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第一节颈推病的预防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强度和专一性的不断增加,颈椎病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加之颈椎病致病因素较多,部分病例短期内难以治愈。因此,预防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一、纠正硕部不良姿势
颈、肩、背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是颈椎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颈、肩、背部急性擦伤,特别是慢性劳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环节。生活、学习中的不良姿势,工作、劳动中长时间的、单一的固定姿势是形成颈、肩、背部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颈部这些不良姿势或长期单一固定的姿势致使颈椎稚间盘压力增加,小关节功能紊乱,韧带紧张,肌肉疲劳或松弛,颈椎错位、失稳等。所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注意改变工作、劳动中长期单一的固定姿势对预防颈椎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睡眠姿势一个人的1 / 3 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成人1 口约睡眠6 ? gh ,儿童则更多,不正确的睡眠姿势会引起多种头颈部疾病,或使原有的颈椎病加重。
( 1 )常见的错误睡姿
① 俯卧睡眠。因俯卧睡眠鼻子向下,呼吸不够通畅,只好扭着颈部俯卧而睡,这样极易发生颈卜。扭伤、错位,颈椎侧弯现象。② 固定一侧卧位睡眠。有的人喜欢固定一侧卧位睡眠,带孩子的女同志总爱面朝孩子而睡.若一直左侧卧位睡眠,可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脏舒缩受限,不利于心脏的功能的正常进行。久而久之,可致脊柱侧弯而发生颈椎病。
③ 身体扭曲睡眠。即人体上、下两段呈麻花状扭曲睡眠,脊柱失去垂直向下的平衡,导致颈肌、韧带慢性损伤而发生颈椎病。
④ 侧卧屈颈屈腰睡眠。此姿势加大了颈、腰椎的屈度而易于发生颈椎病。
⑤ 仰卧扭头睡眠.此姿势易导致颈肌及颈项韧带损伤而发生急性颈椎错位或慢性劳损。
⑥ 头靠床头看书报。部分人喜欢半卧位躺在床上,头靠在床头上看书、看报,长此下去,这一体位增加了颈背的屈曲度,损害了颈椎乃至整个脊柱的正常力学平衡,面致颈椎病的发生,或直接使颈椎发生错位。
对以上不正确的睡眠姿势,应在医生的指吩下予以纠正和勺}{练,使之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
正确的睡眠姿势可避免或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对已患颈椎病的患者而言,正确的睡姿对预椎可起到保护作用而免受进一步的损害,同时,也有利于其他治疗措施的实施。
〔 2 )正确的睡姿:仰卧位和(或)左右侧卧位交替睡眠。此儿种睡姿各需要多长时间,无严格规律和要求,应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原则是:两种(左、右侧卧位)或二种睡姿(仰卧位,左、右侧卧位)交替睡眠.仰卧睡眠时头部应摆正,颈部不可扭曲,双下肢自然伸直、放松。侧卧位睡眠时双下肢自然屈曲,即自然屈膝屈胯,左右侧交替进行。
2 .枕头枕头对维持头颈段脊椎生理曲线、保证颈椎外在肌群平衡、维持椎管内生理解剖状态尤为重要。枕头的高低、充填物的硬度及其多少、枕头的形状、使用方法等均可影响颈椎外在肌群的平衡,又可直接影响椎管内容积的大小和颈段解剖状
以前虽然也有强调,但真正重视枕头的人多是在自己己患了颈椎病以后,或颈椎病较为严重时才引起重视。大多数人对此不够重视。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变,使之形成人人重视枕头、科学使用枕头的良好习惯。
