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l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就有期刊杂志陆续报告推拿治疗颈椎病。比较有系统的介绍颈椎病的推拿手法是从70 年代开始的,其中李墨林的推拿按摩手法影响较大;单纯的脊柱推拿手法是以冯天有的颈椎旋转为代表。颈椎病的治疗手法发展到今天主要分为2 类:一是以治疗颈项部软组织为主的推拿按摩类手法;另一类是以治疗颈椎骨关节的单纯性扳动或旋转颈椎的脊柱推拿手法。本章分4 节,收集整理了自70 年代以来各时期颈椎病治疗手法的操作及其特点。主要有早期的点穴、舒筋、按揉和后期逐步完善的旋转、拔伸、牵引、推揉等手法。
第一节20 世纪,0 年代
‘手法操作】
1 .准备手法
( l )患者坐位.以右侧为例,术者坐于患者对面,以左手持患者右手,术者掌心朝患者手背,患手呈中立位,用左手拇指按压患肢“合谷”穴l 分钟。
( 2 )术者以右手食、中两指夹持患者拇指近侧节。同时以拇指及食指持握其他四指,向下牵引,以左手拇指置于挠骨茎突处阳溪穴,中指置于尺骨茎突处阳谷穴。术者以中指按压尺骨茎突,同时将患手向尺侧偏位,继而将中指放松,以拇指按压挠骨茎突处,同时将患手向挠侧偏位。术者以左手拇指及中指持握患腕两侧,以右手向下牵引患者手腕并徐徐向掌侧屈曲腕关节至最大限度,屈腕时,拇指与中指对抗按压推滚挠骨与尺骨茎突,依此法伸屈患腕1 、2 次。( 3 )患腕放于旋后位,术者以右手持握患腕,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术者左手置于患肘之背侧,以拇指按压脸骨外上裸处“曲池”穴,以中指按压肤骨内上裸。此时术者两手在对抗牵引下屈曲肘关节至最大范围,然后逐渐伸直。术者以左手拇指放于肘窝平面以下,相当肪二头肌膛抵止部内缘正中神经处,食指放于尺骨鹰嘴尖端的尺侧,相当脸三头肌抵止部的内缘处“小海”穴,两指对抗按压1 分钟。
( 4 )术者以右手放于患者头顶部,以左手拇指掌面自乳突下,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下滑行,至第六颈椎横突前侧天鼎穴,相当臂丛上干处停止,使拇指徐徐向内向后按压。同时术者右手挟住患者头部向右前侧偏斜至45 “为止,此时右侧颈部肌肉放松,将臂丛充分按压l 一2 分钟,右手将头逐渐恢复原位,左手拇指亦随向前缓慢起手放松。
( 5 )术者拇指放于锁骨上窝相当锁骨中1 / 3 后缘缺盆穴处,而后逐渐向下按压,把臂丛和锁骨下动脉压于拇指与第一肋骨之间按压1 分钟,然后向后内侧按压,把交感神经星状节按压于拇指与第一胸椎体之间,按压l 分钟,患者拇食中三指有麻木感,当手指放松后,患者觉热流379 -
藉中国并柱推拿手法全书缭
向上肢放射。
( 6 )术者右手拇指按压锁骨中与外l / 3 交界处下方,相当嚎突下缘、肤骨颈内缘,胸大肌抵止部上缘,即“中府”穴处,为腋动、静脉及神经经过胸小肌止点的外缘处,逐渐加重力量,按压t 分钟。患者上肢有沉重酸胀感。如术者拇指此时无力,可用中指背于食指之上,用力按压岗上窝外缘,使拇指休息,然后再继续按压。
( 7 )术者双手持腕,将患肢高举,向上牵引,然后左手持患腕之背侧,外展高举,并向上牵弓l ,以右手四指放于肩顶部,拇指放于腋窝肚骨头颈处“极泉”穴,该处有腋动、静脉及神经通过,逐渐用力按压。患者感觉拇、食、中三指完全麻木。然后患肢放于旋后位,掌心向上,徐徐下落至3 护外展位,继续按压l 分钟。随之轻轻放松压脓骨头颈处的拇指,患者立即感觉有热流通过上肢,有舒畅麻木无力之感。最后术者以左手抬平患肢,右手拇指在原位即腋窝顶部滚揉数次。如两上肢均有症状,重复以上手法于对侧。
2 .治疗手法
( l )术者以左手按压患者头顶部,向前屈曲颈部至最大限度。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于C5 一6 颈椎平面的两侧颈后部肌肉,向中线并向前徐徐捏挤。其后左手放于患者前额部,向后推其头部.使头后仰。同时,右手拇与食指向前推按。然后用左手将颈部前屈,在前屈的同时用右手拇与食指向后提拉颈后肌肉。随即用两手拇指掌面沿两侧颈后肌肉自上而下地滚揉反复2 - 3 次。最后用两拇指放于C7 棘突两侧大椎穴处向内向前及向下挤压并向上向外旋转放松。' 2 )术者立于患者背侧,两前臂尺侧置放于患者两侧肩顶部,用手掌托住两侧下领(无名指扶于下领骨体,小指在下领骨下方,中指与食指放于两侧颧骨弓下缘,在颈部前屈时,拇指按于患者枕骨的下后侧,即第一颈椎的两侧“风池”穴处,在颈部后仰时两拇指放于两侧耳后部),两手向前上拔伸牵引头部,并用两手拇指在枕骨下后方相当第一颈椎两侧风池穴,徐徐用力向前挤按,然后在牵引下向后伸其颈部。
( 3 )术者仍立于患者背侧,用左右两手抱住头部两侧,向前上方牵引颈椎,在轻度牵引下先向健侧徐徐旋转至45 " ,然后,在轻度牵引下向病侧旋转至45 " ,再转回至中立位,使头前屈后伸,继而在颈部稍前屈俘,将头部再做左右旋转各一次,恒其旋转速度稍微加快一些。( 4 )术者立于患者健侧的后外方,将左手扶于患者病侧头顶,右手扶住患侧肩顶上部,两手向相反方向分离.以牵拉其右侧颈部,同法施于左侧。最后用两手食、中、无名三指放于颈后两侧旋转按揉。
【 文献出处l 天津市天津医院,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医院合编.按摩「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 : 59 一68
[手法操作】
1 .手法按、揉、滚、拔伸、摇。
2 .取穴重点穴为肩中俞、肩外俞、天宗、尺三里、天柱至大抒以及风池、手三里等穴。3 .操作患者坐位,头前俯使项部充分显露出(体弱者可取俯卧位,胸前垫枕)。医者以拇指沿督脉自风府、哑门至大椎反复按揉(主要是酸胀点)。再沿两旁膀胧经按揉天柱至大抒的酸痛区(解剖上是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肩脾提肌)。以上亦可用滚法。掐或按揉小肠经分布区肩中俞、肩外俞:天宗。在滚天宗时常出现向上肢放射的感应。再滚前臂小肠经的尺三里及大肠经的手三里部位。最后用摇法摇颈项(配合拔伸法),先后向左右各摇转数次。一380 一
袭第十,、来颈椎病的脊柱推拿手法需
‘注愈事项l
1 .注意用力要均匀不可过猛、用力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并可配合热敷。2 .低头时引起手麻者可考虑用高硬领,仰头手麻者用硬领反而感到不适。3 .摸索出用枕头的适当高度,以防止本病的复发。一般在仰卧时枕要低,侧卧时枕略高。4 .平时做颈项功,如摇头转颈。
[文献出处]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 . 16 一117
【 手法名称】 颈椎一法(双人法和单人法)
【 手法操作】
1 .恰当掌握复位时颈部前屈、侧转和头颈沿矢状轴卜旋的角度。在一般情况手法整复时常规角度,个别病例还应根据颈部长短、病变部位高低,生理曲线变化(存在、变直、反张、成角、中断)、患椎上卜棘间隙的大小、颈肌的松紧程度等决定采取适宜角度。选择前屈、侧转。旋转角度,从患椎棘突顶贴复位拇指为宜。
2 .轻巧地应用上旋力。在复位的瞬间医生两手呈协同动作,一手上旋,另手拇指同时水平拨正偏歪棘突,采用一个支点二个杠杆力。上旋力,经过大杠杆的作用落实到患椎时可成倍增长,加之拇指拨动棘突的力在小杠杆作用下成倍增长,该二力之合力是很大的。所以仅用轻巧的力即可使患椎复位。为此必须在复位时嘱病人颈部沿矢状轴主动上旋到最大角度,医生要调整好助手下压病人颖顶部力的大小及方向(复位时助手只助下压,不可助旋),方可轻巧、准确地应用上旋力。
3 ,酌情选用复位拇指放置位置。为保持拇指复位方向(拇指拨正偏歪棘突方向,应与椎体横轴平行),可根据病人颈部主动前屈、侧偏、上旋的角度不同,患椎棘突呈现角度亦有不同,复位时拇指可直接顶推棘突<偏歪棘突),亦可借颈肌顶推棘突,或顶推棘突偏歪侧关节突关节。单人法操作时术者前胸压在病人的颖部代替助手之手,余均和双人法相同。【注意事项】 术后嘱病人酌情限制颈部活动,屈曲型者将枕放颈部或低枕,伸直型者可睡高枕,勿睡硬枕。必要时可配合热疗和醋离子导人,一般急性损伤1 、2 天(多者一周)可基本恢复正常。施手法时应轻柔,酌情用力,切忌粗暴,应求稳、准、轻。偶有少数体弱病人,在施手法时刺激了椎动脉,可产生一过性虚脱症状,应立即停止手法,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酌情对症处理。
【 文献出处j 冯灭有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否M 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 37 一38
[手法名称l 颈椎二法(单人法)
【 手法操作1 摸准偏歪棘突后,向颈部活动受限侧主动旋转,稍向前倾,然后医者一上肢将头颈沿矢状轴示方向提牵,并继续向受限侧旋转,同时拇指将偏歪颈椎棘突拨正。若已旋转到较大角度,病人疼痛或复位姿势不佳时可使复位拇指力量不松,头颅继续逆向旋转与之同时将偏歪棘突拨正,至较大旋转角度后,再后仰旋转头颈。若患椎只沿额状面旋转棘突顶线不偏歪仅表现叉沟一侧高隆者,复位时顶推棘突高隆处的拇指可向气管方向顶推。
除了复位手法外,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按照下列按摩手法治疗:
1 .按摩臂丛神经:病人端坐位取锁骨中点直上1 cm 锁骨上窝处,用双(或单)食指点穴按一381 一
需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辘
摩l 分钟患侧上肢有触电样感。手法可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2 .按摩双风池穴:病人端坐,医生一手掌心扶持病人前额部,另手拇、食两指指尖,分别点穴按摩双风池穴,约l 分钟,手法可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3 .按摩发际旁枕小(大)神经,项韧带及棘间韧带施分筋,理筋手法,寰椎横突最宽,其上附之肌肉起止端,常表现为一侧肌纤维肿胀、钝厚、压痛,可施分筋、理筋手法,患椎两侧的关节突关节处,多因软组织变性、增生、肥厚而伴一侧高隆,其L 附之肌纤维多示钝厚、压痛阳性可施分筋,理筋手法。
【 注意事项」同上
【 文献出处】 冯天有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 35
第二节20 世纪80 年代
‘手法操作】
1 .患者正坐,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先用滚法放松肩及上背部肌肉(图18 一l ) 10 分钟。2 .术者站在患者一侧稍后方,一手扶头顶,一手用拿法,拿捏两侧胸锁乳突肌,边拿边使头部做前屈及后伸运动(图18 一2 )。
、}J 咭
介私
爆
补
一.拼
圈18 一l 上背部滚法
圈18 一2 单手章捏双侧脚锁乳突肌,头颐作前屈、后伸运动
3 .点按颈臂、肩井、肩龋、曲池、合谷、落枕等穴。
4 .提端法:术者站在患者背后,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侧肩部向下用力,双手拇指顶在风池穴上方‘且勿用力顶在风池穴上,以免引起头晕)。其余四指及手掌托起下领部,手指及手掌向上用力,因前臂与手向相反方向用力使颈椎牵开,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图t8 一3 ) ,后伸(图18 一4 )及向左右旋转。
- 382 一
佘第十八束颈椎病的臀柱推拿手法兼
5 .提端旋转法:方法见落枕节手法治疗第四条。
6 .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分别放在患者两肩内侧,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用指腹部拿提双肩(图排一5 )。
7 尸搓法:术者站在患侧,从患者肩部开始,由上臂部搓至前臂,反复几次‘。
8 .患者正坐,先用弹筋法,弹拿上背部肌肉,而后再令患者上身微前屈,术者改站患者一侧多用鱼际擦法由上向下擦夹脊穴数次(图18 一6 )。
彗去
育溉
户
夕// 汉― ― 亡//汀
/之
困18 一3 颐部提前端前屈法1
圈18 一4 甄部提端后伸法2
彝黝
丫、,…
、夺、
围18 一5 双手拿捏双肩法
圈18 一6
粼凑、鱼际攘背法
【 注意.项]提端和提端旋转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法,用力较强大,能使椎间隙及椎间孔牵开,因此必须在使用前几个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冒然从事,以免发生意外。在治疗过程中,强调调整枕头的高低及提倡用圆枕头,一般要把枕头调的偏低一些,且枕头要靠近颈胸段。在治疗时,嘱患者配合进行颈部的功能锻炼,如颈部前屈、后伸,左前伸、右前伸及环转等。用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虽然疗效较好,但有些病例有时容易复发,有些无效。对于用手法治疗反复发作的或无效的病例,如果症状继续发展,病情加剧恶化,产生脊髓压迫症状严重者,则应考虑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 文献出处】 季根林.推拿简编【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 56 一60 一383 一
