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三十四本李义凯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一章中国脊柱推拿的历史
内容开始
 

.一.口国肖班推.的历央

[摘要】 中国脊柱推拿是指推拿者在与脊柱相关的筋、骨、关节等组织及经络穴位进行手法操作,以治疗脊椎骨关节病变或内脏病变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和朴素的解剖生理学。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可分为松解类和整复类。松解类手法刺激相应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以按、摩、捏、揉法等针对经络穴位来操作。整复类手法用于调节矫正脊椎骨关节的位里紊乱,主要通过提拉、旋转、按压等手法来治疗伤科疾病。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多样化源于按摩法,它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悠久的历史,但其理论基础及研究相对滞后。现代出现许多脊柱推拿手法用于治疗多学科的疾病,但其相关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通过归纳整理历代有关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中医学文献,并分析中国脊柱推拿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内容,以理清中国脊柱推拿的发展脉络,并初步探讨中医脊柱推拿的发展史,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中国脊柱推拿清晰的历史发展过程。
‘前官】 中国脊柱推拿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用按摩、外敷药物和药熨治疗腰部疾病的记载。在以后的发展中,以中医的整体观念等思想为基础,参考人体解剖学知识,经过历代医家们的不断实践、创新、充实和完善,突破了中医学方药为主的限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内科和伤科疾病的治疗手段。这种由按摩法演变而来的脊柱推拿手法,与按摩手法有着密切的关联。熟练地掌握并在临床上自如地使用脊柱推拿手法治疗患者,这需要一定培勺11 和实习才能达到。学习者不但要掌握脊柱推拿的操作技巧,也要了解脊柱推拿的理论知识,包括中国脊柱推拿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有关中国脊柱推章的专著不多,对这种治疗方法的论述多散在于历代医学文献之中,所以,只有通过归纳整理历代有关中国脊柱推拿的中医学文献,并分析中国脊柱推幸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内容,以理清中医脊柱推拿的发展脉络,探讨中医脊柱推拿的发展史,才能最终完善脊柱推拿的理论体系。希望通过对有关中国脊柱推拿的中医学文献的发掘和整理,能够为今后的临床及科研提供一个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发展的清晰的历史沿革过程。

第一节中国脊柱推拿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对于脊柱及其相关结构具有一定的认识。一些医家认为,在施行此类手法之前,须首先了解局部骨关节结构,如在《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 中即强调要明辨骨骼、经筋的位置,“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法从手出”。有关脊柱推拿的理论,主要有解剖生理知识和经络学说以及整体观念思想等。

豁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一、中医学关于齐柱解刹生理的认识
中国的解剖史源于汉代之前。据《 史记》 记载,商代封王“钻朝涉之胫,视其髓;剖孕妇之腹,视其胎”。汉代的王莽曾“诛翟义之徒,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剖剥之。度量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汉书· 王莽传》 )。由此可见,《 内经》 中关于解剖生理的论述并非全部源于推理.也源于解剖实践。一方面,一定的解剖知识给中医学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早期解剖知识的不完善,而后世民家对解剖学重视程度不够,也造成了长期的重内治,轻外治的局面。中医学对于脊柱的认识主要集中于骨和筋两方面。
‘一)对于脊椎骨的认识
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象形文字,甲骨文中专门有对脊柱的描写,如脊骨被写作并显示了脊椎骨的形状。《 内经》 最早对脊柱的组成、分部和解剖形态进行了论述。如《素问· 骨空论》 曰“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况骨下空”。“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替骨以下至尾能二十一节,长三尺”。从数目上看基本和现代相吻合,说明当时的解剖知识确实是以一定的实践为基础的,不过,由于当时解剖知识并不完善,也有很多内容与实际不符,如《灵枢》 的“骨度篇”、“邪客篇”、“九针十二原篇”、‘’小针解篇”以及《 素问· 调经论》 (93 页)“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尾蛆骨(既骨)男九孔,女子六孔”的论述,而且由于其后医家对《内经》 的过于倚重以及封建思想的束缚,对于脊柱的解剖知识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一直影响着整个中医的发展,其后如明王肯堂的《 证治准绳》 等多部医科著述都沿用了这种错误论述。公元1247 年,宋慈通过亲自的解剖实践,详尽记录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对脊椎骨的构造作出了较为科学而系统的介绍,如《 洗冤集录· 验骨》 :“自项至腰间共二十四骨追骨(椎骨),上有一个大骨追骨;… … 男女腰间各有一骨大如手掌,有八孔作四行:样压三(能椎)。”可见,在《 洗冤集录》 中宋慈记载的脊柱骨骼的结构是比较符合实际的,纠正了一部分流传多年的谬误。只可惜其影响力不大,并未即被众多医家所采纳。到了清代《医宗金鉴》 对于脊柱的介绍基本仍引用了《 内经》 中的论述,只是对脊柱更为系统地进行了分部介绍。书中,脊椎骨被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旋台骨和背骨。如“旋台骨,又名玉柱骨.即头后颈骨三节也,一名天柱骨”。“背者,自后身大椎骨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其骨一名脊骨,一名替骨,俗称脊梁骨,其形一条居中,共二十一节,下尽民骨之端,上载两肩,内系脏腑,其两旁诸骨,附接横叠,而弯合于前,则为胸胁也”。‘’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间骨也。… … 尾既骨,即民骨也。其形上宽下窄,_匕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日八骼,其末节名日尾间,一名能端,一名撅骨,一名穷骨,俗名尾椿”。<伤科汇纂》 中对脊柱的描述如下:“颈项者,颈之茎也,又日颈者,茎之侧也,项者,茎之后也,俗名脖项。颈骨者,头后茎骨之上三节圆骨也。背者,后身大椎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二替者,夹脊骨两旁肉也。脊骨者.脊瞥骨也,俗名脊梁骨。腰骨者,即脊骨十四椎下,十五、十六椎间,民上之骨也,其形中凹上宽下窄,方圆二、三寸许,两旁四孔,下接民骨上际也。肿者,腰下两旁裸骨上之肉也。臀者,肿下民旁大肉也。民骨者,腰骨下,十七椎、十八椎、十九椎、二十稚、二十一椎五节之骨也,上四节纹之旁,左右各四孔,骨形内凹如瓦,长四、五寸许,上宽下窄,末节更小,如人参芦形,名尾间,一名能端,一名撅骨,一名穷骨。”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有关脊椎骨的叙述,颈一到腰五共二十四节,数目和形态基本符合正确的脊柱形态,而同时必须指出的是限于历史和认识上的不足,对于脊柱具体的分部则还有混乱未明之处,如在《内经》 、《 医宗金鉴》 等书中其所谓之颈骨(项骨或夭柱骨)共三节,乃是一2

