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开始:
异,所发生疼痛特点,也就各不相同了。( 4 )由于梨状肌综合征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其疼痛的特点与根性疼痛不同,其鉴别点有: ① 放射痛的分布区并不符合相应的神经根解剖区域,而以股骨大转子区疼痛及压痛明显。 ② 腰部活动对疼痛没有影响,咳嗽时也无疼痛加剧。③ 将患肢作内收内旋,使梨状肌呈紧张状态时,疼痛加剧。 ④ 肛门指诊,有时可摸到痉挛或肥厚的梨状肌边缘。⑤ 采用梨状肌注射点注射后,症状消失或改善。⑥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正常。 例5 1 .临床资料 病史患者欧XX ,女性,48 岁。主诉左下肢后方疼痛1 年余。患者主诉颇多,除左下肢痛外,还经常有骸骨痛、大腿内侧痛、腹股沟痛等,有时甚至会阴部也觉不适。
检查艘部活动正常,左骸骼关节及骸骨部有叩痛,腰骸关节叩击时反有舒适感。直腿抬高试验及仰卧挺腹试验阴性。左骨盆分离试验阳性。膝、踩肌腿反射阴性。腰部、骸骼关节x 线照片示退变性关节。CT 腰部扫描检查无异常。诊断瓤骼关节退变、左(丛性坐骨神经痛)。2 .处理经过 ( 1 )前后采用左侧“骨氏骼关节后侧注射点”、“骨氏骼关节前骸丛神经注射点”及“腰大肌肌间隙注射点”,进行交替注射治疗。每周1 次,共5 次。 ( 2 )丛性坐骨神经痛除可由骸骼关节疾患引起外,还可由盆腔内脏疾患、盆腔炎、甚至妇科肿瘤等引起。因此,除上述治疗外,还建议请妇科会诊,作常规妇科检查。 ( 3 )经上述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 l 蒯已婚女性患者的腰腿痛疾患,除应仔细检查骨科、神经科情况外,还应作妇科检查,尤其是经过骨科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者,更须补充作妇科检查。 ( 2 )丛性坐骨神经痛的特点是主诉多,除主要症状外,还有很多其他部位的疼痛或不适症状,在临床上往往感到症状杂乱、无从着手,但实际上主诉越多,越对我们的诊断有利。由于腰骸丛或骸丛的神经分布范围广,既有脏器的,也有肢体的;既有躯体周围神经的特点、又有自主神经系统参与。因此,只要熟记这些神经分布与功能作用,就不难分析这类复杂的症状和主诉。 ( 3 )这类患者往往有骸骨痛,叩击时不一定多有疼痛,有时反觉舒适。其下肢疼痛分布不像根性疼痛那样典型,往往比较杂乱和不完全,臀部和股骨大转子处往往会有压痛。大
腿内侧甚至膝内侧也会有疼痛,这些现象是根性神经痛少见的(除非腰干神经根受压)。 ( 4 )对腰腿痛患者,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检查,决定其病变部位及性质,以期有针对性地治疗,获得最佳疗效。一般应分辨是根性坐骨神经痛、丛性坐骨神经痛或是干性坐骨神经痛,再作不同类别的治疗。 ① 根性坐骨神经痛特点:其共同特点为腰痛、棘突旁压痛及屈颈试验痛腹内压增加时(例如咳嗽,用力解大便),出现放射性坐骨神经痛,并腰痛加剧;脑脊液检查中,蛋白质定量可以有改变,根据不同病情与病因,可增加或异常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痛明显,椎旁压痛明显,典型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 侧隐窝狭窄症为:坐骨神经痛及体征明显加重,有时有持续性麻木与疼痛。 中央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间歇性跋行,主诉多体征少,体位改变时疼痛加重,轻度椎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疼痛不明显,双下肢无力,向后弯腰时疼痛加重,有时有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困难。 腰骸神经后根节异位:造影时示同一平面两侧神经根大小不对称,病程长并逐渐加重,站立行走时疼痛加重,有时甚至有足下垂。 腰椎管肿瘤:持续痛进行性加重;夜间痛加重,有时甚至须起立行走,不能安卧;早期往往即有大小便障碍;鞍区麻木。⑧ 丛性坐骨神经痛:共同特点为骸骨痛,叩击时有时舒适,股骨大转子后方压痛,股管压痛。 原因妇科检查常有阳性发现,盆腔炎,腰骸部创伤,骸骼关节疾患,骨盆肿瘤。
特点:下肢后方坐骨神经痛,股前神经痛,臀上皮神经痛,腰既痛,闭孔神经痛、膝部疼痛,股骨大转子及股管压痛,能骼关节疼痛,叩击腰既部有时觉舒适。患侧大腿外展时疼痛(例如试作自行车后跨式上车姿势感到困难)。 ③ 干性坐骨神经痛:共同特点为股骨大转子后方压痛,无腰痛,无股前神经痛。 病因梨状肌综合征、腰能关节移行椎,骨氏骼关节病引起的周围肌肉痉挛,盆腔出口综合征(粘连、狭窄或压迫等)。特点:胫神经痛或脉总神经痛(大腿后侧及小腿前、后侧痛);下肢肌肉明显萎缩,有时有足下垂;无腰痛或椎旁压痛;梨状肌综合征的压痛区位于肌近端,比盆腔出口综合征压痛区高,作大腿内旋及抗阻力外旋时痛。 盆腔出口综合征干性神经痛的压痛点,位于出口处中心点(相当于股骨大转子后方);大腿外旋时,出口处肌肉松弛,则疼痛减轻。 本例为丛性坐骨神经痛,由既骼关节退变所致,其发病过程符合丛性神经痛临床特点。 由于疼痛部位和性质的不同,在注射治疗中可作主次对待,交替进行。例如:根性坐骨神经痛时,其直接注射点应为“腰椎椎间孔注射点”,或再加用“腰大肌肌间隙注射点”在疑有合并丛性坐骨神经痛时,也可加用精氏骼关节前既丛神经注射点”进行辅助注射,则效果更为完善。 丛性坐骨神经痛时,其直接注射点应为精氏骼关节后侧注射点”、“骨氏骼关节前既丛神经注射点”为主,或再加用“腰大肌肌间隙注射点”、“阴部神经注射点”及“骼腹股沟神经注射占II 干性坐骨神经痛时,往往与既骼关节有联系,因此应用