需中国脊桂推拿手法全书需
【 手法名称】 压掌推背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两手指交叉扣紧外反卜举,手掌向卜。医者一手拉住患者的两手,另一手按在大椎穴处,上面手向后拉,下面手向前推,两手同时操作,连续推拉10 次。【 注意事项】 本法可使颈肩部肌肉得到扩展放松,用于每次手法的结束之前,只做一次即可。
l 文献出处]魏指薪,李国衡.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 M 噩.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 24
【 手法操作】
1 .常规手法各种类型的颈椎综合征,均须首先应用。患者取坐位。
( l )拿肩井和点揉肩中俞相互交替操作,先使气血通畅肩颈部肌肉放松,也可使患者对手法治疗得到初步适应。
( 2 )提阳:使颈椎间隙增宽,在上提的位置将患者头部作左右轻轻旋转活动。每侧各3 次。然后再使头部作左右侧屈,每侧各3 次。
( 3 )搓揉颈部两侧项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等。医者立于其后,用两手食、中指置其颈部两侧,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来去搓揉10 、20 次。在搓揉时指下可以发觉某一部位肌肉特别紧张,疼痛明显,针对这一部位更须集中用力搓揉。
( 4 )医者立于患者身侧,用大拇指、食指拿、点、揉项部肌肉,上下移动10 ? 20 次,两侧相同。
( 5 )放松肩颈部的肌肉和筋络,而后用大鱼际按揉患侧颈、肩、背三角区域(相当于肩中俞穴位的周围),一般按揉约10 次,两侧均须操作。
( 6 )医者用一手的大拇指按压患者大推穴,同时嘱患者闭目,另一手按住患者百会穴,嘱患者颈部放松,而后将患者头部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各摇转5 次,以灵活颈椎关节。在摇转时要顺势缓慢地转动,不能强行,如有骨刺增生、骨质疏松或颈椎有严重强直者,此法须慎用或不用。
( 7 )侧屈推颈:医者一手按住患者头部并尽量侧屈,另一手用大拇指沿项肌及胸锁乳突肌自上向下推,当推到颈根时再点揉3 ? 5 次,左右均须操作。可使肌肉舒展,气血流舒展,气血流通。
( 8 )医者立于患者身侧,一手点揉患侧的合谷穴,一手点揉缺盆穴,上下交替操作。而后双手拇指再同时点揉两侧的缺盆穴,一般点揉10 次,可使经络气血贯通,改善颈痛与上肢的麻木症状。
( 9 )震击开泄:以加强阳经的血液循环。医者左手平放在患者大椎穴,右手握拳频击左侧手背,连击5 次。
( 10 )扣挤法的应用。
2 ‘不同奚型的颐稚病手法加减颈痛型者常规手法即可。颈肩臂痛型的上臂疼痛和麻木须加用松活肩部的手法。
【 注蔽事项]在每次手法终了之前可以加用“压掌推背”法l 次,作为每一次手法的结束。第二、三类颈肩痛,由于肩关节活动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除前述坐位手法均须使用以外,还须加用俯卧位与仰卧位手法,提高临床效果。
一384 一
会第十尸、拿颈根病的资柱推拿手法雳
l 文献出处】 魏指薪,李国衡.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仁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 63 一69
[手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其侧后方。
1 .松预用拇指推法、拇指揉法、三指捏法、拿法交替地在颈根部推拿。先使颈后的斜方肌、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放松,然后转至颈的患侧,以拇指揉颈椎横突前、后结节起止的诸肌,手法由浅及深,深揉时患者甚感酸胀。操作时术者可用一手扶持患者前额,另一手操作,以防头部摇晃。
2 .扳颐患者仍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的健侧。术者一手叉开,并以虎口或大拇指紧抵病变颈段,另一手置于患侧顶、颖部,两手相对用力,把患者颈部扳向健侧。扳颈动作需用巧劲,不宜暴力,操作成功即可发生“咔哒”的清脆响声。对颈型、颈神经根型患者,在扳颈时需令其颈前屈30 。,并向健侧旋转30 “。这个体位使推间孔受到牵张,加上扳颈的力整落在交点上,因而使病变颈椎的椎间孔发生较大幅度的张开。对椎动脉型患者,在扳颈时令其头稍微前屈,不需要旋转,扳颈可使扭曲的椎动脉得到伸张。如患者向右侧屈,转颈时易引起眩晕者,向左侧扳颈;反之,则扳颈方向也相反。如患者两侧屈,转颈时均可引起眩晕者,则可先后向两侧扳颈。如患者在侧属,转颈时不发生明显的眩晕者.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反应,探索向哪边扳颈为好。
3 .动颐术者一手置头顶部,另一手置颈部,依次使患者颈部做后伸,左、右旋转、健侧屈及环绕活动。活动尽可能达到最大幅度,但动作要缓慢。在各个方向的活动过程中,要了解患者的反应,如某一方向能引起症状。则应避免,如某一方向能消除症状,则尽量加大其活动幅度。摇动颈部也可在托须的过程中进行,即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两手虎口叉开,两侧均以拇指置枕后乳突下,其余四指托住下领骨,术者以前臂发力,托起头颅拔伸颈椎,并作颈后伸、左、右旋转、健侧屈及环绕活动,操作中,动作宜缓慢柔和。
4 .舒筋沿患侧臂丛神经走向相应穴位,如天鼎、缺盆、中府、极泉诸穴,用拇指按压法,各穴按压1 分钟左右。如取穴准确,有“得气”反应,局部及上肢、肩背有酸胀,沉重感或窜麻感,松手后患者则感到松展舒适,最后沿胧二头肌内侧沟拨络,并揉搓患肢,结束治疗。【注意事项】 推拿疗法对脊髓型一般无效。扳颈手法要求术者、患者相互配合,患者尽量使颈部放松,并主动将颈向健侧偏,术者两手协调,支点紧抵,发力要顺势而扳,扳颈能否成功,不是在于出力的大小,乃是巧劲的运用故切忌急于求成,硬扳蛮干,否则可致筋伤。摇颈手法容易操作,其要领是稳托头颅,缓摇颈项,大幅度地活动。
【 文献出处】 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编.推拿疗法和医学练功〔 M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 116 一120
[手法操作J 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
1 .十指做梳子,梳头皮,轻抚颈项、肩背部肌肤,拿揉肩井大贯筋,使患者肌肉放松。2 .左右两手轮流拿、揉颈部肌肉,手法同治疗落枕的拿揉法。
3 .用左、右拇指腹分别在颈项部左、右侧,由上而下指揉。揉力由轻而重,连揉几分钟。然后用掌鱼际或前臂滚揉项部、肩部的斜方肌。连揉数分钟(挛缩较重者在指掌下可摸到较大、较粗的筋包、肌肉,与健侧不一般,宜多揉一些时间)。
一385 一
袭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袭
4 .在翁风、肩外俞、天宗、秉风、天容、肩井等穴处,用指腹、掌鱼际按、揉。特别要寻找压痛突出点,在上多揉。在肩脚内上免,用拇指多揉、按一些时间,效果常常与正骨手法的效果相似。
5 .端颈项(要领见“端法”) 2 一3 次。
6 ,拿患臂腋下前、后肌群,按肩珊、臂蠕,拿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由腕至腋,进行性拿上肢的内、外侧肌肉捻、持,弹手指各关节。
7 .对所有治疗部位,最后都要拍打、扣击、轻抚l 遍。
8 .在健侧手臂也可给子同样或简单一些的手法治疗。治疗结束时,重新检查颈项各项功能,记录变化情况。
[注意本项】 如果只纠正骨之错位,而不恢复肌肉正常功能,可以在正骨后又被肌肉拉错位,使正骨效果不稳定。若多从肌膛治疗着眼,先松解肌肉之痉挛,活通气血的察滞,则有利于正骨和稳定正骨的效果。按、揉肩脚内上角之肌肉挛缩,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有的颈椎半脱位,有骨折史,则手法难度大。为了安全起见,多揉肩处俞穴代替正骨手法。【文献出处】 王甫.大众推拿扛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 73 一75
【 手法操作】
1 .舒筋通络病人坐位。用轻柔的滚、按、拿、一指禅推等手法在颈椎两侧及肩部治疗,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从而加强局部气血运行,促进水肿吸收,为下一步手法治疗创造条件,同时,可减轻因肌张力增加而造成的对颈脊柱的牵拉力。
2 .拉宽推间隙用手法或器械进行颈椎牵引,使颈椎间隙增宽,以扩大椎间孔,同时,为纠正颈脊柱力学平衡创造条件。本法适用于神经根型。脊髓型及椎动脉型慎用。3 ,理筋整复
( l )病人坐位,头部前屈至适当的角度。医生一手用拇指按住患椎棘突,一手用肘部托住病人领部,向前上方牵引,同时向患侧旋转头部,此时往往可听到整复的弹响声。(助病人仰卧,肩后用枕垫高。医生立于床头,右手紧托病人枕部,左手托住颊部,将病人头部自枕上拉起,使颈与水平面呈45 “角,牵引持续1 一2 分钟。然后轻轻将头向左右旋转和前后摆动。此时往往可听到整复时的弹响声。
4 ,活血化姿用轻柔的一指弹推或按、揉颈椎两侧,上下往返治疗。再用直擦法治疗颈椎两侧,以透热为度。可配合颈部热敷。
【 注意事项1
1 .推拿治疗本病,除骨性直接压迫外,均有一定效果,其中尤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效果较为显著。目前对颈椎病的治疗,推拿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脊髓型和高血压及血管硬化的病人,不宜使用后关节整复手法。
2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手法宜轻柔,切忌暴力。
3 .病人睡眠时应枕较低而松软的枕头。
【 文献出处」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推拿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 86
【 手法操作l
1 ,按压天鼎、缺盆穴。- 386 -
卿第十八章颈榷病的脊柱推拿手法费
2 .术者拇指按压缺盆穴后,向外上方约移0 . 5 cm 处,力量是向下向后,再按压30 秒钟。3 .术者两手拇指沿两侧颈后肌向下滑行至第七颈椎棘突的两侧大椎穴处.两拇指指端相对,用力横向按压,患者头部同时向后仰倾斜。按压30 秒钟(图18 一7 )。然后在两侧肩上部由颈根部至肩井穴处分三点按压。
4 .按压附分、魄户、膏盲、神堂等穴。
5 .术者左前臂屈肘,自后侧插于患者右腋下,右手持患腕略向下压。术者用左前臂用力向上向外提肩牵引1 分钟。
6 .按压极泉、曲池、小海穴。
7 .术者左手四指搭于右肩上,拇指顶住肪骨颈后侧。右手持腕向前外侧拔伸,同时左手拇指顶住脸骨颈后侧向前顶送,患肢再向后伸,反复数次。
以患肩为中心,右手持腕先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再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反复数次。然后,再持腕用力向前拔伸上肢4 一5 次。
8 .术者两拇指放于颈后肌两侧,两指横向,由上向下滑行,两拇指对挤3 次。9 .术者两拇指放于第七颈椎两侧棘突大椎穴处,先向中线推挤,再滑向上继而向下,用力按压30 秒钟。起手时向上压挑,向外旋转放松(图ls 一8 )。
圈18 一7 按压天鼎、缺盆穴
图18 一8 按压大推穴
10 .术者在患者背侧,两前臂尺侧置于患者两肩上。用两手掌托住两侧下领(无名指扶于下领骨体,小指在下领骨下方,中指及食指放在两侧颧骨弓下缘),拇指顶于患者枕骨下后侧凹陷处风池穴。用力向上拔伸头部。拔伸时头稍向前倾。拔伸1 分钟逐渐放松,拇指在原处向外旋转。然后两拇指在颈后肌两侧向中线对挤向下滑行,对挤至第七颈椎平面为止,反复2 、3 次。
11 .嘱患者两手用力扒住坐凳。术者仍依原式抱住头部两侧,拇指置于耳后,向前上方牵引颈椎。30 秒钟后在牵引下,将头先向健侧徐徐旋转至45 。,再徐徐转向患侧至45 。,然后再转回中立位。在轻度牵引下将头前屈、后伸,继而在稍前屈位,将头再作左右旋转各一次,不过其旋转速度稍加快一些。最后全部放松,恢复原位。
12 .术者立于健侧后外方,左手扶于头顶,右手扶住患侧肩顶部,两手向相反方向分离,以牵拉其右侧颈部。同法施于左侧。
13 .术者两拇指在颈后肌两侧向中线对挤,并向下滑行,对挤至第七颈椎平面为止,反复2 一3 次。
14 .术者两拇指放于第一胸椎棘突两侧旁开各1 cm 处,两拇指向中线挤压,挤压至中线一387 一
兼中国资柱推拿手法全书兼
时,拇指向上向外旋转。向下滑行,对挤至第十二胸推平面为止。反复2 一3 次。15 .术者两手分别搭于两肩根部,拇指在肩后侧,四指在肩前侧,用力抓捏两肩肌肉,并向外侧滑行抓捏至肩峰为止,反复3 一4 次。
