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三十四本李义凯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九章颈部疾病脊柱推拿手法
内容开始
 

【 摘要l 本章介绍了除颈椎病外的其他颈部疾病的推拿治疗手法。颈部推拿手法所治疗的疾患很多,手法的操作和疗效上也极具学科特色。从手法的操作过程来看,基本上是遵循放松― 扳动(旋转)― 放松的这一过程。从颈部手法的现代历史发展过程看,早期基本上是按照经络穴位的按揉推拿手法为主,进人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旋转(扳法)手法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法;进人2o 世纪80 年代以后为完善改良阶段,表现为各种手法的整合和创立。

第一节颈椎关节错缝和半脱位的治疗手法

【 手法名称l 颈椎半脱位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1
.取穴风池、风府、大椎、肩井、脑户、大抒、陶道。
2
.手法推、滚、按、拿。
【 文献出处]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医士学校.中医推拿学[M ] .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杜,1959 : 104

【 手法操作】
1
.取穴颈邻及肩部,风府、痘门、天柱、大椎、肩井、中俞、肩外俞。
2
.手法推、拿、滚。
3
.操作:坐势,自风府、天柱用轻拿法至大推穴,再用轻推法于患侧痛点,直延至肩部;其次用滚法施于肩部、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最后拿颈部、肩井结束治疗。绝对注意颈部不可摇动。【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推拿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 72

手法名称手法操作

颈椎错位整复术
在使用手法时,不可暴力扭转,恐有伤骨髓。须叫患者俯卧于床上,头部稍

伸出,助手固定双肩。医者双手环扣头部两侧耳下,向前方提(图13 一]8 )。使其筋骨拔直,当时听有滑动声即复位。

【 注,,项1 带包扎,每隔l 2 ‘文献出处】 105 106

术后处置复位后,须用手法按摩头部肌肉。外数金黄膏或止痛膏,用布绷天换药1 2 次。取仰卧位休养,不要枕高枕头,颈部须垫平。陈占魁著.陈氏祖传正骨手法LM ]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3 : 4 14 -

份第十九来颈部疾病的誉桂推拿手法豁

【 手法名称】 颈椎复位手法l
【 手法操作】 病人端坐位(以患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图19 1 ) ,首先用单拇指触诊法摸清偏歪的颈椎棘突,医生左手拇指的挠侧面顶住俯歪棘突的右侧,让病人头颈部前屈35 。,再向左侧偏45 " ,医生右手掌托扶病人左面颊及须部。助手站在病人左侧,用左手掌压住病人右颖顶部,按复位的需要向下压头颅。施手法时医生右手掌向上用力使头颈沿矢状轴上旋45 。,与此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侧(或左前外方向)水平方向顶推偏歪棘突,可速听一响声,同时觉指下棘突向左轻移。带,松动两侧颈肌,手法完毕。

19 i 颐推旋转手法1

然后,让病人头颅处中立位顺压棘突和项韧

【 注意事项J 在下列情况下要慎用(或禁用)手法治疗。
1
,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为禁忌证。
2
.椎体间骨赘增生已形成骨桥。
3
.椎间孔明显增生性狭窄者。
4
.有高位脊髓压迫症状者。
术后瞩病人酌悄限制颈部活动,屈曲型者将枕放预部或低枕,伸直型者可睡高枕,勿睡硬枕。必要时可配合热疗和醋离子导入,一般急性损伤1 2 天(多者[周)可基本恢复正常。施手法时应轻柔,酌情用力,切忌粗暴,应求稳、准、轻。偶有少数体弱病人,在施手法时刺激了椎动脉,可产生一过性虚脱症状,应立即停止手法,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酌情对症处理。
【 文献出处】 冯天有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 36

【 手法名称I 颈椎复位手法2
【 手法操作】 病人端坐位(图19 2 ,图19 3 ) ,颈部自然放松,向颈部旋转受限侧,主动旋至最大角度。医生一手拇指顶推高起之棘突,余四指扶持颈部,另手掌心对准下颊,五指握拿住下领骨(或医生前僻掌面紧贴下领体,手掌心抱住后枕部)。施术时抱头之手向直上牵提和向受限侧旋转头颅,与此同时另手拇指向颈前方轻微顶推棘突高隆处(若手法熟练,棘突偏歪病人用该法整复时,拇指可向对侧水平方向顶推棘突),多可速听一响声,指下棘突轻度位移,已觉对缝,嘱病人头颈部处中立位,单拇指触诊已属正常,手法完毕。
【 注愈事项】 施手法时应轻柔,酌情用力,切忌粗暴,应求稳、准、轻。偶有少数体弱病人,在施手法时刺激了椎动脉,可产生一过性虚脱症状,应立即停止手法,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酌情对症处理。
【 文献出处1 冯天有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 36

【 手法操作1 患者坐于小板凳上,术者站立背后。左手拇指按压相邻伤椎旁右侧隆起一4 15

余中国脊杜推拿手法全书需

19 ? 2 颐椎旋转手法2

19 3 颐椎旋转手法2

处,余四指放于左肩部。右臂肘窝钳夹患者下领,手掌按住健侧头部,右胸靠右侧头部呈三点扶持。十操作:使头颈向左前方屈曲;而后术者右臂向右后方渐渐扭转头颈,遇阻力时,瞬间用力快速扭转,拇指同时向前内方施压;闻小关节弹响声与指下跳动感,将头部复正。【文献出处】 王福根.常见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 J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1 : 57 - 60

t 手法操作】
1
.在颈椎棘突两侧用轻柔的滚法、按法、揉法或一指禅推法治疗,以舒筋活血,放松紧张的肌肉。
2
.在颈项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作牵引复位。病人低坐位,头前屈10 。一15 “。医生站于后方,用一侧上肢肘部托住病人颊部,另一手扶住枕部,轻轻提起,作手法牵引1 分钟左右,再作左右30 40 。旋转活动各l , 2 次。
3
.理筋:在患部作轻揉的按、揉、弹拨.然后在颈部直擦,以透热为度。
4
.由炎症引起的自发性半脱位,首先要治疗炎症(内服清热解毒药,外敷三色敷药或金黄膏),同时配合颈部轻量的持续牵引。在急性炎症消退后,作上述手法治疗,可起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作用。
【 注蔽,项1
1
.对本病必须高度重视,不可滥用手法,
2
.旋转复位时不可强求有复位的弹响声。如处理不当,后果严重。
3
.对脊髓或脊推的肿瘤,要有高度的警惕性。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推拿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 89 90

‘手法操作万1 .复位

( l )颈椎完全脱位者:使患者俯仰床上,头伸出床外,委专人扶持和保护颈部,勿令颈部扭转屈伸以加大伤势。然后用“枕颊带”牵头,并用两手保持颈部稳定和中立位。另助手用两手扶患者两肩固定躯干。在两人相对牵引下持续10 分钟,并时时注意病人呼吸和面色。术者由颈按压突起的棘突使之复位,并可同时轻轻旋头以助复位。虽可复位,但预后不佳。( 2 )颈椎向前半脱位:复位手法同上。如能复位则上肢麻木无力立即好转或完全恢复,但一4 16

豁第十九康颈部疾病的脊柱推拿手法需

有时X 线侧位片见复位并不完全。在伤后半年以上者,再拍片检查时,可见病椎前下缘出现增生的骨组织,将脱位的椎体托住,维持关节稳定不再脱位。
( 3
)颈椎小关节侧方半脱位者:患者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两手捧住患者下顺,使患者头后顶在术者胸前,用力向上提拔,并轻轻旋转其头。待有复位音时,立即轻松,活动功能好转。
( 4
)颈推小关节半脱位:用上述手法亦可用一手托患者下领。另手推侧偏棘突使其复位。2 .固定可用寰椎脱位固定法。固定时间4 6 周。
3
.功能雄炼固定时间,局部无需特殊练习。解除固定后,随着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活动而逐渐恢复功能。
【 文献出处,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编.实用骨伤科学万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220

[手法名称]第3 7 颈推错骨缝的复位手法
【 手法操作l
1
,术前处理与寰枕错骨缝相同,摩、推、捏拿的重点应是项韧带、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提肩月甲肌等处。
2
.复位手法分嵌夹型和错移型两种。
( l
)嵌夹型颈椎错骨缝复位手法:患者坐位,术者立其患侧,以一手前臂压紧患肩峰内侧,拇指放患耳后,余指置健侧颈部.另一手按压患头顶,使向健侧并稍前屈歪斜,先适力晃动,逐渐加大角度,至极度后保持片刻,待患者放松时,乘其不备稍加力迅速顿挫一下,立即松开,常可闻清脆的解脱声响。其中,在侧屈时略加的前屈角度应视不同部位而异,第2 3 颈椎错骨缝可稍加或不加,级下诸椎错骨缝则需渐次增加,至第7 颈椎加至中度前屈位即可,切不可过于前屈。
( 2
)错移型颈推错骨缝复位手法;患者俯卧在诊断床上,胸部垫一枕头,头颈伸出床沿。助手固定患者项部作反牵引。术者与患者头顶相对,屈膝俯身立于适当高度,屈曲双肘,分别用前臂内侧夹住患者两下领角及下领体部,双手分别从患耳后扣过,交叉于患者头后枕部。嘱患者放松,头颈呈略前屈位,先沿此前屈方向向远端略旋动着牵拉,然后保持牵拉力逐渐左旋至极度后保持片刻,突然顿挫一下并立即放松。右旋也同法操作。若感手下移动或闻声响,则示复位成功。
【 注童事项】 术后处理:与环枕错骨缝相同,另需在1 周内每日作如下手法:嘱患者闭口咬牙,术者一手托其下领,另手托其头后枕部,略加向上提起之力,并轻柔地向各个方向活动颈部,范围由小渐大,徐缓进行。欲正复第5 7 椎间关节,必须中度前屈颈部,交锁中、上部颈椎的椎间关节,将复位作用力不分散地集中到第5 7 椎间关节。同理,正复第3 · 5 椎间关节时,需略屈曲颈部,以交锁上部颈椎椎间关节,至于第2 3 颈椎略屈或不屈即可。为此,适当的前屈角度是复位成功的关健之一。

‘主治疾病l 【 文献出处】 176 179

3 7 颈椎错骨缝。
田纪钧.错骨缝的诊断与治疗【 M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 : 417

余中国资柱推拿手法全书贪
【 手法名称l 樊春洲的颈椎小关节错缝复位手法
I
手法操作1 患者坐位,医者立于其后。用一肘窝提挎在患者下倾处,使头后方靠抵在医者胸前,用力上提〔牵)。待肌肉放松后,将头向痛侧方向扭转,同时用另手拇指压在椎体痛点下方,逆头的扭转方向推之,听到有弹响音时,即是复位。牵是“离”,而“扭”是合,使其复位。
【 注愈事项】 治疗原则为逆痛疗法,也就是说手法治疗时,多朝着痛的方向用力,以痛制痛。
I
文献出处】 李同生,李国衡主编.中国骨伤科学赶M 〕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178

【 手法操作】 患者坐位,医者施用揉拿项肌法,以松弛肌筋,疏经活络,活血止痛。施用摇头抨颈法(图19 4 ) ,以通经活络,捺正复位,顺理肌筋,缓解痉挛。嘱患者仰卧位,施用牵颈旋转法。

19 ? 4 摇头持颐法

【 注t 本项】
1
.防止突然过度旋转而致伤。
2
.起床或突然体位转动时要精神集中,切勿疏忽大意。
3
.劳累、疲劳后改变体位时应小心,避免意外扭伤。
[文献出处】 李茂林编著.实用按摩推拿大全乙M 夕.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 : 552

[手法操作l
1
.关节错移症合擦风池,扳推揉颈法,拨振叩颈法,使其复位。操作时应闻及复位弹响声。捏拿肩井、颈后大筋部,掐揉列缺、委中,捏拿脊椎法。
2
.筋拘节错症捏拿风池,扳推揉颈法、拨振叩颈法、拨颈法、鹰爪力法、推捏拿颈法。拿肩井,按推锁窝,掐揉列缺、合谷、委中。
【 注意本项】 切忌用力过大,严防过伸性损伤。
【 文。出处l 张雪军,府强主编.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 M ]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465
418

敬第十九章颈部疾病的资柱推拿手法豁

[手法名称】 梁铁民治疗颈椎错位的手法
【 手法操作l 把颈椎错位分4 种:即一侧错位、两侧错位、不全错位及完全错位。整复方法:伤侧俯卧位,术者反牵引,术者两足蹬住患者两肩进行反牵引,术者两手对握头部,顺其伤后姿势向上拔伸牵引,牵引至肌肉拉长后再将头调至中线。一侧错位者,一手食指按定错位下一椎棘突的健侧,另一手食指按错位椎体棘突的伤侧,向中线推之到复位时;两侧错位者,方法同上,在调线同时,两食指下压凸出的棘突,至上下棘突平整,即复位。
【 文献出处】 宋一同主编.当代各家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荟萃【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59

【 手法名称】 魏氏颈椎旋转手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坐位,医者站立患者背后,先拿肩井和推点,揉肩中俞;而后用双手拇指揉按枕下粗隆下方,然后拇指沿项肌及斜方肌向下按揉,;双手捧住患者头部,手掌捧枕骨,手指捧下颈部,缓缓用力上提,当提到最高限度的位置时须停留约30 秒钟,而后作左右旋转和左右侧屈活动。一手托住患侧下领关节,拇指食指夹住患侧耳朵,头向健侧旋转,一手握住患侧手腕,先高举过头顶,颈背部须挺直,而后两手做反向牵引,使手臂向外后方放下,此时患者感到颈肩部一侧有较大牵引力量。手臂放下后再用大鱼际按摩颈部痛点。紧接上述手法后立即做旋转手法。患者坐位,先作局部按摩,而后一手托患侧下领关节部,拇、食两指夹住患侧耳朵,头向健侧旋转。另一手握住患侧手腕,将患侧手臂上举至超过头顶,再两手作反方向牵引患者颈部,使患侧手臂向外后方放下,此刻患者感到颈肩部一侧有较大的牵引力量:紧接着就用旋转手法,以颈椎右侧落枕为例,术者左手托其右下领部,右手按住其左侧头角部,使患者头前俯20 。一30 。,下领向健侧旋转,嘱患者颈部放松,这时可用适当力童突然使患者头颈部向健侧加大幅度旋转一下,可听到“格嗒”响声,手法结束。若两侧均疼痛则须作左右旋转手法。在调线同时,两食指下压凸出的棘突,至上下棘突平整,即复位。
【 文献出处】 宋一同主编.当代各家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荟萃〔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62

【 手法操作】 准备手法:先取风池、风府、哑门、天柱、肩井、夭宗、手三里、合谷诸穴进行点按,揉法操作,然后对颈项紧张的肌肉进行滚、揉、拿捏手法。复位手法如下。1 .拔伸牵引患者取低凳坐位,术者两手指掌分别置于两下领角及耳后(图19 5 ) ,或一手托住下领,另一手托住后枕部(图19 6 ) ,或用屈肘肘窝套住下领,上臂与前臂抱住两腮部,在头微屈的位置下,徐徐向上牵拉头部,另一手拇指指定按压在错位偏歪的棘突的凸出部(图8 53 ) ,以病人臀部几乎要离开凳面为度。维持1 3 分钟后,缓缓作头部的被动左右旋转动作。再作头前屈、后伸动作。在活动过程中,旋转幅度由小到大。若遇到疼痛或阻力时,暂停片刻,再向对侧旋转。对侧旋转无阻力的情况下,再旋回有阻力一侧。这时若患者无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可以在持续牵引下作3 。~5 的旋转扳法,此时有“卡嗒”响声,便为复位,再缓缓放下头部牵引。或者在持续牵引过程中,猛然上提头颅,即可听到“卡嗒”响声,也是为复位成功。而后患者即感到疼痛减轻,颈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2 .裹环枕错位的复位手法弓l ,术者站立于患者头顶相对位

患者俯卧在诊断床上,头部出床沿,助手拉住两肩部作对抗牵,一手抱住枕后,另一手抱住下领,在头颅中立位作沿躯干纵轴- 419

余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兼

向远端牵引。持续牵引片刻后,再作头颅部缓缓的前屈,后伸和侧屈方向的被动活动。然后仍然在持续牵引下把头转回中立位,猛然沿纵轴方向拔伸一下,或者头侧屈到有阻力时,停留片刻,在持续牵引下作小幅度(3 " ? 5 " )侧扳一下。此时手下即感到有移动感,患者即自感症状减轻,头部活动自如,即示复位成功。若动作过程中,患者感到有根性麻痛放射,则即停止扳动以免出现意外。

