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颈椎病临床研究概况及典型病例介绍
伤史者3 例次(4 . 69 % ) ,伴咽部感染者5 例次(781 % )。对照组:共32 例,其中男18 例(56 . 25 % ) ,女14 例( 4 3 . 75 % )。年龄26 一72 岁;病程1 月至6 年。其中长期低头工作者21 例次(65 . 63 % ) ,着凉后发病者9 例次〔 28 . 13 % ) ,劳累后发病的5 例次(15 . 63 % ) ,突然发病者22 例次(65 . 75 % ) , 缓慢发病者]0 例次(31 . 25 % ) ,颈部有外伤史者1 例次( 3 . 13 % ) ,伴咽部感染者3 例次(9 . 38 % ) ,
2 诊断标准
根据董亦明等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制定。
症状:① 眩晕,转动头部或颈部过伸过屈时发作或加重;② 头项强痛;③ 或伴头胀、跳、刺痛、闷重;④ 或伴恶心呕吐、耳鸣、记忆力减退。以① 、② 项为主,参考其他项。
体征:① 棘突、椎旁、肩部压痛、结节;② 椎动脉扭曲试验( + )。
X 线:颈椎间隙变窄,生理屈度变小或不稳,骨质增生,尤其是钩椎关节增生、椎lbJ 孔变小。必要时行C 丁检查诊断.3 治疗方法
先行推拿手法治疗,再进行穴位注射口
3 .工推拿手法O 3 . 1 . 1 理筋法沿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押提肌的纤维方向按摩10 一20 次,再从枕外隆凸向下以次按摩项棘肌、锁项韧带、棘韧带,拿项肌,以解除痉挛之肌肉。
3 . 1 . 2 斜扳法患者低坐法,医者高坐或站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放于项部,拇指抵于病痛处,另一手托住下颁骨,让患者稍低头,双手相对用力,向一侧(转向易眩晕之侧)旋转颈椎,并用力上提,达最大限度时,再稍加力旋转,使关节发出清脆的响声(如无响声亦无须强求)。必要时可同法做另一侧旋转。
3 . 2 穴位注射
穴位:风池(双)、阿是穴(压痛点、结节处)2 点.药物:维生素Bl : 500 拜g ( lml )、丹参注射液Zml ( 19 / ml ) , 2 %利多卜因1ml (如骨质增生时加骨宁注射液101 )。操作方法:用一次性5ml 注射器按比量吸取上述药液,常规消毒后刺人穴位,得气后回抽无血时等量注入各穴内。推拿手法和穴位注射1 周3 次,共治疗3 周,观察结果,二个月后随访疗效.
4 疗效标准
参考王惠等标准,分为:
痊愈:眩晕、头痛、颈肩痛、恶心呕吐、项部结节等症状、体征消失,3 个月未复发。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颈项轻度发僵。
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或治愈后又复发者。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变。
5 治疗结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主要症状眩
晕和颈项强痛的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大多首次见效,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直至消失,观察组较对
照组所需时间短,例数多。观察组治愈的52 例患者中,最短的1 次而愈,以3- 5 次治愈者居多,共37 例,占71 15 % ,而对照组18 例治愈的病人多在治疗的10 - 14d 后,计有14 例,占77 78 肠。
5 . 3 性别、年龄、病程疗效比较观察组不同性别,年龄( < 40 岁、<50 岁、<60 岁、)60 岁),病程(< 1 年、<3 年、<6 年、》 6 年)之间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无差异〔 均尸>。、05 )。表明应用此种方法治疗,不论性别、年龄、病程,均有较好的疗效。
6 讨论
椎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在颈动脉后方上行人第6 颈椎横突孔,向上直穿各颈椎横突孔至寰椎横突孔上方穿出,经枕骨大孔人颅。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颈椎间盘退变,一方面产生骨赘,突出表现在钩椎关节的增生,另一方面使黄韧带等椎间韧带松弛、皱摺、肥厚、椎间失稳,使推动脉弯曲、痉挛、受压,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椎动脉型颈椎病.即中医称之为妥血阻滞、脑失气血营养之眩晕等证。陈健等发现颈椎退行性眩晕患者血液戮稠度增加(红细胞比容、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猫度,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时间均高于健康人,红细胞沉降率及其方程K 值均低于健康人),即为佐证.