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开始:
PAN>在长期大剂量应用类固醇激素后,有些患者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表现有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等症状,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类固醇激素可抑制机体防御功能,诱发感染,长期应用还可引起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因此在控制症状后逐渐减量,
第二十七章疼痛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595
防止发生反跳现象和停药症状。 疼痛治疗中应用类固醇药量一般一个疗程用药相当于5 一7 . 5 ! ng 地塞米松(利美达松12mg ) , 无明显药物反应。如慢性疼痛1 个月以上反复注射此类药物亦会产生以上症状,应引起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
四、中药的不良反应 在疼痛治疗中,中药制剂的应用很多。有口服、注射、外敷、熏蒸等多种用药方式和方法,造成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复方丹参液、复方当归注射液、复方威灵仙注射液、天麻注射液等以及种类繁多的外用药。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尚不明,可能与制剂的纯度、质量、患者过敏体质以及给药速度快、剂量偏大有关。 (一旧服及静脉用药发生的不良反应 1 ,临床表现轻者寒战、发热、全身痰痒、咳嗽、心慌、呕吐,重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头晕等。 2 .处理应立即停止用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 . smg ,地塞米松5 一10mg , 50 %葡萄糖加耐+10 %葡萄糖酸钙10 妞+vit c 19 ,如有呼吸困难,及时有效供氧。 (二)外用药的不良反应 l ,临床表现接触性皮炎,一般出现为粟粒状红色丘疹,面部皮肤红肿、热灼痒,重者可造成丘疹、水疙、糜烂、液体渗出。 2 .处理停止用药,对症治疗。
五、晕针 在疼痛治疗中,由于患者精神紧张过度,对疼痛刺激敏感,以及体弱多病或老年患者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时性晕针现象。 (一)临床表现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停止后,突然出现的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晕倒现象、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症状。 (二)预防及处理 1 .对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除做好思想工作外,最好采取卧位治疗。 2 .对老年体弱患者,行硬膜外间隙注药后,不要急早坐起和站立,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 .医生操作时,尽量让患者目光避开,以免诱发晕针。 4 ,一旦发生晕针现象,立即停止治疗,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重者开放静脉通道,对症处理。
第二节疼痛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
一、感染 在疼痛治疗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严格的消毒,但仍有发生感染的可能,尤其是门诊治疗,大多数患者治疗后不使用抗生素。
5 %· 第三篇诊断治疗方法
(一)临床表现 确认疼痛治疗而引起的感染和其他症状。 例(一)男,52 岁,左肩周炎,关节腔内注人局麻药及强的松龙15 闹,3d 后关节腔内感染,因抗感染治疗无效而行左肩关节离断术。 例(二)男,38 岁,腰5 骼l 椎间盘脱出,腰2 _ 3 行每日滴脉注射镇痛液ro 而,10d 后发生能管脓肿,血糖11 . 2InIT 耐/L ,经减压,抗感染,降血糖治疗后痊愈。 例(三)女,印岁,老年性退变膝,行右关节腔注药一次,3d 后关节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经关节腔加压冲洗,注入抗生素及全身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二)预防及处理 1 .严格无菌操作:① 对皮肤破损处应避开;② 硬膜外间隙注药及关节腔注药要在无菌操作间施术;③ 穿刺后针孔要敷盖,24h 内勿浸水。 2 .严格器械消毒,不要一针多用。 3 .没有批号的中药制剂要慎用。对打开较久的药物应丢弃。 4 .做硬膜外间隙注药、关节腔注药,半月神经节阻滞及深部或重要区域的治疗应在病房住院治疗,以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得到治疗。 5 一旦出现感染,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对于表浅的化脓性感染可切开引流,对大关节腔感染及化脓性脑脊膜炎,可用小剂量的抗生素直接注人关节腔及蛛网膜下隙中。 二、张力性气胸 是由于在治疗操作时损伤肺组织,造成肺裂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随着病人的呼吸运动,胸腔内的空气不断增加,压力增高而形成。常见于星状神经节阻滞、肋间神经阻滞、前斜角肌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以及肩脚骨内侧缘的痛点阻滞等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患者在治疗进针时出现放射性胸痛咳嗽,短时间内(Zh 左右)发生呼吸困难、紫给、缺氧、烦躁不安。