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本 小针刀疗法 目录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第四章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机制的新认识
内容开始
 

第四章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机制的新认识

动态平衡失调学说

这一章来重点阐述一下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机制的新认识。  一 动态平衡失调学说,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得从有关疾病的病理因素谈起.

一、软组织损伤后发生钻连的机制

软组织枯连是一个病理概念,不是生理概念。就是说正常人体肌肉都是附着在骨头上的,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枯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我们所说之软组织粘连,是由于外伤或疾病破坏了肌肉组织而产生的非生理应有的粘连。软组织粘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外伤性软组织粘连。第二类为某种疾病破坏了软组织而引起的粘连(下称病理性软组织粘连)。
外伤性软组织粘连是怎样产生的呢?
各种不同程度的外力作用于人体,都会不同程度的损伤肌肉、血管、神经、韧带等软组织,人体在复修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把软组织粘连到一起,即使是很轻徽的外伤,肌

58

肉纤维和毛细血管都会受到一定破坏而断裂出血,同样人体就要进行复修,有时也会形成软组织粘连,当然不是直观下所能看到的。
我们将软组织外伤分为暴力外伤,积累性损伤,隐蔽性外伤三种。
暴力外伤就是指明显的外力作用于人体,发生骨折、脱位、肌肉皮肤撕裂.这些损伤都要破坏软组织,这是显而易见的,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在一定的因素影响下,就会发生骨胳、肌肉、血管、神经、睦膜、肌间膜之间的粘连。
积累性损伤同样会使肌肉纤维、微细血管,韧带轻度撕裂和出血,因此,同样人体在进行复修过程中会发生结疤和粘连。过去关于肌肉劳损这一类疾病,其实质原因,大多数由于结疤粘连而顽固不愈。
隐蔽性外伤是指受外伤很轻微。不引起医生和病人的注意。
据费们临床实践体会,各种外伤后遗症,骨骼、肌肉、神经、血管、韧带之间的粘连,是该病的主要矛盾之一,这一矛盾解决了,其它矛盾就较容易解决了。
病理性软组织枯连可分为:病损性和术损性两种。病损性软组织粘连,就是由于某种疾病破坏了原来的肌肉纤维和毛细血管、韧带。人体在什么地方受到损伤破坏,人体就在什么地方自我复修,这是自然现象,在复修过程中,在一定因素影响下(如缺乏适当的功能活动和锻炼,或病变部位紧贴骨面等原因,就会产生结疤粘连,这种粘连我们称之为病理损伤性粘连。如;风湿病、疮、疖等等。
术损佳软组织粘连,就是由于某种病作切开手术,在手术愈合过程中,在一定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其发生机理与上

59

同。
这里我们要强调说明的一点就是,不是所有发生枯连的地方都出现临床症状,据我初步临床探讨,粘连发生在人体机能活动较强,肌肉运动幅度较大的地方容易出现症状。比如四肢、腰背、关节周围,如有粘连,容易出现症状,在头、面、腹部则较少出现症状。
据我们的研究,粘连这一病因广泛的存在于常见的四肢、腰背痛等疾病当中。是这类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特别在陈旧的顽固不愈的病例中.更为普遍.因为粘连通常在直观情况下看不到,利用仪器、实验室检查均无法检查,更由子医疗文献对该种病理因素缺乏专门文章,使得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无法进行针对性治疗。
我们认为按摩所以对慢性腰痛有疗效,除疏通气血及其治疗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反复按摩能使枯连得到部分松解剥离,这一事实也证明粘连在慢性腰腿痛中存在的普遍性。
下面我们来谈谈对粘连的诊断。
对于普遍存在子慢性四肢、腰背痛中、粘连这一重要病理因素,如何正确诊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治疗,根据我们体会,诊断并不算难,只要对枯连的发生机理有了正确的理解,只要掌握以下几点,即可确定诊断.
1
.有外力损伤和病理损伤史。
2
.排除其它原因。
3
.牵拉病区肌肉有阻碍感。
4
.被动活动患肢或躯干,使之完成患处肌肉应完成的动作,不能完成,并引起疼痛加重。
60

据此四点即可确诊为粘连。外力损伤包括明显的暴力损伤,积累性损伤,隐蔽性外伤.病理损伤史,包括病损和术报.排除其它病因包括炎症、肿瘤、风湿、骨刺、出血和肌肉、血管、神经、韧带断裂之类。3 4 两点意思明白,无需赘述。下边来谈谈结疤粘连的病理发生过程。
外力损伤人体,人体必产生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重则骨和软组织断裂,轻则部分肌纤维断裂,骨移位,或骨错缝,或筋出槽。骨和软组织的力学状态要发生改变。肌肉、筋膜、肌膊、膊鞘、滑囊、神经、动脉管、静脉管、淋巴管,这些组织器官都要遭到破坏,或受到挤压,牵拉和松弛,引起大量细胞破裂、坏死、渗出。这些渗出物成为人体内的废物或异物,而刺激周围组织器官,大量渗出引起肿胀,异物刺激引起疼痛,缓激肤类5 一轻色胺类致痛物质增高。
人体通过神经反射系统和体液调节系统的作用,产生病理过程的改变,一是被破坏的机体组织要修补,二是被搞乱的生理机能要恢复,在此修补和恢复过程中,由于病区有关组织的自然保护机制,都处于警觉状态而制动,因此,在修补和恢复过程结束时,极易产生结疤和粘连,而形成新的病理因素。

