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六本 颈腰及关节疼痛注射疗法 目录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二章 颈项痛
内容开始
S style="FONT-FAMILY: 宋体">1 .适应证外伤性项韧带钙化颈椎病性项韧带钙化颈棘突损伤后疼痛(撕脱骨折)、颈椎“挥鞭“性损伤、颈椎病。2 .体位俯卧或侧卧(健侧在下)。

3 .表面标志颈卜7 后软组织压痛或索条块区、x 线片示颈卜6 后方钙化区、颈卜。棘突、自枕外隆凸至第?颈椎中线区。4 .操作方法项韧带位于颈正中线,自枕外隆凸、枕外晴至第7 颈椎之间的各颈椎棘突,它相当于其他椎体的棘上韧带,但更坚强,把两侧颈肌分隔。常选择的注射部位位于颈:一。平面处,若X 线照片显示钙化部,也是常用的注射进针处,针刺入后,徐徐深入可至棘突上缘进行注射,同时,可分次向两侧肌筋膜层浸润,必要时也可至椎板浅层。上下范围可根据情况而定,一般可包括颈._ :。若上颈段关节病时,也可作两侧浅层注射。
项韧带对稳定头颈部姿势,控制颈椎过度前屈有重要意义,此外它与斜方肌协作,共同控制着枕外隆凸的牵拉和活动方向,斜方肌处有疼痛时,也可同时进行注射。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10 ? 15ml
6
.注意事项
( l
)注意勿使进针过深,对所注射部位要有清晰的解剖方向性。
( 2
)注意做到边注射边抽吸针筒,无回血、无脑脊液、无气时,才可进行注射,尤其对不熟练操作者,要求更要谨慎。( 3 )对本注射疗法外,还须注意同时治疗颈椎病。因为项韧带部疼痛、损伤、钙化及退变,常不是孤立的,往往提示与邻近颈椎节段同时有损伤或退变。出现骨化时,好象是棘突撕脱骨折,其区别在于项韧带钙化或骨化,多位于棘突游离缘之外,其排列方向与棘突所指方向相垂直。
( 4
)早期注射治疗较晚期注射疗效要好。因为在病变没有发展到结构性改变前,组织修补恢复和功能恢复都较快。项韧带一旦晚期损伤、退变,头颈部失稳程度增加,不能抑阻

头部向前屈曲,尤其随着年龄增加,颈前屈曲畸形更加明显;随之而来的是头活动减少和关节液分泌减少,关节僵硬。

+二、颈椎间盘注射点

1 .适应证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颈椎间盘造影颈肩痛、冻结肩。
2
‘体位仰卧、头转向健侧。
3
.表面标志甲状软骨平面、胸锁乳突肌后缘与环状软骨平面延长线交叉点,第6 颈椎横突。
4
.操作方法
( l
)侧入法:先将针尖刺到第6 颈椎横突尖,再将针以15 。~20 痛徐徐向上向内、指向椎间盘方向刺入,并随时抽吸针筒,调整针尖方向,遇到弹性柔韧之组织时,再抽吸针筒,无回血或其他抽出液时,即已到达椎间盘间隙。进针数毫米即可注射药液。若为正常椎间盘,仅可注入药液0 . 10 ? 0 . 30ml 左右,阻力大;如椎间盘有破裂,注入量可至。,5 。~。.80ml 左右,阻力小并有颈肩、胸背或上肢痛。肢体近端的疼痛,多为脊神经前根受刺激后肌痉挛所致,定位意义不大( Frykhlm )。如后根受刺激,则产生肢体远端麻痛,有定位意义。一般小指与掌侧麻木疼痛,往往也可继发于前斜角肌痉挛所致,不一定来自颈。神经根受压。
( 2
)椎体前外侧进入法:参考本章第三节。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正常椎间盘0 . 10 ? 0 . 30ml 左右破裂椎间盘0 . 50 ? 0 . sor , , l 左右;钩椎关节6 srnl ' .注意事项
( 1
)穿刺前应先摸及椎体和横突位置,并有一进针途径的立体解剖概念。

( 2 )针尖刺入椎间盘方向应力求正确,防止误刺入椎间孔或颈部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
( 3
)选择细针穿刺,随时抽吸针筒,缓慢进针。( 4 )颈椎间盘注射时,防止强压力注入过量药液,因为颈椎间盘容易引起脊髓压迫。
( 5
)本法注射后,也可同时进行钩椎关节注射。

