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三十四本李义凯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七章脊柱常规推手法
内容开始
 

【 摘要】 本章是按治疗部位,对常规的中国脊柱推拿手法进行介绍。全章分为五节,分别介绍了头颈部、胸腰背及骨盆、脊椎软组织劳损、脊柱被动运动类推拿和脊柱常规的治疗手法等内容。与专病专治性脊柱推拿手法不同的是,这些通用的常规性手法往往成套路性操作,费时较多,但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治疗多种疾患。

[手法名称l 【 手法操作】 1 .患者取坐势

第一节头颈部常规推拿手法颈、肩及上肢部行痹、筋痹、痛痹、着痔、肌痹的操作方法

。医者居于后,双手推法施于风池部。

2 3 肩井。4 摇、搓【 【

.医者居于侧,一手扶住患者前骼部,一手拇指按风府。接着拿颈项部。
.医者居于后,双手推肩井、肩中等部位,接着用滚法施于大椎及以上部位,最后双手拿两

医者居于侧,以滚法及单手拿法施于整个上肢,以拇、食指对称拿合谷,捻手指,最后以、抖法施于上肢作结束动作。
主治疾病l 颈、肩及上肢部行痹、筋痹、痛痹、着瘩、肌痹。
文献出处J 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 M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 0 : 1 l

【 手法名称】 颈项部疾患的治疗手法
[手法操作】 患者坐姿。先用滚法从颈项部到肩部治疗,并用拿风池及颈推两侧,以患侧作重点治疗。在治疗中滚法和拿法可交替反复使用。并可寻找压痛点,在压痛部位配合拇指按法。一般治疗时间8 分钟。
【 注意事项]对于落枕患者配合颈部摇法和用拇指按天宗穴有较好的疗效。[主治疾病】 颈项部疾患如落枕、颈项部扭伤、酸痛等症。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编.针灸新医疗法推拿学占M 卫.上海:上海中医学院,】 971 : 93

【 手法名称】 头颈部的推拿常规
丈手法操作]
1
.揉拿颈后大筋法病人仍取扫散法体位。医者紧接着以一手拇、中、食、无名四指作对称揉拿用力。在一侧颈项部大筋自上而下施以揉拿。然后令病人头偏向另一侧,待作完扫散法之后,再行揉拿另一侧颈后大筋。须施术1 2 分钟。
- 343 -

余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豁

2 ,勾点风池法医者以一手按住病人前额部,另一手中指微曲并用力勾点风池穴,当病人有酸胀感并向前额放散为止。
【 文献出处]案长业.推拿疗法「M ]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 44 45

l 手法名称】 肌肉松解法
【 手法操作j 病人取坐位,颈项肌肉放松。术者立在背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病人颈项部从上到下地作肌肉松弛手法。先从枕部向下缓慢地运用指揉手法,然后加快节奏地施松弛手法(以颈项肌肉组织呈松弛状态方可),继而又作揉按手法施术(图17 1 )。
[注愈.项J
1
,施术时要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又由快到慢,故要掌握好节奏性。
2
.在操作中要运用拇指的指腹部位施术,切禁暴力及强硬手法,反之,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主治疾病l 松弛肌肉,解痉止痛。主治颈椎病颈项韧带钙化症、落枕、颈项风湿痹痛、颈部急慢性损伤和劳损。
【 文献出处】 潘新平.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M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 104 105

【 手法名称】 肌肉弹拔法
【 手法操作】 病人取坐位,颈项肌肉放松。术者立在背后,以单手拇指侧端在颈部肌肉部位进行弹拨手法,另一手扶按住病人肩部。弹拨施术要从痛点的上下端开始,然后诱导痛点部位,继而从上到下反复施术4 6 次,再用滚揉手法协助调理局,让弹拨的肌肉组织加速血液循环来改善局部症状(图17 2 )。
I
注愈事项1
1
.弹拨手法要掌握好治疗节奏,多在颈椎两侧部位进行。
2
,手法用力要适当,湿热症的手法要轻,寒湿症则手法要重。
【 主治疾病】 主治颈项韧带钙化症、颈椎关节紊乱症、颈肩综合征、颈椎病、高血压、偏头

痛、后脑枕部隐痛、落枕、颈项急性损伤和劳损。l 文献出处】 潘新平.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 M 105 106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

f

尹}

17 1 肌肉松解法

17 2 肌肉弹拨法- 344

需第十七束资柱索规推拿手法舞

【 手法名称】 颈椎正骨手法,共有10 法。
[手法操作】
1
.仰头摇正法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领,一手托枕部,使其头作上仰〔 仰头可使CZ 7 后关节紧闭成“定点”〕 、侧转,缓慢摇动2 3 下,瞩病人放松颈部后,将头转达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弹响’‘咯得”。此法亦可于坐位下进行。
2
.低头摇正法用于CZ 6 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位,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将头部转动,当摇至最大角度时,托面颊之手用有限度的“闪动力”, “定点”的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有压力而复位。可重复2 3 次。
3
.侧头摇正法用于CZ 6 钩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头部,另手拇指拇指“定点”于患椎关节下方,将头抬起作侧屈并转动摇正,动作如低头摇正法。
4
,侧外摇肩法用于CS 一代间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术者一手拇、食两指夹置于其横突隆起的前、后方作杯定点”,另一手扶其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要配合用阻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于低头摇正法相同。只是“动点”在下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可避免上位颈椎受副损伤之苦。
5
.侧向搬按法用于CZ C6 侧弯侧摆式错位(钩椎关节错位)。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向隆起处,另手托其下领并用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患者头先牵引并渐屈向健侧后屈向患侧,当向患侧搬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与“动点”手同时作一搬、按、牵联合“闪动力”,有时,病人可听到关节弹响声,术者拇指可触到复位关节的弹跳感,多可成功。此法亦可改用侧卧位,去枕,用抬头作侧搬法,与侧头摇正法类同,只是不作摇动,抬头角度加大,对c6 T2 侧摆式错位者可将“动点”改为推肩拉肩法,此法要求侧摆角度大些才易成功。
6
.挎角摄按法用于c2 C4 后关节滑膜嵌顿并错位者。患者取健侧卧位,低枕,将其头偏向健侧前屈位,充分展开患椎关节,术者双拇指轻拨弹其下位颈部紧张之肌肉,作滑膜嵌顿的诱导松解,使嵌顿的滑膜退出,揉捏颈肌放松后,术者一手拇指“定点”于患椎关节隆起之下方,另一手扶其头顶或额部,先将头搬向健侧前外侧45 “方位,后斜向后外侧45 “方位,如此斜向搬按压关节面,重复2 3 次即可复平。
7
.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用于颈胸交界处前后滑脱式或合并左右旋转式错位,也常用于胸椎错位。本手法应认真注意冲压时力点应尽可能准确地落于向后隆起或偏歪的棘突上,以免造成新的损害。以C7 棘突偏左,, l1 棘突偏右为例。患者俯卧于软枕上,头面转向左侧(使C7 棘突转向右方或正中),双手自然分开放于床两侧,术者立于床头,右手掌根部按于C7 棘突左侧,左手掌根部按于Tl 3 棘突右方,令患者作深呼吸,当其呼气时,双手同时用一冲击压力下按,由子术者左右手作用力方向不同,对错位椎体有旋转推压作用,能使后突和旋转错位关节达到推正的目的。
8
.侧外推正法用于各颈椎前后滑脱式错位,尤其对颈轴反张者有效。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位。术者用拇食两指夹持其向后突起的棘突两旁椎板处作“定点”,另一手托其下领,将头作前屈后仰活动。当仰头时,“定点”之手稍加力向前推动,使之在运动中推正。有滑脱错一345

豁中国答枉推拿手法全书需

位者,推正时双手加力向上牵引,复位效果更好。
9
.反向运动法用于松解肌痉挛和肌性牵涉性痛。术者右手食中两指按于其锁骨上窝的斜角肌紧张肌膛处,让患者转头向右,术者加力按压同时嘱患者用力将头转向左,重复上述动作2 3 次即可。又如正骨后患者仍感颈连背有一处牵拉性痛者。患者坐于凳上,术者站其背后,嘱患者头略仰,术者一手扶其肩,另手拇指或屈肘按于其背的痛点上,开始加力按压同时嘱患者用力屈颈低头,重复2 3 次即可。此法解除肌痉挛锁造成的牵拉痛可立即收效。也可用于复位手法。
10
.见下法。
【 文献出处]魏征主编.脊推病因治疗学【 M ] .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 : 97 103

【 手法名称】 牵引下正骨法
【 手法操作】 用于颈椎椎间盘突出、推间盘变性并发椎体滑脱式错位、颈椎倾位仰位式错位和混合式错位。利用牵引时推间隙相应增宽后进行手法复位,对小关节有交锁现象时更为安全。患者坐于JzQY 型颈椎正骨牵引椅上,术者站于其后,双手扶其双肩缓慢向后拉至一定角度,再缓慢向前推至垂直位,嘱患者双上肢随身体摆动而前后摆动,颈肌要放松。1 , 2 分钟后进行正骨手法。
1
.推正法用于前后滑脱式及左右旋转式错位者。术者双手拇指按于其后的棘突两旁,或两拇指分别置于左、右偏向不同的两个棘突旁,向前推动时拇指加力推正之。2 .摇正法用于中、下颈推左右旋转式错位者,与徒手低头摇正法及摇肩法相同。选用复位角度后,先将患者向后拉至某一定角度,瞩患者双手抓住坐椅后脚上,以保持颈椎前屈角度,选好“定点”,进行摇头或摇肩手法复位。以C4 5 椎间关节旋转错位为例,触诊横突C4 偏右,CS 偏左,取30 。牵引角度,术者左拇指按其C4 右侧隆起之横突,右手推其右肩向后,重复2 3 次。再以右拇指按CS 左后隆起之横突,左手推其左肩向后,重复2 3 次。也可转动颈部达一定角度,作一“闪动力”使其复正。
3
.搬按法用于侧弯侧摆式错位。术者一手虎口扶于患者错位颈椎旁隆起处作“定点”, 另一手握患者对侧手腕,徐徐用力向下推(拉)使患者颈部侧屈2o 。,然后轻轻还原。重复上述动作2 3 次。一般先作健侧,使交锁的关节易于松解,然后作患侧复正较易成功。【 文献出处}魏征主编.脊椎病因治疗学【 MJ .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 : 102 103

附:IZQY 型颈稚正骨牵引椅简介(图17 3 )
JzQY
型颈椎正骨牵引椅是由康复医学专家龙层花及专业技术人员王秋亮在QY 1 一石型牵引椅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研制而成的最新一代的、可对颈椎疾病患者实施正骨手法的有效器械。经广州军迸总医院三十余年临床应用,该椅配合“牵引下正骨法”对颈推病治疗取得了较明显的疗效,该牵引椅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专利权(专利号:ZL 03 2 22856 . 2 )。
该牵引椅的主要特点是:即可满足传统的颈椎牵引疗法(静态)的要求,更是治疗颈稚病有特效的“牵引下正骨法”(动态)的专门设备,即适宜在牵引下作正骨推拿手法,与国内同类产品比较有所创新。应用该椅,病人颈部在牵引过程中可作前后、左右及转头活动。患者双手自然下垂,身体后仰时,颈部牵引角度增大;前倾时,颈部牵引角度减小。这种牵引中缓慢改变一346

份第十七拿资柱常规推拿手法要

牵引角度的活动,能解除椎间软组织的痉挛,舒展椎间韧带及关节囊,改善颈椎关节错位和改善颈椎血液循环二
技术指标:工作牵引力:40 300N 范围内任意调节ZON (分13 档调节);起始牵引力:

