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十八本疼痛诊断治疗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三十一章肩及上肢痛
内容开始
 

第一节肩部疾病

一、应用解剖
肩关节包括胸锁、肩锁、盂肪3 个关节和2 个滑动面(肩脾胸间隙和肩峰下间隙),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高举及环绕等多方向运动。肩关节各方向活动所参与的肌肉是:后伸:背阔肌、大圆肌;内收: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脚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外展:冈上肌、三角肌;内旋:胸大肌、背阔肌、肩脚下肌;外旋:冈下肌、小圆肌;外展高举:前90 由冈上肌、三角肌完成,后90 由斜方肌、前锯肌旋转肩脚骨完成;多数肌肉的协同作用可使肩关节作环转运动。正常肩关节活动范围:上举150 。,内收45 " ,外展卯”,前屈90 " ,后伸45 " ,内旋90 " ,外旋印“。
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较多,分两层。前面有肪二头肌,其长头在大小结节沟内穿过,止于关节盂上缘,其短头止于嚎突。肩脚下肌止于肪骨小结节。上面有冈上肌、后上方有冈下肌止于肪骨大结节最上面的小面。后方有小圆肌止于肤骨大结节最下面的平面。在冈上肌触和肩峰之间有肩峰下滑液囊。在关节囊与三角肌之间有三角肌下滑液囊(有时两滑液囊相通)。外层是三角肌,起自锁骨外1 / 3 前缘、肩峰尖与其外侧缘及肩脚冈蜻,包绕肩关节的上、前、后和外面。向下收缩变窄成一膛,止于肪骨三角肌粗隆。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与肩押下肌共同组成腔帽,又称肩袖或胜袖。二、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伴五缸司记皿tion of shouder )简称肩周炎,也叫关节囊炎、漏肩风、凝肩,因多发生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肩周炎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健、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

I 病因与病理J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肩关节退行性病变、肩部的慢性劳损、急性外伤、受凉、感染及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颈椎病所造成的肩部神经营养障碍也可能是一种致病因素。
肩关节系人体活动最多的关节,但肚骨头较关节盂大3 倍,又因关节的韧带相对薄弱,稳定性很小,所以稳定肩关节的周围软组织易受损害。肩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虽然这能够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但易受损伤而发炎。肩关节囊的外侧为肩峰,前方是咏突,咏肩韧带和咏脓韧带形如顶盖罩在关节之上,也易受磨损而发炎,加之退行性病变,导致顶盖变薄、钙化、断裂。在肩峰和

胜袖

肩峰

肩峰下滑囊

肚骨头三角肌

关节腔

31 1 肩峰下淆班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三角肌下面的滑液囊(图31 l )有助于肪骨头在肩峰下滑动,使肩关节可以外展至水平面以上。

