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三十六本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十三章肩部及上肢部疼痛疾患
内容开始
著。腕管综合征时可见在腕部的尺神经传导速度延迟。屈腕试验阳性(患者双肘置于检查台上,双前臂与台面垂直,双腕自然下垂,持续1 min 即出现食指、中指麻痛或原有麻痛加重)。
5 .与脊髓肿瘤鉴别患者的神经压迫症状进行性加重,奎肯试验显示椎管有不同程度的梗阻,脑脊液检查蛋白多在100 岁L ( 100m 扩mL )以上,颈脊髓造影显示倒杯状影像。
6 .与脊髓空洞症鉴别本病患者的患侧手部肌肉萎缩,对冷热分辨不清或痛觉、温觉消失而触觉良好,即说为感觉分离现象。患者常在20 一30 岁发病。
7 .与雷诺病的鉴别本病常有家族史。其发病系与肢端受凉有关,发病时肤色出现苍白一发给一潮红,然后再恢复正常颜色,且主要见于手指,呈双侧对称发病。局部加温揉搓可停止发作,挠动脉搏动可正常。雷诺病无神经方面的损害,如感觉减退、肌肉萎缩等。
8 .与创伤性尺神经炎的鉴别它可见病变处的尺神经变得粗大,易滑脱出尺神经沟。疼痛仅限于尺神经的分布区,常无颈肩部的疼痛。骨间肌萎缩,手成鹰爪状。(三)中医辨证
本病病位常在一侧上肢,双侧者较少见。临床表现一般多位于患侧的上臂内侧,前臂和手的尺侧及颈肩部钝痛或锐痛,持续性或放射性,并有蚁行感、麻木感,夜间加重。此外,可有患侧的血管症状,如上肢或手指发凉,发给或呈苍白,以手最明显,下垂时更明显。患侧脉搏减弱,血压降低。严重时可有指端坏死、点状淤斑等。长期患者,受累区及手部小肌肉萎缩,握力减弱。临床辨证时应与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相鉴别。
1 .气血淤滞型肢体疼痛发给,手指僵硬,动作不灵,肢冷无力。肢体远端浮肿,青筋暴露,舌质紫暗有淤斑.脉紧涩。
悉巍…
第十三章肩部及上肢部疼痛疾患
曰.亩亩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一_曰.' . " . . .。‘. ‘二-' ' - . .曰目.. . . . . . . . .曰口


叫口口口口口鱼夕旦月甲尸.. . .
2 .肝血亏虚型肢体软弱无力,动则疲劳,肤色苍白无华,肌肉稍有萎缩,麻木不仁,时有疼痛,舌质淡,脉细弦。
3 .风邪侵筋型上肢疼痛酸楚,恶风发热,疼痛游走不定,颈肩臂部如蚁行走,筋脉弛缓或痉挛,麻木不仁,舌苔薄白,脉弦紧。
【 治疗】
(一)手法治疗
1 .方法一
( l )治则:舒筋通络,活血散淤,消肿止痛。
( 2 )取穴及部位:天鼎、缺盆、气舍、肩井、曲池、小海、外关、合谷穴,颈肩部及上肢部。
( 3 )手法:攘法、按揉法、擦法、拿法。
( 4 )方解:天鼎为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颈侧的输穴,缺盆穴为足阳明胃经位于颈侧的输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且为病变局部穴位,推拿点按之,可促进阳明经气血通畅,祛淤活血、肌筋复原。气舍、曲池、小海、外关、合谷为辅穴,以疏通上肢部气血,通经活络,利节止痛。肩井为足少阳经输穴,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筋,以肩井为使,疏通胆经以解斜方肌筋痹,疏调手足三阳经气血通畅,以缓解肌肉的紧张痉挛,减轻对血管神经的压迫,缓解交感神经受累所引起的症状。
( 5 )操作:
l )患者取坐位,医者用攘法、拇指指腹施按揉于患侧颈肩部3 一5 , nin ,以舒解颈肩部的肌肉,以疏通经络、舒筋解挛。
2 )按揉患侧天鼎、缺盆部以酸胀为度,重点在前斜角肌起止点。有活血养筋作用。3 )拿颈椎两侧及患侧胸锁乳突肌至缺盆,再拿极泉、曲池、小海、合谷穴以酸胀为度,以行气止痛,消散筋结。
4 )拿揉患侧上肢,以疏通手三阳经经脉。
5 )擦颈肩部,以透热为度。
2 .方法二本病的治疗以舒筋通络,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为原则,使气血通畅,肌肉放松,可纠正斜角肌解剖位置的异常而达到治疗目的。
( l )松解手法:
l )推按斜角肌: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用一手扶住患者的健肩,一手的食、中、环、小指并拢,置于前斜角肌在体表的投影部位,向下稍用力按压,并上下来回推移,患者可出现同侧上肢放散感(图13 一5 )。