匆第一束中国资柱推拿的历史豁

第四至第六颈椎;而《 伤科汇纂》 中的骨度图表上描绘大锥之上则为五肯,从大椎至骸椎之间则共十八节,其数目与椎体位置也有不符。
(二!对于“筋”的认识
“筋”一词,在现有的医学文献中最早出现于<足臂十一脉灸经》 。其书述及:“臂泰(太夕阴温(脉);循筋上兼(廉),以奏〔 凑)糯内,· · 一臂少阴(温脉),循筋下兼(廉),出糯内下兼(廉)”。在本书中,“筋”的概念与其书中所述的经脉和经络都有不同,是有形态的体表标志。在其后的《内经》 中,则对筋的概念叙述的比较详尽,在《 内经》 中,筋还被称作“筋膜”、“经筋”、“宗筋”等名称,但可以统称其为“筋”。在功能方面,《 灵枢· 经脉》 中说:“筋为刚”。《素问· 赓论》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从归属方面,《 素问· 五脏生成论》 说:“诸筋者,皆属于节。”在《 灵枢· 经筋》 篇中列出了十二经筋的起止,既类似周围神经循行的路线,又和十二经络的循行一至,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踩,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匕循跟,结于胭;其别者,结于瑞外,上胭中内廉,与胭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直者,结于枕骨… … 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胭挛,脊反折,项筋急,· 4 · … 乎阳明之筋,起于磊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糯,结于器;其支者,绕肩脚,挟脊;直者,从肩韶上颈;' ’· …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从上述可见,其所指足太阳经筋在下肢的位置近似于坐骨神经的循行,手阳明经筋则与C7 8 循行部位相吻合,同时整个经筋的分布也基本在足太阳膀胧经和手阳明经的路线之内,而其相关的症状也与现代所说的坐骨神经痛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近。由此可见,古人对筋的论述近似于现代的肌胜,并包括了一部分周围神经组织的功能,从而把它当作人体的肢体运动的动力之源,而几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丧失的病变,都责之于筋。如《素问· 痹沦》 说:“痹… … 在于筋,则屈不伸。”<灵枢,经筋》 :'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痰不用。”《素间· 刺节论》 说:“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素间· 痪论》 说:“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痪不用也。”可见,筋的作用在当时即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重视。

二、经络学说对中目夺柱推争的影响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体表部位的改变和内脏病变的内在联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反过来又对中斑治疗学起指导作用。由于在脊柱推拿治疗内科疾病时,背俞穴是主要的施术部位之一,经络学说的完善使脊柱推拿确立了正确的治疗原则和系统的治疗手段。经络学说的出现年代并不清楚,但有关于经络循行的描述则最早见于嵘足臂十一脉灸经》和《 阴阳十一脉灸经》 ,到了《 内经》 之时又增加了穴位的论述,并发展成了十二经、奇经八脉等内容。经络学说使分布于体表的经穴与内脏的功能联系起来,由于脊柱周围有足太阳膀胧和督脉两条经脉循行,人体背部分布着丰富的穴位,所以针对脊柱的推拿疗法有着特别的治疗意义。在《素间· 缪刺论》 中说:“邪客于足太阳之外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 … 刺之旁三,立已。”到了三国时期,华佗采用下病上取的原则,选用《 内经》 中所载的夹脊穴来治疗“两足璧不能行”,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后世称之为“华陀夹脊穴”,直至今日.“华陀夹脊穴”还在临床上被应用并成为内科疾病脊柱推拿的主要治疗部位之一。

三、整体呢含对中目夸牡推拿的影响
古代对于脊柱的认识是和五脏六腑以及体内组织器官紧密相连的。在背部,脊柱通过各一3

舞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蕊

背俞穴与五脏相联系,内脏的病变会反应到背部体表的筋、骨、关节,而通过对背部的推拿治疗,也可以促进内脏疾病的痊愈。与脊柱关系最为密切的内脏是肾。如嵘素问· 脉要精微论》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24 页)指出腰也受到肾精的滋养,肾通过产生骨髓来滋养腰府,如果肾主生髓的功能减弱,则腰椎就要受到影响,甚至产生病变,如考素问· 痪论》 中认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痪。”《 素问· 刺要论》 “肾动则冬病胀腰痛”,说明了肾病会影响到腰脊的生理状况。嗜灵枢· 本藏》 则日:“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以邪;肾高则苦背替痛,不可以俯仰;肾下则腰民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病。肾偏倾则苦腰民痛也。”说明肾的大小位置可致腰的病痛。《素间· 生气通天论》 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王冰注:高骨谓腰高之骨也)表明了各种损伤会同时伤及肾和腰椎。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内经》 中肾主骨的概念建立了肾与腰两者之间的关系,表明脊柱的生理病理状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自汉代以后,肾主骨的理论也指导了对于骨折、筋骨痹、腰痛和骨疽等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古代对于脊柱的认识,从《 内经》 以来,以朴素的唯物观为基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以此指导着数千年脊柱推拿的发展,这种朴素的唯物观在限制了中医脊柱伤科切开复位疗法发展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脊柱闭合整复疗法的发展,使脊柱推拿治疗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成为中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中闯眷柱推拿手法的起蛛(夏、亩、周)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非常容易受到创伤和疾病的困扰,对仰韶文化时期的考古可见,原始人的遗骨中就有脊椎变异、脊椎结核、脊椎骨质增生等病变。在这种状况下,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就必须摸索医治创伤的方法.由于推拿的直观性和方便的操作,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熟识。嚎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中就记载了黄帝时代一位名为俞扮的医生治病的方法是用按摩、导引和贬石:“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扮,治病不以汤液酸酒,魏石桥引,案玩毒熨。”其中桥引即指导引,案抚指按摩之法,毒熨则是指在毒病之处熨贴药物.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应用按摩、导引来治疗疾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诸多的经验,同时也为后期整个中国脊柱推拿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冬柱推争理抢获础的形成(森状、成阅、秦、汉)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时期,由于思想文化的开放,诸子百家争鸣,阴阳五行学说、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确立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关于脊柱推拿的论述也最早见于这一时期,摩法和按法在脊柱推拿中广泛应用,其代表性著作为《引书》 、《 五十二病方》 和《 内经》 。1984 年出土的汉简《 引书》 是临床上最早介绍脊柱推拿手法的古籍,其中记载有治疗落枕(急性斜颈)的仰卧位颈椎拔伸法,治疗肠僻(痢疾)的腰部踩踏法和腰部后伸扳法、治疗喉痹的颈椎后伸扳法等。在1973 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医书中,有《 五十二病方》 、《 导引图》 、若养生方》 等著作。《 五十二病方》 中论述的按摩手法包括:“安‘按)、靡〔摩)、蚤擎- 4