第四节运动辅助疗法

一、动的疗法

1 .自我推拿(锻炼)法整个操作中始终本着转颈后瞧仰头抬臂、拮抗平衡的要求,操作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熟练下面5 个自我推拿操作法。
( 1
)屈肘抬臂:两手手指互相交叉屈肘,交叉手背置领下为预备姿势,然后手背靠下领不动,两屈肘尽力向上抬起。使腋下收缩的肌肉松懈。
( 2
)双手托顶:站立或坐位。两手手指交叉相插,反转交叉指手掌,掌心向上,尽量伸直两上肢顶举,同时头部后仰,直视手背。使经常低头垂臂的工作姿势得以舒展平衡。( 3 )单手托顶:站立位,两手手腕尽量背屈,一手向上挺举托天,另一手向下牵压压地,使两上肢在腕背屈位形成上下对抗性伸展,同时头颈转向(上肢下压)一侧。两手交替自我推托,缓慢进行。
( 4
)转颈后瞧站或坐位(有眩晕者宜坐位)。将头颈慢慢向一侧旋转,并尽量向后瞧望,直至最大限度;再慢慢恢复到正中位,准备向另一侧旋转头颈瞧望后方。如是交替操作。( 5 )双手提颈:先将一掌置枕椎部,拇指置一侧“风池穴”

处,另一掌压住上一掌背,拇指置另一侧“风池穴”俩掌及两拇指同时将颈后肌挤压并作提肌动作,达到颈后肌肉提肌和按摩作用。如是反复推拿,并可上下移动,提捏不适处。( 6 )仰头提领坐或站立体位,将头向后仰至最大范围,然后有节律地连续作大幅度张口闭口动作,当闭口时,下领上提,使颈前面的肌肉群拉长,患者立即有上胸部肌肉向上滑提的感觉。有些患者初练习时,往往因刺激血管神经而发生胸闷头晕等现象,则应选择坐位练习。日久后,此现象即形消失。
( 7
)抬头望月座位、仰头,面看向天花板,用枕颈部关节和肌肉力量作为支点;先收缩右侧枕颈部肌肉,同时将头看向右上后方,好像观看右上方天空月亮那样的动作;然后再用同样方法,收缩左枕颈肌,将头看向左上后方,如是交替进行。此法目的,主要是增进枕下三角区小肌肉群和血管神经功能。自我推拿辅助疗法是在被动推拿和医疗体操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方法。采用针对性强的规范动作进行自我操作,以达到防治目的,尤其对防止复发有很大的意义。自我推拿有很多的优点,有些被动推拿中缺少的地方,自我推拿恰恰可以将其弥补,在掌握自己病情的背景下,控制恰当的力量,发挥最佳效能,避免因受力过大所致的损伤。在注射治疗之间的休息期,可充分利用自我推拿,随手可做,不需依靠他人的力量,不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补充了治疗手段。
有计划地作好以上练习,往往可以成功地取代颈支具等被动方法,而且还可逐渐地改善颈椎生理弧度异常或椎体排列不整等现象。笔者以系列X 线照片观察并随访了27 例上述患者,经平均1 年左右的持续练习后,原有的颈椎“曲折“等

排列异常、颈椎失去的生理弧度,均获得较满意的恢复。2 .被动推拿法应通过有经验操作者进行。对疾病区或其邻近部位通过手法被动推拿,调整关节功能、舒通经络,达到治疗目的。颈部推拿应严格掌握,否则有一定的风险性。( l )提捏颈后肌肉:主要是将枕颈部肌肉,自上而下有序地作提肌、按压等手法,尤其在枕颈部及两侧(相当于风池处),重点提捏。
( 2
)头颈垂直摇动法患者坐位,医者在后方,将两掌托起枕后及两侧下领,适量将头自垂直方向向上提起,提至最佳力量时,轻轻作快速摇头动作。每次动作中患者应感到舒适。( 3 )屈颈侧仰舒展法:同上述体位。患者头前屈,医者左手拇指按压最突出的颈,棘突左侧,右手掌绕托患者左颗部及下领,调节两手合力,轻轻将头颈向右、后、上方向提牵,左手指配合顺势向右推压,待手法发挥至最佳幅度时,以快捷迅速的合力手法,结束操作。此时患者立即感到舒适轻快,有时可听到响声。根据病情,可用同法应用于对侧(注意在发挥最佳合力手法时要稳准,防止粗暴)。

二、静的疗法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单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