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开始:
: 宋体">第三节小儿其他疾患
【 手法名称1 小儿腹泻捏脊法 【 手法操作】 患者俯卧,背肌充分暴露(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医者站在左恻,用双手掌上下推擦,以皮肤温热,肌肉放松为度。然后,双手呈半握拳状,两手食指中节背紧抵椎旁,用双手的拇、食指从患儿尾能部(长强穴)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两手交替进行,随推随捏,随捏随进,一直捏到大椎旁止。从腰能部开始,向上每隔一椎体,利用双手的腕力提捏l 次。施术半小时后,患儿进食最佳。治疗期间,可嘱家长每隔2 、4 小时喂患儿l 次淡盐水,每次2 一6 汤勺。 ( l )呕吐:捏脊可从第1 胸椎开始,向下到第9 胸椎,加揉腹中。 ( 2 )发惊:加分阴阳,揉十宣,揉一窝风。 ( 3 )发热:加开天门,清天河水,分阴阳。 ( 4 )虚寒与湿热泻:可加摩腹与推大肠。前者用补法,后者用泻法。 【 文献出处】 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328 一329
【 手法名称1 臀肌挛缩症揉按拿捏弹拨法 【 手法操作] 1 .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大拇指或掌根着力,在臀部轻揉颤动,先缓慢旋转,再由慢到快,由轻到重,使揉颇力深透到皮下组织。 2 ,点按昆仑、承山、委中、环跳诸穴,每穴半分钟,以疏通足太阳、足少阳经的经气。3 .拿捏患处3 分钟。重点是挛缩的臀大肌,拿捏后迅速放开,做到拿捏有节律。4 ,指拨松解挛缩臀肌3 分钟。医者以拇指腹在臀部挛缩处轻柔,均匀有力地按肌纤维走向来回弹拨滚动。 一786 一
霖第二+六拿脊椎相关疾病的资柱推拿手法豁
5 .被动活动徽关节5 分钟。最后用掌根轻揉患处2 一3 分钟,还可以配合超短波治疗。以
上手法,每日1 次。治疗期间,嘱家长每天热敷,搓揉患处,上下午各1 次,每次10 分钟。
[文献出处l 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 361 一363
第四节各类良性头痛
一、头痛 【 手法操作l 1 .患者取坐位,如不能坐起时,可取仰卧位。医生站于头端。患者头部包一毛巾。2 .用左乎固定其头部,右手拇指平推头部。先在整个头部轻推一遍,然后推头部正中,由前发际推到后发际,着重多推百会穴。用力由轻而重,再由重转轻。再推头部两侧,也由前发际推到后发际,可用拇指侧推法。如诉头部某处最不舒适,可着重多推。以上推法约拍分钟。穷.双手拇指推前额部,可从印堂、攒竹推到太阳穴,或用抹法,从印堂分开抹到太阳穴,在太阳穴上,可结合指掐和振法,然后沿头部两侧抹到风池穴。对某些眼、鼻病引起的前额痛,可多做这种推法。 4 .两手拇指摩、揉两侧风池穴。然后用拇、食、中三指捏法,从后头部捏到颈项部,再用两手分捏肩井穴。反复多遍。 5 .可取肢体部穴位,如内关、合谷、足杭里、三阴交等,用指掐、指振、指尖推等法作穴位推拿。 【 文献出处】 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推拿疗法【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 : 14 。
【 手法名称】 头颈部常规推拿手法【手法操作】
1 .揉拿预后大筋法病人取侧卧体位。医者紧接着以一手拇、中、食、无名四指作对称揉拿用力。在一侧颈项部大筋自上而下施以揉拿(图26 一4 ) ,令病人头偏向另一侧,待作完扫散法之后,再行揉拿另一侧颈后大筋。须施术1 一2 分钟。 2 .匀点风池法医者以一手按住病人前额部,另一手中指微曲并用力勾点风池穴,当病人有酸胀感并向前额放散为止(图26 一5 )。
注愈事项文献出处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头痛 乳山县人民医院海阳所分院.推拿疗法「M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 :
44 一45
【 手法操作】 1 .病人取仰卧位,术者坐在病人头前,先用两手中指指尖按在风池穴位上,然后,由穴位向对侧眼区方向按压,病人感到风池穴处有酸胀感觉,有时这种感觉还会串至头的前额。此刻,在持续按压约1 分钟松指,以醒脑明目,止后头痛。 2 .用右手中指指尖定在印堂穴,食指与无名指分别按在攒竹穴,而后,三指同时用力缓缓- 787 -
余中国誉桂推拿手法全书袭
飞黔三
} "新
笋
胭26 一4 揉本滚后大筋法
图2 ‘一5 勾点风池法
