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十八本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二章 推拿治疗
内容开始

第十二章 推拿治疗

推拿疗法 方法之一,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重要的外治,具有简便、经济、实用、无副作用、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自20 世纪效果明显等优点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经过不断实践总结50 年代始用于腰椎,其疗效愈加显著。目前,在国外亦视手法治疗为本病的有效方法,国内更把推拿作为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第一节治疗作用

推拿治疗是医生在医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肢体某部分或一定器械,在患者体表进行特定的手法操作,把手法所产生的良性刺激传人体内,通过经络系统对机体的功能状态加以调整,从而消除病理影响,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推拿长于治疗形体疾病,又能兼调机体内在平衡状态。所以说它是一种融治形和调神于一体的独特疗法。

推拿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地说,包括下述三点。
一、理筋整复

亦是形神兼治习概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异常改变,从根本上讲属于机体形体结构方面的伤、劳损,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其内因,但其发病多与外、受凉有关。寒邪劳伤,可致经络疲阻,气血不畅, 一步造成脏腑肢节失养,变生各种疾病,尤其是一些沽动狈紫戮受压力较大的部位,更容易发生这种病变。医籍中有“脊中警节督所辖”之说,强调督脉的重要作用,只有保持督脉的通场,脊柱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灵枢· 经脉》 篇记载:“脊痛,要似折,牌不可以屈,胭如结… … 小趾不用。”这段文字的描主,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症状特点极为相似。实际上,庄中医学的有关痹证、腰腿痛、骨节错缝等疾病范畴中,已包含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医宗金鉴》 指出:“有筋急而动摇不利或骨节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外加于患者体表一定部位的手法刺激,可以力的形式通过做功或能量转换,使病变局部的形体结构和组织生理病理状态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消肿散结理筋整复的目的。如施于腰背部的柔和类手法,可以调节肌肉的张力,解除其紧张痉挛,还可以调整组织间压力松解粘连,促进神经肌肉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一些用力较重的拔伸扳拉手法,可以拉宽椎间隙,使突出物回纳或离开神经根,纠正后关节的功能紊乱,从而整复错位,使腰部的椎间解剖结构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镇静止痛
推拿治疗具有良好的镇静止痛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生理不适状态,更好地使损伤组织得以顺利修复。《 素问· 举痛论》 指出“按之则气血散,故按之痛止”, “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使受损部位的代谢产物及时清除运走,减少了对末梢神经的疼痛性刺激因素通过缓解肌肉痉季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氧供应,从而消除缺血性疼痛。此外,通过按压环跳、承扶等穴,可引起一时性神经传导阻滞,使痛疼信号不能上传人脑。

于手法的热效应和生物电效应,也能使局部的痛阂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增加b 可见,推拿的止痛作用是多方面的。因为病痛的缓解或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亦随之放松,神情镇静,从而对于机体的全面康复起到促进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推拿可使外周血中具有致痛作用的5 一经色胺、组胺等含量水平下降,而增加具有镇痛作用的物质如内啡肤的含量水平:推拿对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十分明显,能够改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状态,从而起到镇静、放松、止痛作用。
三、活血通络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其经络不畅、气血不和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病机之一。无论早期的隐痛还是中期的刺胀痛及后期的麻木乏力,均与血循环不畅有直接关系。推拿可以有效地解除这种病理状态。《素问· 调经论》 指出:“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 … 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医宗金鉴》 也说:“· 一摩其奎聚,以散疲结之肿,其患可愈。”说明推拿可以活血祛疲行气通络。研究表明,推拿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感觉装置及传导通路的功能,能增加肌肉氧供给,改善肌细胞营养,提高其工作能力,从而消除痉挛。推拿可使血循环反射性地增强,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此外,通过手法的功力作用.可大量地消耗和去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对于改善管道通畅性具有重要意义。

