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六本 颈腰及关节疼痛注射疗法 目录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八章 骨盆及骶尾部疼痛
内容开始
EIGHT: 12pt; mso-para-margin-top: 5.0pt; mso-para-margin-right: 4.0gd; mso-para-margin-bottom: 5.0pt; mso-para-margin-left: 4.0gd; mso-char-indent-count: 2.0">( 2 )采用俯卧屈髓位,可使臀大肌滑向头侧方向,使坐骨结节趋于浅表,有利于注射操作。
( 3
)防止误刺血管或坐骨神经。
( 4
)骸结节韧带坐骨附着处,应增加浸润药液量,这样可使韧带部位注射更加全面。
( 5
值刺方法后,有时患者在坐位时感到针刺处疼痛,但此操作容易;斜刺可以避免坐位痛,但操作处离穿刺点较远。

九、耻骨及耻骨联合注射点

1 .适应证耻骨联合骨炎、退变、松弛及移位瓤骼关节松弛、炎症及退变;髓关节疾患所致的耻骨部疼痛。耻骨支或耻骨联合外伤。
2
.体位仰卧位。
3
.表面标志耻骨晴、骼耻隆起、耻骨支及耻骨联合、骼骨、腹股沟。
4
.操作方法严格皮肤准备,应将阴毛剃除。如用长针,在正常皮肤无毛处穿刺。于耻骨上支上方进针,斜刺至耻骨晴,抽吸针筒无误后,可稍作药液浸润,然后再刺至耻骨联合上方,抽吸后进行药物注射;随后再分别将针尖滑向耻骨联合的前、后侧少许,进行常规药液注射。当针尖滑入耻骨联合后方时,注意不要太深,位置不要偏斜,因为闭孔动脉分出的耻骨支,在耻骨后方与腹壁下动脉的耻骨支吻合,有时吻合处血管较粗,破裂后不易止血。每处作药液注射前均要回吸针筒,无回血后再行注射。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10 一巧ml
'
.注意事项
( l
严格皮肤准备及无菌操作。

( 2 胜射耻骨联合前方或后方时,不要进针太多。( 3 筛十尖在耻骨联合后方时,不要偏斜,以免刺伤耻骨后血管。
( 4
)注射前要常规回抽注射器针筒,无回血后,才进行注射。

十、骼腹股沟神经注射点

1 .适应证骼腹股沟神经痛、骼腹部痛、耻骨上区痛、剧烈运动后骼腹股沟痛。
2
.体位仰卧。
3
.表面标志骼骨晴、骼前上棘、耻骨上支、腹股沟。4 .操作方法首先确定

患侧骼前上棘作出标记,在其内上方2 3cm 处,将穿刺针刺入皮肤,由浅入深,穿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找寻神经针感。如无,则可将针直刺至骼骨内侧壁,然后再慢慢将针由深至浅拔出,在拔出过程中作边抽吸、边扇形注射的操作,以便各层肌肉都能达到药液浸润(图8 7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 20 ? 30ml
'
.注意事项

1 )由于该神经较小,略加宽些。
( 2
)该神经自胸,,腰1 故针感不易找到,因此浸润面必须神经根出发,分出骼腹下神经及骼

腹股沟神经支,后者经过骼前上棘内侧,穿过腹肌层,最终至耻骨部、腹股沟及阴囊或大阴唇。因此作由深至浅扇形注射,可增加注射的疗效。
( 3
馗方法可单独使用,若与耻骨及耻骨联合注射点联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十一、梨状肌注射点

1 ,适应证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痉挛、梨状肌坐骨神经样痛、合并性能骼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髓关节疾患。2 .体位俯卧。
3
.表面标志骼后上棘尾骨尖股骨大转予坐骨结节。表面穿刺点标志:骼后上棘至尾骨尖划一连线为第1 线,再在骼后上棘至股骨大转子为第2 线,第1 线的中点至股骨大转子为第3 线,坐骨结节至股骨大转子为第4 线。第2 线及第3 线即代表梨状肌的上下缘;第2 线的内1 / 3 为臀上神经穿出处第4 线的中、内1 / 3 交界处为坐骨神经干经过处(图8 8 )
4
,操作方法了解解剖部位以后,可根据需要,选择进行注射治疗。如须注射梨状肌,则在其标志范围内的内、中1 / s 处,用7 号长针刺入皮肤,徐徐深入到肌层,回抽无血,即可作注射治疗。此外,还可将药液向该肌的其他方向浸润注射,使肌痉挛得到松弛。
此外,由于梨状肌痉挛、炎症,可引起坐骨神经痛,但病变不仅仅是一块孤立的肌肉,而往往是受邻近病灶影响所致。例如骸骼关节、腰骸关节及髓关节疾患,均可引起梨状肌痉挛,因此,若能同时进行骸骼关节等的治疗或注射治疗,则效果将会更好。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20 ? 30ml
6
.注意事项
( 1
)了解梨状肌病变及其病因,是否还有其他合并性病灶。( 2 床面标志和表面解剖标志是取得穿刺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选点,必须结合解剖标志和疾病性质来决定。' 3 膺部血管神经分布较多,因此注射前必须回吸针筒,确实无误后再行注射。
( 4
)注射药物应事前决定和配制,禁止应用容易腐蚀组织及刺激性药物,一旦坐骨神经受损伤或瘫痕形成,则后果不良。第四节运动辅助疗法一、动的疗法
下月要骨盆及髓部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活动整体,有相互联系性。下列辅助动作的重点在骨盆。
1
.骨盆原地转动:站立位,将骨盆整体作划圈式转动,范围由小至大,根据各人能力进行操作,速度也随各人情况决定,不作强求。这样,使骨盆、腰部统一协调,舒展关节。2 .骨盆上下搓动:先使体重完全落在右足及右侧骨盆上,使骨盆向负重一侧上提及右偏,左下肢略屈并松弛,片刻后,再把身体重心转向左足及左侧骨盆上,使骨盆向左上提及左偏,右下肢松弛,片刻后,再重复至右侧骨盆。如是来回交替操作。
3
.原地收缩臀肌和腹肌,交替进行。即先集中作臀肌,再进行腹肌收缩。
4
.咬紧牙关,原地作收缩肛门括约肌操作。5 .原地自我按摩操作:先作臀肌、腹肌按摩后,然后再用中指对会阴部肌肉(肛门与会阴肌之间)作深压按摩,使前列腺、会阴肌松弛,最后顺势用手掌托住会阴部向耻骨方向移动操作,直至耻骨上方。这样重复单方向操作,可使会阴、骨盆及骨盆内脏器达到舒筋活血、促进淋巴回流、减少炎症及疼痛的目的。
二、静的疗法
1
.疼痛部加用磁疗。

2 .戴用“骨盆带”稳定关节。这对骸骼关节松弛、耻骨联合错位及急性疼痛患者,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3
,俯卧屈髓屈膝体位休息法:参看第七章静的疗法(图7 g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单页显示]



       上一条:第七章 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