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开始:
经是生殖器有器质性病变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和子宫粘膜下肌瘤导致的经期疼痛。 【 病因】 功能性痛经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精神因素痛经经常发生在严重抑郁、神经过敏、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这些患者多对月经的生理了解不够,因而产生恐惧心理。情绪不稳定的人在经期时情绪波动明显加重。某些痛经患者应用镇静剂治疗后,症状往往得到缓解,这些都提示精神因素对发病的重要性。2 .子宫因素子宫肌肉收缩过强,或产生不规则收缩,致使子宫血管挤压过度、子宫供血障碍产生缺氧而造成痛经。正常妇女经前期峡部松弛,痛经患者经前期峡部张力过大,当子宫收缩时不能相应松弛,致使经血排出受阻,进一步刺激子宫发生强力收缩。痛经患者行宫颈扩张术后可使症状缓解支持这一理论。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束及纤维组织比例失调也可以与痛经发生有关。3 .内分泌因素痛经多发生于有排卵周期,故考虑可能与激素间的平衡失调有关。近年研究证明,子宫内膜和血内前列腺素(PG )含量增高,是发生痛经的重要因素。系统测定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含量,发现分泌型子宫内膜脱落时,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显著高于增生型子宫内膜脱落时的含量。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分泌期内膜合成并释放更多的此凡。。而且孕激素可促进代凡.与子宫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而引起收缩。凡几能刺激经前子宫肌层,使其收缩,以致使子宫收缩张力增高。痛经患者的经血中表现民凡含量更高,可引起过于强烈的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此外子宫肌壁还因缺血而产生剧烈疼痛。另一方面PE 凡进人血液循环,还可引起胃肠道、泌尿道和血管等处的平滑肌收缩,故除痛经症状外,还有上述伴随症状。 还有人认为月经前期雌二醇增加可促进子宫内膜前列腺素过量产生。此外,另一些学者认为
686 · 第四篇常见病症的诊治
血管加压素是一种比催产素更强烈的子宫收缩素,对非孕子宫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尤其在孕激素存在时效果更明显。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功能性痛经患者血浆中血管加压素浓度超过正常人1 倍,且在月经开始时子宫肌肉对血管加压素最为敏感,从而使子宫活动力显著增加,子宫血流量减少引起痛经。 【 临床表现] 1 .腹痛疼痛多发生于月经的第1 一Zd ,也有在经前数小时即感疼痛,为月经之先兆,月经开始时疼痛逐步或迅速加剧。疼痛多为阵发性下腹部绞痛、胀痛、坠痛,可放射至腰部、能部、股内侧及阴道、肛门。绞痛多持续数小时直至l 一Zd ,随经血外流疼痛逐渐缓解。当子宫内膜整块脱落时称膜样痛经,在排出大块脱落的子宫内膜时剧烈,一般发生在月经第3 一4d ,膜样物排出后疼痛迅速缓解。疼痛剧烈时可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甚至虚脱。 2 .伴随症状除腹痛外,还可见到前列腺素引起的胃肠道、泌尿道和血管平滑肌过度收缩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尿急以及头痛、眩晕及血管系统的症状。 【 诊断】 根据月经来潮时下腹疼痛等症状,妇科检查异常发现,一般诊断并不困难。 1 .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年龄、有无诱因、患者的精神类型及全身健康状况。2 .症状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有无逐渐加重史以及与月经的关系等。3 .体格检查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排除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经期由于盆腔充血,可使原来的阑尾炎、膀胧炎、结肠炎等症状加重,应特别注意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 .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消除焦虑、紧张与恐惧。 2 .② 注意经期保护,避免过劳,防止过寒和注意经期卫生,平时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3 .疼痛时下腹部放置热水袋。 (二)药物治疗 1 .止痛、解痉可用阿司匹林、阿托品等,尽量不用麻醉性镇痛药。 2 .激素应用激素抑制排卵也是有效缓解疼痛的方法。 ( l )雌激素一般用于子宫发育不全且有疼痛者,乙烯雌酚lmg 每晚1 次,自月经第6d 开始服用,连服20d ,必要时重复3 个月经周期,以抑制排卵,促进子宫发育。 ( 2 )孕激素口服炔诺酮2 . 5 一smg 或甲孕酮4 一smg ,自月经开始第sd 天服用,每日1 次,连服22d ,可连服3 个月经周期。 3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① 氟灭酸姗mg ,每日3 次;② 甲灭酸soomg ,每日3 次。于月经第ld 开始服药至月经于净停用;③ 消炎痛,于月经开始时服用,每次25mg ,每日2 一4 次,服1 - Zd 。效果良好。还可根据病情选用中药治疗。 (三)针刺疗法 取穴:关元、三阴交、血海、阿是穴。操作:先针三阴交,强刺激2 一3 而n ,疼痛未减时加关元及阿是穴(腹部痛点),或加血海强刺激,待疼痛减轻后留针30 一印而n 。一般在月经来潮前1 一Zd 自觉腰腹不适时即开始治疗,每日1 次。一般多在针刺2 一3 次后治愈。 (四)神经阻滞 有报道采用0 . 125 %布比卡因能后孔阻滞治疗痛经,有效率达95 % ,认为该法可缓解子宫和血管收缩,降低子宫内压力,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第三十二章内脏痛· 687