弟二节常用宁法

基本手法

一、推法
用手掌或肘部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向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方法叫推法。常分为二种。
1
.掌推法用单手掌或双手掌面紧贴接触部位皮肤,沿肌肉走行方向均匀用力前推。需要增大压力时,可使双手掌叠压后再行缓慢推进,一般连续操作5 10 遍。本法刺激量中等,适用于腰、臀及下肢。
2
.肘推法屈曲肘关节,以鹰嘴突着力于施治部位,然后沿单方向推进。本法刺激较强,多用于腰臀部。操作次数5 ? 10 遍。
施行推法时,需在施术部位加一方向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应该适度,以患者无痛苦感又能使操作者顺利推进为宜。术者应自然放松,用力平稳。用肘推法在腰骸部操作时,切忌过度触压棘突,对老年体弱者的腰椎横突处亦需注意。二、擦法
擦法是以手着力于患者体表进行直线往复摩擦的一种方法。分为二种。
1
.侧擦法以手的尺侧或小鱼际着力于施术部位,然后进行直线往返移动。本法操作时手指应并拢伸直,贴实施术部位皮肤,不可跳停。常用于脊柱两侧、腰骸部和下肢。2 .鱼际擦法是以手的鱼际部着力于患者体表进行摩 擦的方法。操作时应沉肩松背,五指并拢微屈或呈虚掌。本法的产热效果较侧擦法为次。
擦法可少使施术部位产生一定热量,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作用。操作本法时,要求压力适中,移行距离要长而且不能歪斜,动作要连续不停顿,一般每分钟100 200 次。应尾时可在施术部位涂擦适量介质(如红花油、冬青油),既保护皮肤免被擦伤,又可增加产热量。一般在擦法后同一部位不再运用重压类手法,但可配合局部热敷治疗。
三、衮法
衮法是以手背部着力于施术部位,通过前臂及腕关节的协调运动进行操作的一种方法(图12 1 )。具体要求是,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四、五掌指关节处吸定于施术部位,通过前臂的旋转摆动带动腕关节屈伸活动,使产生的功力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本法操作技术比较严格,其前臂与腕部必须协调动作,使手背做核动状。操作者的肩、肘、腕关节要自然放松,施术部位压力均匀,衮动时不能拖擦跳动。每分钟100 次左右。本法的作用面积大,刺激较强可力达深层,适于肌肉丰厚的腰臀下肢部位。
四、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掌根和臂紧贴患者体表稍加压力,然后带动皮下深层组织进行回旋转动而万法。分三种。

1 .指揉法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腕部放松,做轻柔的小幅度揉动(图12 2 )。常用于穴位或痛点的操作。2 .掌根揉法以手的鱼际、掌根作了/为着力点,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回旋揉/气动。本法作用部位大,用力稍重,适合于/、/腰背下肢部的软组织劳损疼痛。/丫味艺3 .前臂揉法以前臂内侧紧贴于 施术部位,通过肘关节屈伸活动带动前臂做向前的回旋揉动。要求用力连贯均匀,力达肌层。本法刺激强,适用于肌肉丰厚处。
五、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手掌或肘作为着力点,按压施术部位的一种方法。分为三种。
1
.指按法以拇指顶端或指腹按压施术部位。用力以患者有发胀、发酸之得气感为度。按压得气后持续一定时间再放松开,然后再按压,反复5 10 次。常用于穴位及痛点处。
2
.掌按法用手掌心或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进行按压,也可以将双手掌叠加后用力下压。操作时要沉肩,上身略前才而止夯窃幻不日有刁,胜竺l 石,未盗仁洁户日刁习二日西

点法是将单手五指并拢微屈,指端聚成梅花状,然后利用腕、肘关节的屈伸运动,一起一落地点打体表某处或穴位的方法。
本法操作时,用力要轻巧,注意轻重交替。除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确定用力大小外,对骨突或皮肤浅薄处要轻用力,对肌肉丰厚处可稍重。此外,操作者应修剪指甲或以胶布包裹,以免损伤。
七、拿法
拿法是用手指捏拿肌肉等组织的一种方法。分为二种。1 .五指拿法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捏拿患处。常用于肌肉丰厚处。操作时应逐渐用力,以施术部位出现得气感为宜。
2
.弹筋法用拇、食两指或拇指与食、中指拿捏住肌肉肌腿组织,并用力向外或向上牵拉,至一定程度后迅速松手使其归位。本法刺激较强,患者常有重度酸胀感,但过后轻松舒适。用于治疗软组织的慢性疼痛、乏力及感觉减退等。八、拍法
拍法是将单手五指并拢微屈成虚掌,通过腕关节屈伸带动虚掌拍打体表部位的方法。
操作本法时应尽量放松肩、肘、腕关节,遵循由轻渐重的用力原则,一般以患者无明显痛感为度。拍法可使皮下深层组织发生振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还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重点手法

