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膝与小腿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 概述】
膝关节的内侧及外侧各有坚强的副韧带附着。当膝关节处于半屈位时,膝关节稳定性差,内侧副韧带松弛,若突然受到使膝关节外展或外旋的外力,可使内侧副韧带损伤。如跳跃、滑冰、打球时均可发生。这种损伤一般较轻,多为韧带单纯牵扳伤,完全撕裂者较少。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较少见,多由外力迫使膝关节过度内翻所致。
【 症状与诊断】
患者多有明确外伤史,如过度膝外翻等。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内侧明显肿胀疼痛,若患侧有部分断裂,疼痛较轻,走路时加重,但尚能完成日常活动,短时间内可恢复大部分功能;若损伤严重,韧带完全断裂,则疼痛剧烈,患肢不能负重而丧失功能。出血较多者可出现皮下疲血,常见于完全断裂的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有时会出现膝关节锁固(当膝关节做伸直活动时,突然被迫处于半伸直状态,待过一段时间后听到咔嗒声响后方可伸直)此外,亦可摸到固定的膝关节内侧的局限性压痛点。当韧带完全断裂时,可在压痛点处扣及局部组织缺损性凹陷。强度的膝内翻暴力作用于小腿外侧,或因突然外力作用于膝关节内侧,引起膝关节外侧疼痛、肿胀及皮下癖血和局部性固定压痛,往往以膝骨小头附近最明显,是诊断膝外侧副韧带断裂的主要依据之一。
膝关节伸直位时,正常人不能作侧向收展运动。当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时,可有被动外展运动,膝内侧疼痛剧烈,可摸到空虚凹陷感;当外侧副韧带完全断裂时,可有被动内收运动。若内、外侧副韧带伤而未断,则作侧向试验时,伤处疼痛,而不能作侧向外展运动。普通的x 线片对诊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并无重要意义,需摄膝关节外展位、双膝关节正位对比、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小腿内收位双膝X 线正位片对膝外侧副韧带断裂的诊断价值较大。
【 手法荟萃】
林如高手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在伤处可作轻揉按摩,并轻轻地伸屈膝盖2 一3 次,恢复关节之轻微错位,并舒顺卷曲、嵌顿的滑膜和筋膜。
章宝春手法
膝部伤筋、筋断者不宜施理筋手法,宜早期手术修补。筋不断者可采用理筋手法,具体步骤如下:
1 .推揉点按在膝部筋损处先推擦伤药酒数遍之后,从患肢大腿至膝部,由上而下,顺其筋路,反复推揉数次,并点按痛点、双膝眼、委中等穴,以舒筋解痉、活血镇痛。
2 .拔伸屈膝手法时患者取仰卧位,先将患肢伸直拔伸片刻。然后术者一手扶住髌骨上缘,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嘱患者肌肉放松,先轻轻地、小幅度地来回屈伸患肢(图14 一1 )。此时手下常可闻及筋伤复位的响声,手法后患者顿感疼痛明显减轻,活动灵活。
黄乐山手法
患者坐位,术者取一矮凳,坐于患肢外侧,分别采用下述手法。揉:将患肢架于术者大腿上,一手托胭窝部,一手拇指、食指分别置于膝内外侧,做旋转按揉。如系内侧损伤,则按揉的重点在内侧。
内外旋转位将膝关节伸直(图14 一4 )。
牵、摇;施上法后,一手握住膝关节两侧,另一手握住小腿远端做为力点,向下牵引,同时架托患肢之腿向上踞提,做为支点,与之对抗牵引(图14 一3 ) ,并在牵引下做被动伸屈膝关节的活动,反复数次后,再做小腿的内外旋转活动,使关节在活动中得以恢复,然后在牵引下,最后再将膝关节伸屈活动数图14 一4
刘寿山手法
1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法患者屈膝垂足,正坐床边。助手坐在伤侧,双手固定患者大腿下端。术者半蹲在患者前方,一手由外侧用拇、食二指圈住髌骨,并用拇指按住里缝,余三指在胭部拿住伤箭,另一手由内侧握住伤肢足踝部。轻轻环转摇晃伤肢6 - 7 次。术者站在伤肢外侧,用拿箭之手按住箭内侧,握足跺之手与助手用力相对拔伸(图14 一6 )。
使伤肢盘膝,大腿外展外旋,足跟尽量靠近健侧腹股沟部,用拿膝之手的拇指,推抨箭内侧。(图14 一7 ) 将伤肢拔直,用抨、顺、捻、揉法,按摩舒筋。
2 .膝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法患者面向术者,侧卧床边,伤肢在上。助手固定其大腿下端,勿使晃动。术者用一手拇指按住膝外侧,余四指在膝内侧拿住伤箭,另一手握住伤肢足踝部,将小腿环转摇晃6 一7 次,再与助手用力相对拔伸。 将膝关节屈曲,同时助手撤除,使膝靠近胸部,足跟接近臀部,拿膝之手的拇指用力向内归挤。(图14 一9 )
将伤肢拔直,用抨、顺、揉、捻法,按摩舒筋
张仲田手法
1 .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法
( 1 )令患者取端坐位,患肢屈膝700 。助手固定其股骨下端。术者坐在患者对面,双手环握其膝部,两拇指置于股骨的解部前下缘,余指分别置于股骨裸后下缘,在拇指推动的同时,余指向下方施以解法。
( 2 )术者外侧手保持下解之力的同时,将髌骨向内侧推挤。另一手拇指腹置于膝关节内侧压痛点上,用力向后上方拔动(图14 - 11 )。当感到指下有轻微滑动,便是筋已复正。
2 .外侧副韧带损伤手法患者、术者和助手的体位及步骤基本同上。其不同者是在施行操作的第二步时,将置于膝关节内侧的一手继续保持解法,同时将髌骨稍外侧推挤;另一手拇指指腹置于膝关节外侧压痛点处的前下方,用力向后上方拔动。
王焕新手法
1 .患者取仰卧位,助手一人两手固定患肢股骨下端,术者一手按住患膝正中,手指分别按在内外侧关节间隙处,另一手握踝部,徐徐牵拉,使膝关节尽可能伸直。
2 .术者用右手大鱼际部,沿内侧副韧带作纵行推挤由下而上,并用大鱼际在膝内侧自后向前挤按,继而滚揉,扩散疲血,减少疼痛。
3 .术者在患肢掐压主穴阿是穴1 分钟,配穴膝眼、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各半分钟。
4 .以摇晃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摇晃的方向与扭伤的方向相反,即内侧扭伤向外摇,外侧扭伤向内摇)。’
5 .通过上述手法后,摩揉痛点,患膝可能自动伸直,轻者立坐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身旁,用点揉法,点揉髌周八点脉(图14 一13 ) ,再用双手拇指点压内、外侧付韧带损伤处的两侧(图14 - 14 ) ,再用拇指点揉胭脉和胭侧双脉(图14 一15 ) ,最后用拍打法,拍打下肢四面。
王中衡等手法
1 .腰椎斜扳法。
