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三十四本李义凯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二十五章脊柱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
内容开始
 

【 摘要】 对于颈椎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多采用拔伸牵引或拔伸牵引下的前屈后伸手法,这与颈椎关节错位(缝)常使用的扳动或旋转手法大不相同。胸腰椎骨折脱位多采用牵引卜的后伸或按压复位手法或悬吊复位手法。本章还介绍了胸廓、骨盆骨折及髓关节脱位的治疗手法。

第一节裹枢椎骨折的整复手法

【 手法名称】 俯卧位复位法
【 手法操作1 患者俯卧位,头探出床头,助手两手扳住两肩固定身体,医者用一手托住枕部,一手托下须,使头处于俯位,进行拔伸,调整力度,在拔伸情况下缓慢地进行头的轻度前后活动和试探进行旋转活动,活动范围不能太大,以达到骨折和脱位复位。复位后,将患者置于仰卧位,颈后垫一合适的软枕,保持颈后伸位。
(注意事项】 对单纯寰椎前脱位,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椎前脱位者可试行手法整复,对于大部分颈椎损伤,尤其疑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者,或估计手法整复后不能维持稳定状态者,采用牵引复位,以避免在手法整复过程中加重损伤。
【 文献出处1 韦贵康,张志刚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381

I 手法名称】 齿突骨折伴寰椎前脱位整复手法
【 手法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助手固定双肩,术者一手托枕部,一手托下颊部,缓慢进行牵引,调正力线,使头逐渐后伸,达到骨折脱位整复。整复后,将患者置仰卧位,颈后垫一合适软枕,保持颈后伸位。
【 注意事项】
1
.全面掌握病情,认真检查,明确诊断,做到“心中有数”。
2
.对颈部骨折或脱位的性质,移位方向及韧带等损伤应全面了解。
3
.选择合适手法,与助千协调合作,做好患者思想!作,减轻患者的紧张和顾虑.争取患者信赖与合作。
4
.术者思想高度集中,动作轻巧,随证施治。
5
.认真复查,可拍X 线片观察整复效果。
6
.严格掌握手法禁忌证,如恶性肿瘤、脊髓压迫等病人。
【 文献出处」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974 - 746 -

扮第二十孟幸脊柱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洛密

第二节颈椎骨折的整复手法

【 手法操作l 患者俯卧于床上,头向外伸出。助手固定患者双肩,医者用双手把握其头,向外用力提拔(不摇摆,以免损伤J 骨髓),在提拔的同时,能听到有骨滑动声,颈椎即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l 术后按摩局部,使其筋顺血活,外敷止痛膏,再以厚纸片作成较宽之衣领状固定器,外用棉花和绷带包好,再固定于局部不使头颈左右摇摆.内服活血散、接骨散约四五周可开始活动,同时可配合针灸按摩凳治疗。单独颈椎骨折初期,睡眠时可把枕头内装少半袋小米,把米挤在两端,使当中凹陷,颈及头放在当中仰卧位休养,可起固定作用,以防止颈髓损伤,危及生命。
【 文献出处】 陈占魁著,陈氏祖传正骨手法〔 M 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诊63 :】 99

【 手法名称】 颈椎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
【 手法操作1 在保护脊髓不受损伤或不再进一步损伤的前提下,进行充分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使受伤的软组织恢复,骨折脱位获得复位,愈合后不遗留颈部功能障碍及疼痛。1 .过伸复位法使颈椎充分伸展,达到复位目的。适用于颈椎楔形挤压骨折无脊髓损伤,颈椎半脱位等屈曲性损伤。患者仰卧在治疗床上,背下方垫一长木板伸出床外,颈部垫以窄枕,使患者头部逐渐下垂,颈部过伸(图25 l )。此法即古之“提项法”二
2
.牵引复位法

( l )枕领带牵引复位法: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比较轻,无关节绞锐,或有部分神经受压征,但无截瘫者。方法是:将床头垫高10 15 cm ,先在颈部伤后姿势牵引4 6 小时,牵引重量为5 6kg ,然后逐渐改为后伸位,争取24 48 小时内复位。复位后改维持量2 3 kg ( 2 )颅骨牵引复位法:适应于第3 7 颈椎椎体骨折合并有关节绞锁的病例。患者仰卧于床上,先将头垫高