2 )指揉斜角肌: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一手扶住患者头部,一手拇指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端向下按揉,而其余四指则扣住胸锁乳突肌前缘(图13 一6 )。3 )按压锁骨上窝: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前方,一手扶住健肩,一手用拇指指腹放在患侧锁骨上窝处,向下、向后朝Tl 椎体的方向按压约1 min ,然后放松,使患者感到患侧上肢有发热感(图13 一7 )。
4 )弹拨斜角肌: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方,一手扶住患者健肩,一手的拇指放在斜角肌后方,向前弹拨斜角肌(图13 一8 )。
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
558
, . . . . . , , ,一一一~一.. 嘴r


嵘蘑
图13 一5 推按斜角肌
图13 一6 指揉斜角肌
产钊汉代
第十三章肩部及上肢部疼痛疾患
图13 一7 按压锁骨上窝
图13 一8 弹拨斜角肌
图13 一9 拿捏斜角肌
图13 一1 。攘揉斜角肌
5 )拿捏斜角肌: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前方,一手扶住患者头颈,一手用食、中、环、小指四指放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锁骨支的后缘,拇指向前跨过斜角肌,五指一起用力,将斜角肌拿捏提起,并向上移动(图13 一9 )。
6 )攘揉斜角肌: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前方,医者一手扶住患者头颈,使其向健侧侧屈,用另一手的小鱼际及掌尺背侧放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锁骨支的后缘,向上施以攘法(图13 一10 )。






图13 一11 摇颈
7 )摇颈: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一手扶住患者头须,一手按压注铡骨左窟处,然后井头的一手旅余者头颈瓣动摇动,按压的一手也稍稍用力,并施以揉法(图13 一11 )。( 2 )辅助手法:本法常作为按压弹拨手法的辅助手法来施用,或可用于本病病情较轻者。
l )患者取坐位,医者施攘法于患者患侧颈肩部3 一5 min 。2 )按揉患侧天鼎、缺盆部以酸胀为度,重点在前斜角肌起止点。
3 )拿颈椎两侧及患侧胸锁乳突肌至缺盆,再拿极泉、曲池、少海、合谷穴,以酸胀为度。
4 )擦颈肩部以透热为度,根据症状可配合局部热敷。
( 3 )注意事项:推拿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需注意以下几点:l )本病上述推拿治疗手法需每日或隔日治疗1 次,直至神经、血管压迫症状缓解或消除。
2 )本病在急性期时,推拿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以缓解痉挛和神经、血管的压迫。
3 )可指导患者用健侧手对患侧前、中斜角肌处用按、摩、拿等手法自我按摩。(二)物理治疗
1 .拔罐:
( l )火罐:
l )取穴:缺盆、颈夹脊、曲池、孔最。
2 )方法:根据不同部位先取大小合适的玻璃罐,用闪火法迅速拔在上述穴位处,留罐巧min 。起罐后对上述喻穴稍加按揉,隔日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 2 )刺络拔罐:
l )取穴:缺盆、颈夹脊、曲池、孔最、外关。
2 )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缺盆、颈夹脊均用三棱针点刺,而余穴则用28 号0 . 5 寸毫针向四下斜刺,然后出针,迅速用闪火法将大小适中的玻璃罐拔于穴位上,留罐15 min ,可拔出紫血若干。每日或隔日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
2 .中药离子导人疗法前斜角肌综合征在急性期疼痛较重时可采用中药离子导人疗法以镇痛解痉。本法对受压迫的神经、血管机能的恢复也很有好处。方药配制如下:
苏木129 红花129 稀签草309 透骨草309 伸筋草609
上药加水浸泡半小时后煮沸20 min ,滤出药液300 mL 。治疗时将绒布置药液中浸透,敷于铅板衬垫上置颈部疼痛处,连接电疗机正极;另一负极铅板衬垫置于同侧上肢疼痛、麻木部位或内关穴处。电流量10 ? 20 mA ,每日1 次,连续治疗10 ~巧次为1 个疗程,必要时休息sd 再做第2 个疗程。
(三)药物治疗
1 .中医治疗
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 。!一
les ! ! - ha
夏嘿
月口曰了




561