一、扳法扳法属于被动活动关节类手法。方法为把双手分别置于.不同施术部位并沿同一方向或反向用力,使关节做被动伸展或旋转。腰部扳法有四种。
1
.斜扳法(图12 3 )患者侧卧位,腰部放松,下肢一侧谁在下自然伸直,另。。屈膝置其上。术者面对患者,双上肢肘部分别抵住患者肩前和骼后,然后缓缓反向用力至腰部旋转到最大幅度时,再突然发力做短时间地扳动,此时可伴有腰部“喀哒”响声,表示手法成功,但应用时不必刻意强求弹响声。临床上,可根据病变腰椎节段位置高低,灵活确定腰部旋转的一}合力点。具体是:上段腰椎病变可以加大下半身的旋转幅度,你下段腰椎或骼椎病变时,可加大上半身的旋转幅度,中段腰椎病变时可使上下半身的旋转幅度相等。

2 .直腰旋转扳法(图12 4 )患者取坐位,挺胸,腰部放松。术者立于其侧,用双腿挟住一侧下肢,一手抵住患者一侧肩后部,另一手从患者后腋下伸人抵住其肩前部,然后双手同时反向用力进行扳动。
3
.弯腰旋转扳法(图12 5 )患者取坐位,腰部微前屈,助手立于患者前方,双腿挟持固定其下肢及骨盆。术者在患者侧身后(患侧),一手拇指顶推其腰部歪斜的棘突,另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按住其项颈部,然后前屈、侧屈、旋转患者腰部至最大限度时,双手协调用力旋扳腰部,常可听到“喀哒”声响,表示操作成功。
4
.后伸扳法(图12 6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其身体一侧,一手按其腰部患处,另一手托持住双下肢膝部向上扳拉,双手协调发力使腰椎过伸。二、抖法
抖法是握持住肢体远端进行上下或左右抖动的一种手法,也称牵抖法。操作时,患者宜取俯卧位,双手把持住床头或床边(或由助手固定其腋部)。术者立于其足端,双手握住患者双躁部,并适当使下肢抬高床面,然后用力牵拉下肢同时进行上下抖动。

此分别握住躁部。注意术者不要用力牵拉患者下肢,使其腰部略有放松,然后迅速起抖使患者腰腹尽量离开床面后弓,随后复原。如此操作3 5 次。这种抖法的合力作用点在患者腰骸部,对于腰部疾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应用抖法前,患者要排空大小便。老年体弱者及女性不宜用此法。
三、拔伸法
拔伸法也叫牵引法,是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用力拔伸牵引另一端的方法。腰部的拔伸,可以采用人工进行,但由于肌肉丰厚阻力较大,所以效果欠佳,现在多用机械牵引。对于病情不严重或患者较为瘦小及女性,亦可应用人工牵引法。操作时,对患者、术者的体位要求基本同抖法,不同的是牵引法为水平方向上用力,而牵抖法则加上了上下或左右方向上的抖动。
四、四点搬法
本法是按腰搬腿搬肩的合称。其方法是:患者俯卧,术者立于其侧,一手按住患者腰部,另一手握持住对侧下肢膝部向上搬拉;再以同样方式一手按腰一手把持其对侧肩部向后搬拉。然后术者再站于患者身体另一侧,如法搬拉其对侧肩与下肢。
本手法操作时,患者应躯体放松,术者双手协调用力、要柔和迅速不可粗暴。其作用主要是调整腰部肌肉平衡、改善关节的错动和移位。对于老年患者、长时间腰椎侧凸畸形者、腰椎骨质病变者,应慎用本法。
五、摇晃腰骨氏法
本手法是指在放松状态下使腰骸部向左右双侧不断摆动的一种方法。有二种方式。
1
.患者俯卧,躯体放松,术者站在其身体一侧,双手掌叠按于患者腰骸部,运用前臂力量使其左右摆动,幅度由小渐大,至局部有轻松感时为止。如有棘突歪斜,宜用掌根着力抵住然后摇晃。
2
.患者俯卧位,放松腰部。术者站其足端,双手握住跺部,向斜上稍加牵拉下肢,然后摆晃患者腰骸部。如有助手,可让其双手置患者胁下以固定上身。
摇晃腰骸法能疏通气血、缓解肌肉痉挛,滑利关节。一般多在腰部其他手法之后操了夕声牙、作。

