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十七本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二章背腰部软组织损伤
内容开始
病者之压痛的棘突部位,作“压颈抬肘”将病人腰部向患侧旋转,松开腰椎受嵌顿的后关节。旋转时医者按抵压痛的棘突处可感到或者听到该处37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喀哒”之声。病人当觉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腰部活动度增大(图12 一10 )。
做猎、双火胡门
之万
洛狡
图12 一10 腰部旋转侧扳法
另外,在无助手帮助下也可使用腰
部旋转摇扳法。具体方法是:患者取坐
位,医者立于病人背后,一腿跨前,挟
住病人一下肢,医者一手经病人腋下扶
握病人一肩前,向后上方扳起,另一手
扶另一肩部向前下方慢慢推动,病人可
渐渐向前弯腰,医者双手同时用力,使
病人腰部作旋转运动,这时可听到患者
腰脊“喀哒”的响声,表示动作完成。
手法动作成功之关键是“喀哒”响声应
来自受嵌顿错位的该后关节,否则无效
(图12 一11 )。
对疼痛较甚者,可采用腰部卧式侧
380
图12 一11 腰部旋转摇板法






第十二章背腰部软组织损伤
扳法。患者取侧卧位,使肩、骸在一直线上,医者用一手掌或者肘部按着病人肩部向后推动,另一手或者肘部按病人的骼骨处向前推动,使病者腰椎交叉旋转,有时可闻到病人腰部有“喀哒”声,可使错位得到整复(图12 一12 )。
图12 一12 腰部卧式侧扳法
最后在患处可用中药热敷3 一5 次,温经活血。
【 针灸治疗方法】 一般在推拿手法整复后加以配合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针刺取穴有压痛点、压痛点上下二段的华佗夹脊、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委中穴等。
针刺后在疼痛处可配用大口径火罐拔罐治疗。
【 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方法】 也常在手法治疗后配合应用。外敷:温经通络膏、万应膏、定痛膏等,起有化癖镇痛、活血通经的作用。
内服:独活寄生汤、定痛丸、青娥丸、小活络丹、舒筋活血汤。壮腰止痛,活血补肾。
【 封闭治疗方法]对症状反复发作者,或者出现关节炎症者可考虑封闭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取病变之棘突下缘旁开1 一1 . srm ,先作皮丘标志,以20 号或21 号长针垂直刺人皮肤,边进针边作小量的注射,直到针尖触及小关节囊为止。回抽无血和脑脊液,则将全部药液向关节内及其周围慢慢注人。注射药液可选用0 . 25 %一0 . 5 %普381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鲁卡因溶液5 一10ml 加人醋酸确炎松2 一srng 混合而成(图12 一13 )。
图12 一13 腰椎关节突关节封闭法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经治疗后应作适当仰卧硬板床休息2 一3 天,使损伤后关节得以充分修复,避免作弯腰活动。
腰椎后关节紊乱如经常反复发作,常可引起后关节炎,导致形成慢性腰痛,腰无力,不能弯腰负重等症群。
第八节第3 腰椎横突综合征
