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医疼痛概论
我国中医学对疼痛即痛症的认识和诊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积验宏丰,代有发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调治方法,是数千年来不断实践的经验结晶,已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学的一枝奇葩。传统医学不仅治痛疗效卓著,而且安全简便,毒副作用极少,日益显示着自身所独具的特色和优势,向来为我国劳动人民所钟爱,也为世界各国医学界所重视。
一、中医治痛历史
在漫长的医学历史中,最早对“疼痛”的研究和治疗做出巨大贡献的当属我国的传统医学。早在公元前5 世纪,西医学尚未开化之前,在埃及、印度古国还把“疼痛”认为是“魔鬼”、是“上帝”或神灵对人类的“惩罚”,对疼痛的实际毫无了解的时期,中国医学就已对“疼痛”有了辩证唯物的认识,首先提出了“不通则痛”的理论。中医学对疼痛的研究奠基于秦汉,充实于晋隋唐,发展于宋元,完善于明清,创新于现代。如《素问》中的《 举痛论》 、《 痹论》 ,《 灵枢》 中的《 固痹》 、(论痛》 ,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 ,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 ,孙思邀的《 备急千金方》,张从正的《儒门事亲》 ,张景岳的《 景岳全书》 ,刘恒端的《 经历杂论· 诸痛论》 等经典名著,对多种痛证的辨证论治颇为精详,形成理法方药兼备的证治体系,对后世人们辨治痛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医学对疼痛病机的认识
祖国医学认为导致疼痛的原因很多,诸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饮、淤血、虫扰、食积、结石、外伤等均可使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升降失常,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各种痛证,然致痛之病机则不尽一致,综合前贤各家相关学说,结合临床实际,将其归纳于三点,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可执简驭繁。
《 一)“不通则痛”论
“不通则痛”是指某种或某些致痛因素侵袭人体,使其经络、脏腑之气机痹阻,血脉淤滞不通而引起的疼痛之证。“不通则痛”作为痛证的主要病机,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尤其是《素问· 举痛论》 中所述明确,如谓“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说“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瘴热焦渴,则坚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古今医鉴· 胁痛》 中述“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能为痛”。金元时期李东恒在《 内经》 基础上对痛证病理加以概括,在《医学发明· 泄可去闭萃劳大黄之属》 中明确提出不通则痛的病理学说,同时在治疗上也相应地确立了基本法则― 通利之法,即“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
病邪不同,病机也因之而异,不通则痛可分为:
1 .气机阻滞气机致痛与肺、肝、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气机出人升降治节于肺,升发疏泄于肝,而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肝郁气滞、肺气郁闭、脾胃气滞时可使经脉流行失常,气血
544 ,第三篇诊断治疗方法
运行失调,奎滞不通而产生疼痛。
2 .淤血阻络血淤于内,脉络自痹,痹则为痛。导致淤血阻络的病机可为气滞血淤、寒凝血淤、湿阻血淤、热奎血淤、痰淤互结。另外,久痛者因气久阻,血亦痛,气血淤,谓“痛则不通也”;运血者即是气,气行血乃流,气虚则血流迟缓,运行涩滞,致淤血痹阻脉络,发为痛证。
3 .寒邪凝滞寒主凝敛,主收引易致经脉发生缩蜷、细急、稽滞、牵引、痉挛,使气血运行不畅而为疼痛。《 素问· 痹论》 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客太阳、太阴、少阴或中厥阴等所属脏腑经络引起痛证为多。
4 .热邪雍遏热邪雍盛,正邪相搏,则影响气血运行;加之血受热煎熬,血热伤阴,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奎滞,可发为痛证。《 丹溪心法》 中云:“痛甚者火多”。《素问· 至真要大论》 亦云:“诸病跄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热奎肺络,热郁肝胆,热结阳明,热犯心经,热扰清空,热客肌肤时均可引起疼痛”。
5 .湿邪阻遏湿为阴邪,重浊粘滞,最易阻遏气机,闭阻气血而发生疼痛。湿蒙空窍,清阳不展则头痛如裹,湿遏脉络、关节留而不去,成痹疼痛、沉重,则周身走痛或关节闷痛;湿困中阳,阻遏中焦气机可见院腹痞满疼痛。泄泻。