19 5

19 6

1 ,一7 斑枢椎错位复位法

3 .裹枢推错位复位法寰枢椎错位多见于儿童。医生一手托住下领部,另一手托住后枕部。在头颅中立位的方向徐徐托起头部,甚至患儿足离地面,持续托住。如小孩哭闹蹬足,更有利于颈部的牵引拔伸,片刻后手下有移动感,且患孩颈部恢复正常姿态,活动自如,即示复位成功。如患者为成人,嘱其仰卧在诊断床上,医生一手托住下领部,另一手托住后枕部,助手拉住双肩作躯干纵轴方向对抗牵引,头仍然处于中立位(图19 7 )。片刻后,在持续牵引下作头部的左右旋转被动活

动,而后同样在持续牵引下作小幅度的侧扳手法,有“卡嗒”响声或手下有移动感,且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头项活动自如,即示复位成功。由于炎症引起的自发性寰枢关节错位,则首先要治疗炎症,同时配合颈部轻重t 的持续头带牵引。待急性炎症减轻后再作上述手法。4 . C3 7 错位的复位手法患者俯卧或仰卧于诊断床上,胸部或背部垫一枕头,头颈伸出床沿,医生一手抱住下领部,另一手抱住后枕部,助手拉住两肩作对抗牵引。患者头略前屈,颈部放松,医生沿前屈方向向远端徐徐牵引头部,缓缓左右旋转,然后在持续牵引下小心作颈推小幅度的侧扳。若有“卡嗒”响声或有移动感,颈部疼痛减轻,活动自如,即表示复位成功。【注意事项l 手法复位后处理:复位成功后,虽然疼痛明显减轻,颈部活动改善,但仍然遗留有颈项部不适,肌肉僵硬等症状,此时可山用推、拿、滚、揉、搓、擦等轻手法在颈肩部进行操作。如果医生对复位手法不熟练,最好用头颅牵引的手法来整复,以避免手法整复可能造成

的严重并发症。【 文献出处】 203 205

李业甫主编.中国推拿洽疗学【 M 〕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 : 420

豁第十九拿颐部疾病的誉柱推拿手洛豁

【 手法操作】
1
.按揉风池、肩井及阿是穴各1 分钟。
2
.提拿颈项部3 一功次。
3
.术者一手托患者下领,另手扶其枕部使其颈部略前屈、下颊内收。拉并左右轻转头部3 5 次,再骤然用力斜板1 2 次。
4
.搓揉颈项部片刻。
【 文献出处】 陈敏,陈映辉,连国钦主编.效验推拿与自我按摩治疗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 66

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

300 病[M 」.北京:中

【 手法名称1 床头复位法
[手法操作]伤员俯卧位,头伸出床沿,助手固定患者颈部,并与术者作缓慢对抗性牵弓!;医者立于患者头前,一手扶握其下领,另一手握住枕部,在徐徐牵引卜使患者颈部伸直,亦可复位。
【 文献出处】 胡晓斌编著.运动损伤推拿学「M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 : 182

【 手法操作J 患者取俯卧位,用拇指点按颈部、背部瑜穴,每次1 2 分钟,再用揉、捏、拿、攘、推等手法在颈、背部反复操作,重点在斜方肌或胸锁乳突肌捏拿、弹拔以缓解其痉挛。然后令患者的头部探出床外,让助手一手托住患者的下领部,一手托住枕部,稍用力牵引。术者用一手拇指从一侧突出的棘突向对侧推挤,另一手掌放在对侧相对用力,拇指轻轻揉推,不要粗暴用力,以免引起其他的损伤。在拇指推挤的同时,令助手拔伸屈伸颈部,力量也不要过大。在上述过程中侧偏的颈椎即可复原,颈部的疼痛、麻木感亦减轻。有时在整复的过程中可听到复位的弹响声。
【 注意事项】 用硬纸壳制成适宜颈部的圆形,前高后低,围于颈部,使颈部略呈背伸位固定头部,以防止头下垂(图19 8 )。2 3 周后除去外固定。
【 文献出处】 王云凯主编.中华推拿大成〔 M ]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667 ? 668

工复位

② 固定

l ,一8 颐推小关节错缝手法复位及固定
421 -

密中国脊柱推拿手洛全书鞠

【 平法名称】 提牵旋转法和旋转顿推复位法
[手法操作J
1
.若为嵌夹型者,可采用提牵旋转法。患者坐于凳上,术者站于背后,一手托持患者领部,一手托持枕部,在向上提牵的同时,进行左右旋转即可使嵌夹缓解而复位。
2
.若为错移型或旋转型,采用旋转顿推复位法。患者坐于凳上,术者站于背后,一手托持下领部稍偏于左,一手托持枕部稍偏于右,使两手相对,先将患者头颈屈向右侧。然后在侧屈情况下,使头向右侧旋转,当旋至最大限度时,再将头稳妥地推动一下,此时可出现弹响复位声或弹动感。然后依上法,再作向另一侧的旋转推动活动。若施术正确,患者术后立即感到轻快,术者再给予作揉摩理筋,以巩固其疗效。
厂主治疾病j 3 7 椎间关节错缝。
【 文献出处1 郭维淮主编.平乐正骨〔 M3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 % : 6n

【 手法名称】 颈部关节突关节劳损的治疗手法
[手法操作】
1
.指揉项部嘱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身后,以“单手拇指揉法”治疗患者患侧的项部区域,持续治疗数十下。
2
,按局部患者及医者的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指按法”治疗患者项部疼痛处,持续数十秒钟。手法的力度应先自小而大,然后再自大而小。
3
.拿项部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拿法”治疗患者的项部患病的一侧,持续治疗数十下。手法须柔和,动作应缓慢。
4
.掐一扇门穴,格二扇门穴患者仍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前方或侧前方,以两手的拇指端分别掐住一扇门穴及二扇门穴,持续掐十余下或二、三十下。手法的力度应适当,不可使患者的皮肤出现破损;动作应缓慢。一侧治毕,再治另一侧。
【 注惫事项l 手法的力度宜小,动作须柔和。
[主治疾病】 颈部关节突关节劳损。
【 文献出处】 金德康,曹仁发.中医推拿临床手册「M 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 411

【 手法操作]患者取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向旋转活动受限侧主动旋至最大角度。术者一手拇指顶推高起之棘突,其余四指扶颈部,另一手掌心对准下颊,握住下领骨,术者抱患者头部之手向上牵提和向受限侧旋转头颅,同时另手拇指向颈前方轻轻顶推棘突高隆处,可听到一响声,感指下棘突轻度移位。然后用拇指点按风池、肩井及痛点各1 分钟,以镇痛疏经,再在颈部痉挛肌肉及胸锁乳突肌上分段各弹拨数下,让患者头处中立位,用拇指触摸检查无异常,手法结束。
【 文献出处】 薛传疆,姚红主编.现代推拿学LM 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 270

【 手法操作】
1
.时杭复位法患者俯卧位,头伸至床沿。医者立于患者头前,一手托住下领角,另一手

握枕部,作缓慢的对抗牵引,在牵引下使患者颈部伸直即可复位。或在对抗牵引下,医者用两

手拇指分别放在偏歪棘突左右两侧,用力向中间顶压使其复位。一422

需第十九章颈部疾病的资柱推拿手法需

2 .旋转复位法患者取坐位‘以患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头部前屈35 " ,再向左偏45 。。医者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的右侧,右手掌托住患者左面颊及颊部。助手站在患者左侧,左手掌压住患者右颖顶部,据复位的需要按头部。然后,医者右手掌向上用力使患者头颈沿矢状轴旋转15 " ,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侧水平方向推顶偏歪棘突,可听到一响声,并且感到指下棘突向左移动,让患者头部处中立位,顺压棘突和项韧带,松动两侧颈肌,手法结束。或者患者取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向旋转活动受限制方向主动旋至最大角度。医者一手拇指顶住患椎高起的棘突,其余四指挟持颈部。另一手掌心对准下领,握住下领骨(或用前臂掌侧紧贴下领体,手掌抱住后枕部)。然后,医者抱住患者头部的手向上牵提和向受限侧旋转头部,同时另一手拇指向颈前方轻顶棘突高隆处,可听到一响声,感指卜棘突轻轻移位,让患者头处中立位,用拇指触摸检查无异常,手法结束〔图19 l ,图19 3 )。
[注意事项】 复位后,颈部以环形围领进行固定制动。严重者以石膏领固定2 3 周。去掉固定后应积极锻炼颈部肌肉,使颈部保持在伸直位。睡眠时颈下或肩下垫枕头,使颈处于轻度伸直位。
【 文献出处】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汇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484 485

【 手法操作】
1
.单人旋转复位法多用于上颈段。以颈1 横突偏右为例,颈部前屈35 。,左偏35 " ,右侧旋转45 " ,医者左手拇指触到偏移横突固定之,余四指置于患者右侧头枕部或颖部,右手扶持左面部,在右手向上方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横突转推向患者左侧,常听到”咯”的响声,拇指下有轻度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完毕。
2
.角度复位法多用于中颈段。以颈4 棘突偏右为例,医者左手拇指触到偏移是棘突固定之,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置于下领部,使颈略前屈。以颈4 为中心左侧屈3 护,此时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同时用力向上方旋转,同时左手拇指稍用力向左下推按,常听到“咯”的一声,拇指下有轻度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告毕。
3
.侧旋提推法多用于下颈段。以颈6 棘突偏右为例,医者右手拇指触及颈6 棘突右侧并固定之,左手扶持患者下领,使头转向左侧45 。,此时左手向上轻提牵,同时,右手拇指迅速向左轻推,常听到“咯”的一声,拇指下有轻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完毕。【文献出处】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632

第二节寰枕及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手法

一、案枕关节丰脱位的治疗手法

【 手法名称l 【 手法操作1 1 .术前处理

枕寰错骨缝的复位手法

患者坐凳上,术者立其后,先在颈项部作摩法、推法和捏拿法。接着点风池、一423

蕊中国脊柱推拿手浩全书匆

风府、哑门等穴,每穴l 分钟。最后,木者双手指掌分置患领部及耳后两侧,向上牵拉,以患者臀部几乎要离开凳面为度,维持l 分钟。
2
.复位手法患者俯卧在诊断床上,头颈伸出床沿。助手固定患者颈项部作反牵引。术者与患者头顶相对,屈膝俯身立于适当高度,屈曲双肘,分别用前臂内侧夹住患者两下领角及下领体部,双手分别从患耳后扣过,交叉于患头后枕部。嘱患者放松,头颈呈不伸不屈的中立位,先沿其躯干纵轴向远端略旋动着牵拉,然后与助手配合,在患颈部尽量不参与活动的情况下,徐缓地将患头前屈、后仰及侧屈活动,并在拉至极度时略加顿挫一下,若觉手下有移动感,且患者症状减轻,头部活动自如,即示复位成功。
【 注愈事项1 助手固定部位应尽量向上,最好能达第1 颈椎,并在复位中限制颈部活动,使术者手法的作用力完全施于环枕关节。另外,环枕关节的活动除屈伸稍大些外,侧屈活动极微,故术中用力要适中,顿挫要力到即止,切勿用力过猛而造成意外事故。术后处理:复位后,疼痛不适感减轻,活动自如,但仍遗有颈项筋肉僵硬者,可配合牵引及按摩手法,并用“骨科腾药”加地龙、白芷、川芍、片姜黄腾敷。
【 主治疾病】 枕寰错骨缝。
【 文献出处】 田纪钧.错骨缝的诊断与治疗〔 Ml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 : 169 一!72

【 手法名称l 损伤性寰枕关节交锁症的治疗手法
【 手法澡作l
1
.旋颈科扳法
( 1
)患者坐位,用轻柔的滚法,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治疗,配合轻缓的头部前曲、后伸及左右旋转活动。再用拿法提拿颈项及肩部或弹拨紧张的肌肉,使之逐渐放松。( 2 )患者坐位,主动放松顶项部肌肉,头部略向前曲,医师一手抵住患者头侧后部(大拇指抵住突出的寰椎侧块)另一手抵住对侧下领部,使头向患侧方向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的扳动。手法要稳而快速,旋转幅度要在病员能忍受的限度之内。
( 3
)最后用按揉、拿捏等手法施行于患部及颈项两侧,还可在患部加揉法和热敷,以活血止痛。
2
.拔伸按压法
( l
)在颈椎棘突两侧用轻柔的滚法、按法、揉法或一指禅推法治疗,以舒筋活血,放松紧张的肌肉。
( 2
)在颈项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做拔伸复位。病人坐低座,头前屈10 “一15 ”。医生站于后方,用一侧上肢肘部托住病人领部,另一手扶住枕部,轻轻提起拔伸l 分钟左右,再作左右30 " ~叨。旋转活动1 2 次,同时扶住枕部的另一手拇指置于患处,随颈部的活动在压痛点上施加按压法。
( 3
)最后用理筋手法在患部作轻柔的按揉、弹拨,还可加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注惫事项J
1
.推拿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适当而温和的扳法有时会达到豁然而愈的治疗效果。但再施术时必须高度重视,不可滥用手法,如处理不当,有很大的危险性。
2
.可因人因地制宜地加用辅助疗法,如局部固定与休息、颈托、牵引、理疗等。一424

需第十九拿颈部疾病的资枉推拿手法贪

3 ,在医务人员的指寻下,病人可做一些适当的颈部活动。除选用高低适中的睡枕外,还应使患部和整体颈椎得到支托和固定。
4
.推拿疗法施用前要诊断明确,对有骨折或韧带断裂等合并症者,禁用本疗法。【 文献出处】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738 二、裹枢关节丰脱位的治疗手法
【 手法名称l 双人复位手法
[手法操作】 病人端坐靠背椅上(以CZ 棘突向右偏为例)。助手站在病人的左侧,左手掌心托拿其下颊部,另手掌心推扶后枕部,使头颈部维持略向前倾位(约成20 。角,不易过大,否则影响椎管的矢状径),然后再根据医生需要变换头颈方向(图19 9 )。医生站在病人身后,左手拇指尖顶推住偏向右侧的CZ 棘突,右手掌心握拿助手之左手,用缓力沿头颈矢状轴向右上旋转(约30 。,个体情况酌定)。已觉左手拇指下有力,即可向左外侧顶椎CZ 棘突,多觉指下棘突轻向左移,随伴一响声。术后检查CZ 棘突已不偏歪。其余手法与颈椎症手法相同。【 注意事项1 术中嘱病人积极配合,不得在施手法时随意活动头颅尤其禁忌头颈过屈,医生手法应轻柔、稳、准、巧。
【 文献出处】 冯天有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 42 43

[手法名称l 单人复位手法
[手法操作】 病人端坐靠背椅上(以CZ 棘突向右偏为例)。病人端坐靠背椅上(以cZ 棘突偏左,头颈歪斜,下颊指向左侧为例),医生坐在病人身后,右手掌心扶持病人左面部,使其沿水平方向向右旋转,左手拇指顶推CZ 棘突沿水平方向向右伴随旋转用力顶推,至CZ 棘突已拨正,手法完毕(图19 10 )。
【 注惫事项】 同上。
【 文献出处】 冯天有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 43

1 ,一9 班枢帷半脱位的双人主位手法

19 10 ,枢稚半脱位的单人盆位手法一425 -

需中国臀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手法名称]颈寰枢关节侧脱整复手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坐靠椅上,术者站立患者患侧背后,以一手掌心(右侧用右手)拖住患者下领,拇· 旨置于右颧弓下陷处;另一手虎口朝上,拇指与四指相对放在枕骨两侧。操作:双手托起患者头部,用稳力向上拔伸片刻;而后将头颈向患侧沿冠状方向慢慢旋转.遇肌力拉力时向患侧后方瞬间速旋:闻关节弹响声,头部复正。
【 注意事项1
1
.操作前须审读颈椎X 线片,排除颈推骨拆、肿瘤、结核、类风湿与环枢椎畸形。2 .本症的治疗应侧重于松解颈肌,不必多次扭转颈椎来维持正常颈椎曲线。3 .急性小关节损伤整复后,需平枕仰卧静息1 周,始可进行颈部活动。
【 文献出处】 王福根.常见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J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1 : 57 - 60

