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六本 颈腰及关节疼痛注射疗法 目录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五章 婉关节及手部疼痛
内容开始
发生疼痛,则属异常),都可以协助诊断。而且要特别强调,在X 线摄片未明确诊断之前,均应予以制动处理。月骨在所有的腕骨中最不稳定,容易脱位;又因其排列位置在中间位,工作时受挤压的机会最多;关节面多而血供差,故也容易引起无菌性或缺血性坏死。
在各种不同姿势及暴力的影响下,也有机会导致其他腕骨损伤,种类很多,也较复杂,最常见者如经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即舟骨骨折后,舟骨近端仍与月骨牵连在位不动,而舟骨之远端与其他诸腕骨一起,均围绕月骨而移位。移位类型有两种,一是向背侧挠侧移位:另一为向掌侧移位。外观也可呈银叉样畸形,与其他挠骨远端骨折如Collos 骨折的外观畸形相似,容易误诊,不过若仔细观察,该畸形比ColleS 骨折更趋于远端(表5 1 )。最后确诊还须依靠X 线摄片检查。正常月骨在正位X 线照片中显示的轮廓为四方形,月骨脱位后则呈三角形,其尖端指向头状骨,基底部近挠骨,侧位x 线照片则更易诊断。其次,还有一种类似的脱位,即月骨及舟骨的近侧一半向掌侧脱位,其余腕骨原位不动。其他为罕见的脱位如舟骨脱位、月舟骨脱位、月舟骨周围脱位、三角骨月骨周围脱位、钩骨脱位、头状骨脱位、大小多角脱位或豌豆骨移位等,这些损伤虽少,但要警惕遗漏。
7
.由于挠骨远端骨髓骨折引起的损伤和遗留的症状:一般来说,骨髓损伤有明显外伤史,但也有因时间推移而遗忘了外伤的患者,往往无外伤病史。挠骨远端骨髓1 岁时即出现,尺骨远端则要到6 岁左右才能显示,待20 28 岁时,才能完全闭合,尤其挠骨骨髓闭合比尺侧晚,因此青年人的挠骨远端骨折,一般是为挠骨远端骨髓的骨折脱位。骨髓损伤分两种:侧方滑脱性骨折脱位,一般复位较易,且伤后并不影响骨骼正常生长。但由于尺挠骨远端骨髓线进入关节囊内,故复位不良可影响旋转功能。另一种为上下挤压性骨髓损伤,骨髓被压缩而碎裂,复位较困难,且伤后可能影响骨骼正常生长,并有隐性腕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特别是忘记受伤病史患者,因偶有腕部轻度受力而疼痛加重时,往往会认为是“腕关节扭伤”,产生不正确诊断。此外,远侧尺挠关节在活动中,挠骨之尺骨切迹围绕尺骨小头转动,故挠骨远端的损伤破坏了这一结构关系,并且三角纤维软骨往往也受累而影响腕旋转功能。

