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三十四本李义凯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一章中国脊柱推拿的历史
内容开始
 

.一.口国肖班推.的历央

[摘要】 中国脊柱推拿是指推拿者在与脊柱相关的筋、骨、关节等组织及经络穴位进行手法操作,以治疗脊椎骨关节病变或内脏病变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和朴素的解剖生理学。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可分为松解类和整复类。松解类手法刺激相应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以按、摩、捏、揉法等针对经络穴位来操作。整复类手法用于调节矫正脊椎骨关节的位里紊乱,主要通过提拉、旋转、按压等手法来治疗伤科疾病。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多样化源于按摩法,它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悠久的历史,但其理论基础及研究相对滞后。现代出现许多脊柱推拿手法用于治疗多学科的疾病,但其相关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通过归纳整理历代有关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中医学文献,并分析中国脊柱推拿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内容,以理清中国脊柱推拿的发展脉络,并初步探讨中医脊柱推拿的发展史,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中国脊柱推拿清晰的历史发展过程。
‘前官】 中国脊柱推拿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用按摩、外敷药物和药熨治疗腰部疾病的记载。在以后的发展中,以中医的整体观念等思想为基础,参考人体解剖学知识,经过历代医家们的不断实践、创新、充实和完善,突破了中医学方药为主的限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内科和伤科疾病的治疗手段。这种由按摩法演变而来的脊柱推拿手法,与按摩手法有着密切的关联。熟练地掌握并在临床上自如地使用脊柱推拿手法治疗患者,这需要一定培勺11 和实习才能达到。学习者不但要掌握脊柱推拿的操作技巧,也要了解脊柱推拿的理论知识,包括中国脊柱推拿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有关中国脊柱推章的专著不多,对这种治疗方法的论述多散在于历代医学文献之中,所以,只有通过归纳整理历代有关中国脊柱推拿的中医学文献,并分析中国脊柱推幸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内容,以理清中医脊柱推拿的发展脉络,探讨中医脊柱推拿的发展史,才能最终完善脊柱推拿的理论体系。希望通过对有关中国脊柱推拿的中医学文献的发掘和整理,能够为今后的临床及科研提供一个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发展的清晰的历史沿革过程。

第一节中国脊柱推拿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对于脊柱及其相关结构具有一定的认识。一些医家认为,在施行此类手法之前,须首先了解局部骨关节结构,如在《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 中即强调要明辨骨骼、经筋的位置,“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法从手出”。有关脊柱推拿的理论,主要有解剖生理知识和经络学说以及整体观念思想等。