( 1 )枕头的高低:颈椎的生理前凸是维持正常状态下椎管内外平衡的基础。如果不枕枕头或枕头过低,则颈项过度后仰,可使颈椎前凸加大,椎体前方的肌肉、前纵韧带因张力过大而疲劳,形成慢性损伤;而椎管后方的黄韧带屈曲向前突人椎管;这时椎管虽被拉长但容积却变小,脊髓及神经根易因髓核突出、骨赘等各种因素刺激或直接压迫而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枕头过高,则颈项过度前屈,易致颈椎后方的肌群与项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劳损,颈推管内的硬脊膜囊后壁被拉紧,并向前方移位,挤压脊髓,特别是挤压脊髓前中央动脉(图17 一1 )。突出、脱出的髓核及骨赘,尤其遇到椎管发育性狭窄的病人,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颈推病患者的枕头高低一定要合适,不能过高或过低,应以睡在枕头L 不使颈项扭曲为原则,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防止引起或加速颈椎的退变。一般枕头的高低,以枕头的核脱出或突出,或椎体后缘骨赘等直接压迫脊髓血有运动功能障碍者,枕头可低一些,以减少椎管前方致压物的压迫。对黄韧带肥厚、内陷,脊髓后方受压者,枕头可适当高一些,以减轻对脊髓的压迫。对先天、后天性颈椎椎管狭窄伴有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结核、颈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患者,其枕头仍以正常高度为宜。
( 2 )枕芯:常用的有荞麦皮、蒲绒、木棉、稻壳、鸭绒、鸡毛、鹅毛、蚕砂、白砂等。前七种充填物均质轻,透气性能好,但蒲绒易结块;木棉、鸭绒价格高一些,稻壳主要产于南方,蚕砂、白砂硬度大,产地广,可随意调整枕头的高低。具体用什么样的枕芯充填物应根据个人习惯、经济条件以及在医生的指学下选用。理想的枕芯应是:允填物柔软,透气好,做成后符合生理曲度要求为原则。对于颈椎病生理屈度变小变直或反屈者,应选择蚕砂、白砂等质硬的填充物,且在填充时数量宜多一些,装得饱满一些,以枕下后枕外隆凸不能触床为好,这样睡后可起到垂吊牵引的作用,使治疗在不知不觉的生活中进行,虽然起效缓慢,但效果良好;如颈椎没有增生或增生不很严重(1 度或11 度者),大部分病人的屈度可以得到改善。本法是一种简便易行、较佳的方法.
( 3 )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头高的元宝形最好。其优点是:用中间低的部分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两头高的部分可固定、制动头颈部(图17 一2 )。
( 4 )药枕:药枕是枕头的内芯充填物为中草药.由于枕芯内装有中草药,除有一般枕头的作用外,又发挥着中草药的药效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目的。药枕是在患者睡眠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花费额外时间,无损伤,无痛苦,因而受到颈椎病患者和广大群众的喜爱。
药枕枕芯的充填物一般由芳香开窍、理气活血的中草药组成,以起到芳香开窍、清热疏风、活血理气、通痹止痛的治疗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通草3009 ,革本上009 ,白芷1009 ,红花1009 ,菊花2009 ,佩兰1009 ,当归1009 ,川芍1009 ,桂枝60 g ,厚朴1009 ,石首蒲809 ,苍术1009 。将以上中草药混合并加工成粗粉,使其软硬适度,并制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元宝形枕头。对颈椎病患者,可根据不同的症型,加用相应的药物,如颈部酸困不适可加稀签草1009 ,葛根300 9 .鸡血藤6Qg ;头晕、鼻塞者可加葛根609 ,苍耳子1009 ,辛夷花609 ;肢体麻木者可加麻黄509 ,桑枝1009 ,桂枝1009 ,防风1009 ,羌活1009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609 ,旋覆花609 ,竹茹609 ;骨质增生者加狗脊10C g ,透骨草3009 ,木瓜1009 ,威灵仙3009 等。
对于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或反屈的颈椎病患者,或I 一皿度颈椎骨质增生者,可将药枕制成长40cm 、宽18cm 、高10 一12 。。的元宝形状,垫于颈项部,仰卧,保持头颈部轻度仰伸位,枕后可用轻力按压前额部,以加强疗效。按压时,用力勿过大,每次向下按压的次数为20 一30 次.