。l )中药内治法:本病症状严重,影响工作而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必须经手术治‘但大多数患者经中药内治法治疗,症状可较发病时减轻:在非手术治疗中首选中药不笼首法。
l )气血淤滞型:
治则:活血化淤,益气通痹。
方药:桃仁饮加味。
桃仁129 红花99 川芍129 归尾129 威灵仙159 川乌69 麻黄69 日芍129 桑枝159 桂枝99 黄蔑209 甘草69
若淤血严重,疼痛剧烈者去威灵仙,加草乌69 、地龙129 、三七粉39 (研细冲
毛泛)。… 2 )肝血亏虚型:
治则:滋补肝肾,活络舒筋。}方药:补肾壮筋汤加味。
熟地159 白芍129 当归159 山茱英129 获荃99 川断129 牛膝99 五加皮159 青皮99 红花99 鸡血藤209 丹参309 桑枝159 桂枝99 3 )风邪侵筋型:
治则:祛风,通络,舒筋。
方药:防风汤。草防风99 当归129 赤获菩129 黄蔑99 秦芜129 葛根巧g 麻黄39 景肉桂129 生姜3 片甘草39 伸筋草巧g 忍冬藤巧g 肩若兼有湿邪者可去黄答、葛根,加惹茵仁209 、威灵仙159 。置( 2 )中药外治法:本病症状多表现在一侧上肢或手部,但病位却在颈前一侧,故亥外用药使用必须药到病所,不能被症状所迷惑。一般外用药应在锁骨上窝处使用,或循重经穴外敷。迄1 )敷法:粤A .消肿散(经验方):
制乳香609 制没药609 木瓜609 桅子309 大黄1509 蒲公英609 土元309
用法:研末混合,用适量凡士林调匀煮成膏,外敷患侧缺盆穴处。
功效:消肿逐淤止痛。
主治:气滞血淤型痹痛,手指发青,青筋暴露者。
B .万录膏:
伸筋草309 透骨草309 丁香根309 当归309 血竭309 没药309 自然铜309 川芍249 赤芍609 红花309 川牛膝159 五加皮159 石葛蒲159 苍术159 木香99 秦芫99 蛇床子99 肉桂99 川附子99 半夏99 石解99 草薛99 鹿茸99 察香69
用法:除血竭、察香、没药三味研细末另包外,其余先将香油5 kg 微火偎,浸3d ,熬黑为度,去渣加黄丹2 . 5 kg 再熬,将至滴水成珠时离火,稍候药温,将血竭、没
药、房香下人,搅均取起,出火气。备用。
功效:温通经络,消淤散毒,止痛。
主治:损伤后颈肩上肢麻木不仁,寒湿疼痛。
2 )热熨法:
A .八仙逍遥散:
防风39 荆芥39 川芍39 甘草39 当归69 黄柏69 苍术99 丹皮99 川柏99 苦参159 ,
用法:共合一处,装袋内,扎口水熬热熨患处。
功效:祛风胜湿,活络舒筋。
主治:颈后肿硬疼痛,及感风湿,筋骨血肉酸痛诸症。
B .热敷散:
刘寄奴129 独活29 防风129 秦芫129 红花99 艾叶99 桑枝309 赤芍巧g 花椒99 川芍99 草乌99 生姜309 桅子99 五加皮巧g 大葱3 根透骨草129
用食醋将药拌湿,用纱布包裹,蒸热后热熨患处,亦可煎汤外洗患处。中药外治法对前斜角肌综合征只起辅助治疗作用,但也需辨证施治。热熨药局部应用时应当没有红肿表现。急性期血淤血热者,非此法所宜。
(四)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对神经、血管的压迫,达到止痛目的。但因颈椎病所致的前斜角肌发生病理性变化,应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原发病。
由于前斜角肌综合征的症候表现主要在颈肩部、上臂内侧、前臂和手尺侧,因此多与手足阳明经、手少阴经关系密切,并与手少阳经有关。选穴时,应以阳明经穴为主.辅以手少阴经喻穴。
针灸治疗本病,当以活血祛淤、舒筋通络为法。
1 .针刺
( l )毫针:
l )取穴:扶突、颈夹脊、天鼎、曲池、少海、合谷、手三里、孔最、外关、支沟(图13 一12 )。
2 )方法:用中等刺激或强刺激。扶突向缺盆方向斜刺0 . 8 一1 . 2 寸,使局部有沉麻胀感,并向四周放散;颈夹脊直刺0 . 8 一1 . 2 寸;天鼎向缺盆方向斜刺0 . 8 一1 . 2 寸;占池直刺0 . 8 寸,使针感下行;少海直刺0 . 5 一1 寸,使局部酸胀麻感,并向前臂放射:合谷直刺0 . 5 寸;手三里直刺1 . 2 寸;孔最针尖向上,斜刺0 . 8 一1 . 2 寸;外关、支洽各直刺0 . 5 寸。每次选3 一5 穴,每日针治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
( 2 )梅花针:
l )取穴:扶突、颈夹脊、曲池、灵道、神门、阿是穴、天鼎、疼痛循经部位(区13 一12 )。
2 )方法:每次选3 一4 穴,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在所选穴位处轻轻叩刺,以普
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
562 妒