4ON ;牵引行程:0 420 mm 。牵引带吊架\ 升修杆

杠杆

粗调装里钢丝绳

徽调装里下立柱掩座架

上支架平板产一一一~? 边盖产尹尸一一漪杆尹创口,, ~一~曰一垂锤产一一一下支架平板

了口产/l

l ,一3 JZQY 正*牵引椅

《 手法名称圣王子平的颈部伤科推拿手法
【 手法操作l
1
.手法前的准备:放松颈部周围的软组织,点穴按摩。
2
.手法时以“微微屈颈”的体位为主。微微屈颈是人体习惯姿势,手法时要“顺”,不能“逆”,尤其在有病的时候,因此反对过伸为常规体位。不仅手法如此,练功也应如此,以“前伸探海”与“回头望月”的姿势作为颈部活动的主要姿势。这个观点已经由很多学者用现代医学和解剖学观点予以证实。
3
.手法中无论对拔伸牵引或旋转摇晃都忌粗暴,要含有一个“暗”的反复儿次的“准备”。4 .除部分轻型病例外,手法的治疗需要进行多次,治疗需要逐步巩固。主张手法后还要常练功二目前临床上以手法、练功加牵引作为综合治疗的主要措施。
[注意.项l 手法操作时切忌粗暴。
t
主治疾病1 常见的颈肩病痛症。
【 文献出处1 骆竞洪主编.中华推拿医学志一手法源流tM 〕.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47 -

余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袭

重庆分社,1987 : 261

【 手法名称】 颈肩部常规推拿
【 手法操作】
1
.松颐法
操作:患者坐位,微低头,医着站在前面,两手掌根平推颈部5 8 次,再五指扣拢挤捏颈项肌群,然后让患者颈部歪向健侧,用单掌根平推患侧颈及肩部,使思侧肌肉松弛。要领:平推颈时,腕关节伸直,使前臂和手掌接近平行。手指任其自然松开。掌根要全贴在颈部,以上臂带动手掌作均匀推动不可歪斜。肘关节下垂面内收,腕部要灵活。扣拢捏挤时,掌根紧贴于肌表,五指扣拢,挤捏力须均匀。
主治:颈椎病、落枕、高血压。有通经活络,放松肌肉的作用。
2
.顺筋法
操作:患者正坐,头部微低,医者站在1 侧,用双手大拇指指肚将头部半棘肌,头夹肌和颈夹肌,自颈椎棘突边缘,由上而下,向外侧疏顺,然后双手拇指沿外侧沟向下交替分拨。要领:按经络循行,用拇指指端嵌入肌肉和肌脑缝中,用力适度。
主治:颈椎病、落枕、斜角肌综合征。可使颈项肌群伸展。
3
.理筋法
操作:患者头部微低,医者站在一侧,用双手大拇指指肚,将头部半棘肌,头夹肌和颈夹肌,自颈椎棘突边缘,由上而下向外侧拨理,然后双手拇指沿外侧沟向下交替分拨。
要领:按经络方向,用拇指顺筋理拨,手法宜轻缓柔和。
主治:颈椎病、落枕、斜颈、高血压。能缓解肌肉紧张,松解枯连,疏筋活络。
4
.伸嘴按压法
操作:患者坐位,将患臂上举抬高,手心向上,医者一手固定肘部,另一手以手心按压患者手心。
要领:胳臂伸直,掌心向上,扶持固定,压力适度。
主治: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有伸筋松肩的作用。
5
.转颐法
操作:医者一手置于患侧耳部前后,另一手托住下领部,病人向健侧转。医者一手固定下领,并用肘部按住患侧肩部,另一手置于患侧耳后,前臂掌侧紧贴头顶部,双手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扳拉,可听到斜方肌粘连松解的响声。
要领:动作要协调轻巧,转动幅度由小到大,宜轻宜缓。
主治:颈椎病、斜角肌综合征、落枕。有滑利关节,使局部肌肉松弛的作用。
6
.拔颐法
操作:患者坐位,医者站于侧面,左臂屈曲,手掌按放在患者肩上,用肘部固定下领,另一手拇食两指顶住双风池穴,向上提拔颈部,边向上提边转头,亦为牵引法。
要领:将颈部固定牢,牵引力量要适度,动作要协调。
主治:颈椎病、颈部扭伤、斜颈、落枕。有伸展颈项肌群的作用。
7
.纠正棘突法
操作:患者坐位,医者站在后方,左手拇指顶住偏歪之棘突,其余四指紧贴后枕部,右手掌- 348 -

岔第十七来誉杜常规推拿手法袭

托住病人左面颊及额部,在颈部微屈牵引姿势下,双手密切配合,用适当的力量,使头部向右侧转动(可感到指下棘突向左移动)。
要领:偏歪棘突要检查准确,左右同时用力,密切配合.要出现指动感。
主治:棘突偏歪,颈椎病。能使偏歪棘突复位。
【 文献出处】 王志仪.功法推拿f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47 52

【 手法名称l 颈部痛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平滑指压岗上1 穴,深部滑动指压颈椎上反应压痛点(多在横突部)。若效果不佳,可于治疗点针刺。
【 主治疾病l 颈部痛。
【 文献出处】 丁季峰主编.推拿大成〔 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514

【 手法名称】 综合按摩法
【 手法操作】
1
‘点按常用穴以右侧为例。患者正坐,术者点按、点揉大肠经的曲池、小肠经的小海、天宗、肺经的中府、胆经的肩井,以松解肌痉挛。
2
.压放缺盆穴术者拇指放于患者锁骨上窝缺盆穴处,按压l 分钟,再向后内侧按压1 分钟。患者拇、食、中三指有麻木感,当手指放松后,患肢有热流感者为佳。
3
.压放极来穴患者右臂高举伸直,术者左手持患腕背侧,并向上牵引,右手拇指用力按压极泉穴(心经),患者拇、食、中三指完全麻木,然后患者放于旋后位,掌心向上,徐徐下落至30 。外展位,继续按压1 分钟。放松拇指后患者立即感觉有热流通过上肢,有舒畅麻木无力之感。
4
.搓操患臂术者以两手全掌着力挟住患臂,自上而下地快速搓揉。
5
.前屁后伸运动术者站在患者一侧稍后方,一手扶头顶,一手用拿法,拿捏两侧胸锁乳突肌及颈后部肌肉,边拿,边作头部屈伸运动。
6
.揉压新没、大推新没穴位于风池(胆经)直下方,后发际下一寸五分处。术者两手拇指按于该穴,作半环圆揉动1 分钟。然后双拇指揉颈后两侧肌肉,自上而下反复2 3 次,按压大椎穴。
7
.手牵提端旋转法术者立于患者背侧,两臂尺侧置于患者肩顶部,两手掌托住下领托住向前上拔伸牵引头部,并用拇指在两侧风池穴徐徐用力挤按,然后在牵引下后伸其颈。接着在轻度牵引下,先颈部稍前屈,做左右旋转各一次,转至45 和头前屈后伸动作。手法要温柔和缓,不可猛烈旋转头部。
8
.压颐极肩术者位于患者健侧后外方,将左手扶于患者病侧头顶,右手扶住患侧肩顶上部,两手向相反方向分离,以牵拉其右侧项部,同法施于左侧。然后用两手食指、中、无名三指旋转按揉颈后两侧。
9
.挤压颐后肌术者立于患者前方,将两拇指虎口大鱼际部推按头部至颈后部,然后两手手指交叉,以手掌部挤压颈后肌30 秒钟,反复2 3 次。
10
.捏拿法术者大拇指与四指相对成钳形,捏拿双肩至项部肌肉,反复2 3 次。治疗后患者觉轻松愉快。以上手法2 1 次,每次15 ? 30 分钟,10 次为1 疗程,一般2 个疗程。一349

势中国资柱推拿手法全书份

【 文献出处]包来发.百家推拿经验集汇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l 5 : 105 106

【 手法名称】 颈、背部推拿手法
【 手法操作]
1
.从双风池穴开始,提拿、揉按颈部两侧肌肉,以拇指指腹从风府穴开始揉、按颈后正中一条线。亦可用双掌根提拿颈部肌肉。从颈基底部开始,向肩两侧提拿斜方肌,拇指按压斜方肌肌腹,双手掌搓斜方肌及颈基底部。掌根揉双肩脚区肌肉,拇指按压肩脚骨内缘,及颈椎、上部胸推旁夹脊穴。
2
.点风池、风府、肩并、天宗、大椎以及痛点。
3
.摇颈椎,活动颈椎,拔伸颈椎,斜扳颈椎。
【 主治疾病】 肩、颈背疲劳、颈推病、落枕、颈、肩、背肌筋膜炎。
【 文献出处1 薛传骚,姚红主编.现代推拿学汇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 99

[手法名称】 牵引下正骨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坐于牵引椅上,套上牵引颈托升固定好,头向前倾巧。进行牵引。术者站其后,双手扶其双肩缓慢向后拉至一定角度,再缓慢向前推至垂直位,嘱患者双上肢随身体摆动而前后摆动,颈肌要放松。l 2 分钟进行正骨手法:
1
.推正法用于前后滑脱式错位者及左右旋转式错位者。术者双拇指按于其后突的棘突两旁,或两拇指分别置于左、右偏向不同的2 个棘突旁,向前推动时双拇指加力推正之。2 .摇正法用于中、下段颈椎左右旋转式错位者。选用复位角度时,先将患者向后拉至某一角度,嘱患者双手抓住牵引椅后脚上.以保持颈椎前屈角度,选好“定点”,进行摇头或摇肩手法复位。以C4 5 椎间关节旋转错位为例,触诊C4 横突偏右,c5 偏左,取牵引角度30 ' ,术者左拇指按其C4 右侧隆起之横突,右手推其右肩向后,重复2 3 次。亦可有转动头部达一定角度,作一“闪动力”使其复正。
3
.搬按法用于侧弯侧摆式错位型。术者一手虎口扶于患者错位颈椎旁隆起处作一“定点”,另一手握患者对侧手腕,徐徐用力向下推使患者头部侧屈约20 左右,然后轻轻还原。重复上述动作2 3 次。
4
.扳肩膝顶法用于颈胸交界,以胸椎上段后凸为主滑脱式错位。术者用一膝顶靠后凸之患椎,双手扳于其两肩前,待患者放松时,术者手足协调,膝向前上顶,双手后扳,此时可闻“喀”的响声。
【 注意事项1 多关节错位者用手法将上位颈椎错位复正后,可采用牵引下正骨法治疗中下段颈推,根据需要,“动点”用动头或动肩,“定点”选棘突或横突均可。
【 主治疾病]颈椎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变性并发推体滑脱式错位、颈椎倾位仰位式错位和混合式错位。
!文献出处J 钟士元主编.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1 19 121
350 -

需第十七幸脊杜常规推拿手法蕊

第二节腰背及骨盆部的常规推拿手法

【 手法名称!【 手法操作】 1 一咽喉病2 .腹膜病3 .子宫病4 .卵集病【主治疾病】 【 文献出处】

肿胀类疾患的治脊疗法

此乃中段胸椎致病。校整T5 及中段颈椎,刺激竹(用震荡刺激)。此乃L2 致病。校整T6 、竹、TS 79 T10 Tll T12 LI LZ
校整I - 4 。震荡刺激全部胸椎,或Ll 、谧棘状突起部,则子宫收缩。校整口。以上所指颈椎,胸椎,腰椎,皆指在棘状突起部轻叩或压迫而言。肿胀类疾患。
范风源.慢性病按脊疗法「M 〕 .上海:科学书报社,1953 : 24 25

【 手法名称]腰部推拿法
【 手法操作]
1
.部位腰椎、荐椎和尾椎Q
2
.顺序由腰椎起,经过荐椎,至尾椎止(图17 4 )。
3
.联系这样手法,和“按摩法”、“拍法”、“打法’,、“分法”有联系。
4
.治疗原理腰酸痛多系劳伤,用“平推法”医治:
① 保持温养力,调节体温;② 增进兴奋性,培养二元(二元是元阳,元阴。元阳就是肾气,元阴就是肾水);③ 通经活络,扫除血行障碍;④ 去郁苏困,促进代谢机能。因此,能治腰酸痛。[主治疾病l 可治腰酸痛(腰部肌肉疲软疼痛【 文献出处l 陈宇清,新推拿十八法详解【 M ]

