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十五本 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四章 脊柱脊髓的临床解剖学
内容开始
 

第四章脊柱脊髓的临床解剖学

第一节脊柱的解剖

脊柱是由椎骨组成的节段性的中轴骨架。它是身体的支柱,不仅负荷重力,缓冲振荡,而且参与组成胸,腹、盆壁,保护脊髓及神经根,也保护胸、腹、盆壁脏器。脊柱由32 33 个脊椎骨组成,其中颈椎7 块,胸椎12 块,腰椎5 块,能椎5 块和尾椎3 4 块。由于在成年后能、尾段各椎骨相互融合成1 块低骨和1 块尾骨,故脊柱也可以说由26 块脊椎骨组成。一、推骨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在脊柱的运动中,涉及到97 个动关节和许多微动关节的运动。每个椎骨的突起和表面附着有韧带和肌膜。尽管椎骨的特征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有很大的变化,类似的节段起源表明除了最上部和最下部的椎骨外.所有的椎骨具有共同的形态学特征。
典型的椎骨包括椎体和椎弓两个部分。椎体在前,是椎骨的负重部分,推体由上至下负重逐渐增加,椎体的体积也逐渐增大。推体呈圆柱,主要由骨松质构成,表面覆有薄层骨密质。椎体后方呈弓状的部分叫椎弓。椎弓和椎体之间共同围成的孔叫椎孔。各个椎体的椎孔相连就形成椎管,其中容纳脊靛及其被膜,在脊椎骨骨折或脱位时可损伤脊髓。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那部分较窄称为椎弓根,其上下方各有1 个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相邻椎弓根上下切迹共尾围成椎间孔,孔内有脊神经及血管通过。椎弓根向后的扁平部分称椎弓板,两侧的椎弓板在后部中线处融合构成了椎管后壁的主要部分。
每个椎弓上有7 个突起,即4 个关节突、2 个横突及1 个棘突。关节突位于椎弓根和椎板相连处,相邻上、下关节突构成稚间关节。横突自椎弓根和椎弓板会合处向两侧突出,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有很多肌肉附着在其上。胸椎的横突尚通过肋横突关节与肋骨相连。棘突自左、右椎弓板会合处向后突出,彼此借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相连,棘突也是肌肉的附着点,肌肉过度收缩或脊柱极度后伸可导致棘突骨折。
(二)各部推骨的形态特点
除能骨和尾骨外的24 个椎骨分为3 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的椎骨的形态有1 个或2 个区域特征,也有从上向下逐渐变化的过程。
1
.领推由于颈椎承载重量较小,故其椎体的体积也相应的较小。相对于椎体,椎孔较大,其横径较矢状径大。颈推的最大的特征就是位于横突上的横突孔,其中第l 6 顶椎的横突孔内有推动脉通过,第7 颐推的横突孔内有椎静脉通过。横突的前部代表了起于椎体两侧的融合的肋单元。横突上有两个结节,前结节为颈前肌的起始,后结节为颈后肌的起始和附着。结节间的深沟有颈脊神经通过。棘突除第7 颈椎外末端均分叉。椎体的上面两侧向上峙样隆起,称为钩突或椎体钩,与上位颈椎下面侧方的斜坡相应钝面构成了钩椎关节,也叫- 87