6 .湿热蕴蒸湿热相合为患,最易阻遏气机,上扰下注,流窜经络,遏止气血,致气血运行不畅,发展为多种疼痛。湿热蒸腾于上焦,困遏清阳,清窍气血奎塞而不行,可发生头、耳、牙、口、舌、咽喉疼痛;若痹遏胸阳,可胸痛、心痛;湿热蕴蒸于中焦,可致胁痛、黄疽、院腹疼痛、腹痛下利;湿热流注于下焦,阻滞气机可致尿痛、尿急、腹痛带下或生痔疮、肛裂等。
7 .寒湿阻滞寒湿同为阴邪,最易伤阳气,阻气机致气血运行不畅,发生疼痛,可引起腰痛、关节痛、腹痛、胃院痛等。
8 .饮、食、虫、石闭结痰饮、食积、虫积、结石等滞留于体内,阻滞经脉,影响气血运行,可形成
各种疼痛证。
9 .跌仆损伤
因败血淤结于脉络,血麟行耐!起疼痛症。
(二)“不荣则痛”论
不荣则痛是指某些因邪气侵袭或脏腑功能低下,引起阴阳、气血(精)等亏损,人体的脏腑、脉络失于温养、濡润导致的疼痛症状。
1 .阳气虚弱,脉络失煦“气者,人之根本也”,中气不足时可致气虚头痛、胃院疼痛、胃下垂、子宫下垂等;肾气虚可致痛经、腰膝酸痛;卫气虚则外邪易于人侵而见风湿痹痛。
2 .阴血亏损,脉络失濡血主濡之,《 灵枢· 本脏篇》 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若血虚不能滋荣,筋脉失养,脉络拘急,就会病发疼痛。正谓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肝血虚可见头晕头痛,筋急而挛痛;心脾血虚,则见产后头痛、身痛、腰痛、心腹痛等;脏腑阴虚,阴虚阳盛或阴蝎时均可引起不同痛症。
(三)“诸痛属心”论
《 素问· 至真要大论》 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脉,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太阳,心火亢盛,则热奎血滞而痛,疼痛的形成、轻重、转归,多与心神、心脉之功能失调密切相关。1 .心神失常致痛广泛“神者,生之制也”,神是生活活动的主宰。“心主神明”、“精生气,气生神”,一旦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营卫气血失和致神失主宰或影响“形”与“神”的统一、协调、平衡,则可发生人体任何部位的疼痛。在心神失常所致的痛症中,情志内伤是不可忽视的致痛因素。七情中的怒、喜、悲、恐、惊、思、优及寒、劳均可使气机逆乱,血行失常,脏腑失调而形成或诱发疼痛。2 .心脉失和,致病主因心主身之血脉,血液在脉络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流布全身,完全依
l
第二十四章中医中药疗法· 545
心气、心阳的鼓动。谓之“人心动则血流诸经,而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 ,自无疼痛之患。若六淫、七情、劳倦及外伤等,使心脉失和、脉络枯涩或淤滞不通而发生各种疼
赖利痛
三、疼痛的辫证施治要.点
由于痛症范围甚广,病机复杂交叠多变,其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分,病位有脏腑经络深浅之异,病性有寒热、虚实之殊,病程有长短久暂之别。所以临症必须综合考虑,详细察辨,并采用恰当的立法方药,分而治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其辨证施治宜注意以下几点:
1 .抓主症,务在止痛主症是指能揭示疾病本质,可作为辨证主要依据的症候,它可以随痛机的转化而发生改变。临床辨证施治时抓住了主症,就是抓了疼痛的主要矛盾,就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病情复杂,诸多症状交织在一起,主症难辨时,需运用“望、闻、问、切”这四诊手段确定主症,重点是权衡病情的轻重变化,分析疾病的先因后果,审辨征象的急缓异同。
2 .辨缓急,标本兼顾“病有标本· · ,…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 素问· 标本痛传论》 )。疼痛的辨证施治,必须权衡其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于某些属于标本俱急的疼痛,则应标本同治。
3 .识病性,立法中的疼痛的病性,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宜详察细辨,分而治之。如寒性疼痛,多属阳气亏虚、脉络失养所致,治宜温补阳气、散寒止痛,并视其以何脏为主,而治有主次;热性疼痛或为火热内盛、雍遏气血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或通里攻下;阴虚火旺、脉络挛急所致热性疼痛,治当养阴清热,缓急止痛;虚性疼痛多为正虚、不荣、不充、不调、不煦所致,治为补虚止痛,而不能肆用通利、攻逐之剂;实性疼痛,多为实邪阻滞脏腑,遏塞经络,不通则痛,治依“通则不痛”之旨,采用不同的通利之剂。
4 .察病位,脏腑、经络异治痛症的病位甚为广泛,涉及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上下表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疾病的轻重和痛势的进退,所以详察病位的所在,是辨证施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5 .审病程,法随症转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病程的长短当以阶段性加以区分,疾病的阶段性不仅能反映出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展,而且可以揭示痛机的转化和疾病的预防,故施治方法也应随着病程长短和症候趋势作相应的调整,因证立法,才能紧扣痛机,冀获全效。
