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一)颈部肌肉生理病理学
颈部活动要完成静力学(如维持头颈姿态)和动力学(完成各动作)的双重负担。颈部肌肉丰富,在斜方肌前缘前的肌肉属于颈部诸肌,在斜方肌前缘后方的各肌属项部诸肌。根据其功能,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 1 )稳定性肌群,保持和维持头部的功能活动;( 2 )与两上肢及肩脚骨运动有联系的肌肉,如斜方肌、肩脚提肌;
( 3 )与胸壁及肋骨运动有关系的肌肉,如斜角肌等。颈部肌肉的神经联系也较广泛,如三叉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部颈脊神经等,都与这些肌肉功能有密切关系,尤其位于枕骨、寰枢椎之间的各组肌群,因头部频繁地旋转、低头活动,容易引起疲劳。头颅和颈部的正确体位对控制全身姿态、保持头颈部活动平衡,显得十分重要。人们日常很多工作须采取头前屈、两上肢前屈外展90 “以下的范围内活动,时间久了,必然影响颈项肩部肌肉的动态或静态平衡,上肢负重过大,如提重物、抱婴儿等,还会加重上肢与颈部有联系的肌肉神经根牵拉,发生肌痉挛或疼痛。枕骨与寰枢椎间的肌群痉挛时,能刺激和压迫枕下神经、枕大神经及邻近血管,引起头痛、视力模糊和椎动脉供血不全等症状。颈项部与肩脚带、上肢和胸廓间联系的肌肉群痉挛时,可引起颈肩和胸背部,甚至上肢部位的疼痛,如临床上常见的斜角肌群、肩脚提肌、斜方肌、菱形肌等疼痛和压痛。因此头颈部姿势不良,不仅影响上位颈椎且同时可影响下位颈椎的功能,使颈椎平衡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均遭到影响。
颈部要求健康肌肉和韧带来保护,活动中则伸缩有序、相互协调。否则,疼痛可使肌肉痉挛、肌挛缩、血管神经遭受挤压、代谢产物积聚、炎性物质生成及水肿粘连等一系列变化。某些颈部软组织长期病变,对骨关节保护受到影响而发生骨关节病,后者又会反过来影响肌肉功能,因此根据不同病程,颈部软组织病与骨关节病既能在特定的时间内独立存在,又能两者相互影响而相继发生。
(二)临床表现
从起病来说,可分急性和慢性;从发病部位来说,又可分上颈段与下颈段。上颈段以关节的疾患较多,如炎症、滑脱、
不稳及颅底椎动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下颈段以脊椎结构退变及骨增生等疾患为多。两者都属颈椎病范畴。从临床表现来说,上颈椎段疼痛主要分布在枕颈部及头皮部,剧烈时可伴有耳鸣、眩晕、视物模糊不清及睁眼无力等;下颈椎段主要为颈肩、肩臂或手指痛,多为钝痛,患肢无力,有时有肢体出汗异常、皮肤发热或发凉感。一般来说,颈椎病即指颈椎节段的临床疾患。若以退变为主的颈椎病范畴而言,是指多个颈椎、颈椎间盘、骨关节、骨软骨及其韧带等,所发生的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改变,致使脊髓、神经根及血管等组织受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等)所产生的临床症状。
1 .颈型及软组织型见于经常扭伤、劳损、肌筋膜痛。疼痛以颈后、肩背后部为主。如有激痛压痛点存在,则可引起周围肢体疼痛。例如激痛点位于肩脚提肌止点处,疼痛可向同侧上肢、颈后、背下方及前胸部(或沿4 、5 肋间部)串连;位于斜方肌,可引起颈后方、肩脚带及眼球后方疼痛;位于肩脚冈以上肌肉(冈上肌、前斜角肌等),引起上臂及挠侧诸指疼痛拉于肩脚冈以下肌肉时(大小圆肌、冈下肌、前锯肌),可引起上臂尺侧及其手指疼痛。其串痛区域并不符合神经解剖分布。皮肤感觉及肌腿反射均正常。上肢活动正常。2 .神经根型主要表现除颈后、肩背痛外,尚有颈神经刺激症状,上肢发生无力及根性疼痛,有时如刀割或酸麻、蚁走感。根据病变范围及轻重,疼痛区域也不尽相同,一般以第5 一6 及6 一7 颈椎被侵犯者多见,前者疼痛沿肩脚顶、上臂外侧、前臂背侧至拇指及食指;后者沿上臂后外侧、前臂至中指;如犯及颈,~胸l ,则可沿上臂内侧至小指。严重时,可有明显肌痉挛、感觉障碍及肌腿反射改变,同时上肢外展活动功能也受影响,颈肩分离及牵拉试验阳性。患者平时间歇期好产生
