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ara-margin-bottom: 5.0pt; mso-para-margin-left: 4.0gd; mso-char-indent-count: 2.0">末端平面及肋骨。初操作者最好作出标记。在棘突旁3 一4cm 处作皮肤穿刺,找到横突端,然后再将针尖向上向内侧25 嘴,缓慢进针,往往会有一阻力减低点,表示已到椎间孔附近。有时患者会发生神经根放射感觉,即应停止进针,抽吸针筒,无回血、脑脊液或气体时,即可注射, ,配制药液“。这时药液除浸润神经根、椎间孔外,一部分药液还可至硬膜外腔(图6 一3 )。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10 一15mL 。
6 .注意事项
( l )注射前要作好标志,掌握方向与角度。
( 2 )已如前述(参看解剖简要),一般应注射的胸椎节,其椎间孔位置相当于上一胸椎棘突末端的平面。由于自第10 胸椎以下,其棘突倾斜度减少,逐渐指向后方,因此其椎间孔位置与同节棘突末端基本在同一平面上。
( 3 )由于横突自上而下地变细,因此横突尖至椎间孔的距离也相应缩短。进针深度也要随时调整。
( 4 〕 操作时要掌握程序,针尖要作到两避免:一是避免太向前侧胸腔方向,要求决不能超过邻近肋骨的胸面;二是针尖避免太向中线脊柱方向,要求在进针针尖压力减低时或神经针刺感时,即应停止进针。自横突尖到椎间孔的距离,随胸椎节段不同而异,越下则距离越短,一般为2 ? 3cm 。遵守程序,就不会误刺入脊髓腔或胸腔了。
二、胸椎旁交感神经节注射点
1 .适应证由于内脏疾患引起的肋间痛、肋间神经样痛及邻近的串连痛,如见于胸腔内肺支气管炎、心脏病变及腹腔内脏器(肝、胆、胰等)病变。
2 .体位同胸椎椎间孔神经根注射点。
3 .表面标志同胸椎椎间孔神经根注射点。4 .操作方法如前法作横突尖穿刺后,改变针尖方向,刺向椎间孔前外侧的椎体侧面,感到触及骨质样硬物,即已邻近交感神经节了。回吸针筒,无回血、脑脊液或气体后,即可进行注射治疗。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10ml 左右。
6 .注意事项
( l )注射操作要仔细,操作要慢而稳。
( 2 )当穿刺针尖未能触及椎体侧面,而是软组织感觉,但此时针刺入深度已超过预计标准旧超越4cm ) ,则不能盲目再行深刺,必须拔出针尖,重新调整穿刺方向,再行穿刺。如抽吸有回血,则应停止操作,结束本次穿刺。
三、关节突关节旁椎间孔注射点
1 .适应证胸椎退行关长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突关节炎、关节突关节嵌顿。
2 .体位俯卧或健侧侧卧位。
3 .表面标志棘突、第12 肋、横突。
4 .操作方法棘突间上端旁0 . 50 一1 . ocm 进针,针尖直接刺中所欲注射的胸椎关节突,注射少量药液。然后将原针拔出少许,逐渐向外移动针尖,改变穿刺方向,但针尖始终触及骨面,贴紧关节突关节,直至该关节外侧缘落空处,进针少许,即到达椎间孔后缘。回抽无血、脑脊液或气体时,即可进行注射,注射时无阻力(图6 一4 )。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功一15ml 。
石.注意事项
( 1 )认准解剖部位和针刺位置,触及关节突关节无误。进行少量药液注射,以减低神经根周围的敏感度。
( 2 )每次将针沿关节突关节向外移动时,不要太快,逐步外移,达到刚刚在该关节外侧边缘进针少许,即可完成操作的主要部分。
( 3 )注射前一定要回抽无误后,才能进行注射治疗。注入之药液可浸润椎间孔周围及神经根,一部分药液可浸润硬膜外腔。
四、横突间注射点
1 .适应证胸椎退行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胸椎肋定位不难。在较肥胖或肌肉发达的患者,除角虫诊横突定位外,还可应用棘突末端平面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来定位。首先在定位下针刺入皮肤后,找到横突,注入少量药液,然后针尖滑过横突,向头侧方向斜行刺入约1 . 0 一1 . scm 有时发生针刺神经传导感,即行注身寸药液前的常规针筒回吸,无回血、脑脊液或气体时,即可进行“配制药液”注射(图6 一4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8 一10ml 。
' .注意事项由于注射解剖部位的不同,注射针的进针深度也随之而变。又由于注射部位靠近胸腔、脊髓管,因此要极力避免刺入胸腔或蛛网膜下腔,否则会发生气胸或脊髓损伤。注射中最好要用边注射边抽吸的方法,进针要慢,解剖位置和方位要清楚而正确,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安全有效。
五、棘突及关节突关节(小关节)注射点适应证脊柱关节突关节炎退行性脊柱炎强直性小关节嵌顿、棘间韧带损伤。
2 .体位俯卧位。
3 .表面标志棘突、肋骨、横突、第12 肋骨。4 .操作方法以5 号注射针(较瘦患者)或7 号针(肌肉发达患者),在棘突及棘突间进行注射。棘突间韧带注射时,针尖要呈斜行随棘突所成角度刺入.勿太深而误入脊椎管。注射棘突时,除注射棘上韧带外,再顺棘突根部及近端两侧注射。然后再分别将针拔出少许,改变方向,向棘突根部两侧以200 角斜刺至关节突关节处,针尖可由触及骨质的感觉,逐渐变成触及韧带样感觉,抽吸无回血或脑脊液等,即为刺中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可分别进行两侧注射。若欲多节段注射,可在上下邻近两脊椎节段,不必将针拔出,而以斜刺法将针向上下方向,注射至相应的不同棘突根部及小关节(图6 一4 )。5 .药液注入每节段棘间及两关节突间关节约10 ? 15mlo 药液随注射节段增加而增多。
6 .注意事项本注射方法的注射范围均较浅表,限于胸椎椎板深度,只要掌握方向及深度正确,注射操作过程是较为安全而有效的。注射中要防止穿刺过深而误入椎管,防止穿刺角度过大而误入胸腔。
注射时针尖接触面均为骨性或坚韧组织,不应有遇到阻力突然消失感。
六、胸段椎旁肌注射点
1 .适应证椎旁肌筋膜炎、关节突关节炎、椎旁软组织索条样肿块。
2 ,体位俯卧位。
3 .表面标志棘突、椎旁肌、第12 胸椎。
4 ,操作方法棘突旁开0 . socm 处进行穿刺,直至棘突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单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