6 .制剂型,贵在速效中医中药治疗疼痛,应立足于速效、高效、稳效和简便易用。目前,临床疼痛治疗中,中医疗法、经验、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中药内服法、中药外用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
第二节中药疗法
中药治疗疼痛疾病在临床上通常分为中药内服疗法和中药外治疗法两大类别,现予以分别介绍。一、中药内服疗法
中药内服疗法是中医临床治疗方法中最主要的疗法之一,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制成汤剂、丸剂、散剂等不同剂型,根据不同需要选用最佳剂型内服,从而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中药内服法为治疗疼痛症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疼痛疾病,因使用的方药组成不同而
546 · 第三篇诊断治疗方法
起着不同的作用效果,临床治疗中仍需辨证施治。其治法是以症候为依据,立法以辨证为前提,根据八纲、脏腑辨证及药物属性组方,分而治之。
立法原则应为协调阴阳,发表攻里,越上引下,温寒清热,补虚泻实。治法有正治与反治之分或称逆治和从逆,正治是逆其征象而治,反治是从其征象而治,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一)药物的性能
1 .中药的药性分为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及平性。温与热属阳药,寒与凉为阴药。寒症用温热药,热症用寒凉药。用药时也应考虑天时气候,如天气炎热时,应慎用热药;天气寒凉时,慎用寒药。
2 .药物的五味分为酸、苦、甘(包括淡)、辛与咸。药物的气味有厚薄之分,气薄者善发泄,味薄者长于通利,气厚者助阳生热,味厚者补阴泻下。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汗行气等作用,适用于表症和气滞血淤之症;甘味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气血、缓解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作用,适用于各种虚症和某些拘急疼痛;酸味或兼涩味,能收能敛,有止汗、止泻、止咳及缩尿等作用;苦味能泄能燥,有泻热燥湿作用;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润肠通便等作用;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尿作用。性和味结合,如苦寒药能泻火热于内,辛寒药能散风热于外,甘温药可以壮阳,甘寒药可以滋阴。3 .药物的升降沉浮升浮药多主上升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降药多主下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和泻下等作用。辛甘温热药多主升浮,苦咸酸寒凉药多主沉降。花、叶、皮毛及质轻药物多主升浮(也有例外),子实及矿石等质重药物多主沉降,药物经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敛,盐水炒则下行。
4 .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特殊作用。能止咳平喘药人肺经,能熄风止痉的药物归人肝经,有些药物可兼归数经。五味药物人胃后各归所喜攻,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人脾,辛先人肺,咸先入肾。
常用引药归经药物,又称引经药物。能促使药物作用于身体上部的药物有桔梗,能载药物下行者有牛膝。每经都有引经药,使其他药物作用直接达到某特殊经络及脏腑。如手太阳小肠经为黄柏、箕本,足太阳膀胧经为羌活,手阳明大肠经为升麻、石膏、葛根;足阳明胃经为白芷、升麻、石膏;手少阳三焦经上部为柴胡、连翘、地骨皮,中部为青皮,下部为附子;足少阳胆经为柴胡、青皮;手太阴肺经为桂枝、升麻、白芷、葱白;足太阴脾经为升麻、苍术、白术;手少阴心经为黄连、细辛,足少阴肾经为独活、知母、细辛,手厥阴心包经为柴胡、丹皮,足厥阴肝经为柴胡、青皮、川芍、吴茱英等。(二)中药内服治疗疼痛大法
内服药物治疗疼痛从病机上分为“补”、“通”两大法则。按疼痛分类则有相应的十一法:1 .祛风止痛法适用于因风邪引起的疼痛疾病。
常用药物:荆芥、防风、独活、羌活、白芷、奠木、威灵仙、秦芜、稀签草、苍耳子、海风藤、桑枝、松节、白花蛇、乌梢蛇、蛆酬、白僵蚕、全蝎、娱蛤、天麻、钩藤、白羡黎等。
外风宜散,常用方:川芍茶调散、大秦芜汤等。
内风宜熄,常用方: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等。
2 .温经散寒止痛法适用于因寒邪引起的疼痛疾病。
常用药物:桂枝、细辛、辛夷、附子、乌头、干姜、肉桂、吴茱英、高良姜、川椒、丁香、草羞、艾叶、小茵香等。
外寒宜祛寒止痛,常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乌头汤、良附丸等。
内寒者宜温阳祛寒止痛,常用方刘:四逆汤、附子理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