[手法名称】 寰枢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
[手法操作】
1
.复位患者仰卧位,头部伸出床外,一助手用两手分别放在患肩者上以固定患者。术者一手托患者枕后,一手托下颊部,用力拔牵使头过伸,即可复位。
2
.固定复位后置患者颈部于过伸位,颈后放一特制的小枕,把枕放在枕骨下方,头向后仰之,3 4 周起床。起床后改用“颈托”固定。颈托制法:用硬纸壳或X 线片胶均可,剪成符合颈部体形,围在颈部一周,颈托要前宽后窄,故能维持颈部于过伸位。再固定46 周.即可达到损伤的完全愈合。拆除固定,开始颈部活动。
3
.功能锻炼固定拆除初期,会感到颈部活动不灵活,经过一段自然运动,功能即可恢复。t 注意事项l 对病理性环椎脱位者,因多无脊髓损伤,故预后多佳。仅用上法固定(颈托),内服清热解毒药物,如普济消毒饮、牛劳解肌汤,以及活血祛痪、扶正固本等药物治疗。【文献出处】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编.实用骨伤科学「M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219

【 手法名称1 寰枢错骨缝的复位手法
【 手法操作】
1
.术前处理与寰枕错骨缝相同。
2
.复位手法患者俯卧在诊断床上,头颈伸出床沿,助手固定患者颈项部使之不动,并作反牵引。术者与患者头顶相对,屈膝俯身立于适当高度,屈曲双肘,分别用前臂内侧夹住患者两下领角及下领体部,双手分别从患耳后扣过,交叉于患者头后枕部。嘱患者放松,头颈呈不伸不屈的中立位,先沿其躯干纵轴向远端旋动着牵拉,然后与助手配合,在患者第3 颈椎以下尽量不参与活动的情况下,逐渐加大旋转角度,先左旋至极度,略加力顿挫一下,接着右旋至极度,也略用力顿挫一下,若觉手下有移动感,且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头颈旋动自如,即表示复位成功。
【 注意事项】 必须使患者头颈呈不伸不屈的中立位牵引,因为此时其他颈椎的椎间关节均处于又锁状态,可以使复位作用力完全集中到寰枢关节。如果处于前屈或后伸位,其他颈椎的椎间关节均松弛,一方面分散复位作用力,被其他颈椎吸收一部分,达不到复位目的,另一方一426

姗第+九章颈部疾病的誉柱推拿手法袭
面甚至造成其他颈椎推间关节不应有的损伤。其次,应严格掌握旋转的角度,一般以一侧转至30 。为宜,切勿过度。顿挫之力也宜适中,而且特别要注意瞬间顿挫之后的立即减力回旋.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 主治疾病1 寰枢错骨缝。
【 文献出处】 田纪钧.错骨缝的诊断与治疗「M ]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 : 172 176

【 手法名称】 颈椎卧位复位法
【 手法操作】 患者仰卧位于床上,两肩与床边边缘平齐,一助手用两手按压在两肩部位以固定之,医者坐于低凳上一手托住患者后枕部,另一手护在患者下领部作对抗牵引3 分钟后,将患者头左右旋转约45 " ,一般在复位肘可听到“咯瞪”声响后,将头放回至中立位。【注意事项】 在寰枢椎半脱位行手法整复后用纸板颈围及胶布外固定。固定时间2 3 周。
【 文献出处】 孙呈样主编.软组织损伤治疗学〔 M 〕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988 : 87

【 手法名称】 颈椎坐位复位法
[手法操作]患者端坐靠背椅上(以CZ 棘突向右偏为例)。一助手站在患者左侧,右手掌心托住患者卜颇部,另一手掌心推扶后枕部,使患者头颈部维持略向前倾位(约成20 “角),然后再根据医者需要变换头颈的方向。医者站在患者身后,左手拇指尖顶握住偏向右侧的CZ 棘突,右手掌心握拿助手之右手,用力沿头颈矢状轴向右上旋转(约30 " ,个体情况酌定),已觉左手拇指下有力即可向左外侧顶推CZ 棘突,多觉指下棘突轻向左移,随伴一声响,术后检查CZ 棘突已不偏歪说明已复位(图19 11 )。
I
注意事项J 在寰枢推半脱位用旋转复位手法时,左右旋转的度数不得超过45 " ,并且动作要轻,否则会出

1 ,一11 颈推坐位复位法

现新的创伤。另外,在寰枢椎半脱位行手法整复后用纸板颈围及胶布外固定。固定时间2 3

【 文献出处】 孙呈祥主编.软组织损伤治疗学【 M ]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 : S8

。一周7 8

【 手法操作】
1
.患者坐位,医者站后,用双拇指在颈部两侧做揉法、拨法3 5 遍,痛点部位多施手法。2 .用拇指点风池、颈中、颈根、肩井、曲池、外关穴各l 分钟。
3
.医者用一拇指按于裹枢椎偏歪的部位上,另一手肘关节屈曲环抱于患者头部,向上用力牵引的同时,向患侧做扳动法,此时可听到复位之响声,并用拇指在复位的部位做理筋法。- 427

豁中国资柱推拿手法全书豁

【 注意事项l
1
.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时间伏案工作。
2
.勿受寒冷刺激或感受风寒。
3
.可适当配合牵引治疗。
【 文献出处】 北京按摩医院编.中国按摩全书汇M ]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 198

【 手法名称】 寰枢关节扳法
t
手法操作】 患者坐于低凳上,颈部微屈。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按住第二颈椎棘突,另一手以肘部托住患者下领部,手掌绕过对侧耳后扶住其枕骨部。然后逐渐用力将颈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转至有阻力的位置,随即做一突然的稍增大幅度的扳动,顶推棘突的拇指亦同时协调用力。此时常可听到关节弹响声,拇指下亦有棘突跳动的感觉。
【 注意事项l 术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手法技巧,做到姿势恰当,操作稳妥,定位正确,手法轻巧。对颈椎有可疑骨质病变者,禁用扳法;对高血压或血管硬化的患者,慎用扳法。关于手法操作过程中听到的“喀嗒”响声,一般临床医生都非常重视,认为是手法成功的标志。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获得这种响声时,也不要勉强从事,以免使用粗暴蛮力而损伤颈椎。
【 文献出处1 王之虹,严隽陶主编.中国推拿大成LM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 425 - 426

【 手法名称]提牵旋转顿推复位法
【 手法操作1 患者坐于凳上,术者站其背后,先在颈部进行揉摩,使筋肉放松,然后用一乎托持下领,一手托持枕部,在提牵头部向上的情况下,使头向左右旋转,当旋到最大限度时,再加以猛且急的旋转力。随之放松,再轻柔地使颈部作侧屈及俯仰活动,症状消除,证明已复位。
【 注意事项l 复位后,无需固定二在颈部外贴活血止疼膏药,休.息数日即愈。如症状未完全消失,可配服活血舒筋中药。
【 文献出处1 郭维淮主编.平乐正骨「M 〕 甲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 610

【 手法操作]
1
.患者坐位,医者施四指推法于项背部操作5 分钟,以松弛痉挛的肌肉。
2
.施点按法于风池、夹脊、肩井、天宗等穴,以酸胀为度,每穴操作30 秒,以解痉止痛。3 .施颈椎拔伸法:医者一手托住下领部,另一手托扶后枕部,在头部中立位徐徐拔伸颈椎,甚至患者足离地,持续拔伸。若小儿哭闹蹬足,更有利于颈椎拔伸,片刻医者手下有移动感,且患者颈部恢复正常姿势,活动自如,即示手法复位成功。此法多用于儿童。
4
.若患者为成人,嘱其仰卧,医者一手托住下领部,另一手托住后枕部,助手按住患者双肩作躯干纵轴方向对抗牵引拔伸,头部处于中立位。片刻后,医者在持续牵引拔伸下作头部的左右旋转被动运动,然后做小幅度的颈椎侧扳法,有“卡嗒”声或手下有移动感,且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头项活动自如,即示手法复位成功。
428

豁第十九拿颈部疾病的资柱推拿手法豁
【 注意事项】
1
.本病手法复位难度较高,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方可操作,手法宜轻巧熟练,忌用暴力蛮劲,否则有致瘫危险。
2
,若关节周围有炎症者,要及时对症治疗。
3
.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和过猛用力。
【 文献出处1 邵铭熙.实用推拿手册tM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 24

I 手法名称】 仰卧牵抖复位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放松。术者坐于患者头部一端的床外。双手抱挟患者双侧头面部,使患者头部不发生左、右旋转或左、右侧屈,保持中立位。双手的中、食指扶托于枢椎的棘突,一边轻轻活动头颈部,并逐渐将头部托起,使头颈稍前屈,一边嘱患者放松。当患者完全处于放松无抵抗情况时,迅将患者颈部向上抖起,当抖至最高处时,中、食两指向上顶托枢椎棘突.与此同时手腕后沉,使头向后仰;其力与顶托枢椎的力相反。
【 注意事项】 可配合颈椎牵引和理疗等疗法。
【 文献出处】 赖在文主编.实用疗伤手法[M ]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63

【 手法名称】 仰卧侧摆复位法
【 手法操作1 预备姿势与牵抖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中、食指不是托起棘突,而是扶按于棘突偏向侧。以枢椎棘突偏向左侧为例:术者以左手的中、食指扶按于枢椎棘突的左侧旁,一边轻轻地活动其头颈部,逐渐牵拉其头颈部,并稍将头拉向右侧,使呈右侧屈,一边嘱患者放松。当感觉到患者已全放松时,突然将患颈向右摆动,在摆动至最大限度时,左手的中、食指顺势向右顶推枢椎的棘突(或关节突)。与此同时,双手协同将患者头部稍向左牵拉.使头向左侧屈,当推、拉两个相反方向之力同时作用于寰枢关节时,可使错位之关节复位。【注意事项】 此手法主要用于侧倾型和侧向偏移型,可配合颈椎牵引和理疗等疗法。【 文献出处】 赖在文主编.实用疗伤手法「M ]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63

【 手法名称】 理筋复位法
【 手法操作1 患者坐位,医者立于其后,一手托住患者下领部,另一手在枕骨后缘颈部筋肉附着处,颈脊柱两侧筋肉皮肩背筋内等处,施以表面抚摩、揉、推、捏、弹拨等理筋手法,点风池、天柱、曲池、合谷等穴,提拿肩井,以舒筋通络,解痉镇痛。然后施以复位手法,医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领,另一手握住枕部作拔伸牵引l 2 分钟,并作头部轻微摇晃,旋转数次,逐渐将头颈畸形旋正,然后术者一手在牵引下先侧向推正偏歪棘突,再矫正移位。
【 注愈事项】 复位手法宜缓慢进行,禁忌粗暴的旋转等手法。
【 文献出处】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452

手法名称手法操作

牵引、定点旋转复位法
在手法治疗前先作领枕牵引带牵引、分坐位和卧位牵引两种。

时,牵引角度以前倾15 。· 犯”为好,重量从6 ? 8 kg 开始,一般可牵引1 小时左右。

坐位牵引卧位牵引429

袭中国资枉推拿手洛全书籍

时,安置牵引带,在床头通过定滑轮,一般用4 6 kg 重童,少年用成人的1 / 2 重量,酌情增减,牵引2 小时左右。牵引结束后,患者取坐位,医者用一指禅、揉按、捏拿等手法,轻施于督脉之风府至大椎穴,膀胧经天柱、大杆及小肠经肩中俞、肩外俞等处,一般作拍分钟左右。再用稍重手法点风池、风府、哑门、大椎、肩并、肩中俞及天宗等穴,然后施以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方法是助手固定患者头部于前倾30 。位,并稍向前上方牵引,医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领向患侧旋转,另一手拇指顶推偏歪的枢椎棘突,两手同时用力,可感觉枢椎突移至中线,颈活动自如,手法告成。无助手时,医者一侧肘关节半屈曲,从胸前向上托住患者下领部,维持头颈前倾30 。左右,缓缓向上拔伸同时旋转,另一手拇指顶推枢椎棘突,协同用力,同样得到复位。有时可听到“咯哒”复位声。
【 文献出处1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盯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452

t 手法名称1 罗氏正骨法
【 手法操作】 患者端坐位。助手站在患者一侧,一手托住患者的下巴,另一手托住枕骨部,双手向上引拔。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重登放在助手手背上,两手同时相对用力推扳,即可复位。但手法要轻巧缓慢,不可用力过猛,也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成不良后果。陈旧性脱位,一人即可操作,但双手须有上拔的引力,操作方法同前。本法稳妥可靠,若用法得当,会有明显的疗效。
【 注,事项】 复位后,脖套固定4 6 周,每周复诊l 次,口服活血止痛药10 天,即可痊愈。
【 文献出处】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Mj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454

【 手法名称】 张仲田正骨经验
【 手法操作l 令患者取俯卧位,头部伸出床头。助手站在侧方,用两手固定患者两肩。医者站在患者头端,双手环抱患者的耳朵及下颇部,将头部向远端牵拉,同时向上端托。当听到“咔喳”声响,或有滑动之感,便是复位(图19 12 ① )。若未听到响声或无滑动感,医者在一手维持的同时,另一手拇指指腹置于凸起部位向下挤按,如感指下滑动,便是错位之骨已复正(图19 12 ② )。
【 注意.项】 术后令患者取仰卧位,用凹形沙袋垫于颈部,以防头部左右转动,2 3 天后方可除去沙袋(图19 12 ③ )。
【 文献出处1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仁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杜,2001 ; 454

[手法操作】
l
,推棘突两侧用轻柔的滚法、按法、揉法或一指禅推法治疗,以舒筋活血、放松受损的肌肉韧带。
2
.在颈项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做牵引复位。病人低坐位,头前屈10 “、巧“,医生站于后方,用一侧上肢肘部托住病人颇部,另一手扶住枕部,轻轻提起,做手法牵引l 分钟左右,再作- 430 -

需第+九章颇部疾病的誉柱推拿手浩啼

助., ? 12 张仲田安枢推半脱位复位法

左右30 “、40 。旋转活动各l 2 次。
3
.在患部做轻柔的按、揉、弹拨等理筋手法后.在颈部直擦以透热为度。
【 注愈事项】
1
.若有明显的炎症史首先要消除炎症,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再做推拿手法治疗,可起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作用。
2
.改变不良看书习惯,调整座椅与书桌之间合适的比例,使用颈椎牵引和颈托或石膏的保护是争取早期复位的有效措施。
3
.对急性顽固性儿童’‘斜颈”应仔细作出诊断,忌随便滥用手法活动。
【 文献出处】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74 石一747

【 手法名称l 寰枢椎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J
1
.在颈椎棘突两侧用轻柔的滚法、按法、揉法或一指禅推法治疗。
2
.在颈项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作牵引复位。病人低坐位,头前屈10 “、巧“;医生站于后方,用一侧上肢肘部托住病人领部,另一手托住枕部轻轻提起,作手法牵引l 分钟左右,再作左右300 40 “旋转活动各l 2 次。
3
.最后在患部做轻揉的按揉、弹拨等理筋手法,还可加用颈部擦法,以透热为度。[注意事项】
1
.如果有明确的炎症病史,首先就要消除炎症。在急性炎症消退后,才可做推拿治疗。2 .在进行手法治疗期间,可配合应用缓慢牵引及颈托等支托疗法。切忌乱用手扳动,因用手扳动而导致病重的病例较多,因而在施术时必须适度。
3
.应用早期推拿疗法及颅颈牵引或颅骨牵引只能达到部分复位时,应进行手术寰枢椎融2

【 文献出处】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 M 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2 : 753 - 431 -

袭中国签柱推拿手法全书舞

第三节落枕的治疗手法

I 手法名称】 项背强直(落枕)的治疗手法
[手法操作】
1
.取穴风池、风府、大椎、大抒、肩井、肩骼、天宗、曲池、合谷。
2
.手法推、拿、滚、摇、擦。
3
.手法之应用和作用推风池、风府以去风散寒。滚肩部和颈项部,以减轻肌肉的坚强力。摇动其颈,使其关节滑利,拿合谷等以起诱导作用。
【 文献出处l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医士学校.中医推拿学〔 M ] .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 : 52 53

t 手法操作】
1
.取穴风池、天柱、大椎、肩井、肩骼、臂孺、天宗、曲池。
2
.手法推、拿、按、摇。
3
.操作步骤患者取坐位,在患侧从枕骨下风池沿天柱至大椎施以推法,循环四、五次,再由颈项推至肩井达天宗穴,往返3 5 次,然后两手提拿肩井3 4 次,接着沿上臂至肘部曲池穴以推、按、摇三法并用。以上诸法在施治肘必须重复一遍,收效甚佳。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简易推拿疗法[Mj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 20

【 手法操作】 患者正坐,推拿风府、风池,循大椎分向两肩(肩井)往返3 5 次,能开通闭塞,祛风散寒。再在上述部位及风门穴施行滚法,使其肌肉疏松,经络杨通,然后摇动其颈项,活利其关节。最后拿肩井,以达到疏散风邪调和气血的功效。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 170 171

【 手法操作]
1
.通治法取拧项后的位置,用鸭蛋推。拿肩中。全身转运肩背腹下式.单纯地操作肩背部分。以角梳绿作火上烘温,蘸高梁酒于患部推刮之。
2
.落枕整复术患者正坐,术者站于其对面的位置,以左、右两手扶着患者的头部,轻轻地向左、右转动10 20 次,然后出其不意,用力地扶着头部向患侧突然地一转,随即放手,患者自己摇头、摆颈,如已痊愈,不必再操作;如未减轻,可进行1 2 遍。
3
.伤科矫正术
( l
)舒筋活络:先拿肩井、项后,推肩颈(自颈部用侧掌推法,即利用术者手掌小鱼际推至

肩井、肩臂关节的肩岗)。最后作伸腰法(偏重于患侧,详腰痛)。

( 2 )正复术:舒筋活络操作后,术者一手扶着患者下领,另一手扶着对侧头角

术乘其不觉,用适当的力量,猛然使颈部转向健侧,此时可听“答拉”响声

,如落枕整复

手术即告完毕,患者- 432 -

一一一.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 ?

