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三十二本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3 章肌肉关节运动解剖基础第4 章肌肉起止点与中医经穴的关系
内容开始
-US>
( 1
)肚挠肌― 由挠神经(颈:、颈。)支配。
( 2
)旋前圆肌一一由正中神经(颈6 、颈:)支配。
( 3
)挠侧腕屈肌一由正中神经(颈。、颈:)支配。
(钧掌长肌由正中神经(颈6 、颈7 )支配。
( 5
)尺侧腕屈肌一由正中神经(颈。、胸1 )支配。
( 6
)指浅屈肌一由正中神经(颈:、颈,、胸】 )支配。( 7 )拇长屈肌一山正中神经(颈:、颈8 、胸,)支配

( 8 )指深屈肌― 由正中神经(颈:、颈:、胸,)支配,而内侧半I 白尺神经支配(颈,、胸,)。
( 9
)旋前方肌― 由正中神经(颈:、颈8 、胸,)支配。10 .前臂后肌群
( 1
)挠侧腕长、短伸肌一由挠神经深支(颈5 _ : )支配。( 2 )指伸肌一由骨间后神经(颈。_。)支配。( 3 )小指伸肌― 由骨间后神经(颈。_8 )支配。( 4 )尺侧腕屈肌一一由骨间后神经(颈6 _ 8 )支配。( 5 )旋后肌-― 由挠神经深支(颈5 一。)支配。( 6 )拇长展肌― 由骨间后神经(颈。_: )支配。( 7 )拇长、短伸肌― 由骨间后神经(颈卜:)支配。( 8 )示指伸肌― 由骨间后神经(颈。_: )支配。n .手内肌群
( 1
)短展肌由正中神经(颈。、颈;)支配。( 2 )短屈肌一由正中神经(颈6 、颈:)支配、尺神经(颈。)支配。
( 3
)对掌肌一山正中神经(颈6 、颈7 )支配。( 4 )拇收肌-一由尺神经(颈。)支配。
( 5
)叫状肌由正中神经(颈。、颈7 )、尺神经深支(颈。)支配。
( 6
)骨间掌侧肌由尺神经深支(颈:)支配。( 7 )骨间背侧肌一一由尺神经深支(颈。)支配。( 8 )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 由尺神经深支(颈:) 支酉己。
12
.臀肌群
( 1
)臀大肌一由臀下神经(腰5 一骸2 )支配。( 2 )阔筋膜张肌一一由臀上神经(腰,一髓,)支配。( 3 )臀中肌--一由臀上神经(腰。一慨,)支配。(们梨状肌一由梨状肌神经(髓l 、髓2 )支配。

创匕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

4 章肌肉起止点与中医经穴的关系创岭

( 5 )闭孔内肌、上开肌一一由闭孔内肌神经(腰5 一骼2 )支配。( 6 )下仔肌― 由股方肌神经(骼,、骸:)支配。
( 7
)股方肌― 由股方肌神经(骼1 、骸:)支配。
( 8
)臀小肌― 由臀上神经(腰。一骸1 )支配。
( 9
)闭孔外肌― 由闭孔神经(腰2 _ . )支配。
13
.大腿肌群
( l
)骸腰肌(腰大肌、骼肌)― 由腰丛(腰._。)、股神经支配。( 2 )缝匠肌一一由股神经(腰卜。)支配。
( 3
)股四头肌― 由股神经(腰2 _ 4 )支配。
( 4
)耻骨肌一一由股神经与闭孔神经(腰2 一。)支配。( 5 )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 由闭孔神经(腰卜。)支配。
( 6
)股二头肌、半键肌、半膜肌― 由坐骨神经(腰。一骼:) 支配。
14
.小腿肌群
( l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姆长伸肌― 由排深神经(腰。一骸:)支配。
( 2
)脉骨长肌、排骨短肌― 由排浅神经(腰5 一骸:)支配。( 3 )膝肠肌、比目鱼肌、拓肌、胭肌、趾长屈肌、册长屈肌、胫骨后肌一由胫神经(腰。一骼3 )支配。
15
.足肌群
( l
)姆短伸肌、趾短伸肌― 由排深神经(腰。一骸2 )支配。( 2 )姆展肌、姆短屈肌― 由足底内侧神经(腰。、腰5 )支配。( 3 )踢收肌-一由足底外侧神经(骼,、骸:)支配。
( 4
)趾短屈肌由足底内侧神经(腰4 、腰:)支配。( 5 )足底方肌一由足底外侧神经(骼:、骸2 )支配。( 6 )蜘状肌由足底内外侧神经(腰。一骼:)支配。( 7 )骨间足底肌、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 由足底外侧神经(骸1 、骸:)支配。
38

