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十四本 实用颈腰背痛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六章 颈腰背痛的病史采取和检查方法
内容开始
PAN lang=EN-US>2 胸推棘突位于第七颈推棘突之下,亦较易触及。
n 胸椎棘突:用手指沿第12 肋向中线摸去,其终点即第11 胸稚棘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棘突是向下后倾斜的,故触摸到的棘突后端并不能代表推体中央的平面。
检查时最好使患者脱去全部衣服,仅穿一三角短裤,背部向光,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以便观察。检查内容包括.
1
.背部各结构及骨性标志是否正常、对称,头颈有无歪斜,两肩是否等高,两肩脾骨是否对称,肩脾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有否冀状肩肿。两侧姑睛及大粗隆是否等高,双膝

双足能否靠拢,有无膝内翻、膝外翻。双足能否平衡着地,有无马蹄、跟足、内翻、外翻等畸形。背部有无蜜痕、窦道等。2 .脊柱力线有无改变。正常成年人脊柱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前凸和两个后凸(图6 2 ) :颈推前凸、胸椎后凸、腰推前凸和能椎后凸,在冠状面则脊柱应成一直线位于躯干的中线。胸推后凸过大又可分为圆背与后凸两类。圆背是指胸椎的后凸弧度较正常为大,但仍为均匀性的后凸,没有一个明显的后凸点。一般的轻度圆背多数是姿势不良所致,这类圆背在早期只要注」意姿势,就较易矫正,后期已发生骨性改变就难以矫正。另一类发生于青年人的圆背称为青年性圆背,是由于胸推椎体骨垢炎所致。最严重的是某些类风湿性脊柱炎所致的园背,此症可侵犯整个脊柱,使之形成强直,故亦称强直性脊柱炎。胸椎后凸是指胸推某处有一明显的后凸畸形并造成不同程度的非均匀性驼背。其原因在我国较多见的是胸推结核引起的推体破坏和压缩,其次为创伤、骨髓炎,肿瘤等引起的椎体破坏、压缩。
从后背观察,脊柱应位于人休冠状面的中线,不应有任何倾斜与弯曲,否则即为脊柱侧弯或侧凸。脊柱侧弯可分为结构

性侧弯与功能性侧弯两大类,前者其脊柱的骨、关节、韧带、肌肉等组织已有不同程度的结构性改变,即使用力推扳牵拉,也不能较好地矫正,后者脊柱及其附属结构尚未发生结构性改变,在牵引、推扳下其侧弯可以矫正。
脊柱侧弯按照其发病原因,大体上可分为骨性、神经肌肉性、原发性(亦称特发性)及代偿性四类,检查时应注意区别。骨性系脊柱骨及其附属结构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疾病、创伤等破坏所致。先天性较常见的为胸推半推体或楔形推体,后天性则可由创伤、结核,化脓性感染、良性肿瘤等造成的准体破坏及一侧压缩所致,最后诊断需经x 线摄片才能确定。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奄是因神经或肌肉的疾病导致腰背部两侧肌力不平衡所致,最常见于脊髓灰质炎患者,其他如脑炎后遗症、脊柱裂与脑脊膜膨出、侧索硬化症、神经纤维瘤病等也可并发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原因尚不很清楚,临床表现脊柱有一个原发性侧凸和一个继发性(代偿性)侧凸,由于脊往同时有旋转畸形,弯腰时一侧肋骨特别隆起,称为剃刀背畸形。代偿性脊柱侧弯系指其他原因引起的代偿性脊柱弯生倾斜,故其上部必发生代偿性侧弯,才能保持招体的平衡。
腰背痛与脊柱侧弯的关系比较密切,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脊柱侧弯,由于脊往负重力线和生物力学的改变,造成腰背部筋膜、韧带、肌肉附着部位的牵扯和劳损,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腰背痛。这种情况侧弯在先,腰背痛继发于侧弯,一般不很严重。另有一类是先有腰背痛疾病,而后出现侧弯,如急性腰部韧带、关节衰、筋膜等扭伤,引起保护性肌紧张或反射性肌痉挛,牵拉脊柱出现侧弯。这类患者腰背肌常呈高度紧张状态,而以一侧更为明显,硬部呈强制性状态,不能随意活动。仔细检查,往往可在棘旁后小关节部位、横突尖端部位或腰背筋膜部位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尤以后小关节突部位更为多见。准确的小关节囊附近封闭扩有时可使疼痛及肌痉挛即时解除。
腰推间盘突出的患者,也常发生脊柱向一侧倾斜,其倾斜的程度多数不很严重,根据突出物和神经根的关系不同,脊柱可以向病侧倾斜,也可以向健侧倾斜,其机理已在本章第一节中叙述,不再重复。
3
.脊柱的活动情况。脊柱有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四种活动,幼年时活动范围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活动逐渐减小。个体间的活动范围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经常活动及银炼者其活动范围较之不太活动锻炼者往往要大得多。脊柱各节段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法也有较大的不同,’这和各节段的解剖结构差异、尤其是小关节排列方向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颐段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四种活动均甚佳。总的来说,屈曲运动主要发生于颐推、下胸淮及腰推,后伸运动主要在颈推及腰推,侧弯活动主要在颈推、下胸推及腰推失旋转活动主要在颈推,其次为胸推,腰段脊推的旋转活动甚小。