向下按压,等病人穴位周围有酸胀感后,再持续按压约1 分钟以明目通窍,止前头痛。3 ,再将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屈曲并拢对齐,分别按在两侧眉弓(上眼眶的下缘)处,然后,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当病人眼区周围有明显的酸胀感后,再持续按压约l 分钟,但不要触压眼球以缓解眼胀。 4 .用两手拇指的指腹,按在两侧太阳穴,持续按压片刻后,继而作环形旋转揉动,同时,触摸颖肌有无肌性条索样物,如果触之有痛感,可用其指面处缓缓拨动,至颖肌柔软为止,以疏风清热,明目去头风,可止偏头痛。 5 .用两手拇指指腹,自前额中线向两侧分抹,至太阳穴处,从上而下由轻到重抹50 次左右,清脑止痛。 6 .术者站在床的右侧,右手张开成“鹰爪状”,用五指的指尖叩压在前额的头发边上,左手可重叠在右手指间关节上以助力,随后均匀用力向下按压,当所按压之处出现酸胀感后,再向前移动一个指尖的距离,重复按压动作直至头顶,上法由上而下20 次后,五指伸直张开,如蓖梳样从前发际梳至头顶数次,以醒脑通窍,止头顶痛。 7 .病人慢慢起来,坐在凳子上,术者站立于病人身后,用右手指面在其颈后作捏拿法,最后提拿肩井2 一3 次结束操作。 I 主治疾病】 外感、失眠、肌紧张、脑外伤等功能性头痛。 【 文献出处】 孙维良编著.家庭按摩〔 MJ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129 一131
【 手法操作】 1 .选穴合谷、风池、印堂、百会、头维、太阳、率谷、神门、列缺、内关、照海、攒竹、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耳门、风府。 2 .手法病人取坐位,施以头部疏通经络点穴法。 ( l )术者左大指按百会穴,右大指按揉印堂穴,并上推至百会穴。 ( 2 )右大指按百会穴,左手大指自百会穴了推至风府穴。 ( 3 )从印堂穴始,双手大指推前额至两侧太阳穴。 ( 4 )轻揉太阳穴,按揉率谷穴,揉按风池穴,并以推法连于三穴。 ( 5 )拿肩井穴,按百会、列缺穴。 一788 一
豁第二十六束臀稚相关疾病的誉枉推拿手法蕊
( 6 )血压高加揉涌泉、神门穴。 〔 7 )虚症头痛加按内关、照海、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 ( 8 )偏头痛重治率谷、列缺、耳门、攒竹穴。 【 文献出处】 徐裕才,黄为民.疏通经络点穴法〔 M 飞.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 105
【 手法操作]患者取坐位,医生先立于一侧,一手扶患者前额,一手按揉颈部,先以拇指为治疗手段,食指和中指为辅助手段.反复交换,使颈部肌肉得到放松,然后用食指和拇指点按患者双侧风池穴、风府穴,稳按片刻,使之有酸胀感。医生立于前,用双手拇指按印堂穴开始,向上推搓至发际,向两侧分开至太阳穴用捻揉法,加重穴位部力量.使之有酸胀感.反复数次。双手屈指引开,沿患者发际,贴紧头皮,向斜上方推搓,力度随患者的耐受而定。使头皮有发热感,反复数次。然后医生立于后,双手提捏两肩井穴及肩部肌肉,反复数次,使肩部肌肉得到充分松弛。若患者两眼发沉,可加点攒竹穴,两眼发昏者,可捏揉外耳廓1 / 3 处,使之有痛麻胀感。头痛耳鸣者,可用双手手掌按住双耳,稍时按压即刻向两侧提起,反复数次。有鼻塞者,可点按迎香穴。口干、日苦者,加点下关穴。 【 注意事项】 在实施手法过程中,强度要视患者体质情况、年龄情况及身体耐受程度而定。妇女月经期手法要柔和,妊娠期则不宜推拿。 [文献出处】 常健,陶万明,李瑞生.推拿与运动损伤「M 〕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72
【 手法名称)提牵搬颈弹拨法 【 手法操作] 1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施术,滚揉双侧肩背部。 2 .点揉肩外俞穴区(即斜方肌上外缘),以拇指为着力点,向内向上再向外按顺序进行缓和而深透的点揉。 3 .弹拨曲垣穴区(即冈上肌内侧缘附着点),使患者有较强的酸胀感并向颈部放散。4 .点揉秉风穴(相当于冈上肌肌腹),多数患者有酸痛感并向侧头部放散。 5 .拿肩井穴区,医者双手放于患者双侧肩井穴区用拿法,反复施术于患者双肩部。6 .点拨上肢诸穴,医者一手握持患者手指,另一手分别点拨天宗、孺会、肘骼、天井、手三里、上廉、下廉、合谷等穴。 7 .弹拨项韧带,令患者头前屈,医者一手扶持其头部,另一手对项韧带自上而下进行横向弹拨,遇有项韧带剥离或拨之有硬化之条索时可重点弹拨。 8 .拿提项肌,医者虎口叉开放于颈部,用拿法自上而下拿提项肌。 9 .弹拨棘旁痛点,以右侧为例,令患者头左偏前屈,下领右旋,医者右手虎口叉开托住患者下领,以保持颈部姿势.左手自上而下弹拨棘旁肌群,遇有高隆之关节突,也即是痛点所在,可进行重点弹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