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三十六本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一章邵福元无痛疗法的学术思想
内容开始
需要技巧。全身没有平坦的地方,治疗时不掌握技巧,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运用的好事半功倍,运用的不好事倍功半或会更糟。这一功,只要认真的练,熟能生巧,功夫不负有心人。《医宗金鉴》中记载:“虽在肉里,以手摸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5 .规范功手法治疗从开始学,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规范习惯。很多学者有不规范的习惯,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轻忽重,有的位置多治,有的位置少治,有的还出现漏治,虽说治疗位置基本对,但由于欠规范,其效果今天好,明天差,影响患者的情绪,使疗程增长,故而不能把规范化看轻了,一定按规范的原则办,按病情轻重主诉症状办。另外第二主诉治疗的力度、时间、遍数、先后次序也要兼顾,但必须在主诉症状缓解的情况下,先查明符合“治疗灶”方可治疗,遵守这一规则是必要的。口口口口尸一〕一二亩奋亩亩面.
(五)手法治疗用力标准
四级标准:
I 级:按时有痛感,喜按,无烦感。
n 级:按时有痛感,不吭,但挤眼(不是闭眼)。
111 级:按时有痛感,呻吟,哎哟喊。
W 级:按时有痛感,有抗拒、躲闪现象。
用简单一句话概括:按着有痛感,一按就挤眼,挤眼带叫喊,抗拒又躲闪。对痛觉敏锐,以抚摸滑摩治之。初治者或以疼为主者用一级力为宜,不能超过二级;以局部酸沉胀感者可用二级力,不能超过三级;挛缩变形麻木较重者可酌情用三级或四级力,但三、四级不宜连续使用。
(六)四级疗效观察及处理办法
( l )优:手法后主诉症状减轻2 乃以上,疗效维持4 一6h 以上。
( 2 )良:手法后主诉症状减轻一半,疗效维持Zh 。
( 3 )差:手法后主诉症状减轻不足1 / 3 。
( 4 )无效:手法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处理办法:对疗效属优良者,维持原方案。对差、无效患者,应重新复核诊疗措施,拟请上级医师会诊。
(七)邵福元手法种类介绍
1 .一般手法点、按、揉、拨、推、颤、屈、伸、展、收、旋、牵。2 .特殊手法
( l )解痉手法(即增力点压法):该痛点必须具备与自觉症状相一致的带有放射性的痛点,此点即为增力点压的部位。
方法:取痛点最轻的体位全身放松,拇指放于痛点上由轻到重的增加压力,使患者不觉痛苦,手法后患者疼痛立即减轻,痉挛病灶得到缓解。绝对反对那种对痛点直接进行过强刺激的作法,因它是有害刺激,凡是剧痛不是酸痛麻木者用松解手法常常会使症状加重。应用增力点压法,手法后患者疼痛立即减轻。
( 2 )松解手法:以“痛则不松,松则不痛”八个字为此系列手法之基础。松解手法共分为八种:① 屈脊;② 内收;③ 外展;④ 外展直腿;⑤ 直腿;⑥ 跟臀;⑦ “4 " 字;⑧ 外展旋屈。以下内容分别叙述。
l )屈脊:分为坐屈及蹲屈。
A .坐屈:
适应证:能棘肌、腰背筋膜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包括以上病症所造成的脊柱侧弯畸形。
手法介绍:
准备:排空大、小便。患者端坐方凳或床边,双下肢屈膝屈髓,外展位分开,双手环抱头后枕部,助手站于患者对面,一手固定头部,一手扶定肩部。术者站立患者背后,于患者腰骸部涂撒少许滑石粉或石蜡油。
步骤:先嘱患者放松腰背部肌肉,自动屈颈、胸、腰部,当屈曲有阻时,助手开始
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
