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简称理疗,是研究物理因子作用于医疗、预防的科学。在物理因子的作用下,机体经过神经反射一体液途径动员自身的力量,以达到医疗或保健的目的。应用的物理因子包括人工和自然两大类,人工物理因子有光、电、磁、声、温热、寒冷、运动等;自然物理因子有矿泉、气候、日光、海水等。理疗的治疗作用有镇痛、消炎、促进组织再生、兴奋神经肌肉和松解粘连等作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临床应用证明,对减轻因神经根压迫而引起的疼痛、改善患部微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因神经刺激而引起的肌痉挛,促进腰部及患下肢功能的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低频电疗法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以直流电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直流电疗法。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粘膜导人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直流电离子导人疗法。
一、物理特性
1 .物理特性直流电是方向不变、电流强度也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有正负极之分,具有电解作用。因此,在治疗时若电流密度过大或金属电极直接接触皮肤,酸碱电解产物易造成局部皮肤化学性灼伤。直流电阴极下产生碱性电解产物,阳极下产生酸性电解产物,所以直流电或直流电离子导人时必须用0 . 5 一ICm 厚的衬垫置于金属电极与皮肤之间,以吸收酸碱产物,防止组织灼伤。根据直流电场内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将能在水中电离的药物通过皮肤的汗腺孔或粘膜导人机体,这是直流电离子导人的原理。二、治疗作用
1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直流电作用下,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以阴极下皮肤最为明显。充血反应不仅在电极局部皮肤,而且深层组织的毛细血管网亦舒张。其机理是直流电直接刺激皮肤反射性地使毛细血管扩张。另外,在直流电场中,组织中组胺和血管活性肤释放增加,引起血管扩张昌直流电除引起局部充血外,还可通过节段反射使远隔部位组织或器官的血液循环加强。
2 .改善组织营养和代谢直流电可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加强,因而可使组织血液供应和营养得到改善。另外,在直流电阴极下,细胞膜疏松,通透性加强,有利于提高细胞活力,增强新陈代谢。直流电的镇痛作用与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及时消除致痛物质及改善缺氧有关。3 .离子导人的作用药物离子经直流电导人后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其中一部分离子变成原子感分子,保持原来的药物性能,发挥其药理作用,另一部分离子进人组织间隙,经淋巴流或血流至全身。故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疗法兼有直电和导人药物的共同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导人药物是草乌碱和普鲁卡因。
三、治疗方法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导人的电极为铅板电极,绒布垫比铅板电极稍大。在治疗中,现已很少应用单纯直流电,多用直流电离子导人。草乌其止痛的成分为草乌总生物碱,带正电,放在正极的衬垫上。治疗时用草乌配,浓度5 %一10 %。放置方法有两种,一是正负电极并置于腰部,正极放于患侧;二是正极放于腰部,负极放于患小腿外侧。第一种放置法适用于单纯腰骸部疼痛者,第二种放置法适用于腰及患肢疼痛者。剂量0 . In1A / c 扩,时间20 ? ,每日1 次,6 一10 次为一疗程。草乌总碱离子导入镇痛作用明显,一般持续3 一4 . 5h 。普鲁卡因导入的治疗方法同草乌总碱导人。
为防止衬垫上沾有寄生离子影响药物的导人,须注意每个衬垫最好只供一种药物导人,不宜混杂;消毒时把不同药物的衬垫分开煮沸,避免从衬垫上溶解下来的离子相互掺杂。离子导入后,正极皮肤常有发痒、干燥、较裂现象,每次治疗后可涂抹50 %甘油以保护皮肤。
间动电疗法
间动电流是将50Hz 的正弦交流电经过半波或全波整流后,叠加在直流电流基础上的脉冲电流,用其治疗疾病的方法,叫间动电疗法。
一、物理特性和治疗作用