25 l 过伸复位法

15 ? 20 cm ,牵引重量,按患者肌肉发达情况及骨折脱位和关节绞锁程度而定,一般为6 - 10 kg 。开始牵引时,颈稍前屈,每30 分钟床边摄侧位X 线片1 次,当关节绞锁牵开后,改为颈后伸位牵引,重量减为4 6 kg ,争取在12 ? 24 小时内复位。密切观察,一旦复位,即将床头放平,改为维持量3 4 kg
【 注惫事项J 大重量牵引有可能加重颈髓损伤,使患者迅速出现高热和呼吸困难征象。在牵引过程,应有医护人员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及血压变化。颈椎骨折脱位牵引复位4 6 周后,解除牵引,换石膏领或头、颈、胸右膏固定2 4 个月。
【 文献出处】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编.实用骨伤科学「M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162
747 -

需中国脊杜推拿手洛全书需

【 手法操作】
1
.手法复位
( 1
)寰椎前脱位及枢推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椎前脱位:患者俯卧位,头伸出床头,助手两手扳住患者双肩以因定,术者一手托枕部,一手托下颊部,扣紧缓慢进行牵引,调正力线,并逐步使头后伸,以达到使骨折脱位复位(图25 2 )。复位后,将患者置于仰卧位,颈后垫一合适的软枕,保持颈后伸位。
( 2
)第3 7 颈椎半脱位:复位较易,不需特殊麻醉,可肌注杜冷丁50 100 mg 级止痛。患者俯卧于整复床上,两肩与床头平齐,如伤重翻身不便可仰卧位。一助手用手托住两肩向下牵引,一助手两手分别扣住枕部与下颊部,缓缓用力拔伸牵引,持续l 2 分钟,以便颈部肌肉放松,术者立于一侧,如系双侧半脱位,术者拇指按于伤椎下一棘突上,令上方助手在牵引的基础上将头颈后伸,术者同时两拇指用力下压棘突,即可复位〔图25 3 )。复位后,患者症状可立即减轻或消失,棘突复平、畸形消失。如一侧半脱位,助手牵引同上,术者一手拇指按于伤椎偏歪之棘突向健侧推,在拔伸按压的同时,土方助手将患者头颈略背伸向伤侧旋转,即可复位。复位后可用领枕带牵引,重量2 . 5 3 kg ,颈后垫一软枕,保持颈推轻度后伸位,2 3 周后去牵引。
< 3
)颈椎骨折合井脱位:对无合并脊髓损伤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屈曲型骨折,可采用颈部过伸复位,其复位机理与单纯颈椎脱位相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两肩与床头平齐,助手双手扳住患者双肩,术者一手托住病人后枕部,一手托住下领部,双手扣紧,缓慢地在中立位进行拔伸牵引,并逐步使颈部后伸,使其压缩骨折得以复位。侧屈型骨折亦可用手法矫正侧屈畸形。对于伸直型骨折,整复与屈曲型骨折相反,在牵引过程中,逐步使颈部属曲,复位后,头后枕一软枕头,持颈部在屈曲位(图25 4 ① ,② )。
2
.牵引复位对于大部分颈椎损伤,尤其是疑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者,或估计手法复位后不能维持稳定状态者,都可采用牵引复位,此法较安全,可避免在手法复位过程中加重损伤。可选用领枕带或颅骨牵引。牵引时,屈曲型骨折,在伸直位牵引,伸直型骨折,先于中立位牵引,逐渐改为稍屈曲位牵引;纵向挤压造成颈椎裂开时,其前后纵韧带多未损伤,在较大重量牵引下可使韧带拉紧,骨折随之复位.宜采用中立位颅骨牵引。
( l
)领枕带牵引:此带是由两个布带分别托住下领及枕部,利用合力进行牵引。适用于需要牵引时间短、牵引力较小、骨折移位不多及颈部仅稍需固定的患者。‘一般重量不超过4 kg , 否则影响张口。牵引期间注意牵引带不能滑脱至颈部,以免压迫颈部血管及气管。同时要保持过伸位,时间为3 4 周。去牵引后改为颈托或石膏领固定。适用于无移位的齿状突骨折、3 7 颈椎半脱位或不伴有脊髓损伤的全脱位及颈椎骨折脱位严重而合并脊髓及神经根损伤不严重而无需快速重量牵引复位者。
( 2
)颅骨牵引法:颅骨牵引法,适用于在短时间内大重量快速牵引复位者。一般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颈部肌肉发达情况、关节交锁程度及部位而定。从第l 颈椎开始,重量为4 kg ,每向下一椎体,则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