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十八本疼痛诊断治疗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四十八章药物依赖与药物滥用
内容开始
 

人们早已熟知,当长期使用一些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后机体会产生耐受性,细菌和病毒会产生抗药性,需要加大剂量或更换药物才能起到治疗效果。但某些药物被人们反复使用后,受用者将会对该种药物产生“嗜好”或“瘾癖”,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之为药物依赖性(面男de ndence )。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所下的定义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需要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其目的是为了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者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感去追求使用某些药物。它可以发生或者不发生耐受性。同一个人可以对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和临床上使用的许多药物所产生的耐受性或抗药性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特别指定的少数被人们称之为的成瘾性。

一、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

1 .生理依赖性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将使机体产生一种适应状态,这时必须有足量甚至超量的药物维持,才能使机体处于一种平衡或相对正常状态。如果突然停药,生理功能将会发生紊乱,而产生一种不适感,或者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此种反应称之为戒断症状或戒断综合征。戒断症状实际上是一种反跳现象,临床表现出与该药原来作用相反的症状,此种状况又称之为身体依赖性。2 .心理依赖性这是由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药物受用者产生一种希望和追求用药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基本能自我控制的欲望,如失眠症,希望能借助催眠药以促使睡眠;另一种是不易自我控制的渴求,这种欲望使强迫用药者不顾一切地去寻求药物(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觅药行为”和用药者的“用药行为”或“方法”,支配着自己的一切,这种状况又称之为精神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的不同点是在断药后是否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主要的鉴别点是停药后是否发生戒断综合征。
二、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的关系
机体主动或被动使用依赖性药物,可产生生理依赖性,一旦停用依赖性药物则很快出现戒断综合征,为克服其戒断症状,心理、精神因素支配用药者又去追求依赖性药物,二者很难严格区别。药物依赖性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它驱使用药者不顾一切地、不断地寻求和使用药品。一方面为了享受药品所带来的“欣快作用”,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一旦停药后所带来的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这两种因素的复合,使之不能自控、不能自拔地陷入滥用药品的深渊。
人们往往将生理(身体)依赖性和成瘾性等同起来,近年来不少专家则认为,对于成瘾者的用药行为应属于“强迫性用药”,其特征是不顾一切地寻求使用毒品,因此,目前多数认为所谓成瘾性主要是精神(心理)依赖性,以往将身体依赖性认为是成瘾性的看法是不全面的、不准确的。实践中还发现凡具有依赖性的药物,多有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相结合的特征,在反复使用过程

第四十八章药物依赖与药物滥用· 1003

中精神依赖性产生较早,身体依赖性产生比较晚。一旦产生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则进一步加重。当产生依赖性之后,就常需加大药量才能获得原有的“欣快效应”。但是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并非只单纯地产生耐药性。例如阿片类药物的镇痛、镇静、欣快作用等产生耐药性时,其他作用比如缩瞳作用、便秘作用并不产生耐药性,但由于加大剂量之后,其副作用明显加重。