2 .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侧,一侧腋下夹住患者足踝部,其前臂托于小腿后侧,另一手扶住膝部上方偏内侧,‘缓慢而强力的屈膝髋关节,继而伸直患肢。然后再向下牵拉牵引膝关节l 一2 分钟。
3 ,术者以掌根部按揉膝内侧疼痛明显处约3 - 5 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度。
李墨林手法
1 .准备手法按压太溪、解溪穴,推按、提拉踝关节,按压足三里穴,提拉股四头肌联合腱,按压风市、冲门穴。
2 .治疗手法
( 1 )患者仰卧。术者将患肢踝部夹持于右腋下。左手搭于患膝关节的前侧。右手屈曲,由患肢下面穿过搭于左手前臂。术者用力夹持患肢向下牵引1 - 2 分钟。可拉顺紧张、痉挛的肌肉和韧带。
( 2 )术者右腋下夹住足踩部,右前臂托于小腿后侧,左手掌托住股骨大粗隆,以强力屈曲髋、膝关节至最大限度为止。继而伸直患肢能使扭错移位的关节归位,并可缓冲出血粘连。
( 3 )术者仍用右腋下夹持足踝部,持续牵引。右手托住胭窝部,左手拇指及食指捏于股四头肌联合腿,向下推按,并随即向上提拉。右手拇指向上横行推按。然后伸屈膝关节4 一5 次。将断裂的韧带对位,并排除韧带下癖血。
( 4 )将患肢屈曲小腿为直立位。术者用两手掌揉按膝关节两侧,直至膝关节发热为止。然后右手持握踝部伸屈膝关节3 一4 次。扩散癖血,消除肿胀,减轻疼痛。
沈跃生手法
1 .理筋法患者仰卧,患肢轻度屈曲。术者以左手拇指或大鱼际肌置于内侧副韧带损伤处,沿纵轴方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推挤,使断裂的韧带舒展复位。然后用手掌按压患处数遍。手法结束时,将患肢抬高15 一20 度,使膝关节呈屈曲位。
2 .膝部推揉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双手拇指推揉或提拿大腿及小腿中部之肌肉。新伤,可作向心性推揉;陈旧性损伤,可作离心性推揉。
3 .推按膝关节体位同上,术者将患肢小腿挟于右腋下,右手掌托住膝关节后方,拇指置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附丽处;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髌骨上端联合腱两侧。先伸直膝关节,再屈膝。在膝作伸屈运动时,左手拇指沿内侧上方推压内侧副韧带。两手配合,照此法重复8 一12 遍,而后使膝关节置于伸直位。
4 .指压经穴指压膝眼、委中、犊鼻、梁丘、血海、阴谷等穴。
第二节膝交叉韧带损伤
【 概述】
膝关节内交叉韧带包括前后两条,彼此互相交叉,位置较深,结构坚固。前交叉韧带多系膝关节过伸性或强度外展性损伤所致。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比较少见,多与内侧副韧带或半月板同时损伤。其断裂可能在上或下附着处撕脱,以合并胫骨棘撕脱性骨折为多见,有时断裂多发生于膝关节屈曲位,外力加于胫骨上端前方使胫骨向后移位,将后交叉韧带撕裂,可能为股骨附着部撕脱或胫骨附着部撕脱。
【 症状与诊断】
有严重外伤史。伤时患者自觉关节内有撕裂感,关节立即松弛失去稳定,同时关节内积血,显著肿胀,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限,被动屈伸时疼痛加剧。抽屈试验:检查时患者仰卧,屈膝90 " ,足平放床上,术者以一肘压住患足足背部作固定,两手环握小腿上段作向前拉及向后推的动作。当前交叉韧带断裂或松弛时,胫骨向前移动度明显增大,当后交叉韧带断裂或松弛时,胫骨向后移动度明显增大。慢性期肿痛减轻,主要表现膝关节虚弱无力,有不稳感,行走时需扶拐。患肢肌肉萎缩,内、外膝眼处压痛,伸屈功能较对侧略差。X 线拍片可见胫骨向前或向后移位,有时可见到股骨或胫骨附着部的撕脱性骨折。
【 手法荟萃】
林如高手法
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托住患膝,另一手按压膝部,以膝部为中心推拿按摩,并做大腿和小腿的按摩,后膝解除固定后可做被动的屈伸活动。
姜云和手法
1 .点按委中、承筋、承山、膝阳关、阳陵泉、血海、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盈沟等穴达“得气”。
2 .掌揉摩膝盖,推揉膝关节周围,伸屈小腿以活动膝关节。
3 .揉滚胭窝及周围达发热。研磨膝关节,患者仰卧,一手握足根屈膝关节,一手固定大腿下部,按压左右研磨膝关节。
4 .捏拿、揉滚、摩搓小腿后及两侧,牵抖下肢而结束。
张长江手法
1 .单纯交叉韧带损伤,可用中草药内服外敷,夹板固定在膝关节微屈位4 一6 周.
2 .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损伤严重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3 .手法治疗着重用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期,手法的应用可参考膝关节粘连章节的张长江手法。
第三节 膝半月板损伤
【 概述】
引起半月板破裂的外因有撕裂性外力和研磨性外力两种。运动员、搬运工、矿工等较易发生此病。撕裂性外力发生在膝关节半屈曲状态下的旋转动作。当膝关节半屈曲位时不稳定,在负重状态下,膝半屈再加遭受扭转外力,股骨牵动侧副韧带,韧带牵动半月板的边缘而发生撕裂。因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大,活动差易被撕裂或挤压,故国外报道内侧半月板损伤比外侧多。研磨性外力多发生在外侧半月板,因正常膝关节稍有外翻,外侧半月板负重较大,若为先天性盘状半月板长期受关节面的研磨,即使无明显外伤,也可发生分层破裂。国内统计外侧半月板损伤较多,可能与国内先天性盘状半月板发生率较高有关。
【 症状与诊断】
多有膝部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主要症状是膝关节弹响、活动痛、交锁和功能障碍,上下坡或长途行走时症状加剧,膝部活动时可发生弹响声。有的患者有关节交锁,即在行走时突发剧痛,不能举步,将患膝稍作晃动或按摩,即可继续行走。检查时可发现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间隙有压痛,膝关节过伸过屈,被动内收及外展试验时,引起局限性的关节间隙部位疼痛。回旋挤压试验:患者仰卧,充分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推足部,一手置膝部,先使小腿内旋内收,然后外展伸直;再使小腿外旋外展,然后内收伸直,在上述过程中引起疼痛或弹响者为阳性(图14 一16 )。俯卧研磨试验:患者俯卧位,患膝屈曲900 ,术者在足踩部用力下压并作旋转研磨,半月板破裂者可引起疼痛(图14 一17 )。膝关节X 线造影检查有空气造影、碘水造影和气及碘水造影3 种,后二者常用,可明确诊断,并能对损伤定位。
【 手法荟萃】
林如高手法