[病因病理l 腰椎具有生理前凸,第3 腰椎位于其顶点。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生理前凸的存在,腰椎1 、2 和腰椎幼前后缘承受压力不等,使腰椎1 、:的椎体呈现前窄后宽,腰椎4 、5 的椎体为前宽后窄,只有第3 腰椎的椎体前后宽窄接近一致。第3 腰椎为这5 个椎体的活动中心,成为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时的活动枢纽,故其两侧横突所受牵拉应力最大,第2 与第4 腰椎横突次之,第1 与第5 腰椎横突所受拉力最小。因此,各个横突在发育时期所受拉力大小不等,则其长短不一,方向不同(图12 一14 )。其中以第3 腰椎横突最长,第2 、4 横突次之,第1 、5 横突最短并向后方倾斜。由于第3 腰椎横突最长,故所受杠杆作用最大,其上所附着的韧带、382



第十二章背腰部软组织损伤
议FO n 移已月UO -
( 2 )
图12 一14 腰椎横突
( 1 )腰椎1 及2 前窄后宽,腰椎4 及5 前宽后窄,腰椎3 前后宽窄一致( 2 )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所受杠杆作用最大
肌肉、筋膜承受的拉力亦大,故损伤的机会也多。另外,腰部的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两支,前支较粗,构成神经丛(腰、既丛)、后支较细,分为内侧支及外侧支。内侧支分布于肌肉,外侧支成为皮神经。而臀上皮神经发自腰,一3 脊神经后侧的外侧支,穿横突间隙向后走行,再穿过附着在腰椎1 一4 横突之腰背筋膜的深层,然后入骸棘肌至其背侧与浅筋膜之间向下走行,在骸棘肌的外缘腰三角处穿过腰背浅筋膜,在皮下组织层分为内、中、外三支,越过骼峙。部分神经纤维入臀中肌,其余分布于臀部及大腿后侧皮肤。臀上皮神经与横突的关系是该神经自腰椎l 、2 、3 椎间孔发出,穿出横突间韧带骨纤维孔之后,走行于腰椎1 、2 、3 横突的背面,紧贴骨膜经过横突间沟,并穿过起于横突的肌肉至其背侧,但腰4 、5 脊神经则无皮神经发出。腰椎横突上附着有大、小不等的肌肉,在其前侧有腰大肌、腰方肌,在第2 腰椎横突前侧尚有隔肌。在横突尖有横架于棘突与横突之间的横突棘肌,在横突与横突之间有横突间肌。在横突的背侧有能棘肌。另外,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借助腰背筋膜起于第1 、4 腰椎横突(图12 一15 )。
两侧横突所附着的肌肉与筋膜相互拮抗或协同的作用,以维持人体重心相对的稳定。如使一侧腰背筋膜和肌肉紧张收缩时,其同383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 l )
( 2 )
图12 一巧
( 1 )腰脊神经出椎间孔,分为前后二支,后支分为内侧支与外侧支( 2 )腰椎:、2 、3 脊神经后侧支,形成臀上皮神经,内、中、外三支的图解侧或对侧均可在肌力牵拉的作用与反作用下受损伤。第3 腰椎横突过长,弯度较大,活动广泛,故尤其容易损伤。造成广泛性的肌肉、筋膜撕裂伤,造成损伤处出血、血肿,或将神经束压在肌肉、筋膜之间,使神经失去或减少血液的润养,出现水肿变性,引起因供血不足而出现的腰、臀、腿痛症状。
[临床症状]本症多发于经常从事弯腰劳动的患者,经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起病可于一侧腰痛,也可双侧出现疼痛,本症主要特征,在患处第3 腰椎横突尖上有明显压痛点存在,有些病例可能摸到肌肉痉挛性的结节块状物。同时出现患侧的腰部低棘肌痉挛、板紧状。按摸时可感到,二侧能棘肌肌张力不一。平俯时,可出现腰部能棘肌一高一低。有些病人可沿神经分布方向出现扩散状的臀部及大腿后侧、后内侧的酸胀疼痛。弯腰时可使腰部疼痛加重,疲劳与受冷使症状加剧,休息后可得暂时缓解。日久不愈者,在X 光片上出现腰椎生理弧度变小,腰椎扭转现象。
[治疗原则】 活血祛癖、消肿止痛、解除肌紧张。
[推拿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先用攘、按于患侧髓棘肌,然后用推、按拨、点等法于能棘肌外侧缘第3 腰椎横突的压痛点上384



第十二章背腰部软组织损伤
进行治疗,起解痉祛疲、活血止痛的作用,再用按、揉、攘法于患处髓棘肌的周围,进一步放松肌肉、调节血液循环。最后用平推法于患处,以达透热,增加疗效。