[注意事项]应注意排除禁忌证,手法要温柔和缓,并耐心细致操作,禁用猛烈急骤地旋转头部的手法,以免造成骨折脱位,引起颅底血循环障碍的危险。
【 文献出处】 李墨林,陶甫.李墨林按摩疗法〔 M 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 52 一”
!手法操作J 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按住头顶,另一手用拇指反复点揉天池脉和颈间脉(图18 一9 ) ,点揉颈后上、中、下三脉(图18 一10 ) ,点揉抬举脉和前膀肾脉(图18 一11 ) ,点揉后膀肾脉和肩脚暗脉。再用拿揉法,拿揉肩井脉,用抠揉法,抠揉血海根脉,抠拨肘尺中脉。
圈18 一9 用拇指点裸法,点揉天池脉和颈间脉
圈1 吕一10 用拇指点操颈后三脉
若在颈椎旁发现痉挛或粘连之结节,应用点拨法用力点拨,使之分离缓解。以上各种手法均由轻揉逐渐加重,使局部产生酸、麻、胀感。抠揉血海根脉和肘尺中脉时,要使之产生电击样感觉,并放散到手指尖。这些手法都是对该部位之神经产生较强的刺激。然后再用以下手法,促使肌肉放松,缓解痉挛;用拿揉法,拿揉上肢肌肉;用双手捏法,捏上肢肌肉,再用双手抓法,抓上肢肌肉;用拔指法,顺序牵拔五指;最后用拍打法,拍打颈肩部及上肢四面。这些手法都是促使肌肉放松,缓解痉挛,疏通经脉,加快血液循环。使患者产生一种舒适感,而达到减轻疼痛,解除症状的目的。
【 文献出处】 葛长海,李鸿江,葛风麟.捏筋拍打疗法「M 〕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103 一107
[手法操作】
1 .颐部推法病员取坐位。术者立于后侧,用手指或掌侧小鱼际肌部置于颈部两侧,着力适当,自颈的上部向肩部推动。然后以双手拇指自肩井穴向风池穴推按,或以拇指点揉上星穴,并沿两侧发际推至头维穴。每穴按压片刻,以使局部有酸胀感,皮肤发热发红为宜。如有后头部痛或颈项痛,可指压风池穴和哑门穴。有手指麻木者可配用少海穴、养老穴等。2 .颈部拿法病员坐位。术者立于后侧,用单手或双手提拿颈后及颈两侧肌肉组织。在提拿时双手交替用力,即左手提拿时,右手放松;右手提拿时,左手放松(图18 一12 )。一388 一
费第十,、拿颈推病的青枉推拿手法费
3 .颈部揉捏法病员取坐位,术者立于后侧,以双手拇指或掌侧小鱼际肌部置于颈部两侧,着力均匀,上下来回揉捏10 一20 次(图18 一13 )。
4 .颈部运摇法病员坐位,两上肢反抱于背后。术者立于病员后侧,放松局部肌肉,两眼向前平视,双手置于颈领部,并用力向上提颈(向上拔伸),慢慢用力使头部向左,右两侧各旋转30 一40 度,重复8 一12 遍(图18 一14 )。
飞里一气
图18 一11 点揉拾举脉和前膀肾脉
圈18 一12 颈部*法
圈18 一13 颈部揉捏法
圈18 一14 颐部运摇法
5 .颐部侧屈法病员取坐位,两上肢反抱于背后。术者立于后侧,两手掌小鱼际肌部紧贴于颈部两侧,然后双手交替着力,使头部向左、向右作侧屈运动。反复做8 一12 次(图ls - 15 )。
6 .按肩擞头法病员取坐位,两上肢反抱于背后。术者立于后侧,左于按于右肩,右手置于头顶,用力将头颈部向右侧搬动。然后用同样的手法,右手按于左肩,左手置于头顶,用力将头向左侧搬动。两侧交替进行操作。每侧8 一12 次(图18 一16 )。
7 .指压穴位根据不同的类型,按压相应的穴位。
8 .颈部牵引病员取坐位。术者将特制的牵引头带,套于病员颈部,按照颈部胖瘦的情况扣好两侧皮环扣,然后将正力物(砂袋或珐码)通过滑轮作牵引,重力物一般重5 一8 kg 。每次牵引20 · 30 分钟(图18 一17 )。
【 文献出处】 沈跃生,王回新等.伤科临床推拿法[M ] .北京:金盾出版社,1986 : 95 一99 一389 一
非中国臀枉推拿手法全书希
\
.侧口几蹂
汀泄l
图18 一15 颈部侧屈法
圈盆8 一16 按肩报头法
天宗
【 手法操作】
1 .取穴天柱骨、华陀夹脊、肩中俞、肩夕卜俞、、肩井、极泉、小海、合谷。
2 .操作患者取坐位,医者立其后侧。( l )一手扶其头顶,另一手在其项部用滚法,分钟。用滚法时,注意避免使手背敲击其项
( 2 )用大指指腹按揉天柱骨、华陀夹脊,自上, 3 、6 遍·
〔 3 )用拇指指端按点肩中俞、肩外俞、天宗
. 6 。下。于后而穴
.拍一1 ,甄部牵引
( 4 )拿肩井处,3 一6 次后,医者立于其患侧。( 5 )拿极泉、小海、合谷,各3 一5 次。拿极
泉、小海时用中指端着力拨动筋健,拿合谷时拇指及中指对称用力。
( 6 )一手握其腕部,另手中指、食指夹其手指,自指根向指梢用力理抹,五指各理抹l 次。( 7 )配合项部中药湿热敷或醋敷。
【 注意事项]推拿治疗对脊健型、椎动脉型在摇颐项、颈部牵引、扳颈项等法时应谨慎从事,切忌草率莽撞,以免意外。患者平时可作颈项部功能、锻炼,避免颈项部过伸,睡眠时枕头不要过高或过低,注意颈项部保暖。症状严重者,可配合颈椎固定。
【 文献出处】 金义成.推拿自学人门〔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 124 - 125
【 手法操作l
1 .担余提弹料方肌法患者正坐,颈部向患侧轻度曲,术者立或坐于其后面。一手扶住患者健侧硕枕部,另一手拇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骨侧面,从第二颈椎棘突患侧缘附近起,向下轻快反复地捏拿,提弹斜方肌,直至肩脚冈上缘。并以一手拇指反复揉压、弹拨患侧肩井穴。2 ‘权拿、提弹项韧带法患者正坐,颈部轻度后伸,术者或坐于其后面。一手托住其下领部,另一手的拇、食、中三指指腹从第二颈椎平面起,自上而下轻快反复地捏拿,提弹项韧带,直一390 -
袭第十,、泉颈根病的脊柱推拿手法袭
至第七颈椎平面。井以手拇指指腹揉拨项4 一6 棘突上的颈韧带。然后再以一手拇指反复揉压、弹拨哑门穴和患侧肩外俞穴、天宗穴。
3J 捏拿、提弹胸锁乳突肌法患者正坐,颈部轻度前屈并稍向患侧弯曲。术者立或坐于其后面。一手扶住患者健侧健枕部,另一手拇指指腹和食指的第二指骨恻面,从颈椎棘突患处附近起,捏拿、提弹斜方肌,直至锁骨上窝部。并以一手拇指反复揉压、弹拨患侧突穴。食指反复揉压,弹拨患侧天鼎和缺盆穴。
4 .颈稚牵引、旋转法患者正坐,颈部前屈100 一20 " ,术者立于其侧面。一手托住下领部。另一手托住枕部,沿颈椎的纵轴方向徐徐向上进行牵引。待持续牵引片刻后,再慢慢将头部向左右旋转至最大角度,然后恢复到中立位时解除牵引力。如患者病情较重,或术者之力不能达到牵引日的,且有条件者,可改用枕领带进行牵引。在枕领带牵引的最初儿天,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头胀和项背部疲劳感等不适反应。交感神经型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尤其容易发生此种现象。可在数日内消失,不需其他处理。
5 .揉压、弹拨颈肌法患者正坐,颈部轻度前屈,术者立或坐于后面。一手扶住其额部,另一手拇、食两指指腹分别从第二颈推棘突旁的枕骨边缘起,反复揉压至乳突部。并以拇、食两指指腹分别揉压,弹拨两侧天柱穴、完骨和风池穴。
6 .顺势椒颐法与颈推牵引、旋转法体位相同。术者立或坐于其后面。一手拇指指腹置于其颈椎病灶棘突的患侧缘,其余手指置于患侧颖枕部;另一手托住健侧下须部,令其将头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角度。与此同时,置于病灶棘突患侧缘的拇指用力推按棘突作为支点,其余手指固定头部的位置,托下领部的手顺势用巧力将下领部轻轻向患侧一搬,即可听到颈部有清脆的响声(拇指指腹下可感到棘突的移动),则手法成功。此法如使用不当可造成颈椎半脱位,或其他异常,故应特别谨慎从事。
7 .头部按摩法患者仰卧,术者坐于其头部的后面。手法:
( l )两手掌分别置于其两侧顶颖部,从矢状缝附近起,轻快反复地向两侧分推,按序直至颧骨弓和乳突部。
( 2 )分推额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置于其两眉之间,沿眉弓上缘轻快反复地向两侧分推额部,直至颧骨弓附近。并以两手食指反复对应揉压两侧太阳穴。
( 3 )揉压眶卜缘,两手食指分别从两侧目内毗起,由内向外轻快反复地揉压眶上缘,直至目外毗附近。并以两手食指分别揉压两侧睛明和赞竹穴。
( 4 )揉压歌部,两手多指自上而下反复揉压两侧教部,直至乳突附近。并以两手食指分别揉压两侧头维穴。
( 5 )揉压百会、印堂,一手拇指从两眉间起,沿额中线和顶骨的矢状缝进行反复揉压,直至颅顶部。并以两手拇指同时反复揉压百会和印堂穴。
【 注意事项】 上述手法应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选择使用。术后应嘱患者将枕头调到适当高度,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进行项背肌的功能锻炼时动作必须和缓而平稳,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不应急速用力,更不宜强行活动。最好是头部活动到最大幅度时,在该位置上稍停片刻,可使紧缩的肌肉或韧带受到充分的牵张,通过肌肉的静力性收缩,可有效地锻炼肌肉的力量。
【 文献出处】 刘严.按廉疗法〔 M ]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 47 一5 。一391 一
一一一
豁中国资柱推拿手洛全书扮
I 手法名称]颈椎旋转复位法
【 手法操作1 患者正坐位,医者站在患者身后,稍微侧身(以右旋为例),用右肘窝放在患者领下,左手托住枕部,轻提并且做颈部旋转运动3 次,其目的在于使患者颈部肌肉再度放松。然后上提,牵引颈部,并使其前屈10 。,在牵引的同时将患者头颈右旋有固定感时.右肘部再稍加用力右旋颈部,此时即可听到一连串的弹响声。做完右侧后,用同样手法向左侧(对侧)旋转一次(图8 一53 )。
【 注愈事项】 手法要点在于手法的全过程都是在轻度牵引下进行的。在旋转时要稳准柔和,旋转要适度,不宜过大,切不可暴力治之。
【 文献出处】 孙呈祥主编.软组织损伤治疗学仁M 〕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 : 81
… … … l …
[手法名称l 颈椎提端摇晃法
【 手法操作】 患者仍取正坐位,医者站在患者正背后,双手虎;分开(拇指与食指分开), 拇指顶住枕部或风池穴,其余四指托住下领部,双手向上提端,同时手腕立起,双前臂用力下压患者肩部,两端提颈部的双手腕做回旋运动6 次,在持续提端下做颈部前屈,后伸各1 次,将患者头部在屈曲时旋转至左(右)侧。以左侧为例,用右手扶住领下,将左手抽出,同时利用医者右颖顶部和腮部顶住患者头部,在持续牵引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沿左侧颈肌走向,自上而下捻揉至肩部,同时右手搬动领下向右侧旋转颈部。用相同的手法在对侧再做一次,【注意事项】 此法仅用于不适合做旋转复位的患者,此种手法比较稳妥,安全不易引起不良后果,故对脊髓型颈推病施用此法能起到缓解症状之作用。
【 文献出处】 孙呈祥主编.软组织损伤治疗学〔 M ]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 : 81 一82
[手法操作1
1 .病人取仰卧位,去枕,术者坐在病人的头顶侧,用两手中指的指尖按压风池穴约卫分钟,
以散风活血。而后,沿着颈推旁的软组织按揉,对椎旁有痛性索条或硬节可多加揉动。
2 .术者用左侧前臂垫在颈屈后,以前臂尺侧抵住枕骨粗隆,右手扶托住下领,然后,两手同
时作垂直方向牵拉,并持续一定时间,再徐徐将手臂松开。
3 .病人取坐位,术者站立于病人肩的旁侧,用一手五指指面自痛麻的放射区按揉,并按压
颈臂穴、肩井穴、肩外俞穴、天宗穴和手三里穴,然后,再施以上肢搓法。
4 .术者一手将患肢擎起,另一手拇指指面横向按压极泉穴,然后,
动脉是否按压住,如按压住极泉穴,挠动脉搏动消失,
将患肢屈曲放下,并摸挠
待患肢上肢有麻凉重胀感觉时松指。
注意事项J 脊髓型不属此范围。
文献出处1 孙维良编著,家庭按摩〔 M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162
第三节20 世纪,0 年代
【 手法操作】
指揉各诸穴位,一392 一
病人取坐位,医生站在病人的背后,用松解手法在项背部放松肌肉,同时用配合颈项的屈伸、侧弯旋转动作。然后根据病情施以下手法:
努第十八案颈推病的务柱推拿手法需
j ,端提法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身后,两手分别端住患者的下领两侧,轻轻向上端提。或用侧提法,医生立于患者的左侧或右侧,一手托下领,一手托枕部,轻轻向上提,使患者有轻松感(图18 一18 )。
2 .双提法若神经根压迫症状较重,或经端提、侧提无明显效果时,可以使用双提法。患者仍取坐位,医生与两位助手分别立于患者的两侧与背后,医生双手按在患者的双肩上,患者双脚和腿平放在平台上,其中两人双手托住其枕、领部、并用稳力向上端提,医生手扶肩向下及左右轻度活动,使患者感到轻松。然后用捏揉法,医生一手扶患者前额,一手捏揉两侧颈部,从风池到肩井穴,顺序向下捏揉,反复数次(图18 一19 )。
图18 一18 端提法
图18 一1 ,双提法
3 .推揉法医生用一侧拇指,从风府穴边推边揉直至大稚穴,反复数次。