“落枕”。有的患者还可发生咽喉部异物感。
3 .脊髓型本型在颈椎病中较为严重,因为它涉及到脊髓被压迫所造成的一系列功能损害。凡在中年以上出现脊髓长束不对称症状及体征,病情时好时坏,进展缓慢,同时又有上肢神经根症状者;有不同程度痉挛性瘫,但皮肤感觉平面障碍很不一致,大小便功能尚好者;有时颈部无症状而只有手、下肢无力,或有束带感、手套式肢体麻木、病变与感觉改变不一致者,都应警惕该型的发生。上述的这些特点,可与脊髓横断性疾患或脊髓肿瘤相鉴别。
按脊髓压迫部位可分单侧压迫、双侧压迫、中央压迫及臂丛神经根压迫。按瘫痪肢体的范围可分四肢瘫、三肢瘫、截瘫、偏瘫及交叉瘫等。
4 .椎动脉型临床上可分血管异常型(为永久性)及钩椎关节型(为间歇性)。平时可有耳鸣或眩晕发作,甚至摔倒。患者头转向健侧时,症状加重。枕部椎动脉邻近有头侧直肌、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半棘肌及神经根等,当头转动时,病变的椎动脉容易受牵张而引起上述各肌痉挛,更加重了椎动脉血供应不足。
除颈部疾患可引起耳鸣外,其他原因还可见于耳部疾患、药物过敏、神经衰弱、血压不稳及贫血等症,必须注意鉴别。5 .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肢体发凉、蚁走感、指(趾)尖痛等周围血管症状。头痛、偏头痛、枕颈痛、视物模糊、睁眼有时无力或见飞蚊及眼窝胀痛。有时可心率加快,心前区疼痛(位与左侧易误为心绞痛),这种疼痛常先有肩部痛再转至心前区,疼痛时间较长,可延至1 小时左右,并无左臂区放射痛,患者经常发生这种疼痛时,对此并无像心绞痛样的情绪恐惧。其他还有血管运动与神经营养障碍,如肢体发组、水肿、
半身多汗、肢体营养性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冻结肩)、关节功能下降、月玄骨下端外上眼炎等相继发生。因此,该型症状颇为复杂,累及的范围也广,可包括半侧躯干、头部、上肢及邻近内脏,患者主诉较多。
对某些体质敏感者,偶可发生颈椎病灼性神经痛。这是由于强烈的炎症刺激颈部所分布的交感神经及神经丛所致。颈部的交感神经分布甚广,除可引起上述症状外,还可侵及臂丛及其分支,引起患侧上肢持续性灼痛、红肿及散在性水疙,还有难以忍受的敏感性触痛,并受外界环境影响,疼痛加剧。6 .混合型一般说颈椎病最常见为神经根型(60 %一65 % )。脊髓型影响生活功能较重,常须手术治疗,所幸发生较少。实际上,最多见者还是混合型。真正单纯型较为少见,都是以混合症状和体征出现。其中常以某一型为主,其他型不同程度地合并发生。根据病变范围和进程,其临床表现可以各不相同。有时除上述各型症状外,还并发冻结肩、肩脚骨痛泪玄骨下端外上眼炎(网球肘)等症状,这可能由于周围关节长期肌痉挛及功能失调所致。颈部软组织处于长期病变后,对骨关节失去应有的保护作用,影响骨关节的稳定和平衡,颈活动灵活性降低,使之不断受到创伤或劳损性损害,有时甚至自功能失调转变为结构性变化,使颈椎更加失稳。因此,患者主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甚至是奇离而不可解释的。例如有的患者主诉平时并无颈痛,但有头昏、眩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看起来好像属椎动脉型颈椎病或神经衰弱;但又在早晨醒来时手指发麻、无力、患肢不能自主抬高,并时而是左上肢、时而是右上肢交替发生,临床上又属神经根型表现担有时诉胸闷、心绞痛、心前区痛、舌痛、颜面麻胀、咽喉梗塞、多汗或半侧出汗等交感性血管病变交杂的混