本方法中所用之丹参,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疲、通经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能改善血密患者血派流变学,如降低全血、血浆猫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而接近正常水平,能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对缺血性脑病有治疗作用。维生素残:为神经营养剂.两种药物穴位注射给药,使药物直达病位,并通过经络发挥调节和治疗作用。同时,笔者采用的推拿手法.尤其是斜扳法既有拔伸牵引,又有旋转两种力量,拔伸牵引可使松弛的椎间韧带重新伸展,使扭曲的椎动脉重新变直;旋转可纠止失稳的小关节,并使骨赘和被压的椎动脉改变相对位置,从而减轻、缓解或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此外,可能通过刺激颈交感神经和颈动脉压力感受器,调节椎动脉紧张度和血流速度,降低血液豁稠度,改变血液中5 一轻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目一内啡肤等生物活性物质,起到活血化疥、改善椎动脉血供的作用,对此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三、典型病例介绍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临床应用非手术疗法,有针对性地治疗各型颈推病,笔者将近年来临床治疗的典型病例做一介绍,诚望起到有益的指导、帮助作用.
例1 .颈椎病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睡枕治疗
女,4 岁,陕西省富平县某乡学龄前儿童。2003 年4 月8 日初诊。由其奶代诉。
主诉:颈项软弱,举头无力半年,加重1 个月。
患者半年来常呼颈项乏困,举头无力,头在一部位固定不超过10min 就须摆动、后仰稍感舒适,喜欢双手扶头。近1 个月来症状明显加重。无头晕、恶心呕吐、臂肢麻痛,食欲、睡眠可,二便调。头颈有被反复拔伸史。
查体:神清,体瘦,自动体位,颈部活动无异常,颈,一7 各棘突旁压痛(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无异常。
X 线检查:正位片示各椎间隙等宽,棘突居中,各椎休序列整齐,未见骨质异常改变。侧位片示颈椎曲度变直,呈一直线状,余无异常所见。
诊断:颈椎病(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治疗:睡枕疗法。制作直径8c 。、内装干净的细白砂元宝形枕头、辱晚以仰卧为主枕之。
结果:2 。。4 年10 月20 口随访,患儿枕后2 个月左右,颈项乏困、举头无力明显好转,已无须手扶头部。治疗4 个月后一切症状消失。颈椎X 线侧位拍片,生理曲度恢复rTi 病愈。嘱其睡眠时继续使用此枕头,以巩固疗效。
按:本病的病因经追问得知,该小患者性格外向,活泼可爱,成人均喜欢与之玩耍,常让小孩双手搭于成人的双前臂卜,成人双手置于小孩的颈项两侧,然后双手上提,使小孩升高离地,再放下,再升高,如此反复,即当地人称之“拔萝卜”。由于将头卜提时,小孩上肢、胸、腹、臀及下肢较重,上提之力与斤垂之重力的作用,使本来正常屈度的颈椎被牵拉而变直,同时固定颈椎的各韧带、肌肉也随之损伤,故而颈项强痛,举头无力,颈旁有压痛。
经睡枕治疗,将治疗寓于正常睡眠之中,利川生物力学原理,把枕头置于项部,通过枕头对项部的支撑和头部向后下的作用,使颈椎形成自然垂吊牵引而恢复正常生理曲度。本疗法简便,是纠正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有效治法。值得注意的是,该治法所用枕头必须长期使用,才能收效。
例2 .颈型颈椎病:推拿手技治疗
女,42 岁,办公室打字员,陕西省咸阳市人。200 。年2 月20 日就诊。
主诉:颈项强痛1 个月,加重7do
患者1 个月前因年终结账、每天在计算机卜工作6h 以上,随后颈项不舒,未在意。l 周来自感颈项强痛,喜欢伸屈头颈,活动后症状减轻,伏案工作症状加重。
查体:颈项肤色正常,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未见异常,颈3 棘突左侧局部饱满、压痛针斗)。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隙挤压试验、头颈旋转试验均(一)。舌淡红,苔薄,脉弦紧。
X 线检查:正位片示颈。棘突轻度左偏,侧位片示颈月双突征(小)。
诊断:颈型颈椎病。
治疗:推拿手技。采用本书第八章第四节二、“坐位旋转定位法(1 ) ”复位,强壮和舒缓结束手法。3dl 次。共治3 次,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例3 .颈型颈椎病伴落枕:腕踩针、痛点注射治疗女,57 岁,陕西省咸阳市某技校教师。2004 年3 月10 日初诊。
主诉:颈项强痛1 年,加重半天。
1 年来颈项不舒,时感强痛,未在意,3 月9 日晚睡觉姿势不佳,3 月1 。日早起床后颈项疼痛较剧,不敢活动,自服“消炎痛”疗效不明显.