4 .仰卧旋转牵引法有些患者,颈肌肉较僵,而又紧张。可让患者仰卧在床上,肩与床边相齐,医生坐在床前,单手托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施以手法,两手轮换,使肌肉松驰后,嘱患者左旋转头。医生右手通过下颈部用前臂托住患者头,手卡住患者下领,左手绕前,手固定枕部。在轻微旋转力下向病人上方牵引,然后右旋头牵引。此法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中效果好。牵引手法结束后要再做缓冲松解,然后嘱其俯卧位,用松解手法将其双肩及背部松解后、用搓揉法使胸背部有温热感(图18 一20 )。
【 文献出处】 常健,陶万明,李瑞生.推拿与运动损伤fM 」几习七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65 一69
- 393 -
瑰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圈18 一20 仰卧旋转牵引法
【 手法名称1 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规按摩手法
[手法操作1
1 .松筋法以捏拿滚揉手法依次放松颈、肩背部、患肢部肌肉。
2 .点按弹拨法在痛点处点按各1 分钟后,有筋结、筋索部施以分筋、弹筋手法数下,使疏筋镇痛,打通气血。
3 .定位旋转法患者取仰卧位,项部伸出床端,肩与床端平行。术者坐位,一手持患者下领部,另手扶托颈部,食指触摸患侧颈部旋转之椎体横突或相当椎体的最明显压痛点,而后持下领部之手缓缓将患者头部转向患侧直到最大限度为止。稍停片刻,同时另手食指向内前方推顶椎体横突部,双手协调用力一顿挫,可听到复位声响,并指下感觉旋转之横突复原,即前手法成功,患者立感轻松。注意让患者放松颈部,配合手法旋转,术者用力应快速顿挫,切忌生搬猛力,幅度过大。
4 .什嘴手法术者持患腕,双手持续抖动患肢数下,力透肘、肩关节,然后搓揉患肢结束。t 文献出处J 陈映辉,陈敏主编.实用临床按摩手册〔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 353 一354
I 手法名称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手法
[手法操作1
1 .松筋法以捏拿滚揉手法依次放松颈、肩背部、患肢部肌肉。
2 .点按弹拨法在痛点处点按各l 分钟后,有筋结、筋索部施以分筋、弹筋手法数下,使疏筋镇痛,打通气血。
3 .定位旋转法患者取仰卧位,项部伸出床端,肩与床端平行,术者坐位,一手持患者下领部,另手扶托颈部,食指触摸患侧颈部旋转之椎体横突或相应椎体最明显压痛点,而后持下倾部之手缓缓将患者头部转向患侧,直到最大限度为止,稍停片刻;同时另手食指向内前方推顶椎体横突部,双手协调用力一顿挫,可听到复位声响,并指下感觉旋转之横突复原,即前手法成功,患者立感轻松。
4 .抖臂手法t 注愈事项】 一394 一
术者持患腕,双手持续抖动患肢数下,力透肘、肩关节,然后搓揉患肢结束。注意让患者放松颈部,配合手法旋转,术者用力应快速顿挫,切忌生搬猛
袭第十八策颈稚病的冬柱推拿手法豁
力,幅度过大。
〔 文献出处1 李宜谋,沈志祥,中医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1993 : 25
【 手法操作】
1 .方法一
( l )用拇指指端点按肩井、极泉、天宗、曲池、合谷穴,各1 分钟。
( 2 )用拇、食、中三指提拿肩井穴、拿捏合谷穴,各3 一5 次。
( 3 )用中指指端扣拨极泉、小海穴,各3 、5 次。
( 4 )用手掌擦颈部,上肢部,以皮肤发热为度。
2 .方法二
( l )两拇指放在风池穴上,四肢放在头两侧,用力按揉风池穴1 一2 分钟,使枕后酸胀为准。
( 2 )将右手拇、食、中三指对称,在颈项部,从风池穴起捏拿至肩背部,反复捏拿10 多遍,使颈项酸胀和发热。
( 3 )将一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拢微屈,指端放在颈部正中‘即颈椎棘突上)和两边的颈肌上,从上至下用力弹拨,反复10 遍。
( 4 )用对侧的拇、食两指捏起腋下的大筋(极泉穴),然后提拿3 次,使手指发麻为准。【 文献出处!王平,徐树楠.手到病除〔 M 〕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331 - 332
… … …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手法操作】 患者正坐,医者先分别按揉风池、天鼎、缺盆、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然后,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滚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5 一10 分钟,再用拿法,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随后作颈项部拔伸法。拔伸法有两种,一种是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侧肩部向下用力,双手大拇指顶在风池穴上方切勿用力过猛,以免引起患者头晕。其余四指及手掌托起下领部,并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把颈椎牵开,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向左右旋转。另一种拔伸法是嘱患者正坐,援者站于患侧,右肘关节屈曲并托住患者下领,手扶健侧濒枕部,向上缓缓用力拔伸,并做颈部左右旋转活动,另一手拇指置于患处相应椎旁,随颈部的活动在压痛点上施按揉法。最后,提拿两侧肩井并搓患肩至前臂反复几次。
【 注意事项1 手法须轻柔和缓。如需用较大力量的手法时,亦须在治纵轴牵引的情况下进行,决不可粗暴猛烈而急骤地过度旋转或屈曲头颈部。临床上由于不适当的手法治疗而引起的医源性残疾虽然不多,但也偶有发生,因此必须注意。
【 文献出处1 张雪军,府强主编.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 MI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492
【 手法操作】
1 .患者端坐,医者立于后侧,患者轻度前屈,医者手扶其头部,另一手拇指自上而下拨揉项韧带3 、5 次(图18 一21 )。下颈段痛点处可做点按法,然后点大椎穴及风池穴。一395 一
舞中国誉柱推李手法全书蓖
圈18 一21 拨操法
2 .拨揉须部两侧肌肉,重点拨揉椎旁酸痛点及条索状硬结,点按双侧颈根穴。然后拿揉颈项部两侧斜方肌,按揉肩井穴。
3 .多指拨揉1 一5 胸椎两侧能棘肌和菱形肌,点按酸痛点,点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和冈下痛点。
4 .拿揉患肢,以脓三头肌和脓二头肌为主,然后医者用多指横拨腋下臂丛神经分支,使患者手指有窜麻感为宜,然后按压、拨揉小海穴和曲池穴。
5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的腕部,另一手以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夹于手指患侧的末端依次进行手指牵拉法。同时可听到指关节的响声,然后揉捻指尖。
6 .医者牵抖患mlJ 上肢2 一3 次,最后拍打肩背部和上肢,使患者有轻快感为宜。
7 .各型特定手法。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采用颈椎侧扳法,根据颈椎棘突偏歪的情况,还可采用定位扳动法。这两种扳法,根据患者的体型,颈椎的偏歪程度及病变的位置,可分别采用患者坐位转头侧扳法或坐位压头侧扳法。还可用颈椎牵引法即仰卧位牵引与坐位牵引。椎动脉型颈推病,用小鱼际滚揉颈项两侧,然后用掌根搓摩枕后部,以有温热感为宜。揉点双侧肝俞穴,以有酸痛感为宜。患者仰卧位,用拇指或多指按揉百会、印堂、睛明穴,然后按内关、公孙穴。
【 注意事项】
1 .手法宜轻,切忌暴力。
2 .应用较低而松软的枕头。
3 .下列情况应慎用或禁用手法治疗:颈椎结核及肿瘤、椎体间骨赘增生已形成骨桥、椎间孔明显增生性狭窄者、有高位脊髓压迫症状者。
保守治疗无效者,根据病情需要可采取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按摩疗效不理想,可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按摩时要慎重。
【 文献出处】 北京按摩医院编.中国按摩全书[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 194
【 手法操作】 病人可坐位或俯卧位
1 .理抚法先以双手小鱼际着力,自耳后乳突部向下沿颈部两侧推抚至大椎穴处。然后改用大鱼际或掌根用力,向两肩部理抚,反复3 一5 遍。
2 ,揉拿法医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两肩井部,用力揉拿肩上大筋1 分钟左右,待肌肉放松后,再双手合并一侧,同时在肩井部揉拿,每拿3 次用力向上提1 次,连续3 次。用同法再做另一侧。如患肢有酸麻沉重感,手法可适当增加力度。
3 .拇指揉压法医者一手扶持患者额部以做固定,另手拇指指腹用力,在颈椎中央及两侧自上而下地揉压,对病变部位要加重刺激。可做5 一6 分钟。
4 .搏运法在患者大推穴周围及两侧肩井部位反复按运3 一5 分钟。用力稍大于前几种手法。
5 .时压法重点按压大椎、肩井、天宗等穴及脊柱两侧。
- 396 -
需第十八幸颈根病的资柱推拿手法蕊
6 ,运动法根据病情,可选用头颈扭转法、拔伸牵引法或挽肘按头法。每次选一种或二种间断用之不宜连续施用。
7 .合掌抉挤法医者立于患者前面,使其前额顶在胸前,然后两手五指交又,挟住项部上下揉动挤压。
8 .叩击法以拳叩、切击法反复在颈与肩部叩击,手法不宜过重。
[文献出处l 奕长业等.奕氏推拿法[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138 一139
【 手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生站于病人后外侧,一手作滚法操作,施术于病人颈项部,另一手按住病人头顶,作头颈部各方向被动运动配合,如前屈,后伸、左右旋转等。一般在病人左半侧治疗时,右手施以滚法,左于按于头顶配合被动运动,在右半侧治疗时,左手施滚法;右手配合,双手交替进行.在按法治疗时,常配合按揉风池、天鼎,天柱、天宗及颈椎棘旁压痛点,拿风池、颈项、肩井,以提高镇痛解痉作用。在患者肌肉已经放松之后,可予颈椎牵引拉伸。其方法是:患者低坐,微微向前屈颈。医生一手托住患者下颊,另一手托住患者枕部,沿颈椎纵轴慢慢向上牵引拉伸。手法牵引也可用颈椎器械牵引所代替。
在颈椎拉伸的基础上,进行颈椎旋转复位,整复椎间关节。
1 .坐位旋转复位患者坐位,颈前屈。医生以一手拇指叩按错位棘突,另一上肢肘部托住患者下领,前臂环绕面部颖部,再用手按住病人枕部向上牵引,同时向患侧旋转,使椎间关节整复。整复的标志应以拇指接触及棘突跳动为准,弹响声不应作为整复的标志。
2 .外位复位法患者仰卧,肩后用枕垫高,医生立于床头,右手托患者枕部,左手托住下领,将头部自枕上拉起,使颈部与水平面成30 。一4 护角,持续牵引1 一2 分钟,然后将头部向左右旋转和前后摆动,复位即可成功。颈椎复位成功后,再以撩法治疗颈项肩背部,按揉风池、天柱、天鼎、天宗、拿风池、颈项、肩井、曲池、内关、合谷,搓上肢结束治疗。
颈椎病椎动脉型、脊髓型病人的治疗,严禁作颈部被动运动。交感型不必作颈部被动运动,可加按揉颈前区颈交感体表部位。对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者在后关节复位时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在治疗时候可辨证加减。
【 文献出处」丁季峰主编.推拿大成「M 〕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337 一338
【 手法名称】 杨希贤的扳颈法
【 手法操作】
1 .患者坐位,先点按后溪、合谷、手三里等穴,自枕骨开始向下平推颈椎及两侧。其中以有压痛点、感觉迟钝或弯曲旋转的颈椎为重点,然后在痛处施以揉法。以拨法和捏拿手法放松,在颈项部及肩部施以滚法,最后轻度地转动头颈,逐渐增加颈部的活动范围。
2 .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身后,双前臂抵于患者双肩上,双手分别托扶住下领两侧,用力徐徐地将头部向上端提,直至患者臀部稍离开椅面。嘱患者稍屈颈,术者左手扶额部,右手自上而下捏拿颈椎两侧肌肉,在患臂内、外侧处,自上而下捏拿肪二头肌,以刺激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继而在上臂后侧沿挠神经沟以拨法拨动挠神经10 遍。
3 ,用扳颈法拨正偏歪的颈椎,先按揉颈椎两侧肌肉,重点揉压痛点处。术者位于患者前侧,一手扶患侧颗部,另手握患肢手部,使其屈肘,并以肘后顶住患者肘窝,然后双手缓缓用力,向相反方向推拉,以拔伸舒展颈肌。以上手法可以单独使用或轮换使用(图18 一22 , 一397 一