六、卷腰法(图12 7 )
本法是通过被动性屈曲患者膝髓关节,使腰部前卷牵拉腰骸处肌肉软组织的一种方法。操作时,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其侧,一手扶住患者双膝部,并操作同屈腿按腰法。

第三节治疗原则

一、辨证施治
凡确定可以推拿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病情选择各自适宜的手法。必须根据因为推拿疗法对于本病的某几种类型,或一类型的某几个时期效果最好,而对于个别证型或

时期的患者可能效果稍差施术。腰椎间盘膨出阶段,或忌用推拿治疗。所以必须辨证,手法要柔和部位在腰部,不宜做大剂量牵引治疗。,忌用暴力,重点施术对于腰椎间盘突症的肩上型和腋下型,其推拿手法选择有所区别。如同是斜扳法则应视其腰椎棘突有无歪斜而扳动不同肢体。中央型突出则病者手法宜重;对疼痛虽较重但能自行起卧者,可常规推拿治疗;对疼痛剧烈、肌肉痉挛明显、不能平卧者,可施用麻醉下推拿治疗。
二、掌握时机
腰椎间盘突出后,破裂的髓核释放出炎性介质,刺激周围组织或神经根,发生无菌性炎症。由于炎症的发生及存在,可影响手法治疗的选择和运用时机。因急性外伤初次发病者,在短时间内病变椎体部位尚未发生明显炎症,若病情较轻,其治疗可在一般放松手法后,直接进行扳拉等复位措施,常常收到明显效果。对于多数患者,因为失治、病久、或疼痛较重,多在突出物周围有炎性变化,治疗不宜直接行使复位手法,否则可使炎症扩散而加重刺激,甚者引发蛛网膜炎,突出物因高度水肿破裂嵌顿于椎管等严重情况。处于炎症期患者的治疗,宜卧床休息、轻柔手法及内服必要的镇静止痛药或针刺处理。炎症期过后的患者,可给予重点复位手法治疗。如何判定炎症是否存在,可参考下述方法:腰活动明显受限、腰部肌紧张、椎体旁压痛、排肠肌触痛明显,则表明炎症存在,反之则说明炎症已消退。
三、体位选择
治疗时患者体位的选择,应兼顾患者情况和便于医者治疗操作两个方面。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可取非活动受限体位,既便于医患之间的协调配合,又避免加重突出物对神经根或周围组织的压迫刺激。对于疼痛剧烈者,可先在其所取的肢体强迫位给予应急处理,然后酌情改为膝胸跪俯卧、坐位、或俯卧位进行重点手法治疗。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取由非功能受限体位向功能受限体位过渡,同时给予手法处理。如前屈功能受限,则采用侧卧位腰部后伸推拿法,然后应用卷腰方法,牵拉腰背部肌肉松解粘连,恢复腰部的正常活动功能。对于一般患者,可根据手法需要灵活选用俯卧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最后,无论哪种情况的患者,在治疗结束离开床时,都应避免仰卧坐起或扭腰转身动作,以防病情加重或再发。
四、手法顺序
《 医宗金鉴》 指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说明推拿效果的好坏,与手法的选择及使用顺序有关。根据手法的功用及操作,总分为二大类:一类刚劲快捷,用力重,操作快,能迅速纠整形体结构异常和提高组织兴奋性;另一类轻柔缓和,用力轻,操作慢,功在镇静安神调和气血。原则上,二类手法宜配合运用刚柔相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亦分为基本手法和重点手法,前者可归于柔和类,后者归于刚劲类,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应注意相互结合。一般的施术程序是,先以轻柔手法松痉止痛,使患者在心理上有所适应,然后施以重点手法直捣病所,最后再以轻柔手法在患处周围操作,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宜用柔和的基本手法在腰部大范围操作,先健侧后患侧,先周围后痛点,或者“上病下治”先治下肢,通过循经取穴治疗缓解腰部症状。对于炎症缓解期的患者,重点用快捷的复位手法,但也应注意与轻柔手法的配合运用。恢复期患者的推拿治疗,宜适当增加被动活动关节的手法。