35 夕
第一章邵福元无痛疗法的学术思想
于背部及头部加压,使其腰部被动的尽量屈曲(屈曲的时间和程度听医嘱,一般不超过105 )。术者首先于上腰部脊柱两旁用拇指肚向下滑推至骸背3 一5 遍,再于病灶区反复推压3 一5 遍后,令助手托扶患者双肩,使躯干伸直。休息半分钟后照上法重复一遍,这样连续3 遍为治疗一次。
禁忌证:高龄体弱、高血压、肥胖症、孕妇慎做或不做。
B .蹲屈:适应证同坐屈,但对腰骸部病变疗效优于坐屈。
手法介绍:
准备:患者排空大、小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蹲在平整的地板上;。术者与助手分别站在患者背后,左右两侧,同用外侧手固定患者肩部,用内侧足及小腿内侧紧靠患者双臀(即骸尾)为防止手法时位置变移。
步骤:术者和助手同时用内侧手(指靠近患者脊柱的手)的拇指肚,分别按压脊柱双侧痛点及相应点。固定双肩之手于双肩同时加压,促使躯干前屈,使腰骸部后凸弧度增加。肩部及脊柱旁的痛点按压及滑推力量要一致,有节律,以达治疗目的。禁忌证:同坐屈。
2 )内收手法:此法适应于梨状肌综合征、臀大肌综合征所致的坐骨神经痛。此法分4 部分:内收1 一4 。
手法介绍:手法过程中,患者因痛拒做时,应问明手法时疼的部位。若为腹股沟处疼者,则应先治内收肌之病。
准备:患者平卧,平伸健肢,屈曲患肢,助手站于患侧,固定患侧骨盆,术者站于患者健侧。
步骤:术者一手按压膝关节外侧及股外侧,使髓、膝关节在屈曲位最大限度的内收、内旋达到松解臀部肌肉及筋膜。
A .内收一:在准备的基础上,使患肢足跟放于健肢膝关节部脓侧,再逐步使髓、漆关节尽量内收内旋。
此法主治:松解臀大肌及筋膜的下缘。
B .内收二:在内收一的基础上,让患肢足跟放在健肢小腿外侧膝关节下部,再内。又膝关节,膝关节及大腿内旋。主治梨状肌、臀大肌中部的病变。
C .内收三:在内收二的基础上,让患肢足跟放于健肢小腿中、下段排侧,使膝关节及大腿内收、内旋。主治臀大肌中、上部及骼胫束。
D .内收四:患者平卧全身放松,助手着眼于健侧固定双侧骨盆,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推患肢膝关节内侧,使屈髓;另一手托起患肢躁部使大小腿外展,足外展位放于床于.再于膝关节外上方加压,大腿内旋内收,足外翻。
主治:松解阔筋膜张肌、臀筋膜、股四头肌、解除股外侧和股前侧皮神经的压迫:3 )外展手法:此法适应于内收肌群综合征、股四头肌综合征、股前皮神经的松
手法介绍:
准备:患者仰卧于床面上,助手站于患者健侧,并固定健肢及骨盆,该法共分四
A .外展一:在准备的基础上,术者将患肢移至床面下,使小腿下垂,一手固定健肢膝部内侧,一手于患肢膝关节内上方加压,使髓股后伸外展,松解耻骨肌、骼腰肌及股前阔筋膜。
B .外展二:术者在外展一的基础上,于膝关节内上方加压使外展。松解内收肌及股前内侧阔筋膜:
C .外展三:在外展二的基础上,术者转身面向患侧,一手按压膝关节上部,使髓在过伸位的基础上;另一手握踩关节上部,使小腿及膝关节尽量屈曲,主要松解股四头肌、股前筋膜,松解股前皮神经。
D .外展四:在外展三的基础上,术者一手按压膝关节上部,一手握患肢足面,促足趾同时踢屈,松解胫前肌群及足短伸肌。
4 )外展直腿手法:适应于内收肌、半键、半膜肌等综合征,还能解除股后皮神经及动、静脉的压迫。
准备:患者仰卧平伸下肢,助手站于健侧固定健肢及骨盆。
手法步骤:分两部分。
A .外展直腿一:术者一手握住躁关节,一手推扶于膝关节上部,使患肢屈膝后,术者手位更换为一手推踩关节后部,一手固定大腿后侧,使大腿于外展位尽量伸直膝关节。
B .外展直腿二:在外展直腿一的基础上使髓关节屈曲90 " ,膝关节伸直,使大小腿垂直于躯干外展平形接触于床面。
外展直腿一、二,其治疗病种和目的是一样的,只是根据痛的轻重和患者的耐受性不同而选定。
5 )直腿手法:此法适应于松解股二头肌、半腿半膜肌、股后肌筋膜、小腿三头肌、趾屈肌、拓筋膜,还能解除胫神经、胖总神经的压迫。