17 ? 4 接部1 .腰椎召.荐椎户.尾椎.推时由腰椎至尾椎

,叫做“痉痛”是一种过度刺激的反应)。.郑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7 : 3

【 手法名称】 腰部损伤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俯卧位),医生于身后施术。施术时,医者以双手拇指按住脊柱两旁一寸许,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之上方(2 ? 3 寸处),作自上而下或自内上斜向外下方向进行理筋,理至能眼穴部(即魏部)给予镇定,如此交替数次以散塞滞。在理筋过程往往可以发现有疼性索状肿物(或筋结),此时可于肿物局部施行分筋理顺之。此种肿物多出现在魏眼穴附近,所以在检查时须特别注意常发的部位。操作时也可边分筋边理顺,分而理之,理而分之,相辅而行,以便使停滞之气血宜散畅通。继分筋之后可采用腰部外磨法坦活动其关节,行此法时患者取坐位,医者则在患者背后,医者一手以拇指按压腰后病变处,另一手置患肩上以推动患者作腰部旋转活动。在外磨过程中手指往往会摸到有物(如筋结、筋移位、筋硬化等)往来滑动,进行这项手法能促使此种不正常的筋变恢复正常,以解除痛苦。外磨后再行弹筋法,一一351

雷中国脊枉推拿手法全书嫌

般腰部多采用背筋、腰筋等处,但如因筋过于僵硬提弹不起,不能运用弹筋手法时,可以拨络代之。最后再行下肢滚摇手法以疏通筋络,最后以躁膝镇定法(医生将侧患下肢搁置医者之腿上,一手按压患膝,一手握患侧足之断前部,两手同时用力,迫使足躁背屈而膝关节保持直伸,停留片刻)结束。
[主治疾病]腰部损伤。
【 文献出处】 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M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 53

【 手法名称]腰背部行痹、筋痹、痛痹、着痹、肌痹的操作方法
【 手法操作l
L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居于侧(顺经操作为宜)以推法、滚法或擦法顺着腌胧经及督脉经路线,上下不断地往返施行,接着以双手拇指按风门、肺俞、隔俞、胃俞、肾俞及环跳穴。在施行手法治疗的同时,可配合舰关节后伸的辅助动作,即医者一手欺住患者腰部一手将患者大腿向上提。
2
.患者取坐势医者居于侧,一手置于患者肩部配合其俯仰动作。一手用滚法施子腰部。最后用按、搓两法施于腰部而结束之。
【 主治疾病】 腰背部行痹、筋痹、痛痹、着痹、肌痹。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 121

【 手法名称【 手法操作

胸腰椎扭挫伤整复术
因腰部损伤症各有不同,所以使用的手法亦有不同,现分述如下:1 .高处堕落或跳跃而挫伤胸部(背部)及腰

田竹一5 脚腆椎撞伤整复法

部者,令患者俯卧于床上,两腿伸直。在胸部垫一小枕,使其胸部突起,腰部成凹形。一助手固定身体上部,不使其摇动。医者站在患者侧面,用双手先按腰部两侧肌肉(即太阳膀跳经之循行线),反复推按五分钟。再用手掌按压肿胀外,开始要轻,逐渐加力(图17 5 )。这样能使经络通顺。术后令患者卧于硬板床上保养;内服活血散,外敷膏药或止痛膏。2 3 周可愈。2 .腰肌扭伤而不能直立者之整理手法:令患者俯卧于床上,助手扶住患者不使其摇动。医者先在肾俞和志室穴当中用手将肌肉向中间推动,

反复在压痛点推动5 分钟,再用一手搬其患者腿向上缓缓提动,另一手压腰椎部。如此将患腿反复向上搬动3 4 即可(图17 6 )。稍待片刻,患者即能站直。
对此症还可以用另一方法:令患者面对墙壁,双手举起扶在墙上,患者腹部向前突起。医者双手按腰部痛点用力推压,反复操作十分钟即可(图17 7 )。
3
.扭伤腰肌,身形向侧面倾斜之治疗手法(如患者右侧扭伤,身形向左侧歪斜):令患者右

侧向上侧卧于床上,使双膝关节成屈曲形状。医者双手分成八字形掌(图17 8 ) ,按在腰部,- 352

瑰第十七拿资柱常规推拿手法姗

17 一‘腆肌扭伤彼复法

17 一,腰肌扭伤治疗手法

使用指针疗法,缓缓用力向下压迫,2 分钟换一次位置,取膀肤经之三焦俞、肾俞、志室穴,15 分即可,疗效良好。
4
.腰部直挺而不能向前弯曲者,手法有两种。
(功令患者双手把住床框或凳子(图17 9 ) ,医者双手按住患腰痛点,局部按摩推拿,然后再用指针疗法,取肾俞、志室、脾俞穴,使经络通顺,肌肉松缓。

17 一吕盛肌扭伤的指针疗法

17 一,接部指针疗法

( 2 )令患者坐凳上,尽量向前弯曲,医者用双手环扣腰部,缓绥用力向上提(图17 10 ) , 使腰部肌肉松弛,连提3 4 次,当时患者必感轻松,有显著效果。对年轻妇女或孕妇不可使用此法,可用坐式,尽量使患者腰部向前低垂,腰肌得到牵引,医者站在患者背后,双手用八字掌,顺次向中间推动腰椎两侧之肌肉(就是足太阳膀胧经循行线,图17 11 ) ,用手法15 分钟后,休息片刻,再反复以此法按摩,这样腰部便能自然向前弯曲(图17 12 )。使用此法对能直不能弯之腰肌扭伤效果良好,〕
5
.风湿性腰痛用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内服独活寄生汤,并配合针灸,取穴肾俞、志室、上落、委中,用艾火多灸肾俞与志室穴。
l
注意.项】 对肾虚腰痛,可服健步虎潜丸,六昧地黄丸,不须使用手法。
【 主治疾病I 胸腰椎扭挫伤。
- 353 -

雳中国脊桂推拿手法全书费

1 ,一11 腰部肌肉八字傲法

【 文献出处l 221 227

陈占魁著.陈氏祖传正骨手法「Mj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3 :

【 手法名称]腰部疾患的治疗手法
t
手法操作1 操作步骤如卜。
1
.患者俯卧,先用滚法在患侧腰部施治,在使用滚法时可配合后伸〔 后抬腿)被动运动。操作时间3 分钟。
2
.同上势。再用按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选用拇指按,掌根按或肘按法在患侧上下按3 · 5 遍,本法和上法在治疗时要轮换使用,重复2 3 次。
3
.患者坐势。在腰部使用滚法,并配合俯仰运动。时间约3 分钟。
4
,同上势。在腰部患侧使用小鱼际擦法,以热为度,并可配合热敷法。
【 注意事项】 以上四种操作在临床应用时,不一定要每种疾患都全部用上去,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般只用2 3 种即可)。手法的轻重和被动运动的配合也要从实际出发来决定。如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疼痛及运动障碍,但疼痛和障碍的程度在不同病例上却大有区别。因此在治疗时,对于疼痛剧烈、运动障碍严重的患者,就适宜用较轻柔的手法,如推法(或轻的滚法)和掌按法等;反之对疼痛和运动障碍较轻的患者,就可用较强的刺激的手法,如滚法、拇指按或肘按法等。操作步骤一般是先用1 2 种,效果不显著时,再加用第3 种和第4 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操作,在临床上有了新的发展,不但提高了疗效,而且使治疗时间和疗程大大缩短。操作方法如下:腰后伸坚持0 . 5 1 分钟;斜扳法左右各1 次;屈膝屈髓和直腿抬高数次。
[主治疾病]腰部疾患如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腰痛,腰背劳损等。【 文献出处1 上海中医学院编.针灸新医疗法推拿学[M ]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1971 : 92 93

【 手法操作】 病人俯卧.医者立于病人胸侧,面向病人头部。

1 .抚法
- 354 -
医者以两手全掌着力,从病人脊椎两侧“大抒”穴开始,沿膀既经向下直抚至两

漪第十七拿脊柱常规推拿手法漪

腰眼处,然后两手由腋侧轻抚收回原处,反复操作多次(图17 13 )。再沿肩脚骨下边缘,从内向外抚至腋下,然后顺肩脚骨上缘轻抚问原处,反复操作多次。

17 12 整疗后腰部自然向前夸曲

l ,一13 抚法

2 .掌揉法医者以两手全掌着力,沿病人脊椎两侧膀耽经自上而下地施以环形揉动。此法有祛风止痛之功。
3
.压法医者以两手大拇指着力,从病人大抒穴开始,沿膀胧经向下直压至膀胧俞附近。再从大椎穴开始,沿督脉经向下床至腰俞穴(图价一14 )。
4
.拐时压医者以拐肘着力,从病人大椎穴开始,沿督脉经向下压至阳关穴,再从大抒穴开始,沿膀胧经压至肾俞穴〔 图17 15 )。脊背和胸腹之疾患,以拇指或拐肘在此两经上取穴点压或顺经按压,均可收到一定疗效。

17 14 拇指压法

17 15 拐肘压法

5 .抓法医者以手之全掌与五指指肚着力,从病人大椎穴开始,沿督脉向下用力抓至腰能

部,反复操作3 4 次(图17 16 )。

6 ,叩打法以拳叩、切击两法为主。操作时,应以腰部为重点,可重力叩打之,8 12 肋间

区应轻叩(心脏病患者应禁叩)。若腰背部风湿酸痛发板者,可加拿肩脚内缘之两大筋。

7 .运动法以按腰搬肩法、按腰搬腿法为主,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其他腰部活动法治之。( I )按腰搬肩法:医者以一手按住病人下腰部,另一手向后用力搬动其肩,使其腰部得以一355

靡中国务枉推拿手法全书瀚

扭转运动(图17 17 )。

17 16 抓法

17 17 按腰搬肩法

( 2 )按腰搬腿法:伸缩运动(图17 18 )

医者以一手按住病人腰部,另一手向侧后方用力搬动其腿,使腰部得以

【 主治疾病】 腰背风湿、类风湿、肥大性脊椎炎、肋间神经痛,以及腰背部一些器质性病变的酸、麻、服、痛等。
【 文献出处】 乳山县海阳所公社卫生院.按摩疗法〔 M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2 : 69 74

【 手法名称】 腰背部动法
I
手法操作】
l
,旋腆法病人坐于床上,医者立其背后,右臂穿过病人腋下,左臂搂其上臂,两手于病人前胸合拢紧握,嘱病人全身放松后,将其抱起作环形旋转仰俯活动。并使左右旋转次数相等(图17 19 )。此法有舒展筋骨、滑利关节、消痪止痛的作用。对腰部损伤,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和闪腰岔气等症,均有显著疗效,是腰椎活动的一种主要手法。

17 18 按腰扭且法

圈竹~1 ,放且法

2 .扭转法(复位法)病人坐于床上,两腿伸直,两臂交叉,两手扶肘,医者立其一侧,以右腿压住病人两腿.嘱其向患侧尽力扭转,医者扶其两肩并用力助之,转到一定程度时稍加用力,一356

袭第+七未资柱常规推拿手法霖

当听到“嘎嚓”一声响时,即说明腰椎得以复位。左右均扭转l 次(图17 20 )。此法对按部筋骨损伤,如肌劳损和闪腰岔气等症,均有疗效。
3
.仰俯法病人仰卧,两腿伸直,医者立于床前与病人两手互握,然后拉病人坐起,并使其两手触及自身脚尖,再令其躺下,拉起,如此反复多次二此法可使腰部及患肢后侧紧缩之筋腿得到伸展和锻炼,以减少步履之牵吊感。对腰部损伤,仰俯或左右旋转不利者,疗效较好。同时还可以此检查病损的轻重,如病人能自行坐起,两手又能触及脚尖者,说明腰腿病损较轻,反之则病损较重。
4
.腰枕引伸法病人俯卧,将右腿拉向左侧,使两腿呈交叉状,医者立于其中,级左手固定病人右腿,右拐肘压于病人右侧环跳穴处。若力量不够时,可以左手扳住床边助之。治疗对侧时,操作相反。此法可使痉挛的软组织得以松弛,并有助于脱出之腰椎间盘复位,是治疗腰椎问盘脱出症和坐骨神经痛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法。
5
.腰推牵引法病人坐于床上,两臂交叉两手握肘,两腿伸直,医者坐于病人背后,两腿夹其下腰部以作固定,两手经腋下穿过,于病人胸前紧紧互握,然后用力向上猛抱,同时左右摆动(图17 21 )。此法有助于脱出之腰椎间盘的复位。