膝缝伤筋,考虑系半月板损伤者,可作轻柔的被动伸屈活动。病员仰卧,放松患肢,术者左拇指按压痛点,右手握踝部,徐徐屈曲膝盖轮并内外旋转小腿.使局部疼痛减轻,然后伸直患膝(图14 - 18 )。慢性期,可每日或隔日作1 次局部推拿,先用拇指按压关节边缘的痛点,继而在痛点周围作推揉拿捏,可促进局部气血流通,有利于损伤的半月板修复。
章宝春手法
术者一手掌按住患肢,拇指与四指分开,分别按住膝内外侧痛,另一手握住足跺上并向下拔伸,嘱患者放松肌肉,屈髋屈膝90,将膝关节内收外旋、外展内旋摆转2 一3 次后伸直,乘患者不备又将藤关节尽量屈曲,使足后跟部接触臀部,此时常可听到关节内发出一弹响声,即感疼痛减轻,活动灵便。
刘寿山手法
患者正坐床边。由· 内侧握小腿下端,助手固定伤肢大腿下端,勿使动摇。术者一手另一手虎口拿住膝关节,用拇、食二指捏住骨端交接处。施术时,与助手同时用力,相对拔直伤肢。握小腿下端之牛间内、外旋转小腿,拿膝之拇、食二指,用力归挤(图14 一19 )。将小腿挟在术者两腿之间,与助手相对拔伸。术者双拇指在上,余四指在下,合掌拿住膝关节,使膝关节渐渐地尽量屈曲(图14 - 2 。)。将伤腿拔直,用持、顺、揉、捻法,按摩舒筋。
于洪勇手法
患者仰卧床上,将患膝保持在屈曲45 度位,一助手双手固定膝上部,另一助手握住踝部用力牵引。术者站在患膝外侧,一手拇指及食指按压膝关节外侧加以适当压力使膝关节外展,另一手握住踩上部配合作外展摇晃动作,当关节内发出较大弹响声时,疼痛立即消失,膝关节伸屈自如,步行回家。(注:以上适用于内侧半月板损伤)
高福利手法
以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为例。
1 .仰卧位下肢伸直(若不能伸直可在胸窝处垫一枕头,使关节保持半屈曲位以减轻刺激,在大腿前侧用滚法从大腿部到膝关节返复操作,揉摩靛骨下缘,待症状略有缓解后弹拨髌腱韧带。2 .左侧卧位.左下肢屈曲,在左下肢内侧从大腿根部到膝关节内侧用轻柔的滚法、揉法操作,在左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处用滚轻揉法操作,以局部酸胀为度。
3 .俯卧位从大腿根部到小腿滚法操作,重点在胭窝处,待疼痛缓解后配合小腿的屈伸活动。以上方法每日1 次,每次15 - 20 分钟,手法治疗后配合膝关节的热敷,热水浸洗患肢1 。一20 分钟。
王中衡等手法
1 .腰椎斜扳法。
2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术者一手扶住患膝,另一手握住小腿,尽量屈髋、膝,然后握住小腿作轻度而缓慢的小腿旋转活动。接着把患肢小腿夹于腋下,扶膝之手不动,缓慢伸直膝关节,最后在扶持下,用力向后牵引下肢2 分钟。
3 .患者仰卧、下肢伸展。术者立于侧方,用右手拇、食指,分别点按膝前下方的两侧膝眼约2 分钟。患者大多有膝关节内憋胀或温热的感觉。
沈跃生手法
解锁手法:患者端坐靠背椅上,患膝自然屈曲。以左下肢内侧半月板损伤为例,术者蹲下,面对患者,右手握住患肢踝部;左手拇指按于左膝关节半月板前角之压痛处,其余四指按住膝关节外侧。术者右手使小腿内旋位,然后再慢慢使膝伸直时,左手拇指迅速将半月板向关节内下后方按压,使撕裂之半月板复位。有时在拇指下可感觉复位时弹响声。最后,两手拇指置于双侧膝眼处,着力均匀地沿关节间隙向后推按主胭窝处。反复数遍。
若外侧半月板损伤,复位手法则方向相反。复位后,膝呈微屈位,包扎固定5 一7 天。
张长江手法
1 .摩、擦法患者坐位,患肢放松。术者一手托患膝胭窝,一手从大腿向膝部至小腿依次广泛摩动,然后以掌擦患膝胭窝及膝内侧等处。
2 .揉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托患膝胭窝,一手掌及大小鱼际肌广泛揉按患膝关节和大腿四周,重点揉按股四头肌内侧头。
3 .弹拨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以拇指或四指在患膝胭窝近端弹拨股二头肌、半腱肌及半膜肌。
4 .点按法患者坐位。术者一手拿患肢,另一手以拇指点按患肢足三里、阳陵泉、血海、犊鼻穴。
5 .解锁对半月板损伤造成膝关节交锁的患者采用牵拉,旋转小腿手法,以解除膝关节交锁。
6 .半月板复位法(适用于半月板边缘破裂乏术者一手拇指按压在患者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大多在内侧半月板边缘,其余四指拿定膝关节,另一手握小腿远端轻轻牵引,并小幅度的内外旋转2 一3 分钟。
7 .分推法患者坐位,膝半屈位约150 度一160 度。术者两手拇指分别置于患膝内外侧膝眼,两手其余四指拿定患者胭窝处,两拇指由外侧膝眼分别沿两侧关节间隙向两侧反复分推3 一5 分钟,使局部深层发热为宜。
8 .搓法患者坐位,膝关节半屈位,术者以双手虎口对置于膝两侧相合用力搓动3 一5 分钟。
亲长业 手法
1 .推抚法采用向心性推抚法,反复在患侧施术,以活血止痛。
2 .揉法采用指揉法在膝关节痛点处反复施术。
3 .下肢顿拉法采用下肢顿拉法操作5 遍。
4 .半月板损伤复位法患者仰卧,屈患膝。术者一手握住足踝部,另一手按压膝关节间隙的痛点。当小腿在屈曲状态下进行内收、内旋的同时,另一手拇指用力按压外侧半月板,使之复位。有时可听到复位时的响声,然后再沿外侧半板的边缘进行逐次按压理顺。内侧半月板手法相反。
5 ,经上述手法后,半月板已复位者,可配合揉拿法、掌腕对打法,以促进股四头肌的早期恢复。
第四节膝关节粘连症
【 概述】
膝关节粘连是下肢各种外伤后所常引起的后遗症。其它骨病(如骨髋炎等)由于影响了下肢关节活动,也能引起膝关节的粘连。所以下肢损伤或其它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早期即应注意关节功能的锻炼,或予较轻手法,以防止关节粘连而造成不良后果。
【 症状与诊断】
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重症病人除膝关节粘连外,尚有髋骨周围的粘连,膝关节完全处于僵直状态,轻症病人髌骨可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膝关节有一定范围的活动能,局部有酸痛或疼痛的反应,常由于关节附近的骨折,或者股骨干骨折,以及下肢多发性骨折.少数病例由于膝关节手术后所致。
【 手法荟萃】
张长江手法
1 .放松法患者仰卧,术者摩、擦、拿、揉、捏膝部周围及髌骨周围。
2 .拿憔法术者拇指和其它四指分别置于髌骨内外侧,将髌骨向上拿起,同时揉按髌骨两侧缘。
3 .推髋法术者双手拇指扶住髌骨侧缘,其它四指环抱固定在膝关节靛骨上下两端,以拇指反复推动散骨向一侧移动,加大髌骨的活动度。
4 .搓法术者以双手大小鱼际肌搓、揉膝关节两侧,力量逐渐深透到内外侧副韧带粘连处。
5 .揉法术者一手托膝关节胭窝处,一手以鱼际肌揉髌骨上4 指,并以拇指弹拨;力量由小到大,幅度逐渐增加,以解除髌上囊褶皱部的粘连。
6 .膝关节伸屈法
( 1 )术者一手握膝上,另一手握小腿远端,使膝关节胭窝放置在床边或架在术者大腿上,然后逐渐用力屈膝,有时可以听到解除粘连声。