1 .物理特性间动电流的每一脉冲宽度为IOIns ,由于整流后未加滤波,故脉冲仍保留正弦波形态,经过组合可输出六种万式:攒拔、疏拔、吮岔拔、l 司井淡、欧埃技利起伏淡。上还六种形式的间动电流均为单向脉冲,作用于人体时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离子移动,引起组织兴奋性的改变。由于是正弦曲线式脉冲,其作用阂与痛阑间的作用区较三角波或指数曲线波为大,故间动电流可以在对感觉神经刺激不太大的条件下,以较小的电流引起组织兴奋性改变,附加的直流电可加强正弦电流的作用,引起明显的震颤感与肌肉收缩,使用不同的频率组合,有助于消除组织对单调刺激所产生的适应性。2 .治疗作用间动电流的止痛作用较明显,其止痛作用可能与掩盖效应及消除神经组织水肿有关。间动电流可引起血管扩张,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治疗后皮肤发红、充血、皮温升高。间动电流刺激神经、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二、治疗方法
间动电疗法中所用电极与直流电疗法相同,有的仪器附有特殊部位的治疗电极。电流种类的选择可根据症状选用。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短期镇痛用密波,较长时间的镇痛用疏密波或间升波;改善血液循环:用阴极密波作用于腰交感神经节;缓解肌痉挛:疏波或疏密波;锻炼废用性肌萎缩:断续波或起伏波。每次治疗可选用1 一2 种,直流电2 一3n1A ,脉冲电可达耐受限。通电时间每部位5 而n 。每日1 次,ro 次为一疗程。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应用波宽0 . lms 、频率100 盗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体表,引起周围神经粗纤维兴奋,以达减轻或滇除疼痛的方法,叫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一、物理特性和治疗作用
1 .物理特性脉冲电流的波宽为0 . Ilns ,间隙9 . glns ,频率100112 ,波形为单相方波,也有用双相不对称方波用以减少单相的电解作用,还有用三角波或其他波形的。
2 .治疗作用主要用于止痛,其作用机理尚无定论,多数学者以“闸门”控制学说解释,认为上述参数的电流刺激了有髓粗大的A 类神经纤维,使冲动很快传人脊髓,引起脊髓后角的胶质细胞兴奋,使“闸门”关闭,产生止痛作用。另有研究发现,电刺激后脑脊液及血清中吗啡样物质含量升高,认为其止痛作用与脑啡吠、内啡吠等物质有关。
二、治疗方法
多数仪器自带特制电极和导电膏,也可使用普通衬垫电极。电极可放在疼痛部位或与其有关的神经区、运动点或针刺穴位。剂量用感觉闽上,以病人有明显震颤、麻木感为度。治疗时间20 一40 而n ,每日1 次,10 次为一疗程。
第二节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疗法(me ( lium frequency electheraPy )是应用频率为1 〕 刀一10 以众〕 Hz 正弦或非正弦交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中频电流具有不少优点,因为采用的是交流电,无电解作用,对皮肤不会产生化学刺激,有利于操作和治疗;组织电阻明显下降,这就可以应用较大的电流强度且电流能达到较大的作用深度。为了克服幅度恒定的中频正弦电流易于为人体所适应,保留有重要治疗意义的O 一150 盗的低频范畴,常采用由 ,频电流有等幅和调幅两大类型,前者如音频电,后者包括干扰电和正弦调制中频电。
现对各种中频电疗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作一介绍。
音频电疗法
应用2 以刃珑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即所谓的音频电疗法。
一、治疗作用
1 .对运动神经和肌肉有兴奋作用,可缓解肌肉痉挛。2 .对感觉神经的刺激性小,患者易于耐受。
3 .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4 .对局部血液循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 .软化瘫痕松解粘连。
二、治疗方法
电极由板状或条状金属薄片和绒布套组成,治疗时绒布套用温水浸湿,并置于痛区两侧,电流强度依患者能耐受为准,每次20 一30 而n ,每日1 次,ro 一20 次为一疗程。
干扰电流疗法
治疗时用四个电极将频率相差O 一looHz 的两路中频正弦交流电交叉地输人人体,在交叉处发生干扰产生由0 - looHz 低频调制的脉冲中频电流,利用这种“内生”的脉冲中频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干扰电流疗法。
一、物理特性
1 .所用的正弦交流电频率在4 ( XX ) Hz 左右,通过四个电极将两路频率相差looH :的中频交流电交叉地输人人体。2 .两路中频电流中,一路固定为40 (刃Hz ,另一路为4 以XI 士。每巧s 可变动一次,可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其变动的范围或固定在40 (幻士1 一looHz 的任一频率上。两路电流在体内交叉干扰后产生幅度的变化,幅度变化的频率称为差频,为两路电流频率之差。
3 .在四个电极下起作用的是幅度恒定的中频交流电,机体易于适应,刺激性也小,但在两路电流交叉的深处,产生有显著治疗作用的由0 一100 价的低频调制的脉冲中频电流。二、主要治疗作用
1 .良好的镇痛作用。
2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 .对骨骼肌和胃肠平滑肌有刺激作用。
