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六本 颈腰及关节疼痛注射疗法 目录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一章 踝关节及足部疼痛
内容开始
炎形成。3 .代谢病所致足趾痛( 1 )痛风性姆趾炎:95 %为男性,女性仅占5 % ? 6 . 6 %本症与尿酸代

11 1 试验踌痛病的方法

谢失调有关。起病突然发生关节痛。多数(83 . 7 写)在夜间发作,以姆趾被侵犯最为多见(95 % )。多年痛风病患者,其脊柱、骸骼关节也可被侵犯。患者常有高尿酸血症。必须指出:尚有许多其他疾患也可有高尿酸血症,例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肾功能衰竭、铅中毒、子病、骨髓瘤、饥饿及感染等,除前4 者偶可发生类似痛风关节炎外,其他则否,应予鉴别。( 2 )糖尿病性足趾麻木疼痛:常为双侧性。血糖增高。平时容易感到疲乏无力,饮食增多反而消瘦、手抖、心慌、冷汗等不舒适反应;行走困难、疼痛;反复泌尿系感染或皮肤疖肿等,则应提高警惕。
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包括心脑肝肾及脊柱等疾患,并与

微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较常见的并发症有:
① 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② 慢性并发症见于微血管病变,血流量减少、缺氧及血栓等(视网膜病变、失明、肾病、尿毒症)汰血管病变(心脏及下肢血管硬化);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病变(肢体麻痛、蚁走感、烧灼感等感觉异常、多汗及排尿困难等)。③ 感染(疖、痈等)。
4
.血管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足趾疼痛或坏死。5 .鞋源因素所致的足趾痛多由于鞋子太紧挤压所致。常见如锤状趾、跟外翻、姆趾或小趾滑囊炎等。

第三节踩关节及足部注射治疗操作方法

一、内躁后方注射点
1
.适应证躁内侧附管综合征、胫后肌肌腿腿鞘炎内踩后方痛、跟骨内侧痛。
2
.体位仰卧,患肢膝关节屈曲、髓外旋位。3 .表面标志内踩、胫骨下端、跟骨、跟腿。4 .操作方法内踩后方有一组肌腿神经血管束,它们被一骨纤维管包绕,称附管,管内容物前后依次为胫后肌、趾长屈肌腿、胫后血管、胫后神经及姆长屈肌腿。选用“5 ”号细针,自内踩附管后上方进针,针可直接按解剖排列位置,向前找到肌腿后(此时应避免刺入血管),回抽针筒无回血,也无闪电感后,即可进行药物注射。然后将针尖移至管外,作四周软组织浸润(图11 2 )。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5 10ml

11 ? 2 躁及足部注射点
( l
}内躁后方注射点;( 2 )外躁后方注射点;( 3 )躁内侧三角韧带注射点;( 4 )躁外侧韧带注射点;( 5 )躁前注射点;( 6 )躁后注射点;( 7 )下胫膝关节注射点;( 8 )跟腿止点前注射点;( 9 )跟骨注射点;( 10 )距下窦注射点;( 11 )足舟骨结节下注射点;( 12 )踌骨头注射点

6 .注意事项
(
”注射前先温习局部解剖,使注射达到有的放矢。( 2 )防止针尖偏下,而伤及神经或误注入血管内。( 3 )注射后患肢抬高40 。左右。

二、外躁后方注射点

1 .适应证膝骨肌腿鞘炎、膝骨肌腿滑动移位、外踩后方痛、用卜距后韧带损伤。
2
.体位健侧卧位。
3
.表面标志外踩、膝骨下端、跟骨、跟腿。4 .操作方法自外踩后上方皮肤进针,沿外踩后将针刺入膝骨肌腿周围,沿腿鞘边抽吸针筒(无回血时)、边注射药液。最后将外踩与跟腿间软组织及膝距后韧带,一并充分浸润(图11 2 )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5 10ml
6
.注意事项
( 1
病止误刺入血管内。
( 2
壮射后抬高患肢。

三、踩内侧三角韧带注射点

1 .适应证踩内侧三角韧带撕裂伤、踩内前方疼痛及软组织损伤。
2
.体位患侧卧位。
3
.表面标志内躁、跟骨内侧、载距突、足舟骨结节。4 .操作方法将针自内踩下端0 . scm 处刺入皮肤,稍作浅层皮下组织浸润后,逐渐深刺直到骨前方,抽吸针筒无回血,即可注入药液。然后再将针作扇形方向,向前后方作深、

浅层韧带组织浸润。拔针前,试作外翻动作,对疼痛区可补充注射(图11 2 )
5
.药液注入“配制药液“5 10ml
6
.注意事项
( 1
)注意勿刺及神经及血管组织。
( 2
)勿深刺入关节腔内。
( 3
)注射完毕后,在未拔出针前,再作躁内、外翻活动,若发现躁内侧仍有疼痛处,表示注射不完全,应再在疼痛区补足药液注射量。
四、踩外侧韧带注射点
1
.适应证踩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外踩前软组织损伤、痉挛性平足症。
2
,体位健侧卧位。
3
.表面标志外踩、跟骨外侧、跟腿、距下窦、距骨。4 .操作方法认清踩外前方有一凹陷区为距骨窦,在距骨与外踩前方斜线上,相当于距膝前韧带处(韧带前束),该韧带在踩关节外侧扭伤时,甚易波及,如暴力继续,还可伤及跟膝韧带(中束)及距膝后韧带(后束)。因此,应注意抽出血肿后,再行注射治疗,先注距膝前韧带、再注射中束(后束注射时,可选用外踩后方注射点)(图11 2 )。最后,还要检查第5 踌骨基底有否压痛,因为较重的踩关节外侧的韧带扭伤时,由于膝骨肌的牵拉,往往可导致第5 拓骨基底撕裂伤,该处有膝骨短肌附着。根据诊断,再作第5 拓骨基底部及其周围注射治疗。
若为痉挛性平足症,还须增加注射“距下窦”(后述)及小腿上1 / 3 外侧膝骨肌肌腹。

5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单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