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三十二本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7 章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内容开始
大肌肉群的深部穴位或者陈旧性病症。
4
.示指点刺法用手示指以适宜的力度点穴。常用于头、面一220

五、利激痛点与压痛区(利激压痛点与敏感区)

(一)刺激压痛点
压痛点就是当病人发生各种不同情况的急性损伤或者慢性积累性损伤时,在患者主诉的疼痛处,或者无主诉的肢体区域,医者一221

创岭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
7 章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创泌

在检查按压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按压痛。当然在一些健康人身上(平时没有感觉有疼痛者)也可找到压痛点。压痛点是整个病的关键,是痛的发现,把压痛点清除和把病治好,几乎是一回事。由此可见压痛点在急、慢性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治疗我们多采用刺激压痛点的方法。
所谓的“压痛点”往往出现在躯体组织深部的任何地方,而深部组织是指皮肤以下内脏之外的所有软组织。主要有韧带、筋膜、肌键、肌肉及结缔组织。压痛点的出现,在急性损伤时多与当时受伤的姿势有关;在慢性损伤时多与工作体位和不良习惯姿势有关。而软组织损伤的压痛点,多发生在人体的肌肉、韧带、筋膜的起止点周围,在人体机械应力、拉力较集中的地方。所以,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的压痛点产生、形成及分布是有一定的规律性,都发生在关节周围和肌肉起止点处。《二)敏感区
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医生都有这样的体会:用同一手法或同一强度的刺激量,作用于正常人体的不同部位,其所产生酸、麻、胀、痛等敏感度不同,我们把那些敏感性强,在人体的相同部位周围出现片状或块状或线状敏感区域,称之为敏感区。当然,深部病变引起的疼痛,不管是神经根,还是内脏,还是骨骼结构的疾病,局部可不出现疼痛。但仅于相应节段区出现,甚至只出现这个节段区的一小部分的感觉异常(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感觉缺如、感觉倒错、感觉过度)。如:腰5 神经根病变引起的疼痛可以局限于小腿外侧;心绞痛引起的痛觉可出现于上臂而不在胸部。同时,内脏、神经根或骨骼结构所引起的牵涉性痛可以有相同的分布区,鉴别诊断上便产生一定困难。此外,内脏或躯体疾病不一定都产生背痛,而且在牵涉性痛区也可伴有肌强直以及皮肤和深部组织的痛觉过敏。如:右骼窝区的疼痛、肌强直以及压痛可见于下胸椎疾病、下胸椎神经根(胸10 一。:)疾病、胸膜下疾病以及右下腹疾病。鉴别四肢的神经性或骨骼性疼痛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臀部和大腿后部222

的疼痛可见于下部腰神经根和骸神经根的刺激或骸骼关节病变;股前疼痛可见于腰3 神经根病变或髓关节疾病。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其他症状、体征和各种检查,特别是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六、手法技术与深透(按摩技术与深透)

(一)按摩技术
按摩技术是指“法”、“力”、“技”、“巧”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用强硬的手法、粗暴的力量、简单的“抓”、“捏”和盲目的诊断以及千篇一律的手法。
1 .
“法”,指的是一种手法,手法要根据临床上的疾病种类、病情轻重和病理变化需要而选择有效的手法和力量的运用,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应用”,手法方可奏效。
2 .
“力”,指的是手法施治中的力量的运用,在治疗中力量也是关键的一环,要根据病情,针对其病因和病理变化,在操作的过程中,选择运用最佳手法和力量,以免产牛手法不当,力大加重损伤,力小不能改变其病理变化,因此,在治疗中,强调力和法要恰到好处。
3 .
“技”,指的是治疗过程中的技术,作为一个按摩专业人员或业余爱好者,在给病人或自己施治之前要对病情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治疗期间根据病情的轻重和治疗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做到手法的辨证应用和力量大小适度的运用,了解病情轻、重程度,针对病情和病理变化而选择最佳的手法,同时运用最适度的力量,三者有机结合称为技术。
4 .
“巧”,是指的技巧和机巧,“机巧”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的机会或时机,当病人患有不同种类、不同病理变化和不同时间的疾病时,在具备上述手法、力量、技术的条件的同时,要根据病情的时间长短而选择手法、力量。因此,按摩手法治疗疾病时间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轻视。“技巧”是指术者在临床施治中,根据各种一223

