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开始:
网膜囊内有大量渗液时,上腹部可见密度增高影像。此外,还可见隔肌升高、胸腔积液、下肺炎症等表现。 【 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应结合病史、体检发现,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等的发现,以及在短期内观察病情的变化,才能最后作出准确诊断。 【 治疗】 (一)对症处理 1 .降温如体温在38 ℃ 以上持续不退,要考虑应用降温措施,包括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镇痛药。 2 ,镇痛、解痉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可使胰腺分泌增加,加重肝胰壶腹括约肌痉挛,并可反射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因此,镇痛、解痉对治疗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常用药物有:① 抗胆碱药,本类药物有解痉、止痛和抑制胰腺外分泌的作用,常用药物有阿托品,每次0 . smg ;或罄粟碱,每次0 . 3mg ,早期患者可每隔6h 静脉注射1 一次,直至疼痛缓解或消失,必要时可合用呢替吮50mg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砧4 一2 对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比阿托品强,抑制外分泌的作用较弱,每次5 一10 mg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应用。东食若碱(澳酸盐,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比阿托品强,对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较弱。用法:成人每次0 . 3 一0 . smg ,皮下注射或皮内注射。丁澳东蓑若碱,为新型抗胆碱能解痉剂,有较强而迅速的副交感神经阻断作用,抑制胰腺分泌,解除肝胰壶腹括约肌及胰管痉挛的作用明显。用法:成人每次20mg , 3 次/d ,口服;或每次20 毗,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② 呱替陡,用于剧烈疼痛。用法:成人25 一loomg ,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两次用药间隔不小于4h 。③ 降钙素,主要作用是降血钙和止痛;④ 合成鱿降钙素,能迅速缓解疼痛,抑制胃酸和胰腺分泌,使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用法:印尸扩d 加人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 (二)减少胰腺外分泌和抑酶疗法 1 .禁饮食轻症患者1 周内、重症患者2 周内完全禁饮食,一般7 一rod 。禁食期间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 .胃肠减压经鼻导管持续胃肠吸引,抽尽胃液,减少胃液进人十二指肠内刺激胰腺分泌。3 .抗胆碱药物可抑制胰腺外分泌。常用药物有阿托品、东夏若碱和654 一2 。654 一2 每日总量为111 娜掩静脉滴注。待症状减轻后减为0 . 511 官吨,2 次/d ,肌内注射。 4 .抑制胃液和(或)胰腺分泌的药物包括珑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和法莫替丁、洛赛克、生长抑素、醋氮酞胺、胰高血糖素。 5 .胰酶抑制药常用药物有抑肤酶、加贝醋、二磷酸胞啥陡胆碱。 (三)抗生素的应用 目前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① 具有通过血一胰屏障的效能;② 能在胰腺组织内形成有效的药物浓度;③ 能有效地抑制引起胰腺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常用广谱抗生素。(四)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 多数学者认为,水肿型或轻症胰腺炎不宜应用激素。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大剂量激素作短期冲击治疗,其指征为:① 中毒症状明显者;② 严重呼吸困难或已发生ARDS 者;③ 有
第三十二章内脏痛· 681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者;④ 有休克加重表现者。激素用量为氢化可的松每次800 一1 以刃mg 或地塞米松30 一40mg ,每日一次,连续3 一sd ,病情缓解后,逐步减量后停用。 (五)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为使患胰得到功能上的“休息”,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停止经口进食。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采取积极和有效的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按照其病程的不同阶段,可顺序采取完全胃肠外营养(ITN )、完全肠道营养(FEN )和经口饮食3 个阶段。 (六)腹腔灌洗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灌洗一般于入院后48h 内开始。用含巧群L 葡萄糖的近等渗电解质溶液作为灌洗液,每ZL 灌洗液中另加入K 干8 rnmol ,肝素l (兀。u 、氨节青霉素250mg 。若为出血性胰腺炎,则不用肝素,于每日1 〕 为而灌洗液中加抑肤酶10 万u ,以达到减轻出血的目的。(七)手术治疗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引流是无益的,主张尽量避免探查及引流,否则将增加对胰腺的损害,延长病变过程,甚至死亡。目前倾向于延期手术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八)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不仅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还可解除内脏血管痉挛,改善胰腺的血液供应,增强自身抗炎能力。该法主要用于水肿型胰腺炎。 1 .腹腔神经丛阻滞穿刺成功后注人1 %一1 . 5 %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smg , ro 一30 耐,每日1 一2 次。陈家弊等报道采用0 . 2 %布比卡因2O 而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胰腺炎,5 而n 后疼痛减轻,巧而n 疼痛消失。 2 .连续硬膜外阻滞疗法选胸7 _ ,间隙穿刺置管,注人1 %利多卡因20 耐加地塞米松smg ,每日2 次,连续3 一4d 。另有文献报道,20 例患者采用胸1 , _ , 2 硬膜外阻滞,用药为0 . 5 %布比卡因sd +吗啡Zmg +胃复安romg +注射用水10 耐。治疗后疼痛缓解,治愈天数为4 . sd 土1 . 5d ;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为48h 士12h ,治愈天数为8 . 5d 土2 . sdo
第三节胆绞痛
【 病因】 胆绞痛是由于胆道和胆总管平滑肌的严重痉挛所致,其主要原因有胆系结石、胆囊炎和胆道蛔虫病。 【 l 右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一)胆道蛔虫病性胆绞痛 1 .绞痛突然发作的阵发性“钻顶样”绞痛,性质剧烈,常位于剑突下稍偏右,痛时辗转不安,大汗淋漓。 2 .恶心呕吐常见于绞痛发作时,有时吐出蛔虫。 3 .合并胆道感染可有畏寒、发热及黄疽等。 4 .体征剑突下方偏右局限性深部压痛。其特点是症状剧烈,但体征很轻,间歇期往往无压痛、无腹肌紧张。 5 . B 超有时可显示胆总管内索状强回声区,无声影。
682 · 第四篇常见病症的诊治
(二)急性胆囊炎性胆绞痛 1 .症状患者上腹中部或右上腹剧烈疼痛,持续而常有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右肩和右背部,伴有发热、畏寒、恶心、呕吐。 2 .体征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可触及胀大的胆囊。肝区可有叩痛,右肩脚下角可有皮肤过敏区(Bauo 征)。 3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加,一般为(10 一巧)xl 护/L ,中性粒细胞也相应增高。炎症明显时,血清胆红素含量可轻度增高,尿中可有尿胆原增加。 4 . B 超可发现胆囊肿大、壁厚、胆石光团及声影,也可见胆汁内有沉淀絮状物和胆囊收缩不良等。 5 . X 线右上腹平片偶见结石阴影。静脉胆管造影仅显示胆总管,胆囊则不显影。(三)胆石症 1 .症状体征一般胆囊结石无症状,当胆石移到胆囊管、总胆管或引起胆囊炎时才发生胆绞痛。纹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剑突下,呈绞痛。高热,体温可达4O ℃ ,伴畏寒及寒颇。70 %胆总管结石患者在上腹部疼痛后12 一24h 出现黄疽,伴皮肤疫痒,尿呈浓茶色,严重梗阻时粪呈淡黄或陶土色。 2 .实验室检查 ( 1 )胆红素代谢试验血清胆红素增高,一分钟胆红素含量与血清总胆红素量之比值大于35 % ,胆管高度梗阻时,其比值可大于6O % ,尿胆红素明显增加,尿胆原、粪胆原减少或消失。( 2 )血清酶活力测定碱性磷酸酶,如活力大于正常值3 倍且无胃病存在,应高度怀疑胆管梗阻;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可轻度增高,乳酸脱氢酶在一般良性梗阻轻度增高,明显增高时应考虑癌肿阻塞或同时伴有肝实质性损害。 3 . B 超为胆石症首选的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在90 %以上,结石表现为回声增强的光团或光斑,其后方常伴有声影。 【 治疗1 (一)一般治疗 胆囊炎患者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胆石症、胆囊炎患者胆绞痛发作期禁食脂肪类食物,宜进高碳水化合物;当有恶心、呕吐,病情较重时,应禁食、补液。 (二)解痉止痛 1 .抗胆碱药① 阿托品0 . smg 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或阿托品0 . smg +异丙嗓25mg 肌内注射,必要时6h 重复1 次;② 654 一2 , 10 一20rng 肌内注射。 2 .镇痛法对诊断明确而症状严重者,可加用呱替陡50rng 皮下注射。 3 .维生素对胆道蛔虫病所致绞痛,口服或肌内注射或穴位注射维生素K 10mg 可缓解疼痛。4 .心痛定治疗胆绞痛效果强而迅速,心痛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