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十八本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六章 灸疗
内容开始
PAN lang=EN-US>5009 ,黄酒2500 血。上三药放人黄酒内浸渍ro 日,取出用布袋装之,置于需熨部位,以烙铁熨布袋,使热透人肌肤,微汗可止。③ 大豆熨:取大豆巧009 ,水拌至稍胀,放锅内炒热,取出装人布袋,熨于患处,冷后更换。适用于碎然发作的腰痛。④ 皂荚熨:取皂荚5009 ,食盐10 g 。皂荚碾碎和食盐同炒,热后装人布袋,温熨患处。适用于肾虚风寒侵袭腰痛症。4 .其他灸具① 温灸盒:将艾条截成3 scm 长数段,两端点燃,横置于长方形小木盒内的铁纱网上,盖上盒盖,用布条固定于施灸部位,20 30 分钟艾条燃尽后取下。② 微型8301 经穴灸疗仪:本仪器是以红外线为光源的灸疗器,应用时将灸头插头插到电源盒上,接通电源,将灸头光斑对准穴位或压痛点,电源盒上带调压开关,根据病人感觉调至有针灼感,20 30 分钟。
三、注意事项
1
.施灸时,室内温度应适宜病人裸露肌肤而不感太凉。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免艾烟滞留过多。不宜让冷风直吹病人。
2
.施灸者应以谨慎严肃而温和的态度进行。做到让病人放心、安心;若需要瘫痕灸时,应征得病人同意。

3 .施灸穴位不宜过多,操作宜井然有序,不可乱灸一气。并保证施灸热力充足。
4
.施灸过程中应严防艾火点燃病人衣物。施灸完毕应确保艾火完全熄灭,以防发生火灾。
5
.在过饥、过饱、过劳、情绪过度不安、机体极度虚弱、衰竭、高热、抽风、意识不清、精神失常时不宜施灸。过度失血、出汗过多时禁灸。妇女经期亦应禁灸,以免发生晕灸。6 .发泡灸及瘫痕灸后,应保持疮面干净,防止感染,必要时可局部涂龙胆紫。

第三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灸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类属“腰痛”“痹症”两病。其病因不外三点:其一,感受风寒湿邪,邪客腰部经脉,致使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其二,过度劳累或扭、挫、跌扑,致使腰部经脉筋肉受损,痕血停着而发病。其三,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或票赋不足,致使肾中精亏血少,难于濡养腰府,亦可发病:因此,根据病因,将腰突症分为三大类型,下面将分别论述其症状及灸治方法。
一、寒湿痹阻型
1
.主症多有受寒病史,症见腰部冷痛,沉重乏力,活动困难,伴一侧或双侧肢体疼痛、畏寒,诸症遇阴雨天气或受凉后加重,得温则疼痛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弦紧。2 .治则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3
.治法取穴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气海俞、环跳、秩边、阴陵泉、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阿是穴。( l )温和灸:每次选上穴3 5 个,以病人感到温热而不烫为度,每穴灸10 20 分钟,每日1 次,10 次为一疗程。两疗程 间隔1 周。
( 2
)回旋灸:取上穴3 5 个,痛重者可首选阿是穴,每穴灸10 ? 20 分钟,每日1 次,每10 次为一疗程。
( 3
)隔姜灸:取上穴3 5 个,上垫扎孔的姜片,置中号艾柱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日或隔日1 次,每穴灸10 壮,10 次为一疗程。
( 4
)隔蒜灸:取大椎至长强一线,施术方法同隔姜灸,每半月施治1 次。
( 5
)艾叶熏灸:将艾叶5009 加人水2500 耐,煮沸,倒人药盆,患者平卧于床上,下置药盆,以药蒸汽熏灸患处。每日1 次,ro 次为一疗程。
( 6
)药熨法:取川椒、干姜、桂心各0 . skg ,浸于3 . skg 黄酒中,另将棉布袋1 只亦浸于酒中,药浸ro 日,布袋浸1 日,取出药物,装人布袋,覆于腰部,以烙铁熨布袋,使药力借热力透入。每次半小时,每日1 次,ro 次为一疗程。
二、痕血阻络型
1
.主症多有跌扑闪挫外伤史,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转侧俯仰不能,伴一侧或两侧下肢剧痛难忍。舌质紫黯,有疲斑点,脉弦紧或涩。
2
.治则活血化疲,通络止痛。
3
.治法取穴阿是穴、气海、大肠俞、关元俞、月高俞、秩边、环跳、委中、承山、三阴交、后溪、腰痛穴。
( l
)温和灸:每次选上穴3 5 个,每穴灸10 分钟,阿是穴可灸20 分钟,每日l 2 次,ro 次为一疗程。
( 2
)隔姜灸:每次选上穴3 5 个,以中号艾柱施灸,每穴3 5 壮。每日或隔日1 次,10 次为一疗程。
的艾条数段,固定温灸器,施灸30 分钟,或待艾条燃尽,温灸器稍冷却后取下。每日1 次,每10 次为一疗程。( 5 )皂荚熨法:取皂荚碾碎,与食盐各5009 同炒热,趁热装人袋中,熨腰腿疼痛部位,冷后更换。每次30 分钟,每日1 次,10 次为一疗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奇文.中国灸法大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 王雪苔.中国针灸荟萃.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章逢润,耿俊英.中国灸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 贾一江,等.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 王光清.中国膏药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6 陈演江.艾灸作用的初步探讨.吉林中医药

7 邵虹.灸法的临床应用和原理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单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