豁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一、中医学关于齐柱解刹生理的认识
中国的解剖史源于汉代之前。据《 史记》 记载,商代封王“钻朝涉之胫,视其髓;剖孕妇之腹,视其胎”。汉代的王莽曾“诛翟义之徒,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剖剥之。度量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汉书· 王莽传》 )。由此可见,《 内经》 中关于解剖生理的论述并非全部源于推理.也源于解剖实践。一方面,一定的解剖知识给中医学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早期解剖知识的不完善,而后世民家对解剖学重视程度不够,也造成了长期的重内治,轻外治的局面。中医学对于脊柱的认识主要集中于骨和筋两方面。
‘一)对于脊椎骨的认识
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象形文字,甲骨文中专门有对脊柱的描写,如脊骨被写作并显示了脊椎骨的形状。《 内经》 最早对脊柱的组成、分部和解剖形态进行了论述。如《素问· 骨空论》 曰“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况骨下空”。“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替骨以下至尾能二十一节,长三尺”。从数目上看基本和现代相吻合,说明当时的解剖知识确实是以一定的实践为基础的,不过,由于当时解剖知识并不完善,也有很多内容与实际不符,如《灵枢》 的“骨度篇”、“邪客篇”、“九针十二原篇”、‘’小针解篇”以及《 素问· 调经论》 (93 页)“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尾蛆骨(既骨)男九孔,女子六孔”的论述,而且由于其后医家对《内经》 的过于倚重以及封建思想的束缚,对于脊柱的解剖知识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一直影响着整个中医的发展,其后如明王肯堂的《 证治准绳》 等多部医科著述都沿用了这种错误论述。公元1247 年,宋慈通过亲自的解剖实践,详尽记录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对脊椎骨的构造作出了较为科学而系统的介绍,如《 洗冤集录· 验骨》 :“自项至腰间共二十四骨追骨(椎骨),上有一个大骨追骨;… … 男女腰间各有一骨大如手掌,有八孔作四行:样压三(能椎)。”可见,在《 洗冤集录》 中宋慈记载的脊柱骨骼的结构是比较符合实际的,纠正了一部分流传多年的谬误。只可惜其影响力不大,并未即被众多医家所采纳。到了清代《医宗金鉴》 对于脊柱的介绍基本仍引用了《 内经》 中的论述,只是对脊柱更为系统地进行了分部介绍。书中,脊椎骨被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旋台骨和背骨。如“旋台骨,又名玉柱骨.即头后颈骨三节也,一名天柱骨”。“背者,自后身大椎骨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其骨一名脊骨,一名替骨,俗称脊梁骨,其形一条居中,共二十一节,下尽民骨之端,上载两肩,内系脏腑,其两旁诸骨,附接横叠,而弯合于前,则为胸胁也”。‘’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间骨也。… … 尾既骨,即民骨也。其形上宽下窄,_匕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日八骼,其末节名日尾间,一名能端,一名撅骨,一名穷骨,俗名尾椿”。<伤科汇纂》 中对脊柱的描述如下:“颈项者,颈之茎也,又日颈者,茎之侧也,项者,茎之后也,俗名脖项。颈骨者,头后茎骨之上三节圆骨也。背者,后身大椎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二替者,夹脊骨两旁肉也。脊骨者.脊瞥骨也,俗名脊梁骨。腰骨者,即脊骨十四椎下,十五、十六椎间,民上之骨也,其形中凹上宽下窄,方圆二、三寸许,两旁四孔,下接民骨上际也。肿者,腰下两旁裸骨上之肉也。臀者,肿下民旁大肉也。民骨者,腰骨下,十七椎、十八椎、十九椎、二十稚、二十一椎五节之骨也,上四节纹之旁,左右各四孔,骨形内凹如瓦,长四、五寸许,上宽下窄,末节更小,如人参芦形,名尾间,一名能端,一名撅骨,一名穷骨。”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有关脊椎骨的叙述,颈一到腰五共二十四节,数目和形态基本符合正确的脊柱形态,而同时必须指出的是限于历史和认识上的不足,对于脊柱具体的分部则还有混乱未明之处,如在《内经》 、《 医宗金鉴》 等书中其所谓之颈骨(项骨或夭柱骨)共三节,乃是一2