豁第一章中国脊柱推拿的历史漪

(契)、中指蚤(搔)、括(刮)、披(抚)、靡(磨)、摹、捏。”等以及通过药物介质操作的摩脂和用工具操作的筑冲、羽靡等等,其所涉及疾病涉及到伤科、外科、小儿科、妇科十七种以上。(导引图》则以图示的方式明确表明引颈(治疗颈项疼痛)、引痹(治疗腰背关节痛)的内容,从这些图样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锻炼腰背肌和活动关节的方法来辅助腰痛和关节痹痛的治疗代养生方》是以养生方药为主要内容的一部书,其于按摩学有关的内容主要集中药巾一节之中,通过以药巾按摩身体而达到养生和疗疾的目的汉内经》 中对于按摩的论述共有四十余处,《 内经》之中记录了用按、摩、循、抓等手法治疗太阳经痪、痹等症,并被作为一种治疗寒热的辅助方法,主要介绍了按摩止痛、活血、舒筋、通络、镇静、退热等作用。其中,有关脊柱推拿的部分在本书之中也有详细的论述。按、摩法是文献所载的最早的脊柱推拿手法,后代脊柱推拿手法的多样化发展则都是源于按摩法。对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按摩法既可似怡疗痹痛,也是当时治疗骨折脱位和伤筋的主要手法,还被用于急救,对此《汉书》 中有如下记录:“武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温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可见当时脊柱推拿在伤科中的地位,惟其具体方法的文献记载尚待进一步发掘。综上所述,在战国、秦、汉时期,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完善给了脊柱推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脊柱推拿得到了一定发展,此时,按摩在中医外治法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痹证、腰痛等各种内科和伤科疾病。在治疗中,它始终贯彻了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结合脏腑经络学说和解剖生理知识,给中医脊柱推拿治疗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自战国二千多年来中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阅冬牲推伞治疗内容苟拓展和丰禽(魏、哥、暗唐)

在魏、晋、隋唐时期,脊柱推拿的概念被进一步丰富,治疗手法被扩充,治疗范围有所拓展,诸多医家纷纷著书立说,由于战乱不绝,骨伤科有了长足的进步,脊柱推拿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收获就是整复手法的出现和成熟.这一时期对脊柱推拿作出重要的贡献的医家有葛洪、蔺道人等,其他如巢元方、工煮、孙思邀等人也都在其著作中对脊柱推拿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 中提出了脊柱推拿疗法用以治疗小儿措积和成人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致的体弱多病、易感易传的虚证,并首次详细介绍了其部位、方法;隋代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全面系统的论述了痹症和腰痛病诸候,并在其后提出了多种导引按摩的补养宣导方来治疗,升辟了脊柱自我推拿保健治疗的先河;而后孙思邀的<备急千金要方》 在伤科诊断和治疗方面辑录了葛洪《肘后备急方》 的内容,但在治疗方法中又特别加人了孙氏自已经验和当时流传的自我保健按摩方法,如《 养性· 按摩法》 一篇中介绍了天竺国按摩法与老子按摩法,详细论述了自我保健按摩的操作方法与功效。唐代王燕等人编撰的《外台秘要》 详细记载了以按脊加拔罐治疗“痊察”的过程;到了唐代,正骨推拿手法开始出现在脊柱推拿之中。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为蔺道人的《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据说书原序记载蔺道人在唐会昌年间(公元841 ? 846 年)时已年“百四五十岁”故据此推断蔺道人应生活于公元700 845 年之间,《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在唐、宋、元的正史之中均未出现,现行版本是据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即公元1368 1398 年)刻本排印。在后世的正骨科著作中,有很多方药、手法等都是源于此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首次将推拿与正骨手法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正骨推拿的概念。《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全书分为三节:首论“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次论“方论”,后论“又治伤损方论”,其内容涉及全身各部位损伤及后遗症的诊断、治疗和方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5 -

袭中国脊往推拿手法全书豁

的学术思想源于《 内经》 和《 难经》 ,以气血学说为立论依据,继承了葛洪、《 千金要方》 和《外台秘要》 等伤科方面的成就;将整复手法作为治疗脊柱损伤的主要手段,其所提出的整复手法有“相度”、“忖度”、“拔伸”、“搏捺”和“捺正‘’。如“凡认损处,只要揣模;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知大概。”即是用揣、摸、捻捺的手法,来“忖度”伤损情况;而后则有“凡拔伸,民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拔人;骨向右出,则向左拔人”。根据损伤的方向来决定止或斜向的整复,并且,蔺氏还指出行此方法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手法的力量和位置,“凡拔伸,或用一人,或用二人、三人,看难易如何”。“拔伸,当相近本骨节损处,不可别去一节骨上”二而与拔伸法相配合的“蹲捺”是一种挤压类手法,在拔伸后应用,如“拔伸不入,蹲捺相近,要骨头归旧,要蹲捺皮将就入骨r ,。用力收人骨后,再行“捺正”或称“捻捺”如“相度骨缝,仔细捻捺”。而在七述手法之后,需要用按法、摩法以及被动活动的方法,如“凡捺正,要时时转动使活”以及“善系缚,按摩导引”来“令血气复也”。蔺氏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一书首次提出了正骨推拿的概念,成为现代脊柱推拿手法的依据和基础,而其整复和活动相结合的治疗观点,也成为了后世一千多年脊柱手法整复治疗的原则和准绳,至今还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中阅夺柱推拿的发展和进步(束、辽、金、元)

