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六本 颈腰及关节疼痛注射疗法 目录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七章 腰腿痛
内容开始
N>病史患者杨沐x ,男性,28 岁。右下肢大腿外侧麻痛2

年余。患者爱好篮球运动,因一次受伤后,即慢慢感到右大腿外侧部麻木,有时有敏感痛。不影响活动,有时有腰痛,但不经常。
检查:右大腿外侧皮肤外观正常,但自腹股沟下方Zcm 至膝上scm 处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在同侧骼前上棘下方Icm 处作大腿外侧叩击检查时,无传导痛或增加麻木感。股四头肌轻度萎缩。膝反射正常。腰部无活动障碍,第2 ? 4 腰椎关节突关节有压痛,右侧明显。X 线摄片检查:腰椎轻度退变,腰大肌正常。CT 扫描示腰3 一。椎间盘膨出。
诊断股外侧皮神经炎,腰3 椎间盘膨出。
2
.处理经过
( l
)先在同侧骼前上棘下方、大腿外侧作叩击检查后,虽无传导痛,但仍在该处,即股外侧皮神经筋膜穿出处,作局部注射治疗,未见效果。
( 2
)然后在“腰大肌肌间沟注射点”注射治疗1 次,也未见效。
( 3
)在腰:处“腰椎椎间孔注射点“作注射治疗,每周1 次,前后共3 次。患者感到腰部轻松,大腿前麻木程度减轻。由于患者感到有进步,且病痛不明显,因此未再继续注身寸。
3
.讨论
< 1
)大腿外侧皮肤感觉支配来自股外侧皮神经。它起于腰2 _ 3 神经根,向下经腹后穿过腹股沟韧带下外方,在骼前上棘下1 1 , scm 处穿出筋膜至皮下,支配大腿外侧大片皮肤感觉。大腿外侧皮肤麻木、疼痛,其病源可能是腹股沟韧带下发生神经嵌顿、腹后壁病理性压迫或腰椎神经根处疾患所致。患者在检查中均依次作了试验性治疗,最后经对“腰椎椎间孔

注射点“注射治疗后,该区皮肤麻痛有所好转,说明进行病灶注射治疗有实际意义。且与X 线摄片检查及CT 扫描结果相符合,达到了有的放矢的治疗结果。
( 2
)倘若注射疗法无效,则还应继续寻找病因。除上述原因分析外,往往还应考虑到全身某些疾患的影响,例如药物性反应、中毒、病灶毒素等所引起的神经炎,均可发生类似病状。例15
1
.临床资料
病史患者陈x 火,男性,51 岁。左下肢疼痛5 年。近2 个月疼痛加剧。开始时仅为腰痛。3 年后,逐渐感到左下肢疼痛,并直痛至足跟外侧。后又侵入右臀部,最后痛至右足跟处。咳嗽或大便时疼痛增加。严重发作时,不能起床。来院时正在发作期,大小便排出费力。
检查屈曲姿势卧位,痛苦表情,翻身困难,双下肢肌肉萎缩,左侧明显。两小腿外侧及姆趾皮肤感觉减退,双侧的姆背伸肌力甚弱。双侧跟腿反射消失。侧卧位作直腿抬高试验,左侧4 扩,右60 。并感剧烈疼痛。会阴部皮肤感觉存在。下腰部有较广泛的压痛及叩痛,并向下肢传导。腰部X 线摄片检查,示腰‘_ :椎间隙狭窄,假性椎体滑移,骨质增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双侧,中央性。
最后诊断:腰椎上关节突移位,神经根压迫。2 .处理经过经注射治疗,分别采用“腰椎椎间孔注射点,' . “横突间注射点,' . “腰椎椎管硬膜外注射点”治疗,患者感到好转。由于患者是农民,体力劳动后,又屡次复发。因此,认为长期休息巩固保守治疗的条件不具备,最后采取手术治疗。术中见腰。_;椎板甚厚,椎板间孔缩小,两侧关节突特别肥厚,黄韧带嵌压甚紧。切除后,见硬膜囊完全凹陷,不见脑