手法介绍:
准备:患者仰卧、健肢平放床面,助手站于健侧,术者站于患侧。
手法步骤:共分五步。
A .直腿一:在以上准备的基础上,术者一手握患肢踩关节处,另一手托扶膝关节,屈膝屈髓至最大限度,让患肢尽量贴紧胸壁。此法主要用于疼痛较重的患者,也是做直腿二、三、四手法的基础。
B .直腿二:在直腿一的基础上,术者一手托患肢足跟,一手固定患肢股后,足跟手加力向患者头的方向推压,使膝关节尽量的伸直。松解股二头肌及小腿三头肌。C .直腿三:在直腿二的基础上,术者原固定股后的手更位托扶患肢足跟,原托扶足跟的手,更位托扶膝关节的腹侧面,股部由胸壁回至髓关节屈曲90 “时,术者双手用力使下肢直伸与躯干垂直。动作要轻稳敏捷,反复三次。主要松解胭绳肌及阔筋膜。D .直腿四:在直腿三的基础上,助手用双手扣握足底部,迅速用力搬压数次,使足被动背屈。主要松解小腿后侧肌群及筋膜和排骨长短肌,并可解除胫神经、排总神经的压迫。
E .直腿五:由于疼痛较重,以上手法不宜进行,但病灶又在屈肌,则需先用此治
_
疗,待病情好转的情况下,再做直腿一至四手法。
步骤:患者仰卧位,患肢伸直,健肢屈曲,助手固定患者膝关节,防止屈膝,术者双手环抱患者足的拓趾部,有节律的使足背伸,松解小腿后侧、朋卜侧肌肉及筋膜。… 6 )跟臀手法:
适应证:股四头肌、胫前肌和足背短伸肌及股前、小腿前侧筋膜综合征。准备:患者俯卧,助手与术者分别站立于患者两侧。此法分三步。
A .跟臀一:助手固定患者腰版部,术者一手握患足足背,另一手握压小腿,屈膝至足踌屈至最大限度,足跟与臀部紧接,若疼痛较重手法应逐步加重。
B .跟臀二:在跟臀一的基础上,内旋踩关节、足内翻,使足掌与臀部相接,松解踢长伸肌、趾长伸肌及足背短伸肌。
C .跟臀三:在跟臀二的基础上,助手和术者分别用一手握按下肢踩跟部,另一手又分别托起膝关节,使髓部、股部后伸。此法视病情可左、右下肢交替进行。主要松解股部、股前的筋膜及股前内侧的肌组织。
7 ) " 4 ”字手法:此法适应于松解臀中肌、臀小肌、肌四头肌的外侧头及骼胫束。步骤:患者仰卧,健肢伸直,患肢屈曲膝关节,小腿内收,股外旋,患肢小腿放于健肢大腿中上段,如“4 ”字试验一样。此时术者站在健侧,一手紧握足面拓骨背面,一手托扶膝关节腹侧面,使膝关节屈曲,股内收,骸外旋最大限度,助手固定健肢同时配合术者将健肢向健侧牵拉。竺8 )外展旋屈手法:此法适应于腰方肌、腰背筋膜、臀大肌下缘劳损。章方法:患者俯卧位,患肢屈膝。头颈及躯干向患侧弯曲最大限度,健侧上肢过头纂顶,抓住患侧床边;一助手固定健肢,第二助手固定腰部,并用拇指按压腰部脊柱旁,霓术者一手握患肢踩部屈曲其膝关节、外展患肢,第二助手和术者同时进行手法,即有节彝律的按压,术者随着助手也有节律的外展下肢,待痛渐减轻时伸直膝关节,术者牵拉患爵肢踩部内收下肢于床面,和健肢并列。菜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腰方肌和腰背筋膜的挛缩,致使L3 横突旋转,触摸时横突增大悬且有压痛。其手法基本同上,只有第二助手双手拇指应移于L3 横突尖的背面及横突尖,或横突尖背面及L3 棘突侧板处加压,术者同时将患者患侧下肢外展,进行松解矫正。( 3 )分拨粘连法:分为两种。
正常人的肌筋膜与皮肤包括其间通过的血管神经,都有其一定的相互活动范围。若肌筋膜有损伤、炎症、渗出时,常使三者互相粘连,则导致血液循环、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的障碍。其治疗主要为分拨手法。
l )皮下分拨:有提捏法(用于腰脊、胸腹及臀部)、滑拨法、推拨法三种。A .提捏法:用拇指、食指、中指相对提捏皮肤与皮下组织,使之与肌肉粘连分离。B .滑拨法:用拇指或指间关节背侧来回快拨,用于肌之起止点或肌键部,如棘突、横突、肩月甲冈、跟键等。
C .推拨法:用第1 、2 指间关节或掌根,适用于四肢软组织及腰背。
2 )肌间分拨:用推拿手法的拿法,适用于肌及长腿。