( 2 )患者俯卧,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握患肢小腿远端,另一手按压患肢胭窝上缘或按压足底,徐徐加大患肢膝关节屈曲度。7 .摇膝法术者一手固定患膝,一手握住患者踝部,使膝关节屈曲而后由内向外,由侧向后旋转摇动,范围由小到大。手法结束时尽量屈膝,然后在伸直膝关节时,将小腿用力向伸直方向弹动数下。
狄任农手法
托踝屈膝法:患者俯卧,大腿前方紧贴床面。术者一手固定胭窝稍上方,另一手握住小腿,并用肘部托住患者踝关节前方。利用术者肘部的力量,将膝关节迅速屈曲15 一20 度,可有明显的粘连撕裂发生。
此手法1 一2 周做1 次。每次屈曲度不宜过大,以免加重损伤:
第五节 膝关节交锁症
【 概述】
膝关节交锁,即在膝关节伸屈至某一程度时突然被锁住而伸屈不得。除半月板损伤和关节内游离体外,可能亦与关节松弛引起关节囊、韧带、肌腱、半月板等软组织的嵌顿有关。
【 症状与诊断】
膝关节交领,一般无明显的外伤史,只是在偶然动作的情况下,将膝关节“卡”在某一角度,有时瞬时即可自行缓解,有时可延续数日或更久,局部一般无明显肿胀。
【 手法荟萃】
黄乐山手法
采用手法治疗,常用伸屈复位法和推拉终位法。
1 .伸屈复位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左臂屈肘,用前臂托住患肢的胭窝做支点,右手握住小腿远端做力点,左臂用力向利用突然的活动将嵌顿滑过或解除。
2 .推拉复位法上牵拉,右手同时向卜牵拉小腿,使之加大膝关节间隙,在牵引下做膝关节伸屈活动,有时可听及解锁声,说明交锁已缓解。如用此法尚未缓解,可在牵引下做小腿的内翻、内旋或外翻、外旋动作,听及解锁声,即表示已经解锁。或在伸屈膝关节时顺势突然用力屈曲或伸直膝关节,(图14 一21 )
患者仰卧位,患膝屈曲90 度。术者位于患侧,臀部坐压患足或用膝部压住患足做固定,然后双手环抱小腿上端,用力行前后推拉(近似抽屉试验的动作),或在推拉的同时作小腿的内外旋动作,利用关节的滑动解除交锁。
杜自明手法
1 .位置患者坐于普通板凳或椅子上,术者坐于伤肢之侧,所坐之凳应较患者坐位低15 一20 厘米。将患者伤腿轻轻伸直放于术者同侧之大腿上(即如患者左腿受伤应放在术者左大腿上)。2 .手法操作
( l )按摩理筋:手法开始首当理筋顺气,首先揉理大腿内侧,次理合阳部(即胭窝上中下),再理大腿前侧和外侧,最后理顺膝关节受伤最重处。理顺手法要自上而下,不可自下向上推。筋伤当顺,反之为逆,倒推则起包,横推则起埂。肿胀和疼痛之重点处,可自中心部向外作放射状分理,以宣通气血、消肿散癖。
( 2 )点穴:主穴:痛点穴(也是阿是穴,在压痛最著处)。配穴:滑囊、泉眼(即犊鼻穴)、合阳、酸麻、丘墟、昆仑等。继理筋之后开始点穴。点穴以痛点为主,手法宜先轻后重,避免粗鲁以防晕厥,点穴的顺序与理筋同,也是自上而下,按次施行。点穴同时遇有筋结者则行分筋法。
( 3 )前盘、后屈、伸腿镇定(以伤左膝为例):
前盘腿:术者左手持伤肢踝上,右手扶于膝部使其膝关节尽量屈曲使足跟达到对侧腹股沟处,右手再次点按痛点,镇定约1 分钟,镇定后将患肢缓缓恢复原位。
后屈腿:术者右手持伤肢踝上,屈膝,用力使其足跟与同侧臀部接触,左手扶持膝部,将患肢缓缓恢复原位。
伸腿镇定:以患肢小腿下1 / 3 处放置术者大腿上,术者左手手掌握于足拓远端,右手按膝部,两手同时用力,迫使足踝背屈和膝关节完全伸直,镇定1 分钟左右。
( 4 )转膝、弹腿(均属被动运动,由术者行之,仍以左侧为例): 被动转膝:手法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步骤,即屈和伸,具体操作法是:屈― 术者左手持伤肢跺上,右手扶于膝部,左手持踝将足送于胯部(小腿内收外旋),右手扶膝使(大腿外展外旋)膝关节呈屈曲状态。伸― 左手牵拉踝部(同时小腿内旋),右手推膝(大腿内收内旋)使膝关节伸直,此种动作先缓后快,反复十数次。转膝之先须嘱伤者放松肌肉不要紧张,否则不易作好。
被动弹腿:继转膝之后紧接施行。左手持踝右手扶膝,使膝关节一伸一屈,伸时将小腿用力迅速向前上弹出,操作时宜先轻缓, 后劲捷,反复十数次。
以上手法之实施,旨在活动关节,使气血流畅,筋位平复,疼痛减轻,临床治疗中须灵活采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随伤之轻重,患者体质强弱等具体情况变化加减。
刘寿山手法
患者坐在床边。一助手用双手固定其大腿下端,勿使摇动。第二助手一手握住足踝部,一手拿住伤肢的足拓。术者半蹲在伤肢外侧,一手轻轻握住伤肢小腿的下端,另一手握拳(拳眼在上),准备施术。施术时,嘱两助手缓缓用力拔伸,第二助手并轻轻向内、外旋转小腿。术者用握拳之手的拳眼,迅速向上击打胭窝,随即与第一助手同时撤除,术者握小腿之手与第二助手用力将伤膝屈曲,握拳之手推住伤膝,使膝靠近胸部,足跟接近臀部。
将伤腿拔直,用将、顺、揉、捻法,按摩舒筋。
王继峥手法
1 .取仰卧位使患者仰卧在治疗台上,以左侧为例,术者站在患者左侧,先在左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等穴施行点拿手法,使膝关节部的紧张得以放松,在其同时术者用手掌徐徐地将膝关节向下按压促使伸直。
2 .摇杆膝关节术者的左手抓住患者的左侧小腿下1 / 3 靠近跺关节,右手抓住左膝关节的内侧,术者用右侧的骼岭抵住患者左膝关节的外侧(股骨外裸)。此时术者用左手边摇边牵,右侧骼峪用力向前抵住膝关节,有意将膝关节造成外翻,此时可听到“格”的响声,立即将膝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一般足跟都可靠臀。3 .伸直膝关节术者将左膝关节拉至180 度再施行按摩方法,数分钟后即可要患者下地活动。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该法到此结束。如有余痛可重复2 次或3 次。
张长江手法
患者仰卧,按膝关节交锁的角度,在胭外适当垫枕头或棉垫,在膝关节周围及大腿、小腿,施搓、滚、摩等手法放松膝关节周围软组织。
2 .用指针法点按血海、阳陵泉、委中、阴陵泉、膝眼、犊鼻、梁丘等穴。然后边点按,边轻轻晃动膝关节。
3 .术者立于患侧,一手前臂托患肢胭窝,一手握住患者踝部,轻轻屈伸膝关节并逐渐用力向外牵拉,加大膝关节间隙,最后大幅度地屈伸膝关节,有时即可听到解除交锁声。
4 .术者按上法所述,在加大膝关节间隙牵引小腿的同时,做小腿的向外摇摆,听到解锁声,表示手法成功。
5 .术者一手握患者踝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别置于膝关节内外间隙,掌心扶在髌骨上,使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同时一边牵拉小腿一边内收或外展小腿,或作内外旋转,即可解锁。
第六节 髌下脂肪垫损伤
【 概述】
髌下脂肪垫位于股骨、胫骨与髌腱之间的锥形间隙,呈楔形,其后方被滑膜遮盖,伴同关节运动随时改变形状:其通常的影响是脂肪垫被推挤,向前方膨胀,从髌韧带两旁凸出,但难以向后方膨胀,因后方有病变组织的阻力,从而在脂肪垫后方出现症状,即伸膝运动终末时,股骨与胫骨夹挤脂肪垫后方的滑膜,引起疼痛。此外,还可伴有损伤性关节积液。
【 症状与诊断】
