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十六本 脊椎病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三章脊椎病学
内容开始
)一侧腿痛可以转换到对侧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在后纵韧带外侧的薄弱部位发生,所以疼痛为一侧坐骨神经痛,但椎间盘突出的髓核与纤维环,多是全而的退化,因此,一侧的突出,可以移向另一侧的薄弱环节,引起对侧的坐骨神经痛。
腰痛与腿痛,可以是持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但临床上只要出现过腰痛并放射到腿部,即使症状在某一个时候消失,也不能排除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可能性。只要压迫不解除,疼痛应当是持续的,但也可时轻时重。如患者因为劳动量大,腰部活动较多,突出物膨出增多,增大了对神经根的压迫时,即可加重疼痛;有时经休息后,局部炎症减轻,因而疼痛又可减轻或消失,有时活动后,偶而改变了神经根与突出物位置的关系,也可使疼痛减轻。
( 4
)腰部活动受限腰部活动范围受限,可以是前屈动作受限,也可以是后伸或两侧弯动作受限;可以是一个方向的动作受限,也可以是多个方向。其原因是:① 腰部疼痛是椎间盘突出病变所引起的,常因活动而增加疼痛,而腰部的活动受限,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② 前屈腰时,会使椎间盘后突增加,进一步压迫神经或硬膜,增加疼痛,疼痛的刺激迫使患者不敢屈腰。前屈时坐骨神经被拉紧,因而压在突出物上更重,疼痛也就越重。③ 因脊柱前凸度的减少,腰前屈的幅度当然也自然地减少。④ 腰部活动可以增加神经根对突出物的磨擦,增加疼痛,所以,患者会很自然地不会去作腰部的活动。
4
.腰椎管狭窄症

人体椎管是由各椎孔相连而形成一个管腔。腰椎管因节段不同形状各异。

腰,一,椎孔形状呈卵圆形,腰,一。多呈三角形,腰4 5 多呈近似正五边形,腰5 多呈三叶形。椎管的前界为椎休,椎间盘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后界为椎板、棘突基底及黄韧带;两侧为椎弓根,后外侧为关节突。腰椎椎管自腰:一:间隙以下包括马尾神经根,被硬脊膜包围的部分形成硬膜囊。各神经根自硬膜鞘发出后,在椎管内的一段称为神经根,以后分别由各自相应的椎间孔穿出。由于构成椎管的骨性组织或软组织先天性发育的原因,或者是后天的各种因素,造成稚管、神经通道(椎管的侧隐窝部)或椎间孔狭窄,致使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尤其是出现以间歇性跋行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即称为腰椎管狭窄症。
( l
)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症新生儿腰椎的椎管与颈、胸椎的椎管相似,呈卵圆形,若因先天性骨组织或软骨组织发育不全,造成椎管本身或根管矢状径狭窄,则被称为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症。
( 2
)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的负荷、运动、劳动的增加,为了加强生物力学上的稳定度,腰抵部的椎管逐渐演变为三角形或三叶草· 阳·