需第十九束颈部疾病的脊柱推拿手法蕊
疼痛常因之消失,颈项转动灵活。
工注意事项l 上述两种落枕整复术,一是转向患侧,一是转向健侧,明显不同,临床上落枕整复术有治愈病例,伤科矫正术有文献记载,故两说并存。推拿后,最好卧床休息或睡眠,用干燥毛巾包裹颈部。
l
文献出处]赵正山.简易推拿疗法〔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 48 49

手法操作文献出处

治疗的按摩方法基本同于颈部扭伤;不同的是,按摩时用药是活络酒。郑怀贤.伤科按摩术〔 MJ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 : 121

【 手法操作】
1
.手法滚、推、拿、摇、平推。
2
.取穴风池、风府、大椎、风门、肩井。
3
.操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均取坐势。
( l
)用滚法施于两侧肩井穴及颈项部,同时配合头部左右旋转的动作,时间5 8 分钟。( 2 )医者用双手上下分托其头顶后部及下膊部,然后在其活动范围内徐徐摇之,当颈部肌肉放松时,将头左右突然摇转,听到“喀喀”响声即可(如没有响声,也不要勉强使响)。( 3 )在颈项部用单手拿法,从风池穴开始,沿颈椎两侧向下至大椎穴旁边往复4 5 次,最后用双手拿肩井穴结束。
【 注意事项1 本病不需要特殊护理,一般只要注意颈部保暖,不使再感受风寒即可。【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农村常见病推拿疗法【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7 : 63

I 手法操作l
1
.一般推拿手法和顺序
( l
)取坐位,医生站其侧后方。先以拇指平推两侧肩及上背部(患侧多推),使其感到舒适松快。
( 2
)继以拇、食两指揉拿颈后肌群,起自风池穴顺筋往下,转至患侧肩井(拿肩井2 3 下,以得气为度),这样反复揉拿,待患者颈部放松为止。
( 3
)用摇颈法。摇时切忌引起疼痛,幅度宜小,边摇边嘱患者主动放松颈部。待患者颈部肌群确已放松,摇动时没有阻力时,用巧劲拨动预部。最后再在颈后肌群揉拿2 3 遍,即结束。
2
.手法的并证应用
( 1
)疑有关节半脱位时,不宜作摇颈法。可在一般颈部推拿放松后,用提颈的手法。此时嘱咐患者盘地而坐,术者站于其身后,双手托住两侧下领骨,慢慢向上提起,继而将其头部背屈仰天。如估计为滑膜嵌顿者,最适宣用摇颈法。
( 2
)有明显损伤史,且受伤时暴力甚大者,摇颈时不宜用突然拨动颈部的手法。2 3 天以后,才能使用。
( 3
)无损伤史,但受风寒而使症状加剧者,宜多推、多拿,拿深、揉重。
【 文献出处】 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编.推拿疗法〔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 : 433

余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贾

1 18 1 19

‘手法操作l
1
.用滚法或推法在项部及肩部往返操作,以患侧为主,配合头前俯后仰及左右旋转活动。2 一用颈项摇法,先使颈项作徐徐摇转,当感到患者颈项部肌肉放松时,可迅速向患侧加大摇转幅度.此时常可听到“喀嗒”响声(如无响声,也不要勉强使响)。
3
.按拿风池、风府、风门、大椎、肩井等穴,反复数次。
【 注意.项]对某些疼痛较甚,颈项不敢转动的患者,可先用拇指按揉天宗穴2 3 分钟(以患侧为主)。同时嘱患者缓缓转动头部,在颈项活动幅度逐渐增大后,再用上述方法治疗。也可在颈项及肩部用擦法,并配合热敷法,对提高疗效有一定帮助。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编.推拿学[M ] . L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 114

【 手法操作I 分为2 型进行手法治疗。
1
.针方肌型
( l
)准备手法:
① 术者右手将患者头部向前侧偏45 " ,用左手拇指按压“天鼎”穴(图19 13 )。② 术指左手拇指按压’‘缺盆”穴(图19 14 )。

1 ,一13 手法①

l ,一14 手法②

( 2 )治疗手法:
① 术者左手放于患者前额部(右侧为例),右手放于斜方肌上缘的压痛点处(相当第6 7 颈椎棘突旁开两寸处)。术者用左手按压前额部,使头向后和向患侧屈曲,同时右手拇指用力向前向内侧推滚按压斜方肌上缘。
② 术者立于患者健侧的后外方,以右手掌按压病侧肩顶上部,左手扶于患者头顶的病侧,两手向相反方向分离,以牵引其颈部。同法施于健侧(图19 一巧)
③ 术者以两手食、中、无名三指旋转揉按患者颈后部两侧(图19 16 )。
2
.牌锁乳突肌型
( l
)准备手法:同斜方肌型准备手法① 按压“天鼎”穴及② 按压“缺盆”穴,并施于对侧。( 2 )治疗手法:
① 术者立于患者后侧,以右手食、中、无名三指按揉弹拨胸锁乳突肌中I / 3 部,按揉时左手将头颈部向病侧屈曲。
- 434 -

__ _ _ _ _

需第十九幸颈部疾病的资桂推拿手法铃

② 同斜方肌型治疗手法② 。
③ 术指立千患者背后,两手抱住患者头部两侧向前上方拨伸牵引(图19 17 )。在轻度牵引下先自健侧徐徐旋转45 " ,向患侧徐徐旋转45 " ,再回至中立位,继而将头稍前屈,再做左右旋转各l 次(图19 18 )。
④ 同斜方肌型治疗手法⑤ 。
【 文献出处]天津市天津医院和石家庄交通运输医院合编.按摩贬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 : 84 85

19 15

1 ,一1 '

1 ,一17

1 ,一16

【 手法名称]斜方肌痉挛按摩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立一侧。术者以两手掌根向中线耸起皮肤,以屈曲的其他四指将对侧的皮肤亦向中线耸起,然后向对侧旋转挤按,顺延而下;而后患者取坐位,术者左手扶患者头部向后及病侧偏斜,右手拇指向前内侧按压推滚斜方肌上缘。
《 文献出处1 天津市天津医院,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医院合编.按摩「M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 : 11

[手法操作l
1
.手法滚、一指推法、按、拿、摇、擦。
2
.取穴风池、风府、风门、大椎、肩井、夭宗等。
3
.操作
( 1
)用滚法或一指推法在颈项部及肩部往返操作(以患侧为主),配合轻缓的头项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活动。
- 435

需中国资柱推拿手法全书漪

( 2 )颈项部摇法:先使颈项作徐徐、轻缓地旋转,并嘱患者主动地放松颈部,待颈项肌群确已放松时(摇动时没有阻力),可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幅度,此时常可听到“喀嗒”响声(若无响声,也不必勉强)。操作此手法时,可令患者头颈微向前属,防止压伤椎动脉之危险,尤其是老年动脉硬化者更应注意。寰枢关节有严重关节炎的患者,本法禁用。
( 3
)按拿风池、风府、风门、大推、肩井、天宗等穴,反复数次。
【 注意事项,对某些疼痛较甚,颈项不敢转动者,可先按揉患侧天宗穴2 3 分钟,并嘱患者轻缓转动头颈,当颈项部活动幅度逐渐有所增大后,再施用以上手法治疗。手法操作后也可在颈项和肩部配合擦法及热敷,对于提高疗效有一定帮助。
‘文献出处l 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MI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 50

【 手法操作1
1
.抚法:病人坐势,医者立其背后或一侧,左手放于病人头顶上以资固定,右手五指在其强硬之胸锁乳突肌上,自上而下地施以抚法,反复多次。
2
.揉压法:医者以右手着力,从后项部风府穴开始,向下按压至大椎穴;再从风池穴向下按压至肩井穴。反复施术多次以后,再以大拇指在患侧强硬之胸锁乳突肌上揉压2 3 分钟。3 .运动法(即头颈扭转法和拔伸仰俯法):先后向患侧再向健侧各扭1 次。如未听到“嘎吧”之声,病人头颈转侧。仰俯仍不利者,可重复施行相应手法或以挽肘按头法辅助之。4 .振赶法:医者以右手小鱼际着力,于病人强直的胸锁乳突肌上自上而下地振赶,以消换退肿,活血止痛。
5
.如颈椎某节有棘突偏歪时,医者一手托扶下额,另手置于后颈部,用大拇指肚推偏歪之棘突。再令病人前屈45 " ,侧屈45 " ,再向患侧旋转45 。后扳拿,当听到有响声时即可。【文献出处】 乳山县人民医院海阳所分院.推拿疗法「M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 : 94 95

【 手法名称】 落枕的一般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病人正坐靠背椅上,医生站在背后,一手扶左(或右)头顶部,另一手握下颊部,轻轻搬转头部,觉察疼痛部位,然后在患侧施手法。
双手拇指用分筋、理筋手法,自枕骨始按摩、理顺项韧带及胸段(至T4 5 节)棘上韧带(方法:按与人体纵轴垂直方向弹拨及顺向按压项韧带及棘上韧带,如发现韧带有压痛、纤细、剥离之条索,用拇指触清原位之沟痕,顺压于其上)。自枕下斜向外下按摩斜方肌肌腹及胸锁乳突肌肌腹至抵止端,以便解除肌痉挛、舒通气血。再自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间向后下方沿副神经走行触摸,多可发觉一纤细条索,高起或迁曲,压之酸、麻、胀、痛,用双拇指左右分拨手法使其复平(图19 19 )。嘱病人将患侧手摸对侧肩押骨,使患侧肩押内角翘起,医生双拇指(或拇、食两指)顺肩脚内角的内上方,左右分拨可触及一滚动、高起的绳索样物(提肩脚肌或副神经),比较浮动,有压痛,再用拇指点穴按摩法将之顺正,已不浮动说明已平复(图19 20 )。【 文献出处]冯天有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 101
436

禽第十九拿颈部疾病的资柱推拿手法贾

19 19 副神经按康手法

19 20 肩.甲内角按康手法

【 手法名称l 落枕的按摩理筋手法
【 手法操作l
1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在伤侧颈部皮肤涂擦舒筋止痛水。
2
.医者双手掌根部在患者两侧颈项部揉筋,并从耳根后向肩部平推。
3
.医者用叠手按压患侧筋部,并用双拇指腹在双侧颈根部按压。
4
.医者一手按住额顶部,另一手进行拿拔筋手法。
5
.医者用一手按住患者头顶后部,另一手托住下领部。然后将颈部徐徐摇转,从左向右,从右向左,再逐渐将颈部极度后伸,然后扶正。
【 注意事项l 根据急性损伤(新伤)和慢性损伤,选用外敷和内服中草药。【 文献出处]林如高,张安祯,林子顺.林如高正骨经验「M ]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7 : 182 185

【 手法操作】
1
.先让患者俯卧,施外科基础手法,着重点按跄阳、复溜、绝骨三穴,再让患者脱上衣正坐,医者立于患者身后,用两手轻擦颈项伤处四周数十下。
2
.掐、点、擦后溪、承浆、风池、天柱等穴,然后泻承浆穴。
3
.掐、点、擦、揉、掐大椎、风门、缺盆、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合谷诸穴。
4
.轻擦按拿颈项四周十数下。
5
.摇晃法:趁患者肌肉放松之后,医者一手扶住其眉头部,另手托住下颊部左右缓缓摇摆,然后乘其不备骤然晃头部一下。动作要迅速、敏捷,用力要适中而不猛,以听见关节响声为度(图19 21 )。气弱及肿痛太甚,年老、孕妇及有习惯性昏厥的患者,忌用摇摆法,只可用按摩及点穴治疗。
6
.轻拍扣打肩背颈项四周数十下。
【 文献出处】 曹锡珍.中医按摩疗法【 Mj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 176 177

【 手法操作】
1
.手法点按、滚、拿、提端旋转,搓法等。
- 437

袭中国誉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2 .手法操作
(川患者正坐位,术者用大指点按肩井、天宗、曲池、合谷、落枕等穴。
( 2
)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在两肩内侧,菱形肌,斜方肌处用滚法(图19 22 )。以放松肌肉,缓解痉挛。
( 3
)用单手拿捏患侧胸锁乳突肌.由上向下,由下向上反复进行.使其痉挛缓解(图19 - 23 )。
( 4
)上述手法后,在紧张痉挛的肌肉已初步松解的基础上,再用提端旋转法。术者站在患者、一侧,一手托下颇,一手托扶枕后部,头稍后倾。术者双手向土用力沿颈部纵轴向上牵引,边牵引边轻轻向左向右旋转颈椎(放松颈部肌肉不要紧张),在保持牵引力下,突然由患侧向健侧旋转,旋转约30 “时,术者即松手。在旋转时一般能听到小关节弹响声(图19 24 )。( 5 )最后术者双手平放在患者两肩部,双手向相反方向反复用搓法舒散筋络,祛风散寒L 19 25 )。
【 文献出处】 季根林.推拿简编「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 47 49

19 21 摇鼻法

广~- l

1 ,一22 上背部滚法

I ,一23 农捏胸锄乳奕肌

【 手法操作】
I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立患者背后,先拿肩井和推点揉肩中俞连续5 10 次。而后“压掌掏肩”以放松项肌筋和枕骨筋,改善或解除这些部分的肌肉痉挛。
2
.用两手拇指按揉枕下粗隆下方(风池穴),顺时钟方向和逆时钟方向各按揉加次,然后拇指沿项肌及斜方肌向下按揉反复进行3 遍。
438