配合中药热敷患处及患侧整个腰部能棘肌,起温经通络之功效。[针灸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取穴第3 腰椎横突压痛点、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腰眼。如酸痛不舒向后下臀部放散者加用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在第3 腰椎横突处针刺进人应在骸棘肌的外侧缘,成向中线45 ”刺入。针尖抵达横突后,在横突尖周围一针多刺。
因该处较深,针刺后可结合电针治疗,加强针刺感。【 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方法】
外敷:温经通络膏、万应膏、损伤风湿膏、膜韧膏等,有祛风通络、舒筋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
内服:舒筋活络丸、和营止痛汤、活血舒筋汤、养筋健骨汤、定痛丸、补肾活血汤、独活寄生汤等,取其活血化癖、舒筋定痛、辛卜肾壮筋之功效。
【 封闭治疗方法】 对疼痛较重者及其他方法治疗取效不显著者可试用封闭作治疗。封闭时从腰3 横突处的能棘肌外侧缘450 进针,当针尖感抵达横突尖上骨性感觉时作回抽,如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注入,药液可为3 一5 耐。
另外,对腰3 横突处注人0 . 1 %的维生素B12 ,每周2 一3 次,10 次为1 疗程,对慢性症较为有效。
第九节腰肌劳损
【 病因病理】 “腰肌劳损”过去的概念是指腰部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的慢性结累性损伤的总称(有的甚至把目前一些不太明确的慢性腰痛也归属于此病)。现在,随着对腰部软组织损伤认识的深化,腰肌劳损应该是指对腰部肌肉的肌腹(肌束、肌纤维)的385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慢性结累性地出现断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发生粘连而产生的症状。对人体软组织来讲,因含有不同的感觉神经末梢构造,因此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不一样,其中骨膜最敏感,所以一旦损伤,病人感到非常痛,顺次的排列是:韧带、关节囊、筋膜,最后是肌肉。按疼痛性质来分,肌肉的损伤疼痛常为弥漫性的钝痛,临床上常可见到肌肉损伤后,有明显的血肿,但疼痛较骨膜损伤轻得多。韧带和筋膜损伤常为锐痛,但不及骨膜损伤的疼痛程度,所以腰肌劳损的疼痛特点,是一种较深部的弥漫性疼痛,以钝痛为多见,还可以出现酸胀不舒的感觉(图12 一16 )。
腰肌劳损处
图12 一16 腰部解剖
【 临床症状】 此症最主要的特征是患部出现弥漫性疼痛、酸胀,范围较广。病人主诉整个腰部酸痛或隐隐作痛、酸胀乏力,腰部可无明显活动受限,疲劳、受寒后症状加重,弯腰时久,腰部扳紧,患部压痛并不明显,即使有压痛,范围也较大,按之,痛中带有酸胀不舒。病程后期,出现腰部肌肉僵硬状,病人自觉发冷不温。中医常把此症归属于风湿腰痛与肾虚腰痛之类。
[治疗原则]温经通络、补肾止痛、调节血液循环。【 推拿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先在患侧腰肌施以攘法、按法,顺肌纤维方向进行放松治疗,调节血液循环。再对压痛点及其周围进行点、推、按、摩等法,以达活血止痛。然后再用肘按法顺肌纤维,从上至下进行按压。最后用平推法于患处,温热透里,达到温经通络之功效。
配合中药热敷患处,透热肌肤,加强疗效。涂上适量的冬青油386



第十二章背部软组织损伤
以保热量,助药力透达深处。
[针灸治疗方法1 患者取俯卧位,常用针刺取穴有压痛点、腰段华佗夹脊、命门、腰阳关、十七椎下、关元俞、八修、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小肠俞、志室、腰眼、委中。