3 .工作姿势健康成年人每天的工作时间约为Sh ,在工作过程中其体位与姿势往往按工作的需要而定,这不仅仅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且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与复发的主要原因.在屈颈时,颈椎间盘内所承受的压应力增高,此状态下加仁扭转、侧屈,以及不平衡的作用,使局部的压应力更大,加速了颈推的退变而致颈椎病的发生。加之,平时对颈推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其预防,颈项部极易发生慢性劳损而发病。需要强调的是,伏案_f - - .作人员、流水作业线卜的装配工等斜颈、低头和耸肩工作者,以及以抛、掷、拉、椎等重体力劳动者,一旦用力不当,极易损伤颈、肩、背部的软组织。现已证明,有些职业及上种与颈椎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要改变这种职业与工种虽然是一种好的方法,但实施时确实存在着许多困难,因而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姿势与体位显得更为重要.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颈椎病防治措施如下:
( l )及时活动头颈项部:头颈相对固定或需要仅向一个方向不断转动,风持续长时间工作的人,易引起椎间隙内压改变,使张力较大一侧的肌肉疲劳,从而引起颈椎的内外平衡失调而发生颈椎病或使其加重。为此,当这类人员或患者在其头部向某一个方向需要长时间固定或不断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在其固定或转动的间隙增加其相反方向的转动,如伏案工作者,在伏案工作30min 时,可将头向后多仰数次,或将头左右旋转,再向另一相反方向转动、后仰数次,工作学习和颈部活动的时间间隔长短可酌情而定,但不宜超过30min ,如此锻炼有利于颈部保健,可消除颈项肌肉疲劳,维持颈肌的平衡.
( 2 )间断远视: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伏案工作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为此,每当伏案一段时间后,应抬头远视半分钟左右,待眼睛疲劳消退后再继续学习或工作。( 3 )配置高低适度的工作、学习台:学习桌面或工作台面高低一定要适度,过高则使头颈部呈仰伸状,过低则颈部呈屈曲状,均不利于颈椎的内外平衡,尤其是后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最为多见,必须加以调整.其原则是,以头、颈、胸部保持正常生理曲线为标准,这一点对已患颈椎病者尤为重要。学习、工作台椅的高低要根据个人身材高低加以调整。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椅子均属标准件,其高度并不适合高低不等身材人群,因此,凡身高在1 . sm 以上或1 . 6nl 以下者,均应通过椅子的高低来调整学习、工作台面。对需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或颈椎病患者,可配备斜面台板、工作板或斜位阅读板,以减少屈颈程度。
(的增加间断活动:任何工种都不应当长时间固定于某一种姿势,工作时间较长者,应做颈椎活动上间操,以保护颈椎。至少1 一2 [ ,应全身活动及颈部活动5 ? smin 。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活动方式,这样不仅对颈部.对整个脊柱,乃至全身的骨关节系统均有裨益。
① 室内、室外活动均可。
② 活动形式多样。颈部活动以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为宜。全身活动可做各种工间操、太极拳、哑铃操、散步等。③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做颈部和全身活动,因其形式不同,其速度、强度及活动范围各不相同,个人均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年龄、体质、全身状态、职业特点、爱好等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以防发生意外。
④ 头颈活动适度为佳。由于颈椎病属退行性变,过频、过大、用力过猛的活动必然加剧其病理改变,并诱发各种症状、用力、活动时间以适量为度。
( 5 )预防慢性劳损。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体位与姿势前已述及,生活的不良体位与姿势是形成颈项部慢性劳损和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体位与姿势,对颈椎病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避免长时间低头看书、打牌、打麻将和长时间坐位,或卧位侧头看电视.从早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整理家务、打扫卫生、摆放东西、取物、接打电话,到炒菜、吃饭以及睡眠和其他各项活动,均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才能预防和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二、避免颈部外伤
外伤与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外伤可直接导致颈项部软组织损伤、颈椎错位、须推间盘的突出等;同时,外伤可再损伤,如从高处坠落可致颈椎脱位而未损伤脊髓,若救护方式欠妥,在救护时强力拉动,可使原来未受伤的脊髓损伤而致截瘫.颈项部外来暴力(来自各个方向)的挤、推、拉、压,头、颈、肩、背部的碰撞、跌扑,坐汽车时急刹车等,均可损伤颈部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囊,导致椎节失稳而发病。因此,应尽可能避免颈部外伤,尽可能防止和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三、毅练与营养
加强颈项部和全身的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保温防湿,劳逸结合,是减少颈椎病发生的主要措施。颈项部锻炼主要指坚持做颈部体操。
第二节颈推病的保健
掌握颈推病的防治知识,增强保健意识,采取积极的保健方妙法是防止、延迟颈椎病发生,减轻患者病变程度,减少痛苦不可忽略的方面。其主要方法如下。冠日1 .平常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全身包括颈项部的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锻炼,以提高软组织的耐受力、抗损伤力和免疫功能。
2 .脑力劳动者应多参加室外活动。体力劳动者应劳逸结合.