余第十九束颈部疾病的冬柱推拿手落匆

入迁协

扩到

19 24 提端旋转法

疚冷立五‘圈l ,一25 肩部搓法

3 . “提阳”。
4
一手托住患侧下领关节,拇食两指夹住患侧耳朵,头向健侧旋转,一手握住患侧手腕,先高举超过头顶,颈背部须挺直。而后两手做相反方向牵引,再使手臂向外后方放下、患者感到肩部一侧有较大的牵引力量。手臂放下后再用大鱼际按摩颈部疼痛点。
5
.紧接上步手法后立即使用旋转手法,以颈椎右侧落枕为例。医者左手托住患者右侧面颊部,右手按住患者左侧头角部,使患者头向前俯,下领向健侧旋转并告诉患者颈部要尽量放松,可用适当力量突然使患者头颈部向健侧加大幅度旋转一下,这时可听到“格答”响声,如两侧疼痛则左右均须作旋转手法。
6
.用搓法作用于两侧的八条筋,一般搓20 30 次,以便使颈部肌肉完全得到放松,左右平衡。如果上述手法后症状仍未得到改善,加以下手法。① 使患者头向后仰,在颈部肌筋松弛状下,按揉项根部疼痛点。操作时,先轻轻幌动颈部,然后适当用力向健侧加大幅度旋转一下。在后仰位置上,拇指按揉疼痛点。② 头部由后仰转向前屈,叩击大椎及肩中俞和督脉经循行的部位,可连续扣击5 10 次。以促使经络气血流通。③ 扣挤法:如颈背部有了’‘泛疼痛必须加用此法。
【 注意事项】
1
.颈部如有严重强直,左右毫无旋转幅度,不宜作旋转手法,须先作热敷以使颈部肌肉放松,有旋转幅度出现后,方能作旋转手法。
2
.颈稚中线骨节本身有压痛应注意,可能有骨折、结核、肿瘤等病变,必须在明确诊断后才能处理。
3
.颈部旋转手法临床应用时须持慎重态度,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在操作时头须置于前俯300 的位盟上,使颈项后侧肌筋处于较紧张状态,颈椎在处于较稳定的情况下,而后再向健侧施行旋转手法,这样比较安全有效。

4 标志。

在颈部旋转手法中,有“格嗒”响声发出,症状即可缓解。这种响声为手法成功的重要但有些病由于颈部强直较甚,第一次手法时不能做出响声,这不可勉强,可在第2 天或

3 天重复一次手法。
5
.在落枕的病例中,有些为颈推小关节滑膜嵌顿,

严重,是由于颈部活动后致使小

临床上在发病醒来活动后症状逐渐趋向

牵引)时头及颈部取前倾位,

关节过度分离所致。此种情况,可加重“提阳”手法。提(向上

使作用力集中于颈椎后关节,因为头部前倾时后关节间隙分开,439 -

袭中国臀柱推拿手法全书袭
有利于滑膜自嵌顿的关节腔解脱出来。部分病例经过提阳手法后症状即可解除。【 文献出处】 魏指薪,李国衡,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 56 59

[手法操作1 患者取坐位,自然放松,术者站其侧后方。
1
.松颈与颈椎病手法相似。另取风池穴,并顺筋往下提拿颈后诸肌及胸锁乳突肌,再取肩井穴,提拿斜方肌上缘,使颈部肌肉放松。
2
.拨预仍于坐位,术者站后。一手托其一侧下领,另一手按在头顶侧部,双手朝相反方向慢慢地重复拨动颈部,边拨边嘱其放松颈部,同时逐次加大拨动的幅度。当术者确感颈部肌肉已放松时,将头颈拨动到最大可能的幅度,然后回松少许,紧接着用巧劲拨动头颈,使超过原拨动的最大幅度,此时即可听到’‘咔哒”的弹响声,拨后患者顿觉颈部活动明显改善。3 ,动预与颈椎病的手法同,摇颈方向侧重于原受限制的方面。
【 注愈事项】 推拿治疗落枕的手法比较容易,只是拨颈手法有一定的技巧性,其要领是:稳托、按实、顺势巧拨。切忌求花梢、用蛮力。由于不明病理,使蛮力推拿而致恶果者,临床上并不鲜见,应引以为戒。
【 文献出处l 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编.推拿疗法和医学练功汇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 130

[手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身后,以手出示其侧后,引导患者头部随医生手的移动而运动颈项,前屈、后伸各35 为正常,左右旋转各45 为正常。如果受限并有疼痛者,为病所致。其法如下。
1
.患者坐在方凳上,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先用双手从项后起分向两肩、背,轻抚几遍,使颈项部肌肉充分放松。
2
.医者用单手或双手拿、揉患者肩井穴‘俗称“拿肩筋”) ,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由轻而重地边拿、边揉肩筋,能消除或减轻颈项部肌肉的挛缩状态。拿、揉次数和时间,以肩、项肌肉放松或比较放松为度(一般拿2 3 分钟)。对经常肩挑重担的劳动者的肩部冈上肌高厚者,不应误诊为挛缩,不要勉强去揉,只要不僵硬,有弹性就好。
3
.用单手的拇指与其他四指拿揉颈部两侧肌肉,从风池到项的根部,左、右两手交替拿、揉。另一手四指扶住头部,拇指可在璐风穴处按、揉(图19 26 )。
4
.用拇指按、揉肩外俞(图19 27 )、天宗、秉风等穴及其附近的压痛点。
5
.让其头稍后仰,放松项后肌肉,医者用捏脊式手法捏提项后肌肉,由大推逐次捏提到风府。项后肌肉如太紧,可改用由士而下推项后(医者须立在前,患者将头放低),连推若干次。6 .最后用拍、扣法扣打肩部、肩脚部等处,再轻抚几遍结束。这样使颈、项、胸锁、肩脚各部肌健放松了,落枕病即缓解了,即使还残留点症状,也可不治而愈。
【 文献出处】 王甫.大众推拿「M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 70 72

[手法操作l
l
十按压天鼎、缺盆穴。
2
,术者拇指按压缺盆穴后,
440

向外上方约移半厘米处,力量是向下向后,按压30 秒钟。

需第+九束颐部疾病的眷柱推拿手法翻

l ,一26

19 27

3 .术者拇指本手法2 按压处向上延伸至肩顶部,相当肩井穴,稍用力按压。由此至颈根部再分两点按压,按压30 秒钟。
4
.术者左手放于头顶,使头向患侧偏斜。右手拇指由耳下沿胸锁乳突肌向下滑行至颈根部,向内下横压。同时,头逐渐向患侧斜倾。按压l 分钟。起手时,拇指向后推滚(图19 28 )。5 .术者立于患者背侧,用两手抱住头部两侧,向前上方牵引颈椎。在轻度牵引下先向健侧徐徐旋转至45 。,继而在牵引下向患侧旋转至45 " ,再转回中立位,头前屈后伸,然后在稍前屈位左右旋转各1 次(图19 29 )。再慢慢放松牵引力量。

1 ,一2

6 .术者立于患者健侧后外方,左手扶于患者头顶推向患侧,右手扶住健侧肩顶上部,两手

向相反方向分离,以牵拉其左侧颈部。同法施于患侧(图19 30 )。

7 .术者仍在背侧,以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旋转滚揉患侧颈后部,然后再以右手大

鱼际肌搓揉肩根部。也可双手同时使用(图19 31 )。【 文献出处l 李墨林,陶甫.李墨林按摩疗法红M

每日按摩一次,1 2 次即可治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 44 46

19 29
441 -

撇中国誉柱推宇予法金书货

1 ,一30

1 ,一31

【 手法操作】 取坐位,术者立其身后。先用拇指点揉法,点揉颈后上、中、下兰脉。再用四指揉法,揉欢跳脉和前膀肾脉。再用拇指点揉后膀肾脉和肩脚暗脉,并逐渐加大用力,促使肌肉痉挛得到缓解,同时边点揉边令患者头部左右转动,直至疼痛症状缓解为止。如仍不能缓解,可按上述手法再做一遍。最后用拍打法,拍打颈项肩背部。如无拍子,可用虚拳打法。点揉脉位时,手法的用力要由轻逐渐加重,使局部产生酸、麻、胀感,以促使其痉挛之肌肉缓解放松。
【 文献出处】 葛长海,李鸿江,葛凤麟.捏筋拍打疗法【 M 〕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108 109

l 手法操作】
卫.揉摩法患者端坐,双手背后交叉,两眼平视前方。术者站在病员背后,先用小鱼际肌在患者颈部和肩部肌肉上,依次揉摩10 15 次。
2
.提拿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站在患者右侧,用拇指和食指提拿颈部患处。提拿时手指与肌腹垂直,即纵行肌腹施横向提拿,横行肌腹施纵向提拿。双手或单手交替进行,一提一松。手法强度,因病、因人而异,一般以感到患处酸胀、微痛为宜。根据不同部位可采取三指拿法、五指拿法。重复操作8 12 次。
3
.双手端颈旋转法患者端坐,双手交叉背后,两眼平视前方,自然放松颈部肌肉。术者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持续托起下领,用力上提,同时缓慢地左右旋转和侧屈各8 15 次。但左右旋转不得超过40 " ,左右侧屈不得超过30
4
.指压穴位体位同上。术者以右手拇指轻揉风池、肩井、肩中俞、后溪、悬钟、落枕等穴位。每穴连续按压约30 秒钟。有得气酸胀麻感为度。
【 文献出处】 沈跃生,王回新等.伤科临床推拿法汇M 二.北京:金盾出版社,1986 : 107

【 手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肌肉放松,颈部处于自然体位。术者立于患侧背后,先用拇、食、中三指分别按在天柱、凤池等穴作按摩手法3 5 分钟;并以弹提手法捏拿颈后肌肉2 3 分钟;继则向左右前后旋转和摇摆头颈部2 3 分钟;然后以一手托其枕骨部,一手托其下颇,使头呈仰位,用两手配合向左右旋转其头,待患者已能主动配合活动,颈部旋转无阻时,可突然一442

货第十九笨劲部摇病的赞枉难了于法涨

向患侧加大活动范围(使下颊角达到锁骨前缘为度,若活动度过大,能伤及颈椎的内部结构), 在活动到一定程度时,会听到发出清脆的弹响音(有无弹响与本病无关)。略停片刻再将下颇角旋向健侧的同一部位,再停片刻将头旋回正常位置。最后再以理筋手法,在颈后徐徐按摩3 5 分钟以理顺筋肉,手法即告完毕。手法后患者立即感到舒适,活动范围近正常。有时残留少许活动痛,多在次日清展经过休息,症状才能完全消失。
【 文献出处】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编.实用骨伤科学「M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237

【 手法操作】 治疗落枕以舒筋通络解痉为主。
1
.取穴夹脊、肩井、天宗、合谷。
2
.操作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侧。
( l
)在其夹脊穴施用指按法,上下往返3 5 遏。
< 2
)一手扶其头顶,另一手在其患侧项背用滚法,3 5 分钟。并配合颈项部被动活动,如屈伸、旋转等。
( 3
)一手扶其头顶,一手托其下颊摇颈项,3 6 次。
( 4
)若有颈椎棘突向一侧偏歪者(以右偏为例),用右手手掌托其下颊,向右方旋转,左手拇指按其偏歪之棘突向左侧用力推顶,两手协同动作,可有拇指下棘突向左移之感觉,并可伴有响声.施法后检查棘突偏歪已纠正即可。作摇颈项或旋转复位法时,均不得超出颈椎正常活动范围,亦不得强求听到响声。
( 5
)在患者项背部用中药湿热教。
【 文献出处】 金义成,推拿自学人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 121 - 122

【 手法操作】
1
.找拿、提弹抖方肌法体位和手法与颈推病中此法相同。然后一手拇指反复揉压、提弹患侧肩并穴。
2
.探拿、提弹胸锁乳突肛法体位和手法与颈推病中此法相同。并以一手食指轻快反复地揉压、弹拨患侧扶突穴和天鼎穴。
3
.捏拿、提弹项韧带法患者正坐,颈部轻度后伸,术者立或坐于后面。一手托住其下领部,另一手的拇、食、中三指指腹从第2 颈椎平面起,自上而下轻快反复地捏章、提弹项韧带,直至第7 颈椎平面。并以一手拇指反复揉压,弹拨患侧肩外俞和天宗穴。
4
.顺势掇颐法患者正坐,颈部前屈10 20 " ,术者立或坐于其后面。一手扶住其患侧颈枕部,另一手托住健侧下须部,令其将头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角度二与此同时,扶颖枕部的手固定头部的位置,托下领部的手将下领部向患侧轻轻一搬,听到颈部有清脆的响声,则手法成功。并以拇、食两指指腹分别揉压两侧天柱、完骨和风他穴二
【 注塞事项]上述手法应根据病之缓急,症之轻重,选择使用。凡严重高血压、动脉硬化、肺心病、肝肾功能不全、年老体弱、妊娠期、临床症状重笃和颈椎有器质性病变者,应慎用或禁用搬法。术后一般勿需其他处理。症状严重者,可内服舒筋活血片,云南白药,小活络丹和局部行毛巾或中草药湿热敷,并应注意枕头的高低及睡眠的姿势。屡发病例,应积极进行项背一443

豁中国脊桂推拿手法全书兼

肌的功能锻炼。
【 文献出处】 刘严.按摩疗法〔 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 56 57

I 手法操作l
1
.病员取坐位,用轻柔的滚法在患侧的远端先作治疗,指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诸穴和痉挛的肌肉,两法交替进行3 5 分钟。
2
.对痉挛的肌肉选用轻柔的拿法,并以压痛点进行弹拨法2 3 次。
3
一重复1 法,并配合颈椎的被动运动。
4
,重复2 法,按患侧列缺、后溪穴。
5
.最后可在局部肌肉痉挛处加用热敷,结束治疗。
【 注意本项】
1
.推拿治疗手法一定要轻快柔和,颈椎的被动幅度由小到大,不可强求弹响声。2 .对疼痛甚者,可先指揉天宗穴或按列缺、后溪穴,并嘱患者轻缓转动颈项,当疼痛稍减后,再以上法治疗。
3
.局部要注意保暖。
【 文献出处l 陈忠良主编.推拿治疗学【 M ]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 : 14

【 手法操作J
1
.病人取坐位,术者站在病人身后,先用左手固定住病人前额,再用右手拇、食两指的指尖按压并揉动风池穴,以散风通络。然后,再用右手五指的指面捏拿颈后部肌肉,把粗硬的肌肉揉软后松指,以缓解肌肉痉挛。
2
.让病人缓慢把头颈转到疼痛的极点,并保持颈部位置,指出最疼处,然后,术者在其痛点处用拇指指面叩按住痛性索条肌肉指拨,直至痛点减轻,再用拇指指面按压天宗穴和肩井穴,以通经止痛。
3
.接下来用一手大鱼际沿病侧胸锁乳突肌或

19 32

斜方肌处按揉,揉动时用力宜轻柔和缓,然后,再以一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掌侧,扳住病侧的下倾角,根据其颈部活动范围尽力伸展病侧肌肉(图19 32 ) ,以舒展肌肉。
4
,接下来,术者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捏拿住肩膀上的大筋,相当于肩井穴的位置,然后向内挤捏并用力向上将大筋提起,维持片刻放下,这样连续重复动作3 4 次。
【 注意事项l 在按摩治疗落枕病的同时,可以辅助热敷法,注意不要趁病人不防,任意扳动病

人颈部。对落枕严重者,应去医院作X 线检查,诊断清楚后,根据需要方可作按摩治疗。

【 文献出处】 孙维良编著.家庭按摩【 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163 165 - 444

… -

豁第十九来颈部疾病的资杜维拿手法舞

【 手法操作】
1
.选穴风池、大椎、肩井、风门、肩外俞、外关。
2
.手法患者采取坐位。
( 1
)先用掌平推和揉法施于患者的颈项及肩背部。
( 2
)拿风池,按大椎,拿肩井,揉风门、肩外俞,拿外关。
( 3
)施滚法于颈项及肩井部位,揉肩背部。
( 4
)以指揉肩井附近的阿是穴,得气为度。
( 5
)摇晃头部二五次。
( 6
)最后以轻快的揉法施于患部,抖动两上肢,拿肩并而结束。
【 注意事项]若是颈椎半脱位,在手法(l )之后,采用牵引法治之。具体手法:令患者坐于矮凳上,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以右腿紧贴患者背部,双手拇指向前,其余四指向下,托住患者头部,在保持颈部垂直的状态下,向上提拨,并轻轻晃动,幅度微乎其微,最后再在患部施以轻柔手法。但是,切忌摇晃头部。
【 文献出处】 徐裕才,黄为民,疏通经络点穴法「M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 131 132