4 .各种差频的治疗作用:
90 一looHz :镇痛。
50 一looHz :镇痛,缓解肌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渗出物吸收。
O 一looHz :镇痛。
25 一50 珑:治疗废用性肌萎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 一10Hz :锻炼失神经肌肉和胃肠平滑肌。
100 :镇痛,减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三、治疗方法
由于干扰电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以达到镇痛、消炎、缓解肌紧张之目的,井取得丁较好阴打双。
1 .腰部:四个板状电极或吸盘电极(通过产生引负压的仪器吸附于皮肤上,除具有干扰电流的作用外,尚有负压抽吸按摩的作用)置于腰部,两路电流应在病灶处交叉二急性期差频选用looHz ,小剂量,5 一10min ,好转后选用O 一100 压和50 一looHZ ,中等剂量,各10 而n ;每日一次,急性期可治疗2 口次,6 一20 次为一疗程。
2 .坐骨神经区对伴有坐骨神经痛的患者,电极可沿坐骨神经走行交叉放置,其他同上。
动态干扰电疗法
份
动态干扰电疗法(如ami ( . 1 Ilterferentialc 一t theraPy )的电流,是在经典的干扰电流上引起一种周期为65 的缓慢的低频幅度变化,当甲组电流强时,乙组电流减弱,65 后乙组增强而甲组减弱,如此反复循环。这种电流能更好地克服组织对电流的适应性,使深部组织获得更加均匀的作用强度,对镇痛和改善局部血循环,以及对组织粘连的松解作用有较好的效果。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有如下特点:
一、物理特性
经典的干扰电流是两路电流四个电极:
应、多部位的刺激效应、增强的动力作用、刺激部位的动态变化等特点。
二、生理和治疗作用特点
据认为这种电流刺激可兴奋组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以及有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局部新陈代谢等作用,其作用基本与经典的干扰电疗相仿,但着重强调这种电流对三维空间均有作用。
三、治疗方法
两个星状电极并置于痛区两侧,根据治疗目的选用不同的差频,电流强度一般用0 . 5 一0根据电极面积和患者感觉酌量增减,可选用一两种或更多的差频,每种差频用1 一10 面n 不等,每次总的治疗时间一般在20rnin 以内,5 一12 次为一疗程。
调制中频正弦电疗法
调制中频正弦电疗法是一种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中频频率为20 (刃一5 《 X 刃Hz ,低频调制频率为ro 一150Hz ,用两个电极将电流输人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物理特性
1 .用10 一150 扭的低频正弦电流调制,其目的是使中频电流具有低频的特征。
2 .不同的波型或频率交替出现,可以克服人体对电流的适应。
3 .断调波型中,加人可调的断电时间,以便治疗失神经肌肉时,可让肌肉得到不同时间的休息。
4 .由寸来lJ 撒强度与电流览化迷及有天,改父调怕及叫以改变刺激的强度。
5 .选用半波型的整流型电流时,有类似间动电或直流电的作用。
二、电流的类型
1 .连续调幅,简称连调,受20 一120Hz 范围内某一低频调剖的调幅波,连续不断地出现。
2 .断续调幅,简称断调,输出的连调波时有时无,间断时间的长短可以控制。
3 .等幅与调幅交替出现,简称等调,交替输出无调与恒调波形。
4 .频率交变的调幅,简称变调,是5 (冠〕 Hz 等幅波由固定频率150 凡和可变频率20 一12OHZ 内的某一频率所产生的两种调幅波型交替输出。断调波中的通断电时间、等调和变调波中各种成分的持续时间以及调幅深度的控制,在仪器中均有旋扭可随意调节。
三、主要治疗作用
1 .间调、变调和恒调波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2 .改善局部血液或淋巴循环。
3 .间调和变调波对非化脓性炎症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四、治疗方法
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将Zx ( 50 一100 ) c 时的电极置于痛点两侧,调幅度为75 %一100 % ,波型为全波― 等调,第一种波型的频率为80 珑,第二种波型的频率为30Hz , r ,、几分别为25 ,治疗时间每次ro 一巧而n ,每日或隔日1 次,6 一20 次为一疗程。电脑中频电疗法
电脑中频电疗法(co 呷uter controled mediumfr ’甲ency el , - trotheraPy )是由微电脑控制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可进行静动态干扰电疗法、音频电流疗法、正弦调制与脉冲调制中频电流疗法,以及功能性电刺激等。可存8 个处方,按处方键即自动按程序输出处方的波型系列,且可任意修改程序。因采用多步程序处方治疗,治疗中多次变换多项参数,机体组织不易产生适应性。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内源性镇痛物质可能较多,因而其镇痛作用较一般调制中频电流为好。