这一时期是中国临床医学迅速成长的时期,如宋朝的科技发展、金元时期各医家的学术争鸣,都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发展,而且由于这一时期,各民族来华,尤其是元代时吸收阿拉伯来的“回回医”,使中国医学有了与其他国家民族医学交流的机会,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一时期脊柱推拿最主要著作当属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 ,其书共20 卷,按元代十三科分类,刊于至正五年,即1345 年,此书方药多属转载古方,但在伤科方面却多有创新,成为此书的主要成就。尤其是宋元时期治伤科的方书甚多,谈及外治手法的则少有所见,所以明方贤在(奇效良力· 卷五十六》 中言道:“正骨兼金锨科,惟危氏言其整顿手法”。嘴世医得效方》 在继承《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在脊柱整复手法上有了自已独特的创新。《世医得效方》 书中除运用蔺道人五种正骨推拿手法之外,还独创了用悬吊牵引复位的方法,用于散关节和脊柱的骨折脱位,对于脊椎骨折,危氏认为单纯用手法整复是不可能的,故而必需采用悬吊的方式以达“坠下身直”,只有脊柱处于过伸位时才能复位,他所采用的“未直则未归案”的过伸复位原理在我国甚至世界医学史上都是一个创举;而与此同一时代的另外两部著作《永类铃方》

和(回回药方》 ,虽无世医得效方的影响之大,但两部著作中则分别对于脊柱损伤的手法复位做了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对比见于表一1 。从表可以看出,《 永类铃方》 和《 回回药方》 中

的整复方法是基本相同的,都是牵引下施用手法;而危氏认为脊椎骨折是由于挫伤,也即间接

暴力引起。这种间接暴力的结果往往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故强调不能用手法,与现代医学理论较为符合,这种方法减少了因施用手法不当而造成脊神经损伤。当时其他有影响的著作如

《 太平圣惠方》 和(圣济.急录》 ,都是由宋太医局组织编著的综合性医著。《 太平圣惠方》 成书

于公元992 年,书中以方药为主,对于脊柱推拿的贡献在于在脊柱推拿手法治疗之中引人一些推拿介质,《太平圣惠方》 不但将各种腰痛加以详细分类,针对不同病机治疗,而且介绍了四种摩腰膏的成分、治法与功用;《 圣济总录》 成书于北宋末年(约公元11H 1117 年),体例与《 太平圣惠方》 类似但论述更详细,在“折伤门”中强调了伤科复位的重要性,同时它在《内经》 的基

础上,对于推拿理论进行了完整的总结和归纳,探讨了按摩手法的机理和适应证,还提出了按- 6

禽第一军中国誉柱推拿的历欠袭

摩相关手法的禁用证。元朱丹溪又在此基础上拓展了药摩治疗脊柱疾病的内容。以上各位医家和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脊柱推拿的理论和经验。

1 1 三部著作中有关脊柱损伤复位手法的比较

著作手法

(世医得效方》

《 永类铃方》

操作

悬吊过伸
“凡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案,未直则未归案,须要坠下,待其骨直归案。”见gDD

拔伸加按压
“凡腰骨折断.先用门翩一片放地上,一头斜高些,令患人俯卧,以手伸上,攀住其门,下用三人拽伸,医者以手按损处三时久。’‘见80

嚎回回药方》 拔伸加按压
”用一张床.使病人俯卧,将棉布十字缠胸上,又在膝上复缠至腰间,用力扯,医人以脚踏出骨节上,用力搏人本处。”见120

五、中目夺柱推争的成熟(明、清)

至明清及民国时期,脊柱推拿得到迅速发展,脊柱推拿的多种治疗形式发展到明、清时代都趋于成熟,如点穴推拿、一指禅推拿、内功推拿、药摩推拿,使脊柱推拿在多个不同方面得到发展和丰富。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儿脊柱推拿理论和脊柱正骨推拿方面的逐步完善。明初,太医院分为十三科,其中包括“接骨”科,隆庆五年(公元巧71 年)年更名为”正体科”(正骨科),主要治疗骨折脱位及跌打损伤,故后称“伤科”。这一时期,手法整复技术迅速提高,积累了宝贵经验。公元1742 年,清吴谦等人编辑了《 医宗金鉴》 一书,其《 正骨心法要旨》 一篇包括“手法总论”、“释义”和“器具总论”等,载有骨折复位及固定器材图,并总结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的“正骨八法”等整复方法,起到了集大成的作用,(医宗金鉴》对于脊柱疾患的推拿手法及器械治疗都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如其在《 正骨心法要旨· 外治法手法总论》 中(22 幻一2282 页)说:“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 · … 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翎,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扣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在手法释义中,则总结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确立了脊柱正骨推拿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如摸法:“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其或为跌扑,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接法:“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也。凡骨之跌伤错落,或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岐而旁突,相其形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后而兼用之,是在医者之通达也”;端法:' ’端者,两手或一的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持久,而骨缝即合,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提法:“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其法非一,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按摩法:“按者,谓一一7 一一

需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豁

以手法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朱断折者设也。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奎聚,以散痕结之肿,其患可愈”;推拿法:“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或有筋急而转摇不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以络气血也。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 2282 文)同时又提出了两种脊柱正骨推拿的器具,如《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 中用通木治疗“脊背跌打损伤,讴楼难仰者”,用腰柱治疗“腰间闪挫岔气,腰节骨被伤错损筋斜讴楼者”。又云:“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枢楼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青始直。’”振挺用于:“凡头被伤,而骨未碎筋未断,虽疲聚肿痛者,皆为可治。先以手法端提颈、项、筋骨,再以振挺轻轻拍击足心,令五脏之气L 下宣通,癖血开散,则不奔心,亦不呕呱,而心神安矣。”腰柱用于“凡腰间闪挫岔气者,以常法治之。若腰节骨被伤错笋,普肉破裂,筋斜沤楼者,用醋调定痛散,敷于腰柱上,视患处将柱排列于脊骨两旁,务令端正”〔 2283 2284 页);夏伤科汇纂》 是清朝胡廷光18 巧年编辑而成,是胡氏“遵御制金鉴(即医宗金鉴)正骨要旨四卷为经,以诸子百家为纬,博搜伤科诸要,更参以家传之法,汇辑成编。计续辑诸伤四十四门,附增单方一千有奇,类分六集,卷为十二”(自序),其中所辑录(陈氏秘传》、《 可法良规》 以及胡氏自己的整复技术,较此前的《 止骨心法要旨》 在脊柱推拿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手法与器具篇中,此书主要源引《 医宗金鉴》 .伤科证治,则悉考薛氏堵正体类要》,并灵素经旨。此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十四幅手法复位图,其中三幅图为脊柱推拿手法(图1 1 一图l 3 )。