3 .伏案工作者,一般于工作lh 后,应休息一会儿.并到室外做适当活动为佳。
4 .全身特别是颈肩部应防止受凉、受潮。
5 .颈项保健操、医疗体操、保健气功等,对预防颈椎病的发生、阻止颈椎病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每天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一、近年研究概况及临证实践
颈椎病在我国较为多发,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治疗可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法,后者是颈椎病治疗的基础,即使手术治疗,其后仍有大部分患者常要进行非手术治疗以求康复.而在非手术疗法中,尤以单纯推拿或以推拿治疗为主,因其疗效好、见效快、操作较为安全,故常被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就近年来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及临证实践做简要介绍。(一》临床研究
1 .临床疗效
( 1 )神经根型颈椎病:本型临床以推拿为主治疗的报道较多,疗效也较显著.周超等对50 例患者采用颈椎斜扳和椎体的按压复位椎拿治疗,有效率96 %。林春秋等用推拿点穴按摩并且配合牵引、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此型颈椎病91 例,总有效率95 . 6 %。王新民等用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共116 例,其有效率均在94 % ? 100 %。
( 2 )椎动脉型颈椎病:肩背部肌肉按摩,旋转复位是本型有效的推拿治疗方法。有人采用旋转复位法加牵引.纠正颈椎骨关节旋转和微小错位,结果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的占46 % ,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恢复正常工作的占40 %。章家福等采用一指禅推、扫散、按揉、推桥弓、攘法等手法,施于风池、风府、肩井,头面以及颈肩部的阿是穴,结果治愈率为邪.3 % , 总有效率为100 % .杨俭等推拿颈后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0 例,结果,治愈261 例,平均疗程20d .表明手法能够很好地改善椎一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比中药治疗有明显的优势。林斌采用不同角度“拔伸、捺正”的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此型颈椎病65 例,其中治愈49 例,好转13 例,未愈3 例,总有效率95 . 4 % , 1 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 3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此型颈椎病症状复杂,涉及面广,多数病人以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冠心病就诊,故面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吕振柱以推拿疗法为主治疗本型颈椎病168 例,平均治疗12 . 5 次,治愈81 例,好转78 例。王元周等治疗276 例,痊愈189 例,好转51 例。吴毅文以推下把为主,同时揉捏颈项部和肩背部,手法均匀、缓慢、深达,不损伤皮肤,治疗SE 例患者,好转者占76 . 6 % ,对其中30 例进行了3 个月至3 年的随访,平均随访9 个月,优良者为46 , 6 %。
( 4 )脊髓型颈推病:吴毅文用推拿手法治疗104 例本型颈椎病患者,近期好转占974 % ,并对其中45 例患者进行了3 年的随访,随访年限最长者“个月,平均2 .能年,近期疗效优良者为53 . 6 %。王元周等治疗43 例患者,痊愈2 例,好转29 例,有效5 例,无效7 例。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推拿或以推拿为主治疗各型颈椎病,其有效率可达90 %以上,说明推拿治疗颈椎病可作为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