站立位主要检查脊柱的主动活动,但对疼痛严重的患者亦可加以适当的扶持,使其能进行自主活动。检查者不但要注意其活动的范围,而且要注意其活动的节律和弧度是否正常。有条件时对其活动度应有明确的记载,尽t 避免用活动受限、明显受限等合糊的描述。要作明确的河址,需要较复杂的测最仪器,目前绝大多数病疗单位还无此条件,但可用一些器械如t 角器、卷尺、重力锤等来代替。前屈可用指尖到地面之间的距离来表示,正常年轻人弯腰时指尖可以触地,有的甚至可用掌心触地。侧屈可用屈侧指尖能触及的下肢外侧部位来表示,一般在双足并拢,足底不离开地面的情况下,屈侧指尖可到达膝关节以下。侧屈应两侧进行对比观察。后伸的侧盆方法是先用线悬一重最,将线的上端用手指压住于颈推上端,使线下端的重量适在蛋骨上缘,然后向后伸脊柱,观察下端重t 下移的距离。旋转活动的检查可将患者骨盆用双手固定,使患者双手分别叉于两侧胸廓侧面尽量高的部位,然后分别向左右旋转,以肘关节指向的方向用量角器测出其旋转度。以上这些侧t 方法都不十分精确,但已可满足一般临床检查的要求。
如患者脊柱活动受限脚,应询问息者是因疼痛引起的活动限制还是非疼痛性限制。一般说疼痛性限制更有临床意义,应询问患者发生疼痛的时间和部位,并进一步检查患者指出的排痛部位有无压痛及叩击痛。
对屈伸活动有较大限制的患者,为了解其限制究竟发生于那些节段,可以在伸、屈位分别用手指触摸上、下棘突之间的距离,如屈斑州寸距离加大,后伸时距离变小,说明这两节脊推间的屈伸活动是正常的,如屈、伸时上、下两个棘突间的距离没有变化,则这二节脊推间可能没有屈伸活动,或活动范围甚小。
二、坐位检查
坐位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脊柱的姿态和运动与立位有何不同、因为坐位时是由坐骨结节持重为主,可避免下肢对脊柱的影响。例如患者下肢长度不等,做关节有屈曲、内收、外展等畸形,当作立位检查,其骨盆必将发生侧倾、前倾、后倾等变化,从而继发脊柱的侧弯、前凸等改变.在坐位时,只要这些继发性改变还未形成固定性改变,就会自行得到矫正。其次,坐位也是进行颈推检查及背部压痛点检查最方便的体位。一般可便患者坐在方凳上,双足自然着地,背部向光接受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姿势
坐的姿势是否端正,两侧坐骨结节能否均衡负重。一般腰腿痛及推间盘突出患者,坐位时双侧坐骨结节能均衡负重,但少数有严重单侧腰、僻及下肢放射痛者,往往不愿用患侧臂部负重,这是因为患侧负重时可使同侧下腰稚间隙的压力增加,从而加重突出脸核和纤维环对相应神经根的压迫,导致原有的根性神经痛加重。有这类临床表现者还必须和铭能关节本身的疾病相鉴别,前者有根性神经痛的表现,且往往有下肢的肌力、感觉、反射等改变,直腿抬高试验及踩关节背伸加强试验阳性,后者疼痛大多限于骼髓关节附近及臀部,放射痛也只限于大腿上部后侧,骨盆压缩与分离试验及盖氏(G 。。uslen )试验阳性。
(二)原有站立仪的奋柱崎形有无改变
下肢的畸形如双下肢长度不等,髓关节的屈曲、内收、外展畸形,膝关节屈曲、内翻、外翻畸形以及足和蹂关节的某些畸形,均可使患者的骨盆在站立位时发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倾斜,从而继发脊柱侧弯和前、后各弧度的改变,这些畸形如果还没有形成结构性改变,则当坐位双侧坐骨结节负重时,就能自动得到部分或完全矫正,这是因为坐位消除了下肢畸形对骨盆的影响之故。腰推间盘突出的患者如站立位时有脊柱侧倾,则坐位时侧倾常依然存在,因为坐位并不能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三)补拉的活动情况
依次作脊柱的伸、屈、侧弯、旋转等主动和被动活动检查,并和站立位时的活动作比较,如与站立位的活动度相同或基本相同,则说明病变在脊柱而与下肢无关。(四)有无从肉紧怅
腰腿痛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腰肌紧张。腰肌紧张的程度往往能反映腰部疼痛的严重程度,急性腰痛的肌肉紧张则又较慢性腰腿痛者为严重。
(五)压痛点
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压痛点类似,腰部压痛点的分布也有其自己的规律。这些压痛点多数位于肌肉在骨、骨膜与韧带的附着部位。上背部的压痛点除棘突间及其两侧外,还有肩脾内上兔的提肩脾肌止点处,冈上内侧的冈上肌起点处,冈下的冈下肌起点处,肩脚骨内缘的大、小菱形肌止点处,肩脾骨腋缘的大圆肌、小圆肌起点处,均需一一检查。这些压痛点中尤以冈下肌起点处的冈下压痛点最为常见。检查压痛点时除用拇指由轻到重逐渐对这些点加压外,还可在加压的同时将拇指作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的来往滑动,这样可使压痛更为明显。
(六)预部检查
坐位作颈部检查最为方便,检查的内容包括:
1 .
