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开始:
=EN-US> 操作本法时应尽量放松肩、肘、腕关节,遵循由轻渐重的用力原则,一般以患者无明显痛感为度。拍法可使皮下深层组织发生振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还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重点手法
一、扳法扳法属于被动活动关节类手法。方法为把双手分别置于.不同施术部位并沿同一方向或反向用力,使关节做被动伸展或旋转。腰部扳法有四种。 1 .斜扳法(图12 一3 )患者侧卧位,腰部放松,下肢一侧谁在下自然伸直,另。。屈膝置其上。术者面对患者,双上肢肘部分别抵住患者肩前和骼后,然后缓缓反向用力至腰部旋转到最大幅度时,再突然发力做短时间地扳动,此时可伴有腰部“喀哒”响声,表示手法成功,但应用时不必刻意强求弹响声。临床上,可根据病变腰椎节段位置高低,灵活确定腰部旋转的一}合力点。具体是:上段腰椎病变可以加大下半身的旋转幅度,你下段腰椎或骼椎病变时,可加大上半身的旋转幅度,中段腰椎病变时可使上下半身的旋转幅度相等。
2 .直腰旋转扳法(图12 一4 )患者取坐位,挺胸,腰部放松。术者立于其侧,用双腿挟住一侧下肢,一手抵住患者一侧肩后部,另一手从患者后腋下伸人抵住其肩前部,然后双手同时反向用力进行扳动。 3 .弯腰旋转扳法(图12 一5 )患者取坐位,腰部微前屈,助手立于患者前方,双腿挟持固定其下肢及骨盆。术者在患者侧身后(患侧),一手拇指顶推其腰部歪斜的棘突,另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按住其项颈部,然后前屈、侧屈、旋转患者腰部至最大限度时,双手协调用力旋扳腰部,常可听到“喀哒”声响,表示操作成功。 4 .后伸扳法(图12 一6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其身体一侧,一手按其腰部患处,另一手托持住双下肢膝部向上扳拉,双手协调发力使腰椎过伸。二、抖法 抖法是握持住肢体远端进行上下或左右抖动的一种手法,也称牵抖法。操作时,患者宜取俯卧位,双手把持住床头或床边(或由助手固定其腋部)。术者立于其足端,双手握住患者双躁部,并适当使下肢抬高床面,然后用力牵拉下肢同时进行上下抖动。
此分别握住躁部。注意术者不要用力牵拉患者下肢,使其腰部略有放松,然后迅速起抖使患者腰腹尽量离开床面后弓,随后复原。如此操作3 一5 次。这种抖法的合力作用点在患者腰骸部,对于腰部疾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应用抖法前,患者要排空大小便。老年体弱者及女性不宜用此法。 三、拔伸法 拔伸法也叫牵引法,是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用力拔伸牵引另一端的方法。腰部的拔伸,可以采用人工进行,但由于肌肉丰厚阻力较大,所以效果欠佳,现在多用机械牵引。对于病情不严重或患者较为瘦小及女性,亦可应用人工牵引法。操作时,对患者、术者的体位要求基本同抖法,不同的是牵引法为水平方向上用力,而牵抖法则加上了上下或左右方向上的抖动。 四、四点搬法 本法是按腰搬腿搬肩的合称。其方法是:患者俯卧,术者立于其侧,一手按住患者腰部,另一手握持住对侧下肢膝部向上搬拉;再以同样方式一手按腰一手把持其对侧肩部向后搬拉。然后术者再站于患者身体另一侧,如法搬拉其对侧肩与下肢。 本手法操作时,患者应躯体放松,术者双手协调用力、要柔和迅速不可粗暴。其作用主要是调整腰部肌肉平衡、改善关节的错动和移位。对于老年患者、长时间腰椎侧凸畸形者、腰椎骨质病变者,应慎用本法。 五、摇晃腰骨氏法 本手法是指在放松状态下使腰骸部向左右双侧不断摆动的一种方法。有二种方式。 1 .患者俯卧,躯体放松,术者站在其身体一侧,双手掌叠按于患者腰骸部,运用前臂力量使其左右摆动,幅度由小渐大,至局部有轻松感时为止。如有棘突歪斜,宜用掌根着力抵住然后摇晃。 2 .患者俯卧位,放松腰部。术者站其足端,双手握住跺部,向斜上稍加牵拉下肢,然后摆晃患者腰骸部。如有助手,可让其双手置患者胁下以固定上身。 摇晃腰骸法能疏通气血、缓解肌肉痉挛,滑利关节。一般多在腰部其他手法之后操了夕声牙、作。
六、卷腰法(图12 一7 ) 本法是通过被动性屈曲患者膝髓关节,使腰部前卷牵拉腰骸处肌肉软组织的一种方法。操作时,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其侧,一手扶住患者双膝部,并操作同屈腿按腰法。
第三节治疗原则
一、辨证施治 凡确定可以推拿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病情选择各自适宜的手法。必须根据因为推拿疗法对于本病的某几种类型,或一类型的某几个时期效果最好,而对于个别证型或