第三节高频电疗法
超短波疗法
超短波疗法(ultrashort wavelhera 脚)是应用波长ro 一lm . 频率30 一300MHz 的交变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亦称超高频电场疗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中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
一、物理基础
1 .常用波长为6 、7 . 374 、7 . 7m ,相应频率为50 、40 .能39MHz 。
2 .振荡电流有连续式和脉冲式两种。
3 .振荡电流主要通过电容电极输出,亦可用电缆输出二二、治疗作用基础
1 .热效应在超高频电场作用下,以偶极子取向运动听 产生的电流即位移电流为主,偶极子在取向运动中,迅速转动,互相摩擦并与周围媒质相摩擦,结果产生介质损耗,转变
为热能。超短波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所产生的热效应不同,
如脂肪层中的产热量肌层为高。
2 .非热效应在超高频电场作用下,生物体内产生的位移电流小到不足以产生热效应时,但体内离子的移动,偶极子、胶体粒子等的转动、摆动和振动,可引起相应的物理和化
学变化,从而产生非热效应。
三、治疗作用
1 .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应用小剂量的超短波,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可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作用于腰骼神经根节,对下肢神经血管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对各种神经痛及神经炎亦有良好的效果。
2 .降低心血管的张力小剂量超短波作用于心前区,可使心率缓慢、心肌张力降低,收缩力减弱;作用于组织时可使血管扩张,血运增强;作用于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肾区,能缓解肾血管的痉挛,增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改善肾小管的阻塞现象,产生利尿效果。
2 .刺激造血器官和细胞化学的功能小剂量超短波作用于造血器官,能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网织细胞数增加,并使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糖原含量增高;如用大剂量超短波则将抑制上述功能,使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核糖核酸显著降低
4 .促进细胞分裂小剂量超短波能加应上皮细胞的丝状分裂,在改善营养和提高代谢的基础上,可促进细胞再生。
5 .对内分泌腺的作用以小剂量超短波作用于人体脑下垂体、甲状腺或胰腺时,可观察到血糖有短时间的上升,其后则迅速下降。以大剂量超短波作用于动物卵巢或翠丸时。可见其组织结构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
6 .抗炎超短波可增加体内白细胞的总数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能使血管发生持久性的扩张,从而使血运增加,促进炎性产物的清除,加速伤口肉芽和细胞的生长。此外能使炎症组织中的钾离子减少及钙离子增加,故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并减少对组织的刺激作用。小剂量超短波可使急性化脓性炎症消散,大剂量则易使之液化。于人工感染后的动物,以小剂量作用于感染灶后,可见到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纤维素增加.在大剂量作用下,可见到组织间的明显水肿,因此对急性化脓J 性炎症宜用小剂量超短波进行治疗。
四、治疗方法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常用大功率超短波,橡皮板状电极(14x20c 扩)腰腹对置,对伴有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采用腰一患肢小腿并置,治疗间隙2 一3cnl ,治疗剂量于急性期常采用无热量或微热量,时间从5 一6min 开始,可渐增到10 - 12 而n ,每日1 次。于慢性期,剂量可改为温热量或热量,时间15 一20 而n ,每日1 次,15 一20 次为一疗程。
微波疗法
微波疗法是应用波长1 一1 ? ,频率300 一30 ( ) 0 ( X ) M 珑的电磁波治疗疾病的方法。按波长微波又分为分米波(波长100 一10cm )、厘米波(波长10 一Icm )和毫笼波(波长10 一1 ? )。目前,在治疗上最常用的微波其频率为 2450MHz ,波长为12 . SCm ,在医用电磁波谱中,它位于超短波和长波红外线之间。
一、治疗作用基础