2 .治疗方法王元周等在颈部或痛点用攘、拿、推、揉等手法每次约治疗15min ,再用与患椎偏斜方向一致的手法从其痛侧上方绕过领下,用示、中指扣住患者棘突(另一手扶其后),用肘部夹住其下领,让其头部前屈并侧转45 。,使其头转至最大限度,然后瞬间用力再转5 一10 。,与此同时示、中指用力使患椎复位。在手法整复前先行康复卧位间歇性牵引。廖军用推拿治疗颈椎病12 。例,总有效率为99 . 16 %。其治疗方法先行放松牵引法:患者取坐位,术者先检查按压病变部位和颈部的僵硬程度.如果颈部的肌肉僵硬、压痛明显,先用手指在颈部自上而下地拿揉,待颈部肌肉僵硬和疼痛明显缓解后,再用牵引器牵引。如果颈部的肌肉僵硬、压痛不明显,则先牵引,再用手法治疗。医者用推法对颈部至肩部肌肉反复治疗数遍,再用攘法在颈、肩部反复操作,使患者颈、肩部的肌肉完全放松.然后用拇指或多指反复拿、揉患者肩部15min ,用拇指弹拨项韧带及肩脾冈缘数次,并点按风池、肩井、天宗、肩中俞、天柱、曲池、手三里及合谷等穴位7 ? smin 。再行旋转牵引复位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一手放在患者下领部,另一手拇指放在偏斜棘突处,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此时即可听到“喀咔”的响声,表明关节复位成功.操作时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切忌粗暴,最后在患者颈、肩、背部做攘法、拍法7 ? smin ,以上方‘法ldl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
宋勇达等用推拿加角度牵引治疗颈椎病,其方法是:① 角度牵引:使用枕领牵引带牵引,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头部中立位.对颈椎曲度(士smm 者,使牵引带绳.与身体的角度>15 。,头部前屈200 ,牵引重量由3kg 开始,3d 后重量加至4kg ;对颈椎曲度<7mm 者,颈部悬空,重量由4kg 逐渐增至6kg 。牵引时间平均为30min , ld2 次,10d 为一疗程。② 推拿:根据症状取穴,颈部疼痛而不放射者,取曲池、大推、肩井;上肢麻木或疼痛、肌力减退者取肩骼、肩骼、风池、内关、外关、合谷;头痛眩晕、视物不清者取百会、太阳、曲池、大推、肩井。患者取坐位,用揉法和攘法作用于项部和胸锁乳突肌处,施以轻手法,然后在棘突两侧行提筋手法.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③ 牵引推按法:术者立于患者之背后,左肘屈曲托患者下领,右手绕耳后扶患者枕骨,在缓缓向七牵引患者颈部的同时,右手拇指从颈,棘突向上准按,并轻轻左右旋转颈部犷左右。治疗后用颈托固定颈部,夜间去掉颈托,睡硬板床,用颈椎防治枕固定头部。
李建成等采用不同角度颈椎牵引配合仰卧位手法治疗颈椎病,方法是患者取坐位,依据其颈椎X 线片及受累神经根定位确定患椎,采用电脑自控牵引床进行颈椎牵引并调整牵引角度,使颈椎达到前屈5 ”一25 。,具体为颈卜3 后伸5 ”一扩,颈4 - 5 前屈O 。~5 " ,颈5 一6 前屈5 “一15 " ,颈。7 前屈150 一250 ;牵引重量从2 . skg 渐增至6kg ,每次25min ;接着进行推拿手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其头端,依次进行:手拇示指推、揉、拿、捏颈肌以放松颈部;双手示指沿颈椎中线从下而上平推,并在病变颈椎处用力向前推顶,患者往往有明显的酸胀疼痛感,分拨颈肌、拔伸颈椎并左右旋转,点按太阳、风府、风池、缺盆、肩中俞等穴,并以揉拨按拿等舒筋手法结束操作。
周超等用推拿配合牵引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 例。其方法为:① 首先按揉上背部及上肢肌肉;拿法施于颈项、肩井部,推桥弓、肩臂部。② 牵引复位:采用布带牵引至患者坐位的前上方,牵引时患者头前倾30 。,采取持续牵引,拉力开始为skg ,以后可逐渐增至12 . skg ,先静止牵5 ? 10min ,待患者椎间隙、关节、关节突关节及软组织被拉开,颈部处于“失稳”状态时,医者一手抵住患者枕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领部,使头向一侧旋转到最大限度约45 " ,然后两手同时做一个快速的,方向相反的、小幅度的扳动,此时可闻及“喀咔”的一声,示复位成功;使头转向另一侧,再做一遍。如果患者颈3 一?中有病理移位者,可在牵引过程中施行扳法之后做牵引复位:即医者用拇指垂直方向按压患椎椎板,达到复位。
林春秋等的治疗方法:向外上方推天窗穴(在耳垂与枕外隆凸的中点)。向外上侧点推椎点(第7 颈椎两侧缘)。向颈部方向点按肩上穴(肩锁关节上方凹陷处);垂直点按三叉筋穴(第7 颈椎与肩脚骨上角缘连线中点);向上点叩颅点(枕外隆凸下缘);垂直点按阳明点(前额发际中点上方0 . scm 左右);向上点按内眉点(眉弓的中内1 / 3 交界处);向上点按外眉点(眉弓的中外1 / 3 交界处)等穴。每穴操作1 ? Zmin 。然后,双手拇指点按大宗穴.其余四指抓住肩部,令患者头部左右转动及前屈后仰各5 次;接着一手托住患者下颁,另一手托住后枕部,双手向上端提,并左右转动、前屈后仰达到最大限度,各3 次。再以一手顺颈椎自卜而下揉捏双侧颈肌,最后拿捏肩井穴,用掌根摩擦双侧肩脚等颈背部数分钟而结束治疗。3d 治疗l 次,15d 为一个疗程。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推拿方法的正确运用,同时配合牵引等方法治疗颈椎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推拿手法要注意手法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不要超出生理极限:在病理状态下,特别是颈椎骨质增生存在时,手法尤其是扳法不能超过颈椎正常活动的允许范围;操作手法要灵巧多变,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病程、小同兼证而有所选择;同时注意力度和时间的恰当控制;牵引应注意角度、重量(4 ? 15k 动时间(5 ? 30min ) 等重要因素。