第六节胃痛
胃痛是临床疼痛中常见的内脏痛之一。胃极度膨胀、伸展,胃壁肌肉过度收缩,蠕动亢进,胃受牵拉、化学刺激,支配胃的血管缺血和炎症等因素均可引起胃痛。胃痛还可伴有腹肌紧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出汗、心悸等症状和体征。胃痛常有牵涉痛,这是因为传达胃痛的内脏传人神经纤维在脊髓后角处与来自上腹正中的躯体传入纤维关联起来形成神经键,产生内脏感觉反射所致。【病因】 1 .炎性因素如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 2 .机械性因素胃扩张、胃痉挛、胃扭转。 3 .肿瘤胃癌。 4 .功能性胃神经官能症等。 【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痛表现也不尽相同。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 1 .症状疼痛为主要症状。胃溃疡主诉为上腹广泛疼痛,范围约手掌大小,疼痛常与饮食有关,常在进食后不久出现,疼痛多呈周期性;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疼痛部位是上腹正中偏右侧,患者多能指出疼痛部位,表现为饥饿痛,疼痛最初是周期性的,合并幽门梗阻时胃痛是持续而无规律的。2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3 .辅助检查 ( l )胃液分析十二指肠溃疡者胃酸增高,胃溃疡者胃酸正常或轻度降低。 ( 2 )粪便隐血检查可阳性。 ( 3 ) X 线钡餐透视确定病变部位及性质。 ( 4 )纤维胃镜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可直接窥视病变部位、确定性质、观察疗效、估计预后,对确定早期病变有重要意义。 (二)胃痉挛 常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且呈阵发性。查体时无明显的阳性体征,辅助检查也无异常。经过解痉对症处理后,平滑肌痉挛缓解,疼痛立即消失。 (三)胃十二指肠穿孔 1 .病史突然感上腹如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先局限于右上腹,逐渐扩散到右下腹和全腹,出现休克症状。早期伴有恶心、呕吐,数小时后腹痛减轻,随后有全身中毒症状,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2 .体征腹肌强直,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但以上腹部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约75 %患者肝浊音界消失。 3 .辅助检查X 线检查可见厢下有半月形游离气体影,诊断即可确定,必要时行腹腔穿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往往增高。 (四)急性胃炎 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常因伴有肠炎而腹泻。体检发现上腹部或脐周有轻压痛,肠鸣音亢进。 【 治疗】
688 · 第四篇常见病症的诊治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 1 .解痉止痛阿托品或654 一2 ,口服或肌内注射,但在伴有幽门梗阻时禁用。 2 .制酸剂目前均采用混合性制酸剂,如胃得乐、胃必治等。 3 .玩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肌、雷尼替丁口服。 (二)胃痉挛 1 .抗胆碱药常用阿托品o . smg 皮下注射,颠茄每次0 . 3 一1 而口服。 2 .针刺疗法取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穴,进行强刺激,留针巧一3O 而n , 3 而n 加强捻转一次。 3 .热敷法用热水袋敷于疼痛部位,使痉挛的平滑肌受热慢慢松弛。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1 .非手术治疗适于症状轻、一般情况好的早期单纯性空腹小穿孔。采用胃肠减压、针刺、抗感染及补液等综合疗法。 2 .手术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好、有幽门梗阻或出血史、穿孔在12h 以内,腹腔内炎症较轻者,可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全麻下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否则,可作简单的穿孔缝合术。 (四)急性胃炎 1 .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 2 .酌情暂时禁食或给流质饮食,腹泻较重者多饮糖盐水。 3 .解痉止痛可局部热敷,或用解痉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654 一2 。 4 .液体疗法对呕吐剧烈或明显失水者需静脉输液予以纠正。 5 .抗生素一般不用,但对沙门氏菌,幽门螺旋杆菌和嗜盐菌感染者则需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