灸法:可用艾条灸压痛点、命门、腰阳关、肾俞,温经通络、温补肾阳。
【 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方法】
外敷:膜韧膏、温经通络膏、万应膏、活血膏、坚骨壮筋膏。祛风散寒、活血通经。
内服:健步虎潜丸、左归丸、独活寄生汤、补肾活血汤。以求补肾壮腰、祛风通络的功效。
【 封闭治疗方法】 对腰肌上出现固定、压痛明显的压痛点则可使用封闭注射治疗。但对压痛不固定,疼痛点呈弥漫性,压痛不显者或只感有压酸略带疼痛者不宜采用封闭疗法。
对腰部器棘肌感到酸胀乏力、牵拉酸痛者,在肌腹上可注射0 . 1 %的维生素B12 ,常选注射点为肾俞、气海俞、关元俞、腰眼。在治疗同时常嘱病者,逐步加强腰背肌的练功,提高腰背肌的力量,对症状恢复有较大帮助。
第十节骼腰韧带损伤
[病因病理l 骼腰韧带较坚强,从骼峪后部的内侧面至第5 腰椎横突顶点及其下缘,呈向内和向下的斜行位置。第5 腰椎前屈至一定程度时,腰骸部后侧关节处相互抵住,限制前屈运动,骼腰韧带也有限制第5 腰椎前屈的功能,发挥其保护椎间盘的作用。在腰部运动时,腰能部所受应力常较大,尤其在腰部完全前屈位,能棘肌完全放松,整个脊柱的稳定力量由韧带来承担,经常弯腰活动的工作姿势,是骼腰韧带损伤的原因之一。
骼腰韧带必须处于其正常位置,才能发挥生理功能,由于第5 387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腰椎横突位于骼峪的后内侧和两骼峙的连线下部,使骼腰韧带呈向内和向下的斜行位置,对第5 腰椎具有牵拉作用。第5 腰椎的变异较多,腰椎能化或能椎腰化,能运动的最下一节腰椎不是在铭峙后内侧,而是在较高位置,骼腰韧带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或呈相反斜行位置,不仅韧带失去正常功能,也容易发生韧带损伤,故在单侧腰椎能化时,较易发生骼腰韧带劳损。此外,能棘肌止点与骼腰韧带相互联结,横行肌肉附着的撕脱损伤,也可影响骼腰韧带引起类似的症状。
【 临床症状]骼腰韧带的损伤主要症状是一侧或双侧的骼腰角部位疼痛。腰部前屈或向侧方屈曲运动可使疼痛加重,有些病人可出现患侧臀、大腿后外侧及小腿后侧疼痛酸胀。此症主要特点是在病变的能腰韧带的骼腰角处出现明显的压痛点,腰髓部处肌肉痉挛和运动部分受限,以前屈较多见。如出现下肢疼痛的病人,在压痛点按压时可使下肢痛加重,下肢抬高可受一定影响,但无根性牵拉症状。
【 治疗原则】 舒筋活血、消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 治疗方法1 患者取俯卧位,在患侧腰部先用攘、按、摩法,取以放松患侧腰肌,之后集中在患处部治疗,消痉镇痛。然后在压痛点及其周围使用肘按法、点法于患处,解痉活血。此症病灶较深,手法压力需强。最后用平推法,温热透里,调节患处血液循环,配合腰部弯腰、侧屈等被动动作。
再用中药热敷患处3 一5 次,增加调节深层的活血作用。【针灸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针刺取穴常有压痛点、关元俞、小肠俞、上耀、十七椎下,腰阳关、大肠俞。疼痛感有向臀、大腿后侧扩散者加刺秩边、臀中、环中、承扶、殷门、委中。针刺压痛点时可采用3 寸长针,刺入后也可作一针多方向的透刺。【 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方法]
外敷:消癖止痛膏、膜韧带、三色敷药、万应膏等。内服:补肾活血汤、独活寄生汤、定痛丸、新青娥丸等。补肾388
第十二章背腰部软组织损伤
强筋,活血祛风。
【 封闭治疗方法】 经推拿、针灸等治疗后,病者疼痛范围缩小,压痛点明确而固定,这时可采用1 %普鲁卡因加强的松龙混合液3 一4ml 对压痛作封闭注射,入针可较深,感达疼痛处为准。每5 一7 天1 次,5 一7 次为1 疗程。以达消除疼痛点。