合症状。尤其在单一症状为主诉时,常诊断困难,如仅为心前区痛或舌痛,这似乎须与微循环联系起来。
此外,若伴有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则病情更加复杂,此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随时可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脑梗塞、闭塞性动脉硬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肝肾并发症等,均可意外发生。
二、鉴别诊断
(一)颈椎间盘突出症
常为单处发生,主要为颈椎间盘纤维环脱出、破裂,引起脊髓或神经根压迫,发生相应临床症状。本症也与退变有关,且往往为颈椎病发病的开端。颈椎病发病年龄较大,一般为45 ? 50 岁,且被侵犯的脊椎节数也较多。
本症为构成颈部及上肢放射性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颈椎椎间盘退化合并颈神经刺激所致的症候,远比颈椎间盘突出更加经常地引起颈臂疼痛症状。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颈部常呈僵直,有时偏斜一方,严重时常常自己用手托住头部,两肩耸高;颈部有明显的压痛点,并可同时引出患侧上肢放射痛,颈部活动受限,但并不是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制,往往只有向某一侧方受限;试将头部向上牵引,疼痛立即减轻,如果作后伸或旋转时,疼痛立即加重;头臂分离牵拉时,患肢剧痛;叩击头顶垂直加压时,患肢剧痛。典型的患者经神经系统检查分析,一般都能清楚地区分突出部位:突出位于颈唯、。间,疼痛区常位于肩峰,三角肌肌力减弱并萎缩,月玄二头肌反射消失颗:、。突出,则疼痛以拇、食指为主,月玄二头肌萎缩,其反射减弱或消失颗。、,突出,中、食指麻痛,月么三头肌萎缩无力,其反射消失颗:、胸,突出,则为第4 、5 指疼痛,手内在肌握拳
无力,尺骨骨反射减弱或消失,可有Horlle :征。此夕卜宜再作影像学检查。
(二)胸上端疾患
1 .胸出口综合征(包括肋锁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等)为颈根部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受挤压所产生的一系列血管神经症状。临床上除颈肩、上肢及手指疼痛外,还伴有血管受压症状。引起压迫的原因很多,如锁骨与第1 肋骨间隙变窄、前斜角肌病变、颈肋、第7 颈椎横突过长、胸小肌邻近部位肿瘤及肿大淋巴结等压迫。本症多见于中年女性患者;常见神经、动脉或静脉受到影响。
肋锁综合征以神经及静脉压迫症状最为突出,锁骨下静脉怒张,可并发栓塞性静脉炎、肢体水肿、手指僵硬,疼痛可自颈后经肩臂直达手指,由于尺神经位于下方接近第1 肋骨,因此容易受压,致使第4 一5 手指麻痛及感觉异常,夜间尤其显著;有时还有自主神经障碍,如肢端动脉痉挛性雷诺现象及营养性改变。动脉受压后,皮肤苍白。肩臂体位改变时可以加剧临床症状,如肩脚向后向下下垂或上臂上举外旋时,症状加重;肋锁操作试验为阳性(患者两臂外展上举9 。“,肘屈900 , 同时手指作快速伸屈活动,不久即出现皮肤苍白及疼痛);若将两臂再上举,两手搁置头顶时疼痛加剧,脉搏消失或变弱,锁骨中部可听到杂音;若将两臂放下,肩转向前方,上述症状立即改善。
前斜角肌综合征主要为动脉受压,而静脉不受影响,因为锁骨下静脉位于前角肌前方;Adson 试验阳性(患者坐位,两手置膝上,嘱深吸气,使颈稍后伸转向患侧,患侧脉搏消失或减弱);前斜肌处有时可闻及杂音。
胸小肌综合征除上述症状外,若嘱患者作胸肌收缩,两臂
作抗阻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