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软组外科学的形成、现状和发展趋势
软组织外科学(Soft Tis , ues 。馆ery )是从基础和临床的角度,研究由骨骼肌、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脂肪组织等运动系统软组织损害(旧称劳损)引起的痛、相关症象及治痛的临床分支新学科· 尽管国外学者也作了长期研究,但是,软组织外科学最终在中华大地上诞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和鲜明时代特征的。
一、软组织外科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在人类历史上,软组织损害性疼痛一开始就伴随劳动而发生,相应的也产生了贬石、贬针等原始的治疗方法。随着人们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丰富,对此认识也逐渐深化。祖国医学称软组织损害性疼痛为经筋病。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手病、臂病、关节病、足病及趾病的记载。《内经》 对经筋病的病原、病理和治疗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将腰痛列为专篇。以后的厉代名著如《 灵枢· 经筋》 、《 诸病源候论》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圣济总录· 治法》 、《 丹溪· 新法》 、《 张氏医通》 等均有关于经筋病的详细论述,并提出了筋断、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柔、筋粗、筋结、筋萎等细致的分类,对经筋病的治疗,提出了“以痛为愉”、“治以潘针劫刺,以知为数”的观点。历代名著中的散见论述,足见祖国医学对软组织疼痛早有精深的见解。国外古希腊时代也有不少研究,希波格拉底曾经说过“能治疗疼痛者为神医。”足见古代西方也早已重视疼痛的研究,并认识到治疗的复杂和困难。当然限于历史条件,这些研究都远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近代,软组织疼痛也是一种人们熟知但难以治疗的世界性疾病。我国民间有句俗话“五日之家.必有腰痛”。国外有人报告,世界人日的80 写患过腰背痛。在近代的国外研究中也很早注意到软组织疼痛。1843 年Fororiep 首先注意到所谓“风湿”病人肌肉中疼痛的硬快。1951 年Lowellym 和Jones 合写了《 纤维织炎》 (Fibrositis )一书。很多人认为纤维织炎是肌肉和骨骼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当然“纤维织炎”是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后来Travel ! ( 1952 )和51 二o 。。(1976 )等都否定有此病的存在。Heyman ( 1934 )、Freiberg ( 1934 )、() ber ( 1935 )分别提出切开骼峪后1 / 3 及骼后上棘附着处软组织、切断梨状肌、横切骼胫束可缓解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口1938 年Gratz 应用空气造影术研究肌滑膜炎和筋膜粘连。Reis , CoPemen ( 1935 一1947 )等提出切除脂肪瘤、脂肪叶庙和纤维炎性小结节,可治疗腰能痛。Strong 等〔 1957 )发表了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报道;60 年代日本高山· 内海及诸富等对此也作了较多研究。在软组织疼痛的早期研究中,由于人们当时对这类疾病的本质缺乏整体性认识,还未掌握可靠的检查手段和诊断技术,因此,早期的软组织手术效果欠佳。更因当时解剖、生理学的进展和X 线技术的发现,使人们较多地注意骨性变化。于是,骨组织退变或畸形的机械性压迫刺激神经根致痛的理论应运而生,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占据着统治地位。如1905 年
Goldthwait 等观察到腰腿痛的痛区常集中在浙骼关节的软组织上,提出能骼关节劳损的观点。1033 年willian 提出由于能骼关节的移动,导致椎间孔缩小,以及由于关节间隙消失而产主关节炎性唇状突起,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人类由爬行进化到直立行走,腰能部经历巨大变化,骨性畸形和改变也最多。于是着眼于X 线片上的表现,而称之为移行性腰能、能,隐裂合并腰。,棘突肥大、腰椎滑脱、肥大性脊柱炎、致密性能骼关节炎、棘突间关节形成等。1934 年Mixt 。:和Bar :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很快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于是国内外均把90 %以上的腰腿痛归咎于此,并普遍开展了椎间盘切除术,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椎间盘王朝”。1955 年Verhiest 提出腰椎管狭窄症的概念,认为由此产生的脊髓和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引起腰腿痛。
由骨性改变引起的机械性压迫刺激神经根或周围神经而产生疼痛,这在神经生理学和病理学上是属于阴错阳差。因为机械性压迫刺激正常神经组织只会引起麻木而不会引起痛。以腰椎间盘切除手术而言,经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其远期疗效也非想象中那样满意。于是. .椎间盘王朝”开始动摇了。从6 。年代起,以宣蛰人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学者,率先转而从软组织方而进行深入的研究。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及时地提出了“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和“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号召全国医务工作者重视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要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发掘、整理和研究祖国医学遗产,创立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派,这也给软组织疼痛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软组织外科学的形成过程
近代国内软组织疼痛的研究较迟,但60 年代初以来进展较快。宣蛰人在195 咬年起负责运动创伤医疗工作时,就注意到将氢泼尼松局部注射到慢性疼痛病人的软组织最痛处时,疗效才好。有趣的是,他原来也是坚决信奉机械性压迫致痛理论的腰突症和椎间盘手术。1 957 年他自己患了按传统标准诊断的典型腰突症,却经卧床休息而治愈。从此他放弃了推间盘手术而改用非手术方法(如牵引和过伸石膏背心固定等),多数病人取得了与手术疗法相似的效果,虽弄不清道理,但开始埋下r 怀疑腰突症的种子。后来,他发现不少运动员由于股内收}况群耻骨附着处的扳伤(Sprain ) ,逐渐形成原因不明的腰痛并发坐骨神经痛,临床检查股内收肌群均有明显的痉挛或挛缩,附着处有敏感性压痛点。经反复慎重的研究后,于1962 年12 月对1 名青年工人施行大腿根部软组织松解术,当将股内收肌群附着处自耻骨上切开时.病人顿觉原有的腰痛并发坐骨神经痛症象完全消失。这一手术的初步成功,揭开了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腰腿痛的序幕。在此基础七,他把由O 块r 手术改良的骼胫束T 字形切开术、骼蜡后1 / 3 及骼后上棘软组织切开术和臀.仁皮神经切断术联合应用,设计了臀[手术。以后又按照压痛点分布部位加以改进,先后设计从臀I 一臀叨,腰臀工一腰臀w 等不断改进的10 种术式,最后形成了定型的腰臀部结合大腿根部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