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

分期治疗
一、急性期
此期治疗原则是行气消肿,镇静止痛。手法操作:1 ,患者侧卧位,医者先以中强力度分别依次指按其患侧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有明显得气感后加用指揉法,逐穴操作。对于老年、女性患者,手法强度应以其无明显痛苦反应为宜。
2
.患者俯卧位(可在其腹下垫枕),医者站在其身体一侧,沿患者背腰部膀肤经循行线,由上而下施以轻柔的推法、 揉法,经由臀部至患肢,直达足跟部。然后沿上述路线施以饿法。反复操作5 7 遍。
3
.拇指按揉患者背腰部各俞穴,以前臂揉腰骼、臀部,辅以较轻肘按法。
4
.拿捏股内侧肌肉,适度使用弹筋手法2 3 次,揉、拿小腿后侧肌肉至跟键,承扶、委阳用弹拨法。
5
.沿背部督脉循行线,由颈至骸施以轻擦法,选用活血止痛介质。
6
.酌情摇晃腰骸5 ro 次,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宜。二、亚急性期
此期治疗原则是理筋整复。手法操作:
1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其一侧。先以掌揉法、攘法、掌推法配合应用,由患者背腰部至患肢小腿部,反复操作5 7 遍,使肌肉放松。
2
.医者以拇指按揉隔俞、脾俞、肾俞、阳陵泉,肘压环跳、承扶、殷门,得气为度。
3
.上述准备手法之后,进行腰部牵引。分人工牵引和机械牵引二种。常用体位有俯卧、仰卧、侧卧三种。在牵引过程中或牵引结束后,可辅以手法协同治疗。在牵引过程中常用手法有:① 患者俯卧位人工牵引时,医者可在其腰部痛点,用肘按法着力下压,反复2 3 次;也可双手掌叠放于腰骸处,嘱助手向后上方向用力牵拉下肢使下腹部稍离床面,医者同时双手下按,注意要有节律性使腰部有颤动感,反复操作50 次左右;还可让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屈滕屈髓,健肢在下自然掌叠按患者腰能部,向下用力进行节律性按压,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反复进行50 次,然后在此处施行中强度拍法5 10 次犷使患者局部有深层振动感,个别患者有一过性尿意。如果机械具有旋转功能,可按要求同时进行这种操作。若在牵引过程中没有加用手法,可进行下述治疗。
4
.牵引结束,患者稍做休息,至牵引固定部位肌肉酸痛缓解后改取侧卧位,医者对其使用腰部斜扳法。如果存在腰椎棘突歪斜,应在扳动同时予以拨正,只扳患侧不扳健侧;如果无明显腰椎棘突歪斜,可做腰部两侧斜扳,先患侧后健侧:5 .患者俯卧位,双手把住床头。医者对其施行腰部后伸扳法,置于腰部的手应反向抵住存在偏斜的棘突,只扳动一侧。如果无棘突歪斜可扳动双侧。
6
.患者体位、姿势同前,医者握持其双跺,做腰部上下方牵抖法,幅度宜小,操作3 5 次即可。
7
.患者取俯卧位,嘱其尽量放松躯体。医者在其背、腰、骸、臀、下肢部,施以轻柔孩法3 5 遍,排肠肌处可加用捏拿法。
8
.关于旋转扳法,原则上可宜于多数患者,一般于牵引后进行(病情允许,可不经牵引),术毕,嘱患者俯卧于床上,医者在其腰骸处施以轻柔放松手法。对腰椎生理曲度明显改变者,或伴有重度骨质增生及强直性脊柱炎者,不宜首选此法.疗效亦不佳。
三、慢性期
此期治疗原则是益气活血,壮腰健肾。手法操作:1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其体侧,以攘揉法在其背、腰、肌肉紧张处可用拿捏弹筋法,使其完全放松。
2
.俯卧位。医者掌推患者背腰及下肢部,然后换拍法,以通行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前臂揉法反复操作于命门、腰俞、肾俞及臀部,并肘按环跳、承扶,注意一松一压相结合。对区域性麻木及感觉迟钝者,可用拍法、点法。
4
.对于腰骸处压痛时间较久,无明显腰椎畸形者,可于俯卧位施行四点搬法。
5
.对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其股前、膝部症状明显者,可于俯卧位施行按腰屈腿法,然后换成健侧卧位,施用屈腿下推法,直至症状缓解。
6
.对于遗留坐骨神经症状,患肢直腿抬高受限者,可用直腿抬高法和单侧屈腿卷腰法,但用力要轻,尤其是久病体弱者。
7
.此期患者,尚可应用腰部牵抖法、摇晃腰骸法。如为偶发犯病和素质较好者,可以用腰部斜扳法和旋转扳法,但用力要轻。
8
.慢性期患者推拿治疗手法较多,应用时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一般可采用其活动受限体位,但应防止手法矫枉过正。四、恢复期
此期的治疗原则是养血荣筋,舒筋通络。手法操作:1 .患者俯卧位,医者以中强刺激的攘、揉、推法,反复操作其腰骸、臀及下肢部位。重揉脾俞、’肾俞、阳关、命门,拿捏下肢肌肤麻木区并加用点法。,'

