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十八本疼痛诊断治疗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三十九章周围神经疾病
内容开始
以转变为烟酸,量较少;③ 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能合成烟酸,可供吸收使用。其他原因如饮食中缺乏烟酸或慢性酒精中毒、肝脏利用不充分等。H nup 病因肠道吸收和肾小管再吸收色氨酸有缺陷及色氨酸过氧化酶缺乏,而引起色氨酸代谢障碍。异烟脐分子结构类似烟酸,通过竞争机制影响烟酸利用。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腹泻、肠结核、慢性肠梗阻和长期发热等使烟酸的吸收不良或消耗增多均可成为诱发因素。
【 临床表现]
本病发生于各年龄组,男多于女,夏秋季好发。周围神经炎的症状如四肢麻木、烧灼感、排肠肌压痛及反射异常等均可出现。严重者出现肌肉强直甚至肌肉萎缩,有时有亚急性脊髓后侧柱合并变性症状,患者同时多合并有烦躁、焦虑、失眠、躁狂、幻想等,重者可昏睡、澹妄或神志不清等。【诊断与治疗】
根据病史、症状应考虑本病。经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治疗等法如下:
1
.调整饮食,给高蛋白和高烟酸食物,如蛋、奶、肉类、新鲜蔬菜等。
2
.药物治疗,烟酞胺50 100 嗯,3 次/d 。重者或不能口服者可肌注或静脉注射loomg , 2 3 次/do
3
.神经阻滞疗法上肢可行同侧或交替两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也可施行臂丛神经阻滞。下肢可采用腰交感神经节同侧或交替两侧阻滞术或腰段硬膜外阻滞术,可起到止痛、减轻症状等功效。

五、灼热足综合征
灼热足综合征(bul ' ng 公烈卿击训既)是指因营养不良而引起足底、小腿灼性剧烈疼痛的一组症候群。l 嘶年伽间抑首先报道。该症又称为“疼痛足”、“电击足”、“痛足”及“闪电足”。【 病因】
尚不十分清楚。可能和营养不良或病毒感染有关,但临床发现对本症应用维生素Bl 治疗无效。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缺乏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烟酸、核黄素和泛酸缺乏而引起的神经代谢障碍。
【 临床表现】
本症特征是两侧足拓或足背发生难以忍受的烧灼感和剧烈疼痛,一般为持续性疼痛,发作性加剧,有时影响行走。患者感晨起较轻,夜晚疼痛加重,甚至影响睡眠,性质如针刺样,有搏动性或呈电击样,遇热则加重,冷敷或浸于冷水中疼痛可略减轻。个别患者亦可发生于两侧小腿,甚至股部和双手。局部疼痛感觉减退或过敏,感觉异常,多汗潮湿。由于长期持久疼痛,可引起患者情感变化,患者精神紧张,出现恐惧、发怒或抑郁不安等自主神经紊乱表现。
【 诊断】
追问患者病史,有长期营养不良和多种维生素缺乏史,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足拓疼痛为“晨轻夜重”、“遇热则重”的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如有集团性发病更具参考价值。
局部检查无红、肿、热、痛体征。

854 · 第四篇常见病症的诊治

实验室检查、物理学检查及肌电图检查均无阳性发现。
该症应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闭塞性脉管炎等加以鉴别。
【 治疗】
1
.药物治疗烟酸50 100 11 娜次;泛酸50 200 mg /次;核黄素5 10n 娜次,3 次/d ,同时也可加用维生素B ,、B12 和酵母等。同时应补充高热量饮食及各种营养素。疼痛剧烈者可选用街体类镇痛药物如痛立消ro 20 Ing /次,3 次/d ;速克痛以刃m 岁次,3 次/d 口服。
2
.神经阻滞疗法硬膜外阻滞或散管阻滞,每日或隔日1 次。药物:0 . 5 %利多卡因,0 . 25 % 布比卡因。严重者可用吗啡0 . 2mg 加人0 . 25 %利多卡因溶液内,每2 4h 注药1 次。3 . TEHNS 疗法刺激胖神经、胫神经表皮投影部以缓解疼痛。
4
.其他指导患者尽量下垂两足,足底部冷敷和冷水浸泡,休息以缓解疼痛。