【 手法操作】
1
.用揉、拿、推、摩法做肌肉痉挛部位按摩,使其发热变软。也可选用前面颈肩部按摩法治

疗。

2 .重点做风池穴、肩井穴、合谷穴和落枕穴的按压或揉拿,各穴做3 5 分钟。3 .用拿法做颈椎两侧的斜方肌按摩,由上至下,整个肌肉都应放松。

4 .用双手提牵颈部,使颈部肌肉放松,为下一手法作好准备。持续向上提牵,最好能坚持1 2 分钟。注意要缓慢上提,不可用暴力,上提的力量也不要太大(图19 33 )。
5
.颈椎斜扳治疗:患者坐位,双肩放松下垂,颈部放松微向前屈,躯干直立(不要旋转)。以向右侧斜扳为例:施术者站于病人背后,可用腹部抵住病人的背部偏右侧,以免在扳颈时躯干转动。右手托住患者下领部,左手扶住患者枕部,让患者自己向右侧转头达最大限度。此时,两手顺势并同时用力向右扳动头部,可听到颈椎发出的响声,

1 ,一33

表明手法正确(图19 34 )。然后变换两手位置,向左侧斜扳,方法相同,方向相反。6 .用拿、揉、推、捶手法放松颈肩和背部肌肉,治疗结束。
【 注意攀项l 在做颈椎斜扳时,动作要缓和、准确;用力要轻巧、稳实、恰当;两手配合要协调、一致。不能硬扳,更不能施以暴力,要顺势而行,因势利导。斜扳后病人应有轻松、灵活和症状明显减轻的感觉。通常l 2 次即可治愈,若病程过长(l 周以上)或治疗后症状不减甚至加重,应到医院进一步诊治。切不可滥用扳法,若扳不好,不如不扳,不然很可能引起其他变化。年老或骨组织异常者禁用此法。
【 文献出处】 王启民.实用按摩速成【 M ]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 211 212 445 -

兼中国势杜推拿手法全书需

【 手法操作盆患者取坐位,医生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捏揉患者两肩,手法宜柔和,同时轻轻点揉肩井穴。实施手法时,常常感到在肩井穴周围有一条索状痉挛点,要用拇指反复斜推使之散开。接着医生站在患者一侧,一手扶前额,一手轻揉领部,反复数次,并可点揉风池穴,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松解,然后用端法加以充实。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身后,双手从颈后侧分别扶住颈部,拇指在后抵住风池,食指、中指略分开端住下须骨,用稳力向上端提或提晃,使颈部舒展,肌肉痉挛缓解。然后将患者头部向前压低,两侧拇指沿颈部外侧向下抨按,直至大椎穴部,其他四指向上仰。使患者下领仰起,颈部肌肉提到充分松弛,然后用手揉按痛点数次(图19 35 )。

1 , ? 34

1 , ? 35 摇法

I 注窟事项J 实施推拿手法时要柔和,不要暴力,颈推的活动幅度一定要由小变大,指压风池、肩井、后澳、悬钟、落枕等穴位,都应以有酸胀感为度。对疼痛甚者,可先按揉列缺穴、后溪穴、天宗穴或肩井穴,并嘱咐患者轻轻转动颈部,当疼痛症状稍缓后再实施以上手法。【文献出处]常健,陶万明,李瑞生.推拿与运动损伤七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70 71

【 手法操作l 取风池穴、大椎穴、肩并穴。点按风池穴1 分钟,拿两侧肩井穴2 分钟,用滚法于患侧颈肩部施治5 分钟,擦风池穴、大椎穴各l 分钟,治疗结束。
仁文献出处】 黄绍缤,李争鸣.灵枢易筋经点穴推拿疗法〔 M 〕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2 : 130 131

【 手法操作]
1
.点穴拨筋用拇指点按风池、肩井及痛点各卫分钟

胸锁乳突肌上分段各弹拨数下。
2
.提幸法术者用拇指和食指提拿颈项部患处。或单手交替进行。重复操作3 、拍次。

,以镇痛疏经,再在颈部痉挛肌肉及

提拿时手指与肌腹垂直,一提一松,双手

3 .颐推旋朴法令患者自然放松颈项部肌肉。颈部略向前屈,下领内收。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拉颈椎小关节。最后用力将下领向一侧作稳妥斜扳,一446

术者一手持续托起下颊,一手扶后枕部,使,并缓慢地左右旋转头部5 10 次,以活动即可听到清脆之响声,立感颈部舒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一

需第+九朱颈部疾病的赞柱推拿手法袭

4 .抖嘴以揉捏搓拿手法作用于上臂,放松上臂肌群,然后用牵抖手法抖臂数下结束。【 文献出处)陈映辉,陈敏主编.实用临床按摩手册〔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 346 347

[手法操作】
1
.方法1
( 1
)四指并拢按揉颈后及颈椎两侧30 次,至局部发热为准。
( 2
)拇指与四指相对,捏拿肩筋30 次,拍打颈部30 次,然后大拇指在颈部自上向下推30 次,再按揉颈中、落枕穴、肩中各I 分钟。
( 3
)用手掌小鱼际部着力摩擦颈、肩部,约20 次。
( 4
)侧扳颈部,可由家人或医生进行;以左侧落枕为例,病人取坐位,充分放松,术者站于其后,右手托住颈部的左侧,左手扳于头额的右侧,两手成相反用力方向.先将头向右侧稍旋转,然后将头向左侧稍加力扳动,使其发出“卡咯”的弹响声,完成后,以同样的方法向右侧扳动,这样两侧扳动,效果更好。
2
.方法2 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病者背后。
( l
)先用拇指指腹在患侧颈项及肩背部轻揉2 3 分钟,用力要柔和。
( 2
)用拇指峰按压颈肩处痛点卜2 分钟,用力由轻到重。
( 3
)术者一手扶头,另一手拇、食指指腹轻轻按揉风池、风府、天柱、肩井等穴,3 5 分钟。( 4 )先用双手掌揉肩背部3 5 遍,再用虚拳轻轻捶击肩背部数遍。
【 文献出处1 王平,徐树楠.手到病除仁M ]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327 - 328

【 手法操作]
1
,患者坐位,用轻柔的滚法、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抬疗,配合轻缓的头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活动。再用拿法提拿颈项及肩部或弹拨紧张的肌肉,使之逐渐放松。2 .患者坐位,主动放松预项部肌肉。用摇法治疗,使颈项作轻缓的旋转,摇动数次后,在颈部微向前屈位时,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幅度作扳法,手法要稳而快速,旋转幅度要在病员能忍受的限度内。
3
.患者坐位,按、拿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等穴,手法由轻至稍重。再拿颈推棘突两侧肌肉。最后可在患部加用擦法和热敷,以活血止痛。
I
注意事项l 头颈部扳法,不可强求有弹响声。疼痛甚者(颈项不敢转动者),可先按揉患侧天宗穴2 3 分钟,并嘱患者轻缓转动颈项,当疼痛稍减后,再用以上方法治疗。颈项部保暖,不宜睡高枕。
【 文献出处】 张雪军,府强主编.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 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586

1 手法操作】 患者端坐,医生先用轻柔滚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治疗,同时配合头部轻而缓的屈伸和旋转活动,然后提拿颈项部及肩部,使肌肉放松。在肌肉放松的基础上,使用摇法治疗(图19 ? 35 ) ,摇动数次后,颈部微向前屈,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幅度,手法要稳而快。患一447

需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袭

者体位同土,医者按、拿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及阿是穴,手法宜由轻到重。然后再拿颈椎棘突两侧肌肉。最后可在患部加用擦法治疗。
【 注意事项〕
1
.颈项部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
.睡眠时枕头要高低适宜。
3
.可配合热敷治疗。
【 文献出处】 北京按摩医院编.中国按摩全书匹M 〕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 194 195

t 手法操作1
1
.墓本操作法① 患者取坐势,医者立其后侧。用一指禅推或拿或拇指按揉法在颈椎旁开1 . 5 寸的软组织处(以患侧做重点治疗部位)约5 分钟。掐法施治于肩押骨上方(以患侧做重点治疗部位)约3 分钟。② 仍取上势,医者为患者缓缓地做颈部的被动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弯,每个方向分别为10 遍。在做被动动作时,最好另一手操作滚或按揉法于有关部位。③ 拿肩井、搓肩背计1 分钟。④ 热敷于有关肌痉挛处。
2
.随症加减法① 胸锁乳突肌痉挛者:在基本操作法第1 2 步完成后,医者用食、中、无名指指腹在患侧吮下往返地做指揉法10 分钟;按揉风池穴30 秒;接着完成其余基本操作法。② 斜方肌痉挛:在基本操作第]、2 步完成后,医者用拇指指腹按揉患侧的肩井穴1 分钟;用掐法或拇指按揉法在患侧肩脚骨内侧缘5 钟。随后完成基本操作法第3 4 步。③ 肩押提肌痉挛者:在完成第l 2 步基本操作法后,医者用拇指指腹按揉患侧的上4 个颈椎棘突旁的软组织及肩押骨内上角,分别为5 分钟。随后完成其余两步基本操作法。
I
注意事项刃
1
.推拿治疗本病的疗效确切、迅速。但是,在本病发生后,切忌随意扳动,防止发生意外。2 .推拿治疗本病过程中,手法宜轻柔,避免施用强手法,以免引起肌肉的更加痉挛。3 .经常发生落枕的患者,睡卧时垫枕高低要适当,并注意颈项部保暖。
【 文献出处1 王之虹,严隽陶主编.中国推拿大成[M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 740 - 741

【 手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生站于其后,先以一手拇指按揉患侧风池、天宗、曲垣、扶突穴,以通络止痛。一般在按揉风池、天宗两穴后,颈部疼痛即可减轻,活动范围也扩大。然后以滚法操作于患侧颈肩部,重点部位是肩押骨内上角、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接法操作时,另一手按住患者头顶做缓慢颈部被动运动。接着医生以一手托住患者下颇,一手托住枕部,令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微微向前屈颈,缓缓将患者颈部向患侧旋转,待病人觉旋转受限时,稍维持于此位置片刻,然后迅速而小幅度加大旋转幅度,使痉孪肌群得到适度牵拉,以缓解肌紧张。最后拿颈项,拿肩井,按天宗,结束治疗。如为颈椎错缝者,可按颈椎旋转复位法操作,以正骨复位或辨证加减。
【 文献出处】 丁季峰主编.推拿大成厂M 〕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337

【 手法名称】 【 手法操作]一448

郑怀贤正骨手法― 颈部端法
一手托下领,一手扶头枕部,将头颈行左右前后旋转摇晃,在左右旋转放松

需第十九束颈部疾病的青柱推拿手法兼

筋肉时,骤然向痛处旋转达最大正常活动度,即可听到复位弹响声。然后再向健侧旋转1 次二术毕于颈两侧行揉、推、摩擦手法2 3 分钟。
I
注意事项J 扳法操作时动作必须果断迅速,用力要稳,两手动作配合要协调,扳动幅度不能超过各关节生理活动范围。老年患者慎用,强直性脊椎病、脊椎结核、肿瘤患者禁用。【文献出处]宋一同主编.当代各家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荟萃【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57

【 手法名称】 棘突旁拇指按摩法
【 手法操作】 患者正坐,术者立于背后,以右手拇指在患侧棘突旁2 (泌处由上而下按压,当患者感到酸痛难忍时即为神经根嵌压部位,这时应在此部位用右手拇指用力按压并上下弹拨,直至患者感到颈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活动灵活时手法结束。此手法中的按压法可使神经根张力增加,上下弹拨法能使神经根理顺,解除嵌夹,恢复正常解剖位位置。
[文献出处l 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M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33 35

[手法名称!松颈摇颈法
[手法操作l 病人取坐位,自然放松,医者站其侧后方。
1
.松颈法用滚法在患侧颈肩部治疗数遍,拿颈部两侧肩井3 5 遍,拇指点按两侧风池1 分钟;再用弹拨法施于患侧胸锁乳突肌3 5 次,使紧张、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疼痛得以缓解;再用揉法治疗数遍结束松颈治疗。时间15 20 分钟。
2
.摇颈法如病变在右侧,则医者站在其侧后方,以右手托下领,左手按头顶部,双手同时将头部作反方向小幅度慢慢摇动,待颈项肌肉放松后,使头项部尽量向右旋转至最大可能范围,维持片刻后使其回复正中位,重复3 5 次;其间作健侧摇颈1 2 次,使颈部旋至正常幅度。在向患侧摇颈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表情,及时询问病人的疼痛情况,手法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此时病人颈项强痛多大减,活动幅度趋于正常,再用两拇指同时按压双侧肩井穴,嘱病人颈部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旋转,动作要缓慢,旋转幅度由小逐渐增大至病人可以耐受的幅度范围,交替3 5 次,再用揉法从上至下理顺颈部诸肌,结束治疗。
I
注意事项]在推拿过程中,动作要轻巧,切忌暴力,以免引起病人疼痛加重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肌肉紧张,降低疗效。一般患者治疗卫次后,大多疼痛消失,活动轻松自如。可嘱患者常做有规律的颈部前后左右旋转动作,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 文献出处」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 M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37 39

【 手法名称】 落枕的一指禅推拿
【 手法操作】
1
.用一指禅推法,从风池到大杆(膀胧经)来回推3 6 次。
2
.滚大椎(督脉)、肩井(胆经)、颈部两侧大筋,拿风池、肩井,按风府、大椎。3 .转头。用双手分托患者头顶和下愕部,在头颈生理活动范围内行摇法,先轻轻转动,与病人谈话分散注意力,然后把头突然转向健侧,闻及弹响声即可。
【 文献出处】 包来发.百家推拿经验集上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91 449

余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瓣

【 手法操作圣坐位。医者站在患者的疼痛侧,一手的五指扣扶头顶部,往健侧慢馒证转,另一手拇指触诊,以风池穴歼始,用适当的指压力走行下滑至肩脚骨,重复3 4 次,由轻到重。把头部转正,手放开。医者一手握患者疼痛的胳膊,往前上举起,用适当的力往上提一下再放下来,一手扶肩部,拇指顺肩脚上角,其余指用适宜的指力顺肩脾骨边缘走行下滑2 3 次,内在肌筋神经顺通,再用双拇指从上而下把肌筋及颈副神经拨正,用双手托两侧的面颊部,左右转动,由健侧向疼痛侧速转一下,仰后面转向前,用力轻抬仰面,轻放下。用单拇指再检查一下,肌筋和颈副神经是否已正。手法完毕,再热敷一下效果更好。
【 文献出处】 罗金官著.罗氏正骨心法秘诀「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 169

【 手法操作】
】 · 指掐一扇门、二扇门穴嘱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一侧,以两手拇指的远端,同时各作掐法,分别治疗患者一手的一扇门穴及二扇门穴。持续治疗数下后,嘱患者作缓慢的头部旋转运动,先向一侧旋转,持续二三下后,再向另一侧旋转,也持续作二三下。
2
.指揉项部患者仍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身后,以“单手拇指揉法”治疗患者的项部,持续治疗数分钟。手法的力度须小,动作应缓慢。
3
.局部湿热敷患者及医者的体位如上,医者以湿的热毛巾,敷于患者的颈项部,待毛巾的热度不足时,即予更换;如此更换,持续2 3 次。
【 注愈事项】
1
.经推拿手法治疗后,患者不可立即睡卧,勿立即俯首。
2
.睡卧时,须低枕仰卧。
3
.注意颈项部保暖,头尽量置于正中位。
4
.斜扳法虽对滑膜嵌顿者有效,但不提倡使用。
【 文献出处l 金德康,曹仁发,中医推拿临床手册〔 Ml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 486

‘手法操作l 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先用小鱼际肌在患者颈项部和肩脚部肌肉上依次揉摩10 15 次,揉摩之后,术者用拇指和食指捏拿颈项部患处,捏拿时手指与肌腹垂直,一提一松,双手或单手交替进行,手法强度以患者感到患处酸胀,微痛为宜。重复操作5 - ] 0 次。上法术毕,嘱患者自然放松颈项部肌肉,术者一手托起下额,一手扶后枕部,使颈略前屈,下颇内收,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拉,并缓慢地左右旋转头部5 · 10 次,以活动颈椎小关节,最后用力将下颇向一侧作稳妥斜板,即可听到清脆之响声,立感颈项部舒适。
!文献出处】 薛传疆,姚红主编现代推拿学上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 269