匆第一束中国资柱推拿的历史豁

第四至第六颈椎;而《 伤科汇纂》 中的骨度图表上描绘大锥之上则为五肯,从大椎至骸椎之间则共十八节,其数目与椎体位置也有不符。
(二!对于“筋”的认识
“筋”一词,在现有的医学文献中最早出现于<足臂十一脉灸经》 。其书述及:“臂泰(太夕阴温(脉);循筋上兼(廉),以奏〔 凑)糯内,· · 一臂少阴(温脉),循筋下兼(廉),出糯内下兼(廉)”。在本书中,“筋”的概念与其书中所述的经脉和经络都有不同,是有形态的体表标志。在其后的《内经》 中,则对筋的概念叙述的比较详尽,在《 内经》 中,筋还被称作“筋膜”、“经筋”、“宗筋”等名称,但可以统称其为“筋”。在功能方面,《 灵枢· 经脉》 中说:“筋为刚”。《素问· 赓论》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从归属方面,《 素问· 五脏生成论》 说:“诸筋者,皆属于节。”在《 灵枢· 经筋》 篇中列出了十二经筋的起止,既类似周围神经循行的路线,又和十二经络的循行一至,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踩,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匕循跟,结于胭;其别者,结于瑞外,上胭中内廉,与胭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直者,结于枕骨… … 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胭挛,脊反折,项筋急,· 4 · … 乎阳明之筋,起于磊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糯,结于器;其支者,绕肩脚,挟脊;直者,从肩韶上颈;' ’· …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从上述可见,其所指足太阳经筋在下肢的位置近似于坐骨神经的循行,手阳明经筋则与C7 8 循行部位相吻合,同时整个经筋的分布也基本在足太阳膀胧经和手阳明经的路线之内,而其相关的症状也与现代所说的坐骨神经痛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近。由此可见,古人对筋的论述近似于现代的肌胜,并包括了一部分周围神经组织的功能,从而把它当作人体的肢体运动的动力之源,而几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丧失的病变,都责之于筋。如《素问· 痹沦》 说:“痹… … 在于筋,则屈不伸。”<灵枢,经筋》 :'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痰不用。”《素间· 刺节论》 说:“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素间· 痪论》 说:“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痪不用也。”可见,筋的作用在当时即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重视。

二、经络学说对中目夺柱推争的影响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体表部位的改变和内脏病变的内在联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反过来又对中斑治疗学起指导作用。由于在脊柱推拿治疗内科疾病时,背俞穴是主要的施术部位之一,经络学说的完善使脊柱推拿确立了正确的治疗原则和系统的治疗手段。经络学说的出现年代并不清楚,但有关于经络循行的描述则最早见于嵘足臂十一脉灸经》和《 阴阳十一脉灸经》 ,到了《 内经》 之时又增加了穴位的论述,并发展成了十二经、奇经八脉等内容。经络学说使分布于体表的经穴与内脏的功能联系起来,由于脊柱周围有足太阳膀胧和督脉两条经脉循行,人体背部分布着丰富的穴位,所以针对脊柱的推拿疗法有着特别的治疗意义。在《素间· 缪刺论》 中说:“邪客于足太阳之外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 … 刺之旁三,立已。”到了三国时期,华佗采用下病上取的原则,选用《 内经》 中所载的夹脊穴来治疗“两足璧不能行”,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后世称之为“华陀夹脊穴”,直至今日.“华陀夹脊穴”还在临床上被应用并成为内科疾病脊柱推拿的主要治疗部位之一。

