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十四本 实用颈腰背痛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一章 腰臀部疼痛性疾患 第一、二、三节
内容开始
.药物疗法
常用的中、西药物种类较多,如阿斯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布洛芬等。各种中药配方和中成药,还有解痉药物等,一般联合应用或与其它疗法结合。用于X 线片示有腰推退行性变的腰痛及伴有多处疼痛或有风湿性关节炎史者,再配合某种局部治疗,效果较好。青年人腰疼、X 线片示有腰推退行性改变比老年人少见,同时有多处关节痛及不明原因的全身乏力患者,应局部结合全身药物治疗。
6
.牵引疗法
经过上述一种或两种方法结合治疗后,腰痛症状不见好转,同时伴有臂部或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状者,或怀疑有神经根症状者,一方面继续检查,明确病因,可同时进行骨盆牵引治疗。老年人以轻重量持续牵引法比较合适,不需特殊牵引设备,可以在家进行。牵引时间至少3 ? 4 周。症状缓解后,每日可开始起床少全活动,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的活动盘为限。切忌忍痛坚持锻炼。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用小围腰保护,巩固疗效。
7
.关节突神经电烙术
对腰推退行性关节病,只有腰痛症状而无脊皿或神经根受压症状者,文献报道对腰神经根原发后枝分出的关节内柱.恤行电烙术治疗法。基本方法是,先做腰神经内侧分枝局部封闭,解除症状后,_再做电烙术。一般是电烙腰:一。三个平面一侧或二侧的神经枝,在x 线透视控制下,用22 号腰穿刺针.从横突间韧带浅面刺到相当于关节突关节的下1

确定后,拔去针芯,放人特制的微型针进行电灼(电压Zv , 75H :的电源)。如出现肌肉收缩时,将针向后拔出少许,避免损伤神经根。资料记载,约80 %可以缓解症状,远期疗效尚未十分肯定,此种疗法甜要特殊设备,操作有一定复杂性,国内应用很少。
8
.手术治疗
虽然平时腰腿痛患者较常见,但需要手术治疗者为数不多。以往热心手术治疗的经验证明,手术适应证不严或手术不当,常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增加治疗的困难,所以手术必须镇重掌握,一般只有经过相当时期的非手术疗法无效,症状日趋加重,或反复发作并影响工作生活者,同时诊断十分明确,而手术又确可改善症状和洽疗时,才可按具体病情,选择脊推融合或推板切除减压等手术。
(吴世推叶根茂)三、脊推关节突间关节疾愚
脊推关节突间关节(以后称小关节》 疾患在颈腰背痛诊断中,一直未弓l 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小关节在脊柱负重、生理活动功能及神经分布等方面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而临床诊断治疗上也有其特殊性。
(一)关节突间关节的功能
可以从多方面来认识。它担当着重要的脊柱负重的一部分功能,尤其在脊柱处于后伸位时,其主要负荷即通过小关节来承担。人在劳动作业中,须要将脊柱处于后伸动作和体位的机会是频繁的,而且由于在颈、胸、腰段的各小关节面的组合方向不同,在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不同定向作用。颈推小关节面较平坦,适应于各个方向的活动,胸推小关节面几成垂直冠状,有利于脊柱旋转和侧弯活动.腰稚小关节偏于矢状面,适于前后屈曲活动,这些小关节与四肢大关节一样,都由关节软骨面、滑膜及关节囊组成。有脊神经后支分出的内侧支,沿脊推关节突走行,分布于小关节囊上,这些小关节囊包含着神经末梢的特殊系统― 小关节感受器。按其功能性质的不同,可分为4 种型别.第l 、第2 、第3 型均属小体感受器(corP - uocular receptor 。).第4 型属伤害感受器(nooicoPtive recePtors ) ,两种感受器分别以不同形式分布与交织在整个关节囊层,关节囊浅层含有第1 及第4 型感受器,关节襄深层为第2 及第4 型,硬膜外脂肪及在椎间孔处也以第2 及第4 型分布较多,关节软骨及滑膜则无.。当重力损伤或组织释放某些致病性化学物质,刺激小关节囊时,则平时不活跃的伤害感受器(第4 型感受器),即活动增强而引起敏感的神经冲动,经脊髓传人途径,直至大脑,发生疼痛。小体感受器是一种机械感受器(二。。hauo reoePtor 。),平时对小关节活动反应灵敏,以调整对伤害的适应能力,使疼痛减轻。传统的推拿、按魔及梅花针等治疗,也有助于达到机械感受系统调整的目的。