第二节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及毒性作用
国际禁毒组织将具有依赖性药物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
一、分类
(一)麻醉药品
并非所有的麻醉药都产生耐药性,当然人们也不可能长期反复地使用,如吸人麻醉药或局部麻醉药使自己产生耐药性。在此主要介绍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成瘾性药物。
1
.阿片类它是一种麻醉性镇痛药,包括天然植物来源的阿片以及其中所含有效成分的吗啡、可待因,也包括人工合成的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如呢替吮、美沙酮,芬太尼以及海洛因等。2 .可卡因是古老的局部粘膜麻醉药,因该药有依赖性,已禁用于麻醉,归属于麻醉性依赖药。其他为古柯叶(记众川献)和古柯糊(COC 邵朋te )。
3
.大麻。
(二)精神药物
1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和苯二氮罩类及酚唾嗓类等。
2
.中枢兴奋药,如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等。
3
,致幻药,如麦角二乙胺等。
二、依赖性药物的双重作用
合理使用的依赖性药物并不能都称之为毒品,医疗性依赖性药物的正当使用可为许多患者解除痛苦,比如阿片类药物用于术中、术后镇痛和晚期癌症疼痛患者,使之减少痛苦,虽长期使用后产生生理依赖性,但多数患者并不产生心理依赖性,合理用药就不能称之为滥用毒品。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应用镇静剂亦不能称之为滥用药物。药理学家在发明研制一种新药时,并不是为了给吸毒者提供条件,他们的目的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尤其麻醉性镇痛药的问世,为外科手术及术后镇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麻醉学科的发展。某些依赖性药物开始并未受到管制,但当被滥用之后才逐渐被认识到它除医疗性使用的积极因素外,尚有其成瘾性及毒害性的双重作用。呱替吮是3O 年代研制出来的麻醉性镇痛药,有镇痛和解痉及有一定的抗流涎作用,后来发现了它具有成瘾性。二氢埃托啡是由英国BUn 街于1 % 7 年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研究所秦伯益等于1 6 年合成此药,该药开始亦未受到管制。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分别于1 久刃年、1970 年和1 6 年相继合成,除吗啡和呱替吮之外,其他几种药物开始均未受到管制,在某些人滥用后才引起了药品管理部门的重视。
更有甚者,有些药物经过毒品制造者们在化学结构上加以改造之后,成为作用更强的毒品。再加上毒品制造者们的粗制滥造,成品中搀有毒性物质,造成了滥用者人群中因毒品中毒而死亡者并不少见。自80 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类“策划药”的毒品,目前在美国毒品市场上非法销售。策划药中有芬太尼类似药品,如3 一甲芬太尼;苯环己呱咤(户encyclidine , PCP )类似物,如1 P ;苯丙

1004 · 第四篇常见病症的诊治

胺类似物如Ml MA 。这些都是对人们危害很大的毒品。
药物滥用(drug abuse )是国际上通用的术语,在我国医务人员多称之为药物依赖或成瘾,而民间习惯称之为“吸毒”。以上均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反复大量的使用一些具有明显快速成为依赖性的药物,而用药者又非在医生指导下而采取的自行、自身给药的方法,从而导致了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继之造成精神混乱、意志丧失,给社会政治、经济及公共卫生、疾病传播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引起严重的政治问题。由于滥用,也往往给药品管理和正常用药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困难,所以近年来有人主张将药物滥用一词改为“物质滥用”,可能更为恰当。

三、依赖性药物的毒性作用

前面己简述了毒品的分类。毒品和依赖性药物不完全是一个概念,依赖性药物并不都是毒品。国际禁毒日(6 . 26 )已明确规定的,在我国受到依法管制的毒品以及反复使用后使滥用者形成“瘾癖”的药品,目前在社会上出现的毒品及可成瘾的药品包括五类,另一种镇静催眠药属于精神药品,有依赖性但不属于毒品。
(一)中枢兴奋剂
如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摇头丸”等均属丙胺制剂。本文仅讨论冰毒。
1
.冰毒的由来冰毒的正式名称为甲基苯丙胺,又叫去氧麻黄素,它是一种透明的结晶体,形状似冰块,故又称“冰”,极易溶于水。早在19 世纪so 年代,日本就已合成了麻黄素,它具有兴奋心血管及解除平滑肌痉挛和止喘作用。中药麻黄的平喘作用亦早被用于临床治疗中。后来人们在寻求麻黄素的新品种的过程中合成了苯丙胺,进而又合成了冰毒。以上几种毒品均由麻黄素衍生而来。麻黄素、苯丙胺、冰毒均有依赖性,而冰毒的成瘾性最强。
以上物质有强烈的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躯体运动增加,整个机体处于亢奋状态,从而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为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冰毒已被广泛用于战场上,尤其在美国的军队中作为“提神剂”、“抗疲劳剂”而广泛使用,以后在日本约50 万人使用此种物质,目的是为了寻求刺激。多采取静脉注射方法,结果很快成瘾,其中约5 万人出现精神病症状。后来在欧美一些国家使用,以致引起精神症状,促使暴力事件的发生。
在我国40 年代极少数人开始使用,亦发生过“抗疲劳素片”成瘾事件,1962 年因某些地区发生过滥用去氧麻黄素事件,于1964 年卫生部将此药列人管理药品、限制性剧毒药而进行管制,近年来随着毒品的泛滥,冰毒化名“冰”,毒害着一些人群。其实它是不被大多数人所知道的老牌毒品。2 .冰毒的药理作用苯丙胺类物质有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它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及复苏作用。可治疗和抢救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所致的抑制状态,治疗抑郁症和消除疲劳,此外还可抑制食欲,治疗肥胖症、帕金森病及发作性睡病。但多次服用后可出现以下反应:( l )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激动、焦虑不安、精神活动增强、震颤、抽搐、肌肉反复强烈收缩,颈部肌肉群可以不断扭动,即头颈部不断左右摇摆。此种现象属于苯丙胺类物质的作用,严重者可以出现颈肌撕裂、颈椎脱位或骨折,内耳平衡失调而发生眩晕、站立不稳,甚至突然死亡。( 2 )精神活动明显改变服用冰毒后短期内会出现警觉性增高,自我感觉意识特别清晰,疲劳消失、信心十足、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情感高昂及欣快作用,如言语增多,动作反应敏捷,体育活动技巧更为熟练及性欲亢进。但以上表现持续时间较短,待药物作用消失后,即出现精神反应迟钝,疲劳乏力,头痛头昏,呼吸、心率加快,焦躁激动,全身不适,甚至澹妄、失语。再次服药后以上症状消失,此为冰毒戒断综合征。
( 3
)血压升高收缩压及舒张压同时升高,但脑部供血并不增加,因此对人体极为不利。当剂