1 .热效应微波的电磁能量在组织中能引起离子及偶极子振动、转动和摆动等物理现象,使离子与偶极子互相之间或与周围组织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热效应。
2 .非热效应使用小剂量微波,作用于介质或生物体时,能产生离子与偶极子的振荡运动,但无升温现象,也能产生生物作用,称非热效应。
3 .作用的深度微波波长短,近似光波,呈单向辐射,作用于机体时,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微波辐射可深达3 - scm 。含水分多的组织(如肌肉、血液)较含水分少的组织(如脂肪、骨质)吸收微波的能量多。
二、治疗作用
小剂量的微波使微血管及小动脉扩张,增加血运,使组织的营养和供养得到加强,同时加快对渗出物的吸收,加速清除诱发炎症的有害物质和代谢产物,减轻局部的刺激,故可消肿止痛。微波可使巨噬细胞的活动增强,抗体和补体增加,并使大小吞噬细胞的作用加强,故有利于炎症的控制。炎症的不同时期应选用不同的剂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神经根水肿、渗出,吸收微波较多,宜用小剂量及短时间,慢性阶段,可用中等剂量及较长的时间。另外,微波产生的内生热,可降低肌张力,解除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肌紧张。
三、治疗方法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采用圆形或马鞍型辐射电极照射腰部,采用圆形辐射器时,辐射距离一般在5 一IOcm ,
型辐射器可直接接触体表进行接触辐射,治疗剂量依病情不同采用无热量、微热量或温热量,每日1 次,每次10 一巧而
第四节红外线疗法
一、物理特性
红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线,因位于可见光谱红色光线之外而得名。用于医疗的红外线光谱分为长波红外线和短波红外线两部分,其波长分别为巧一1 . 5 脚和1 . 5 拼m - 760lun 。红外线透人机体的深度是0 . 05 一10 ? ,其中长波红外线穿透力较弱,只能达皮肤的表层,短波红外线穿透皮肤能力较强,可达皮下组织。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热作用:二、生理和治疗作用
1 .生理作用
红外线的热作用使被照射局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局部代谢旺盛,细胞的氧化过程加快和肌张力降低。局部热可被血流带至全身,使全身的血管扩张。2 .治疗作用
( l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2 )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消肿。这种作用主要由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继发效果,血流加速后局部渗出物引流容易,渗出物移除后组织张力下降,肿胀自然减轻。
( 3 )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
( 4 )镇痛。对神经痛、肿胀引起的痛、肌痉挛性痛、缺血性痛及炎症性痛,红外线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 5 )消炎。对浅表组织的慢性炎症有效。
3 .治疗方法
( l )红外线辐射器:
① 发光的红外线灯:工作时同时发出短波红外线、可见光甚至还有少量的紫外线光源。其中主要是soonln 一l · 6 脚的短波红外线。
② 不发光的红外线灯:工作时不发光或仅呈暗红色的辐射器,所发光大部分为2 一3 脚的长波红外线。
( 2 )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直接照射腰部,以痛区为中心,灯距一般为巧一20cm ,以患者舒适的温热感为准,每次照射20 一30 而n ,一般每日1 次,7 一20 次为一疗程。复位和牵引前用红外线照射,由于热降低了肌肉的张力,解除了肌肉痉挛,有利于复位的成功。
第五节石蜡疗法
利用加热溶化的石蜡作为温热介质接触体表,将热能传至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石蜡疗法(p 肛川;nothel ' aPy )。一、物理特性
石蜡是石油蒸馏的产物,在常温下呈白色半透明的固体,无臭无味,呈中性反应。治疗用石蜡的比重为0 . 9 ,熔点为so ℃ 一60 ℃ ,医用石蜡溶解后即可使用,加温不要过高以免变质。
石蜡的热容量高,导热系数小,散热时间长,患者易于耐受,是传导热疗中最好的一种介质,且与身体各部位能紧密接触,因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中常角的一种物理治疗。
二、治疗作用
1 .温热作用石蜡的热容量和蓄热能虽大,但由于导热性小,且石蜡贴敷于治疗部位后不呈对流现象,故皮肤能耐受较高温度(60 ℃ 一70 ℃ )的石蜡作用。温热作用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排汗增加,促进局部的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局部的温热还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相应部位内脏的血管扩张。另外,石蜡的温热作用可降低神经的兴奋性,阻断痛觉神经纤维向心性的传导,有镇痛的作用。