检查:颈项强迫体位,头向右偏。颈。右侧压痛〔 份)。叩顶、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一).
X 线检查:颈椎曲度变小,余未发现明显异常。
诊断:颈型颈椎病伴落枕。
治疗:
① 针刺。进针点为右侧腕横纹上2 寸的内关与外关连线一圈的腕躁针针点,选上6 、上5 、上4 ,共3 点,取1 . 5 寸毫针,沿皮向上刺人1 . 4 寸许,以患者无酸、麻、胀、重、抽等感觉,且以右手腕部活动无障碍为宜,若有疼痛等不舒适感,须退针至皮下,重新向上刺人。l 次留针3omin , ldl 次.
② 痛点注射。药物:地塞米松注射液2 %利多卡因lml ,泼尼松龙混悬液(125mg ) lml ,注射用水加至401 。注射部位:颈,椎旁压痛最明显处。方法:用501 一次性注射器分吸各药物,混匀,常规皮肤消毒后垂直刺人约Zcm ,回抽无血液,注入部分药液,再分别向上、下、左、右各注人少许药液,再退至1 . som 处,同法注药至完。3dl 次。
同年3 月14 日来诊,病人头已不偏,颈项尤强痛,右斜方肌松软,颈3 椎旁压痛轻微。继用L 法腕躁针治疗3 次,痛点注射1 次,病愈。
例4 .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手技、牵引颈枕治疗女,50 岁,陕西省咸阳市教师。2002 年10 月12 日初诊。主诉:颈项强痛向右肩臂放射1 周。
因乘车受凉,次日即感颈项疼痛,活动不灵活,头向右侧屈曲时疼痛放射至右肩及右前臂部1 周。自服“炎痛喜康片”、“止痛片”症状稍减,停服后疼痛如故。
检查:颈左侧屈30a ,右侧屈400 ,前屈后伸可,颈、棘突右侧压痛(+ + ) ,并放射至右肩至右大拇指,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十),叩顶试验(+ ) ,右脸二头肌膛反射稍降低。
X 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小,颈。。椎体仁下缘轻度增生,颈,棘突右偏,椎体轻度右移,颈5 椎间孔变小.苔薄自,脉弦紧。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颈。侧方移位)
治疗:放松颈项肩臂;点压压痛点;揉按风池、天柱、肩并、天宗、秉风、肩骼;推颈项。患者取坐位,医者坐其身后,左前臂屈曲呈钩状,置于病人下领部,上提头部,右手拇指抵于颈。棘突右侧,并向左推顶,上提与推顶同时用力,即听到“咯瞪”一声。再行镇痛、强壮与舒缓结束手法。并嘱患者用颈椎牵引带自行牵引,每日2 次,每次20 一30min ,其牵引重量以能忍受为度。同年10 月17 日复诊:病人诉其颈项强痛减轻,头右侧屈时仍有轻微放射痛,颈、棘突右侧压痛著减.考虑为错位尚未完全恢复,继用上法施治。
10 月20 日复诊:症状、体征消失。X 线片示,颈。棘突居中,椎体、椎间孔均复常。嘱患者改睡直径1 吮n ,的元宝枕头,屈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头颈,以加强和协调颈项肌肉;注意颈部避免外力、受凉等。
例弓.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推拿手技、牵引治疗男,44 岁,陕西省咸阳市干部。2003 年9 月16 门初诊。主诉:颈项强痛、肩臂痛l 年余,加重:4d .