17 20 扭转法

1 , ? 21 腰椎牵引法

6 .伸展法病人两臂平伸,面向墙壁贴墙蹲下,医者立其背后,两手全掌放于病人腰部,以两拇指着力按其腰眼,令病人顺墙缓缓立起,如此反复2 3 次(图17 22 )。此法对风湿性腰痛、脊背发板、仰俯不便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7
.扭动伸展法病人侧卧,右下肢伸直,左下肢曲膝,左半身向外后偏仰,医者立于一侧,一手按压左下肢膝部,另一手按压左肩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冲力猛一按,即可发出一连串之声响(图17 23 )。施术时,可先患侧,后健侧,并使两侧操作次数相等。此法可使整个脊椎及其腰大肌、背阔肌和周围韧带得到强有力的伸展和牵拉。有助于腰椎错位还纳,可使已僵硬的脊椎关节滑利,病变腰推韧带及软组织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对肥大性脊椎炎、类风湿、闪腰岔气及腰脊背部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 文献出处】 乳山县人民医院海阳所分院.推拿疗法[M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 : 18 22

手法名称手法操作

胸部按摩常规
病人仰卧,医者立于病人胸侧。
- 357

袭中国臀柱推拿手法全书傍

17 22 伸展法

扭动伸展法

里.离心性抚法医者两手伸开,以全掌着力,从病人天突穴开始,沿任脉经向下抚至擅中穴。再从胸骨中央处开始,分别向两侧按压至两胁前“云门”穴(图17 24 )。此法有宽胸理气作用,对胸闷、呼吸不畅等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
.揉压法医者以两手大拇指或手掌大小鱼际着力,从病人天突开始,沿胸任脉经自上而下地揉压至膊中穴,再从天突穴两旁开始,沿胸骨旁线自上而下地揉压至擅中旁(图17 ? 25 )。以上两条路线在施术揉压时均应上重下轻。对于胸闷、胸胁疼痛者宜多施术。

17 ? 24 离心性抚法

17 一书揉压法

3 .疏理肋间法医者两手五指分开,紧贴于病人两肋间用力向两侧腋下疏理(图17

26 )。先上后下逐一进行。疗效果。

此法多在抚法和揉法之后施术,对肋间神经痛、叉气等有较好的治

4 .拳甲法医者将左手置于病人胸骨中间,右手握拳用力捶击之,连续2 3 次(图17 - 此法有祛烦、解闷、止痛等作用。
5
,匀点天突穴医者以中指末节勾人病人胸骨上端天突穴内,稍待片刻后将手迅速收回17 28 )。此法对痰塞病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6
.疏法医者以两手四指掌面着力,从病人上胸部轻松地疏至右季胁。当右手疏至“膊

穴时要左右摆动几下(图17 29 )。反复4 5 分钟,此法有舒肝理气的作用。

劝图l ' ' 公(I

【 主治疾病]胸胁不适等症。【 文献出处l 358 -

胸胁疼痛、支气管哮喘、肋间种经痛、呢逆、胸闷、叉气以及一切呼吸不畅和乳山县海阳所公社卫生院.按摩疗法【 M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2 :

徐第十七束资柱常规报拿手法袭

1 ,一扬疏理肋间法

17 27 攀叩法

17 28 勾点天突穴

17 ? 2 ,疏法

74 79

手法名称手法操作

运动法
可根据腰脊活动范围受限制的不同情况,适当选用l 2 种或2 3 种腰部

活动法施术。常用按腰扳肩法和按腰扳腿法,使其整个脊柱得到伸展。

【 主治疾病】 腰背部推拿常规。
【 文献出处】 案长业.推拿疗法[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 49

【 手法名称】 胸椎正骨手法
I
手法操作]
1
.单向冲压法适用于单椎后凸滑脱式错位和侧弯侧摆式错位。患者俯卧,胸前平放于薄枕上,术者单手或双手重叠,掌根置于后凸棘突上(如向右侧弯侧摆者,术者站于患者右侧,双手用力方向偏左前方),嘱其作深呼吸,呼气时,术者用有限度的冲压力,重复2 4 次。冲压法亦可在坐位下进行。患者骑坐于木椅上,面向椅靠背,术者立其后,用右膝关节屈曲顶按于其后凸的棘突下方,术者双手扶患者双肩向后拉,同时右膝适当用力向前顶按。滑脱较重者,加牵引力,患者双手对抱,术者双手从其腋下伸出抓住其前臂,复位时将患者向上端起并向一359

余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袭

后拉,右膝同时顶按。对合并旋转式错位者,顶按后,将患者大幅度向左,右旋转上体复位。此动作由于术者前臂经患者腋下伸出,向左转时将右手向上抬,左手向下,使患者同时作左侧屈体位,较易成功。如法向右复位。
2
.俯卧双向分压法(亦称间接冲压法)适用于某椎向前滑脱或倾位仰位式错位。患者俯卧,胸前垫高枕使成驼背状,术者站其左侧,双手交叉以掌根部分置凹陷病椎其上下二椎棘突处,配合呼吸作由轻渐重的多次适度冲压,由于术者双手交叉用力方向相反,与胸前高枕联合作用,常可将凹陷的胸推撬起。胸椎错位,尤以向前滑脱者,其有关肋骨多见隆起或合并肋软骨炎,复位时亦可借助肋骨的杠杆作用,术者用掌平推法和按压法,将隆起的肋骨下按,按时嘱患者深吸气,有利于胸肋骨小头关节的复位。并注意整个胸廊变形的矫正。
3
.俯外旋转分压法用于胸椎左右旋转式错位。以T6 棘突偏左、T7 棘突偏右为例,患者俯卧,胸前垫薄枕,双手放在躯干两侧,背部放松。术者立其右侧,右掌根置其T7 棘突右旁,左手掌根置其T6 棘突左旁,配合呼吸,当其呼气时,术者双手用适度的冲压力,由于双手用力方向不同,使T6 7 受到旋转力而复位。术者接着转体将左手下移定点于叨棘突右旁,右手移至T8 棘突左旁,重复上述复位动作。如此将各椎间调整达到全部复正为止。
4
.俯卧定向捶正法此法比冲压法安全、柔和些,适用于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儿童。患者俯卧,肩背放松,术者右手握拳,左食指或中指置于偏歪的棘突旁,用拳捶于食指而震动其错位棘突。亦可用器械(或用一特制指形小棒)代替手法捶正,配合背部拍打法进行。此种病情,脊柱失稳较重者,应配合练保健功才能巩固疗效。
5
.悬吊牵引推按捶正法适用于混合式错位者。完成第一步放松手法后,嘱患者双手抓住单杠或肋木(无此装置可在门框上或由助手将患者背起)使身体悬吊起来,术者用掌按压推动其错位胸推和肋骨隆起处,或以拳捶正之。术毕,将患者缓慢放下,不能跳下以免发生新的创伤。
【 文献出处]魏征主编.脊椎病因治疗学[M ] .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 : 105 108

手法名称手法操作

腰椎正骨手法

1 .双手重登直接冲压法适用于腰椎后凸及侧弯者。

枕头把冲压处悬空,腰部所需冲压力大些,术者双肘垂直,

手法操作与胸椎相同,亦可用两个利用上身重量垂直按压,当患者腰肌

放松时加上冲压闪动力,重复2 4 次。
2
.双手间接分压法适用于腰椎前滑脱或倾位仰位者。患者俯卧,于腰推棘突凹陷处的

腹部垫一个10 20 公分高的稍硬枕头。

隆起的棘突上,

术者两手交叉掌根分置于凹陷棘突之上方和下方稍

两手同时向下按压,由于交叉后,其力量方向相反,与垫枕上顶作用,可间接地

迫使前凹的椎关节向上还纳复位,故称间接分压法。
3
.牵抖冲压法适用于前后滑脱式错位、倾位仰位式错位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于治疗床上,双手扶抓于床沿上;第二助手立于床头,双手抓扶患者双腋下,

患者俯卧

上;第一助手弓箭步立于患者足部床边,

将患者稳定于床

双手紧握患者躁部(患者双下肢并拢比较,若左下肢

咚朴娜缪部;若右下肢略长,先握右,部)· 术者右手掌根按于其后突的棘突下瘫嚎炙,梦重朴于右手掌背上(若倾位· 仰位错位者,术者“定点”于错位椎体上一节的棘突处)。嘱思者腰肌放松,术者口令一、二时,第一助手将其下肢牵拉并上下抖动1 2 次.当口一360

需第十七来资柱常规推拿手法豁

令只发出的瞬间,只人同时发出暴发力,术者双手向前上方冲压;第一助手向下用力牵引抖动;第二助手用力拉往患者。先作健侧(略长的一侧下肢),后作患侧(略短的一侧下肢)。健侧牵抖力稍轻,作1 2 次,患侧牵抖力加强,重复2 4 次。手法完成后,再将患者双下肢比较其长短之差是否改善或已正常。根据腰椎变形情况此法亦可仰卧进行(腰椎前滑脱者)或双下肢同时牵抖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
4
.俯外牵引兜肚法适用于第五腰椎I 一五“滑脱症。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腹及骨盆部垫一薄棉软枕,第一、二助手如俯卧牵抖冲压法,但第一助手同时握其双躁部,术者面向患者头部双脚分开跨站于患者臀部左右两侧床上,弯腰将两手从患者腹侧伸向前方,十指交叉挟紧将患者抱住患椎前腹部,当口令三发出的瞬间,一、二助手用最大力向两头牵拉;患者同时用力咳嗽一声,术者突然将患者下腹部兜抱起抖动一下。若手法后症状改善,可重复3 5 次。若无助手,此法可改下式进行,患者仰卧,双下肢并拢伸直,术者面向患者,双手握住患者双躁立于其足部床上,把患者双下肢屈髓90 。并将其臀部提起放下碰击床上,此震击法若有效果,可重复2 4 次。
5
.俯卧摇腿揉腰法适用于全部腰椎综合征各骨关节损害者,是腰椎后关节左右旋转式错位的常规手法。尤其适用于老年人的肥大性脊椎炎,是个有效而安全的手法。此法用力柔和,腰椎后关节顺轴心摇动而逐渐复位。患者俯卧治疗床上,双手分开抓扶于床沿,一助手马步,双手分别抓住患者双足部,将患者双小腿抬起屈膝约成1500 ,膝关节以上平置床上,嘱其腰腿部放松,同时将其双足向左右方向成“二”字形往返摆动,使其腰、臀、小腿成波浪式左右弧形摇摆,此时术者根据患椎错位方向以右掌根部按压“定点”,左手同时作腰部掌推揉法,两人动作要协调,用力相一致。如无助手时,术者左手握住患者腰部裤带作推拉摇动,使患者臀部左右摆动,右手按于其偏歪棘突旁作“定点”阻力。每次摇按揉5 8 分钟。此法常配合其他正骨法进行复位。
6
.坐式旋转摇极法适用左右旋转式腰椎后关节错位者,胸腰椎其他错位类型作辅助手法。以L3 棘突偏左,拼棘突偏右为例。患者坐于方撰上,助手立于患者左前方,用双膝双手挟持患者左大腿,术者坐于患者背后,嘱患者双手互抱,术者右手从患者右肩侧伸出,抓住患者左肩臂部,左手扶按于患者左侧腰能关节右侧,拇指按住巧棘突左旁,嘱患者腰背放松,徐徐将患者拉动向前弯腰并向右转,先左右摇动2 3 下,使患者适应后,将其转至右侧达最大角度时,再加一闪动力转动,左拇“定点”处加阻力。按如上方式作左转方向复位。助手固定患者右腿,术者右拇指“定点”于患者以棘突右旁固定,其余操作同上述程序,将”、4 后关节复正。此法如无助手可令患者骑坐于床上或低靠背木椅上而将其下肢固定即可。
7
,侧卧搬按法(有称抖搬法)适用于左右旋转式腰椎后关节错位者,其余错位类型作复位辅助手法。触诊以讲棘突偏右为例(棘3 左、棘4 右、棘5 左)。患者右侧卧位(先做健侧),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髓屈膝,放于右大腿内侧上,右手放于枕上,左手屈肘放于身旁,头略后仰。术者面对患者立于床边,左手伸直抓扶患者左肩锁骨部,右手掌按扶于患者.、4 棘突处,右肘稍屈按压于其左臀部,瞩其全身放松,术者双手同时轻松地将患者左肩、左臀部作前后扭转推摇2 3 次,待感到已放松后,左手将其肩推向后固定,右肘用力将其臀部向前搬按至最大角度,术者紧收右时,加上身按压的闪动力,常可听到腰后关节“喀嗒”响声或在右手掌触及其L3 4 后关节还纳时的弹跳感。患者转为左侧卧位,重复上述搬按法,此时术者以左手按扶其M 5 棘突上,复位方法相同。
361 -