本病的突出特征是膝关节前部疼痛或深部酸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膝近伸直时疼痛最剧,膝稍屈曲时,痛即缓解。和健侧相比,患侧髌韧带两傍均肿胀,亦可有间期性关节积液,一般关节积液量不多,不至引起活动障碍,一经休息,即迅速消失。在髌韧带深层,可有模糊的压痛。以关节镜检查,可清楚地看到骼下脂肪垫后面的滑膜向关节内膨胀并明显充血水肿。
【 手法荟萃】
刘寿山手法
患者坐在床边。一助手用双手固定其大腿下端,勿使摇动。二助手一手握住足踝部,一手拿住伤肢的足踢部。术者半蹲在伤肢外侧,一手轻轻握住伤肢小腿的下端,另一手握拳(拳眼在上),准备施术。(图14 一23 )
施术时,嘱两助手缓缓用力拔伸,第二助手并轻轻向外旋转小腿。术者用握拳之手的拳眼,迅速向上击打胭窝,随即与第一助手同时辙除,术者握小腿之手与第二助手用力将伤膝屈曲,握拳之手推住伤膝,使膝关节靠近胸部,足跟接近臀部。(图14 一24 )
将伤腿拔直,用抨、顺、揉、捻法,按摩舒筋。
葛长海手法
患者先取仰卧位,术者坐于患侧,首先用拇指和中指掐股内下脉和股外下脉,用拇指刮法,刮髌周八点。用掌压法,压股根脉。然后让患者翻身取俯卧位,术者用大鱼际滚揉法,揉胭脉和胭侧双脉,最后拿揉下肢肌肉,拍打下肢四面。
刘庚辰手法
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按压膝盖,另一手握住踝部,充分屈髋屈膝,再使膝关节过伸,同时一手用力向远端推压髌骨,最后在伸膝位点揉。并嘱患者做双膝并拢,微屈,两手扶在双膝上做膝部环转运动。对膝肠侧头痛疼者,可行点揉法及滕肠肌抨顺手法治疗。
张长江手法
1 .揉法患者坐位,膝关节放松。术者一手拿托患者膝关节,另一手以拳或掌根揉动患者髌骨上缘、股四头肌腱及髌上囊处2 一3 分钟。
2 ,样件申老坐佑.犬老而手对置于患者膝关节两侧,从大腿下1 邝至小腿上1 / 3 处反复搓3 一5 分钟。
3 .揉按髋骨法患者坐位,膝关节伸直放松‘术者以手掌轻轻按压在髌骨上,缓缓向内外旋转,约3 一5 分钟,以髌骨下及脂肪垫周围有热感为宜。
4 .拨离法患者坐位,膝关节放松。术者手托扶患者膝关节并使其不断屈伸运动,另一手拇指指峰在髌下脂肪垫处反复刮拨,解除粘连,此手法适用于陈旧性脂肪垫损伤。对于新伤,脂肪垫局部肿胀者禁用。
5 .膝关节引伸法患者坐位。术者一手托患者胭窝,另一手拿小腿远端,反复屈伸膝关节3 一5 遍。
杨希贤手法
1 .患者仰卧,伸膝。先用手掌按揉髌骨下缘处,至局部微发热为度。
2 .点按内外膝眼、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约2 一3 分钟。
3 .以拇指横向揉拨髌韧带约50 一100 下。
4 .在患膝部施行摇膝法约2 分钟
骆派手法
1 .推股后法参见股四头肌换伤章节的骆派手法。
2 .反屈膝旋髌法患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并拢。术者站其侧,以两手紧握两足踩外侧悬钟穴处,使患者尽量将膝关节屈曲,再以手掌部将患者双膝下压,尽可能与腹部相贴,向左向右环形旋转5 一15 次。
3 .揉委中法参见股四头肌换伤章节的骆派手法。
4 .揉足三里法参见排骨长短肌滑脱章节的骆派手法。
第七节 髌上囊血肿
【 概述】
髌上囊血肿,内部出血奎聚,致髌上囊出现新月形肿胀,关节活动限制。大多急性损伤后逐渐肿痛,至5 一6 小时肿痛迅速增剧。【 症状与诊断】
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活动范围平均在100 度~160 度左右。有些患者可伸直到180 度,但屈曲活动都不能少于90 度范围。髌上滑囊区有局限性血肿的形成,在血肿周围有明显的压痛点,通常股骨内外髌及胫骨上端无压痛,如有压痛可能伴有骨折,一般比较少见。单纯血肿,髌骨无压痛;如有压痛,应注意髌骨骨折或裂,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有些髌上滑囊区血肿,同时伴有关节内血肿。由于积血可以在髌上区和关节腔之间移动,所以关节屈曲活动幅度较大,在外形上除髌上区血肿外,关节周围也有相应肿胀。这种关节出现血肿现象往往伴有其它组织损伤,应引起注意。
【 手法荟萃】
陈秉中手法
患者取平卧位暴露患肢,术者站于患肢一侧,先在血肿周围轻轻按揉数分钟,以放松肌肉痉挛,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手法过程,如左膝髌上滑囊血肿,则术者右手紧按股骨下端,左手握住踝关节,乘患者不备之际,右手突然按住股骨下端向下用力,左手向上形成膝关节被动过伸位,即而以轻快的动作迅速极度屈曲膝关节,此时可闻及“扑滋”声,血肿即时消失。
钱忠权手法
以左侧为例,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右侧,术者以左手拇、食二指紧按左膝的股骨内、外裸,掌心按住肿胀处,右手握住踝部,此时,术者两手同时向反方向用力,即左手向下压,右手提跺部,突然常可听到“璞落”的声响,随即肿块消失。
魏指薪手法
1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以拇、食二指紧紧地按住患膝的股骨内、外解,手掌按住血肿。
2 .另一手紧握患肢的足跟部,使患肢足部尽量背屈将患肢缓缓抬起,准备作伸直动作。
3 .术者两手同时向反方向用力,即一手向前挤压肿胀处,同时一手将患肢足跟用力向上提拔,使患膝过伸。操作时必须轻快、正确,迅速地在1 一2 秒钟内完成。手法过程中常可听到“扑落”血肿被挤破声音,随即肿块消失。疼痛也立即缓解。
4 .如过伸位未能使血肿消散,未听到“扑落”血肿破散声音时,则可迅速改用屈曲位,即一手仍然按住血肿处,另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关节尽量屈曲,当屈曲到.- -定角度时,可以听到“扑落”血肿被挤破散的声音。而后再将患肢放平。
在以上4 步手法过程中,如在第3 步手法时已出现“扑落”血肿破散声音,是手法成功的标志,则第4 步手法可以省去。以上手法1 次即可,再配合药物治疗。
髌骨有轻度骨裂或骨碎,仍可运用手法治疗。如果膝关节有不稳定的骨折,或者有侧副韧带断裂者,应慎重使用手法,尤其是屈曲手法。
张长江手法
1 .放松法患者仰卧,术者先沿股四头肌自上而下采用摩、揉、搓、捏手法使大腿及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放松。
2 .膝关节过伸法术者一手握小腿远端,另一手掌紧紧按住髌上囊血肿部,使膝关节逐渐伸直,然后迅速向上抬小腿将膝关节完全伸直的同时,用力下压靛上囊,常可听到“扑”的滑囊破裂声,肿胀即消散。
3 .膝关节屈曲若施上法未见血肿推散,可迅速将膝关节改为屈伸位,屈膝时,髌骨突然向下滑动,股四头肌牵张力增大,血肿受挤压而破裂。然后将患肢放平。
、手法过伸、过屈关节,使关节周围组织先后极度牵张,造成关节内压力增高,使积血冲破较薄弱的髌上囊滑膜向股四头肌扩散。促进血肿吸收,减少关节粘连,由于滑囊血管丰富,愈合力好,修复后一般无后遗症。
狄任农手法
过伸屈膝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握住踝关节,先将膝关节过伸,继而立即使膝关节过度屈曲,最后伸直该关节,即告手法完成。