纵隔移位严重时造成上、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低血压,甚至休克、昏迷。患侧胸壁饱满,呼吸动度减小,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胸腔穿刺抽出大量气体,但短时间内又出现气胸。胸部x 线检查,可见胸腔内大量气体、肺萎缩、纵隔移位,也可同时合并血胸。(二)预防及处理 操作者必须熟悉治疗部位的解剖结构,熟练操作,正确掌握进针角度和深浅,认真研究病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盲目进针。其次,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体位。 治疗原则是迅速排出胸膜腔内的气体,降低胸腔内压力,以解除肺和纵隔的压迫。1 .肋间置管闭式引流从锁骨中线2 一3 肋间隙放置胸腔引流管,导管连接于水封瓶。经引流3 一7d 排气停止,气胸张力解除,胸部X 线显示肺扩张恢复,可拔除引流管。有血胸者应有腋后线7 一8 肋间隙放置闭式引流,经2 一3d ,肺破裂口一般均能闭合,可拔除引流管。出血不止需开胸手术者很少见。 2 .对症处理迅速面罩吸氧气,烦躁不安者可应用镇静剂,胸腔出血较多时应补液输血,应用止血药物。 三、神经损伤 主要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针头或针刀直接损害神经而造成,药物直接注射于神经组织内也可
第二十七章疼痛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597 损伤神经。在神经干周围的操作一定要谨慎,不要过分寻找异感,在运用小针刀治疗时一定要把握好操作要领,熟悉解剖关系,做到准确无误。应用椎间孔入路溶盘的治疗,如腰椎间盘突出在几_4 以上应改变椎板外切迹人路。椎间盘突出在玩_5 或巧一5 .应运用小关节内缘人路。盘外治疗,穿刺针突破黄韧带即停止进针,盘内治疗进针时要避免穿刺到神经内,并随时注意病人反应,一旦有神经根刺激反应马上停针并调整进针角度,以尽量避免损伤神经根。 处理大多数因神经阻滞所致的神经损伤都能逐渐恢复,而小针刀所致的较大的神经干损伤则不易恢复。需服用维生素B 类药物,静脉注射神经营养药物,对症治疗,针灸、推拿、理疗,功能训练及交感神经节阻滞以增加血液循环及改善神经组织的营养状态,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四、血管损伤 (一)临床表现 在疼痛治疗过程中,血管损伤较为常见,尤其是血管丰富的部位。以及恶液质、凝血机制不正常的病人,在操作者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易发生血管损伤导致血肿。 例(一)男,54 岁,类风湿性强直性脊柱炎,玩.3 滴注FM 20mg 、局麻药等,3d 后M 形示几_, ;硬膜外间隙占位,7d 后行椎管减压术可见Ts _ l ,血肿及脓肿,截瘫,3d 后死亡。 例(二)女,36 岁,拇指健鞘炎,刺破挠动脉,出血不止,经压迫止血20 而n 后完全止血。(二)预防及处理 1 .操作者一定要掌握熟练治疗部位的解剖。 2 .注药及大关节腔注药时,应仔细寻问病史,必要时做血常规检查,避免凝血机制不正常而造成血肿。 3 .表浅部位血管损伤后压迫止血最有效。 4 .行治疗后,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以免造成更大损伤。 五、硬膜外间隙导管折断和拔管困难 随着镇痛治疗中硬膜外间隙导管置管的增多,导管折断和拔管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置管困难,操作者欲退管重置,使导管被针斜面割断;② 导管老化或有断痕;③ 因长期留导管,管周组织增生,硬膜外间隙置管过长,形成结禅和体位改变等因素造成拔管困难,而强行拔管。还有因置管后,脊柱不断弯曲,棘突间压迫、咬合,使之自然折断的提法。对于导管折断一般不需手术取出,但若出现炎症或脊髓压迫症状应立即手术治疗;遇有拔管困难的情况时,操作者要耐心处理,不可强行拔管,可通过让患者多方变化体位等方法,必要时局部注射局麻药或从另一间隙行硬膜外间隙阻滞,在肌肉较松情况下拔管。 六、全脊髓麻醉或高位硬膜外间隙广泛阻滞 是因为在治疗中误将大量含低浓度局麻药镇痛液注人蛛网膜下隙或硬膜下腔造成,高位硬膜外阻滞也能出现,如枕大神经阻滞,颈椎棘间、棘旁痛点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腰椎棘间、棘旁痛点阻滞及硬膜外间隙镇痛液注射等。 (一)临床表现 注药后,数分钟内突然意识消失、呼吸停止、低血压,稍后出现紫给为全脊麻。 注药后,20 一30 而n 出现多节段脊神经阻滞(12 一16 节段),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低,感觉消失,肌肉麻痹,一般意识存在为硬膜外和硬膜下广泛阻滞。
598 · 第三篇诊断治疗方法
例(一)男,46 岁,血管神经性头痛,行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局麻药加654 一2 针共5 间,注药后5 分钟,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即呼吸停止,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心肺复苏后痊愈未留后遗症。例(二)男,49 岁,腰肌劳损,行椎旁阻滞,注人止痛液20 而后,病人翻过身来已经面色发给,呼吸停止,因在患者家中做治疗,所以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 (二)预防及处理 1 ,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治疗。 2 .要在有抢救措施的无菌室操作。 3 一旦发生全脊麻或高位硬膜外间隙广泛阻滞,应立即给氧,呼吸停止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开放静脉,保证呼吸循环系统稳定,抗休克治疗到药物作用消失,自主呼吸恢复。 除上述提到的在疼痛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较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