2 .机械压迫作用石蜡冷却后收缩时,对肢体可产生机械性的压迫作用,使皮肤保持柔软和弹性,提高皮肤的紧张度和减轻因瘫痕挛缩而引起的疼痛,尚可增加局部血管的弹力:温热还可增加胶原纤维组织的可延伸性,软化疲痕松解粘连.有利于对挛缩关节进行功能锻炼,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3 .促进创面愈合蜡疗可促进上皮组织的生长,可用于皮肤表浅的创面和溃疡。
三、治疗方法
1 .蜡饼法将溶蜡倒人盘中,厚度2 一3cm ,待冷却后取出置腰部,上置塑料布,周围以浴巾包裹,后用棉垫或毛毯对局部进行保温,治疗时间30 一40min ,此法常用。
2 .蜡袋法以塑料袋装人1 乃溶蜡后排出空气封口,治疗时将蜡袋放人热水中,待石蜡溶化后取出,揩干表面水液之后,置腰部进行治疗。
第六节水疗法
水疗法(hychatherapy )是利用水的不同温度、水动静状态下不同的机械作用和溶于水中的不同化学物质,并以各种形式作用于人体,对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的一种方法。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水疗法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一、治疗作用1 .流体静压作用作用之大小与人体浸人浴水的深度有关。此种压力有助于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度的静水压力有降压和镇静的作用2 .浮力作用基于浮力作用,
人在水中活动较为省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及下肢的活动较为容易,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3 .水的运力作用直喷浴、淋浴和漩涡浴,可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器,可降低神经的兴奋性。动力水流刺激皮肤上的神经感受
4 .药浴中化学物质的作用人工地将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溶于水中进行药物浴时,对人体可起到温度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根据不同的病情加人不同的药物。
二、治疗方法1 .全身热水浸浴热水浴可强烈地使周身毛细血管扩张,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另外,肌张力下降,缓解痉挛,具有镇痛作用。治疗时间每次10 一20 而no
2 .旋涡浴采用哈巴德浴槽,治疗时通过水搅动器使水翻腾流动以增加机械性刺激,还装有升降装置以利于运动障碍的病人出人浴槽。对伴有下肢肌肉萎缩,有一定作用,采用温或热水浴,治疗时问每次巧一20min 。、3 .运动浴运动浴又称水中训练,对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较旋涡浴更加有效。在水中由于自重减轻,有利于病人肢体的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发的下肢肌肉萎缩,通过水中的抵抗训练,可增强肌肉的强度,根据不同的病情,制订相应的训练程序。
第七节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hzation )或称关节松动手法,可归于推拿术的范围,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的疼痛和僵直,它类似于中医的推拿,但在理论体系及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
关节松动术是指治疗师在病人关节可动范围(rallgeof motion )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技术,在关节运动学上属于被动运动(passive mov ? nt )。其操作速度比推拿术要慢,在应用时常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1 ,生理运动关节的生理运动(灿ysiologic movement )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可由病人自己主动完成,也可由他人(如治疗师)被动完成。
2 .附属运动关节的附属运动(accessory ? meni )是指关节在其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即解剖范围内)完成的运动,超过这个范围的运动,易造成损伤。关节的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一般不能由病人主动完成,但在他人或其他肢体的帮助下可被动完成,如一个人不能主动使自己的关节发生分离,不能使骸骨发生侧方移位,但借助自己手的帮助或他人的帮助即可完成上述运动; 关节的附属运动包括滚动、滑动、分离、挤压、旋转等。二、手法分级