,外观
颈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后突、偏歪等畸形,颐推的生理前凸有杏改变。颈项有否任硬等不自然表现,肌肉有否过度紧张或李缩。
2
.活动
先作主动活动,包括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活动。如主动活动有限制,则应进一步作被动活动检查。
3
.压痛点
逐个检查棘间、棘旁、横突等处有无压痛点及放射痛,放射痛的方向和部位。引起颈部疼痛和放射性痛较常见的有两种原因,一种是颈部肌肉、韧带附着部位的劳报和浪伤,其压痛点即在这些组织的附着部位,同时可有向上背部、肩部及上肢的放射痛,但放射的距离一般不太远,很少到达前臂及手部,另一类即神经根性甄稚病,可能是Lus ka 关节的退变、增生及错位以致直接刺激颈神经根所致,其放射距离较远,可到达手部,并常伴有麻木感。检查时有不同程度的上肢感觉津碍、肌肉消瘦、肌力减退和胜反射减弱。这类症状和体征由于颈推病发生的平面不同而有差别。如颈4 5 间隙:放射痛及森木主要在上臂外侧及前臂挠侧至腕部,颈5 6 间隙:麻痛症状由上述路线放射至拇指和食指。前胃挠侧及拇指有感觉障碍,脑二头肌肌力减弱,并有胜反射改变,颈6 7 间隙:麻痛症状沿上述路线放射至食指及中指。脓三头肌肌力减弱,健反射迟钝。少数患者并有伸腕及伸指肌力减弱,甄7 1 间隙.麻痛症状沿上臂内侧和前臂尺侧放射至环指和小指。手部小肌肉力t 可以减弱,无跳反射障碍。
4
.压头试验(推间孔压缩试验)
将患者头部稍偏向患侧,检查者以左手掌放于息者头顶,右手握拳轻轻叩打左手背,如叩打时患者上肢出现放射痛或原有放射痛加重则为阳性,可能为神经根型颈推病。这是因为叩击可使推间孔瞬间受压而变小,加重原已受压的病变间隙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所致。

5 .牵头试验
检查者双手抱住患者头部向上牵引,如疼痛及放射痛缓解则为阳性,有患神经根型颈推病的可能。
6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检查
胸廓出口综合征也可以引起颈臂痛,但其发生率远较颈推病为低。胸廓出口是指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的间隙,在此间隙内有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和锁骨下静脉通过,如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在此间隙内受到压迫并产生症状和体征,即称为胸廓出口综合征。此征实际上并不很多见,应严格与神经根型颈推病鉴别。胸廓出口综合征可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引起。先天性者有颈肋、第一肋骨过高、第七颈稚横突过大及斜角肌解剖异常等原因。后天性者主要由创伤、骨折等原因所致。本征的检查方法主要有:
( 1 ) Ad
。。u 氏试验.患者端坐、双手放于大腿上,检查者用两手触及其两侧挠动脉搏动后,嘱息者作深吸气然后屏住气,再在颈部后伸的位置作左右厕弯活动,并比较两侧挠动脉搏动,若患侧挠动脉搏动消失或明显减弱而健侧搏动正常或仅有轻度减弱,则为阳性。此法对诊断颈肋所引起的症状较有价值。
( 2
)上肢过度外展试验.患者两上肢自然下垂,然后检查者将其两上肢逐渐外展、上举过头,在此过程中同时触摸挠动脉搏动,如患侧搏动较对侧明显减弱即为阳性。( 3 )挺胸试验:患者立正挺胸,并用力将两肩向后合拢,检查者触摸其两侧挠动脉搏动,搏动消失者为阳性,但必须进行两侧对比,因为本试验在部分正常人中亦可出现阳性。( 4 )上肢外展后伸试验.上肢外展至90 度,然后尽蚤后伸,检查其两侧挠动脉搏动有无不同,减弱或消失者为阳性,此法亦必须进行两侧比较。
对疑有胸脚出口缘合征的患者,应摄X 线片以了解有无异常发育的肋骨。三、仰以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