3 .俯卧位,在腰骸部用横擦法,直至局部灼热感产生,加用拍法,然后德晃腰髓。
4 .适当延长相邻二次的治疗间隔时间,逐步增加练功活动。
分步治疗
一、行气活血,解痉止痛
具体操作:患者俯卧位,尽力放松躯体。医者立于其侧,以单手掌根或大小鱼际,沿背部督脉和膀胧经走行线,由上往下反复揉动,在肾俞、命门及痛点处按揉弹拨,然后掌推背、腰部。再由臀部始经股后至小腿部,反复攘揉,拿捏股内侧及小腿部肌肉,按压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最后掌推下肢后侧。二、伸腰理筋,拨乱复正
具体操作:患者俯卧位,在胸、股前垫枕使腰腹悬空离床面10 15cm 。医者双手掌叠按于其腰部,随患者呼吸做连续性节律性振压,要求呼气时按下,吸气时松开,使患者腰部有弹跳感,反复进行3 分钟。然后去除软垫,做双下肢抬起的腰部后伸扳法,或再做单侧下肢的分别后伸扳法。注意扳动幅度的大小,应该确实使腰部过度后伸,但又不能对腰部软组织造成拉伤。
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具体操作:患者侧卧位,健侧在下,医者施用腰部斜扳法,如有腰椎棘突歪斜,应在扳动过程中同时予以拨正。然后患者换成仰卧位,医者对其施行小幅度的卷腰操作,可配合此位置的旋转腰骸活动。再伸直下肢,做患肢直腿抬高手法。四、活血通络、壮腰强脊
具体操作:患者俯卧位,医者先以攘法操作于患者腰、臀,股后及小腿部,再上下掌擦背腰,左右横擦腰骸部,有明显热感向深层组织渗透时,由臀部始直推下肢后面至足跟。然后小幅度上下抖动双下肢,最后单手轻拍骸部、并摇晃腰骸,结束治疗。
上述分步治疗,对于非急性期患者均可适用。特殊型治疗

一、膨出型
手法操作:
1
.患者俯卧位,医者先攘腰部5 10 分钟,掌推背腰3 - 5 遍,前臂揉腰部要力透肌里,再肘压患处。注意松紧交替持续1 分钟。
2
.患者俯卧位,伸直双下肢,医者持其双躁抖拉下肢,幅度宜小,使腰部左右摆动。
3
.患者俯卧位,医者掌擦其督脉横擦腰骸至灼热感,然后拇指按揉肾俞、命门,摇晃腰骸法。
4
.患者仰卧位,屈曲双侧髓膝,医者双手扶其膝部,做缓缓摇骸。腰部不要离开床面,不做卷腰手法。
5
.下肢串痛者,应找准腰部压痛点,确定有无棘突偏斜,然后做定点侧扳法,只做单侧扳法。
6
.此型患者治疗应尽量在卧位进行,并保持脊柱相对稳定状态,限制使用强力整复手法。可据实际情况做小量腰椎牵引,以患者自感舒适的拉力为度。治乒期间避免腰部受凉,症状缓解后或平素应适当增加腰背肌肉功能锻炼。二、多间盘突出型本型是指腰椎同时存在2 个或2 个以上的椎间盘突出。手法操作:/
 1
.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摘法在其腰部操作5 ro 遍,然后换成掌揉法,放松局部肌肉。
2
.患者侧卧位,医者分别斜扳腰部两侧。
3
.患者仰卧位,屈骸屈膝、医者扶住其膝部,并适度向下轻压,使腰骸部略有屈曲。然后分别抬高其双侧下肢,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
4
.患者俯卧位,医者一手按其腰部,另一手持双膝部,双手协调用力做腰部后伸扳法,反复进行3 5 次。然后握持其双跺,适度牵抖双下肢。
5
.患者俯卧位,进行中小力量的人工持续腰椎牵引,并在牵引过程中施行腰部掌按振动手法。牵引结束后,再于腰骼处施以放松手法。
6
.本型患者病情易复发,除积极治疗外,应配合腰肌功能锻炼加以预防。
三、中央型
手法操作:
1
.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拇指按揉肾俞、命门、关元俞、环跳、委中、承山、昆仑,使其有明显酸麻胀重得气感。2 .患者俯卧位,医者攘揉其腰背部肌肉,或按揉脊柱两侧肌肉及痛点。然后掌推背腰部3 5 遍,或用擦法。3 .患者俯卧位,医者双手掌叠放于其腰部病变处上方,嘱助手用力持续牵引下肢,医者同时按压腰部。先健侧下肢,后患侧下肢。然后医者双手握持其跺部,适度施以牵抖法,之后再单手轻拍腰骼部。
4
.对于中央偏左或偏右型突出者,可在上述手法后加用腰部斜扳法,以及下肢相应手法。
5
.治疗中央型突出宜用轻柔和缓手法,原则上不选择引起腰椎较大幅度旋转,或改变脊柱位置的手法。因为若使用