倒讼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

7 章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创泌

七、极限扳法与错骨缝

(一)极限扳法
极限扳法是指用双手做相反方向扳动关节或脊柱,使关节、肌肉、韧带在其解剖范围内超出一定的生理活动范围,并不影响和损伤正常的组织,称为极限扳法。
极限扳法主要是调整位置结构,恢复关节功能、松解关节粘连、消除肌肉痉挛、纠正关节紊乱、解除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愈的目的。临床常用于颈段、胸段、腰段、还有人体各大关节疾病。极限扳法的注意事项:
1
.施术时不可突然用力转旋,以免发生意外。2 .施术时让患者自然放松,并嘱其保持在尽量旋转或侧屈或过伸等位置上,术者在此基础上行极限扳法,绝不能超出生理活动范围,防止骨折、脱位、软组织的撕裂伤的发生。3 .对老年人及体弱多病患者,慎用此方法。(二)错骨缝
错骨缝是指任何外伤或劳损都会破坏关节的稳定,使两个关节面之间(多个关节面少见)的解剖关系发生轻度的偏移、旋转等错动移位,或使关节内结构的位置发生微小的异常,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之为错骨缝。
错骨缝的诊断要点:
1
.病理改变轻微,轻者关节有1 Zmm 的错移,甚至更小;重者也比关节半脱位的移位要小,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2 .除比较严重的或个别部位的错骨缝能在一般X 线片或特殊投照位置的X 线片上显示出来外,大部分病例都不能观察到其改变。
3
.通过仔细触摸、比较,能够发现微小的骨结构的变化,再加上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错骨缝的诊断并不难。4 .在手法复位过程中,术者可听到“咯瞪”的弹响声,或有骨一

疾病和不同病理变化,而应用的手法、运用的力量和采用的技术是最佳的,三者的有机结合成为技巧。它对治疗疾病和关节功能恢复起到极为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
按摩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物理运动形式,是直接作用于病灶和病灶周围,也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是一门特殊的、行之有效的、无不良反应的、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一项专业技术。
(二)手法的深透
手法的深透系指推拿医师运用具有节律性(周期性)的手法在某一个穴位(部位)上进行操作,使局部组织产生一定的形变或者说产生位移,这一现象可以近似为受迫震动,此时的振动系统是人体皮肤、皮下脂肪、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而周期性外力就是具有节律性的手法力。当手法力的频率与局部施治组织的固有频率接近时,就会发生共振现象,此时系统的能量为最大,所以可以将手法力效应传人到组织的深部。这就叫手法的深透。换句话说:病人能够感觉到手法力的效应,不是作用于局部的病人体表上,而是传人到了身体组织的某一深度,即有酸、麻、胀、痛感,又有组织间相对位移感,且其手法力不是很大,不在表面,而是传人深部的组织中去。
手法的深透作用与生物共振效应有关(包括组织的机械振动和生物电磁场的共振效应)。在治疗疾病时所施用的巧力― 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节律性(周期性),因为这是发生共振效应必不可少的条件。要真正做到“持久”、“均匀”、“柔和”、“有力”(持久:系指手法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根据病人体质、病情、部位等不同情况来增减的;均匀:是指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快不慢,用力避免时轻时重;柔和:是指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真正达到手法的深透那就更难了。
224