三、整体呢含对中目夸牡推拿的影响
古代对于脊柱的认识是和五脏六腑以及体内组织器官紧密相连的。在背部,脊柱通过各一3

舞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蕊

背俞穴与五脏相联系,内脏的病变会反应到背部体表的筋、骨、关节,而通过对背部的推拿治疗,也可以促进内脏疾病的痊愈。与脊柱关系最为密切的内脏是肾。如嵘素问· 脉要精微论》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24 页)指出腰也受到肾精的滋养,肾通过产生骨髓来滋养腰府,如果肾主生髓的功能减弱,则腰椎就要受到影响,甚至产生病变,如考素问· 痪论》 中认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痪。”《 素问· 刺要论》 “肾动则冬病胀腰痛”,说明了肾病会影响到腰脊的生理状况。嗜灵枢· 本藏》 则日:“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以邪;肾高则苦背替痛,不可以俯仰;肾下则腰民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病。肾偏倾则苦腰民痛也。”说明肾的大小位置可致腰的病痛。《素间· 生气通天论》 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王冰注:高骨谓腰高之骨也)表明了各种损伤会同时伤及肾和腰椎。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内经》 中肾主骨的概念建立了肾与腰两者之间的关系,表明脊柱的生理病理状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自汉代以后,肾主骨的理论也指导了对于骨折、筋骨痹、腰痛和骨疽等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古代对于脊柱的认识,从《 内经》 以来,以朴素的唯物观为基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以此指导着数千年脊柱推拿的发展,这种朴素的唯物观在限制了中医脊柱伤科切开复位疗法发展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脊柱闭合整复疗法的发展,使脊柱推拿治疗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成为中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中闯眷柱推拿手法的起蛛(夏、亩、周)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非常容易受到创伤和疾病的困扰,对仰韶文化时期的考古可见,原始人的遗骨中就有脊椎变异、脊椎结核、脊椎骨质增生等病变。在这种状况下,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就必须摸索医治创伤的方法.由于推拿的直观性和方便的操作,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熟识。嚎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中就记载了黄帝时代一位名为俞扮的医生治病的方法是用按摩、导引和贬石:“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扮,治病不以汤液酸酒,魏石桥引,案玩毒熨。”其中桥引即指导引,案抚指按摩之法,毒熨则是指在毒病之处熨贴药物.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应用按摩、导引来治疗疾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诸多的经验,同时也为后期整个中国脊柱推拿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冬柱推争理抢获础的形成(森状、成阅、秦、汉)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时期,由于思想文化的开放,诸子百家争鸣,阴阳五行学说、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确立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关于脊柱推拿的论述也最早见于这一时期,摩法和按法在脊柱推拿中广泛应用,其代表性著作为《引书》 、《 五十二病方》 和《 内经》 。1984 年出土的汉简《 引书》 是临床上最早介绍脊柱推拿手法的古籍,其中记载有治疗落枕(急性斜颈)的仰卧位颈椎拔伸法,治疗肠僻(痢疾)的腰部踩踏法和腰部后伸扳法、治疗喉痹的颈椎后伸扳法等。在1973 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医书中,有《 五十二病方》 、《 导引图》 、若养生方》 等著作。《 五十二病方》 中论述的按摩手法包括:“安‘按)、靡〔摩)、蚤擎- 4

豁第一章中国脊柱推拿的历史漪

(契)、中指蚤(搔)、括(刮)、披(抚)、靡(磨)、摹、捏。”等以及通过药物介质操作的摩脂和用工具操作的筑冲、羽靡等等,其所涉及疾病涉及到伤科、外科、小儿科、妇科十七种以上。(导引图》则以图示的方式明确表明引颈(治疗颈项疼痛)、引痹(治疗腰背关节痛)的内容,从这些图样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锻炼腰背肌和活动关节的方法来辅助腰痛和关节痹痛的治疗代养生方》是以养生方药为主要内容的一部书,其于按摩学有关的内容主要集中药巾一节之中,通过以药巾按摩身体而达到养生和疗疾的目的汉内经》 中对于按摩的论述共有四十余处,《 内经》之中记录了用按、摩、循、抓等手法治疗太阳经痪、痹等症,并被作为一种治疗寒热的辅助方法,主要介绍了按摩止痛、活血、舒筋、通络、镇静、退热等作用。其中,有关脊柱推拿的部分在本书之中也有详细的论述。按、摩法是文献所载的最早的脊柱推拿手法,后代脊柱推拿手法的多样化发展则都是源于按摩法。对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按摩法既可似怡疗痹痛,也是当时治疗骨折脱位和伤筋的主要手法,还被用于急救,对此《汉书》 中有如下记录:“武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温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可见当时脊柱推拿在伤科中的地位,惟其具体方法的文献记载尚待进一步发掘。综上所述,在战国、秦、汉时期,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完善给了脊柱推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脊柱推拿得到了一定发展,此时,按摩在中医外治法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痹证、腰痛等各种内科和伤科疾病。在治疗中,它始终贯彻了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结合脏腑经络学说和解剖生理知识,给中医脊柱推拿治疗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自战国二千多年来中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阅冬牲推伞治疗内容苟拓展和丰禽(魏、哥、暗唐)



       上一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