第四f 一八章药物依赖与药物滥用l ( X ) 5

量增加时则会出现心悸、心律失常等严重反应。
( 4
)抑制食欲它可作为减肥的一种手段,但因个体差异不同,治疗剂量又难以掌握,弊大于利,且反复使用后会发生耐药现象,出现依赖性,故不可取。
3
.冰毒的危害当连续使用冰毒后,将会导致全身衰竭、体重减轻、体质明显下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皮肤、粘膜若有溃破很难愈合。另外可引起睡眠不良、夜间磨牙、指甲脆化及脱钙现象等。
反复使用后可迅速产生身体和精神2 种依赖性。由于它有较强的欣快感,受用者则会将剂量逐渐增加,可由数十毫克增至数百毫克,以使滥用者达到所谓“奇妙”的快感境界。甚至吸食冰毒昔将冰毒溶于水中,自行静脉注射,以求达到迅速产生快感。因此可伴发多种传染性疾病,甚至艾滋病的传播。过量使用还可以发生高血压危象、脑卒中、脑细胞损害等一系列中枢神经病损症状。滥用冰毒所出现的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种种幻觉的发生,如幻听、幻视、幻触、妄想及极度恐慌感,甚至和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很相似。如果突然停药可出现严重失眠、抑郁、甚至自杀,尤其过量使用,自控能力明显下降,严重者出现暴力行为。在治疗冰毒滥用者时需缓慢停药,数周之后以上精神症状才能逐渐消失。目前尚无较好的替代药脱去冰毒的危害。必须在监控下以减量用药的方法使之“脱毒”。
由于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危害甚广,且此类制剂品种多、服用、携带方便,我国已列人毒品范围。
某些国家将去氧麻黄素和咖啡因混合使用,以作为替身兴奋剂,在此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咖啡因时应考虑到此点。目前苯丙胺类兴奋剂正在从欧洲向亚洲蔓延,有可能成为21 世纪具有威胁性的新型毒品。
(二)阿片类
是我国滥用较多的毒品,主要是阿片、呢替吮、吗啡及海洛因,其他如二氢埃托啡及芬太尼、美沙酮。
阿片类药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潜力,很容易产生精神依赖性与身体依赖性。用药者在首次使用时感觉并不舒服,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和呕吐。但这类药物的欣快作用能使用药者产生松弛和舒服的感觉,渐渐产生渴求感,进而产生强迫需要的感觉,即陷人不能自拔的瘾癖状态,使滥用者会不顾一切地寻求该类药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走上偷盗、抢劫犯罪或者卖淫以求获得金钱,用高昂代价去购买毒品,给社会安定带来危害。
反复用药后必须加大剂量或改变用药途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单页显示]


       下一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