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十六本 当代各家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荟萃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三章 髋与大腿部软组织损伤
内容开始
t; mso-para-margin-left: 2.0gd; mso-char-indent-count: 2.0">李宜谋手法
髋关节外弹响者,术者一手按住股骨大粗隆,另一手握住踝上,将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然后迅速向下牵抖,使下肢伸直,如有弹响则效果较好。最后在股骨大粗隆处作推揉理筋手法。

第七节小儿髋关节错缝

【 概述】
小儿髋关节错缝,是指股骨头与髋臼窝之间发生微小移动而言。古籍中没有这种病名,中医骨伤科在临床上一般常称之为“胯骨骨错”或“环跳骨机枢错努”。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无统一认识。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小儿髋关节扭伤、小儿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小儿髋关节半脱位等。本病以5 10 岁的儿童多见,女多于男,约为6 : 4
【 症状与诊断】
患者多有蹦、跳、滑、跌等外伤史,但学龄儿童多较活泼好动,一般都不能准确叙述病因。患下肢略呈外展、外旋状,步态缓慢跋行。若快走,则脚尖着地、身体晃动、跋行愈加明显。患者平卧床上,身体摆正可见骨盆倾斜、两腿长短不齐。检查时往往不能找到具体的压痛点,常能告知膝及大腿内侧不适,儿童常可跋行玩耍。主被动内收、外旋髋关节时疼痛加剧。X 线照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疾病。本病必须与小儿先天性髌关节半脱位、髋关节滑膜结核、股骨头坏死和化脓性髋关节炎相鉴别。
【 手法荟萃】

田纪钧手法

1 .患者卧位,术者先于患髋周围施以摩推和拿捏等手法以松弛患髋周围软组织。
2
.复位法
儿童:患儿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以一手按住患髋骼前上峪,另一手握足踩部。于外展位后下牵拉患肢并略带旋动。屈髋屈膝,于略内收位下压患肢,使患膝拉触腹部,片刻后再外展一外旋一伸直患肢‘术中可闻及“咯吱”的复位声响。术后若双下肢已等长,说明复位成功。

成人:患者侧卧,患肢屈曲在上,健肢伸直在下。术者立于患者对侧,以双手卡紧患肢大腿根的内、外侧,以己腹部抵住患膝,在双手持续压膝提髋作用力下,使患膝屈曲并贴住其腹部,再外展一外旋一伸直患肢,最后伸屈患膝髋数次。术中亦可闻及“咯吱”的复位声响。双下肢若已等长,说明复位成功。未成功者,注意不可大力重复操作。
3
.术后可于患髋施以轻柔的按摩手法。
林如高手法

1 .患者俯卧位,术者先于患腰臀部施以揉摩法,再于髋部之痛点作按压揉摩。
2
.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握患肢小腿,一手扶患膝。屈髋屈膝,在屈曲位做患肢的内收、内旋,保持内旋位,再拉直患肢,并转摇患肢数次。

杨希贤手法
1
.患儿仰卧位。助手双手固定骨盆。术者一手握足踝部,另一手以肘部钩住患肢胭窝部,使髋膝各屈曲90 度,然后用力向上提拉,并徐徐内外旋转髋关节。接着术者在提拉下,将髋关节内收、内旋,继而极度屈髋屈膝,再逐渐外展、外旋,然后将下肢伸直。2 .患儿仰卧,助手以双手托抱住患儿腰部,术者一手握患儿小腿下部,另一手握患儿大腿下部,与助手相对拔伸。继而髋膝各屈曲9 。度,术者以一手扶于膝前部,另一手握踩上部,反复摇转髋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在施行以上手法过程中,多可闻及响声,此时患儿双下肢等长,患髋疼痛消失,说明整复成功。如嵌顿时间长,整复时常听不到响声,但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整复后应卧床休息3 5 天,并局部外敷消炎膏,以利髋关节部炎症消退。

张长江手法

1.患者俯卧,先用掌摩手法3 - 5 分钟,使患儿镇定,然后再以掌推法,使紧张的肌肉松弛。
2 .
患者仰卧。助手按住两骼骨固定骨盆,术者立于患侧· 下士扶持膝部,一手握踝部,使髌膝顺势屈曲。患肢变长耸则套磐坪俘曲的基础上,将髋内收、内旋、伸直,反复活动数遍广庐砂经图甲劣到大,力量由轻渐重,使髌的屈曲、内收、内旋活动能达钊最灭限度,两下肢等长为止。

刘寿山手法

患者仰卧,术者站在伤侧,用一手虎口按在腹股沟处,另一手握住小腿下端,将伤肢拔直,环转摇晃伤肢6 7 次。

将患侧小腿挟在腋下,拔伸牵引。

将伤肢髌、膝关节尽量屈曲,使膝靠近胸部,足跟接近臀部,按伤侧腹股沟之手,改按膝部,用力向下按压。

嘱患者向健侧翻身,同时按膝部之手改按臀部,以拇指顶住里缝(坐骨结节后下方)用力戳按,同时握小腿下端之手将伤肢拔直。

黄乐山手法

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按住骼骨,一手由膝内侧握住小腿近端术者按骼骨之手压膝,另手握小腿近端,压膝之手轻轻摇动髋关节,使下肢在牵引下逐渐伸直,双下肢即可恢复等长第八节臀上皮神经损伤

【 概述】
臀上皮神经来自1 3 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在股骨大粗隆与第3 腰椎间连线交于骼峪处平行穿出深筋膜。臀上皮神经损伤后可发生剧烈的腰臀部疼痛,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症状与诊断】
绝大多数患者有腰臀部闪伤、扭伤或受风寒史。患侧腰臀部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祥痛,急性期疼痛较剧烈,且有大腿窜痛,但多不超过膝关节,无下肢麻木症状。疼痛的部位较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的神经分布界线。患者常述起坐困难,由坐位改直立位时或由直立位下坐时,感觉腰部使不上劲,疼痛加重,多不能直接起坐,需双手扶物或他人扶持方能起坐。
患者弯腰活动受限,对侧下肢直腿抬高受限,但无神经根刺激体征。在骼峪中点直下方3 4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