Lu hka 关节
颈稚中第1 、第2 和第7 颈稚的形态比较特殊,其中第1 颈椎称寰椎,无椎体,代之以前弓。寰椎有前后两弓以及夹在中间的两个侧块,前弓较短,它的正中后面有1 齿突凹,与齿突相关节,称为褒齿关节。前结节甚为突出,朝下,前纵韧带和左右头长肌从其前方越过。后弓较长,后弓相当于棘突的部分只留有1 个小结节,朝上、后,作为左、右头后小直肌的附着点。紧邻侧块的后弓上有1 沟,为椎动脉沟.有稚动脉通过。侧块位于前后弓之间,上面有上关节凹,呈扁椭圆形,下面有下关节面:,呈圆形。第2 颈椎称枢椎,枢椎下部与一般颈椎相似,但其上部有独特的形态一齿突。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推体,其根部有襄椎横韧带通过,显得较细,前面有一关节面,与衰椎前弓正中后面的齿突凹相关节。枢椎横突短小,朝下。棘突有众多肌肉附着,特别粗大。第7 颈椎称隆椎,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在活体上易摸到,为常用的骨性标志。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较其它颈椎更倾斜,具有典型胸稚的结构特征。通常椎动脉不穿过第7 颈椎的横突孔。
2
甲胸推12 个胸椎参与胸廓的构成。胸椎上有关节面与肋组成微动关节,其中第1 和末4 个胸椎的肋关节独特,而第2 至第8 胸椎的结构典型。中段胸椎的椎体呈心形,其椎体的长、宽介于颈椎和腰推之间。椎体左侧扁平为与降主动脉接触所致。上位稚体的下肋凹和下位椎体的上肋凹共同与肋骨头相关节,并跨越其间的推间盘。因此,典型的胸椎稚体的两侧有上、下肋凹。
胸椎椎孔呈圆形,较小,其容积不大于示指粗细。由于胸椎椎弓根与推体间向上的成角比颈椎的大,其椎间孔更多地由椎下切迹围成。上关节突关节面呈卵圆形,冠状位,朝向背侧和少许的上外侧。双侧的上关节突关节面构成的画弧的中心位于椎体的前线,节段以此为中心作轴向旋转运动。下关节突为椎板下线的突起,其关节面朝向与上关节面相反。在胸椎横突端部的腹侧,有与肋结节关节的凹形关节面为横突肋凹。胸椎棘突长,其截面呈三角形。上4 个胸稚的棘突似刀片状,朝向后,与水平面成40 。中部4 个胸椎的棘突更长,指向下,与水平面成60 . ,呈叠瓦状覆盖下位胸椎。下4 个胸椎棘突的朝向和形状与上4 个胸椎棘突的相似。第1 胸椎上肋凹单独与第1 肋肋头相关节.而下肋凹和第2 胸推上肋凹共同与第2 肋肋头相关节。
3
.腰椎旗椎的特征是肥大。很容易与其它推骨相区别,表现为既无横突孔,也没有肋凹。椎体尺寸较大,呈肾形,其宽度大于前后径,前高大于后高。腰椎的椎弓根伸向后外,椎上切迹较小,自腰1 向下矢状径顺序下降,而椎下切迹较大.上下区别不大。椎弓板较厚,并略向后下倾斜。椎孔呈三角形,较小。腰椎的上关节突由椎弓根发出,向内,与上一节腰椎的下关节突相接,后者向外,因此椎间关节的方向为矢状位,但向下逐渐变为斜位,至第5 腰椎,几乎呈冠状位。横突由椎弓根与椎弓板会合处向外突出。腰椎关节突间部亦称峡部,其前外侧及后内侧皮质骨之间只有少量骨小梁,较坚固。第3 腰推横突最长,附于第3 腰椎横突上的肌肉如强烈收缩,可产生撕脱性骨折,合并广泛性肌肉、筋膜、艘膜撕脱伤,造成出血和浆液性渗出。急性损伤如处理不当或慢性劳损,可引起横突周围瘫痕粘连、筋膜增厚和肌睦挛缩,引进腰痛。穿过肌筋膜的血管神经束受到卡压也可引起腰、臀部疼痛,此即第3 腰椎横突综合征。横突根部的后下侧有工小结节,称为副突。在上关节突的后缘有1 卵圆形隆起,称为乳突。腰椎乳突与副突之间可形成浅沟、切迹、孔或管。腰椎的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4
.抵骨能骨由5 个孤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组成骨盆后壁矿低骨弯曲,向后倾斜,与一88 -