卜一一
舞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魏
图8 一53 )。
【 文献出处1 宋一同主编.当代各家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荟萃t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86 一88
图18 一22 扳颈法住下领部,令患者向健侧看。
【 手法名称】 狄任农治疗颈椎病手法
t 手法操作】
1 .旋转松肩法
( l )患者端坐,术者双手指捏拿肩部两侧斜方肌,使之松弛。
( 2 )将患臂高举过头,手心朝上。术者一手托其肘部,另手的手心对患者手心,直线向下按压月一2 分钟,继而将患侧肘部屈曲,手臂从患侧腋下向后拉出,使肩部肌肉放松。( 3 )术者用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患侧耳部前后,用手掌托另一手握住手腕部,使患侧手臂上举过头,并缓缓用力向后放下。
( 4 )一手固定下领部,并用肘部按住患侧肩部,另一手置于患侧耳后,前臂掌侧紧贴头顶部,双手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拉扳。
( 5 )术者一手固定下领部,另手狱定后枕部,在颈部微屈曲姿势下,双手同时密切配合,用适当的力量使头部向左、右侧旋转,此时可听到弹响声,示意手法成功(图18 一23 )。2 .推扳法凡颈椎两侧软组织痉挛明显,或兼有头痛者,运用此法有时效果明显。患者头部姿势为前屈位,术者站在一侧,运用双手拇指指腹将头半棘肌、头夹肌和颈夹肌等,由颈椎棘突边缘由上而下向外侧紧推,左右轮换操作。
3 .棘突偏歪纠正法触诊时发现某一颈椎棘突有偏歪,采用此法纠正。以颈推棘突偏右为例。患者正坐,术者站其后方,左手拇指顶住向右偏歪的棘突,其余四指紧贴后枕部,右手掌托住患者左面颊及颊部,在颈部微屈并牵引姿势下,双手同时密切配合,用恰当的力量,使头部向右侧转动,即可听到弹响声,同时感到指下棘突向左移动(图18 一24 )。
一1 . . . . . . . 1 1 1 . . . . . . . 1 1 . . . . . . . 1 1 1 . . . . . . . 1 11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1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l
圈18 一Z3 旋转松脚法
圈1 忍一24 棘突偏歪斜纠正法
【 文献出处]社,1994 : 88 一89
宋一同主编.当代各家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荟萃〔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一398 一
袭第十八来颈椎病的誉柱推拿手法余
[手法名称】 孙树椿治疗颈椎病手法
【 手法操作1 患者正坐,用揉捏法和滚动法放松局部肌肉,而后可采用下两种手法。( l )旋转复位:患者取正坐位,术者立其身后,稍微侧身,以右旋为例。用右手或右臂置于患者领下,左手托住枕部,轻提并且旋转颈部活动2 一3 次,使其颈部放松,然后上提、牵引颈部,并使其后伸,牵引的同时,将患者的头颈右旋到有固定感时,右臂再稍加用力,右旋颈部,此时耳听到一连串的弹响,一般响声清脆者为佳。立即以同样的手法向左侧旋转l 次。用力应稳、准、轻柔,切忌粗暴。
( 2 )提端摇晃法:适用于颈部肌肉痉挛,尤其胸锁乳突肌痉挛者。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身后,双手虎口分开,拇指顶住枕部,其余双手四指托住下须部,双前臂压住患者肩部,双手向上提端,同时手腕立起,在维持牵引下,双手腕做回旋活动6 一7 次,使患者颈部肌肉放松后,将患者头部在屈曲时旋转至左(右)侧。下步手法以左侧为例。,用右手扶住下领,同时术者用右肩、枕部顶住患者头部,在持续牵引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沿左侧痉挛的颈肌走向.自上而下揉捏到肩部,同时向右侧旋转到颈部。以同样手法施于对侧。最后使用善后手法。
【 文献出处l 宋一同主编.当代各家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荟萃【 Ml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90 一91
[手法名称l 李奇炎治疗颈椎病手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取端坐位,术者立于后侧,先用揉捏等手法放松治疗部位。而后采用下列两种手法。
1 .旋转屈伸按压法术者一手扶患者头部,另手拇指按压在患侧颈肌的上部,然后两手相互配合同时用力。其中,边使病人头部向患侧旋转到最大角度,边用拇指在患侧距脊中线旁开0 . 5 寸或1 . 5 寸或3 寸处做对抗性按压,当患者有胀痛感即还原为旋转按压;使患者头部尽量前屈,用拇指向下按压颈动脉或距脊中线0 . 5 寸或1 . 5 寸处,当患者有牵拉胀痛感即还原为前屈按压;使患者头部后伸,用拇指指端顶住颈脊中线旁开0 . 5 寸或1 . 5 寸处,当患者感到胀痛即还原为后伸按压。每次手法还原后,再用拇指顺势轻揉被挤压的部位。用此法由上而下。各反复数遍。
2 .预椎扳动法患者低头,术者一手扳住其下领并徐徐向棘突偏歪方向旋转,另一手拇指指端向健侧方向抵住偏歪的棘突处〔 或横突处)。当感到旋转力到达拇指指端所抵的患椎处时,然后施巧劲,双手相向用力,此时可听到颈推关节错动响声,从而纠正旋转的椎体。最后采用点穴法点揉。
【 文献出处]宋一同主编.当代各家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荟萃〔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93
[手法名称】 理筋牵拉复位法
‘手法操作】
1 .放松手法病人取坐位,先做健侧。如治疗右侧时,操作者站于病人背侧,用左手扶着头顶部,右手在右颈部施用按、拿、摩、揉及点穴等手法3 一5 分钟,然后点按风池、肩井、肩骼及肩押内角等穴位,继而双手揉拿、提双侧肩脚提肌、斜方肌、头夹肌、颈夹肌。最后用左手前臂外侧上1 / 2 处扶压右侧枕部,右手持握病人的右手臂远端l / 2 处与坐位垂直方向向下牵拉(拉一399 一
瀚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余
左侧时以右手扶压左侧枕部),使颈、臂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
2 .理筋牵拉复位法病人取仰卧位,不用枕或低枕。首先用两拇指按压双侧肩骼穴、太阳穴。其次,一手扶健侧头部并斜拨使之转向对侧,另一手在颈部施按、揉手法,再次,以手掌部放于肩关节处,双手分别伸展颈部肌肉。最后,一手托住病人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领将患者头稍向上仰或背屈,两手同时用力牵拉旋转2 一3 次,但必须掌握适当角度。如有颈椎后关节错位时可自行复位,若达不到复位目的,可重复上述手法。
3 .双手按压太阳、风池、肩井、肩外俞等穴。最后在枕、肩、颈部作震颤手法结束治疗。【 文献出处】 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2 一3
【 手法名称】 双手牵引侧扳法
【 手法操作】
1 .准备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
( l )用双手拇指指腹挠侧面顺韧带自上而下用分筋手法将项韧带左右分拨。( 2 )用单拇指或双拇指指腹顺韧带方向自上而下推理。用指腹下压韧带从上往下滑动。( 3 )用类似的方法再处理两侧斜方肌,其方法是用双拇指指腹挠侧面,从斜方肌的起端上项线开始,用分筋的手法自上而下顺斜方肌走向左右分拨斜方肌到肩脚骨内上角止。连续做10 余次。
( 4 )用理筋手法从上往下顺肌纤维方向推理,即用拇指或双指指腹下压斜方肌自上而下滑动。
( 5 )按摩两侧副神经。方法如下:以右手为例,虎口对准患者颈后,右手拇指触摸左侧副神经,右手食指中指触摸右侧副神经,从乳突下3 . 5 cm 处开始,用分筋手法与副神经走向垂直弹拨,向下直到肩押骨内上角处止,上下做几次。手法要轻,根据副神经粗细,弹性大小,粘连程度及个人体质不同,分别施以轻重手法。
( 6 )用理筋手法,右手拇指对准患者左侧副神经,食指中指对准右侧副神经,从上向下沿副神经走向推理数次。
经过上述手法后,患者颈部松软,疼痛减轻,再施以复位法。
2 .双手牵引侧扳法患者取仰卧位,四肢自然伸直放松,助手双手压住患者两侧骨盆,医者一手托住后枕部,另一手托住下领部,沿身体纵轴方向牵引颈部,边牵引边向一侧(左或右)甩头至最大角度(切忌用力过猛粗暴)再用同样方法向另一侧甩头至最大角度(图18 一25 ) , 重复运用上法3 次。第1 次牵引后往往可听到咔嚓声,第2 次偶尔听到,第3 次很少听到。牵引力量视患者体质不同区别对待。
3 .结束手法上述手法结束后,扶患者下床取坐位,重复施用准备手法,最后按摩两侧风池穴2 分钟,按摩侧大小菱形肌2 分钟,手法完毕。
【 文献出处】 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垮94 : 4 一7
【 手法名称l 微调颈推推位法
【 手法操作]
1 .触诊定位法医者以右手拇中指分放于颈两侧,上下前后对比性触摸病人双侧颈椎横突尖,有否左右微小移位,椎与椎之间有否触痛,或者以临床症状进行定位。一般挠神经症状一400 一
傍第一卜,、未颈推病的誉柱推拿手法袭
图18 一29 双手牵引侧扳法
调颈4 一5 椎;尺神经症状调颈6 一7 椎;正中神经症调颈5 ? 6 椎二
2 .微调颈推推位法
( l )患者取坐位,术者位于患者身后,一手拇指顶在受压神经的一侧上推的横突尖上,另一拇指抵住下一个椎体的横突尖上,推向患肢方向,若双侧上肢都有症状,则推向重侧。若颈椎有微移位,以此手法即可复位。
( 2 )术者双拇指尖分放于棘突侧方位置,方向同上。若推治2 次无效,可改相反方向推。这样处置占5 % ,力勿过大,以防意外。
【 文献出处】 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12 一13
l 手法名称】 按推复位法
[手法操作】 姿势:患者取正坐位,医者立其后侧。
1 .施疏筋理筋法以解痉镇痛医者以双手鱼际沿患者颈椎两侧,自上而下推至肩峰部十数遍,再自大椎穴分推至锁骨下10 数遍。以双手拇指或一手拇指、食指,沿颈椎棘突两侧自上而下反复揉、拨数分钟,再以患椎为中心,施理筋法,反复数分钟,以将挛缩肌膊理顺为宜。2 .施矫正术以整复关节
( l )推按复位法(以右侧为例):医者右手拇指自右侧顶住患椎之棘突,左手掌自左侧扶按患者头部,令其向右屈颈,当弯至最大限度时,术者双手同时用力一按一推,闻响声为佳。( 2 )颈椎旋转复位法(以右侧为例):医者左手拇指自右侧顶住偏歪之棘突,右手掌托住病人下领,令其头前倾30 “时向右转项。当转至最大限度时,医者双手同时用力一推一拉,闻及“咔吧”响声为佳。
( 3 )施颈部拔伸法:必要时配用机械牵引,以增大颈椎间隙。
( 4 )对症取穴:根据不同的症状,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
【 注愈事项】
1 .施术手法应轻重得当,用之恰到好处。过重则易致损伤,过轻则疗效欠佳。切忌使用暴力,以免酿成后患。
2 ,以上矫正复位法,适用于颈椎棘突偏歪及后小关节紊乱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禁用此法。一401 一
豁中国脊柱推宇手法全书余
3 .两种矫正复位法一般可交替使用,但必要时也可并用。每间隔1, 一2 日施术1 次为宜。4 .采用矫正复位法必须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应消除其紧张心理及拮抗动作,以免影响疗
效。
【 文献出处]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红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1994 :巧一17
【 手法名称】 旋搬法
【 手法操作】 在急救用具、药品备齐下。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一手托住下领,另一手在枕后颈椎两侧软组织处施以表面揉、推、捏,弹拨等分筋理筋手法。再用手指点按合谷、曲池、中府、天宗、风池等诸穴。以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然后嘱患者仰卧治疗床上。头颈超出床沿,一助手双手向下拉患者双肩,术者蹲坐在自身左足跟上,左手托住患者头枕部,右手抱下领,使其下领略向上翘,两手同时向上用力,沿着颈椎生理曲度上拉。与助手密切配合作对抗牵引。缓缓用力以患者不感疼痛为宜,在牵引状态下慢慢左右旋搬,先搬向寰齿间隙宽侧,再搬向寰齿间隙窄侧。旋搬角度以不超过查体时患者颈功能左右旋转的最大角度为宜.在旋搬过程中听到了“咯瞪”响声,表示旋搬复位成功。