(二)关节突I . 1 关节疾态的临床衣现
小关节疾患有原发及继发两种。原发性者如炎症(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滑膜炎)、外伤(关节突骨折、嵌顿)、肿瘤(如骨样骨瘤)、单纯性小关节退行性改变及骨性关节炎。有些部位小关节退变与推间盘退变有密切关系,但不尽然,有时其退行性改变的严重程度与推间盘者恰恰相反,例如在颈推上段小关节退行变,并不与其相应推间盘退变同时并存。明显的下颈段椎间盘退变时,其相应小关节可为正常。其在胸及腰推也有上述类似的现象。在青壮年,腰推退行病变存在时,不一定其相应的小关节也存在退行病变,反之亦有类似情况。但在好岁以后,大部患者(尤其在下腰推)可见两者同时并存。因此,原
发性小关节突退变可单独存在。继发性小关节疾患常见于推间盘退变或椎间盘突出患者,由于由此而引起的推间隙狭窄,小关节也相应变位,它大致呈现两种类型:( 1 )下腰椎推间隙狭窄所致的小关节变位与退变,( 2 )整个腰段的(甚至包括胸腰段)推间盘退变和移位,而致小关节松弛(不稳定松弛性腰椎)。这类不稳定脊柱,大多由于长期过度腰部屈曲及旋转性损伤所致,因此,它的预后还要取决于后方各韧带结构是否完整(如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小关节囊及黄韧带)。
与其他滑膜性关节一样,小关节也会因急性创伤、扭伤等因素而致创伤性滑膜炎,出现关节积液、肿胀,充血及活动障碍,导致颈、腰部疼痛。慢性退行性病变可致滑膜及关节囊肥厚、骨增生及粘连等一系列变化。.单独的小关节退行性变、移位及骨增生,可能引起神经根压迫或刺激,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根性症状。颈胸腰各段小关节与神经根的解剖部位并不完全一致,在颈推的小关节,神经根位于其前下方,胸推小关节附近的神经根,位于其前方,而腰椎部则位于其前上方。在颈推如同时有钩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则位于其两者之间的神经根,更容易受到病变的影响,其发病的机会,较多于真正的颈推间盘突出所致的神经根压迫。胸推参与肋胸廓的骨支架形成,其稳定性优于颈、腰段,它们发生退行性小关节病变的机会也相对减少。胸推小关节退行变常伴有明显关节囊肥厚,骨增生时,则容易引起推管狭小及其前方的神经根受压。近年来越来越注意到这些病理发展和改变。腰推小关节继发性改变,尤其在腰能部推间盘退变性移位时,其能推上关节突也往往向上方移位,抵压其前上方的神经根,引起类似推间盘突出的神经根症状。
小关节的退行性变所致的炎症、移位、不稳、关节囊松弛及神经组织刺激等,都被认为是导致颈腰背痛的致病因素。
(三)检查及诊断
l
。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腰痛,如有神经根刺激时,则可发生下胶痛。一般牵涉的范围小,并不按照神经根分布区域扩散。除急性期可存在腰部僵直外,,般无明显活动降碍。压痛点位于深部,比较集中而明确,符合患侧小关节解剖部位。
2
。体征
较明显的脊柱不稳时,检查中可见棘突排列不齐,患病处棘突间距离分开,用拇指在此间隙加压时‘可觉察有一凹陷区,尤其在棘间、棘上韧带断裂或松弛时,凹陷更加明显。应摄X 线片与推体压缩骨折鉴别。
3 . x
线摄片
示棘间间隙分开、小关节移位、增生及假性脊往滑脱,若再摄站立位腰前弯及后伸X 线侧位片,则小关节不稳处的滑脱及移位程度明显加剧。
(四)治疗
1
.保守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下列方法进行处理。急性疼.痛期以休息、热疗及镇痛为主,局部按摩、针刺、药物及封闭治疗,均能凑效。卧木板床休息,临时起床时用腰围保护。急性期后,可适当开始体疗及自我推拿操作,以增强腰肌力t 及全身体质。对顽固性疼痛,保守疗法无效,' 发作频繁,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2
.手术疗法对腰脊柱严重的增生性关节、类风浪性脊往炎,在静止期及药物保护下,将患侧小关节襄剥除,不仅有利于消除疼痛,还可控制局部病灶破坏性发展。对后部主要韧带及小关节均有破坏并致脊柱不稳者,可考虑行脊柱融合术,手术前有神经根性症状及体征者犷要首先排除推管内病变,再予融合。,