脊液充盈,外形呈梯形高低不平。两侧腰:上关节突前移,如蟹钳样自两侧向中线夹住硬膜囊,当即将上关节行大部切除,压迫减除后,渐渐发现硬膜囊充盈,直至完全搏动。神经根水肿并增粗。术中探察未发现椎间盘突出,术后疼痛消失,可以平卧,2 周后小便排出无困难。
3
.讨论
( 1
)本例从病史及检查入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是比较合理的,因此选用注射治疗。当注射治疗虽有好转,但无法巩固其疗效和适应其实际劳力情况时,采用手术治疗,及时地解决病情,也是明智的。
( 2
)术中探索未见预料中的椎间盘突出,而发现的病理表现为两侧向上移位的上关节突和增厚的黄韧带,一起嵌压向前方的硬膜囊与神经根,使脑脊液循环梗阻、神经根发炎水肿。因此诊断错误了,病理情况也就更加复杂化了,已超出注射疗法的范畴。注射疗法在治疗中可发挥最佳效应,但并不能取代本例的手术治疗。
( 3
)一般上关节突前移所引起的神经根压迫,多见于腰骸,处的假性滑脱,而本例发生在腰;_ :间隙。上关节突是形成侧隐窝的一部分,而本例全部关节突似蟹钳样自两侧钳压硬膜囊,与侧隐窝形成的神经根管压迫不同。
( 4
)双侧下肢痛可以是中央性腰椎间盘突出,病史中下肢痛发展可能是一先一后、一轻一重。对注射治疗反应良好时,可以采用,但不要忘记正确的诊断对注射治疗的效果关系甚大。尤其双侧下肢痛可由许多其他原因所引起,如马尾肿瘤、胸, 椎或颈椎狭窄、骨盆内脏疾患、前列腺肿瘤等。后者往往通过肛门指诊即可获得正确诊断。因此对这类双侧下肢痛者,除现代特殊检查、影像学检查外,切不要忘记最基本的体检方

法。特别提示:肛门指诊对双侧下肢痛的检查诊断有重要意义。
此夕卜双侧下肢痛(坐骨神经痛)若来自脊髓病变,除疼痛症状外,必然还会有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害的体征,如肌肉张力增高,肌腿反射亢进等。若双下肢痛来自神经根的病变,也可同时有根性疼痛的特点存在,如肢体放射性疼痛、腹内压增加时(如咳嗽等)放射痛加重,休息时疼痛减轻,沿神经根所支配的肢体皮肤感觉减退及肌力减弱,肌腿反射迟钝或消失。若来自神经干的病变,往往多见于单侧性坐骨神经痛,双侧者则较少。
因此,不管任何治疗方法必须遵循病情实际,从实际需要出发,决定处理对策,争取最好、最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最终原则。
16
1
.临床资料
病史患者尤x 只,男性,51 岁。腰及右下肢疼痛5 个月。5 年前因患“右侧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原有的腰及右下肢痛完全消失。此次因工作较忙,开会较多,逐渐开始腰臀部痛,1 个月后右下肢也有疼痛,其症状与手术前情况相同,心情十分焦急。
检查:腰无侧弯,活动轻度受限,尤其向后弯腰比较明显,且有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仰卧挺腹试验均为阳性。膝、踩反射存在。X 线摄片检查:示右侧腰椎半椎板截除骨缺损。CT 扫描腰4 5 间隙模糊不清。
诊断:右下肢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手术后。2 .处理经过经卧床休息后,仍有疼痛.即采用“腰椎椎间孔注射点”注射治疗,当时反应良好,疼痛减轻,并有轻松

感。1 周后,又重复注射,前后共4 次注射后,腰及右下肢疼痛基本消失。外出时配带腰围。
3
.讨论
( 1
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症状及体征明显。对手术顾虑甚大,不愿再作手术治疗,因此采用注射疗法,注射后效果较好,患者也较满意,说明暂时不进行手术处理,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 2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很多,除有一定指征仍需手术治疗外,其余均可选用保守治疗,注射疗法应为首选。一般对急性或慢性炎症、粘连、水肿因素明显者,注射后可迅速控制疼痛。手术后的复发性疼痛也可应用。( 3 )笔者对各种不同的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性腰腿痛患者,大多数采用了注射疗法为主的治疗。43 例这类患者经注射疗法3 ? 5 次(每周1 次),初步认为仍有一定的效果:43 例中优11 例(25 . 58 % )、良19 例(44 . 19 % )可10 ( 23 . 25 % )、差3 例(6 . 95 % )。总优良率约近70 %左右。对各种非特异性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病灶注射疗法较为满意,远比手术后注射治疗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自50 年代初即逐步采用封闭疗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至目前的病灶注射疗法。自1987 ? 1996 年进行资料记载21 000 余人次,其中资料较为完整的10 332 例。计有颈肩痛3 432 例,腰腿痛6 900 例。前组左肩1 140 例、右肩1 452 例、双肩840 例;后组左下肢3 040 例、右下肢2 690 例、双侧117 。例。经每周1 次注射治疗,3 5 次为1 疗程。按改良Mac - nab 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前组优1 877 例(54 . 7 % )、良1 304 ( 37 . 09 % )、可230 例(6 . 7 % )、差21 例(0 . 61 环),优良率92 . 7 %后组优2 691 例(39 % )、良3 243 例(47 % )、可759

例(n % )、差



       上一条:第六章 胸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