二、肌腿、腿鞘炎及腿鞘囊肿

腕部肌腿方面的病变较为多见。仅狭窄性肌腿腿鞘炎在手腕部的发病率就占90 写以上。前臂肌肉经过腕部时,均为肌腿,数量较多并呈有序排列。经越腕掌侧的屈肌肌腿,除掌

长肌外,其余肌腿都要穿过掌侧腕横韧带;经越腕背侧的伸肌肌腿穿过腕背韧带。腕背韧带也和腕横韧带一样,都是前臂背侧和掌侧深筋膜的延续并加厚部分,其挠尺两端分别附着在挠骨远端和尺骨茎突腕关节之尺侧缘,其位置比腕横韧带略高。该韧带的深面发出许多隔障,伸至挠尺骨的骨啃上,这样将腕背侧的各伸肌腿及滑液鞘,有序地在分成的各小隔障中通过。
1
.腕背腿鞘囊肿腕背各伸肌腿及滑液鞘通过腕关节过程中,往往与挠腕关节后方之关节囊相贴连,由于这部分的关节囊和韧带非常薄弱,因此,挠腕关节的滑膜很容易在腕关节用力过度时,从这些肌腿间突出,形成隐匿或明显的腿鞘囊肿。尤其在已经形成病理损伤而尚未有腕背囊肿突出的临床征象时,患者即有腕背疼痛症状而无体征,高明的医生就应该想到了这将是该腿鞘囊肿的前期。
2
.挠骨茎突狭窄性腿鞘炎腕部掌侧腕横韧带下经过的屈肌腿和其滑液鞘,使肌腿滑动灵活。手部掌侧滑液囊常由于劳动过量而发生炎症、增生。
在腕背韧带的下方有9 条肌腿及其滑液鞘,通过上述的6 个小隔障直达手背。自挠侧向尺侧有序排列,依次为第1 格隔障通过拇长展肌、拇短伸肌;第2 格为挠侧腕长伸肌;第3 格为拇长伸肌第4 格指总伸肌及食指固有伸肌;第5 格小指固有伸肌第6 格尺侧腕伸肌。这些格内的滑液鞘如果发生慢性炎症、粘连或增生时,功能即受影响。如当第l 格发生狭窄疾患时,即为常见的挠骨茎突(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之狭窄性腿鞘炎。临床诊断为挠骨茎突狭窄性腿鞘炎。挠骨茎突狭窄性腿鞘炎多见于女性,国人以右侧较多。由于指腕的活动过多,肌腿与腿鞘间不断摩擦所引起的炎症、

水肿和腿鞘增厚,最后形成腿鞘管狭窄。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在经过挠骨茎突至第1 掌骨的屈折角度约105 " ,此角度在女性比男性更锐。临床上发生的腕部疼痛是以挠侧茎突或拇指周围疼痛为主,拇指活动范围受限,重者其疼痛还可涉及前臂。挠骨茎突肿胀,压痛明显,拇指抗阻力外展或背伸时,疼痛加剧。尤其在4 指紧握拇指,医生将手腕向尺侧偏屈时,患处发生强烈疼痛。另外拇长伸肌亦可发生腿鞘炎,因为它在腕背部亦有3 。。的拐折角度。另外,该腿鞘常见有解剖上的变异,即“迷走腿”的发生,以拇长展肌较为多见,除正常拇长展肌腿止于第1 掌骨基底外,另外还有l ? 3 个不等的小肌腿,即为迷走腿,它可止于第1 指骨、舟骨或三角骨,并且还可单独另外通过一个骨纤维管道。发生于拇短伸肌的迷走腿则较少。这些迷走腿对拇指的活动不能协调一致,反而引起摩擦损伤,使疼痛症状复杂化;在手术前或手术中如不能诊断出来,往往术后效果不佳。诊断时,还要注意腿鞘炎的病变性质,除狭窄性腿鞘炎外,还可有风湿性腿鞘炎和结核性腿鞘炎等。挠骨茎突狭窄性腿鞘炎的治疗:
' 1
捍期可采用注射疗法,同时减少手腕过量活动。( 2 )皮下鞘膜壁切开法:即在局部麻醉下,将三菱针或小尖刀刺入挠骨茎突皮肤,顺增厚之腿鞘管壁挑开,直至完全解除狭窄为止。
( 3
)对病情较重、时间长的患者,应采用手术减压。术中注意:勿损伤邻近的挠神经浅支;必须完全解除狭窄,除切开管壁外,还可切除一部分狭窄而增厚的管壁(这在手指屈腿腿鞘炎则不可切除腿鞘,以免肌腿滑槽)此外,还要防止迷走腿遗漏,必须一一解除。
3
.手指屈肌腿狭窄性腿鞘炎由于工作及生活中,手指