第四节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疾病

肾脏催患疾病后,由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尿毒症是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危重的综合征。对神经系统所造成的损害,包括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临床上可表现为尿毒症性脑病、尿毒症性肌病和由于长期透析而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疾病等。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疾病(? c peri 沁司~砰囚止y )的发病率据报道为13 %一86 % ,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尿毒症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末梢神经症状,下肢多见。【病因】
本症病因尚不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其病因有关的因素可能是:① 肌醉诱导体内代谢产物的影响;② 糖代谢障碍;③ 蛋白质代谢障碍;④ 营养障碍;⑤ 血管障碍等。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神经轴突变性,以远端较明显,且有节段性脱髓鞘损害。
【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常以“不宁腿综合征”的表现来就诊。临床可出现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同时受损害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主要表现在四肢末端,尤其是足趾、足底或足跟部。约有ro %的患者出现足部烧灼感及疼痛现象。运动神经的损害表现为四肢,尤其是下肢乏力、走路不稳,严重者肌肉萎缩、运动障碍。
病程长者,可因体质消耗、消瘦和长期卧床引起躯体浅表神经压迫性瘫痪及所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检查发现键反射减弱或消失。
【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可根据下列要点:① 有尿毒症病史;② 四肢末端感觉、运动出现障碍;③ 肌肉萎缩;④ 病理学检查有神经脱髓鞘损害及轴突变性。本症应与运动神经元疾病、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急性脊髓灰质炎、多发性肌炎加以鉴别。【治疗】
1
.治疗原发病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清除代谢产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以利体内代谢产物排泄。摄人高营养、高热量、低蛋白饮食。
2
.药物治疗补充大量维生素Bl 、氏、c 等。对于伴有缺钙者应补充钙剂,同时给予维生素环或几。对于疼痛较剧者可应用非街体类抗炎药及非苗体类镇痛药。无论应用那种药物均应考虑

第三十九章周围神经疾病· 855

到其对肾脏的影响及肾脏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障碍。
3
.神经阻滞疗法可实施交感神经节、脊神经根及神经丛阻滞术。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或腰段硬膜外阻滞可改善肾脏血流及代谢,并有明显的止痛效果。
4
.其他花HNs 、针灸、理疗、中药等均有辅助镇痛、缓解症状、营养神经的作用。

第五节代谢性、内分泌障碍性周围神经疾病

新陈代谢是各种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必需条件,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各种代谢障碍和内分泌系统紊乱可导致神经功能损害和病理改变,产生相应的神经精神症状。一、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严重时神经系统可发生多种病变,总称为糖尿病性神经疾病,其中以周围神经疾病最为常见。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随年龄而增高,女性较男性稍多。
【 病因】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疾病(dial ic perinhe ne 帅网hy )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糖代谢紊乱可能直接影响神经组织(轴突或雪旺细胞),也可能是通过血管及其他组织的结构改变而间接作用。【临床表现]
该症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根据其表现可分为3 种: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非对称性多发性单一神经疾病和单一周围神经疾病。
1
.对称性周围神经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起病缓慢,少数可急剧性发生。多数患者疏忽而临床检查后才能发现。早期出现的是深部振动觉及位置觉减退,跟膛反射减退或消失,继之出现下肢麻木,针刺样、烧灼样、刀割样疼痛或紧压感、绑扎感样疼痛、垂死感或其他各种难以忍受的疼痛症状,夜间更明显,患者难以人睡,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可以减轻。病史较长后可累及运动神经,肌力减退,下肢软弱无力,起立、行走困难。王子千、李仲廉曾报道2 例男性患者,因阴囊灼痛不能触摸,行动不便,尤夜间较重。其中一例为老年患者,就诊时乘坐藤椅抬人诊室,下身不能穿内裤,仅盖以软毛衣,十分痛苦。经对原发病胰岛素治疗并配合能管阻滞后疼痛缓解,但灼痛程度与血糖变化密切相关,灼痛随血糖变化减轻或加重。
2
.非对称性神经疾病累及单个或多个神经,以运动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脑神经的累及较少见,其中以第111 与第VI 对脑神经较多发病,除眼球肌麻痹外可伴有球后痛、复视、眼睑下垂、同侧头痛等。单一脑神经损害预后较好,数周或数月后可自行缓解或痊愈,但常易复发。单一的周围神经疾病常累及支配伸肌群的神经。机体的任何周围神经均可受累,包括股神经、股浅神经、坐骨神经、膝神经、正中神经、挠神经、尺神经、喉上神经等,起病急,表现为疼痛伴肌无力,严重者肌肉萎缩等。
【 诊断]
在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出现上述症状、体征,诊断较易。但有些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多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因手足麻木、疼痛而就诊,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糖尿病性神经疾病。
神经炎早期振动感减弱,检查振动觉有助于诊断。振动觉的检查用频率128 比的音叉,均匀力量拨动后放置挠骨头或舷骨内上裸处,让患者说出振动持续时间。正常人挠骨处持续时间应大

856 · 第四篇常见病症的诊治

于巧s ,内上裸处应大于105 。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是诊断外周神经疾病最重要的方法。神经传导和肌电图的异常为诊断神经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人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胖神经的传导速度都大于50 s 。但神经传导与肌电图的特征与神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缺失无直接关系。
诊断本病时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疾病,特别是某些疾病并发神经疾病时,如维生素B12 缺乏、慢性酒精中毒等。
【 治疗】
1
.治疗糖尿病是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首要的治疗是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变用胰岛素治疗6 周后可见效。有报道周围神经疾病在控制糖尿病3 个月后,大多病情可好转。2 .对患者无感受的那部分组织,应予以保护,以免因感觉障碍而受损伤。
3
.药物治疗① 除应用降糖药物外,应采用大剂量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B , 20 In 岁次口服,3 次/d loon 妙次肌内注射,1 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