( 4 )疏通手法:由于软组织挛缩变性、压迫血管(静脉)影响循环,造成皮肤皮
― 由日,. .月口勺,



、「、扁奋奋嵘犷
… 一… 第一章
邵福元无痛疗法的学术思想
要在医生或治疗师的监护下进行;非电动牵引由颈椎牵引套、滑轮和重物(牵引力)
组成,以自身体重对抗牵引力,在医生或治疗师指导后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己操作,应用
方便。间歇牵引则以较大力量间断地进行牵引,国内多采用间歇牵引的方式。
6 .注意事项牵引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和时间,开始时可
以是小重量,短时间,逐渐增加重量和延长时间。坐位牵引结束时,先取下牵引套,静
坐片刻,再缓慢转动颈部,然后站起来。如果牵引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
状加重,应即刻终止牵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腰推牵引
1 .牵引体位取卧位。
( l )卧位姿势:过去俯卧位和仰卧位两种体位均可采用,但由于俯卧位影响呼吸
现甚少采用,一般用仰卧位腰椎牵引带固定式牵引方式。当腰椎上段病变时,可以采取
直腿平卧牵引,使牵引力更好地作用于病变腰椎,当腰椎下段病变时,可以采取屈髓、
屈膝90 ”牵引,此种体位可以更充分地放松腰部肌肉,使腰椎正常时的生理性前屈变
平,此时腰椎,特别是其椎体后部结构更易于受牵引力的作用而延伸,牵引力更容易作
用于病变部位,产生更好的效果。
( 2 )牵引带:由胸带和骨盆带两部分组成分别固定在下胸部(也有在腋下)和骨
盆。
2 .牵引重量初始的牵引重量一般不低于自身体重的60 %。例如,体重50 kg
的患者,刚开始腰椎牵引时可以用体重的60 %一80 % ( 30 一40 kg 的重量),起效后再
逐渐增加,通常每3 一sd 增加2 一4 kg ,增至体重的100 %。牵引的重量需要根据患者
的症状及自我舒适的感觉调整。牵引重量大,牵引时间应短。
3 .牵引时间每次20 一30min ,每日1 次,10 ? 14 次为1 个疗程,持续4 一6
周。
4 .牵引方式有持续牵引与间歇牵引两种方式。
( l )持续性牵引:是指牵引力持续作用于脊柱20 一30 min 不放松。如果是病床牵
引,时间也可以持续数小时或24h ,但牵引的重量没有间断性牵引的大,比较小。这种
牵引方式多适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紊乱或急性腰痛的患者。
( 2 )间断性牵引:是指牵引过程中牵引力间断性放松、牵引,如此反复多次。牵
引力、牵引时间和间断时间可以预先设置。
5 .注意事项腰椎牵引除了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必须与其他治疗方法结
合(如肌力训练,保持正确姿势)才能维持牵引效果,取得最佳疗效。如果经过5 一6
次的牵引,症状没有改善或反而加重,应停止牵引治疗,重新评定患者或改换其他的治
疗方法。牵引结束后松开骨盆带时不宜太快,以免腹部压力突然降低引起患者不适;松
开骨盆带后,应让患者卧位休息几分钟,再站起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后要
佩戴腰围以保护腰部。
6 .邵福元腰椎牵引共分基础牵引、特殊牵引、治疗牵引三种。
( l )基础牵引:又叫单纯牵引,适应于滑膜嵌顿、腰肌劳损、后关节紊乱、椎间
盘突出伴有马尾神经压迫、软组织性腰腿痛所引起的脊柱强直畸形。此种牵引是为治疗
.徽叫编聆



牵引和特殊牵引奠基的,所以叫基础牵引。
方法:穿戴固定带,选好卧式(如仰卧位或俯卧位牵引)。
