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十八本疼痛诊断治疗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三章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与辨析
内容开始
N>,致密骨或钙化等X 线吸收最高值作为+1 lx 刃,空气作为一1 ( X 幻,将其间分为2 XX )等份,这个吸收系统称之为口值,各脏器及组织的cr 值见表13 10

13 l 各脏器及组织的Cr

脏器
骨(皮)骨(髓)甲状腺肝脏
肌肉
脾脏
淋巴结胰腺
肾脏
脂肪
胆囊
主动脉下腔静脉

平均值(Hu ) > 250
范围

组织凝固血液血液(静脉)

血浆
渗出液(蛋白质》 30 L ) 漏出液(蛋白质《 3O L ) 林格氏液

(一)颅脑CT 检查
Cr
技术首先应用于颅脑疾病的诊断,能直接显示疾病的全部病理过程,并可准确定位、定性,

314 · 第三篇诊断治疗方法

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提高了疗效,改善了预后,适合于对下列疾病进行扫描检查:
1
.颅脑外伤为首选检查方法,能迅速而准确地定位诊断颅内血肿及脑挫伤。对亚急性、慢性期脑损伤,平扫后需增强扫描,对发现等密度血肿有意义。可指导临床治疗、随访、观察预后,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2
.脑肿瘤CT 可直接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外形、数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钙化等,对肿瘤的定位、定性有指导价值。
3
.脑血管病Cr 可明确诊断出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梗死、动脉瘤、血管畸形、蛛网膜下隙出血,CT 不能发现原发性血管病变,但它能显示继发的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可观察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出血性或缺血性)及其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
4
.颅内炎症口直接反映颅内炎症的病理过程,结合患者及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对确定炎症的病因有一定的帮助。
5
.脑实质变性及脑萎缩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髓质或皮质变性,均可直接显示病变的部位、分布、范围及发展过程,但无特异性,必须结合临床资料才能作出定性诊断。
(二)脊柱CT 检查
Cr
检查是脊柱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脊柱CT 检查包括:椎间盘扫描、椎体椎管扫描和脊髓造影CT 扫描。
1
.椎管、椎间盘和脊髓正常Cr 表现椎体自颈椎、胸椎至腰椎的体积逐渐增大,在横断面上椎体呈卵圆形或肾形,其后缘略平直或凹陷,矢状面或冠状面图呈矩形;运用窗位技术可清楚地显示致密的骨皮质及椎体内的小梁结构,通过椎弓层面时,椎管呈一骨性环状结构。在CT 图像上可进行椎管矢状径和横断面椎管面积测量,一般认为椎管的矢状径(前后径)的测量较为重要。颈段椎管以颈l 为最大,从颈1 到颈3 其矢状径逐渐缩小,以下管径大小大致相似,其矢状径平均为18 ? ;一般下位颈椎矢状径不应少于12 ? ,颈1 和颈2 的矢状径下限分别为16 ~、巧~;最大一般不应超过27 ? ,下部颈椎为21 ~。胸段椎管的大小相对较为一致,略呈圆形,前后径和横径相似,其矢状径平均为14 一巧~。正常腰椎椎管在Cr 上测得的矢状径可以在巧一25 ~范围内,通常第4 5 腰椎节段的矢状径要大于第1 3 腰椎,椎管之横径和横断面积也是以下部腰段较上部腰段稍大。骸骨由5 个骸椎组成,为一三角形的骨块,其尖端向下。在CT 横断面上,能骨的上部相对较宽,向下逐渐变小,女性能骨要较男性为宽,骼骨上缘与第5 腰椎相连接,下缘与尾骨相连,第5 腰椎有时可部分或完全与能骨相融合,称为腰椎能化。在CT 图像上,黄韧带在椎管的后外侧、椎板和椎体小关节前方,两侧对称,呈软组织密度带状影,颈部黄韧带较薄,腰段最厚,一般在2 4 ~之间,超过5 ~为异常,黄韧带肥厚可引起椎管狭窄。正常情况下普通Cr 很难分辨出后纵韧带。
侧隐窝是神经根从椎管内走向椎间孔的通道,由椎体后缘、椎弓根内侧缘和上关节突围成,两侧对称,从上下关节突向前倾斜。侧隐窝在椎弓根上缘处最窄,侧隐窝测量一般选择此处,前后径正常大于5 ? ,小于3 ~应考虑为侧隐窝狭窄。椎管内硬膜外和椎间孔含有脂肪组织,在横断图像上,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硬膜囊前方,在硬膜囊与椎体和椎间盘之间形成低密度间隙。硬膜囊两侧和椎间孔区,为两侧对称的脂肪密度区,于CT 图像上可见到在此通过的神经根断面。椎间盘在CT 图像上密度低于骨而高于硬膜囊,正常椎间盘边缘不应超过上、下椎体缘,腰椎间盘比较厚,硬膜外脂肪组织比较丰富,Cr 平扫可清楚地显示其形态和周围结构,对腰椎间盘病变诊断既安全又可靠。腰椎间盘横断面呈“肾形”,后缘微凹。腰5 、骸I 椎间盘较薄,后缘平直或膨隆,腰4 、腰5 椎间盘后缘有时也可膨隆。颈椎间盘厚度界于胸和腰椎间盘之间,两侧小于椎体缘,