辘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靡

8 .俯外按腰搬腿法适用于旋转并反张(后突)的腰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哄棘突偏左后突为例〔 棘3 右、棘4 左后突、棘5 右)。患者俯卧,双下肢伸直,术者立其左侧,左手掌按于M 后突的棘突左旁,右手将患者右膝及大腿托起后伸,井渐搬向左后方,术者两手同时徐徐用力,并抬起放下往返2 4 次,待其适应,腰部放松后,将其右下肢搬至左后方最大角度时,左掌加大按压力,右前臂加“闪动力”将其右下肢再加大而有限制的搬动一下,复位动作完成。其余类型错位可参阅此法类推。
9
.艳膝滚动法(不例翁复位法》 适用于腰椎向前滑脱,腰轴成角变形者。患者仰卧,以软枕护头部,双手交叉将双膝紧抱(屈髓屈膝),术者站其右侧,左手托其颈部,右手抱其双膝,将患者作仰卧起坐,而后坐后而又卧下,往返滚动,且每次卧下时将患者用力抬起臀部,臀部一次比一次抬得更高些,使过伸的腰轴在运动中渐次复位。
10
.背免法属民间传统疗法,具有自身牵引(双下肢)及摇正作用,但无“定点”,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无助手、无牵引器械时采用。患者与术者背靠背站立,术者双肘与患者双肘交叉扣紧,术者弯腰将患者背起双足离地,然后作左右晃动、_上下颤抖等动作,约2 5 分钟结束。
[文献出处】 魏征主编.脊椎病因治疗学〔 M 〕 .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 : 108 113

【 手法名称!能骼关节正骨手法
【 手法操作1
1
.按袄搬肚法适用于能椎向后错位者。患者侧卧位,贴床一侧下肢屈靛屈膝,离床一侧下肢向后伸直,术者立于其后,一手抓扶其骼前上棘部,另一手掌根按于其既椎中部,嘱患者放松腰臀部,术者用暴发力,双手同时一推一拉进行搬按.可重复2 4 次。若为双侧能骼关节错位,另侧同样手法治疗。此法亦可于俯卧位进行。
2
.提誉撞正法适用于能椎向后错位者。患者仰卧,双下肢并拢伸直,术者站于其足部床上,双手同时握住其双躁部,将其双髓屈曲9O ”从床上提起,使其臀部离床10 公分,急速放下,使能推在床上发生撞击,先轻击,适应后可加大撞击力。此法不宜用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3
.屈艘屈膝按压法适用于能推向前错位者。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术者站于其患侧,一手将其患侧小腿抓住作屈艘屈膝动作,在屈骸至最大角度时,另手前臂按于其小腿前侧,作向上、向对侧、向患侧等各个方向用力按压,每按压一次后,双手紧握其下肢向下用力牵拉抖动一下。亦可双下肢同时作此复位动作。
4
.侧卧搬按法参阅腰椎正骨手法。
5
.牵抖冲压法参阅腰椎正骨手法。
6
.分压骨盆法
( l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略分开,术者(或助手)左手按于对侧骼骨部,右手按压本侧骼骨,由轻渐次加力按压。
( 2
)侧卧位,将髓膝微屈,术者站其背侧床边,双肘按压其铭骨部。(卫)、(2 )交替进行2 - 3 次。
【 文献出处】 魏征主编.脊椎病因治疗学〔 M 」.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 : 114 1 - 362

卜-一-- - '

需第十七束脊柱常规推拿手法傍

【 手法名称」郑怀贤治疗腰椎后关节错缝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
【 手法操作]
1
.按压抖动法患者俯卧位,常用手法操作后,以双掌重叠压着患椎部,用力向下按压后,迅速放松,使腰部上下振动,医者手部不离开皮肤,连续按压抖动数十次,力量由轻到重,频率由慢到快,协调而有节奏。重者,在按压时一助手在腋部固定,另一助手握双跺向远侧牵引,并将双下肢抬高抖动或左右摆动。
2
.俯卧位搬腿法俯卧位,术者以掌根或拇指推压患椎棘突部作为支点,另一手抱托痛侧大腿,膝部拔伸,并向正后方或斜后方搬拉或环绕大腿,使腰部受到后伸,旋转应力。搬3 5 次后,一手仍按压腰部,另一手肘臂部托着患者双大腿,作后伸左右摇摆,旋转环绕大腿和腰部3 5 次。
3
.摇摆牵抖法常用手法操作后,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痛侧躁部,一手握胭膝部,逐渐屈膝屈髓屈腰,内收内旋后用力快速牵拉伸直,抖动下肢,反复3 5 次,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屈髓内旋时,使患侧腰臀部离开床面,并向对侧倾斜,使腰、能骼受到屈曲扭转应力,牵抖时力达腰部.使腰骸部受到牵张振动力。此法亦可用于能骼关节错缝。
4
.背抖法立位,医者与病人背靠背,两臂从患者腋下穿过,紧抱握着其上臂,臀部顶于患者腰部,医者逐渐前弯腰,将患者背起有节律的弯腰翘臀,以臀部顶抖患者腰部5 10 次,并配合左右摇摆6 10 次,利用患者下半身的重量,行抖动牵引。
【 注意事项l 术后患者俯卧,于腰背臀部,从上向下作揉、叩击、摩擦手法2 3 分钟结束。
【 主治疾病l 腰椎后关节错缝、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能骼关节错缝。
【 文献出处】 李同生,李国衡主编,中国骨伤科学(卷四:整骨手法学)〔 M 〕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168

【 手法操作】
1
.推腰法
操作:患者卧位,医者站在左侧腰部,成弓箭步,两掌根着力,分推腰眼。
要领:上肢肌肉放松,腕关节伸直,掌根紧贴于双腰眼处,手指任其自然松开,肘关节微屈用肩部力量向下压推,也叫分推腰服法,可用压力能使对方肌肤深层产生感应而体表无不良反应。
2
.揉腆法
操作:两手掌根紧贴于患者双腰间,双手同时向对方作环形揉动。掌揉时手掌与皮肤紧贴不移,该处皮下组织滑动范围适当扩大,用力也逐渐加强。
要领:肩部放松下垂,肘关节微屈,手指任其自然,指间略微分开。腕关节揉动连动前臂,使附着部分灵活地回旋揉动。动作须均匀协调,柔软深透,压力逐渐加大,腕部揉动速度不宜缓、不宜急,中和之。揉后使肌肤深层产生舒适感觉,达到柔软深透的目的。
3
,拿膜法
操作:医者两手四指重登,拿住患者两腰眼,以腕关节摆动带动手指捏拿。
要领:用劲要由轻到重,不能突然用力。动作须缓和,拿的程度以达到酸胀为度。拿后患者感到非常轻松,如拿后感觉疼痛或局部发青,说明用力太大。
363

蕊中国脊枉推拿于法全书需

4 .掌推法
操作:患者卧位,医者站在患者头前方,双掌根及大小鱼际着力,从脊椎两侧大杆穴开始,沿膀胧经向下推,至足腕关节。下肢推时也可用单掌法,在承扶、委中稍加用力。要领:腕关节伸直,手指任其放松。手掌的根部及大小鱼际贴在被操作的部位上,以上臂推动手掌,作均匀推擦。掌的着力部分须紧贴肌表,压力须均匀,掌下除在个别穴位用力外不宜用力太大,以免推破皮肤。须循直线进行,不可歪斜。
5
.重叠揉法
操作:右手掌根着力,左手按在右手掌背上,沿膀肤经自上而下重叠揉各俞穴,在两镜关节处,用两手掌根相对作半环形揉动。
要领:肩部放松下垂,肘关节屈曲,双手重叠,手指自然微曲,以肩部的压力,以腕关节为主动,使附着部分作灵活的环形揉动。动作须均匀柔和深透。
6
.按拨法
操作:医者以大拇指指肚着力,从病人背部大抒穴开始,沿膀肤经自上而下按至承扶、委中、承山。再用拇食两指相对捏拿昆仑、太溪。第二步双拇指指端重叠,外侧面嵌人肌肉和肌腿缝中,循背部膀脱经拨动。
要领:手指握空拳,拇指指峰着力,力量由轻而重,使患者有一定压迫感,但以不痛为宜。按法结束时由重到轻,慢慢地减轻按压力。拨法用力要适当,使病人产生酸胀感。7 .伸筋法
操作:患者卧位,医者肘关节屈曲至45 " ,另一手扶住该手的腕部,用屈肘时突出鹰嘴部分作着力点,从大椎穴开始,沿督脉自上面下至腰阳关、八爵压之。再从大抒穴开始,沿膀耽经用肘部按压各俞穴至环跳承扶。然后迭者右手拿住患者脚腕,左胳臂横放于腿胭窝处,右手将小腿屈曲,向下弯压,用上肢放在胭窝处的杠杆作用.伸展小腿及足腕关节筋键,也称小腿伸筋法。

要领:动作要缓和,压力由轻而重,逐渐增大,所压穴位要准确。8 .担脊法

’操作:患者卧位,背肌放松。医者站在左侧,用拇食两指紧紧捏住脊柱上皮肤,顺脊柱提捏,徐徐向前,每提捏一下,可发出“喀喀”响声。
要领:拇食两指捏起皮肤后,边捏提,边向前赶动而不间断。
9
.顿推法
操作:医者右手掌着力,左手按在右手掌背,沿督脉各椎体刨推式快速推压,根据病人呼吸自上而下至尾椎。
要领:随病人呼吸。呼气时椎压,吸气时抬起,如推刨样。
10
.按梭法