1 l 整背骨突出用手提法

1 2 治颈骨缩进用汗巾提法一8

袭第一幸中国脊柱推拿的历史嗓

另外,1807 年口本人二宫献彦著《 中国接骨图说》,此书总结了朴了又世纪中国骨科的主要经验。全书列“接骨总论”、“正骨图解”和“经验接骨方”。”‘接骨总论”中有:检骨、脉证治法、十不治症、敷药法、药熨法、熨斗烙法、馒熨法、振挺法、腰柱法、杉篱法、裹帘法;“正骨图解”中绘有十五母法、注十六子法的骨折整复图及其说明。其中三幅为脊柱推拿手法(图1 4 、图1 5 )。这一时期对于脊柱保健推拿、药摩治疗的论述也较多见,如清陈士铎在其著作《 石室秘录》 中记载了脊柱推拿治疗颈项强痛的方法:“颈项强直,乃风也,以一人抱住下身,以一人手拳而摇之,至数千下放手.深按其风门之穴,久之,则其中酸痛乃止。七次而后已,一日而痊。”其他如明朱木肃的《普济方》 (1406 年)、方贤的《 奇效良方》 (1470 年)、陈

年)都有论述伤科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等内容。另一方而,在明、清两代数百年的时间,小JL 推拿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期间的著作包括龚廷贤的《 小儿推拿秘旨》 (1604 年)、周于蕃的若小儿推拿秘诀》(16 叮年)、熊应雄的《 小JL 推拿J " ’意》 (1676 年),张振均的《 厘正按摩要术》 (1899 年)、骆如龙的《 幼科推拿秘书》 (】 784 )、夏云集的《 保赤推拿法》(1885 年)、周松龄的《 小儿推拿辑要》 (1843 年)都对小儿推拿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清末民初这段时期,虽然民间推拿盛行,但由于西方医学的传人、影响和壮大,加之在中国历史上推拿一直被中医同行视为“医家小道”,而倍受歧视和冷落。因而在官方的氏疗机构尚未延续明初的做法,未将接骨科单独列出。
六、建闯以来的中闻眷柱推伞
建国后,脊柱推拿在20 世纪7o 年代仪前发展缓慢,处于继承和应用前人脊柱推拿手法的阶段,也没有将脊柱推拿单独列出,没有基础研究。20 世纪70 年代以冯天有为代表的脊柱旋转手法的提出,使中国脊柱推拿进人一个新时期。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的脊柱推拿在医、教、科及专著出版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拿流派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脊柱推拿已经成为人们所熟悉的医学术语,进行了大量的与脊柱推拿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脊柱推拿新生- 10

掩第一率中国脊杜推拿的历史扮

力量不断涌现:进人21 世纪,脊柱推拿更是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推拿教育的蓬勃发展
建国初期国家将有经验的老‘扣医或按摩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组织起来,当教员带徒弟,传授按摩技术: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先后在北京、」_海、成都等地分别举办了按摩训练班。]958 1 ]月_仁海成立了三年制的推拿专科学校(后改名为t - -海中眯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由著名的一指禅推拿专家朱春霆任校长,先后招收8 届学员,培养500 多名推拿专业人才。1 960 年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为全军开设两年制推拿专业班,成都体育学院将按摩列为运动保健系的主课之一,继后在其他一些体育学院也把按摩列为运动保健课的重要内容。1960 1974 1985 年上海先后举办花届全国推拿师资培训班。1974 年上海中医学院率先开设了针灸推拿、伤科专业,1978 年改为针灸推拿专业,1979 年设立针灸推拿系,1984 年设立推拿系,培养推拿本科生,继而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高级推拿人材。从此推拿人材的培养,包括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学习都转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轨道,其后全国许多高等中医院校相继开设了推拿、针灸推拿专业或开设了推拿课程。据《中国中医药年鉴》 (1991 )统计,全国有13 所高等中医院校、23 所中医学校或卫校、按摩学校开设推拿或针灸推拿专业。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各地不断举办长期或短期的推拿学习玖,亦有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推拿学,为培养推拿人材做出了贡献。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出版了很多介绍相关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专业书籍.各地也不断举行各类长短期学习班及再教育学习班介绍和推广各类或各流派的脊柱推拿手法,其中包括国外的一些脊柱推拿手法。
为了适应和满足推拿发展的需要,促进高等医药院校推拿教育事业的发展,土海中庆学院率先编写了专业的推拿学教材,在其中介绍了很多脊柱推拿手法。之后由安徽、南京等8 所中医学院组成编委,出版了推拿学的大专系列教材,供推拿专业教学和参考。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各校充分运用现代视听手段,如放映《中医推拿》 、《 推拿流派手法介绍》 等教学片,运用录像、幻灯开展电化教学,在这些教材和学习材料中,都介绍不少的脊柱推拿手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一家专门教授脊柱推拿手法的学校(院),很多学生仅是从各个医院的专科或师带徒的形式学习脊柱推拿手法的技艺。
(二)推拿医疗与学术的繁荣
建国以来,全国许多省、市送院先后开设淮拿(按摩)科、推拿门诊部,如1958 3 月上海成立了推拿专科门诊,同年在上海的青海路创办了推拿门诊部。开始运用一些脊柱推拿手法治疗一些脊柱疾患。新医正骨疗法的出现代表着脊柱推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随着全国各地的中医大专院校及附属医院、县以上中医院、中医门诊部、省市一级的中庆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相继成立,从事推拿的人数不断增加,推拿事业蒸蒸日上,繁荣昌盛::据《中国中医药年鉴》 (1991 )记载,1990 年全国除台湾未计人外,按摩推拿科共有4 9 人,县及县以上按摩推拿科床位数为267 张,分布于全国各地。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1979 5 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79 7 月上海中医学院受只生部委托主办“全国第一次推拿学术交流会”,会上各种流派和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了交流、探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各省相继召开推拿学术会议,成立推拿(按摩)学会或推拿专业委员会,组成研究协作组、研究会。如1985 10 月在北京召开’‘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r 成立大会。1984 年创办了《 推拿医学》 季刊,二年后因故停刊口1985 年创办《 按摩与导引》 杂志,为推拿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园地。1991 年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研究院成立推拿研- 11 -