5 腰椎之间有1 个明显的成角,称为腰能角。既骨的腹面平滑,凹向前,背面粗糙,有典型的能椎的节段性特征。上3 个能椎的前部和后部的横突融合成粗大的外侧突起,即能骨翼,其上有与魄骨关节的耳状面。耳状面的后方有1 个粗糙的骨面为能粗隆,它通过韧带与铭骨的落粗隆相连接,增加骨盆的稳固性。4 对能前孔比对应的能后孔大,能脊神经的前、后支分别从能前、后孔通过。髓骨腹面有4 条横行的能椎融合线,为能椎间盘的遗迹。第2 4 抵椎的能前孔外侧的骨蜻是梨状肌的起始。
能骨背面呈凸形,起伏不平,有5 条纵行骨靖。融合的能椎棘突构成能正中蜻。靓正中蜻外侧为1 对由融合能椎的关节突构成的孤中间晴,其上端是第1 能椎的功能性上关节突,它与第5 腰椎下关节突关节。该上关节突粗大,其关节面朝向背侧,阻止第5 腰椎在倾斜的能骨上面的滑移。能中间岭的下端终止于能角,两侧孤角之间为能管裂孔。最外侧的1 对骨蜻是孤外侧崎,有背侧能骼韧带附着。
5
.尾骨通常尾骨由4 个退化的尾推融合而成。第1 尾椎相对较大,与低骨下端关节,上端的尾骨角可能是上关节突的遗迹。下3 个孤椎仅有椎体和横突的融合,而没有椎弓部分的融合。虽然尾骨对脊柱无支持作用,但为后部臀大肌和前部盆隔肌提供附着。
二、脊柱的连结
脊柱的连结,或脊柱的关节主要有不动关节、微动关节和动关节等3 类。典型的不动关节存在于人的头10 年内,如在椎弓与椎体相连处有一薄软骨板,称为椎弓舫板,通常在人2O 岁前消失.又如早期能椎关节突间的连结也属暂时的不动关节。微动关节允许被连结的骨之间有微小的运动,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纤维软骨联合,如椎间盘的纤维软骨;另一种是韧带联合,如连于椎体间和椎弓间的韧带。
动关节属滑膜关节,主要包括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寰枢关节及孤骼关节。除交枢正中关节是枢轴关节外,所有的动关节均为滑动关节。
(一)推弓的连接
1
一般推弓关节关节突关节属于滑膜关节,由上下相邻的关节面构成。有完整的关节囊,它薄而松弛,包绕上、下关节突的基底部,限制关节突间的滑动。须推的关节面向上约成45 倾斜,颈2 3 之间的倾斜度常有变化。由于不同脊柱区域的节段运动特征取决于关节突的关节面取向,可以预料颈椎的关节囊纤维最长和最松弛,外伤时容易引起半脱位。胸椎及上腰推的关节面近似矢状位,腰孤部则近似冠状位。关节囊甚松,借薄弱的纤维束加强。在上腰部,关节囊附着线在关节突边缘的内侧1 2 ~处,越向下越靠内,至腰能部几至其内侧13 ~。在下腰部,关节囊下部有坚强纤维性结构至椎弓板,并部分为棘间韧带所代替,前部

几乎全为黄韧带构成。在椎间孔上可出现上关节韧带。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和单一的棘上韧带。从第2 颈椎至腰能间有黄韧带桥接于相邻的推板间

椎弓间的韧带连结包括成对的黄韧

,它始绕于关节突的基底部,于棘突根

部与对饵黄韧带相续。黄韧带的纤维与椎板垂直,向上附着于椎板的腹侧面,向下连于下位椎

板的上缘。由于上位椎板的重叠,黄韧带也呈叠瓦状的排布,这一形态可从它的腹面观上看

到。黄韧带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有很好的延伸能力。黄韧带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

体的直立,然而更重要的是保持韧带的紧张度
神经结构。
,尤其是在后伸状态下,可避免韧带的折叠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