刘岚庆手法
1 .按揉法患者仰卧,先在脾关、伏兔、解溪穴和股四头肌用按揉法,作为治疗前的准备手法。
2 .按压法及被动屈伸膝关节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拇、食二指分开,以虎口紧紧卡在髌上囊血肿的上缘(图14 一25 ) ,作向下按压的准备;另一手紧握患肢的踝部,作伸小腿动作的准备;两手配合同时用力,先迅速使膝关节过伸,然后再急速将膝关节充分屈曲,最后再缓缓地伸直膝关节。(图14 一26 )结束手法。在治疗过程中,常可听到响声,随即髌上囊的肿块消失,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亦有好转。
第八节 髌骨软骨软化症
【 概述】
本病是髌股关节软骨的一种退变性病变,好发于年轻人。其特点是髌软骨纤维性变,鳞片状碎裂,最后软骨糜烂暴露骨质。晚期在髌软骨边缘可形成骨刺,被认为是髌股关节的一种骨关节病。它与老年的骨关节炎截然不同,但在晚期易发展为骨关节炎。
【 症状与诊断】
此病多发生在青年人或中年以前,可起因子轻微损伤如扭伤或过劳。发病初期关节有弥漫性不适感,逐渐加重,后来出现髌骨后方酸痛。当膝关节伸屈活动时,由于髌股关节之间互相压迫,而出现疼痛。关节运动障碍,关节呈现僵硬状态,活动不灵活,伸屈活动易出现交锁。症状为间歇性,时轻时重,但晚期可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劳累后加重。髌骨处可有压痛及叩击痛,特别当向侧方推动髌骨时,疼痛加重,髌骨侧缘也有压痛,X 线片应摄侧、轴位片,晚期可见髌股关节间隙变窄,边缘骨刺形成及靛骨关节面粗糙硬化残缺等。
【 手法荟萃】
韦以宗手法
点穴舒筋法操作步骤:
1 .上病下取,通经活络法患者仰卧,术者双拇指腹分别点按太冲、三阴交、绝骨、阴陵泉、阳陵泉。由轻揉到重按,以患者自觉酸胀、麻木为度,使局部血液流畅,经络疏通,筋肉弛缓,也可使患者初步适应手法的治疗。
2 .下病上取,定痛舒筋法用双拇指点按相当于五里穴处的闭孔神经部位1 分钟,用力宜轻至重,患者自觉麻胀力度。3 .束挽疾解,直取宗筋之会法令患者屈膝(被动亦可),用拇指按压气冲(股动脉),由轻至重,至足背动脉微弱,股部皮肤改变,遂令助手伸膝,突破气冲之指。
4 .活血化癖,分筋理络法紧接3 法,即以掌代刀,自上而下叩打股四头肌。打一遍后,反刀为掌按1 遍(自下而上)。后顺肌间隙作分筋理络,反复推拿。至此,手法完毕。
3 法和4 法交替进行,每1 次手法可作2 一3 次轮回。整个手法自始至终不动膝关节。上手法每天1 次,每5 次为卫疗程,隔3 天再进行下个疗程。
吴林生手法
手法以抓散铲刮为主,先行整个肢体放松,自腹股沟开始从上向下用滚法滚6 遍,然后用拇指及中指从髌骨两侧将髌骨钳拿提起,垂直上下,提起放松,重复几十次;再在髌股之间水平面滑动几十次;继而用钳拿法提放股四头肌腿,这三法旨在改善髌股关节血液循环,减轻关节间压力。然后用一手拇指顶按髌骨内上(外上)缘,另一手握持小腿作屈伸活动,伸膝时拇指将髌骨从内上(外上)推向外下(内下),反复几十次。然后在髌骨周围找结节,多在髌骨下极,髌腿止点两侧,若把髌骨比作表盘,相当于在5 点或7 点处,找到条索状结节或痛点后,用拇指尖端铲推几十次,或屈曲拇指指间关节以指端按住索条,另一手掌按压在拇指上用臂力进行推刮十几下,这二种手法止痛效果很好,最后以轻叩肢体,结束手法。
张长江手法
1 .放松法患者仰卧。术者在患肢膝周围采用摩法,拿法,捏法等广泛放松膝周围软组织
2 .点按法在患膝取承山、血海、犊鼻、阳陵泉、阴陵泉、双侧膝眼· 髌上囊等穴重点施用指揉法、指捏法。
3 丁揉髌法术者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另lJ 放于髌骨两侧,将髌骨掐起并用指着力揉捏,
4 .按揉髌骨法术者以手掌按在髌骨上,缓慢揉动髌骨,使散骨面轻微的在股骨髌间研摩。
5 。髌周刮法患者仰卧,术者用拇指和中指拿住髌骨,以拇指沿髌骨8 点或12 点处施以刮法。然后以手掌在髌骨周围轻轻揉动以缓解刮法带来的不适。
李宜谋手法
1势 即用垂直的力量,以拇及食、中三指分别钳于髌骨的两侧,顺腿的轴线方向上下滑动,迫使髌股关节脱离接触,髌骨则由下向上升起,作用在于松解髌骨周围的软组减轻超过生理的髌股之间的压力与刺激, 10 次左右。用水平的力量,一手握踝、屈膝,另手握膝,拇指在上,压于髌骨上缘,余四指在膝后部,伸膝时顺势将髌骨推下,即顺腿轴线方向由,或者换压髌上缘外上方推
上往下推压,出现髌前下端悬空的现象,或者换压嵌上琢外工刀惬髌向内下方或压髌上缘内上方推缤向外下方,使髌骨形成水平方向的滑动,作用主要在扩张伸直装置,增加髌骨的活动度。2 ,研磨法患者仰卧,伸膝,术者一手掌按压髌骨上面,垂直方向用力研磨髌骨向上下或内外方向,按压时以患者能忍受为宜,反复1 - 2 分钟。令患者俯卧伸膝,术者一手掌压于髌骨上部,手背部贴床,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用力下压的同时握散部的手作内外研磨动作,亦可有磨擦感。3 .揉搓法于股骨髌面内侧或外侧压痛部位作棵佐于恢,手法之轻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宜。
王中衡
1 .腰椎斜扳法。
2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术者坐于患侧,用右手拇指及食、中指分别掐住髌骨内外两侧,拇指及食、中二指相对用力掐住,扣住髌骨,持续2 - 4 分钟。接着一手拇指点按住髌骨上缘中点,另一手拇指、食指分别点按住髌骨下膝健两侧的膝眼,持续2 分钟以上。此时患者多有膝内发热、发胀的感觉。
王启民手法
患肢膝关节自然伸直放松,先用揉、拿、滚、搓手法放松膝周围软组织。再用拇指沿髌骨周围做按、揉、推手法,但力量不要太大,力量要落在髌骨边缘关节缝隙处,不要落在髌骨上,尽量避免髌骨的滑动。然后按揉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等穴。再让患者坐于床边,双下肢自然下垂,术者双手拇指分按于内、外膝眼穴上,双手示、中、环、小指分别放于膝后面两侧,环抱膝关节,在按揉内、外膝眼的同时,用后面的8 个手指做膝关节的伸屈活动,连续操作3 - 5 分钟。最后用拇指按拨髌腿及髋骨上缘凹陷处。
杨希贤手法
1 .患者仰卧,伸膝。术者以手掌在膝前部施行摩法,至局邵微发热为止。
2 .点按内、外膝眼及鹤顶穴约1 - 2 分钟。
3 .以一手拇指按压痛点,另一手握住患肢踝上部作膝关节屈伸活动,约30 一50 下。
4 .以双手拇、食指分别按压于髌骨内、外上角和内、外下角处,并嘱患者用力收缩股四头肌,约50 一100 下。
第九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概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该病系机体生理上退化作用、机械性积累劳损所导致的结果。属中医学中骨痹的范畴。
【 症状与诊断】