操作:患者卧位,医者站在左侧,右手按住病人命门,

以扭转运动。再用左手按住命门,前臂托住两腿膝盖处,抬起下半身

右手托住病人膝关节,

左手向后搬动病人右肩,使其腰部得向上搬动,交替搬动一次。然后用右

待觉患者腰部肌肉松时,

,使患者胸部着床,右手紧按命门,一按一松,弹动性地按压。

突然改用左肘部压深腰部,并用力向下一压

用力向上,使腰部强力后伸。放下后再用掌揉法揉片刻缓解肌肉。要领:按搬同时用力,力量要适度,弹动性要符合,交叉施术。

,与此同时托住腰部,胳膊一364

余第十七案资柱常规推拿手法霖

11 .扭腰法(科搬法)
操作:患者侧卧位,屈上腿伸下腿。医者站在对面,左手扶住患者左肩,右肘按住俄部,扭转腰部到一定程度。手肘同时向相反方向猛加用力,可听到“喀喀”响声。患者变动上下体位,医者左手拉紧患者右肩,右手推压患者右骸,腰部扭到一定程度向相反方向同时用力,也发出脊柱响声。
要领:患者体位要正确,全身肌肉放松,将腰部扭到一定程度时再同时用力。12 .颤压法
操作:患者卧位,医者双手重叠,横放于脊椎间隙,用颤力一按一压,虚按实压,一虚一实形成颤动性按压。压时让病人呼气,呼出浊气;按时让病人吸气,吸入正气,自大椎穴开始下压至阳关穴。
要领:颇压时配合病人呼吸,排出浊气,吸人正气。力量应根据病情病区不同而确定,不可用蛮劲,按与压配合恰当。
13
.压滚法
操作;患者卧位,医者右手紧握拳,左手掌伸直压在右手拳头上,沿脊椎两侧膀胧经,以左手掌的压力推动右拳滚动,此法也叫大滚法。
要领:肩放松肘屈曲,右手紧握拳,以右手指关节着力。左手掌伸直,压在右拳头上,向前滚动,动作须均匀协调,压力要渐次增强,腕部转动幅度须逐步扩大。
【 主治疾病】 肥大性脊椎炎、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阳痪。
主治:肥大性脊椎炎、腰肌劳损、遗精、阳崖、肾虚腰痛、腰椎间盘脱出症、腰肌纤维炎、腰背板痛、扭伤背脊、小腿转伤、眯肠肌酸痛、足腕关节扭伤、闪腰叉气等。
【 文袱出处」王志仪.功法推拿〔 M 〕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60 69

[手, 法名称l 背腰部疏通经络点穴法
【 手法操作】
1
,穴位大椎、肩并、天宗、肺俞、娟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上次中下落、至阳、长强、膏盲、殷门、委中、昆仑、涌泉。
2
.手法患者俯卧位,着衣不宜过厚,术者位于其左侧。
( l
)平推背腰部,以适应按摩手法的刺激。
( 2
)术者双手拿肩井穴,揉按大椎、至阳,命门、长强穴。
( 3
)按揉风门、肺俞、心俞、隔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殷门、委中、昆仑、涌泉穴。
( 4
)用右手大鱼际或小鱼际部位,揉按背腰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胧经,由背部督脉大椎至腰俞,由膀胧经风门至白环俞、验分至秩边的肌膛2 4 遍。
(匀根据病情,重点按揉至阳、命门、肺俞、心俞、肝俞、胃俞、肾俞、上次中下骼。( 6 )用扣的手法施于背、腰、下肢各部位,再用拳扣砸背腰下肢部。
l
文献出处]‘徐裕才,黄为民.疏通经络点穴法〔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 81 86

【 手法操作了
1
.掌根揉、按脊柱两侧肌肉,掌按脊柱正中,双手重叠推脊柱两侧肌肉,交叉分推两侧肌一365

豁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盛

肉.交叉推、按两侧肌肉。拇指或指l 可关节按夹脊穴,腰部或以肘尖按压。双手交叉揉、按腰部肌肉,横推、纵推八骼穴。
2
.拇指按足太阳膀胧经,夹脊穴、肾俞、八爵。
3
.压腰抬肩,压腰抬腿,摇腰,斜扳,牵抖腰部。
【 主治疾病]腰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稚管狭窄症、腰椎增生性关节炎等。
t
文献出处}薛传疆,姚红主编.现代推拿学[M 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997 : 100

【 手法名称】 骨盆相关疾病复位手法
[手法操作】
1
.拉腿压胭推低法用于砧前滑脱或腰散角过大者。患者俯卧于床沿,术者站在患者左侧,面朝患者,左掌根置于患者腰能部,手指头朝患者足根方向,肘要伸直。术者右手握患者左小腿远端,把其膝屈曲,术者右膝屈曲,置于患者左腿胭窝部。术者将患者左小腿向上拉,右膝把其胭窝部下压,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术者左手骤然下推,其方向由后向前,兼带由上向下,此手法可重复2 3 次。
2
.压嫂膝托孤法用于肠前滑脱或腰册角过大。患者仰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颈后,两腿弯曲,双膝靠拢,贴近腹部。术者站于患者右侧,左手掌及前臂压在患者两膝之上,术者上腹部压在自己左前臂背侧,右手从患者两脚之间穿过,手掌置于患者能部。术者的右手掌将患者能椎尽量往上拉托,使患者腰能部屈曲,而术者左手及腹部下压于患者双膝,术者双手用力,如此重复2 3 次二
3
.内旋腿矫正法用于能骼关节前错位造成的同侧下肢内旋者。以右能骼关节前错位引起右小腿内旋为例,患者仰卧位,术者站其右侧,先整复右骼骼关节错位后,患者右下肢仍内旋时,术者右手握患者右小腿下方,左手置于其右膝,先将患者右膝妓关节屈曲,再使能关节外展外旋,尽量靠近床面水平,最后用力把患者右下肢拉直,可重复2 3 次。
4
.外旋腿矫正法用于能骼关节后错位造成的同侧下肢外旋者。以右能骼关节后错位为例,术者先整复右骸骼关节后错位后,患者改为仰卧,若患者右下肢仍外旋时,术者站于其右侧,右手握其右躁上方,左手掌置其右膝,先将患者右膝骸关节屈曲,再使俄关节内收内旋,尽量使其右膝靠近左下肢,最后用力把患者右下肢拉直,可重复2 3 次。
5
.压腿对杭复位法用于耻骨内上移错位者。以左侧耻骨内上移位为例,患者仰卧,左骸移至床沿,左大腿外展并滑下床沿;左手屈曲握紧自己右肩以保持躯干平衡。术者站于床左侧,用双侧膝内侧轻夹着患者小腿下方;左手置于患者右骼前上棘附近,右手放在患者左侧骸骨上面。术者双手向下压的同时,嘱患者把左膝向上用力抬起,坚持3 5 秒钟,放松后再重复3 5 次。
【 文献出处l 钟士元主编.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fM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148 150
366

兼第十七柬资柱常规推拿手法扮

第三节软组织劳损的常规推拿手法

【 手法名称】 腰椎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手法
t
手法操作】 以病点在腰二椎右侧软组织损伤,横突突起高于左侧为例。
1
.坐位疗法患者正坐。医者坐在患者的后面,用左手扶握右肩部,用右手拇指平行置于病点的腰椎第三横突部,四指并拢回拇指之力,在左手向后搬动肩部时,腰部也随之晃动后旋,令患者放松腰部,右手拇指借病人旋转之力内推前滑,拇指下感觉有微动即复位。复位后,医者用拇指从上而下理顺肌筋,用手掌斜下方推之疏通气血,手法完毕。
2
.俯外位患者俯卧,下肢自然分开,手往头前伸,医者左手掌按于臀部,右手五指分开平放于脊柱胸椎H 12 偏左侧方,左手下压,右手往上方用适当力猛推,手下有微动感后缓手,查右侧第砚横突是否与左侧横突平行对称。如对称则复位。如横突还高于左侧,再用右肘关节用适当力下压右滑即能复位。手法完毕用舒筋活血药或用中药热敷即可。【主治疾病】 腰椎软组织损伤。
【 文献出处】 罗金官著.罗氏正骨心法秘诀汇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 30 - 3l

【 手法名称】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手法
l
手法操作】
j
.点穴、按摩、理筋、分筋手法
( l
)指压法:又名指针法,以指代针对经穴或压痛点作按压掐揉,由轻到重,持续片刻。这是一种重要的手法,尤其对神经干支通行的部位,此法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 2
)弹拨法:又称拨筋法。通常用手指与肌肉肌睦交叉往返拨动,多用于颈肩部长条肌肉与肌膛处,具有松解肌痉与去除粘连的功用。
3 )提捏法:以拇指与四指相对成钳形,将体表部位之肌肉作合力反复捏拿提起。多用十斜方肌、腹内斜肌、股内收肌等扁形肌,作用面大,有较好的放松肌肉作用。
' 4
)抨顺法:又称理法或顺法。在拇指点揉下沿肌肉走行推持。常用于腰部深层肌肉与下肢肌肉,作用点深浅由指力强弱而定,具有解痉消肿作用。
2
.正骨手法
( l
)推椎扳法:如腰部推扳,病人俯卧,一手指按压伤处小关节部,另一手向患侧扳动健肩或健腿,使脊柱过伸位旋转,达到脊柱小关节复位及周围肌肉松解目的。常用于腰椎小关节损伤的治疗。
( 2
)拔伸法:即牵引法。沿骨骼长轴行相对拔伸,使挛缩的肌筋、关节囊与韧带伸展弛张,扩大关节间隙,使其易于复位。常和指压法并用施治于腰部、腕躁部肌肉肌膛与关节损伤。( 3 )旋转法:以脊柱为中轴,使头部或躯体发生回旋扭转,达到脊柱小关节复位与松弛椎旁肌肉痉挛目的。常用于颈腰部小关节损伤。
( 4
)顿拉法:利用髓膝或肩肘双关节的瞬间屈伸动作,使患部产生拉伸应力,达到松解肌痉、去除粘连及关节复位目的。多用于肩胸部软组织损伤。
- 367 -

余中国资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 注意事项J
1
.手法选择与施力轻重:前一类手法较柔和,靠连续刺激积累而生效,用于肌肉肌腿急性损伤或发病者比较适宜;后一类手法较强劲,靠瞬间应力作用达到肌筋松解与小关节复位,适合于慢性损伤者或颈腰部脊柱小关节闭错者,但小宜反复采用。施力轻重,要视患部深浅、病程长短、肌痉挛严重程度以及病人体质强弱而定。对于深部病变、病程较长、肌痉挛明显或体格强壮者,手法宜重些,往往可多种手法并用,以增强功效。
2
.完整的治疗,应包括松解、稳定、练功三个阶段,做到合理衔接,有机吻合。急性软组织损伤或颈腰部小关节损伤,在治疗中稳定阶段不可少,但习惯上对其认识不足,不能像对待新鲜骨折那样重视,往往过早地负重或练功,其结果是有害的,它使损伤性炎症迁延连绵,成为经常复发的病理基础。如腰椎小关节闪错,一旦腰部深层肌被松解,小关节排列紊乱得到纠正,就需静卧l 2 周,使小关节及其周围组织避免剪应力影响,待腰痛缓解后始可进行腰背肌锻炼。
3
.对于有软组织感染性炎症,脊柱骨关节结核、肿瘤、化脓性骨髓炎、萦痛、血小板减少症或有出血倾向者,应禁忌手法治疗,妇女妊娠或月经期间也不宜施治手法。
I
主治疾病】 软组织损伤。
【 文献出处】 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 M 〕 一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 8 % - 897

【 手法名称】 软组织劳伤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1
.颐部软组织劳伤推拿手法及操作
( l
)一指禅推颈项部:患者端坐,医生站立于患者侧后方,一手扶持患者头项部,另一大拇指端着力,自头颈交界处后侧、后外侧沿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脆经循行从上脚下,往返移动,重点在风池穴和病患部,时间5 6 分钟。
( 2
)滚颈项肩背部:患者正坐,医生站立患者侧后方,一手扶患者头项部,另一手掌小鱼际缘接触患者体表行滚法,操作5 分钟,然后,在一手做滚法的同时,另一手配合做颈椎的被动屈伸、侧屈、旋转活动。
3 )按揉颈项肩背部:患者正坐,医生站立于患者后方,以一手大拇指指腹着力于颈项肩背部的肌部,轻柔地按揉5 分钟,如患者颈项肌强硬,肌张力较高,可适当延长操作时间。( 4 )拿颈项部:患者端坐,医生站立其侧后方,一手扶患者头项部,一手虎口张开,五指伸直,以平坦的指腹着力,大拇指位于颈推侧,其余四指位于颈椎另一侧和大拇指相对,保持手指伸直位逐渐内收用力夹捏颈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以夹捏组织愈多愈佳),然后腕关节背伸,提起所夹捏组织,大拇指和其余四指松开,让所夹捏组织逐渐从手指间滑出,自上而下,从风池穴开始,动作连绵不断,力量由轻到重,由重到轻,一直到颈肩交界处共3 遍。
5 )弹拨按揉颈项部:患者端坐,医生站立于其背后,以一手大拇指指腹着力于颈椎一侧,虎FI 张开,像拨琴弦样拨按揉患部软组织2 3 分钟,手法要深沉缓和,力量透达深层,以患者有较强烈的酸胀感为佳。
( 6
)点穴:用一手大拇指腹分别点按风池、风府、大稚、肩井、天宗等穴5 分钟,有较强烈的酸胀感为佳。
- 368 -