关节松动术的分级标准是以操作者施加作用力的轻重及所引起关节的活动范围而定,具有二定的客观性。手法分级多采用Maitland 的四级法和Kaltenbom 的三级法。Maiiland 根据关节的可动范匡和操作者应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将其分为四级。工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回到关节活动的起始端。11 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谈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但每次均不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也不返回到关节活动的起始端。111 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组织的紧张。W 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抵抗。
Kaltellbom 根据关节受到外力牵引时两关节面的分离及其周围软组织受到牵拉的程度,将牵引手法分三级。工级:牵引力量可使两关节面分开,但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软组织没受到牵拉,仍保持原有的状态。11 级:牵引力稍大、两关节面不仅分开,而且关节囊受到牵引而紧张,但其他周围软组织仍保持原有状态。爪级:牵引力量很大,两关节面分开,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受到牵拉而紧张,有一种抵抗感。三、治疗机理
1 .生理效应关节松动手法的生理效应主要是通过关节的力学作用和神经作用来达到的。力学作用表现在关节松动可促进关节腔内液体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当关节因疼痛或肿胀不能进行全范围的活动时,关节松动可缓解疼痛,防止因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关节的神经作用表现在松动可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阂。
2 .保持关节的伸展性关节不活动可以引起组织的纤维增生,关节内粘连,肌键、韧带和关节囊挛缩。关节松动术可直接牵拉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因此可保持其伸展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
3 .增加本体反馈本体感受器位于关节、关节囊和肌健内,传人神经将关节感受器接受到的冲动传人到中枢神经,增加关节的位置觉和运动觉。关节松动手法可提供下列感觉信息:① 关节的静止位置和运动速度及其变化。② 关节运动的方向。③ 肌肉张力及其变化。
四、腰椎松动术
腰椎可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生理运动,在垂直按压棘突、侧方推棘突、垂直按压横突时可出现附属运动。1 .垂直按压棘突在体侧或垂于治疗床两侧,头转向一侧。
图10 一1 垂直按压棘突
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于其患侧,双手叠起,下方掌根放于病人腰椎上,五指稍屈曲,上方手放于下方手腕部。松动手法:双手固定,上身前倾,借助上肢力量将棘突垂
直向腹侧按压。
2 .侧方推棘突(图10 - 2 ) 作用:增加腰椎旋转。病人体位:去枕俯卧位,上放在体侧或垂于治疗床两侧,头向一侧。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于其
翻,双手麟分撇在榔棘突一一侧,指腹接触棘突,其余四指自图1 卜2 侧方推棘突然分开放在病人腰部。
松动手法:双手固定,上身前倾,借助上肢力量将棘突向对侧推动。
3 .垂直按压横突(图1 任一3 ) 作用:增加腰椎侧屈及旋转活动。
松动手法:双手固定,上体前倾,借助上肢力量将横突向腹侧推动。如疼痛明显,拇指移向横突尖部,如僵直明显,拇指移向横突根部。
4 .旋转摆动
作用:增加腰椎旋转运动。
病人体位:健侧卧位,患侧在上,下肢屈骸、屈膝。屈髓度数根据松动的腰椎节段而定,节段越偏上,屈髓度数小,下腰椎节段,屈骸度数越大。
治疗师位置:站于病人身后,一手放于病人骼峙上,一手放于其肩部。
松动手法:放在骼峙上的手和肩内侧的另一手同时反方向来回用力摆动,如果是下段腰椎病变,可让病人将上方下肢垂于治疗床沿一侧,借助下肢的重力,增加摆动幅度。此方法类似中医手法的斜扳法。
5 .腰骼关节
作用:增加腰骸关节屈伸度。
病人体位:俯卧位,腹部垫一枕头,头转向一侧,上肢垂于治疗床沿,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站于病人身体一侧,当进行前屈摆动时,面向其足部,内侧手掌根放在骸骨上端,手指向足(图10 一4 ) 当进行后伸摆动时,面向其头侧,内侧手掌根放在髓骨下端,手指向头侧(
松动手法:内侧手固定,借助上肢力量将骸骨向前并向下(或上)推动。
(单述刚)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霖青.中国百科全书:理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