( 8 )骨间背侧肌--一由足底外侧神经深支(骸1 、能2 )支配。(二)十四经络的分布规律
1
.头面“头为诸阳之会”,只有阳经分布,没有阴经分布。卜足阳明经分布在面部,手太阳、手足少阳经分布在头侧部,足太阳经分布在头顶、脑后,督脉在头部置于前后正中线。2 .躯干胸腹部为手足三阴经和任脉的总会,足太阳分布于r 丫腰部,督脉位于脊柱正中,足少阳分布于胸侧,唯足阳明胃经分介门:胸腹。
3
.四肢手三阴经分布于上肢内侧前(太阴)、中(厥阴)、后(少阴)线;手气阳经分布于上肢外侧前(阳明)、中(少阳)、后(太阳)线;足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前(太阴)、中(厥阴)、后(少阴)线;足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前(阳明)、外(少阳)、后(太阳)线。从解剖位置上看,大体在髓棘肌的内外缘,四肢的经络循环路线从本上在肌间隙,这与敏感区(点)的分布位 

置大体相符;敏感!K (点)大多在经络纵横交错或俞穴比较集中的位置,如颖部耳根周} ! ' }等。
(三)+四经脉走向规律
总规律(双手高举)是阴升阳降。一般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只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阴经与阳经在手足衔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相接,阴经, J 阴经在胸部交接;督脉、任脉始于会阴部,督脉向后行于脊柱达暇顶,沿前额止于鼻柱;任脉沿腹内经关元、中院、腋中达咽喉部,经11 唇、面部人11 眶下与督脉衔接。
(四)十四经循行线路
1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卜络大肠,还循胃[l 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糯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人寸口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J 七端。
2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次指端循指上廉,出合骨两骨间.循39

创泌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

4 章肌肉起止点与中医经穴的关系“岭

第三节肌肉起止.毅与祖国医学的经络穴位的关系

肌肉起止点疗法是在对软组织损伤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疗法。它是建立在人体解剖、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之上。我们人体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键、筋膜、韧带、关节囊、滑膜囊、神经、血管等。这些软组织经常(遭受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跌仆闪挫,或因劳累过度,或因慢性劳损等)产生损伤。外力导致损伤而无骨折、脱位者亦称为软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无菌性炎症、粘连、移位、结节、痉挛、条索、活动受限。它与祖国医学中的经络穴位有许多相似部位,但是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否则会造成误会,造成学者和使用者的疑惑、混乱,不知如何选择为好。
祖国医学的经络穴位是我们祖先聪明智慧的结品,古人观察认识到在人体器官、肌肉或功能不良时会出现敏感点(敏感区),当治愈有关疾病时此敏感区(点)消失。他们还观察到刺激适当的或有关的皮结节内任何一点都可能有效,他们就是这样观察总结不同器官或肌肉功能建立一种医学体系叫经络和穴位。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证实经络穴位是一个解剖实体,在解剖L 它不同于已知的神经和循环结构以及感觉终末器官。
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Melzack 等人在20 世纪70 年代时研究发现肌肉起止点和肌痛点与经络穴位有71 %呈现解剖和临床相关性,Me ! zack 认为它们有相关的神经机制。但是在80 年代后期他发现肌疼痛触发点的现象源自于失能的运动终板附近,这使他此后认为经络穴位与肌痛点及起止点治疗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应区别开来。尽管经络穴位与肌痛点及肌肉起止点疗法在位置上相类似,但客观的临床工作者及研究者应区分两者的本质不同,它们42

址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临床实体。它们的不同在于医学理论的基础及病理生理学上。在祖国医学文献《黄帝内经》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大成》 等明确阐述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经外奇脉阿是穴等,属一个完整的以功能为基础的医学体系。并以此理论指导应用于l 价.床医疗实践。而肌肉起止点和肌痛点,它已经被现代医学临床实践和病理学上证实,它的作用点是在失能的运动终板上。因此,只有明确认识它们的不同点后在临床实践中才有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


[第1页] [第2页] [第3页][单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