献节活动时或活动后疼痛,关节变形、肿胀、部分患者伴亨关节硅积液,下蹲起立时膝关节无力、可出现“腿打软、滑落’,庵晨注或又里后站立时关节僵硬,须轻微活动后方能恢复正觉:两侧有压痛。屈伸功能障碍,x 线照片可见膝关节有增生性改变。
【 手法荟萃】
刘玉探手法
1 .准备手法按摩大抒、’肾俞、环跳、风市、委中、承山、冲门、膝眼、阳陵泉等穴位。
2 .治疗手法( l )提拉股四头肌:以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按住髌骨上方两侧皮肤提拉肌肉,反复20 次。
( 2 )推揉髌骨:双手拇、食指分别按住髌骨下缘,纵向推拉髌骨20 次,然后以掌的揉搓。心扣住髌骨做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下膝
( 3 )膝过伸加压:令患者伸直膝关节踝关节,同时另一手掌下压髌骨下方。,一手握住足掌用力背伸
( 4 )侧向加压屈伸膝关节:患者仰卧位,一手握住患者小腿,同时另一手掌按住膝外侧向内挤压方屈伸膝关节,内侧向外挤压。,然后再按住
( 5 )屈伸旋膝:一手按住膝前方,另一手握住小腿下方,最大限月口口『 阅.度地屈伸膝关节,同时做内外旋活动。
( 6 )抱膝揉搓:膝半屈位,双手指交叉抱住膝两侧,以手掌和大轻加以弹拔,再顺其走行理筋,最后点按1 一2 分钟。
3 .放松手法
患者分别仰卧和俯卧位,以大小鱼际自上而下轻揉下肢肌肉数遍。
上述手法做完需约15 - 20 分钟,患者自觉下肢发热,上下串通,肌肉松软,膝关节活动轻快。手法每日2 次,10 次为1 疗程,多数患者经1 一2 疗程后取得一定疗效。
王肇普手法
主要采用3 种手法,即摸法、按法、研磨法。病在皮肤肌肉的,手法要轻,每一穴上用的时间要长(10 秒~20 秒)。
取穴:足少阴肾经:阴谷穴;足太阴脾经:血海、阴陵泉;足厥阴肝经:膝关、曲泉;奇穴:鹤顶、膝眼、四强。
在穴位上应用摸、按、研磨法的同时,可做髌骨的研磨,使关节内感觉发热为止。
沈跃生手法
1 .膝关节分推法患者仰卧或坐位,屈膝或伸膝均可,下肢肌肉放松。术者面向患者,两手拇指横放于膝关节两侧膝眼处,其余手指置放于膝关节外后方,用手拇指沿膝眼,用适当力量作向心性推挤,然后两拇指再沿膝关节间隙自前向后推挤,照此操作10 一15 遍。
2 .膝关节引伸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住小腿下部,另一手托住膝关节下方,拇指置于髌骨外侧缘,两手配合使膝关节作伸屈轻揉下肢肌肉数遍。
上述手法做完需约15 - 20 分钟,患者自觉下肢发热,上下串通,肌肉松软,膝关节活动轻快。
手法每日2 次,10 次为1 疗程,多数患者经1 - 2 疗程后取得一定疗效。
王肇普手法
主要采用3 种手法,即摸法、按法、研磨法。病在皮肤肌肉的,手法要轻,每一穴上用的时间要长(10 秒一20 秒)。
取穴:足少阴肾经:阴谷穴;足太阴脾经:血海、阴陵泉;足厥阴肝经:膝关、曲泉;奇穴:鹤顶、膝眼、四强。
在穴位上应用摸、按、研磨法的同时,可做髌骨的研磨,使关节内感觉发热为止。
沈跃生手法
1 ,膝关节分推法患者仰卧或坐位,屈膝或伸膝均可,下肢肌肉放松。术者面向患者,两手拇指横放于膝关节两侧膝眼处,其余手指置放于膝关节外后方,用手拇指沿膝眼,用适当力量作向心性推挤,然后两拇指再沿膝关节间隙自前向后推挤,照此操作10 一15 遍。
2 .膝关节引伸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住小腿下部,另一手托住膝关节下方,拇指置于髌骨外侧缘,两手配合使膝关节作伸及旋转运动。重复操作8 一12 次。
.指压经穴指压阴陵泉、血海、足三里等穴。
张长江手法
1 .提拉法患者坐位,患肢伸直,术者以一手拇指与食指在髌骨上缘1 厘米处,用力提压股四头肌下部联合腱,并随即向上提位。
2 .提髌揉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以一手拇指与食、中指用力掐入髌骨与股骨髌之间的间隙将髌骨拿起片刻,然后沿髌骨两侧与股骨髌之间反复揉动2 一5 分钟。
3 .刮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扶握患肢,另一手以拇指指峰反复刮髌骨周围,若将髌骨按钟表李2 点分法,其中重点刮4 、6 、8 、12 点4 处。
陈正光手法
1 .刮筋法患者仰卧,于髌骨外上方以一手拇指屈曲按压,另一手掌按于屈曲拇指之上,用臂力推动拇指向外刮数下。然后,拇指屈曲按于髌骨内下方,同法操作。
2 .分筋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先用拇甲仔细检查疼痛源点,且指下有特定的支持带纤维条索,分筋时,拇甲应与条索垂直进行稳力分刮数次。
张铁钢手法
1 .痛点按摩以拇指于痛点处点按2 一3分钟,以达到解痉镇痛的目的。
2 .拿捏股四头肌以拇指及其它四指分别拿捏髌骨上方肌群20 一30 次。
3 .揉按髌骨用手掌大小鱼际部置于患膝髌骨上进行顺时或逆时针方向揉按30 一50 次。
4 .运膝加压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足跟部,同时另一手掌下压髌骨使膝过伸,有节律的使膝做屈伸运动。
5 .屈伸旋膝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膝前方,另一手握住小腿下方最大限度地屈伸膝关节,同时做内外旋转活动。
6 .屈膝研磨患者仰卧位屈膝,术者以双手置于患者足底部,向下方纵向旋转加压运动。
7 .抱膝揉搓将双手环抱患膝两侧、有规律地进行揉搓10 一15 次。
完成上述手法约需召。分钟,实施手法后患者自觉下肢发热、肌肉舒松,膝关节轻快自如。手法每日1 一2 次,12 次为1 疗程。病J 清重者可辅以中药外敷,其疗效更佳。
徐山手法
1 .松髌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患侧床旁,拇指与其它四指捏握在髌骨与股骨关节缝侧缘,上下滑动10 一20 次,力量酌病情及病人耐受情况而定。
2 .髌下脂肪垫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站于患侧,左手在髌骨上缘向下推髌骨,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或食、中指推到髌下缘在病点刮筋2 分钟左右。
3 .病点刺激与镇定法根据患者不同部位,让患者取不同体位,在病点明显部位用术者拇指强刺激手法1 分钟,后改为镇定2 分钟,可达到松解粘连及止痛作用。
4 .伸膝及屈膝法本法适用于膝关节伸屈功能受限者。① 伸膝法: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握大腿下端,另一手握小腿上端。令患膝过伸保持伸直位1 - 2 分钟。如有伸膝受限者,寸力过伸搬腿,以恢复伸膝功能。② 屈膝法:患者俯卧位,患肢置跟臂位,要求足跟接近臂部,保持2 分钟,此方法均需做2 一3 次。
5 .揉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用手掌或大拇指置于受伤侧胭窝处以揉捏和按结合进行施法须轻而有力,即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它能解除肌肉痉挛、消肿止痛。
