炎及腱鞘囊肿等。
( 6 )神经及血管性疾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脑振荡后遗症,神经性、血管性头痛及偏头痛,颜面麻痹,带状泡疹,闭塞性脉管炎,血管栓塞及失眠等。
( 7 )炎症性疾患: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褥疮、全身疼痛及无力。
其他各系统有关疾患如呼吸、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妇科、五官科疾病,肿瘤等疾患,均有一定的效果。最为突出的是,在主要治疗的前提下,以此来作间隙期或长期的辅助治疗,可以大大地减少内服药及长期内服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有时还能奇迹般地治愈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疾患。对体内带有金属板、支柱(如骨折内固定钢板、心脏起搏器等)或体外有金属工具者,均应避免磁疗。
在注射治疗中应尽量避免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的内服药,尤其是激素、类激素药物,尽量在间隙期进行运动辅助疗法、改变不良习惯及工作方法、辅以磁疗、缺钙补钙等措施。因为长期服药,往往不能达到根治,却带来另一种副作用后果,而辅助疗法可发挥防治两方面的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磁疗虽然对医疗保健作用有广阔的前途,但也应谨慎地避免长期、大剂量曝磁,否则,会引起白细胞下降,甚至肝肾功能受到损害。疗效的发挥,还应注意把握好合适剂量、受隔热物的厚度和类别、磁片磁极的面积、磁极配置及磁场类型等要求。有时磁疗效果还与个体差异有关。当然,治疗中并不排除急性期短期服药,对颈腰痛的常用口服药物,一般有以下几类:① 激素类药物;②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③ 肌肉松弛剂、秋水仙碱药物;④ 止痛类药物;⑤ 血管扩张类药物;⑥ 补充钙剂及微量元素药物;⑦ 抗变态反应及抗过敏性药物;⑧ 维生素类药物;⑨ 免疫抑制剂或对免疫反应有调节作用药物。在注射疗法为主的过程中,一般不用口服药物。上述药物仅供必要时选服。
总之,优良的治疗来自正确的诊断,这一点对注射治疗的要求更高。因此,在以下各章节的阐述中,必须重视联系有关临床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安全、熟练的注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