《 二)推拿治疗颐椎病的机制
《 医宗金鉴》 曰:“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能通郁闭之气,摩其塑聚,以散癖结之肿。”这就是中医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之机制.现已证实,推拿可以改善颈部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刘傲霜等认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软组织松解和颈椎牵引旋转复位的推拿手法,是在一定的生物力学作用下,借助髓核的回缩力而还纳,恢复颈推间盘的原状,改变了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还改善了推一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姚馥兰等认为,推拿作用可由脊髓反射系统传到视丘下部“B " 细胞区交感带,直到大脑皮质对自主神经进行调节。吴毅文认为,推拿按摩时,头皮神经末梢和头皮血管感受器以及颈部软组织的感受器受到一定的刺激,通过一系列反射机制.交感神经的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从而改善了椎一基底动脉的血供和局部的血液循环。有研究表明,推拿后Na + , K +一ATP 酶活性降低,提示推拿作为一种刺激因素,可能通过机体某种神经一体液途径促进下丘脑释放Na 、K 一ATP 酶抑制因子,推拿后,血管紧张素n 含量显著下降。推拿可以重建颈椎动力平衡系统,进而达到恢复和稳定静力平衡系统。另外,推拿可以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小或变直,或反曲成角。
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报道较多,在机制研究方而多从生物力学、脑血流量等入手,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穴位注射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推动脉型预推病抢文精选
内容提要目的:观察风池、阿是等穴注射维生素Bl :、丹参注射液,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 周,随访3 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64 例中痊愈52 例,占81 . 25 % ,明界优于对照组的56 . 25 % ( P < 0 . 05 ) ,而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尸>。.05 ) ;观察组有症状明显减轻和症状消失快的优势,不同性别、年龄、病程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尸>0 . 05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药治疗穴位注射推拿手法中图分类号R245 . 9 R244 . 1 文献标识码A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最为常见者之一,以4Q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我们近几年来应用穴位注射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本病64 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按2 ' l 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结合推拿手法组(观察组,下同)和单纯推拿手法组(对照组,下同)两组。
观察组,共64 例,其中男42 例(65 . 62 肠),女22 例( 34 . 38 % )。年龄最小的32 岁,最大的73 岁。病程1 个月至8 年余。长期低头工作者47 例次(73 ,议%) ,着凉后发病者20 例次(3 125 % ) ,劳累后发病者8 例次(12 . 50 写),突然发病者52 例次(跳.跳%) ,缓慢发病者竹例次(18 , 75 % ) ;既往有颈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