形,使椎管及神经根管的矢状径变小。在退行性变、外伤、稳定性、炎症等因素作用下,可造成椎管狭窄,这种情况则被称为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 3 )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① 发病慢发病较为缓慢,病情多呈进行性加重。② 间歇性跋行:患者步行一段时间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腿痛,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跋行,行走时下坡加重。③ 腰部后伸时疼痛及活动受限:腰部后伸时,使椎管后方的小关节囊及黄韧带挤向椎管和神经根管,椎管长度变短,椎间孔变窄,管腔内压急剧增高而产生症状。④ 咳嗽、打喷嚏疼痛加重:因咳嗽、打喷嚏时会使椎管内压增高,故疼痛症状加重。
5
.黄韧带增厚
黄韧带是连接脊椎的重要结构,随着脊柱的位置变动,黄韧带的厚度会有厚薄的变化。当脊柱处于伸展位时,椎板间距离缩小,黄韧带处于放松状态,黄韧带较原来为增厚;反之,当脊柱处于屈曲位时,椎板间距离拉开,黄韧带处于拉紧状态,黄韧带则较原来为变薄。黄韧带的功能之一是拉紧上椎板,并使之固定,尤其是当脊柱屈曲时,使脊柱不致向前滑移,并还可以维持脊柱正常的弯曲度。
但是,当黄韧带增厚以后,弹力纤维的正常弹力将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已经纤维化的韧带,会程度不等地凸人椎管内,这也是因为正常弹力损失后缩短的韧带功能丧失的缘故。黄韧带增厚,将丧失其原有的柔韧性。生活中过分地用力屈曲脊柱,可引起黄韧带的撕裂,并可继发创伤愈合导致的纤维化;在过分用力伸展脊柱时所引起的创伤,可因上椎板挤下椎板而引起黄韧带附着处的挫伤和撕裂。脊柱及其周围组织的退行性变可促使黄韧带纤维化的进展,并将伴有骨、关节的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退行性变的进展,髓核内水分的明显丧失,将导致椎间盘的间距缩小及两椎体的靠近,黄韧带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将形成折叠而凸向椎管,并因而导致韧带内营养血管的折叠和阻断,造成韧带血供受损,促进了弹力纤维的退行性改变。多次反复的、细小的损伤,还会导致该韧带损伤后的瘫痕化。诸多损伤的积累,是导致腰部黄韧带纤维化的主要原因。
从临床上看,黄韧带增厚本身并没有造成具有特殊意义的症状,只有当黄韧带增厚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对毗邻组织形成挤压,尤其是感受器官在受到因挤压所致的致痛物质的刺激后,临床上产生疼痛症状。这是一种慢性的、定位深的钝性腰痛,增厚的黄韧带挤压到神经根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黄韧带增厚常与脊柱退行性变相关联,脊柱因退行性变还可导致其它的疾病,如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所以,常在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发现黄韧带增厚,而临床很少将黄韧带增厚作为第一诊断而进行治疗。
从黄韧带增厚到出现间歇性跋行症状,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取决于增厚的黄韧带是否已构成对马尾神经的挤压,造成马尾神经供血不足,或是当患· 99 ·

者在站立时或走仃时增厚的黄刊带对椎瞥空l 司占据较多血导致与尾神经的供血不足。因此,在鉴别所出现的间歇性踱行等症状时,要注意分析和考虑多方面等因素而明确诊断。

第四节脊椎病的检查方法

(一)概述

对于任何疾病,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病史的正确了解和正确的检查方法,对脊椎病也是如此。
脊椎病,临床症状表现的比较复杂,产生症状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每个患者的年龄、性别、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病变过程不同等原因,临床所表现出来的同样的一种症状,其病因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反之,同样的一种病因,其所反映出来的症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要想得到正确的病史和正确的检查结果,作为医师,必须对脊椎的解剖、生理功能,以及各种创伤和疾病的临床表现等,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能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检查方法,并能将取得的病史和检查结果作出综合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因此,医师的专业业务素质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取得正确的病史和检查结果的首要因素。
其次,患者的合作和表达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得到患者很好的合作,关键也在医师。一个语言简单、生硬,动作粗鲁,对患者的疾病表现的漠不关心的医师,是很难得到患者的信任的,所以,作为医师,必须使患者对你有信任感,并能和你进行充分的合作。对于那些对病史的表达能力不强、不精确的患者,医师更要循循善诱,切不可简单行事,造成误诊,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通过询间病史和临床检查,对于脊椎病的诊断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应该克服和避免重检查、轻病史,重特殊检查、轻临床检查的倾向。
(二)脊椎病的发病特点
脊椎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仅慢性脊椎病导致的腰腿痛及风湿病所引起的社会后果,就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瑞典,. 1955 年调查发现,在810 万人口中,65 %的人患过下腰痛病,为此而影响工作的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在英国及爱尔兰,1967 年调查发现,在5800 万人口中,1 年就有3917 人因椎间盘突出进行手术治疗,即每年每万人有l 人作手术;在享受劳动保险的2600 万人中,每年因此大