在治疗同时,也可配合腰部中药离子透入、红外线照射等,加强活血通经的功效。
第十一节腰背筋膜劳损
【 病因病理】 在背部的筋膜很薄弱,覆盖于背肌的表面,覆盖腰部能棘肌的筋膜较厚,成为腰背筋膜。腰背筋膜分深层(亦称前叶)与浅层(亦称后叶)。浅层在骸棘肌后面,下缘附着于骼峪,骸骼后长韧带和骸骨蜡;内侧缘附着于胸椎,腰椎和骸椎的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缘的上半部附着于肋骨角,下半部在骸棘肌的外缘处与深层汇合。深层相当厚,位于骸棘肌与腰方肌之间,上缘附着于第12 肋骨,下缘附着于骼蜻;内侧缘附着于第1 一4 腰椎横突,外侧缘与浅层结合并作为腹横肌的起点。
脊神经穿出椎间孔后,下部6 个胸神经分成前支和后支,后支的内侧支是肌肉,外侧支是皮支。第10 以下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在腰部低棘肌的外缘穿出至皮下,第12 胸神经的皮支常在第3 腰椎横突平面,于骸棘肌外缘的腰背筋膜处穿出。并再分成较细的皮神经,其中一部分分布于腰部下方;另一部分经过骼晴,分布于臀上部的前侧,成为臀上皮神经。腰背筋膜损伤的痛点较多见于第3 腰椎横突处(已在第3 腰椎横突综合症节详述,这里不再细述)。本节主述腰背筋膜下缘的骼蜻中的骼后上蜻处附着点,该处在人体弯腰转侧时的不当用力与长腰弯腰工作时,因机械应力集中,发生损伤、粘连,产生病理变化。
【 临床症状】 在患侧的骼后上峰可找到明显压痛点为主症,长389
人体软组织损伤学
期从事弯腰工作体位的人极易发生症状。另外,腰部转侧、弯腰搬重物的不当姿势可引起此附着点的腰背筋膜撕裂,出现病灶、产生疼痛。弯腰使症状加重,弯腰时间长,患者感板紧无力,患侧腰肌紧张,酸痛不舒,严重者腰部活动困难,尤以弯腰、转侧为甚。[治疗原则】消炎止痛、活血化癖、温经通络。
[治疗方法1 患者取俯卧位,先在压痛点周围使用推、攘、按、揉等法,调节血液循环,解除肌紧张,再针对压痛点的病灶,使用点、推、按拨、摩等法,进行消炎、化寮、通络、消除病灶,最后用平推法,温热通经、活跃局部循环。
配合中药热敷患处,加强化癖作用。
【 针灸治疗方法】 患者取卧位,取穴以压痛点为主,配用上耀、次骼、中修、膀肤俞、中警俞、白环俞、胞育、腰奇,下肢感疼痛者加用秩边、承扶、殷门、委中。针刺时可对压痛点作一针多向透刺,或者以压痛点为中心作一穴多针围刺。
灸法:对压痛点用艾条灸10 一20 分钟,或用隔姜灸1 一3 壮。也可针对压痛点先用皮肤针叩刺至微出血,再加拔火罐。【 中药外敷及内服治疗方法】
外敷:膜韧膏、消痕止痛药膏、温经通络膏、万应膏和活络油膏涂擦患处。
内服:小活络丹、独活寄生汤、定痛丸、补肾活血汤等。活血化寮、温经通络。
[封闭治疗方法]封闭治疗,常对压痛点注射,本症的压痛点常集中于下腰部的铭筋上蜻的骨性隆起处,易找而明确。因是致密筋膜,又在骨隆处,故人针不深,注射药液在Zml 即可,取效关键在于是否正确注人压痛病灶,可促使病灶修复,消炎止痛。胸肋部的一些疾病常可牵引起背部不舒,如肋骨的炎症等,也是一种临床常见之症,故作附节论述。
390
第十二章背腰部软组织损伤
附节一:肋软骨炎
肋软骨的非化脓疼痛性局限肿胀叫肋软骨炎,又称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软骨增生病。由Tietze ( 1921 年)首先报道,故又称秦齐(Tietze )综合征。本症属中医学中的胸肋骨痹范畴。
[病因病理]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反复咳嗽,造成胸肋关节的关节面和韧带损伤而发病。病理检查多无明显的病理改变,有时可见肋软骨骨膜呈纤维性增厚或软骨组织增生。
中医学认为本病系气血虚弱,营卫表里不和,阴阳失调,筋骨失荣所致;偶因胸胁部闪挫,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气血运行失畅,癣滞筋骨,阻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