650 · 第四篇常见病症的诊治

当手臂经常作外展或上举活动时,肪骨大结节则与肩峰及嚎肩韧带不断互相摩擦,因而此处很易发生劳损。肚二头肌长头从肪骨结节间沟中的骨一纤维隧道穿过,容易发生膛鞘炎,并继发粘连性关节囊炎。
实际上,由于年龄的增长和长期的慢性劳损,凡4O 岁以上者,其肩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如关节囊逐渐变薄并出现裂隙,肩峰下滑囊、咏肩韧带或冈上肌等肌健的纤维断裂,以及肩峰、缘突或肤骨大结节骨质增生等。久之,在不断的外因影响下,某些人的肩关节及其各种周围组织即可发生局限性坏死、无菌性炎症、粘连乃至钙化等病理变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与诊断】
肩周炎的特点是发病缓慢,逐渐出现肩关节疼痛及关节的活动受限,多无明显外伤史或有轻微外伤史、受凉史。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过程,即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即不再发展,继而疼痛逐渐减轻乃至消失,关节活动也逐渐恢复。整个病程较长,常需数月至数年之久。但也有少数病例不经治疗则不能自愈。
该病多发于50 岁左右,4O 岁以下少见,女性多于男性(为3 : 1 ) ,左侧多于右侧,也有少数病例双侧同时发病,但在同一肩关节很少重复两次发病。主要症状和体征为:
1
.疼痛初为轻度肩痛,逐渐加重。疼痛的性质为钝痛,部位深邃,按压时反而减轻。严重者稍一触碰,即可疼痛难忍。平时患者多呈自卫姿态,将患侧上肢紧靠于体侧,并用健肢托扶以保护患肢。夜间疼痛尤重,或夜不能眠,或半夜疼醒,多不能卧向患侧,疼痛可牵涉到颈部、肩脚部、三角肌、上臂或前臂背侧。
2
.活动受限肩关节活动逐渐受限,外展、上举、外旋和内旋受限,严重者不能完成提裤、扎腰带、梳头、摸背、穿衣和脱衣等动作,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劳动。
3
.压痛肩关节周围有多个压痛点,主要是肌健与骨组织的附着点及滑囊、肌健等处,如咏突、肩峰下、结节间沟、三角肌止点、冈下肌群及其联合健等。于冈下窝、肩脚骨外缘、冈上窝处可触及硬性索条,并有明显压痛,冈下窝压痛可放射到上臂内侧及前臂背侧。
4
.肌肉萎缩病程长者可因神经营养障碍及废用导致肌肉萎缩,尤以三角肌最明显。5 .肌肉抗阻试验主要发生病变的肌肉,不仅在其起止点、肌腹及腹健衔接处有明显压痛,且抗阻试验阳性,即让患者完成该肌应该完成的动作,如检查三角肌时,让患者肩外展,并给予一定的阻力,则疼痛加重,压痛点更明显。
6
.影像检查X 线肩部正侧位片,多数可无明显阳性发现,部分患者可显示肌健钙化影像,骨质稀疏或肪骨头上移及增生等。B 超可探出肩部肿块。对某些病例,为排除颈椎病变,需摄X 线颈椎正、侧、斜位片,甚至有时需行颈椎CT MRI 检查。
应与关节结核、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鉴别,除X 线摄片外,还可通过生化检查等加以鉴别。
【 治疗】
肩周炎虽可以自愈,但病程长,且痛苦大。早期治疗可减少痛苦,缩短病期。
1
.一般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及活血化淤中草药,外用涂擦剂、贴敷剂、热敷及理疗、按摩等。适用于轻型及病程早期病例,或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方法。急性发病期,肩关节制动休息。2 .针灸疗法一般根据祛风寒、调经络的理论可选取同侧条口穴深刺透承山穴,不留针,平补平泻手法。对病情顽固者,可针刺膏育穴。在胸3 棘突下旁开3 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3 .小针刀疗法于压痛明显之滑囊、腔鞘、肌肉紧张及肌筋膜粘连等处,施以小针刀治疗,可在痛点阻滞后,退针时阻滞皮内形成皮丘,经皮丘刺人针刀,达病变组织,剥离松解粘连,切割瘫痕,

第三十一章肩及上肢痛· 651

切碎钙化块等,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限于病灶局限者。
4
.阻滞疗法
( l
)肩脚上神经阻滞肩脚上神经来自肩玩_6 神经,由臂丛分出后,向下后外行,在斜方肌下面向后外方行至肩脚骨上缘,并于肩脚横韧带下方通过肩脚切迹而进人冈上窝,尔后再由冈盂韧带

下方经肩脚颈达冈下窝,支配冈上、下肌的运动和肩关节及肩锁关节的感觉。注射时要求针尖刺人肩脾切迹内。此切迹位于肩脚骨内侧缘与肩押冈的肩峰尖端连线的中点,皮肤刺人点在上述中点外上方2 . scm 处,进人皮肤后,寻找此切迹(图31 2 ) , 找到切迹后使针尖向深刺人约Q . 3 0 . 4cm ,回吸无血即可注入1 %利多卡因5 10 耐或0 . 25 %一0 . 375 %布比卡因5 10d , 内含地塞米松5 吨或利美达松4 叱,维生素Bl :又刃邵,也可在局麻剂中加人654 2 或当归液,以改善局部微循环。有效的病例于注药数分钟后,肩部、上肢出现温暖感,僵硬、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每周治疗2 3 次,5 次为1 疗程,一般须连续治疗4 5 个疗程。
( 2
)腋神经阻滞腋神经由颈5 6 神经的纤维组成。该神经自臂丛后侧索分出后,伴同旋肚动脉绕过肪骨颈向后行走,并穿

肩脚上神经阻滞

过由肚三头肌、大圆肌、小圆肌及脓骨外裸颈所构成的四边孔而至三角肌的深面。除分出肌支外,尚有感觉支分布于关节囊下部。腋神经阻滞一般在四边孔处进,尤其适用于肩关节后下部局限性压痛。病人取正坐位,患肩外展45 " ,肩峰的背侧下方约4cm 处为穿刺点(图31 3 )。当针尖触及脑骨外科颈后内侧而受阻,退针少许,回吸无血即可注射上述混合液5 ro d 。每周2 3 次,5 次为1 疗程,连续治疗。
( 2
)肩关节周围压痛点阻滞肩周炎时,常于肩关节周围找到一些较局限的压痛点,多见于肪骨大结节、小结节、胧二头肌沟、嚎突、三角肌附着点、肩锁关节、肩峰下或四边

31 3 服神经阻潜

肩锁关节

脸骨大结节

一颈后部牵涉痛区一肩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