约妥损失1 100 力个劳动日;在美国,1977 年报追,母年有125 力石搔捅患者,其中6 . 5 万人有明显丧失工作能力的残缺;在爱T 堡,每23 个腰背痛患者中,就有21 个人每年至少有3 个月不能工作。而由于风湿性疾患引起的颈腰背痛就更加严重了,在我国,脊椎病的发病率相当高,可以说,脊椎病对全人类的健康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脊椎病的发生与分布,根据年龄、性别、种族、部位、先天及后天的自然条件等不同因素而临床表现各异。
1
.与年龄的关系
根据调查资料的来源、对象、地区等不同,所得的数字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男性患者占其总数的50 %略多些.而且以30 岁一55 岁的患者为最多。女性占不到50 % ,也大多在30 岁一55 岁左右,男女所占比例比较接近。
另外,发病的年龄还与病患种类的易发时间有关,例如:在儿童期,以脊柱结核、原发性椎体骨软骨炎、嗜伊红肉芽肿等多见;青年期以外伤、青年性驼背、类风湿性脊柱炎为多见;成年期多见于脊柱退行性变、腰部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老年期以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疏松、老年性驼背、肿瘤及颈椎病为多见。
2
.与性别的关系
一般来说,男性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多,就医的机会也多,因而一般的医疗统计数字,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关于性别的分布关系,也与疾患的种类不同有关。如强直性脊椎肥厚,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显著地多于女性;而椎间盘退变,因地区不同和就诊机遇的不同,在发病率上,男与女基本相等。
3
.与体位及姿势的关系
人类要完成各种工作,需要随时变换各种体位,包括站、坐、卧及难以避免的各种非生理性姿势,这就要求脊椎以及椎间盘应随时承受各种不同的外来压力。如这种压力一旦超出其承受能力或一时未能适应外力的传导,则可遭受外伤或积累性损伤。
4
.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脊椎病导致的疼痛,一般来自相应的脊椎节段部位,但也有不一致者。如病变在胸椎,疼痛却位于臀部或下肢;病变在颈部,疼痛在肩背或前胸部;病变在腰部,疼痛在小腿或足部。胸椎有肋骨、胸骨等组成的支架保护,而颈、腰段则无。临床发病的顺序依次为腰、颈、胸段,有时颈腰、颈肩可前后相继并发,称之“颈腰综合征”或“颈肩综合征”等。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往往同时包括椎体间关节(椎间盘)及关节突间关节(小关节),但并不都是如此。颈椎小关节退变常常发生于上面数个颈椎,· 101 ·

而颈;、颈3 并不同时存在椎间盘退变;下颈椎的椎间盘有明显的退变,但其相应的小关节并未同时波及,腰椎也有类似的现象;因此,两者的退变,似乎不一定完全一致。45 岁以后的下腰椎,其小关节及椎间盘常有退变,尤其是x 线照片上显示的明显退变处,往往并非是患者主诉的疼痛区。5 .脊推病的常见疾患分布
脊椎各部位退变的好发部位:关节退变① 小关节退变。颈椎:寰齿关节、上颈椎、颈7 ;胸椎:胸.、胸4 、胸,、胸12 ;腰椎:腰,、腰2 、腰3 、腰4 。② 肋椎关节:胸,、胸5 、胸,、胸,,、胸,2 。③ 椎体间关节:下段颈椎、中段胸椎、腰。、腰,; 1
(三)脊椎病的分类
1
.软组织损伤性脊推病
这主要是指脊柱旁背伸肌、棘韧带、横突韧带等软组织损伤而导致的症状。
( 1
)外伤性① 伸直型:即在用力伸腰活动时发生损伤,多见于下腰三角区能棘肌骼骨起点处及骼腰韧带;背阔肌筋膜交界处;多裂肌棘突及椎旁起始处;第12 肋骨腰方肌附着处。② 屈曲型:即在用力屈腰活动时受伤,多见于胸腰段棘韧带;横突韧带。③ 旋转型:脊柱在旋转活动中受伤,以胸椎背侧疼痛为主,多见于胸椎横突肋骨关节韧带;胸椎小关节囊及周围韧带损伤。
( 2
)炎症性① 肌纤维组织炎、肌筋膜炎:可发生急性腰痛,常可找到激发疼痛点,此为本症的特征之一,压痛明显,甚至可使患者疼痛难忍,并同时出现传导痛。若用0 . 5 %一l %普鲁卡因液封闭后,疼痛霍然消失。有时可以摸到皮下索条状肿块,无皮肤感觉障碍。后期可伴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肢体发凉、汗分泌异常及内脏功能失调等。② 类风湿性肌炎:此病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存在。
( 3
)劳损性① 原发型:与长期在固定体位或不良姿势下工作有关。例如久坐或持久弯腰,可在下腰部发生棘韧带及肌肉筋膜劳损;驼背姿势可引起胸腰段棘韧带及肌肉劳损。② 继发型:发生于其它原因引起的腰痛之后,例如脊柱侧弯所致的两侧腰肌不平衡,日久之后可造成一侧腰部软组织劳损。
( 4
)压迫性① 梨状肌症候群:该肌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痉挛、挛缩,或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异常,可引起下肢痛。② 腰皮神经炎:这是腰神经皮支的非特异性炎症,在筋膜出口处,该支被增厚的腰筋膜挤压而引起腰痛。③ 股外侧皮神经炎:该神经可在腹股沟韧带处因解剖变异而遭受挤压引起症状。④ 腰背筋膜脂肪庙:因突出之脂肪组织突出庙口,挤压感觉神经末梢而· 1 能·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单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