【 注意事项】 实施旋搬复位时,用力要适度,先在颈部两侧软组织处行摩、揉、推、捏、按等放松手法而后施旋搬整复,整复时要两手协调一致,与助手密切配合,禁止采用暴力旋搬,粗暴的手法易使脱位加重或导致齿状突和关节突骨折,甚至当即就有生命危险。所以要求施术者和助手密切合作.在对抗牵引下顺势旋搬,旋转幅度要适度,不能急于求成。
【 文献出处】 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17 一19
l 手法名称】 拔伸旋转复位法
【 手法操作]
1 .拔伸旋转复位法患者端坐矮凳,医者立于患者背后,用右手拇指按压患者偏歪棘突,瞩患者头部前倾15 " ,并向对侧旋转到最大限度。医者左肘弯托住患者下领部,左手与胸夹住患者题部(向右旋转用右肘托,向左旋转用左肘托),适当用力向前呈15 “角持续牵引颈椎,再稍用力上提扭转,同时右手拇指按压棘突,听到’‘嘎叭”一声,指下棘突有轻微移动感,提示偏歪棘突复位。
2 .推拿颈肩部用拇指指揉法施于颈椎两侧,同时配合肩部手法,用双手或单手按压风池、肩井、天宗等穴。
3 .按摩嘴丛神经取锁骨上窝处,用单手食指,中指按摩1 一2 分钟,患者上肢有触电感。【注愈事项】 操作方法务必须轻细柔软和灵巧准确。
【 文献出处】 工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3 一4
(手法名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验推拿手法
【 手法操作]
:松筋法以捏拿滚揉手法依次放松颈、肩背部、患肢部肌肉。
2 .点按弹拨法在痛点处点按各1 分钟后,有筋结,筋索部施以分筋,弹筋手法数下,使疏筋镇痛,打通气血。
3 .定位旋转法患者取仰卧位,项邹伸出床端,肩与床端平行。术者坐位,一手持患者下- 402 -
袭第十八章颈椎病的臀桂推拿手法袭
领部,另手扶托颈部,食指触摸患侧颈部旋转之椎体横突或相当的椎体的最明显压痛点,而后持下领之手缓缓将患者头部转向患侧,直到最大限度为止。稍停片刻,同时另手食指向内前方推顶椎体横突部双手协调用力一顿挫,可听到复位声响,并指下感觉旋转之横突复原,即前手法成功,患者立感轻松。
4 .抖臂手法术者持患腕,双手持续抖动患肢数下,力透肘、肩关节,然后搓揉患肢结束。[注意事项】 注意让患者放松颈部,配合手法旋转,术者用力应快速顿挫,切忌生搬猛力,幅度过大。
【 文献出处】 陈敏,陈映辉,连国钦主编.效验推拿与自我按摩治疗300 病〔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 56
【 手法名称】 颈椎综合征痹痛型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1 .按揉法患者取坐位,放松颈部肌肉,医者站在患者身后,用拇指、中指同时按揉两侧风池、风府、哑门、天柱、大椎、肩贞、缺盆、颈后两侧、肩脾骨内上角,以有酸胀感为佳。2 .捏拿法患者取端坐位,挺胸并将头颈及双肩肌肉放松,医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手拇指指腹沿颈椎棘突两旁约1 , 5 寸的舰棘肌处,从风池至大椎穴由上向下,由内向外进行按揉3 一5 次。
3 .端提法患者取端坐低位,坐在木凳上,头、颈及肩部肌肉放松,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用两手拇指压住患者枕骨粗隆,其余四指端住患者的下领,轻轻向上端提其头颅约30 秒钟,然后缓慢轻轻地放下。
4 .旋转法患者仍取端坐低位,医者在做完端提法之后,手不要松开,将一侧前臂压在患者同侧肩上与另一手做对抗牵引30 秒钟,然后向患者对侧肩方向旋转,当旋转至接近限度时,医者用适当力量使头部继续向该侧旋转,此时即可听到弹响声,然后两手位置交换,向对侧依前法再旋转1 次。
5 .理筋法患者取端坐位,医者站在患者患肢外侧或坐在凳子上,用双手拇指指腹从肩峰沿上肢内外侧肌肉至腕关节的筋脉进行分理和拨离,并对肩朋、肩谬、曲池、手三里、合谷、肘骼等穴进行按揉。
6 .拔伸法患者取仰卧位,去枕,将头颈部放在床头上方,双手拽住床的两旁。医者坐在患者头前,用一手掌托住患者下领,将另一手臂放置在患者枕骨后下方,用力与手掌按压固定,然后徐徐用力向患者头部后上方轻轻地左右旋转,进行拔伸30 秒钟,最后再缓缓地拔伸放松,以达到疏通气血,加大椎间隙,缓解对颈神经的压迫。
【 文献出处】 王云凯主编.中华推拿大成[M 〕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687 一688
【 手法名称]侧颈加力复位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取低头坐位,头颈侧向任何一方。术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根据患椎错位方向和个数选好指法,搬住(或扣住)错位椎旁关节突后结节隆起处(寰椎为横突),另一手以掌心轻轻托起患者下颊,顺患者侧颈方向稍加助力,小幅度推或拉,两手同时用力,大多伴随“格答”一响,患椎即从指下复向正位。多椎一次复位法是在上述左右侧颈加力复位的基础一403 -
舞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袭
上,将一手手指分别布于患椎,然后一次联合动作,把本来需要2 一3 次复位动作简化为一次解决。前后滑椎复位法与此相同,只是将推按错位椎的手改为向下按压后凸椎,或向下按压前突颈椎的邻椎。复位后顺手将患椎周围的肌肉韧带予以疏理、松解。
【 注意事项]此乎法轻巧,较为安全,对于高位或低位,单椎或多椎、单方向或不同方向的颈椎错位均有效,在轻微的外力下达到复位目的。对老人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亦可运用。【主治疾病】 颈椎病(颈椎棘突偏歪或前后移位)。
【 文献出处」包来发.百家推拿经验集「M 」.上海:_上海利学技术出版社,19 " : 10 。一101
【 手法名称】 前屈侧旋复位法
【 手法操作】 以颈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患者取坐位,术者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或钝厚压痛最明显处的棘突,令患者头项前屈35 。,再向左侧偏45 。,术者右手掌托扶患者左面颊及颊部。施术时,右手掌向上用力,使头颈沿矢状轴向上旋45 " ,与此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侧水平顶推偏歪的棘突,闻响同时拇指下有棘突向左轻移感,即为复位。然后让病人头颅处于中立位,顺压棘突和项韧带,放松两侧颈肌,手法完毕。
【 注意事项】 此法对伴有严重椎间隙狭窄与椎间孔变小的患者,不宜应用。【 主治疾病】 颈椎病(颈椎棘突偏歪或前后移位)。
【 文献出处】 包来发.百家推拿经验集【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101
t 手法名称1 肘臂提旋复位法
【 手法操作】 颈椎棘突有偏歪,患椎横突亦有旋转性的一侧前移,另一侧后移的情况,从横突前后结节序列情况可以摸知。以第六颈推右横突前移或后移为例,患者坐低凳,术者站其患侧,右肘托住领骨,前臂紧贴其面额,右掌按其左头颅,右小腿下压其大腿,左拇指顶住患者第六颈椎右横突前(或后)结节区,余四指紧贴患者头后,术者右肘向上牵引,(平稳度大,易掌握牵引力),当颈部放松失稳时,患者头略仰,将领向右徐徐旋转至最大角度。术者以左拇指为支点,所压方向横突前移应压向内,后移者应压向外,右肘部轻巧配合。
【 注意事项】 切忌暴力进行搬颈,听到弹响声,便示复位。
【 主治疾病】 颈椎病(颈椎棘突偏歪或前后移位)。
【 文献出处】 包来发.百家推拿经验集〔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101
[手法名称l 单人头颈前屈左右旋转复位法
【 手法操作】 以第四颈椎棘突偏左移位为例。患者坐20 cm 高的矮凳。术者站在其背后,以右手拇指触及患椎的左侧横突,并固定之。令患者头颈前屈约30 。,左偏25 。一30 。。术者左手食、中、无名、小指轻扶患者下须,拇指按住右上领。嘱患者缓缓吐气放松,乘其放松不备之机,术者将患者头部迅速向左旋转45 。,同时右手拇指将患椎横突推向右侧,此时多可所到弹响声,右手拇指可有向右移动的感觉,再摸棘突和横突已平复,或有所改善即可。如果未复位,可换用左手拇指顶推患椎横突末端,右手按上述方法扶持患者左上下领,乘患者放松时,再行向相反方向旋转复位(且瞬顺着棘突偏歪侧向健侧旋转),可以避免向棘突偏歪侧旋转时产生的疼痛,如此反复,多能复位。
【 主治疾病1 颈椎病(颈椎棘突偏歪或前后移位)。
- 404 -
豁第一卜,、来颈椎病的臀柱推拿手法盛
[文献出处l 包来发.百家推拿经验集〔 MJ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102
【 手法名称】 牵伸前推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坐于矮凳上。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以一臂的肘窝托住患者下领,另一手拇指置于向后隆起的患椎棘突上。托下领之臂向上牵引,并使颈椎在牵引中后伸,与此同时拇指适当用力向前顶推患椎的棘突,常可闻得一清脆的响声,并觉拇指下患椎轻微移动。【主治疾病】 颈推病(颈推棘突偏歪或前后移位),此法适用于x 线摄片示颈曲向后成角或颈曲反张者。
【 文献出处】 包来发.百家推拿经验集「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102
【 手法操作】 患者端坐。医者站在患者的后面,令患者往前看,头颈部放松。医者用双拇指顺压两侧,双手四指弯曲90 。,从上到下顺通3 次,顺时用双拇指触诊检查颈椎病变情况,先不用及时复位。复位时,两手托面颊部往上牵引试着左右转动头部1 一2 次后放手。叫患者将头做前低后仰动作,问患者是否有头晕现象,若无头晕现象继续治疗,若有头晕现象稍等片刻。医者一手托下领,另一手拇指顶于偏歪方向,把头往后仰,眼向前上平视,在迅速转动时用拇指力推动,听到响声,指下感觉错缝复位。再把头部转向正方,用两拇指触诊检查一遍是否良好,把肌筋拨正顺序压平,疏通气血,把疼麻的胳膊往上提起并向外伸展放下,从风池穴顺下,点曲池按压顺之合谷,顺动两次治疗完毕,并嘱咐患者睡觉时枕头不易过高或过低,更不要枕硬物。
【 注意事项l 治疗这种病要与肩和胳膊的扭伤以及肩背部受风湿侵蚀和肩轴周围炎等症区别开来。另外,颈椎破坏性疾病,如骨结核,肿瘤等禁用手法治疗。
【 文献出处万罗金官著.罗氏正骨心法秘诀百M 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 167
手法名称手法操作
1 .扳颐手法
颈推病的特殊手法
包括扳颈、推“三把”、拔伸等手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在患者的健侧后方,一手叉开,以大拇指的指腹部抵住
病变颈段的健侧,另一手置于患侧头的顶颜部,嘱患者颈部放松,把患者的头扳向健侧,待渐渐扳到颈部侧屈的尽处,然后术者两手相对用力,轻巧地一扳即可。在扳动过程中,手法一定要轻巧,不宜用暴力,操作成功常常可以听到清脆的“卡咯”响声。在扳颈时,需令患者头部向健侧旋转15 。、30 ”。这个体位可使椎间孔受到牵张,加上扳颈的力量落在病变部位的交叉上,可使病变颈椎的椎间孔张开。
2 .推“三把第一把是从分印堂穴开始,延着眉弓向两侧推开、推到太阳穴时,手法减轻,并改用手掌在头的两侧由前向后合拢,再由枕部一直推到后颈部正中。第二把用拇指分开印堂后,由前额中央向两侧用力推开,在太阳穴处向上改用手掌沿足少阳胆经推向头的后方,并在枕部合拢一直推到颈部。第三把是在用拇指分开印堂后,沿着前额发际向两侧推开,向下绕过太阳穴,改用手掌并向中央靠拢,由督脉推到后颈部,推到后头部时,一直沿督脉推至大稚穴以下。推三把时,手指要用暗劲,慢慢分开,用手掌推到头部时同样要用力,术者和患者都要全神贯注。推完三把时,患者立即感到头部轻松,头晕、头痛症状大为改善。
3 .拔伸术者站在患者背后,一肘托患者下领,另一肘托枕骨下方,沿正中向上拔伸。开一405 一
袭中国务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始时拔伸次数要少,时间要短,以后增加次数和时间.但最长每次不得超过30 秒钟。【 文献出处】 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M 〕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 368 369
【 手法名称】 拔伸钳式对压复位法
【 手法操作J