时期的患者可能效果稍差施术。腰椎间盘膨出阶段,或忌用推拿治疗。所以必须辨证,手法要柔和部位在腰部,不宜做大剂量牵引治疗。,忌用暴力,重点施术对于腰椎间盘突症的肩上型和腋下型,其推拿手法选择有所区别。如同是斜扳法则应视其腰椎棘突有无歪斜而扳动不同肢体。中央型突出则病者手法宜重;对疼痛虽较重但能自行起卧者,可常规推拿治疗;对疼痛剧烈、肌肉痉挛明显、不能平卧者,可施用麻醉下推拿治疗。 二、掌握时机 腰椎间盘突出后,破裂的髓核释放出炎性介质,刺激周围组织或神经根,发生无菌性炎症。由于炎症的发生及存在,可影响手法治疗的选择和运用时机。因急性外伤初次发病者,在短时间内病变椎体部位尚未发生明显炎症,若病情较轻,其治疗可在一般放松手法后,直接进行扳拉等复位措施,常常收到明显效果。对于多数患者,因为失治、病久、或疼痛较重,多在突出物周围有炎性变化,治疗不宜直接行使复位手法,否则可使炎症扩散而加重刺激,甚者引发蛛网膜炎,突出物因高度水肿破裂嵌顿于椎管等严重情况。处于炎症期患者的治疗,宜卧床休息、轻柔手法及内服必要的镇静止痛药或针刺处理。炎症期过后的患者,可给予重点复位手法治疗。如何判定炎症是否存在,可参考下述方法:腰活动明显受限、腰部肌紧张、椎体旁压痛、排肠肌触痛明显,则表明炎症存在,反之则说明炎症已消退。 三、体位选择 治疗时患者体位的选择,应兼顾患者情况和便于医者治疗操作两个方面。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可取非活动受限体位,既便于医患之间的协调配合,又避免加重突出物对神经根或周围组织的压迫刺激。对于疼痛剧烈者,可先在其所取的肢体强迫位给予应急处理,然后酌情改为膝胸跪俯卧、坐位、或俯卧位进行重点手法治疗。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取由非功能受限体位向功能受限体位过渡,同时给予手法处理。如前屈功能受限,则采用侧卧位腰部后伸推拿法,然后应用卷腰方法,牵拉腰背部肌肉松解粘连,恢复腰部的正常活动功能。对于一般患者,可根据手法需要灵活选用俯卧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最后,无论哪种情况的患者,在治疗结束离开床时,都应避免仰卧坐起或扭腰转身动作,以防病情加重或再发。 四、手法顺序 《 医宗金鉴》 指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说明推拿效果的好坏,与手法的选择及使用顺序有关。根据手法的功用及操作,总分为二大类:一类刚劲快捷,用力重,操作快,能迅速纠整形体结构异常和提高组织兴奋性;另一类轻柔缓和,用力轻,操作慢,功在镇静安神调和气血。原则上,二类手法宜配合运用刚柔相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亦分为基本手法和重点手法,前者可归于柔和类,后者归于刚劲类,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应注意相互结合。一般的施术程序是,先以轻柔手法松痉止痛,使患者在心理上有所适应,然后施以重点手法直捣病所,最后再以轻柔手法在患处周围操作,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宜用柔和的基本手法在腰部大范围操作,先健侧后患侧,先周围后痛点,或者“上病下治”先治下肢,通过循经取穴治疗缓解腰部症状。对于炎症缓解期的患者,重点用快捷的复位手法,但也应注意与轻柔手法的配合运用。恢复期患者的推拿治疗,宜适当增加被动活动关节的手法。
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
分期治疗 一、急性期 此期治疗原则是行气消肿,镇静止痛。手法操作:1 ,患者侧卧位,医者先以中强力度分别依次指按其患侧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有明显得气感后加用指揉法,逐穴操作。对于老年、女性患者,手法强度应以其无明显痛苦反应为宜。 2 .患者俯卧位(可在其腹下垫枕),医者站在其身体一侧,沿患者背腰部膀肤经循行线,由上而下施以轻柔的推法、 揉法,经由臀部至患肢,直达足跟部。然后沿上述路线施以饿法。反复操作5 一7 遍。 3 .拇指按揉患者背腰部各俞穴,以前臂揉腰骼、臀部,辅以较轻肘按法。 4 .拿捏股内侧肌肉,适度使用弹筋手法2 一3 次,揉、拿小腿后侧肌肉至跟键,承扶、委阳用弹拨法。 5 .沿背部督脉循行线,由颈至骸施以轻擦法,选用活血止痛介质。 6 .酌情摇晃腰骸5 一ro 次,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宜。二、亚急性期 此期治疗原则是理筋整复。手法操作: 1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其一侧。先以掌揉法、攘法、掌推法配合应用,由患者背腰部至患肢小腿部,反复操作5 一7 遍,使肌肉放松。 2 .医者以拇指按揉隔俞、脾俞、肾俞、阳陵泉,肘压环跳、承扶、殷门,得气为度。 3 .上述准备手法之后,进行腰部牵引。分人工牵引和机械牵引二种。常用体位有俯卧、仰卧、侧卧三种。在牵引过程中或牵引结束后,可辅以手法协同治疗。在牵引过程中常用手法有:① 患者俯卧位人工牵引时,医者可在其腰部痛点,用肘按法着力下压,反复2 一3 次;也可双手掌叠放于腰骸处,嘱助手向后上方向用力牵拉下肢使下腹部稍离床面,医者同时双手下按,注意要有节律性使腰部有颤动感,反复操作50 次左右;还可让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屈滕屈髓,健肢在下自然掌叠按患者腰能部,向下用力进行节律性按压,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反复进行50 次,然后在此处施行中强度拍法5 一10 次犷使患者局部有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