【 手法操作2
l
十旋颂手法
( 1
)坐位,术者用拇指反复推揉痉挛肌肉,然后按压风池、风府穴。
( 2
)用鱼际或掌根推揉肩部肌肉,提捏斜方肌,被动运动肩关节,放松肌肉。( 3 )按摩两侧颈肌使其放松,在此过程中逐渐按压头部使其屈曲,以放松颈后肌肉。( 4 )两手托住头部,慢慢旋转、屈伸,使颈部肌肉放松,然后一手托住下领部,另一手置于枕部旋转至肌肉相当紧张时,乘其不备,稍稍加速摇转,增加旋转度为10 一巧。可放松牵拉紧一450

蕊第十九幸颐部疾病的脊柱推拿手法扮

张的肌肉。但动作要轻柔、正确,绝不能用暴力硬摇,以免加重损伤引起不良后果。2 .点穴弹筋法
( l
)点穴按摩:用拇指按压压痛点,达到分筋拨络作用:
(劝弹筋;用两手指挟持该肌肉,向上提起后迅速松掉,起到弹拨作用.使气血通畅,肌肉松弛。
3 )理筋:用拇指理顺项韧带及棘上韧带,顺肌肉起止方向,平稳施压。
【 文献出处】 栗明拥编.奕氏正骨「M 〕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 403 404

l 手法名称】 副神经按摩法
【 手法操作l 术者立子患者后方,一手轻扶按于患者头上,另手轻按于患者患侧颈部外侧。一边轻轻摇动或转动患者头部,使患侧颈部肌肉随之舒缩活动,易于在体表摸清;一边用另手配合其活动.触摸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探明二者的位置,并在其夹角处,斜方肌的前方找寻副神经。此处可触及一向后下斜行的小纤维索,触压之有较明显的酸胀痛,并影响及颈肩部,此纤维索即为副神经。对副神经进行揉、推、弹拨、按压等手法,此时患者有明显的酸胀麻痛感,再对周围组织进行轻揉的放松手法即可。
【 注衰事项】
1
.提弹手法对解痉有特别明显效果,操作时一定要摸准、拿稳.提弹时快速有力,[一2 次即可,因其刺激较强,连续多次提弹,易出现虚脱现象。
2
.若疼痛涉及胸锁乳突肌,对其进行按摩时宜用轻柔的揉、推、捻等手法。因胸锁乳突肌较薄弱,过重的手法可使其痛加剧。
【 文献出处】 赖在文主编.实用疗伤手法〔 M 〕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79

【 手法操作万
1
.点穴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压痛点及其邻近穴位如肩中俞、肩井、肺俞、曲池。2 .拿捏法用双手拿捏颈肩肌肉,向上提起后迅速松开,起到弹拨作用使气血通杨,肌肉松弛。
3
.搓颐法用双手掌或双手虎口对置患者颈部两侧,从枕后轻轻对搓至两肩。4 .理筋法按摩颈肩部肌肉,用拇指推顺项韧带及棘上韧带,顺肌肉起止方向,平稳推压。5 .旋转法术者一手扶住患者后头部,另一手托住下领部,左右缓缓摇摆,然后乘其不备,骤然将头部向右侧旋转,动作较为迅速,用力要适度不可过猛,以听见关节响声为度。如患者无明显不适,可再作一次向左侧旋转,如有关节弹响声,可增加患者舒适感。
6
,牵引法患者坐低凳上,术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领,一手托住患者枕部,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提。如患者颈部紧张,则有提不动的感觉,此时应嘱患者意念放松颈部肌肉.然后缓慢向上拔伸提拉,此种牵引拔伸手法有理顺筋络、活动关节的作用,1 次牵引1 2 分钟,可将头部缓缓向左右、前后摆动并旋转2 3 次。
t
注意事项l
1
.注意睡眠姿势,不使用过高、过硬枕头。
2
甲加强颈部肌肉锻炼,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
3
.民间在治疗落枕时用强力猛扳脖子的手法一定要注意,如果遇到先天性颈椎畸形时,用- 451 -

赘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力过猛有使颈椎脱日,引起当场致命的危险。
【 文献出处】 钟蓝.痛证推拿「Mj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 309 310

[手法操作】
1
‘点穴理筋法
l )点穴:用拇指指腹按压压痛点及其邻近穴位如肩中俞、肩井、肺俞、风池等。( 2 )拿捏:用双手拿捏颈肩肌肉,向上提起后迅速松开,起到弹拨作用使气血通畅,肌肉松弛。
( 3
少搓颈:用双手掌或双手虎口对置患者颈部两侧,从枕后轻轻对搓至两肩。( 4 )按摩理筋:按摩颈肩部肌肉,用拇指推顺项韧带及棘上韧带,顺肌肉起止方向,平稳压。
2
.颈推摇晃(或旋转)法术者一手扶住患者后头部,另一手托住下领部,左右缓缓摇摆,然后乘其不备,骤然将头向右侧旋转,动作较为迅速,用力要适当不可过猛,以听见关节响声为度,如患者无明显不适,可再作一次向左侧旋转,如有关节弹响声,可增加患者舒适感。3J 颈部牵引手法患者坐低凳上,术者一手托住下领,一手托住枕部,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提。如颈部紧张,则有提不动的感觉,此时应嘱其注意放松颈部肌肉,然后缓慢向上拔伸提拉,此种牵引拔伸手法有理顺筋络、活动关节的作用,l 次牵引1 2 分钟,可将头部缓缓向左右前后摆动并旋转2 3 次。
【 注意事项】 对单纯肌肉痉挛者,使用理筋手法即可,对伴有颈椎小关节错位者,应配合颈椎旋转复位法。
【 文献出处l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 { ) 1 : 464

【 手法操作]
l
,患者端坐,双手自然下垂,医者先用双手小鱼际在患者颈部和肩部肌肉上依次由上而下,自内而外按揉,然后用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治疗,往返数次。
2
.医者用双手交替在患侧颈肩部用滚法治疗,滚时用力相对轻柔,以患者能忍耐为度。3 .医者立于患者后侧,用双手同时拿捏两侧颈肩部,但患侧手法应略重于健侧,拿捏时医者手指与患者肌腹垂直,即纵行肌腹横向拿捏,横行肌腹纵向拿捏。一拿一松,力度以使患者感到肿胀、微痛为宜。
4
.患者端坐,自然放松颈部肌肉,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双手持续托起下领,用力上提,牵引拔伸颈部,同时缓慢地在左右前后摇动头顶部,幅度由小到大,并迅速向患侧作扳法,手法要稳而快速。
5
.医者以拇指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后溪、悬钟、落枕等穴位。有气胀麻感为度。最后用擦疗法以活血止痛结束。
【 注意事项]
卫.疼痛甚者,可先按揉患侧天宗穴2 3 分钟,并嘱患者轻微活动头部,当疼痛稍减后,再用以上方法治疗。
2
.注意颈项部保暖,睡枕不宜过高。
452

一-一一一― _ _ _ _ _ _

会第+九束颐部疾病的资柱推拿手浩蕊

3 .平时注意颈项部的活动,切勿一个姿势时间过长。
【 文献出处l 李明磊主编.推拿学【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 135 136

第四节颈部软组织扭挫伤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l 取坐位。按摩时使用舒活酒。先于患部作表面抚摩10 次左右,再治伤肌,从颈上部向下外侧直到肩脚部进行揉捏6 ? 10 次,先轻后重,揉控后立即提弹1 2 次,然后摇晃头颈部,揉按颈后长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揉肩井、肩外俞、大抒、风池,再将头向四方旋转播晃。在摇晃的同时,可与患者交谈乐事,以转移和分散其注意力。待患者精神舒畅,注意力诱开时,将头向伤侧作快速而敏捷的扳动(伤在右即向右扳,伤在左即向左扳),当时可听到响声,颈肌立即松弛,头颈可马上自行转动。若扳动后还有不适的感觉,可从风池穴向下、外方分推及轻揉,最后抚摩颈后部.不适之感则可迅速消除。
[文献出处]郑怀贤.伤科按摩术〔 M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 科:121

【 手法操作】
1
.依次找到特定压痛区,用指压法点压按揉片刻,如头夹肌乳突后下缘附丽区、前斜角肌第一肋骨附丽区指压。对肩脚提肌、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可施弹拨法,拨动时间在30 秒钟之内或感觉肌肉松弛即可。斜方肌肌腹采用提捏法宜奏效,其上部肌腹用双手提捏作用面大.效果好。
2
.上法功效不达时,酌情采用侧扳或转颈法。侧扳法用于斜方肌、肩脚提肌的慢性损伤肌痉挛明显者。患者正坐,头颈微前屈。术者一手拿病侧上臂的近端,另一手掌按住头部,将头缓缓推向健侧;遇阻力时,速推头颈使之充分侧屈;然后头部复正;对头半棘肌、胸锁乳突肌可用转颈法。患者正坐,术者以右掌托住下领,拇指按颧弓下凹处,另手拇指压患侧颈椎棘旁痛点处,头部前屈,向患侧后方扭转颈部;手掌遇阻力时,速扭头颈。按痛点的拇指同时施压;然后头部复正。上述两法操作中均可闻到肌肉弹响声。颈肌损伤急性者手法治疗数次能见功效,慢性损伤一般10 次为1 个疗程,有效者间隔1 周接续治疗。
【 注愈事项]
1
.操作前须审读颈椎X 线片,排除颈椎骨折、肿瘤、结核、类风湿与环枢椎畸形。2 .本症的治疗应侧重于松解颈肌,不必多次扭转颈椎来维持正常颈椎曲线。3 .急性小关节损伤整复后,需平枕仰卧静息l 周,始可进行颈部活动。
【 文献出处】 王福根.常见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1 : 57 60

I 手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用拿揉法,反复拿揉颈后上、中、下三脉。再拿揉前膀肾脉和后膀肾脉。然后用双手大鱼际反复滚揉颈后上、中、下三脉及肩井脉处,由上至下,使其凝结之气血消散,使扭伤痉挛之肌肉缓解放松。再用双手实拳捶打法,捶打颈肩部。再用拍打法,拍打颈肩部及上肢四面,以促使其肌肉充分放松,用此手法一般1 2 次即可治愈。
【 文献出处】 葛长海,李鸿江,葛凤麟.捏筋拍打疗法[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453 -

费中国赞柱推幸手法全书豁

1986 , 1 10 111

【 手法名称】 颈背肌扭伤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坐于凳上,着薄衣,将患侧手置背后,肌肉放松。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以右侧为例),用左脚蹬在患者坐的凳上,用膝盖托起患侧手臂并用手向上提之,提至患者指尖可触及对侧肩脚骨为度。此时,患侧肩脚骨下角即可由胸壁翘起,术者用右手扶持患肩,固定躯干,用左手拇指伸人翘起的肩押骨前方(即肩脚与胸壁之间),用力由下向上边推边揉边向上移动,用指尖拨动痉挛的肌肉使其舒展,反复4 5 次。然后放下患者前臂:术后患者均能感到疼痛消失并有轻快舒适的感觉。如尚有不适,可在前手法后,术者用一手压紧颈后患侧肌肉与肌脸,另手按在患者头顶,使其强作低头并向健侧旋头活动或在此位置上停留4 5 分钟,使颈背肌得到牵引舒展。最后再用手法弹提患侧颈肌数次,多能一次治愈。
【 文献出处l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编.实用骨伤科学〔 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236

【 手法操作l
I
,点按风池、天柱、肩井、阿是穴以镇痛,每穴各l 分钟。
2
.以揉捏拿滚手法放松伤部筋肉。
3
。弹拨痛性筋索。
4
。缓缓牵引旋转颈部,以平复关节错缝。需持续缓慢,顺其自然,切忌刚猛粗暴。【 文献出处】 陈映辉,陈敏主编.实用临床按摩手册【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 345

[手法操作】 患者正坐,医者站立于患者背后。
l
一手扶住患者头部,一手以拇指点按风池、天柱、风府、肩井、肩外俞等穴,而后以拇指在所点之穴由上而下推揉,反复数次。
2
.以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轻轻捏拿颈项及肩部肌肉数次。
3
.用双手大鱼际按压在颈部肩部疼痛之筋肌上,作前后捻散反复数次。
4
.以右侧伤筋为例,医者在患者背后,用双手拇指放在枕骨后方(相当于风池穴的上方), 双手余四指托住下领,双前臂压住患者双肩。将头向左侧方提起,同时作环转摇晃,逐渐将患者头向右后方旋转。
【 文献出处】 陈志敏,陈湘伟.实用推拿治痛法〔 M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53 54

【 手法操作万
1
.患者坐位,医者站其后,在患部做滚法持续3 4 分钟。
2
.双手拇指放在患者枕骨后方(相当于风池穴的上方),余四指托住下领,双前有压住患者双肩,将头向左侧方提起,同时作环形摇转,逐渐将患者头向右后方旋转。
3
一手拇指、食指捏住颈部僵硬之筋,反复提捏5 次。
4
.双手大鱼际压在颈肩部疼痛之筋肌上,前后捻散反复数次。
454

雷第十九拿颈部疾病的誉枉推拿手法要

【 注意事项l 手法要轻重适宜,切忌暴力,一般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以免增加新的创伤。【文献出处】 北京按摩医院编.中国按摩全书【 M 〕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 195

l 手法操作]
1
.点穴法正坐凳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逐次点压痛点、百会、风池、天柱、大椎、肩井等穴。
2
.揉捻法医者用拇指指腹在疼痛处作由上而下的揉捻,反复几次。
3
.滚法用小鱼际部在肿痛处作滚法2 · 3 分钟。
4
.捻转法(以右侧伤筋为例)患者正坐凳上.医者在患者背后,用双手拇指放在患者双枕骨后方,双手心及四指托住下领,双前臂压住双肩,将头向左侧方提起,同时作环转摇晃,逐渐将头转正。在保持提起的牵引下,将头做前屈、后仰,各做一次后再转向左侧。医者倒手,用左手托住下领,左肩与右枕部抵住患者枕部,用右手拇指按压伤筋处,自上而下用揉捻法。揉捻同时,将患者头向右后方旋转。
5
,推按法(以右侧伤筋为例)患者正坐凳上,医者站在患者右侧,以右手手掌推按住伤处的上方,左手拿住患者右手手指,并使其屈曲,然后双手缓缓用力,向相反方向推按,使颈部肌肉舒展。
6
.提担法患者正坐凳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一手拇、食两指拿捏住颈部僵硬之筋,提捏数次。
,
,捻散法患者正坐矍上,医者在患者背后,用双手大鱼际按压在颈部肩部筋肉上,前后捻散之。
8
.旋转复位法对于有颈椎关节错缝的患者,可以采用此手法。患者坐位,医者站立后侧方,一手托住其下须向同侧方旋转。另一手拇指顶按住患椎棘突旁,当颈部旋转到有阻力时,用快速的动作突然扳动。与此同时,顶按棘突的拇指要协同使颈向对侧推按,此时常可听到“嗒嗒”响声,同时拇指下有棘突移动感,表示手法成功。应用此手法必须谨慎,颈部旋转辐度不易过大,手法不可粗暴。
[注意琳项】 以上手法对颈部扭挫伤效果良好。一般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不可手法过重,以免加重损伤。若损伤较严重,疼痛剧烈,有神经症状,应配带颈托,卧床休息1 周,也可配合牵引,以减轻肌肉痉挛。
t
文献出处1 钟蓝.痛证推拿〔 MJ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 323 424

第五节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手法

I 手法名称】 颈椎间盘突出操作方法
【 手法操作】
1
.病人取坐位先用推法施于颈部和肩部(天往、大椎、肩井),接着用按法施于脑户、大抒、肩并、肩中俞,再用滚法施于上述部位。进行滚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头向扳及左右转侧的被动运动。
2
.病人取仰卧位用滚法施于患侧上臂内侧及前臂至腕部。
455

余中国务枉推拿手法全书雳

3 .病人取坐位重复第一法,接着拿肩井、合谷结束之。
【 文献出处l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 % o : 179 180

l 手法操作]
1
.取穴脑户、天柱、肩井、大椎、肩中俞、大抒、合谷。
2
.手法推、滚、拿、按。
3
.操作
( l
)病人取坐位。先用推法施于颈部和肩部(天柱、大椎、肩井),接着用按法施于脑户、大抒、肩井、肩中俞.再用滚法施于上述部位。进行滚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头向前后及左右转侧的被动运动。
( 2
)病人取仰卧位,用滚法施于患侧上臂内侧及前臂至腕部。
( 3
)病人取坐位,重复第(l )法,接着拿肩井、合谷结束。
【 文献出处】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推拿学【 M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 72