第十三章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与辨析· 315

腹侧较背侧厚,胸椎间盘最薄,CT 检查需要薄层扫描。
脊髓位于椎管的中央,由于脊髓周围蛛网膜下隙内脑脊液的衬托可在cr 图像上显示脊髓的形态结构,在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做增强扫描,可使脊髓的形态显得更加清楚。采用高分辨率的CT 可显示脊髓内的灰质和白质结构,灰质的Cr 密度比白质稍低,在普通口扫描时脊髓一般呈比较均一的密度。颈髓在横断面上呈椭圆形,位于蛛网膜下隙的中央,前腹侧面略平直,可见一由前正中裂形成的凹陷,其后缘略圆,中线也可见内后中间沟形成的一微凹;在Cr 横断面上测量颈髓的前后径,从颈3 至颈7 前后径大致相似,平均为6 ? 7mln 。胸髓在横断面上呈圆形,前中央沟在胸髓腹侧所形成凹陷有时可在cr 图像上显示,但后中央沟和后外侧沟在Cr 扫描时一般不能显示。胸髓的前后径在7 . 5 8 . Slnln ,在胸9 至胸12 椎体节段胸髓前后径可相对稍粗。在过了腰膨大段后,脊髓变细形成脊髓圆锥;脊髓圆锥向下逐渐变小,约至腰1 或腰2 平面,其下方形成终丝止于第2 能椎平面。马尾包括腰、能背侧和腹侧神经根,在圆锥的两侧下行,在圆锥以下部分,马尾神经几乎呈平行下行。高分辨率的cr 有时可显示脊髓圆锥和其周围呈点状的马尾神经。2 .椎管碘液造影cr 的正常表现椎管造影cr ( c 朋叩ut 曰协溉卿即址。哪el 吧哪峋,简称cIM )是在蛛网膜下隙内注人含碘的水溶液性造影剂后再做脊柱Cr 扫描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清楚地显示椎管内的解剖结构,特别是鞘膜囊的结构。
由于造影剂进人蛛网膜下隙及神经根鞘内,可在椎管造影CT 上清楚地勾划出脊髓、神经根和终丝等的形态,脊髓的前中央沟等也常可在造影时显示,并可对脊髓和蛛网膜下隙等进行准确的测量。颈髓在横断面上略呈椭圆形,位于中央,其周围的蛛网膜下隙较宽。上段胸髓居蛛网膜下隙中央,约于胸6 椎体高度上下,脊髓在椎管内略偏前方。在腰1 椎体高度可显脊髓的腰膨大,在腰2 椎体高度以下脊髓逐渐变细成脊髓圆锥,再下则为终丝。在椎管造影Cr 上可清楚地显示脊髓圆锥和其周围的马尾神经,在高密度的造影剂衬托下,可见低密度的圆锥和终丝位于椎管中央,马尾神经呈小点状围绕在其周围,常呈“V ' ’字形或“W ”形排列。各种神经根的排列和分布较均匀。在椎管造影cr 的神经根穿出层面,可清楚地显示脊髓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前根较细,后根较粗,在充满造影剂的蛛网膜下隙内呈线条状的低密度影,并可见在近椎间孔处相连合成为脊神经。3 .椎间盘突出和退行性变的口表现椎间盘突出为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纤维环后部比较薄弱,容易损伤破裂。由于有后纵韧带加强,髓核脱出最常发生在后外侧。椎间盘向两侧突出比较少见。髓核脱出可以在后纵韧带下面,也可以穿破韧带进人椎管内或椎间孔内,甚至少数可以进人硬膜内。椎间盘突出最多见于腰椎,颈椎间盘次之,胸椎间盘突出少见。
( l
)腰椎间盘突出CT 表现的直接征象是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突出,密度与肌肉组织相当,Cr 值低于骨而高于硬膜囊。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使硬膜囊前方或两侧脂肪间隙变窄或消失,硬膜囊受压变形,神经根受压推移或浸润。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后外侧时,软组织可突人椎间孔,椎间孔区脂肪间隙变窄,神经根受压移位。Cr 检查可以显示椎间盘组织退行性变、钙化和骨质增生等。椎间盘钙化有时不易与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区别,三者往往同时存在。髓核有时可以穿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脱出到椎管内变为游离体,它可以在椎间盘上下移行,Cr 表现为不规则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常伴有硬膜囊和脂肪间隙变形、神经根受压等;多伴有椎体椎间隙变窄,但少数也可表现正常。静脉增强扫描常在手术后患者中使用,可区别纤维瘫痕和椎间盘组织残留,纤维瘫痕表现增强,而脱出的髓核不增强。
腰椎间盘突出需要与下列情况进行鉴别:① 正常解剖结构,例如硬膜外静脉丛,增强扫描静脉丛可增强,而髓核组织不增强。② 解剖变异,例如联体神经鞘,最多见于腰5 、能l , cr 表现为相应侧隐窝扩大,其密度类似硬膜囊,鉴别困难时,可作椎管造影CT 检查。③ 神经纤维瘤,cr 表现为边

316 · 第三篇诊断治疗方法

界清楚的软组织块,位于椎间孔内,需与侧方突出的椎间盘鉴别,增强扫描病灶有增强。④ 原发或转移肿瘤,常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和椎旁软组织侵犯,增强扫描,病变可有不同程度增强。⑤ 关节突关节滑液囊肿,起源于邻近退行性变的椎体小关节,多见于腰4 、腰5 水平,Cr 表现为低密度肿块,突向椎管内的后外方,含有气体成分,囊壁常见钙化。⑥ 硬膜外脓肿和手术后纤维瘫痕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