不当,会加重病情出现马尾综合征。6 .凡病情重,疼痛持续难以缓解,破裂突人椎管者,应禁止推拿治疗。

四、术后再发型
手法操作:
1
.患者俯卧位,医者于其腰、骸、臀及双下肢坐骨神经走行区施以揉法,骸棘肌。反复操作巧一20 分钟,然后弹拨痛点和两侧

2 .患者俯卧位,医者在患者腰部棘突连线及小关节连线之间的区域内用肘推法,边推边压,由上而下依次操作至散部,臀部环跳穴用肘尖弹拨,要有明显得气感,以患者能忍受为宜。
3
.患者俯卧位,具有充分松弛肌肉、显著优点。对疼痛剧烈减少患者痛苦、易于操作、缩短疗程等骸骼关节移位、、身材高大肥胖、肌肉紧张明显、合并软组织钙化粘连者尤为适宜

1 .按手术操作常规麻醉成功后。手法操作:的持续骨盆牵引10 一巧分钟。,患者取俯卧位,做腰椎于患者腰能处,用力按压ro 下肢后伸扳法。在牵引状态下,医者双手叠放

20 次,然后解除牵引,用力做双

2 .患者侧卧位,医者对其进行腰部斜扳法操作扳动时应注意力点选择准确,用力稳、准、快。,双侧均

3 .患者仰卧位别扶于其两膝部,双足底相对慢慢屈髓屈膝,医者双手分,适当用力分开双髓。强制直腿抬高手法手法。
4
.患者俯卧位加快气血运行。然后伸直下肢,做患肢,同时做躁关节强制背屈活动,最后做卷腰,医者以轻快手法孩揉腰背及下肢部,以

5 .推拿结束后,患者卧硬板床休息3 天,腰部可适当垫竺世头大小以患者自感舒适为创。起床活动时佩带菌藏往意保暖。

6 .经上述治疗l 次,如未痊愈,可间隔治疗。一般以做3 次为限。周后进行第2 次选择本法治疗时,要注意:① 必须明确诊断应症,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孕妇禁用。

,严格掌握适

③ 术中手法必须柔和,切忌粗暴。④ 术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以仰卧位为佳。如确需侧身或翻动,应在陪人帮助下进行,翻身时患者不可用力,尽量使病人上下身成一直线,避免脊柱的旋转,侧卧时应保持脊柱不弯曲。⑤ 关于麻醉方式,现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

(王永泉)

主要参考文献

1 俞大方.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 125 127 2 张长江.中医骨伤科推拿手法.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3 潘新平.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 182 4 罗金殿.罗有名正骨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 张建华,孙安达,张立晨.推拿手法用力技巧.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 99 100
7
王培满.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 例总结.按摩与导引,1996 , 4 : 36
8
张洪顺等.机械牵引与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程序.按摩与导引,1997 , 4 : 29
9
刘世刚.拉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 例总结.山东中医杂志,1994 , 13 ( 8 ) : 335
10
崔同海.大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3 例.江苏中医,1991 , 12 ( 4 ) : 30
n
王永泉.推拿为主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 , 17 ( 1 ) : 30
12
邵铭熙.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探讨.江苏中医,1992 , 6 : 26 ,
13
刘森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中华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