腰推小关节囊剥除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俯卧.自第二腰椎棘突起至第二髓晴作切口,县解腰3 。及能:两侧小关节。根据压痛点定位及病变小关节,依次手术。一般压痛点多位于下面2 - 3 个腰推小关节(腰。及腰。),认真选择确定后,将患病小关节囊剥除。症状特别严重而局限的,对其所附神经支也行切除。』但由于该处细小神经支重盈及交叉较多,不可能完全切除千净。神经支切断方法是,先认清一侧上关节乳状突与其横突根部副突,两突起间复有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管状,切开此管,即可找到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及小关节支,予以切断并抽出。小关节囊剥除法:以10mm 骨凿,沿小关节囊周围作环状切断,划出剥除范围,再将关节囊及其滑膜一并剥除。剥除时注意有否关节囊积液、水肿、肥厚等病理变化。剥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最后冲洗及缝合伤口,不用引流。禾后卧床4 ? 7 天后,可起床活动(图1 5 )。此法目前已很少应用。

(史可任)

四、关节突间关节错位
慢性腰痛患者突然发生急性剧烈疼痛,可同时伴有“卡嚓”响声,被迫卧床不敢活动,有时经简单的手法推拿,重复又听到响声后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通常认为这是小关节突错位被复位了,因此临床上诊断为关节突间关节错位。实际上也是腰椎后关节紊乱的一种。
(一)病班解刹和发病机理
每二节相邻的腰推,由前面推间盘和后面两侧各一关节突间关节构成三点。整个腰推
分为支持结构和活动结构。支待结构包括推体和推弓根的一部分,活动结构包括推间盘和上下关节突,而上下关节突是腰椎活动的支点。相邻两个推体在椎间盘和韧带支持结构的允许范围内进行活动。在腰推前屈时,推间盘前窄后宽,同时上一推体的下关节突向上移位,减少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对合面。后伸时推间盘后窄前宽,上下关节突关节面紧密对合。在侧弯运动时;推闻隙一侧宽,一侧窄,不同部位的关节突间关节可有轻度旋转活动。随着年龄的增大,推间盘显核水份含t 减少,推间隙变狭窄,使相邻两个小关节面重盛增加。由于纤维环松弛,推体间活动度增大,影响关节突间关节的稳定性,产生剪式应力。因而可引起小关节突间关节错位,甚至半脱位而出现腰痛等症状。
(二)临康未砚
小关节突间关节错位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以青壮年为多。与职业有密切关系。目特别是久立、久坐、长期持重、固定体位性工作、习惯性姿势不良及需要腰部运动的职业如运动员、店员、司机及机关干部等较多。病程可长可短,短至1 天,长至20 余年。常有慢性腰痛史,急性者平时可无明显症状。
急性关节突间关节错位多有外伤史。受伤后突然不能活动,被迫卧床休息。慢性者由于小关节突闻关节磨损和持重,发生退变,使小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及平衡性均受到破坏。这时只要某种可使小关节损伤的外力,哪怕是一个轻微的不在意的动作如刷牙、· 洗脸、搭毛巾、弯腰精物、起立等即句扭伤腰部。这类患者经常腰痛、腰皿,少数可有放射性疼痛,活动受限,不能久坐、久立等。
检查除腰肌紧张外,有人认为可发现错位的椎体棘突向左或向右侧偏歪。棘上韧带钝厚,棘突旁关节突部位压痛,一般腰部压痛比较广泛。弯腰及侧屈受限,直腿抬举试验由于关节突间关节错位后推间孔的改变,可以受限,但大多数正常。拉赛格氏征阴性。肌力及感觉多为正常。
x
线片检查正常的腰推及腰能小关节处外形规整、圆钝、边缘光滑,上下关节突之闻、关节突与峡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间隙清晰。如有错位,可见两侧小关节突不对称,左右斜位有时可见关节突相嵌于峡部及一些退行性改变的情况。
腰推小关节突间关节错位也属于腰推小关节紊乱的一种,多合并有滑膜嵌顿、关节退变等,不易鉴别。本症应与推间盘退变,推间盘突出、棘间韧带损伤及风湿性肌筋膜炎、腰部换伤等加以鉴别。
(三)治疗
1
.手法复位
用中医的旋转手法可以整复错位,松解滑膜嵌顿,部分疗效甚好。如果第一次手法复位后症状加重者,可能与关节突间关节错位的时间较久,复位后局部组织受到刺激有关,配合休息,局部热疗可逐渐自行消失。无论采用何种手法复位,均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体质等具休情况决定手法的种类和轻重。在施行手法复位之前,需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