一一~一,.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叫橄卜
563
尹夕‘八袱夺
颈夹脊
二扶突天鼎
缺盆
一天泉
最了L \、//。
小海
曲池手三里
!第十三章关道月
内灵吻
}户咖
支沟外关
阳溪一合谷
肩部及上吱部疼痛疾患
图13 一12 体穴图
墓支肤出现红晕为度。隔日1 次,ro 次为1 个疗程。( 3 )耳针:
1 )取穴:颈、颈椎、肩、上臂、前臂、腕、手(图{ 3 一13 )。
2 )方法:每次取3 一5 穴,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手约拇指和食、中二指托住耳轮,一手持0 . 5 寸毫针快速刺气0 . 2 一0 . 3 cm ,用中强刺激捻转数秒后,留针30 min 。留针期间,每隔5 一10 min 捻转l 次,每日1 次,10 次为1 卜疗程。亦可选取上述穴位进行埋针或王不留行压籽,每日按揉3 一5 次,每3d 换1 次,5 次为1 个疗程。( 4 )火针:
二指一版
壳臂l 目
一手一前臂
一颈椎一颈
耳穴图
一夕手Z 产勺〕 、、}一Q 口
l )取穴:阿是穴、扶突、颈夹脊、曲池、外关、神门、孔最
2 )方法:每次取3 一4 穴,令患者取坐位,患肢放在桌子上,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持点燃的酒精灯,一手持夹有大头针的持针钳在酒精灯上燃烧,待针烧红,迅速持针可听选穴点3 一5 下,隔日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注意扶突穴点刺时应避免伤及颈动


脉。
( 5 )芒针:
l )取穴:扶突、缺盆、颈夹脊、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图13 一12 )。2 )方法:其中扶突穴刺人后,针尖朝向缺盆穴平刺;颈夹脊则由第3 颈椎向下透刺至第7 颈椎夹脊;曲池进钊得气后,将针平卧,刺向手三里;外关穴则直刺透向内关;留针30 mi . 1 。隔[Il 次,10 次为l 个疗程。
( 6 )电针:
l )取穴:扶突、曲池、天泉、神门(图13 一12 )。
2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毫针按要求刺人上述穴位后,将电针治疗仪的输出线分别连接于上述喻穴,其中,扶突、曲池为一对,天泉、神门为一对扭开电源开关,用疏密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 每日l 次,10 次为l 个疗程。2 .灸法
( 1 )温针灸:
l )取穴:扶突、颈夹脊、曲池、手三里、合谷、孔最(图13 一12 )。2 )方法:每次取3 一4 穴,将毫针一按要求刺人后,将约2 。m 长的艾条段挂在针柄土,点燃,燃尽后再换l 壮。每日!次,10 次为l 个疗程。
( 2 )隔姜灸:
l )取穴:阿是穴、颈夹脊、曲池、手下吸、合谷、孔最、缺盆(图13 一12 )。2 )方法:每次取3 一5 穴,将刺孔的薄姜片放在所选穴位L ,再将枣核大的艾炫放在姜片上点燃,燃尽后再换1 壮,每穴施灸5 一7 壮。每日l 次,10 次为l 个疗程。( 3 )触按灸:
l )取穴:阿是穴、颈夹脊、曲池、孔最、小海、神门、阳溪(图13 一12 )。2 )方法:点燃艾条4 一5 支,医者先取2 一3 支,用卫生纸将燃火的一端包住,迅速向穴位[触按,并迅速拿起,灸至局部皮肤发红为度,若艾条火灭,可再换备用艾条,继续施术每日l 次,10 次为l 个疗程。
(五)穴位注射
( l )取穴:阿是穴、颈夹脊、天鼎。
( 2 )药物:维生素BI 100 mg 、维生素B12 500 林g 、l %普鲁卡因5 一10 rnL 。( 3 )方法:常规消毒后,用5 号针一头的注射器刺入穴位,得气后轻提,按各药的不同用量准确注人穴位内,深度约为0 . 5 Cm 。每周1 次,5 次为1 个疗程。(六)其他治疗
1 .神经阻滞疗法首选前斜角肌肌腹浸润阻滞。因为斜角肌的痉挛、强直是斜角肌肌腹浸润阻滞的绝对适应证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局麻药合剂的解痉、止痛、消炎的作用,另一方面局部浸润阻滞可以切断“疼痛一痉挛一疼痛”的恶性循环,达到长期的治疗效果二
( l )操作方法:患者头偏向健侧,并向患侧肩部倾斜(即紧张患侧的颈肌)。常规消毒患侧颈部皮肤后,深吸气,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摸清条索状的前斜角肌后,用食、比指固定该肌肉,用7 号针头刺人前斜角肌肌腹。
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564

叫旧口曰曰口口目.口口口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