2 。。2 年患“颈椎病”以来,颈项强痛,时好时坏,重时口朋“止痛片”等药,症状稍减,一直未做正规、系统的检查和治疗.3d 前因转头不慎,随后项部剧痛,不能活动,疼痛放射至右肩、上臂、前臂挠侧,服止痛药效果不明显。
检查:右斜方肌紧张变硬,颈4 旁尤为明显,压痛(+子),头前屈后伸均45 " ,左侧屈250 左右,右侧屈40 ’。叩顶试验、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 ) ,头颈旋转试验(一)。
X 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小,椎体前缘骨质增生I 度,颈。棘突右偏,双突征(+ ) ,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
① 电针。取颈:一。夹脊穴(双侧)、风池、天柱、肩骼、肩髓(均右侧)、曲池(双侧)。接G6805 电针机,电量以患者可耐受为宜。ldl 次。
② 推拿手技。攘颈项、肩、背及上臂;被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颈项部;以夹脊穴为重点,按揉上述电针穴位;拿风池、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用力由轻到重;拇指推颈项;坐位拔伸颈椎关节;患侧侧扳颈推关节;搓揉颈项肩臂.ldl 次。
③ 牵引。用牵引带,牵引力量患者自行调节.以可耐受为度。ldl 次。
2003 年9 月19 日复诊:诉其肩臂疼痛显著改善,颈项活动已无大碍。右斜方肌变软,颈。旁压痛不明显,左侧屈300 ,叩顶及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一),继用上法治疗。
9 月23 日再诊:各种症状、体征消失。
例6 .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手技、小针刀、牵引治疗男,52 岁,干部。2002 年4 月8 日初诊。
主诉:颈项强痛半年,左肩臂放射痛2 个月。
半年来经常项强,乏力,喜伸屈.曾拍X 线片诊断为“颈椎病”,经针灸、按摩治疗时好时坏,近2 个月来项痛向左肩、左上胶放射至示指,颈左屈时明显。
检查:颈左侧屈30 " ,右侧屈2 扩,前屈后伸正常,左右旋转受限,叩顶、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一1 . - )。斜方肌中、下部变硬,颈。棘突旁。.scm 处有一梭形结节,上下稍尖.长约o . scm ,宽0 .只。m ,压痛明显。
X 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小,颈。;双突征(十),颈“椎间孔稍变小,颈;棘突左偏。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
① 推拿手技.行放松、坐位定位旋转法(参见本书第八章第四节二)、镇痛、舒缓手法。首次治疗后,颈。棘突旁仄痛性结节无变化。ldl 次。
② 小针刀。患者骑于有靠背的椅子上,椅背垫一枕头,头伏椅背.上,医者左手拇指压于梭状结节上,用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援上无菌手术洞巾,右手持已消过毒的针刀之针柄,刀口线与人体纵轴线相平行,先将其快速刺人皮下,左右手配合,对准梭状纤维结节,连续切割5 下,切时有阻力感,且有一定的韧性,当手下针刀有空落感时,起针,外敷创可贴。
③ 牵引。嘱患者用牵引带牵引,牵引重量以可耐受为度。id 早晚各1 次,每次3omln 。
结果:小针刀仅做1 次,推拿及牵引共10 次,症状消失而愈。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推拿手技、刮莎、点刺治疗女,37 岁,农民。2002 年9 月2 咬日初诊。
主诉:颈项强痛,右肩背抽痛7 个月。
7 个月前不慎‘,落枕”,颈项强痛较重,经休息1 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后未在意,随之经常自感颈项微痛,活动不灵,右肩背至上臂抽痛不舒,喜欢双手上托头部,按捏敲打肩背。
检查:石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发紧变硬,颈刁压痛(+十),叩顶试验(一),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
X 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小,颈3 棘突右偏,颈J 椎体稍向右移位。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
① 电针。穴位取风池、天柱、肩井、天宗、秉风、肩龋、肩骼,均右侧;曲池、外关,均双侧。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通脉冲电,电量以患者可耐受为度。ldl 次.