兼中国脊枉推拿手法全书费

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建立推拿临床医疗中心,同年11 月武汉召开首届国际按摩导引学术研讨会。2002 年又创刊了蔺中华推拿疗法杂志》,为推拿同行们提供了新的学术交流园地。
建国以来对明清时期的推拿古籍作了点校、铅印、影印的文献整理工作,使传本稀少的古籍得到广泛的流传。如清代(厘正按摩要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55 年据述古斋原本出版了影印本,1990 年又出版了曲祖贻的点校本。清代《动功按摩秘诀》 原来仅见于《 济世全书》 丛书中,为了便于读者翻阅,1989 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傅景新校点的单行本。为了满足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的检索需要,王德深主编了《推拿按摩气功养生题目索引》 (1950 1985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自走982 年起每年编制截国内期刊中医论文分类目录》 ,能及时了解国内学术动态。据统计,1950 1986 年,共发表推拿按摩文献800 篇。
推拿著作方面,如冯天有主编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 和俞大方主编的<推拿学》 以及骆竟洪主编《 中华推拿医学志一手法源流》 ,汇集了古今31 个流派300 种推拿手法,填补了国内推拿医学手法这一项目的空白。李义凯主编的《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 (2001 年)也填补了脊柱推拿基础研究和基础理论方面的空白。已经出版的由门人后裔整理或名师自著的推拿著述甚多,如李国衡整理的(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郑怀贤编著的《 伤科按摩术》 ,即为此类代表作。综合性的著作,如金义成、彭坚编著的(中国推拿》 ,孙承南主编的<齐鲁推拿医术》 ,曹仁发主编的若中医推拿学》等。李勇元编著的(推拿意外的预防及处理》 ,吴文豹著的《 颈肩腰腿痛推拿疗法》 等。同期出版了多种外国按摩著作的译本。

第三节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分类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种类很多,按照其作用部位和作用机理的不同,可分之为松解类和整复类两部分。

一、粉解类手法
其作用原理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刺激相应穴位

按法、摩法、捏法、揉法等针对经络穴位来操作,经常与导引

,调节脏腑功能以治疗疾病,手法以、药摩、膏摩等方法配合治疗内科儿

科疾病。其中,文献中记载较多的包括按摩法和捏脊法。
老一户按康法
按、摩法是文献所载的最早的脊柱推拿手法,后代脊柱推拿手法的多样化发展则都是源于

按摩法。现代按摩法主要见于内功推拿流派之中。(五十二病方· 雇病》 中记录了以摩法治

“逢”(雇闭症)的方法:“逢,播陈当若陈新,令病者北(背)火灸之,两人为靡(磨)其民,逢

。”( 127 页)而其稍后的《 内经》 则对于脊柱推拿的记载则以按法为主,如《灵枢·

疗已

第七十五》 说:“上寒下热

刺节真邪

而妄见、妄闻,

慰项与肩脚,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大热遍身,狂

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

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

,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堰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

也。”( 235 出于背者- 12

,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

页)此一法即是用按和推法来祛除热病;又如《 灵枢·

皆挟脊相去三寸所… … 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

背腑第五十一》 说:“五藏之脸( 175 页)记录了用按法止痛;

势第一束中国誉柱推拿的历史需

《 素问· 举痛论》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62 页)用按法祛除寒症;(灵枢· 癫狂篇》 中:“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俞,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103 页)等等。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各代医家又在按、摩法的基础上创造了诸如推、揉、擦等推拿手法,但发展的最为完善的方法莫过于膏摩法,膏摩是一种外用药物和摩法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利用药物来增强推拿手法的功效,始于战国。在《内经》 中称作“药熨”,在汉代才开始称为“膏摩”,而在晋代,葛洪较多的运用了“摩膏”如‘’丹参膏”、“莽草膏”来与按摩相结合“皆摩傅之”,并主张以酒浸或送服来活血,如《肘后备急方· 卷四》 :“治反腰有血痛方,捣杜仲三升许,和苦酒和涂痛上,干复涂。”( 125 页)主要用于治疗痹症。宋代通过膏摩治疗疾病非常普遍,<太平圣惠方》 中,不但将各种腰痛加以详细分类,以不同病机治疗,而且介绍了四种摩腰膏的成分、治法与功用如:“治五种腰痛,肾气衰冷,阳惫腰痛,宜用摩腰散方… … 人少许赓香丸摩腰,须臾即效。”( 64 页)又有治疗急性腰痛之摩腰丸:“以腻丸、康香等十三味药为密丸,… … 以指研之令细,旋旋以指点摩腰上,候热彻,摩尽为度,便以绵裹肚系之。”( 101 页)元朱丹溪又在此基础上拓展了药摩治疗脊柱疾病的内容,如《丹溪治法心要· 腰痛第四十三》 :“摩腰膏治老人虚人腰痛,并治白带· ,, ,二候药尽粘腰上为度,烘绵衣缚定,腰热如火,间二日用一丸。”( 244 页〕 其所载的摩腰摩在明清时代极为盛行,清徐灵胎在其著作《 兰台轨范》 中说:“此法(指丹溪的摩腰膏)近有人专用此治形体之病,凡虚损老人,颇有效验,其术甚行。”而至清代昊师机对于推拿治疗则更注重与外治药物的结合,如《理论骄文》 曰:“后宫之病,熨脊、摩腰,固之以芙蓉金锁。”即为以膏摩结合手法治疗肾虚腰痛的成功范例。同时该书还强调“运手法于炒熨、煎抹之中,以药力到为候,对于不同疾病,“看症用药”分别进行治疗,如对形体之病,老人虚证用“丹溪摩腰膏”烘热摩腰,小儿急惊证用蜂蜜擦,邪在膀胧经用羌活擦背,疟证则用柴胡擦背等。
(二)捏脊法
捏脊法是利用拇指和食指尖,在患者脊椎两侧使用点捏来进行疗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儿科,对于成人消化、生殖系统疾患也有较好的疗效。我国民间有拈脊、按脊、拿积、捏积等各种名称。捏脊疗法的治疗对象主要是一周岁到七周岁的儿童。我国用按捏脊椎治病的方法,流传也非常久远。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活卒腹痛方》 中,载有:“… … 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说明,我国早在晋代就已掌握利用按捏脊椎的方法来治疗疾病了。唐代的《外台秘要》 中则详细记载了以按脊加拔罐治疗成年人“疥缭”的过程:“以壮大夹屈手头指及中指夹患人脊骨,从大脊向下尽骨极,指腹向上来去十二三回,然去中指于两畔处弹之… … 数如此角之,至恶物出尽,乃即除。当日明身轻也。”而后明俞弃在其著作《 续医说》 之《 卷九一痘疮虚实,摩脊法》 中说:“小儿初见发热,痘疮未出之时,预先用芝麻油酷手研热,按儿背摩数遍,能令轻者不出,重者虽出稀少,此亦古人按摩之法,盖所以散寒水逆流之毒;背为太阳膀胧经也4 · · · · 一小儿惊风发搐,两眼反视,药至中即吐出,… … 按摩小儿,自额上起,直至背心,两手足心数十遍,仍以薄荷煎汤,渐渐与之饮,逾时,惊搐遂平,热退而愈。”在明清两代,小儿推拿渐成体系,根据明清时期相关的著作,小儿脊柱推拿手法以捏脊为主,还包括按、揉、旋推、擦、掐等。脊背部位的穴位包括大椎、风门、肺俞、腰俞、中枢、七节骨、龟尾、脊柱、青筋缝、剿等10 个穴位,如《 幼利一推拿秘书》 :“风门穴,在脊骨二节上,… … 风门,咳嗽揉之,取热。”又说:“七节者,从头骨数第七节也,… … 七节骨水泻,从龟一13