俯卧位腹部垫薄枕垫,首次牵引要定准基础牵引力的标准(症状不加重的最大牵引力).但每次在所限定的标准范围内牵引,也必须缓慢的匀速进行,牵引时可根据患者的感受,将牵引“间休”时间调整,连续牵引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内,初次牵引时间10 一15 min ,在牵引过程中应随时了解病情变化,若自觉症状和体征随牵引而减轻.可随时调加拉力标准,若调增拉力后而体征又逐渐消失,而且拉力计数不超过60 kg 者,说明“基础牵引”已达到目的,即可转治疗牵引。若牵引过程中发现自觉症状和体征加重者,将牵引停止1 min ,观察是否可以恢复,若没有恢复,应立即将牵引返回,待症状消失后,再次做同上的牵引,但需重新定新的“基础牵引”标准。( 2 )特殊牵引:又叫腹高位减枕牵引,主要适应于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马尾综合征。据马尾神经受压表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将其分为三级:I 级:肛门异常感觉(烧灼、憋胀、夹物、下坠、蚁行感),会阴部及鞍区麻木,大便秘结,小便费力,排便困难如男性蹲位小便,生殖器疼等。n 级:具备一级症状,有臀及股后麻木,无力,或曾出现过“一过性的尿储留”。111 级:二便储留、失禁、肌力广泛减退,鞍区及下肢广泛麻木出现水平截瘫。
凡符合一、二级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患者,均可采用腹高位减枕牵引,可取得良好效果;三级者(二便储留或水平截瘫)主张尽早手术,不要做牵引治疗。
方法:穿好固定牵引带,俯卧于床面上的三个枕垫上。前枕放置于胸下,中枕放置于中下腹部,后枕放于躁前,前后二枕要与床两端的牵引器具固定杆相水平。中枕要高于前后二枕,高的标准视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到最大限度为止。俯卧后,将牵引带固定好,首次牵引要定好、定准基础牵引力的标准(症状与体征减轻到最大限度的千克数),并做记录。侮次牵引要在所限定的牵引范围进行,也必须慢慢地匀速进行。连续牵引时间一般不超过30 min ,在牵引过程中,应随时调加牵引力标准。若调后症状与体征可逐渐消失,再于突出的椎间隙按压,若仍引不出症状和体征,开始逐渐抽减腹下垫枕,直至使其低于前后枕ro Cm 以上。若腹部垫枕抽出后,症状又加重出现者,仍应改为腹部垫高,做基础牵引。在牵引前、牵引中、牵引结束时均要查马鞍区皮肤感觉障碍的变化二治疗期间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此种治疗可每日或隔日l 次,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二
( 3 )治疗牵引:此牵引适应于基础牵引以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压缩骨折、脊椎侧弯后凸畸形及软组织性腰腿痛。
此牵引又分为整复牵引、松解牵引、矫形牵引三种。
l )整复牵引:
术前准备:流质饮食,排空大、小便,备好硬板床,学会床上大、小便。方法:穿好固定带,让患者俯卧在事先放在床面上的三个软垫上,具体枕垫的高低视前屈、后伸
邵福元无痛疗法的学术思想
部;后枕与前枕一样为30 crn ,顺序为3 、2 、3 。后枕置在跺关节之上。将腰部手法整复的部位充分暴露,并使整复的腰椎悬空于前枕、中枕之间。术前记录体征及自觉症状以便牵引治疗前后对照。
牵引开始时,术者拇指肚顶压畸形脊柱侧凸高点,首先使侧突在牵引下矫正。当牵引已使症状体征消失时,中枕后移查压痛点,直至后移位置合适压痛放射消失,促使脊柱两侧组织平衡。术者用拇指在椎旁定位压痛点上,进行有节律的颤压,每半分钟颤压4 一5 次或7 一8 次,停休半分钟再颤,同法重复3 一4 遍;重症者可做10 遍。查椎旁压痛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