上述手法每隔3 日行1 次。
第十节 腓肠肌损伤
【 概述】
腓肠肌为小腿后侧强有力的肌肉。起于股骨内外髌的后侧,止于跟骨的后部。常因小腿肌肉强有力收缩或跺关节过度背伸、长期慢性劳损而致腓肠肌损伤。损伤部位多发生于腓肠肌股骨的附着部,肌与腱联合部或在跟腱附着部。
【 症状与诊断】
患者多有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的病史。急性损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和局部压痛。若肌肉、肌腱断裂,必有广泛性皮下出血或肿胀疼痛,并可在患部摸到凹陷,若为慢性劳损则只有局部疼痛,肌肉萎缩,但无明显肿胀。小腿肌肉抗阻力试验阳性。患者多以足尖着地走路,不敢用全足负重。若系全部断裂,在急性期必丧失走路的功能;部分纤维断裂者,亦可由于局部出血肌肉痉挛引起功能障碍。
【 手法荟萃】
李墨林手法
术者将患侧足踝部夹持于右腋下,两手环抱于膝关节平面之下,拇指在前,其它四指在后。拇指压在膝前部作为对抗力量,以四指扣住腓肠肌肌腹。在夹持牵引下,屈曲膝关节,同时两手四指用力扣压肌腹向外向下滑行。最后伸直患肢,将腓肠肌肌腹旋转滚揉。
每日按摩1 次,并用洗药薰洗。
王中衡等手法
1 .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旁边,一手扶住患者两足跟方,另一手及前臂扶住两膝前下方,尽量屈髋膝。此时患者双膝、足应并拢,然后做骨盆的左右旋转运动各10 次。在此旋转活动中,应使患者尾髌部尽量离开床面。
2 .用腰椎斜扳法。
3 .患者俯卧,下肢伸直。术者立于其侧,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捏患侧小腿后侧肌肉约3 一5 分钟。
孙维良手法
1 .患者俯卧,术者立于患肢小腿一侧,先依次按压委中穴和承山穴,每穴约1 分钟,而后,在小腿后部自上而下作捏揉手法,以缓解排肠肌痉挛。
2 .患者侧卧位,术者坐于患者膝关节的对侧,尔后用拇指触清变硬的“筋疙瘩”,然后,用一手拇指的偏面指拨,直揉至“筋疙瘩”由硬变软为止。
3 .患者仰卧,术者用双拇指重叠沿小腿前外侧由上而下反复按揉。
张长江手法
1 .小腿推法患者俯卧,术者以一手拿定患肢踝关节使足拓屈,另一手掌从小腿远端向胭窝处推动,力量由大逐渐减弱。对于陈旧损伤或疲劳损伤可采用双手沿跟腱两侧经腓肠肌向上刨推手法。
2 .点按法患者俯卧,术者以拇指指峰点按承山、阴陵泉穴。3 .小腿按踩法患者俯卧,术者以手掌沿小腿后侧用力按压,对疲劳损伤者可用足底依次踩小腿后侧。或踩小腿腓肠肌,并向两侧揉搓。
4 .小腿捏拿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拿患足,使其背伸,一手拇指与四指一张一合反复捏拿患者小腿后侧排肠肌。对小腿肿胀严重者,手法更应轻柔而不浮,并可在足背伸的同时使膝关节略向后屈曲。
5 .踝关节屈伸法患者俯卧或仰卧,术者一手拿踝关节,另一手拿足跄部,使其跺关节反复屈伸,防止膝肠肌粘连。
王启民手法
1 .滚、推、揉、搓法患者俯卧,下肢伸直,术者用手掌在小腿后部自上而下滚、推者能忍受为宜。、揉、搓手法,反复10 一20 次。手法要轻,以患
2 .提、拿、捶、扣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用双手分别在局部做提、拿、捶、扣等法,约3 一5 分钟。
3 .被动屈伸膝关节和踩关节20 - 30 次。
4 .按揉法按揉委中、承山、阳陵泉、· 阴陵泉、足三里、昆仑、太溪、涌泉等穴。最后重复上述1 、2 手法而结束。
骆派 手法
1 .股后重压法患者俯卧,术者手执竹竿或紧握床上之扶手,固定身躯后,以一足底部置臀下之承扶穴处,另一足轻置殷门穴处,在承扶穴之足底部可连续作颤动按压委中、合阳、承筋、承山穴作移动点按3 一5 ,另一足可逐渐下移,在分钟。(图14 一29 ) 承扶殷门委中合一阳承筋承一山
2 .拿承扶法患者站立,腰向前弯曲,或采用俯卧姿势,术者以一手拇指置臀肌下方承扶处,其余四指置其外侧,拿定肌肉后,
向上拿提2 一5 分钟。(图14 一30 ) 3 .揉承山法患者俯卧,下肢伸直背屈置小腿后正中线中部之承山穴处,术者以一手拇指顶或食指,指揉或屈指揉2 一3 分钟。)
第十一节 腓骨长短肌肌健滑脱症
【 概述】
排骨长短肌为小腿外侧的深层肌肉,短肌位于长肌的深面。腓骨长短肌的主要功能是使足外翻和拓屈。此外腓骨长短肌肌腱和胫骨前肌肌腱共同形成“腱环”,有维持足横弓的作用。由于外力或先天发育不全,使腓骨长短肌向外踝的前方滑脱,产生局部疼痛、肿胀,严重时功能受限,本病主要见于运动损伤。
【 症状与诊断】
早期诊断是治疗胖骨长短肌肌腱滑脱的关腱。急性损伤主要表现在外踝后方软组织肿胀、皮肤青紫、皮下癖血、外踩后缘和后沟部位有明显压痛,足部主动外翻或抗阻力外翻时局部疼痛加重。排骨肌腱滑脱于外踝前方,可伴有弹响,但功能障碍不显著。X 线检查无异常发现,当伴有外踝撕脱性骨折时,在外踝后缘可见到一小骨片。晚期排骨长短肌肌腱滑脱已成为习惯性,诊断比较容易。
【 手法荟萃】
张长江手法
急性损伤脱位者
( 1 )手法复位:患者仰卧或坐位,下肢自然放松。术者一手拿患足附关节处,使踝关节拓屈外翻,另一手拇指沿排骨远端后外缘与臃骨长短肌之间向外踝方向顺拉,使胖骨长短肌腿归位,然后使踝关节逐渐转为中立位。
( 2 )若支持带完全断裂者,应在胖骨长短肌复位后,将足固定5 周左右。受伤局部尽量减少手法拨离,患部周围可适当采用推拿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使其尽早消肿,解除疼痛。
2 一般损伤无明显脱位者手法治疗同踩关节扭伤。
3 .对习惯性反复滑脱者,手法治疗效果不佳。
李墨林手法
1 .准备手法按压太溪、解溪穴,牵引、推按、提拉踝关节,按压足三里穴,提拉股四头肌联合腱,按压风市、环跳、冲门穴。
2 .治疗手法术者右手握住患足趾部,进行牵引,随即踢屈内翻其踝关节。术者左手拇指及食指夹持于踝关节间隙,用力向下推按,随即向上提拉,然后拇指沿膝骨下端向下按压推揉至踩间隙,再沿排骨长短肌肌腱后侧向上滑行推按。最后以左手掌部揉搓。
骆派手法
1 .揉承山法 患者俯卧,下肢伸直。术者以手拇指顶或食指背屈置小腿后部承山穴处(图14 一31 ) ,指揉或屈指揉2 一3 分钟。而后,再以一手拇5 一10 分钟。、食指置患者小腿下方跟腿两侧,反复进行拿捏
2 .揉足三里法三里穴2 一3 分钟(图患者仰卧或端坐,术者先用食指背屈按揉足14 一32 )。然后,再以手四指置小腿外侧自阳陵泉穴至悬钟穴由上而下抚摩1 一2 分钟。(图14 一32 )
3 .推足外侧法关节外下方仆参穴处患者侧卧,左或右下肢屈曲,术者以拇指放踝,其余四指放足背上以扶定左或右足,沿足外侧经金门、京骨、束骨、通谷推动至阴穴处止。而后用拇指将足小趾末节向下方按压,反复推动并按压2 一5 分钟。(图14 一33 )
4 .踝背屈法此法约3 一1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