需中国登柱推拿手法全书傍

尾向七擦如数,立刻即止,若痢疾必先从七节骨往下擦之龟尾,以去肠中热毒,次日方自下而上也。”又如《厘正按摩要术》 :“推肺俞,肺俞在第三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对乳引绳取之。须蘸葱姜汤左旋推属补,右旋推属泄,但补泄须分四六数用之,治伤寒。”又说:“推骨节,由项下大椎直推至龟尾,须蘸葱姜汤推之,治伤寒骨节疼痛。”

二、主复类手法

整复类手法是依据历代积累的解剖知识的经验来调节矫正脊椎骨关节的位置紊乱,主要通过提拉、旋转、按压等手法来治疗伤科疾病,并经常通过一些外固定器械来辅助治疗并巩固治疗效果。在施行此类手法之前,须了解局部骨关节结构,在施行手法时,则要注重手法的轻、巧、稳、准,注重软组织的保护。如王肯堂在《证治准绳· 损伤门》 中说:“凡捺,要手法快,便要皮肉相执平整,整拔亦要相度难易,或用三四人,不可轻易。”《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 则指出“但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2281 页)总结历代医书中的手法,应用较多的包括以下几种。
‘一)摸法
摸法是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治疗时各种复位方法首先应用的步骤,此法首见于蔺道人《 仙授理伤续断方》 一书,书中所说“忖度便知大概”便是此意,也正如《医宗金鉴》 所云“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者.也即我们现在临床所常提及的“手摸心会”之意,此法可以说是整个脊柱推拿整复方法成功与否的前提和保证。
〔 二)拔伸法
拔伸法有关此法的详细介绍始见于蔺道人,此一方法现代亦十分常用。他说:' ’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拔人;骨向右出,则向左拔人。”根据伤损的方向来决定正或斜向的整复,并且蔺氏还指出行此方法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手法的力量和位置,“凡拔伸,或用一人,或用二人、三人.看难易如何”“拔伸,当相近本骨节损处,不可别去一节骨上。”危氏则称之为“拽”,由于在脊骨骨折中其不主张应用手法,故危氏将其法用于其他损伤的治疗,如在“脚大腿根出臼”和“手六出臼四折骨”和“脚六出日四折骨”中都以拽法为主要复位方法。与危氏不同的是,当时的另两部著作<永类铃方》和《 回回药方》 则采用了拔伸加按压的方法来治疗脊骨骨折。《 普济方》 中又称“扯拽”“拽伸”,也就是拔伸牵引。清代沈金鳌在《 杂病源流犀烛》 (1773 年)中亦采纳了危氏的“拽”法,但又加以提到:' ’若只拽,不用手整,便成疽疾,· · ,… 当临时相度,随其伤处,用法整顿归元。”此法以一人或数人之力,作反向牵引,来恢复骨关节正常形态,在笛医宗金鉴》 之中则把此类方法名为“提法”, “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其法非一,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主要应用于不复杂的颈椎和四肢骨关节伤损。
〔 三)后伸法
此法主要用于脊柱部位的压缩性骨折的牵引复位,在现代腰部的后伸扳法即与此法原理相同。通过过伸位的维持来缓解周围肌肉的痉挛。此法在历代伤科论著中都有论述,其多为危氏惫吊复位法发展而来,如表1 2

从表1 2 可以看出,上述三法操作各有不同
14
,危氏强调不可用手法,纯粹以自身悬吊牵引

兼第一章中国务枉推拿的历史兼

以维持过伸位,后世的<普济方》 、《疡医准绳》 都推荐危氏此法;嘴医宗金鉴》 中医者’‘将后腰拿住”以手法助过伸牵引复位,并巨’‘腰下以枕垫垫之”,是在施行过伸复位后维持近伸位的复位法,此点亦是《医宗金鉴》 的一大进步,目前在诸多脊柱疾病如腰间盘突出等的推拿治疗过程中,都提倡此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后的《 伤科大成》 《 伤科补要》 等伤科论著也基本加以采纳,现代顾氏对此法则专门作了动物实验证实了此法的正确;胡氏在《伤科汇纂》 中首次指出腰椎有“突出”和“陷人”两型折损,对于“突出”型胡氏采纳了《 医宗金鉴》 的方法,对于‘’陷人”型,胡氏则利用此法使腰椎生理性前凸反向过伸,“如此则鞠曲其腰”,再借助扁担的压力促其复位,可见这种方法是符合人体生理状况的科学的复位方法,现代针对于腰稚疾病的脊柱推拿手法很多都是来源于此法。

l 2 历代伤科论粉中对友位法的论述

《 世医得效方》

《 医宗金鉴》

《 伤科汇纂》

悬吊过伸
”凡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便自归案,未直则未归案,须要坠下,待其骨直归集”

操作

攀索叠砖法
“先令病人以两手攀绳,足踏砖上,将后碘章住,各抽去砖一个,仍令直身挺胸,如此者三,其足著地,使气舒窟散,则陷者能起,曲者可直也… … 但宜仰睡,不可俯卧或侧眠,腰下以枕垫垫之,勿令左右移动”

腹部枕缸法
“夫腰骨脊骨断者,令患者俯卧凳上,再用物置于腹,布带缚其肩押千凳脑上,又缚其足两腿于凳脚横木,如此则鞠曲其腰,折骨自起而易入案臼也。又用扁担一根,从背脊趁起时.直压其断骨处,徐徐相接归原”〔图l 3 )