过度活动引起肌腿和腿鞘间频繁摩擦所致。手部腿鞘的滑膜血管不像膝关节那样丰富,因此其散热作用也差,容易因摩擦而发生炎症及损伤。当肌腿通过隆起的掌骨头时,腿鞘通道更加狭小,使已有炎症、增粗的肌腿难以顺利通过,肌腿长期受压后可呈葫芦形或梭形膨大。在拇长屈肌腿腿鞘炎时,还要经过第1 指骨基底部种子骨及拇短屈肌深、浅头之间的狭窄通道。因此当膨大部通过狭窄的腿鞘时,往往会出现交锁或弹响,称其为弹响指。
手指屈肌腿腿鞘炎可发生于任何一指,但一般多见于拇指及中指,尤其以拇指为多见,即拇长屈肌肌腿狭窄性腿鞘炎。本症常见以下两型:
( l
)小儿型:常是先天性。患儿拇指末节活动减少,常向掌侧屈曲135 。左右,较大的患儿因自己搬动屈曲的拇指使之伸直,而被父母发现。伸直时可发生弹响,往往两侧拇指均可发生。
( z
)成人型:以女性多见。在早晨觉拇指僵硬,不能伸直,发病初期在经数次活动后,即可自主伸直,待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在伸直时发生弹响,或甚至僵硬在屈曲位。拇指关节疼痛,其掌指关节掌侧有压痛,并有局部硬结状增生,强力搬动时有剧痛。
其他各指的屈肌腿狭窄性腿鞘炎的症状及体征,与上述相仿。多在患指掌指关节处有压痛或弹响发生。
发病初期或不严重者,注射疗法是最好的时机,疗效甚好。但一定要嘱患者劳逸结合,防止手指过度劳累。否则容易复发,以至须手术治疗。手术时只要将狭窄处切开减压即可,要防止过多切开腿鞘,尤其是向远端切开太多,以免肌腿失去管制而成弓弦状隆起或滑槽。

三、手腕部的神经性疾患

手腕部发生疾患,应该首先考虑3 个问题即第一为疾患J 陛质,如创伤性、感染性或是中毒性的其次为疾患部位,如骨关节性的、肌腿性或神经性的;最后为疾患的根源,如局部的或是高位的、全身性的。例如:① 可来自中枢神经系统,如大脑瘫、慢性进行性脊髓前角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② 可来自高位神经根及臂丛疾患,如Erb 麻痹、Klump - ke 麻痹、臂丛神经损伤等;③ 可由于中毒性疾患,如铅中毒、慢性酒精中毒等;④ 可由于先天性疾患,如多发性关节紧缩症等;⑤ 可由于全身性疾患,如麻风、类风湿性关节炎;⑥ 可由于血管神经系统疾患,如雷诺病、血管栓塞性脉管炎等。以上原因均可在手腕局部出现症状。现在主要讨论由于局部神经因素所致的手腕部疼痛疾患。
1
.月宛管综合征腕管是腕部的一个骨纤维管通道,由掌侧的腕横韧带与背侧的诸腕骨组成。手指除掌长肌外,各指屈肌腿及正中神经都通过此管道。如果此管道因某些原因发生容量减少或狭窄时,则可发生管内组织压迫。由于正中神经被压迫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即为腕管综合征。引起腕管压迫的原因,常见如腕横韧带增厚、挠骨下端及腕骨骨折错位、屈指肌腿腿鞘炎、外伤性组织水肿、出血、感染、肿块或更年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改变。短期神经压迫及治疗合理,一般无任何影响,否则会导致患手挠侧手掌及3 个半手指疼痛、麻木和功能障碍,大鱼际萎缩。如作被动腕关节背伸动作或主动强力屈腕并握拳时,手麻痛会逐渐加重。治疗必须是及时的、对症的,解除其主要发病因素。采用注射疗法时,应注意其适应证,而且注射药液也不宜过多,一

2 3m 工即可,协助其去炎消肿。无效时,立即采用减压手术。
2
.尺管综合征本症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发病也不如腕管综合征常见。尺管为一细小的骨纤维管通道,存在于尺侧腕横韧带浅层和深层之间,尺侧即为豌豆骨。发病原因以劳动、创伤、摩擦及压迫为主。患者腕部偏尺侧处疼痛,有时向小指或腕关节近端传导。试作屈腕尺偏动作时,麻痛加重。病程长久后会出现小鱼际或骨间肌萎缩,很少至爪状指形成。保守治疗、注射治疗(尺管周围)在早期有效,晚期应进行减压手术。
各种爪状指的形态和病因(图(5 2 )。
( 1
)由于常见的单纯尺神经损伤所致的爪形手畸形,以第4 5 两指最为明显(图5 2 ( 1 ) )。
( 2
)由于低位尺神经病变所致的爪形手,如腕部及尺神经、正中神经损伤,此时骨间肌、躬1



       下一条:第六章 胸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