1 .拔伸钳式复位主要适应证为没有旋转的单纯移位及多相移位的第一步手法治疗。首先用触诊法并结合X 线所见,确定棘突(与横突同步,故亦可触横突)移位方向。医者站在棘突偏歪方向同侧,一手臂与胸部挟抱患者头部,另一手之拇指直对准偏歪之棘突,同手其他四指置于反方向,对颈椎形成钳形挟压。将患者头提伸达椎间隙充分张开之瞬间,形成钳式之手迅速巧妙的猛然对压,此时拇指能感到棘突向对侧滑动,有的病人可听到响声(但绝不追求必有响声)。施术完毕,再复查病人偏歪之棘突有否矫正。如已矫正,继作肌肉松解手法。例如病人CZ 向左偏,医者应站在病人左后侧,左手臂与左胸挟抱住病人头,右手拇指置CZ 棘突左侧,另四指置CZ 以下之右侧;如病人CZ 向右偏,则医者应站在病人右后侧操作。2 .旋转钳式复位主要用于旋转移位及复杂多相移位。基本方法同拔伸钳式复位,只是达椎间隙充分张开时,医者牵动患者头颈迅速准确的做同向旋转。例如病人C2 向左偏,医者站在病人左后侧操作,拔伸至椎间隙充分张开时,在极短的瞬间,医者双手同步做高度协调的方向完全相反的快速动作;左手臂牵动患者头向左旋转,右手拇指推压c2 棘突向右滑动,医者拇指能感觉到病人棘突向对侧滑动,并可闻及响声(不必追求有响声)。如病人C2 向右偏,则医者站在右后侧操作。
【 注意事项】
1 .定位定性准确。
2 .手法轻揉,严防用力过猛,切忌迫求颈响声。
3 .旋转度数适中,包括病人颈椎旋转移位的程度。
4 .医者要高度重视,只要手法正确保证绝对安全,就可产生神效,有时可立即解除病人的痛苦,尤其生病初期多可一次治愈。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手法不当亦可出现意外,轻度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可致残,甚至致命。国内外此类教训已屡见不鲜,关键在于医者对病因的认识,必须熟悉正常的解剖学结构病理改变。
5 .坐位疗效好,仅对体弱者取卧位。
6 .如有毛囊炎、皮肤感染等,不能在局部按揉。血压增高时,拔伸手法要慎用。在推拿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头晕、欲吐、四肢出汗、发冷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必要时尚需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并予对症处理。如患者发热,有出血倾向,则不宜推拿治疗。
【 文献出处】 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 % : 369
t 手法名称I l 手法操作l 1 .滚项背部
以痛为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手法
嘱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身后,以“单手滚法”治疗患者的项背部,以
患侧为重点,持续治疗数分钟,勿使患者的头部及躯干部有明显的晃动。
2 .指揉项部
406 一
患者及医者的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拇指揉法”治疗患者的项部。自项部的
努第十八率颈根病的资柱推拿手法余
上方开始,逐渐地滑向下方,持续治疗35 次。手法须柔和,动作应略缓慢,每分钟不超过70 下。3 .指按天添穴患者仍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患侧或侧后方.以“单手拇指按法”治疗患者患侧的天鼎穴,持续治疗十余秒钟或二三十秒钟。手法的力度须适当。
4 .指按缺盆穴患者及医者的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指按法”治疗患者患侧的缺盆穴,持续治疗20 一30 秒钟。手法须柔和。
5 ,指拨极泉穴患者仍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患侧或侧前方,以“单指拨法”治疗患者患侧的极泉穴,持续治疗10 下。手法须柔和。
6 .指按风池穴患者仍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身后,以“单指按法”治疗患者患侧的风他穴,持续抬疗lo 秒钟。手法须柔和。
7 .拿肩井穴患者及医者的体位如上,医者以右手拿住患者右侧的肩井穴处,左手拿住左侧;两手同时缓缓用力,持续治疗10 , 30 秒钟。手法的力度应逐渐加大,至病员能忍受为度。8 .指揉外关穴,指操合谷穴患者仍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患侧,以“单手拇指揉法”依次治疗患者患侧的外关穴及合谷穴。于每个穴位处,各持续治疗10 一30 下。
9 .捻手指患者及医者的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捻法”治疗患者患侧的手指。自拇指始,然后依次治疗食指、中指、环指、小指,或自小指始,再顺序治疗环指、中指、食指、拇指。皆自手指的近端治向远端,手法的动作幅度须大,移动应缓慢。
10 .搓上肢体位如上,医者以搓法,治疗患者患侧的上肢,自其近端始,逐渐地治向其远端,持续治疗3 , 5 次。
【 文似出处】 金德康,曹仁发.中医推拿临床手册t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 % : 493 一494
… …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手法操作】
1 .舒筋法术者用双手掌根部,从头开始,沿斜方肌、背阔肌、能棘肌的纤维方向,分别向项外侧沟及背部分推。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反复8 一10 次。
2 .提拿法术者用双手或单手提拿颈后、颈两侧及肩部的肌肉,反复3 一5 次。3 .揉捏法术者立于患者后侧,么双手拇指或掌侧小鱼际置于颈后两侧,着力均匀,上下来回揉捏10 · 20 次。
4 .点穴拔筋法术者用中指或拇指点按天宗、合谷、阳溪、曲池等穴,以及阿是穴,以有麻窜酸胀感为宜。继之拨腋下的臂丛神经.挠神经和尺神经.以麻窜至手指端为宜。在背部拨脊柱两侧的瓶棘肌,沿该肌垂直方向从外向内拨3 , 5 次。
5 .端提运摇法术者立于患者后侧,双手置于颈项部,用力向上提颈,并慢慢用力使头部向左右两侧旋转各3o 度一40 度,重复8 一12 次。
6 尸旋转法术者一手持续托起下颊,一手扶后枕部,使颈略前屈,下颊内收。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拉,并缓慢地左右旋转头部5 一10 次,以活动颈椎小关节。最后用力将下颊向一侧作稳妥斜扳,即可听到清脆的帅声,立感颈项部舒适。
7 .拍打叩击法术者分别在项背部及肩脚部用手掌,或双手握拳拍打、叩击,反复3 、5 次,使组织舒展和缓解。
【 文献出处】 薛传姐,姚红主编.现代推拿学[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 278 - 279
一407 一
盼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袭
‘手法操作1
1 .先用理筋手法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食、中指指腹,顺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脚提肌的纤维方向揉拿10 一20 次,再用拇指指腹从枕骨粗隆循序向下按摩项棘肌、项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以解除肌肉痉挛。然后以助手固定双肩,术者向上提伸颈部并略带旋转,要注意动作的轻柔。点风池、风府、肩井、天宗、缺盆、极泉、曲池、尺泽、内关、外关、合谷穴,牵抖患肢。
2 .琦推动脉型颈推病眩季的手法患者坐位双手下垂,术者先在颈肩部施以按捏等轻手法,减轻疼痛,然后在肩那骨内侧缘的肩脚提肌、大小菱形肌及前斜角肌作痛点按压、弹拨,缓解肌痉挛。再按揉肩井、风池、天宗等穴各1 一2 分钟,作旋颈及举肩手法2 ? 3 次,使颈部活动幅度逐渐增加。最后捏肩背及颈部肌肉结束。
3 .料扳法患者端坐,将头颈向运动受限侧转动到最大限度,术者一手顶住高起的棘突,其他四指扶住颈部,另一手掌心对准下领,手指拿住下领骨,将头向上及受限侧牵提、旋转,另一手拇指用力将棘突高隆处向颈前方顶件,可听到响声,表示轻度移位的下棘突已经对缝。扳上部颈推时,头后仰,中部颈推屈颈30 。,下部颈推屈颈60 “。
【 注意事项]按摩时手法必须轻柔,切忌粗暴。
【 文献出处】 栗明拥编‘架氏正骨〔 Ml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 398
第四节21 世纪
I 手法操作】
1 .基本治法
( I )方法一:
① 患者坐位,医者施滚法于颈背部,放松两侧斜方肌和肩脚提肌,操作3 一5 分钟。② 施四指推法于颈项、上背部,配合拇指点按风池、风府、夹脊、曲池、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操作5 分钟。
③ 施拿法于肩井、风池和两侧项肌,各处操作10 ? 15 次。
④ 一手托患者下领,一手按扶后枕部,拔伸颈椎30 秒钟。
⑤ 施掌根揉法于颈背及上背部,操作2 一3 分钟。
⑥ 施掌振法于大椎穴,以局部透热为度。
( 2 )方法二:
① 患者坐位,医者施滚法于颈项及上背部,配合颈椎前屈、后伸和左右旋转等被动运动,操作5 分钟。
② 施一指禅推法于两侧项肌,自上而下往返3 一5 遍。
③ 施拇指点按法于风池、风府、肩井、曲垣、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以酸胀为度,每穴操作30 秒钟。
④ 同方法一之③ 。
⑤ 摇颈椎,幅度由小渐大,左右各8 次。
⑥ 酌情施颈椎斜扳法、定位扳法或侧扳法。
- 4OR -
禽第十八束颈根病的脊枉推拿手法余
2 ,分型论治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类型,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l
1 .推拿手法要求轻柔和缓,刺激量中等,忌用粗暴蛮力。
2 .作颈椎扳法时,一定要明确诊断,排除颈椎骨折、肿瘤、骨质疏松及先天性畸形等疾病后方可进行。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用扳法。
3 ,睡眠时枕头高低适中,可用药枕辅助治疗。
4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外感风寒。
5 .患者早晚可做颈椎保健操3 一5 分钟,以加强颈部功能锻炼。
[文献出处】 邵铭熙.实用推拿手册【 M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 237 一239
一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手法名称】 坐位提拉仰推法
1 手法操作j 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侧后方(依个人习惯而定),用靠后侧手的拇指扶按需复位颈椎的棘突上,靠前方之手屈前臂,用肘弯部勾托患者的下领,用手、前臂及胸部将患者头部抱好固定,协同将头向上提拉,然后在上提牵拉情况下将头后仰并向后上方提拉,另手的拇指同时将棘突向前上方推,手下颈椎有被推动感,并常伴有“哒”的响声。
【 注惫事项】 此法可用于颈椎不稳、椎体前后移位者,颈椎生理弯曲反张向后成角者以及寰枢关节前倾型错位者。此法较轻巧,实效。
【 文献出处】 赖在文主编.实用疗伤手法〔 MJ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犯
[手法名称】 坐位拉臂侧推法
【 手法操作】 此法与臂丛牵拉试验相似,患者端坐,术者立于一侧,一手握住患者患肢并向外下方牵拉,另手将患者头颈向对侧推,直至最大限度,嘱患者放松,并迅即稍加用力,将头颈向对侧作超限推压。
t 注意事项l 可作为颈稚侧屈型或侧倾型移位的复位手法,但存在定位较差的缺点。【 文献出处j 赖在文主编.实用疗伤手法上M 〕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50
【 手法名称】 坐位侧扳复位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侧弯凸侧),用一手的拇指或叉开拇指,以虎口顶抵患椎颈段的凸侧,另手按于患者头顶及对侧头面部,双手协调相对用力,将头扳向凸侧,动作播用轻巧的“寸劲”,忌用暴力,此时多可听到“哒”的响声。此法可用于颈椎侧屈型或侧倾型者,其定位准确性较拉臂侧推法为高。对颈椎有旋转而引起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压者,需低头20 。一30 介,并向凸侧旋转约3 。。。此时椎间孔张开且颈椎处于旋转状态,推之可使颈椎复位,椎间孔形态复原,可解除对神经根的影响。
【 注惫事项1 对颈椎侧屈所引起的椎动脉型颈推病患者,若低头时转颈无眩晕者,则头稍做前屈即可,无需转头;若转头有眩晕者说明合并有颈椎旋转改变,做此复位手法时需加转头。【文献出处1 赖在文主编.实用疗伤手法〔 M 〕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50 一51
l 手法名称]俯卧牵颈旋转复位法
【 手法操作刃患者俯卧,头颈露于床头之外,双手紧握床边<或一助手扳拉患者双肩作对一409 一
瑰中国介桂推拿手法全书需