创盼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

节滑动复位的感觉。术后,患者的症状消失或立即轻松舒适,体征也随之消失。
5
.无论运动范围大小的关节,就连不动关节也都可以发生错骨缝。其发病率也很高,只不过由于病理机制和疗效至今还没有能够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加以证实,容易把错骨缝混淆于扭伤、劳损之中,或者由于缺乏认识而被忽略。
错骨缝是中医骨伤科传统的、特有的诊断病名,目前已被中医界认可,为部分西医医师所接受,但在病理机制、诊断依据、实验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
错骨缝的基本复位手法,以牵推法、牵旋法、顿挫法、顿推法、鼓咳法五种为主,单一或复合使用,要求稳、准、巧、快,力量适中,借力使力,动中求解,离中求合。所谓稳:就是术者心中有数,手法熟练;准:就是指手的位置和所施之力正好在病变之处;巧:即动作轻巧和谐;快:即明快迅速;力量适中:是指用力恰当,中病即止,无过度之弊;借力使力:是形容借助患者肌肉收缩等力量协助复位之法;动中求解:是指利用手法使关节产生被动性的错动,利用这种错动来复古归原或解除嵌夹;离中求合:是指在协调的被动活动中,使离位或错动的关节复原。
常用的复原手法如下。
1
.牵推法通过牵引加大关节间隙,再在局部推、按、压、提,将侧方错移复正。牵引时要持续,并略带旋动,推时要快速,并与牵中的旋动默契配合。适用于上、下肢及局部易于摸出,指力可达之处的错移型错骨缝。
2
.牵旋法通过牵引加大关节间隙,继而旋动,使旋转错移在牵旋中回复原位或解脱嵌夹。对复位有困难的病例,可于此法的最后加一个顿挫法的动作。此法适用于活动方向多、范围大的、可做环转的球窝关节和椭圆关节等。
3
.顿挫法按一定方向反复被动活动关节,逐渐加大角度,当接近极限时,稍微再用力急推一下,并立即放松。但是,此法掌一226

4 .顿推法即在顿挫法顿挫的瞬间,另一手指在局部快速地推一下,由于在局部加了力,效果较单纯顿挫法更佳。
5
.鼓咳法利用患者鼓气用力咳嗽时,胸腔压力的增大及肌肉猛烈的收缩,适时地在伤处施以下压或分开的手法,将凸者下压,凹者提起,复古归原。此法也强调医患间有机的配合,而且必须掌握好压或分的时间才能取效。多用于胸肋和脊柱的错骨缝。八、刺激第二侧掌骨侧与前臂远端1 八处的压痛点和敏感区
(一)刺激第二掌骨侧
1973
张颖清教授发现了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的穴位群。并把这里的穴位群命名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通常讲“内脏有病,外映于表”,凡是机体某一器官或部位有病,就必然地要在特定的穴位上有所表现,在穴位上相关地产生对痛刺激敏感、皮肤电阻降低等病理生理现象。同时,在特定的穴位上加以刺激,如针刺、艾灸、按摩等,都会在相应的部位产生序效。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如果以其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的名称来命名,则这些穴位在第二掌骨侧的分布形式恰与这些穴位所对应的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分布形式相同。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均结果,恰像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的缩小。头穴与足穴连浅的中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失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次和上肢穴。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胃穴与足穴的主线分为六等份,从胃穴端算起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救休卜的部佑可以雨i 羊细铀切I 仆.井日存严格的音守卜禅_敝

创岭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
7 章肌肉起止点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睡

体可以划分为无数的部位,从而在第二掌骨侧对应着这些无数部位的穴位也是无数的。如整体的肺还可分为上、中、下,从而对应地在第二掌骨侧肺心穴附近又可以有上肺穴、下肺穴,这样就可以认为以肺心穴为中心存在着一个小的区域,可称为肺心区。其他穴位如头、肝、胃、腰等也是如此。每个穴位这样的点在实际上代表着以此穴为中心的小的区域,这样的小区域可以称之为穴区。第二掌骨侧的穴位群这样无数的位点可以简化为一些有数的穴区。我们可以将人体的各个部分和器官画在它们于第二掌骨节各自所对应的区域中。结果,第二掌骨节就成为了以第二掌骨为脊柱位置的立体的小整体了。第二掌骨节系统包含着全部整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只要从头穴至足穴依顺序按压一次或数次双手第二掌骨侧的各穴,根据压痛点的有无和位置就能确定在整体上哪些部位或器官有病或无病。这就是第二掌骨侧速诊法。在第二掌骨侧的新穴上强烈刺激和按摩,就可以治疗人体对应部位或器官的疾病,这就是刺激第二掌骨侧疗法。
(二)刺激前臂远端1 / 4 处的压痛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单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