“梨状肌注射点“外,还应加用“骸骼关节前丛性神经注射点“及“骸骼关节后侧注射点“作注射治疗。 例6 1 .临床资料 病史:患者陈x 火,男性,27 岁。主诉左臀部疼痛8 年。常因气候变化而疼痛加重,左髓关节活动范围也受到影响。有时还有下腰痛、胸痛及肩关节痛,偶有右髓关节痛。疼痛轻时,活动尚好,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最近半年左右,胸前方疼痛明显。食欲及睡眠尚好,翻身时觉不适。过去无腰痛史。检查腰部无畸形,但僵直如板,弯腰活动困难,脊柱有叩击痛,尤其在双侧髓骼关节处更为明显。胸骨柄与左侧上部肋软骨肿大,约有7cm X scm ,有叩痛。双髓蹲下功能正常。扩胸运动及下领关节功能正常。双骸骼关节x 线照片示间隙狭窄,并有串珠样破坏,髓关节正常,腰椎轻度竹节样增生。HLA 一B27 检查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骸骼关节炎。 2 .处理经过 ( l )全身支持疗法拄意营养、保暖、适当活动与休息,经常作四肢关节伸展、蹲下起立等动作,发作时更应注意睡姿及功能体位,防止驼背畸形。心情乐观,避免急躁。( 2 )口服药物非街体消炎药短期服用后,采用柳氮磺胺毗咤0 . 259 , 3 /日,口服3 个月。以后与甲氨蝶吟合用,7 . 5 ? 10mg /周,约1 个月。 ( 3 )注射治疗采用“腰椎椎间孔注射点,' . “腰大肌肌间隙注射点”、“横突间注射点”、“腰椎关节突关节注射点”、“胸椎椎间孔神经根注射点,' . “胸上端肋软骨注射点”等交替注射治疗,每2 周1 次。
经上述治疗3 个月后,疼痛症状有明显改善,胸骨处肿胀逐渐缩小。 3 .讨论 ( l )本症以男性较多,且早年巧一16 岁时,即可有腰痛症状,但常被忽视,认为“少年无腰痛”,尤其当疼痛并不严重时,往往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忘记;待青年或成年期腰痛严重及腰僵硬时,才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 2 )典型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并不困难,只要医生经常记得本症的特殊性,则不易漏诊。本症以青少年主诉慢性腰痛、腰僵、髓痛或张嘴不灵活为常见症状;脊柱X 线摄片并典型竹节样改变前,双侧骸骼关节往往已有明显的改变,如关节串珠样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或关节融合。HLA 一B27 检查大多呈阳性,类风湿因子检查为阴性。这时诊断基本成立。( 3 )主诉单侧髓关节疼痛来就诊者并不少见,往往认为是由于青少年好动,归咎于外伤性疾患可能性大。只要对本症稍加警惕,从而进一步作上述检查,则不难确诊。髓关节痛可来自很多疾患,除髓关节本身疾患外,其他也可来自腰椎、腰骸关节及骸骼关节的疾患,有时还可来自第12 肋间神经、腰皮神经刺激所致的髓部疼痛。 ( 4 )治疗:部分可参考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除全身支持疗法、保持健康心态外,应用药物治疗也较重要。本症的3 线药物为:① 非舀体消失药物;② 柳氮磺胺毗咙、甲氨蝶吟、硫陛嗦吟等;③ 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酌情选用(参看第四章典型病例报告集例3 )。 一般治疗开始可先服用非舀体消炎药物,待症状初步控制后停药,再服用柳氮磺胺毗陡及甲氨蝶吟,根据病情掌握药量与进程,必要时,也可间断加服其他药物,如加服非山体消
炎药、雷公藤等。柳氮磺胺毗咙应根据病情在安全剂量下作随时调整。开始柳氮磺胺毗陡0 . 259 , 3 次/日,以后每周每剂增加0 . 259 ,逐渐至1 . 09 , 2 ? 3 次/日,观察病情适量调整或作为维持量(个别有用至1 . 09 , 3 ? 4 次/日)。甲氨蝶吟每周1 次,第1 周为2 . 5 一5 . omg ,以后根据病情每周增加2 . smg , 直至每周为IOmg (个别每周10 ? 15m 妇。此外雷公藤多贰对强直性脊柱炎也有疗效,20mg , 3 次/日,口服,待症状控制后,再减为10mg , 3 次/日,维持之。以上3 种药物可选择2 种联用,症状减轻后,再保留其中之一,以维持治疗或交替使用。 治疗期间应随时作好监护检查,防止药物副作用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