镌第十七率资杜常规推拿手法贾

( 7 )理筋:患者正坐,医生站立于患者侧后方,一手揉捏患者两侧颈项部,再按肌纤维方向理顺5 分钟即可结束治疗。
2
.背肩钾部软组织劳伤推拿手法及操作
( l
)用一指禅推法、滚法及轻柔的按揉在肩脚背部治疗9 10 分钟,使紧张的肌肉逐渐放松。
( 2
)点按风池、大推、肩井、秉风、天宗等穴3 4 分钟。
( 3
)拿肩并,患者端坐,医生站立患者后方,用双手五指拿法拿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肩井穴l 分钟,以患者有酸胀感为佳。若患者肩部肌肉强硬,疼痛明显,可延长本法操作时间。
( 4
)用较重的按压、弹拨、揉捏法在肩脾背部治疗,在肩脚背部特别是肩脚内上角附近寻找敏感压痛点,指下可有条索或结节状反应物,在其上施加弹拨按揉手法2 分钟,最后按肌纤维走行方向揉捏2 3 分钟,以理筋。
( 5
)用滚法、按揉等轻柔手法施于患部5 分钟,最后医生用一手掌尺侧缘沿肌纤维方向来回做擦法,以透热为度,可涂适量润滑油或配制药膏,通过药物渗透加强疗效。
3
.腰部软组织劳伤的推拿及操作
( l
)第一种方法:取肾俞、大肠俞、八落、秩边等穴。用滚法、按法、揉法、拍法、擦法。令病员俯卧。医生站于一侧,沿病员腰部两侧膀胧经用较重刺激的滚法上下往返治疗5 6 遍。然后用较重刺激按、揉大肠俞、八骼、秩边等穴。再直擦腰背部两侧膀耽经,横擦腰能部,均以透热为度,最后拍击腰背部两侧能棘肌,以皮肤微红为度。酸痛较重者可再在患部加热敷。( 2 )第二种方法:
① 滚法:患者俯卧,胸上部垫枕,两上肢放于枕边。躯干、肌肉放松。医生立于患者左侧床边。一手掌小鱼际缘接触患者体表,在下背部和腰部,用探沉的滚法,沿督脉和膀胧经自上而下,操作10 12 分钟,疼痛明显部位及筋肉胀硬部位宜多滚。
② 按揉弹拨:接上势,医生用两拇指指腹按揉弹拨膀耽经背部主要穴位,在疼痛明显处稍加力,操作4 · 5 分钟。
③ 拍法:医生双手虚掌,以手掌边缘为用力点,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沿既棘肌顺序自上而下,操作3 5 分钟,以皮肤微红为度。
④ 推法:用掌根紧贴能棘肌自下而上,用力沉稳,速度缓慢而均匀直线移动,操作2 3 分钟,疼痛明显处可加按压。
⑤ 斜扳:患者侧卧,上腿屈起,下腿伸直,医生用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或一手抵住患者肩后部,另一手抵住铭前上棘部。把腰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一下,有时可听到清脆响声,必要时令患者改另一侧卧位,取同法。⑥ 牵抖:令患者俯卧,肌肉放松,一助手托住腋窝向上牵拉,医生立于床尾,两手把握两躁部牵引,在牵引的基础上抖动数下,连作数遍。
【 注愈事项】
1
.推拿疗法一定要轻柔,符合手法基本要求,切忌暴力。
2
.腰部斜扳法,操作时忌生拉硬扳,务必稳、准、干脆,切忌追求弹响声,以免发生意外。3 .本病常需配合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尤其是因风湿、类风湿等病引起的颈背腰部疼痛,应配合中药内治法、针灸等治疗。
369

余中国臀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4 .本病常因疲劳、受风寒、湿邪侵袭或外伤而易复发。一般病程较长,病人需坚持治疗,每口1 次,亦可隔日治疗】次,如能坚持2 3 个疗程,则疗效显著。
5
.推拿治疗应与自我按摩相结合。除医生推拿手法治疗外,可指导病人适当地进行自我按摩,如摩、拍、按、捏等轩柔手法作用于颈、背、腰部肌肉组织。
6
.推拿治疗的同时,应指导病人纠正不良习惯的姿势,避免颈、背、腰部疲劳.注意颈背腰部保暖,指导病人适当地进行颈、背、腰部肌肉锻炼,如进行与工作体位反方向的肌力调节操作,使之形成制度,并持之以恒。
7
.睡眠时枕头高度适中,不宜高枕。
【 文献出处】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601 603

[手法名称l 脊柱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1
.脚课法
( ]
)颤压法:病人俯卧位,躁部垫一枕头,双上肢屈曲抱于胸前,术者手持木棍,一只脚横放于腰能部,另一只脚横放于腰部,全身放松,上下用力颤压3 分钟。
( 2
)一字形颇压法:术者将脚分别竖放(与上法脚的位置成90 " )于患者腰骼部和腰部。上下颤压2 分钟。然后腰能部脚不动,另一只脚沿腰背下肢移动颤压1 分钟。
( 3
)推法:用一只脚横放于背部,由上向下推至下肢,反复7 10 遍。
( 4
)抖法:一只脚放于背部,由上向下快速抖动3 分钟,两脚交替使用。
( 5
)牵引法:两助手分别牵拉上下肢,术者单脚放于腰部,两助手协调同时用力,每次持续用力牵拉]分钟,反复3 5 遍。其整个治疗过程,隔日治疗1 次,5 次为1 疗程。两次疗程间休息5 天。
2
.生物全.息疗法先按揉腰穴(在第一肠骨内侧缘,拓骨头相当于头穴,基底部相当于足穴。头穴与足穴之间中点为胃穴,足穴与胃穴之间的近足部1 / 3 处之点为腰穴)3 5 分钟,后按“腰椎反射区”(双足脚弓内侧、沿第一楔骨至舟骨下方一段为腰椎反射区)3 5 分钟,对侧亦如此。上述手法每日l 次。
3
.尾推按摩法患者取屈膝俯卧位,暴露出肛门,术者右手带一橡皮手套,中指涂少许润滑油,慢慢插人患者肛门内,触摸尾椎前方,此时患者常于尾椎的1 2 处有明显地触痛感,术者用手指于痛点轻轻按摩30 秒钟,然后嘱患者身体向前,下肢伸直成俯卧位,术者中指向上慢慢退出肛门,手法结束。术后患者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
【 文献出处】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614

第四节脊柱被动运动类推拿手法

【 手法名称j 髓部〔 包括能骼关节)的被动运动[手法操作1

1 .屈膝屈忱和直腿抬高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一手握住患侧足踩部,另一手先使患侧膝关节屈曲后再加压于膝部向下欺压,作屈膝屈舰的被动运动;继则将握足躁部之手以其肘窝托一370

需第十七象资柱常规推拿手洛舞

住患者小腿,将撤压膝部之另手使患侧膝关节挺直,作直腿抬高的被动运动,幅度须由小而大,但最大不得超过直腿与躯干间9 护的角度(图17 30 )。另外,可令患者取侧卧位,以患侧下肢放在健侧上面,医者一手作屈膝屈髓和直腿抬高的被动运动,另一手在患侧腰部、臀部环跳穴部位和下肢后外侧用滚法(图17 31 ,图17 32 )。
2
.后抬腿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一手托住患侧大腿部,另一手在腰部或臀部用手法,边用手法边作患侧下肢向后上方牵引的被动运动(图17 33 )。

价\.少)

叮少

17 30 屈膝屈碗和直腿抬高

17 31 姗卧位滚法

吸份一尸

17 32 侧卧位直翻抬离

17 33 攘法配合后拾胭

3 .内收外展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医者一手托住患侧大腿,另一手在患侧舰部周围,边用手法边作筑关节向外和向内的被动运动。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农村常见病推拿疗法【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7 : 19 2 [

【 手法名称]脊柱被动运动
l
手法操作】
1
.颈项部的被动运动
( 1
)俯仰:患者取坐位。医者一手扶住患者下颊部,另一手在患侧项部用手法,边用手法边作颈项部俯仰或左右旋转的被动运动(图17 34 )。
( 2
)旋转:患者取坐位。医者一手托住患者颊下部,另一手在患侧项部用手法,边用手法一371

豁中国脊枉推拿手法全书余

边作颈项部向患侧旋转的被动运动。

2 .胸部的被动运动扩胸俯仰。患者取坐位,令其两手交叉置于项部。医者两手托住患

者两肘部,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气),作扩胸牵引的被动运动(图17 35 )

嘱患者自行俯仰并配合深呼吸(俯时呼气,仰时吸

1 ,一34 颈项部的被动运动

17 35 扩胸俯仰牵引

17 3 ‘腰部俯仰治疗

3 ,腰部的被动运动俯仰和回旋。患者取坐位。医者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在患侧腰部用手法,边用手法边作腰部俯仰和回旋的被动运动(图17 36 )。
【 注及事项】 被动运动,必须在施行手法的基础上适当配合,同时要做到姿势正确、动作迅速、活动幅度在患者可能忍受的许可范围内逐步扩大,切忌硬扳。施行被动运动后,须重复施行手法,以避免治疗后的反应。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农村常见病推拿疗法「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7 : 23 24

【 手法名称】 被动动作‘
【 手法操作]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尤其是治疗出现关节运动障碍的病症时,一面运用手法,一面配合进行屈、伸、内旋、外旋、内收、外展等被动动作,以增强治疗效果。
1
.颈项部被动动作
( l
)屈伸动作:患者端坐。医者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扶持患者额部或头顶,作颈部屈伸动作,另一手可在患者项背部施用手法(图17 37 )。
( 2
)旋转动作:患者端坐。医者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扶持患者额部或头顶,作颈项部左右旋转动作,另一手可在项背部施用手法(图17 38 )二
- 372 -

舞第十七束资柱常规推拿手法需

之浇户杯级日卜

17 ? 37 颈部屈伸

2 ,膜部及下肢被动动作
1 )俯卧位的被动动作:
① 后抬腿:患者俯卧。医者立于患者一侧,一手以掌按住患者腰部或在患者腰部施用手法,另一手托住患者大腿,反复作后抬腿动作(图17 39 )。

1 ,一38 颐部旋转

17 3 ,后拾腿

② 下肢外展动作:患者俯卧。医者立于患者一侧,一手以掌按住患者腰臀部或在患者腰臀部施用手法,另一手握住患者一侧大腿作外展动作(图17 40 )。反复进行数次。( 2 )侧卧位的被动动作:
① 屈膝曲舰:患者侧卧。医者立于患者背侧,一手握住患者的一侧小腿,反复作屈膝曲髓动作,另一手按住患者腰臀部或在腰臀部施用手法(图17 41 )。
② 后抬腿:患者侧卧。医者立于患者背侧,一手按住患者腰释部或在腰臀部施用手法,另一手握住患者的一侧大腿反复作后抬腿动作。
( 3
)仰卧位被动动作:
① 双侧屈膝曲舰:患者仰卧。医者立于患者一侧,以一手(或双手)将患者两下肢屈曲。再以手扶住双膝,向下作适当的按压,也可用前臂按住患者小腿前侧的上方,向下作适当的按- 373 -

