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开始:
疾病】 自下而上的擦摩法,可升肾水,肾气,治肾脏病。治胃呆、胃弱等病。l 文献出处]陈宇清遗著.胃病推拿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3 : 20 一21
【 手法名称】 摩擦性手法 【 手法操作】 摩擦性手法,又称热传导性手法。包括鱼际擦、掌根擦、平掌擦三种。施术前要运好气,逐渐增加摩擦频率,一气呵成。当患者局部出现灼热感时,即刻停止,以免损伤皮肤。本法可用香油作介质,能增强效果。 L 鱼际擦法医者以单手小鱼际或大鱼际作着力点,在患处作前后拉锯式推擦,由慢到快,逐渐增加速度,以病人耐受为度(图16 一12 )。 2 .掌根擦法医者以单手掌根作着力点,操作方法同上。多用于腰背部(图16 一13 )。3 .平擦法以全掌面为着力点,在患处进行推擦。本法主要在胸腹部与腰背部三条相对应的水平横线上施术。一条线与天突穴下水平,称胸上线;一条于擅中穴水平,称胸中线。另一条为胸下线,与鸿尾穴水平。先推擦前面,再擦背部(图16 一14 )。也可在督、任二脉经线上用双手自上而下对应推擦。此法主要用于胸闷不畅、冠心病、肋间神经痛、胆囊炎等症的治疗。[主治疾病]腰背肌纤维织炎、肥大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椎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病。【文献出处】 架长业等.栗氏推拿法【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62 一64
鱼际擦法一322
舞第十六章脊根软组织治疗手法龚
今}了孙巡一喜一一
图16 一13 徽核擦法
圈1 ‘一14
【 手法名称】 擦腰骼法 【 手法操作】 以一手掌摩擦患者的腰能部,称之为擦腰骼法。患者俯卧或坐位,暴露腰能部。 1 .横擦法术者位于患者侧方,以单手平掌擦法,在患者腰能部作左右方向摩擦3 一5 分钟,频率为160 ? 200 次/分钟。局部有热感透人深层组织者为佳。 2 .直擦法术者立于患者右侧方,以右手小鱼际擦法或大鱼际擦法,先后在患者腰箭部脊柱两旁作上下方向各摩擦2 一3 分钟。频率及要求同横擦法。 【 注意事项】 摩擦压力不宜重,局部要涂以少量油剂,以防止皮肤损伤。 【 主治疾病]腰肌劳损、腰扭伤、腰臀肌筋膜炎、遗精、阳痰。 【 文献出处J 王云凯主编.中华推拿大成[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439
手法名称手法操作
腰部直摩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以一手或两手的食、中、无名和小指并置于背部的胃俞
穴平高处,由上而下直摩,经肾俞、大肠俞等穴至小肠俞穴平高处止,反复直摩3 , 5 分钟(图16 一5 )。
主治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部肌肉风湿等。 文献出处】 王之虹,严隽陶主编.中国推拿大成〔 M ]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 510
第四节捏法
l 手法名称】 典法 [手法操作]用三指(拇指、食指、中指)在患处典提肌肉,叫做“典法”。 1 .部位背胸部的斜方肌和背阔肌等。 2 .顺序 ( l )单手典,由背胸部的上端一枕骨项韧带起,自上而下,直至胸椎棘突; ( 2 )双手典,由背胸部的上两侧一斜方肌起,至背阔肌止(图16 一巧)。 3 .联系手法和“推拿法”、“按摩法”、“搓法”、“摩法”有联系。 4 .治疗原理感冒是一种外感症,有传染性。用“典法”医治,可发汗退热,调节体温;抗一323 一
兼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辘
菌镇痛,驱逐风邪。
主治疾病文献出处
可治感冒。 陈宇清.新推拿十八法详解【 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7 : 71 一72