【 手法操作]
1
.手法滚、拿、牵引旋转,提端加压旋转手法等。
2
.手法操作
( l
)滚法:拿法操作与颈椎病治疗相同。主要目的在于放松肌肉,为以下手法操作做准备。( 2 )牵引旋转法:患者仰卧,头部探出床边外,助手用双手扳住患者的双肩,术者坐在患者头前方,一手托扶枕骨下方,一手抱住下领体,与助手沿颈椎纵轴稍向后方(轻度仰头)做对抗牵引,力量由小到大,然后在维持牵引情况下,使头做左右旋转动作,左右旋转度数一般不超过45 " (图19 36 )。
( 3
)提端加压旋转法:患者正坐位,术者站在患者一侧,一手托下领,一手扶枕后部,头稍后倾,一助手用大指按紧突出部位,术者用双手沿颈椎纵轴向上牵引,边牵引边左右旋转,在保持牵引及左右旋转的情况下,突然加大旋转角度,将患者头部由患侧向健侧旋转(有时能听到小关节弹响声),手法使用时要做到有力、灵活、协调(图19 37 )。
( 4
)用点按法按肩骼、曲池、合谷等穴。
( 5
)用搓法放松上臂及前臂的肌肉。
【 注盆事项】 可配合其他疗法。
1
.牵引:一般采用坐位枕领布托牵引,每日1 2 次,牵引重量重1 . 5 2 . 5 kg 。症状严重者,可用卧位持续牵引。
2
.可配合用坎离砂或腾药热敷。颈椎间盘髓核突出症,通过以手法为主的治疗,大多数可以好转和痊愈。只有极少数患者,效果不显,疼痛严重,经久不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文献出处】 季根林.推拿简编〔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 62 63

l 手法操作]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后面。先用拇指或食指推揉压痛点,从周围至中心,由轻到重地刺激椎间盘突出一侧压痛部位。而后术者一手托住患者一侧下领,另一手扶住另一侧枕骨部,轻轻左右晃动颈部几下;再将颈部向左旋至颈肌相当紧张时,乘患者不备之际,稍一456

需第十九来颈部疾病的誉杜推拿手法袭

19 一肠牵引旋转法

19 ? 37 提端加压旋转法

稍加快加重摇转手法,此时可听到响声;同样手法向反方向操作一遍。术毕,第一助手站在患者的后面,两手分别按压患者两肩,两助手作对抗牵引2 3 分钟。最后医者用双手提捏两肩部肌肉,并指压肩撰、肩贞、曲池、内关、合谷等穴位。
【 文献出处】 陈映辉,陈敏主编.实用临不按摩手册[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 350

【 手法I .作】
1
.指揉项部嘱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身后,以“单手拇指揉法”治疗患者颈椎棘突的两侧。自上而缓慢地治向下,持续治疗5 7 次。先治一侧,再治另一侧。手法须柔和。2 .拿项部患者及医者的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拿法”治疗患者的项部,自上而逐渐地治向下,持续治疗3 5 次。先治项正中线的一侧,再治另一侧。手法须柔和。
3
.滚冈上肌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滚法”治疗患者患侧的冈上肌处。先自冈上肌的内侧端始,逐渐地治向其外侧端;然后,再从其外侧端治向其内侧端,如此往返,持续治疗数次。在治疗过程中,勿使患者的躯干有明显的晃动。
4
.滚肩钾间区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滚法”治疗患者患侧肩押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的区域,持续治疗数分钟。勿使患者的躯干有明显的晃动。
5
.滚上臂患者仍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患侧,以一手托住肘部的前面,使患者患侧上臂的背面朝天笋用另一手以滚法,治疗患者患侧上臂的背面。先自其远端始,逐渐治向近端;然后,再从其近端治向远端。如此往返,持续治疗3 5 次。
6
.滚前臂患者仍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患侧,以一手托住患者患侧前臂的前面,使患者患侧前臂的背侧面朝天;用另一手以滚法,治疗患者患侧前臂的背面。先自其远端始,逐渐地治向近端;然后,再从其近端治向远端,如此往返,持续治疗3 5 次。
7
,幸腋前患者及医者的体位如上,医者以居于患者后面的一手,托住患者患侧的上臂;而用居于患者前面的一手以拿法,治疗患者患侧腋前面的区域,持续治疗数下或十数下。手法须柔和。
8
· 指拨极来穴,指拨小海客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指拨法”依次治疗患者患侧的极泉穴及小海穴,各持续治疗数下。
9
,德手指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捻法”治疗患者患侧的手指。自拇指始,依次治疗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或自小指始,依次治疗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
- 457 -

余中国资杜推拿手法全书需
【 注惫事项】
1
.低枕仰卧于硬板床。
ZJ
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应经常将头置于正中位,避免屈伸过度或侧屈、旋转过度。3 .症状严重者,在白天可使用颈托。
4
,应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咳嗽、喷嚏。
【 文献出处】 金德康,曹仁发.中医推拿临床手册【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 4 18 420

【 手法擞作,
1
.按揉捏肌法在牵引之后,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术者一手托患者枕部,另一手拇、食指置颈项两侧风他穴,按揉3 分钟,自上向下达肩井穴,反复按揉,捏拿颈项部肌肉,以松弛紧张。手法力量宜轻柔,不可过大。
2
.牵引推揉.点穴法患者于颈椎中立位或轻度前屈位用颈椎牵引架牵引,达15 分钟,重量以舒适为度,并可逐渐加大重量。牵引完后,患者坐位,两臂自然下垂,放松,术者立于后方,以拇指指腹分别推揉、按摩颈椎两侧,自上而下至两侧肩井穴,3 5 分钟,分别点按两侧风池、肩井、天宗、曲池、合谷及大椎穴。
【 注愈事项】
1
.手法要纯熟,用力均匀持久,柔和,深透。
2
.可选取一定经络穴位,如足太阳膀胧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三焦经等。3 .复查拍片,排除其他颈椎器质性病变,如骨质疏松、颈椎结核、颈椎肿瘤等,则不宜施行牵引、推拿手法。
4
.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务必求稳、求准,切忌苛求复位弹响等。
5
.临床愈合,应避免颈部活动过度,防止复发。
【 文献出处l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999

第六节其他颈部疾患的治疗手法

[手法名称】 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1
.在颈项部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治疗,以放松颈项部紧张的肌肉,重点在颈部的前斜角肌起止点。
2
.先在患侧“桥弓”用推法,手法宜深沉缓和。再沿胸锁乳突肌后缘用拿法、揉法,然后在天鼎穴自前向后按压弹拨,手法要求轻柔而有节律,同时配合头部向健侧侧弯被动活动。3 .用拇指在锁骨中】 /3 后缘(缺盆穴)自前上方向后下方(对准第一胸椎前方)按揉弹拨,手法宜轻柔缓和。
4
.在颈项部用滚、按、揉等手法治疗,重点在前斜角肌体表投影区。最后可用擦法沿前斜角肌纤维方向治疗,以透热为度,还可配合热敷,但不宜太烫。
- 458 -

袭葬十九幸颈部疾病的等柱推素手法袭

[注意事项】
1
,本病治疗以每日l 次为佳,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2
.在治疗期间用三角巾悬吊患肢,注意颈部保暖。
3
.本病经推拿治疗,大部分均能解除症状,少数无效者可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文献出处1 上海中医学院编.中医推拿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 88

【 手法名称】 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1
.按压天鼎、缺盆穴。
2
.按压中府穴30 秒钟,起手时拇指向上压滚。
3
.按压附分、魄户、膏盲、神堂等穴。
4
.术者立于患侧,面向前。以左手前臂自后侧擂于患者腋下,前臂紧靠胸壁向上牵引1 分钟。牵引结束时,术者左前臂在腋下旋前。
5
.按压极泉穴。
6
.术者立于患者后外侧,左手四指搭于肩上部,拇指顶于肤骨颈后侧。① 右手持患腕向前外侧呈45 。拔伸,再后伸肩关节至最大限度。反复多次。② 继而持腕向前伸,以肩关节为中心,将上肢先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数次。再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数次。③ 然后,再持腕用力向前外侧呈45 拽拉。拽拉时,左手四指在肚骨头前侧内缘,拇指在肩押骨上缘,用力捏压,并随伸拉

而滑动弹拨。拽拉4 ? 5 次。
7
.术者两手掌在患肩前后侧旋转揉按,然后再滚揉上臂之内侧。8 .术者左手托在肘后,右手持腕旋转肘关节4 5 次。

. .…

9 .患肢伸直位,掌心向上。术者右手持腕,左手从患肘后侧插人,搭于患侧锁骨上,作伸直的杠杆作用,稍用力使肘关节伸直,持续30 秒钟(图19 38 )。然后再用左手托于肘后侧,右手持腕旋转肘关节。
10
‘按压阳溪、阳谷穴。
11
.术者两手持握患手掌两侧,掌心向下,进行牵引。在牵引下左右摇摆腕关节,并反复旋转。继而术者两拇指移至患手背侧并齐,并用力向上推耸一下,随即将两拇指横向交叉于手背上,向上横推将按3 4 次。再将每个手指挥按3 次,最后朝下,顶住患指尖,使四指屈曲3 4 次。

19 38

,掌心向上,术者左手托于手背下,右手掌心

12 )术者右手放于头顶,使头向健侧偏斜,左手放于患侧肩顶上部,两手向相反方向分离推按,以牵引其患侧斜角肌。最后用食、中、无名三指在前斜角肌上按揉。
13
.术者在患者后侧,以右手掌大鱼际肌揉按患者之颈后下部。
【 文献出处】 李墨林,陶甫.李墨林按摩疗法[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 61 62 459

余中国臀柱推拿手法全书需

【 手法名称】 前斜角肌综合征按摩手法【手法操作】

1 .捏拿、提弹胸锁乳突肌法患者正坐,颈部轻度前屈并稍向患侧弯曲,术者立或坐于后面。一手扶住健侧题枕部,另一手的拇、食、中三指指腹从患侧乳突部附近起,自上而下轻快反复地捏拿、提弹胸锁乳突肌、直至锁骨上窝部。并以一手食指复揉压、弹拨患侧天鼎穴和缺盆穴。
2
.提拨前针角肛法术者坐于患者前面。一手托住患侧颜枕部,另一手拇指指腹置于患侧锁骨上缘和胸锁乳突肌外缘处,前斜角肌肌腹上反复进行揉拨。与此同时,托患侧硕枕部的手徐徐将头部倾向患侧,如此反复进行多次。并以一手食指反复弹拨患侧小海穴。3 .肩关节对杭牵引法患者正坐低凳土,患上肢上举,术者立于其患侧。一手握住其上举的腕部,沿其纵轴方向向上对肩关节进行轻度对抗性牵引。与此同时,另一手拇指指腹反复按放,弹拨患侧极泉穴。
4
.颈椎牵引、旋转法:体位和手法与颈椎病的颈椎牵引,旋转法相同。然后一手拇、食反复揉压、弹拨患侧云门穴。
【 文献出处】 刘严.按摩疗法〔 M 〕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 54 55

【 手法名称]项韧带劳损与钙化常规按摩手法
‘手法操作】 常用的手法为抚摩、揉捏、提拿、点穴等手法。此外,还可用提弹、拨筋、叩击等手法。

1 .提然后放开

患者坐位,术者位于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项韧带提起,手指一弹。

2 .拨筋法患者体位同前,术者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按于项韧带一侧,顺其走向的垂直方向,用力弹拨,反复进行。
3
.叩击法用小鱼际或拳叩击项韧带部,自上而下,反复叩击。
【 文献出处l 陈映辉,陈敏主编.实用临床按摩手册「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 348

【 手法名称]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1
.拿法医者用手指提起颈部、上肢或下肢肌肉丰厚的部位,如上臂内侧、小腿后侧,提拿时方向与肌束垂直,拿起后维持片刻,让肌肉松开复原,以病人不感明显疼痛为度。2 .将顺法患者端坐,医者用手掌由肢体的近端向远端推摩,再由肢体的远端向近端推,多作用于肢体外侧。

3 ,深度按摩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手指、掌根或全掌进行按摩,也可双手重叠在一起操

作,按摩力量较大,要求用力达深部软组织,用于大腿和小腿肌肉丰富处。

4 .拨络法患者卧位或医者根据施术部位变换患者体位,用拇指加大劲力用强而快的手

法与筋络循行方向横向揉动,或拇指不动,揉拨,类似拨琴弦拨动四肢筋络和筋肉。

其他四指取与肌束、肌腔、韧带等方向,单向或反复

5 .擦法
460
患者取卧位,医者用手掌。大小鱼际、掌根或手指在皮肤上摩擦,用力均匀,颈部、

翻第十九幸颈部疾病的脊柱推拿手法需

上肢、下肢均可运用,以皮肤微红为度。
6
.搓法患者端坐,医生双手掌面夹紧患肢快速搓动,由肩部向腕部移动,连续3 遍。【 文献出处1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905

【 手法名称l 颈腰综合征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l
1
.按揉法患者俯卧,医者用掌根或拇指自患者上背部沿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胧经循行路线,自上而下进行按摩,下至臀部。
2
.点压法术者用掌根按压棘突,自上向下,再以拇指点按命门、肾俞、腰阳关、志室、居骼、环跳、承扶、委中等穴。
3
.滚法术者于足太阳膀胧经及督脉上行滚法。
4
.按抖法两助手一人握住患者腋下,一人握住患者躁部,两人对抗牵引,医者双手重叠,按压抖动腰部,可按抖20 30 次。
5
.蹬腿牵引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托住患肢躁关节,另一手握小腿,使患者屈膝属髓,双手配合,使髓关节作被动的放置活动,顺时针、逆时针各5 圈,然后嘱患者迅速向上作蹬腿活动,术者顺蹬腿方向用力牵引患肢,按作5 次。
6
.屈膝屈脱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扶住患者双足部,另手扶住膝下部,使双膝、髓关节屈曲,使大腿接近腹壁,用力下压双膝,使腰部极度屈曲,可重复操作3 5 次。
【 文献出处】 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M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952

【 手法名称J 枕大神经痛的治疗手法
[手法操作」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用滚法先在颈肩部操作5 10 分钟,以患侧为主。再用拇指揉法沿足三阳经自枕后至肩背部反复操作5 7 遍,然后点按风府、风池、翁风、天容、天窗穴各1 分钟。待疼痛稍有缓解、肌肉充分放松时,医者以右手环抱患者颈部,手搭左肩,肘托下领,左手掌按于后枕部,缓缓用力向上牵引患者颈项,持续2 3 分钟后放手,双手扶头两侧作颈部摇转活动,当向左转至尽处,以巧力猛然使劲,即可听到“喀喀”声响,然后向右作同样动作,结束手法。最后搓颈部及两肩l 2 分钟。
【 文献出处】 张雪军,府强主编.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M ]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415

‘手法名称I 颈部疲劳性疼痛的治疗手法
【 手法操作】
卫.揉法沿颈后由土至下反复揉按数遍,以放松颈部肌肉。
2
.拿法患者端坐,医者站在患者身后,用拇、食、中指或其他四指,在患者颈部两侧做拿法,从枕部风池穴到大椎穴,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反复3 5 次。
3
.推法医者位置如上,医者用拇指由上至下推数遍,有热感为度。
4
.拔筋法患者体位同前,医者站在患者身后或侧后身,用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外侧缘,对患者颈部僵硬的肌筋进行由里向外,由上往下拨3 5 次。
【 注愈事项】 加强颈部功能锻炼,具体方法如下。
461

爆中国资柱推拿手法全书禽

1 .颈部前屈后伸:随呼吸,失缓慢后仰望和前俯望地,各3 5 次。
2
.颈部侧屈:在深呼吸下进行,吸气时头向左偏,呼气时使用头部还原。然后,在深吸气时使头向右偏呼气时头部还原。
3
.颈部旋转:头先向左侧转,继而自右侧旋转,反复2 3 次.最后使头颈部做大[i ]转动作,先向左侧回转1 次,再向右侧回转l 次。
4
.本病须注意工作姿势,尤其对长期从事埋头伏案工作者更为重要力
【 文献出处】 钟蓝,痛证推拿「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 307 308

(李义凯叶淦湖伍中庆)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