匆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姗

压(图17 42 )。

气图】 ,一40 下肢外展

(

霖夕

17 41 屈膝曲债

② 摇髓关节:患者仰卧。医者立于患者一侧,一手握住患者的一侧躁l - -方,另一手扶住患者的膝部,屈曲患者的下肢(屈膝曲髓),摇动髓关节。患者另一侧下肢伸直。
4 字动作:患者仰卧。医者立于患者右侧,将患者的右膝屈起,置患者的右躁于患者的左膝关节的上方,成“4 ”字形。接上势,医者以一手扶住患者的右膝,向下轻轻按压,另一手按住患者的左舰或在患者的右髓部施用手法。
【 注意事项】 被动动作电可单独进行,在作被动动作时,须注意:
1
.必须在生理、病理许可范围内进行,切忌粗暴,否则可能引起骨折、脱位。2 .动作范围应该由小到大,用力须由轻到重。
3
.在病员能忍受限度内进行。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M 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 91 95

【 手法名称】 头颈部动法
工手法操作】 动法(被动运动法):此法是按照人体的生理状态活动的角度和范围作被动运动,以帮助患病关节和肌肉萎缩的肢休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现将头颈部腰背部及四肢关节的基本手法及其作用简介如下。
1
.扭转法病人坐于靠背椅上,医者一手放于病人头顶相当于百会穴处,另一手托扶其下领,嘱病人放松颈部肌肉、闭嘴,然后医者一手向内拉,一手往外推,使其头颈部左右轻微转动。在病人不注意时,突然用力使其头颈向患侧猛转(图17 43 ) ,当听到“嘎吧”一声响时,即说

17 42 双侧皿膝曲艘

17 43 扭转法一374

余第十七束誉枉常规推拿手法需

明其半脱位之颈推得到复位。左右各扭转1 次。例如头颈强直不能向左侧扭转时,可先向左侧扭转,使其右侧挛缩之胸锁乳突肌和右背后头夹肌得到伸展;再向右扭转,使其左侧胸锁乳突肌和左背后头夹肌得到伸展和牵拉,以恢复其病损组织。
2
.拔仲仰俯法医者一手托扶病人下领,另一手放在病人后项部,两手同时用力,使其头颈向上伸展。由于向上伸拔力的作用,其颈椎间均有一定间隙。此时托扶下领的手慢慢向上用力,促其头部向后仰。复位后,放在后颈部的一手向上用力,使其头颈再向前俯。如颈项疼痛,施术1 次后仍不能自由前俯后仰时,可反复施术多次。前俯可使颈后的斜方肌得到伸展,后仰可使颈前的项长肌和头长肌得到伸展,以消除痉挛。
‘主治疾病】 扭转、拔伸仰俯两法对颈筋强直、向一方歪斜、落枕等症,能使其很快复位,颈部歪斜疼痛亦可随之消失。有舒筋活络、消炎散滞的作用。
【 文献出处】 乳山县人民医院海阳所分院.推拿疗法【 M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 ; 17 18

【 手法名称】 下肢关节运动法
‘手法操作]
1
.旋脱法病人仰卧,医者左手置于其患肢脑窝部,以做托扶,右手握住其跺关节,然后两手合力使髓关节向内旋转,数次后再向外旋,旋转幅度由小到大,并带有强制性。此法对腰能关节、能骼关节有松解滑利、剥离粘连的作用,对股内侧的肌肉挛紧,也可获良效。2 .持拉法病人体位同上,医者左手握持其患肢膝关节,右手握紧躁关节,然后两手齐力向上屈膝屈髓至最大限度,在反复几次后,左手滑人胭窝处把紧,两手协同用暴发力蒋患肢向远端抖拉。可连做2 3 次。本法是腰既、毓与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的最佳运动法,也是腰椎间盘脱出、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整复手法。
[注意事项l 运动性手法较多,亦较复杂,有些操作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需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才能正确完成。施术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精神要集中,术前一定要诊断明确,找准病变部位,对缺钙、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骨结核等患者施术时更应慎重。
2
.要在患者全身充分放松的情况下操作,并尽可能得到其密切合作。
3
.活动幅度应逐渐增加,除特殊情况外,不应一次到位。医者应熟悉受术肢体的生理活动范围,不能生搬硬拉。
4
.用于整复关节错移、脱位的手法应用寸力,恰到好处,动作敏捷利落。
【 文献出处】 染长业等.栗氏推拿法〔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92 一卯

第五节脊柱常规的治疗手法

【 手法名称]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脊手法【手法操作】

1 .脑病因为上半部颈推神经影响血液循环部的血液循环,故脑病需校整Cl C4 ,又校整Tl

中半部颈椎神经影响肺与横隔膜与脊椎等至T6 ,有时腰椎也禽校整。
375

袭中国资柱推拿手法全书豁
2
.主动脉病因T2 神经,由C7 通出。故校整T2 ,再在C7 处颤动刺激,凡5 10 分钟后血管收缩,而主动脉病即能除去。
3
.心脏病校整T2 T3 T4 T5 T6 及中段颈椎。校整以则使心跳有力,心肌肉有收缩力;校整T2 则血管收缩,心肌活泼;颤动震荡刺激T2 T3 ,则肌肉收缩,血管亦收缩。此外颇动震荡C7 的棘状突起与横突部,亦收缩肌肉、血管;颤动震荡T1 、咒的棘状突起部与横突部,亦使血管收缩;颤动震荡TS 、钩、T10 Tll T12 ,则血管扩张,心壁强健。
4
.肾脏病此乃下段胸椎的交感神经致病。最主要校整TIO 或释、TIO Tll T12 都校整之。刺激中段胸椎,使血管收缩;刺激下段胸椎,使血管扩张震荡;刺激上段腰推,使血管扩张。5 。肝脏病此乃中段胸椎及胸椎以下的神经致病。校整竹或T8 以上,T6 以下。震荡刺激TIO Tll ,则血管扩张.震荡刺激C7 Tl 、竹、哟、T4 TS T6 ,则血管收缩。
6
.脾病校整肠。
7
.肾上腺病校整T9 TIO C4 。轻叩T5 T6 、竹,则血管收缩;轻叩Tll T12 ,则血管扩张。
【 文献出处]范风源.慢性病按脊疗法【 M 〕 ,上海:科学书报社,1953 : 18 19

【 手法名称】 退化性病变豹治脊手法
【 手法操作]
1
,视力症(眼光病)此乃中部颈椎有病,校整C4 ,刺激C3 的突出部与横突部,且需震荡刺激。
2
.膝关节病(膝裸有病)因为骨神经皆出自肠,故L5 不整,则病。校整腰椎(功、L4 、助),尤其腰椎下段幼则膝关节病,即能除去。
3
· 四肢病上肢病,校整CS C6 C7 TI TZ T3 。下肢病,皿、”、M L5
【 文献出处】 范风源.慢性病按脊疗法!M 」.上海:科学书报社,1953 : 19 20

【 手法名称】 进行性病变的治脊手法
【 手法操作l
1
.扁桃腺病校整T5 ,中段颈椎及下段颈椎。震荡刺激C7 棘状突起部及横突部。2 .甲伙腺病校整份、T5 C3 C4 CS 。轻叩C7 棘状突起部及横突部。
3
· 眼球病校整T5 ,刺激孔(震荡)。轻叩Cl cZ C3 C4 CS
4
.食道扩张病此乃上段胸椎及下段颈椎有病。校整c5 C6 C7 Tl T2 T3 T4 、巧。刺激C7 棘状突起部及横突部,震荡之,使血管收缩。
5
.前列腺病此乃下段胸椎、全部腰椎及坐骨神经致病。校整Ll L4 L5 。震荡刺激和、T12 。尤其震荡刺激T12 能治前列腺肥大。
【 文献出处l 范风源.慢性病按脊疗法〔 M 」.上海:科学书报社1953 : 20 21

【 手法名称】 【 手法操作】 1 .头皮盖病2 .眼睑病一376

炎性病变的治脊手法

此乃上段颈椎致病。校整Cl CZ C3 。如头皮屑病,则宜校整T10 。如眼睑麦粒肿,俗称偷针眼,则校整T10 。此外中部颈椎如C3 ,亦可校整之。

蕊第十七束脊柱带规推拿手法袭

3 .脸面病此乃上段颈椎及中段颈椎有病。校整CZ C3 C4 。如脸面部皮肤病,则校整咒、份、T4 T5 、肠及TIO
4
.耳病耳病原因在上部颈椎与上部胸椎。校整cl CZ C3 ,使肌肉放松,再校整T2 5 .舌病校整TS 及中段颈椎和下段颈椎。震荡刺激C7 棘状突起部及横突部。6 .牙齿病校整C4 、贷。震荡刺激,I7 C3
7
.喉病校整TS 及中段颈椎,下段颈椎。
8
.胃病校整T5 及上段颈椎(此段颈椎关系迷走神经)、全部腰椎,则胃之功能恢复,震荡刺激Tll T12 ,则胃扩大;震荡刺激u L3 ,则胃缩小。
9
.肺病校整通肺部迷走神经的Cl CZ ;校整通横隔膜神经的C3 C C5 ;校整通气管支神经的上段胸椎,如犯;校整通肺部及胸膜神经的T3 ;震荡刺激C4 CS ,使血管收缩,不易出血;震荡刺激T5 T6 、”、TS ,使血管扩张。
10
.胸膜病原因与肺脏相同。校整钧及中段颈椎,刺激C4 ,使血管收缩;刺激中段颈推,如T3 T4 T5 T6 、”、TS 使肺脏扩大、胸膜扩大。
11
.肤腺病校整T8 ,震荡刺激T4 T5 使血管收缩。
12
.高热病(寒热往来)校整TIO ,以兴奋肾脏为解热疗法。
13
.膀耽病校整Ll 棘状突起部,或压迫T10 ,再用手指压迫颇动刺激伪处,再沿四向下至场部,压迫震荡颤动刺激。
14
.小肠病校整T7 T8 、钓、Tll T12 。震荡刺激L2 ,震荡刺激Tll ,使小肠扩张。15 ,结肠病校整砚、TIO T12 。震荡刺激L2 ,使血管收缩。轻叩C7 部。压迫刺激Tll 部(震荡之,使血管收缩)。
16
.盲肠病校整已的右侧边地位,再用手指压迫颤动刺激TIO 稚棘状突起部与横突部。17 .直肠病校整L5 ,则扩张直肠括约肌。
18
.生殖器病此乃腰椎与下段胸椎的交感神经致病。校整L2 L3 M 及下段胸椎。【 文献出处】 范风源.慢性病按脊疗法[Ml .上海:科学书报社1953 : 20 24

【 手法名称】 小儿推拿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J
1
.推法用拇指面(正、侧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或部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直推法;用拇指罗纹面作螺旋形推动称旋推法,用双手拇指面在同一穴位起,一左一右的分开推称为分推法。
2
.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为揉法。治疗部位小的可用指端揉,治疗部位大的可用掌根揉。3 .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手段,虎日向前,用拇、食指提捏患儿脊椎处皮肤,捏时双手食指要横抵在脊椎骨处,自尾能部起沿脊椎逐步向上提捏,移动到大椎为止,算作捏脊一遍。本手法多用于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症,故又称“捏积“推脊法。

4 .推脊法于高热不退。【 注意事项]

用食、中指面自患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为推脊法,本法适用

对象主要是五岁以下的儿童,从临床实践来看,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377 -

余中国脊枉推拿手法全书份

小儿推拿法都是比较轻快柔和的,有的手法名称虽与成人推拿相同,但手法动作及操作方法却不一样,治疗穴位有些地方也与成人有区别,有的成线状,有的成面状。由于小儿推拿在操作时一般都是直接接触患儿皮肤,为了防止擦破皮肤,加强治疗作用,所以适当配用一些润滑剂如姜汁、葱白汁、酒梢或水等均可。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编.针灸新医疗法推拿学[M 〕 .上海:,七海中医学院,1971 : 94

(李义凯叶淦湖王伟明陈维伟)-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