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十八本疼痛诊断治疗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四十一章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和灼痛第四十二章皮肤科疾病与疼痛
内容开始
tName="in" SourceValue="150" HasSpace="Tru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150 In d )或氯苯酚嚓(1 00 11 d )治疗,亦可用丁胺卡那霉素或第三代头抱菌素治疗。(四)肿瘤的治疗
卡波西肉瘤可采用放疗和阿霉素、争光霉素和长春新碱联合化疗;淋巴瘤可用MBACOD (氨甲蝶吟、争光霉素、阿霉素、环磷酞胺、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并以AZT 维持治疗。(五)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加强护理,必要时给予保护性隔离,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补充维生素等。(六)晚期疼痛的治疗
1
.神经阻滞适用于躯体某一局部剧烈疼痛的治疗。根据疼痛部位选择阻滞方法,头部及肢端疼痛可选用末梢神经阻滞;颈部、躯体及肢体疼痛可选用硬膜外阻滞;胸膜间阻滞用于胸痛;交感神经阻滞适用于其相应分布区域的内脏性疼痛。
早期选用局麻药,神经营养药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晚期使用破坏神经组织的药物。2 .三级阶梯治疗适用于晚期全身多部位疼痛的患者。首先应用非阿片类止痛药(第一阶梯),包括:① 阿司匹林0 . 25 1 . 0 扩次,口服,每4 6h 1 次,总量4 . 0 d ;② 扑热息痛0 . 5 - 1 . 0 岁次,口服,每4 6h l 次,总量2 6 d ;③ 安痛定,2 回/次肌内注射,每4 6h l 次。经第一阶梯治疗无效者,加用弱阿片类止痛药(第二阶梯),如可待因30 13011 娜次口服,4 6 h 1 次。经第二阶梯治疗效果不佳者,加用强阿片类止痛药(第三阶梯):① 呱替咤50 100 11 娜次,疼痛出现时肌内注射;② 吗啡5 10 11 娜次,疼痛出现时口服或肌内注射;③ 二氢埃托啡20 4o 子谢次,痛时舌下含服。
三级阶梯治疗过程中可辅用抗焦虑药(安定5 10 11 娜次口服)或抗抑郁药(阿米替林ro 25 n 喇次口服),以增强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和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
另外,可用阿胶浆、补中益气汤加味, 附子、十全大补汤等中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第五节红斑性肢痛症

红斑性肢痛症(e thmmelalgia )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疾病。特征是肢体远端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增高,皮肤潮红、发热及烧灼痛。多发生于下肢及足部,因而又称为肢端红痛症。【病因】
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2 型。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占印%)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原因有:① 中枢神经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末梢血管运动功能失调和血流增加;② 皮肤毛细血管对温度反应过度,且缺乏血管正常收缩的对抗机制;③ 周围循环中血清素增高或皮肤对温热刺激过敏;④ 亦有人认为可能与家族因素及某些有害因子(慢性炎症、紫外线照射等)有关。因此该病属血管功能性扩张性疾病。
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占4O % )可伴发有神经系统或血管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周围神经炎、骨髓炎、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等。此外,亦可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中毒性疾病引起。其机制可能是温热刺激神经末梢,激活了5 一经色胺所致。
【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尤其是双下肢及双足对称性、阵发性发红及灼热感、皮温增高、剧烈疼痛,夜间发作时疼痛尤甚,可伴有局部轻微水肿、多汗、感觉过敏、肢端出现红斑等。温热刺激、肢体下垂及运动时可诱发本病发作和加重症状;将患肢暴露于冷处或抬高后可缓解

894 · 第四篇常见病症的诊治

症状。诱发本病发作的临界皮肤温度为32 36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分至数小时不等。发作时足背动脉和腔后动脉搏动增强,间歇期肢体可有轻度麻木和疼痛,但无营养障碍性改变。【诊断】
根据肢端阵发性皮肤发红,皮温增高、烧灼性剧痛,温热刺激诱发和加重症状,暴露于冷处可缓解症状等临床特点,可明确诊断,但应注意原发型和继发型的鉴别诊断。对于继发型患者应注意查明原因,以便尽早进行病因治疗。
【 治疗】
诊断一旦确立,应尽快查明有无伴发性疾病并加以治疗,同时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治疗。(一)一般治疗
1
.注意营养,避免过暖、足部受热、久站、行走过多、下肢下垂等,以防发作。
2
.发作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并将患肢抬高,置患足于冷处,或用冰袋、冷湿敷。冷水或微温水浸泡双足等方法冷却皮肤,以缓解症状。
3
.温热脱敏疗法将患肢浸人临界温度以下的水中并逐渐升温,直至出现轻度不适,每天1 次,逐步提高水温,直至患肢适应到临界温度以上不再发作为止。
(二)药物治疗
l
,镇痛药可用口服索米痛,0 . 5m 酬次,每天3 次;或口服阿司匹林,50 loom 群次。每天3 次。严重者可口服可待因30m 澎次,但连续用药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应超过3d ,以免成瘾。2 ,血管收缩药可口服麻黄素25 nlg /次,每天3 次;马来酸甲基麦角胺1 4mg 口服,每天3 次。
3
.其他药物① 血管扩张药物:可选用普蔡洛尔、硝酸甘油等;② 大剂量的氯丙嗦加利血平;③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大剂量、短期冲击治疗。
(三)神经阻滞治疗
上肢受累者可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臂丛神经阻滞或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下肢受累者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腰髓部硬膜外阻滞以及胫后神经、胖神经、胖肠神经阻滞。常用药物为l %利多卡因或0 . 25 %布比卡因,必要时可加麻醉性镇痛药和B 族维生素等,如吗啡、呱替吮、芬太尼、维生素B .及维生素B12 等。下肢患者经可逆性阻滞无效者,亦采用乙醇阻滞坐骨神经分支,能使足部皮肤麻木半年左右。
(四)中医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文献《 石室密录》 中将该病称为“脚板红”、“手足痛”。辨证论治将该病分为血热、湿热和血淤3 型。血热型治宜清热凉血、化淤止痛,方用犀角地黄汤加玄参、当归、丹参、娱蛤、没药、乳香;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化淤通络,药用四妙丸为主,外用如意金黄散;血淤型治宜行气活血、化淤通络,药用归尾、赤芍、郁金各巧g ,生地、路通各129 ,红花、上鳌甲、王不留行各99 ,桃仁69 。此外,还可采用龙胆泻肝汤、当归四逆汤加减、该防除湿汤加味等,还可应用温针、刺血、电针、快针及耳针治疗。
(五)手术治疗
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且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的重症患者,可行腰交感神经、胫后神经、排神经或用卜肠神经切断术。
(薛富善张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