② 推拿手技。放松颈项,屈伸、旋转头项,攘项部,拿揉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左臂放于患者下领部,肘部呈钩状上提头部,右手拇指从颈,棘突右侧向左顶推,上提与顶推同时用力,使合力集中于颈3 上,听得,’咯吸”一声,再行舒缓结束手法。③ 刮疹。于颈项肩背、上臂部涂搽红花油,用水牛角刮痞板中等力量刮动,以督脉及其两侧3cm 内为重点。3dl 次。④ 点刺.每次刮疹后,于痞出之血络最明显处,用消毒过的三棱针点刺出血2 - 3 滴,一次点刺4 - 5 处。
同年9 月30 日复诊,患者自感诸症基本消失。检查:右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变软,颈3 椎旁压痛(士)。X 线检查:颈3 棘突及椎体已复位。
例8 .神经根型颈椎病:推t 手技、红外线照射、牵引治疗女,36 岁,咸阳市渭城区干部。2003 年11 月5 日初诊。主诉:右上肢麻木、持物无力半月余。
半月前不知何因突然右手无力,持物时而落地,随之右上肢及拇指麻木,右上臂至肘部疼痛。
检查:右肩、肘、腕及拇指活动正常,颈5 右侧肌肉饱满隆起,压痛(+斗)。头左侧屈30 " ,余无异常所见。实验室血常规及头颅CT 检查无异常。X 线拍片: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轻微反屈,颈,‘椎间隙变窄。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
① 推拿手技。放松颈项肌肉、推攘颈项,一指禅推痛点;按揉痛点及风池、风府、哑门等穴;屈、伸、旋转头颈;左手拇指向前顶颈5 棘突,右手肘部呈钩状,从胸前置于患者下领部,并上抬、后仰头部,上抬、后仰之力与向前顶推之力同步,每次反复1 。~15 遍;最后施以镇痛、舒缓结束手法。辱日1 次。
② 红外线照射。每日照射1 次,一般在推拿手技治疗后进行,每次3 。~40min ,以右侧颈5 为中心,以局部发热、潮红为度。③ 牵引。用牵引带自行牵引,德日1 次,1 次20 - 30min ,坚持治疗不间断,并注意每次向上牵引之力不宜过大,以有牵拉紧感为宜。
同年11 月16 日复诊:右七肢麻木、持物无力明显好转,右上臂、肘痛消失.颈s 右侧压痛(+ ) ,头颈左右侧屈45 ’。继用上法治疗。
12 月6 日再诊:前述各种症状与体征消失。X 线复查:颈椎反屈消失,生理曲度微向前突而愈。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手技、口服中药治疗女,56 岁,农民.2003 年5 月20 日初诊。
主诉:颈项强痛,向右肩背放射3 个月。
3 个月来,颈项酸困不舒,活动不灵,疼痛时向右肩背部放射,活动头颈症状稍减。曾服“颈复康冲剂”疗效不明显。伴有乏力,纳差,徽言,小便清长,四肢欠温,腰膝酸软,眼花耳鸣,记忆力下降。
检查:右斜方肌痉挛,右颈3 旁压痛(料),头前屈、后伸、右侧屈各300 ,左侧屈25 ”左右,叩顶试验、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 十)。
X 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J 棘突右偏,双突征(+ ) , 颈36 椎体前!_缘、颈3 后上缘轻度骨赘形成,颈d4 钩突变尖.舌淡、体胖,苔薄白,脉沉细缓。
诊断:神经根划颈椎病。
中医:痹证一脾虚肾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