【 手法名称l 挤拧疗法 【 手法操作] 1 .术前准备施术者必须先修平拇食两指指甲,并将两手洗净。准备清水一盏(热天用冷水,冷天用温水)。挤拧前后颈部时,须解开衣领施术,挤拧胸腹背部时,须解脱内外,上衣才可施术,如天过冷,当折迭被单或毯子遮护不施术部分的身体。最好在太阳光照射的地方,否则宜在室内行之,么免患者受寒。如密室焙火炉取暖;炭气或煤气的熏呛,是不适宜于病者的,切须注意避免。 2 . “拧”的手法术者根据适应证,以右手食中两指(曲指如握拳式)本节与二节衔接的锐端,将两指张如钳形,蘸水、使湿润,按照施术部位,或痛点以及痛点周围的皮层上一拉一放,直到被拧的部分透现红紫色斑痕为度再换施别处(古人叫‘’痞痕透露”)。在施术过程中,指端操作部分与被拧部分的皮层,均须保持湿润;燥即蘸水,随蘸随拧,不使干燥。否则在拧时,皮层上会发生灼痛感。 下列“挤”法除手术方面和“拧”法有所不同外,其余操作过程都和“拧”法所施的完全一样。 3 . “挤”的手法“挤”是“拧”的交换手法。以术者两手的拇指或食指,蘸水如“拧”法,在规定部位的皮层上一挤一放:直到被挤的部分发现红紫色斑痕透露,再行换施别处。在头面部位都是采取“点”的治疗,一般均用“单手挤法”,就是单用右手的拇食两指来“挤”的一种手法。 【 注意事项】 1 .施术前对病者应以语言宽慰:使不致过度紧张而有碍施术。 2 .施术过程中,取适当的坐位或卧位。手法应由轻逐渐加重。使病者习惯。否则因病者惧痛而发生逃避施术的现象(特别是小孩最要注意)。必要时应叫病人家属或助手扶持。3 . ”挤拧疗法”一般均以后颈部中央线为施术的重要起点。如“挤拧”至十余下后,施术处未透红斑者,从而可知非本疗法之适应证,不必勉强为之。但和手法熟练与否亦常有关系。同时脂肪多的人,因皮层滑厚难于施术,必须细心操作。 4 .施术次序:后颈部、背部、头面部、前颈部、胸腹部、四肢部。按照民间流传经验,凡在前后颈部、肩部、背部施术时一般均用“拧法”,在头面部、胸腹部者,因皮层微薄,均用“挤法”。但可由施术者灵活运用,不必作机械的规定。又在施全身挤拧时(按全身各部门规定的施术部位予以施遍),由于病者体质强弱和皮层弛紧的不同;或等待治疗的人数多,必须请助手交替施术,相互接力。 5 . “挤拧疗法”施术于指定部位的皮层上,所采取的红斑纹有四种形状: ( l )点形。 ( 2 )直线形。 ( 3 )连点形〔 直式)。 ( 4 )横线形。 一324 一
费第十六章鸯根软组织治疗手法舞
一般施用:在前后颈部大部分取直线形,轻度疾患亦有取点形;背部和上腹部取直线形或连点形;头面部和脐周围:均取点形<印堂一两眉相对正中皮层上,亦有取直线形。过去妇女们患头胀头痛时,常在此处挤拧);手足弯曲部横纹中可取点形或横线形。关于后颈两侧线直线形和两肩部的横线形,常取用“衔接挤拧”,即直横相连,或予分开挤拧。以上除点形部位外,在直线形和连点形可以相互选用的部位,是衡量病者当时病情轻重来决定的。可由施术者自行掌握。 【 主治疾病l 具有兼具兴奋(补)、解毒(泻)两种混合作用。 [文献出处]卢英华.按摩疗法【 M 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 犯:68 一70
I 手法名称]捏脊法 [手法操作] 1 .术前准备,先以单手或双手拇、中、食三指在脊柱的两侧按压,如有酸痛、麻木感觉,捏脊时在此部位用力宜稍重;全部捏完,还要在这里再施按或摩法,捏完以后,于背上轻轻推摩2 - 3 遍,先出尾间而颈椎,再自颈椎而下尾间。 2 .用捏的手术,自尾间骨端,由下而上,直推捏至风府,及其两侧肌肉同样由下而上,推捏至平脐的腰替(相当于十四椎下及十六椎的旁开),改用重拧、轻拿法,拿时肌肤可能会“得拉”作响,是推拿得法的良好现象,捏后用拇指轻轻地按摩几下。有的术者站在患者的身旁,两手半握拳,食指和中指横抵在尾间骨端的长强穴上,沿督脉循行线,向前推动(图16 一1 石);同时两手的大拇指,将皮肤轻轻捏起,随推随捏(以推为主),前进到颈部风府穴为止。在推捏过程中,每推捏3 下,就须改以拿法1 一2 次。 3 .次数和疗程:成人每天3 次,每次5 一10 遍,每1 星期为1 个疗程,小孩酌减。
, .勺‘白劝.心,
2 -二。二。一、
东少z
6 一}’禅
圈16 一15 背部 1 .枕骨;2 .颈椎户.胸推汗· 斜方肌卢‘背阔肌; 顺序].枕骨至第悦脚椎浮.斜方肌至背阔肌 t 注意事项] 1 .操作时两手用力,速度要均匀适当,开始时要稍为用力2 .每遍时间:小儿仅须30 秒钟左右,成人则稍长些。3 .操作完后,不必再用手抚摩背部,稍为休息,约1 小时要吃易消化之物)。
围16 一1 ‘捏脊法
,经2 遍后,可因势而导。
再进饮食(胃病及消化不良者
【 主治疾病】 小儿疮积、遗尿、夜啼、慢性腹泻、痢疾、腰脊酸痛、失眠。 - 3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