(四)端提法
此法在脊柱多用于颈椎。近代的颈椎斜扳法与其类似。《 医宗金鉴》 中称:“端者,两手或一的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盖骨离其位,必么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持久,而骨缝即合,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此法与拔伸法的区别在于其主要目的是在牵引下进行手法操作。元代李仲南首次记载了类似方法:“凡挫进颈骨,用手巾一条绳一茎,系在杨上垂下来,以手中兜缚颊下,系于后脑杀缚接绳头,却以瓦髻一个五六寸高,看挫人浅深,斟酌高低,令患人端正坐于其罄上,此一方法在令伸脚坐定,医用手采捺平正,说话不觉,以脚一踢去婴子。如在左用手左边缀出,在右边右边缀出。又一法,令患人卧床上,以人挤其头,双足踏两肩即出。”此法是根据颈推的解剖生理特点,利用身体重力与布兜的拉力做对抗牵引以得以复位,这是一种快速复位法,后世的许多脊柱推拿手法与此法类似,但必须指出,这种方法针对颈椎的骨折脱位则存在相当程度的危险性,目前临床常用的颈椎的旋转扳法也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而后《普济方· 折作门》 也转载了此法。并又提出另一种“牵头推肩”法,方法是让伤员仰卧床上,医者坐于伤员头部上方,双足踏住病人双肩,用手牵摇病人头部以复位,此法简便易行,且危险性要小得多,后世运用此法者颇多,如赵廷海的(救伤秘旨》(1851 年)中记载’‘夫头颈从高坠下者,先用消风散,或住痛散,加痹药昏昏散服之。令患人仰卧,用绢带兜其下颊,直上头顶,再将头发解伸,同绢带奴作一把,令其头睡得平正,医者坐于地下,伸直两脚,踏患人肩上,用力徐徐拔伸,归原合好”。胡氏则将其- 15 -

兼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余

法改良为“汗巾提法”,即用布兜将病人自下须及脑后固定,系于医者颈项,医者用双足踏病人双肩以牵引,同时双手施用手法治疗。而后钱秀昌的碱伤科补要》(1818 年)脱下颇一篇里首次记录了失颈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夫人之颈,赖气血充养,寒则筋挛,热则筋纵,筋失营养,伸舒不便。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使患人低坐,用按摩法频频揉摩,一手按其头,一手扳其下颊,缓缓伸舒,令其正直。”其后赵镰的《伤科大成》 (1875 年)、徐瑛的(接骨全书》 (1883 年)基本引用了此法。
(五)捺正法
此法主要应用于脊柱的小关节紊乱等症,此一病名在现代以前的文献中尚无此叫法,其相关的叫法在《 医宗金鉴》 多称为“错缝”,如“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持久,而骨缝即合,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又如“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奎聚,以散癣结之肿,其患可愈”。“其或有筋急而转摇不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以络气血也”。又云:“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枢楼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臂始直。”以上介绍使用了端、按摩、推拿等法治疗筋骨错缝的方法,而谈及具体手法则在《正骨心法要旨· 腰骨篇》 中:“若跌打损伤,癖聚凝结,身必俯卧,若欲仰卧、侧卧皆不能也,疼痛难忍,腰筋僵硬,宜手法将两旁脊筋向内归附普骨,治者立于高处将病人两手高举,则脊筋全舒,再令病人仰面昂胸,则替骨正而患除矣。”其后的中国接骨图说则绘制“鹤跨法”母、子二图(图1 6 ) ,以上方法与日前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及胸胁屏伤的方法相符合。

需第一束中国资柱推拿的历丈需

第四节对中国脊柱推拿未来发展的展望

长期以来,中国脊柱推拿在中医治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然而,由于中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内轻外的特点以及缺少足够的学术交流,中国脊柱推拿的理论体系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提高。当今社会,由于科学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进行了大量广泛的接触和交流,这就给脊柱推拿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其所作的自然科学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技术应用开发的源泉和先导。”我们只有吸取国内外医学的科学理论,尤其是基础研究的先进蚊果,来弥补中医脊柱推拿在这方面的不足,才能够完善脊柱推拿的理沦体系;而在充分考虑中、西医治病(包括中、西药等),在原理、方法和标准上的根本性差别后在治疗中建立量化、规范化的指标,建立中医自主、独立的标准化体系,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规范和评价脊柱推拿的疗效,也是脊柱推拿发展的一个关键之处,将促进脊柱推拿治疗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清,吴谦.医宗金鉴【 M 〕 .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 22 引一2323
2
周一谋.马王堆医书考注「M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 16 17
3
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谓南史家新石器时代遗址【 J ] .考古,1978 01 : 41
4
周信文.推拿手法学仁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6
5
晋,葛洪.葛洪肘后备急方【 M 〕 .卷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 21
6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M 〕 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 111
7
唐,孙思道.备急千金要方【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 112
8
唐,王森.外台秘要【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 112 113
9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M 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 114
10
宋大仁.中国和阿拉伯的医药交流【 J 〕 .历史研究,1959 ; 1 : 24 26
11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 168
12
明,方贤,奇效良方【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 244
13
丁福保。李永南.四部总录.医药编【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 236
14
单文钵,丁继华.中国骨伤科荟萃【 M 〕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 120
15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 167
16
宋,太医院.圣济.急录【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 167
1
,日,二宫献彦可中国接骨图说「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 244
18
清.蒋廷锡,陈士铎.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Ml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 盯:186
19
明,朱核,普济方「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 236
20
清,陈实功,外科正宗汇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56 : 2
21
清,祁坤.外科大成〔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5 ; 244
22
清,钱秀昌,伤科补要【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 240
23
清,徐灵胎.兰台规范【 M 〕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 33 石一337
24
清,昊尚先.理论骄文【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 11
17

兼中国资枉推拿手法全书豁

25 明,俞井.续医说平M 〕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 舫:255
26
清,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 M 〕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杜,1957 : 19
27
清,张振均.厘正按摩要术tM 〕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 35 44
29
明,王宵堂.证治准绳【 M ] .上海:卜海卫生出版社,1958 : 237
29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 42 27
30
顾云五.中医“攀索叠砖”复位法机理的动物实验观察【 J 」.中华外科杂志,1975 ; 16 ( 3 ) : 23 一匆3t 清,赵廷海.中国骨伤科荟萃【 M 飞.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56 : 2
32
清,钱秀昌.伤科补要〔 M 〕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 103
33
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 254
34
俞大方.推拿学〔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 56 71
35
清,胡廷光.伤科汇簇「M 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吕
奋(装希佳房红生李义凯)




       上一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