抗牵引),以稳定患者身体,免被拉动。术者坐于床头外,面对患者头部。现以颈椎棘突左偏为例,术者用左手扶按于患者枕部,拇指则扶按于偏歪棘突的左侧旁,另手扶托患者下领,先牵拉拔伸其颈部片刻,嘱放松头颈部肌肉,将头稍拉向前屈并向左旋转,至最大限度时,稍超限度的旋转,同时拇指将偏歪棘突向右侧推拨,使其复位。
I 注意攀项l 此法适于体弱不能坐起者。不足之处是当头颈前屈时,床边易压迫气管,下颇与床头相碰也不利于操作。
【 文献出处】 赖在文主编.实用疗伤手法【 MJ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51
【 手法名称】 高垫胸牵颈旋转复位法
[手法操作1 用2 、3 个枕头将胸部垫高,去除床头对操作的妨碍,其余操作与上述的俯卧牵颈旋转复位法相同。
【 文献出处】 赖在文主编.实用疗伤手法【 Mj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51
【 手法操作l
1 .舒筋通络病人坐位。用轻柔的滚、按、拿、一指掸推等手法在颈椎两侧及两侧及肩部治疗,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从而加强局部气血运行,促进水肿吸收,为下一步手法治疗创造条件,同时,可减轻因肌张力增加而造成的对颈脊柱的牵拉力。
2 .拉宽推问隙用手法或器械进行颈椎牵引,使颈推间隙增宽,以扩大椎间孔,同时,为纠正颈脊柱力学平衡创造条件。本法适用于神经根型。脊髓型及椎动脉型慎用。3 ,理筋整复
( l )病人坐位,头部前屈至适当的角度。医生一手用拇指接住患椎棘突,一手用肘部托住病人颊部,向前上方牵引,同时向患侧旋转头部,此时往往可听到整复的弹响声。( 2 )病人仰卧,肩后用枕垫高。医生立于床头,右手紧托病人枕部,左手托住须部,将病人头部自枕上拉起.使颈与水平面呈45 “角,牵引持续1 ? 2 分钟。然后轻轻将头向左右旋转和前后摆动。此时往往可听到整复时的弹响声。
4 .活血化疥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或按、揉颈椎两侧,上下往返治疗。再用直擦法治疗颈推两侧,以透热为度。可配合颈部热敷。
【 注愈事项l
1 .推拿治疗本病,除骨性直接压迫外,均有一定效果,其中尤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效果较为显著。目前对颈椎病的治疗,推拿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脊髓型和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病人,不宜使用后关节整复手法。
2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手法宜轻柔,切忌暴力。
3 .病人睡眠时应枕较低而松软的枕头。
【 文献出处】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 ( ) 1 : 472 一473
【 手法名称l 杨天鹏治疗颈椎病的手法
[手法操作】 第一步用四指拨络法沿颈椎椎旁两侧由上至下地拨络3 、4 遍,其拨络面应宽不宜窄,下可沿及冈上肌、冈下肌、大小圆肌、三角肌、能棘肌、斜方肌等。第二步是术者用- 410 -
蔑第十八幸颈榷病的脊柱推拿手法躲
一手之拇指从上至下地顺拨项韧带3 一4 遍。第三步是用掌根拍击大椎穴3 一5 次,拍击时手法要刚柔相济,切不可用力过猛。第四步是收功手法,仍用四指拨络法再次疏理颈部的肌肉,此手法可重复作4 一6 遍。
I 文献出处】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474
【 手法名称】 吴诚德缓解颈椎病症状的手法
【 手法操作]患者取坐位,医者先用按摩循经按摩使局部组织适当放松,然后根据经络学说,选取肩贞、天宗、肩外俞、列缺、风府、大椎等穴位,先用揉、按、提,后做推拿、点穴、弹拨等手法,最后以拍打、抖搓上肢而结束。
【 文献出处1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903 一904 、
一…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 . . . . .… … .. . . . . . .… …
【 手法名称]祝波的提阳旋转手法
【 手法操作1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其背后。① 首先拿肩井和点揉肩中俞。② 提阳旋转:患者颈部前屈15 " , 20 。,医者双手分别置于患者枕骨两侧,将头部逐渐向上提起,然后轻轻向左右旋转,左右各3 次,旋转不超过45 “。③ 搓揉颈肌。④ 点揉经穴:用拇指点揉双侧合谷、缺盆、天宗穴,伴头晕者点揉风池、风府穴。
【 文献出处】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 M 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 ( ) 1 : 907 一908
【 手法名称I 施祀治疗颈椎病的手法
[手法操作】 本手法以五字为要领,即摩、揉、点、扳、松。
1 .摩此为准备起始手法,嘱患者坐于方凳上,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术者立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托患者下须,另一手平摊先摩擦颈部,左右轻柔施法I 分钟,继则摩擦后部3 分钟,再摩擦肩背部l 分钟。
2 .揉继续上势。以一手拇食指先揉颈部,由上而下,轻揉局部,但手中要有渗透力,再揉肩部,共3 分钟。
3 .点先后逐次点拿风池、风府、颈部及肩、背、上肢、腕下等处压痛点,即夹颈穴、肩井、天宗、肩俞、臂脯、肩贞、极泉、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等穴,施法时应以拇指腹按压穴上,由轻到重,使力具有渗透性,点穴时要结合施用拿法,拿穴位使行经之血管神经束在一拿一松之中得到开闽,促进经脉气血流通。
4 .扳完成上述手法后,嘱患者坐稳,术者以一手托患者下颊,一手托后枕部,而后缓缓上提颈部,产生较大的牵引力,每牵一次l 分钟,反复牵3 次,然后将患者头前倾30 " ,术者一手托拉患者下颇,一手推其后枕部,使颈项部肌肉在旋转中至最紧张状态,而后医者两手左右配合做一快速、轻巧的扳拉手法,此时可闻及“咯嗒”声,患者顿觉轻松。
5 .松以双手拇指及其余诸指配合,先对患者面部(重点在眉间、眼眶、额部)做揉摩6 次,再揉摩耳廓、耳前耳后诸穴6 次,继则再摩百会、枕后、颈、背,反复6 次,最后松散、搓揉两侧上肢,由肩至手,反复6 次。
4 11
需中国务杜推拿手法全书袭
【 文献出处J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909
【 手法名称]樊春洲治疗颈椎病的手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坐于凳上,医生立于其后,用一肘前窝托住患者下领角,用力向上提之,使患者头后顶在医生胸前,加大牵引力。另手拇指按在颈后痛处推顶,若有棘突侧偏,辨明用力方向使其复位,边牵边旋动头部,两手配合,轻重适度,常可听到复位音,患者感到轻松舒适,若效果不显著,医生可改用两手交叉捧住患者下领角,后头仍顶在医生前胸,用力上提(牵)复做旋头动作,左右各一次,待旋头至痛重时‘切忌旋头过度)改为一手推患头侧屈前伸,一手向相反方向扳位下领角,以牵引颈部侧方肌肉与韧带,松解粘连,解除痉挛。手法毕,多数病人都能感到轻快,但要隔日一次,连做5 一7 次。
【 文献出处】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9 13
【 手法操作!
1 .患者正坐,医者先分别按揉风池、天鼎、缺盆、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
2 .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滚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再用拿法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
3 .作颈项部拔伸法(图10 一22 ) ,把颈椎推牵开,边牵引拔伸边使头颅部前屈、后伸及向左右旋转。也可以配合布带牵引,并配合颈项部扳法治疗。
4 .用一手拇指置于患处相应椎旁,在压痛点上施按揉法,并拿捏、擦两侧肩井及患肩至前臂反复数次。
【 注意事项】
1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用推拿疗法治疗颈推病方可收到良好的疗效。但手法需轻柔和缓。如需用较大力量的手法时,亦需在有纵轴牵引的情况下进有,决不可粗暴猛烈而急骤地过度旋转或屈曲头颈部。临床上由于不适当的手法治疗而引起的医源性残疾虽然不多,但也偶有发生,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 .术后可配合内服补气血、祛风寒、活血通络的药物。垫枕不宜过高并嘱患者进行适当的颈部功能锻炼,如颈部前屈、后伸、左前伸、右前伸及环转等主动运动。
l 文献出处】 李明磊主编.推拿学[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 139 一140
【 手法名称】 颈椎病推拿治疗的其他手法
【 手法操作]
1 .软组织推拿手法
( l )一指禅推拿流派:在风池穴采用“蝴蝶双飞势”配合拿、按、拔伸等手法,手法要求“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强调“以痛为腼”和循经取穴相结合。
( 2 )滚法推拿流派:手法么滚法为主,同时配合患者关节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强调“轻巧短
促,随发随收”,辅助以按法、揉法、拿法、拔伸,施术部位以手、足、太阳经筋为主。- 412 -
贾第十八来颈帷病的脊柱推拿手法袭
( 3 )正骨推拿流派:分为正骨手法和按摩手法两大类。正骨手法发展成为后世的脊柱推拿手法。主要手法为按、摩、推、拿、点、捏、弹、揉等。
2 .正骨推拿手法
( l )斜扳类:患者取坐位,颈部前屈或后伸,术者立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后头部,另一手托起下颊部,两手协同动作,使头向一侧缓慢旋转到有抵抗时,稍做停顿,随即发力作一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闻及“喀嗒”的声响。这种手法的定位性较差。旋转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旁,令患者前屈颈部至术者拇指下感到有棘突滑动时,保持此前屈角度,向患侧缓慢旋转,至稍有抵抗时,发力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同时抵住棘突的拇指协调用力,向对侧推动,常可听到“喀嗒”声响,拇指下有棘突跳动感。
( 2 )侧扳法:以右侧为例,患者坐位,颈稍前屈,术者立于其后方,左手食指置于患者左颈项部,右手扶住右侧头部,使颈推向左侧屈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反向扳动常可听及“喀嗒”声响。
( 3 )另有卧位下牵引扳颈法等多种改良手法。
[文献出处]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392 一393
【 手法操作】
1 .患者先取坐位,医者以双手沿督脉之风府、哑门至大椎穴反复揉按,然后沿两侧膀胧经用滚法揉按天柱、大抒穴及小肠经之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的分布区,手法要求做到因人而异,轻而不浮,均匀有度。2 .患者然后取仰卧位,术者用双手牵引患者之枕、领部(图18 一26 ) ,牵引时以头略向前倾为20 “一30 " ,牵引重量通常4 ? 7 千克、时间数分钟,并可以在牵引下配合头部小范围的左右旋转、屈伸,目的是缓解肌肉痉挛,扩大椎间隙,恢复椎体的正常力线,使其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牵引的重量多少、时间长短,可根据患者当时的反应灵活掌握。
3 .手法牵引后,轻者宜平卧片刻,重者平卧后,起床时须佩穿颈部围领以限制颈推活动。
【 注意攀项]治疗期间,须配合练习防治颈稚病之
图18 ~肠
导引练功。首先要注意颈部的休息体位,工作时避免头部长期处于固定姿势。睡眠时枕头要合适,侧卧时可略高,避免颈椎过长时间侧屈扭曲。注意颈部体位变化。若参加剧烈运动前要注意准备活动,避免强力的突然过屈、过伸及扭动。对颈椎病的防治务求注意整体治疗。不提倡用强力的推扳手法对颈进行旋转“复位”,特别是有一种“理发师”式的扳转颈部手法应视为大忌。
【 文献出处]何应华,李主江,何竹林正骨医粹「M }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1 17 一1 19
(李义凯鞠晓伟万磊高彦平)- 4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