61(见下表)

二、第三腰推横突纷合症的病理机制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言“综合症”者,无非是说该病涉及许多组织和系统,病理机制极为复杂。据我们研究,认为该病病理机制很简单,就是因为腰背筋膜、能棘肌和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慢性磨擦劳损或急性磨擦损伤、出血、机化而发生粘连所引起.使得在腰部作屈伸运动时,第三腰椎横突被牵拉而不能自由运动。常引起腰背筋膜和能棘肌保护性痉挛性疼痛。用小针刀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进行剥离和松解,使得此处骨肉粘连剥开,肌肉松解,往往就能立竿见影,消除症状,并能一劳永逸。治愈该病也证实了上迷观点。

三、脓骨外上群炎、股骨内侧你尖之类的病理机制

魔骨外上课尖,股骨内侧裸炎之类,既叫“炎”当然意指无菌性炎症,肪骨外上裸炎第一位的病理因素是什么呢?是因为指总伸肌和尺侧腕伸肌在脸骨外上裸的附着点劳损出血,机化而结疤,或挠脸肌肌脆磨擦劳损出血机化而粘连结疤,挤压该处的神经血管束,引起臀部活动受限,局部保护性痉挛疼痛,日久可能在肪骨外上裸的疤痕钙化处出现一坚硬的锐边。按此病理认识,采用小针刀剥离粘连,刮除疤痕,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关于肪骨外上碟炎的病理机制的观点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关于股骨内侧裸炎也是同样道理。是由于膝部内侧副韧

63

带和股骨内侧裸粘连引起。
关于脸骨外上裸炎、股骨内侧裸炎之类与关节周围骨突处较顽固的其它疾患,其病理因素皆为损伤而粘连结疤引起,影响功能活动。由于小针刀疗法的应用,更证明了这一点。

四、滑囊炎、健鞘炎之类疾病的病理机制

滑囊炎、健鞘炎的致病因素乃是损伤引起的结疤和挛缩,造成滑液囊闭锁和健鞘变窄。即或有炎性渗出也是继发的.小针刀将滑囊切开数点,将胜鞘切开松解,就能很快解除症状,治愈此病。亦有力说明它们的真正病理因素是结疤和挛缩。炎症不是主要病理因素。

五、骨质增生的病因

因为小针刀疗法对部分骨质增生(或称为骨刺)病患有特殊的疗效,那么骨质增生的真正病因是什么呢?这里顺便谈一下我的研究成果.
骨质增生或称为骨刺,成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对它的发病原因,普遏说法都是退行性变,所谓退行性变,就是骨骼老化退变.但是这一理论有好多临床表现无法解释,如许多年青人蹂关节、碗关节、腰椎、颈椎等部位都可能有骨质增生现象,这怎么能是老化退变呢了又如许多患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他们的关节常有骨质增生,这又和老化退变联系不起来.如果把骨质增生或骨刺作为一种疾病,那么有好多中年人骨质增生很利害,但并无临床症状,这也无法解释.
那么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64

通过多年的大量临床观察,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进行了研究,证实骨性关节炎(小的称骨质增生,大的骨质增生称为骨刺)的根本病因是“力平衡失调”. 我们进行了如下的观察,凡是有骨性关节炎或骨刺生成的大都有.
( l
)关节扭伤史,未得到恰当的治疗。
( 2
)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史,软组织变性挛缩。( 3 )关节内骨折。
( 4
)与催患关节有力学关系的骨干畸形。
( 5
)类风湿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
( 6
)单独的,较大的一个骨刺必是某一软组织(大多是肌肉和韧带)的附着点。
( 7
)下肢关节,翁、膝、蹂关节肴内外翻畸形.
( 8
)年老体弱肌力下降的颈、胸飞腰椎都有骨质增生。我们对这人种情况分析如下.
( 1
)关节扭伤,未得到恰当抬疗。
关节扭伤,不仅软组织损伤,而且关节也必错动,既中医所说之骨错缝。这种骨错缝未得到恰当治疗,受拉力拉伤的一侧软组织松弛变长,受压力压缩的一侧,必然曲张变短,(关节扭伤必然是一侧受位,一侧受压)时间久了,骨错缝就被固定下来。这种骨错缝的情况较复杂。旋转、侧方、前后均有可能发生。
对于某一个具体人来说,他(她)的某一个具体关节(如躁关节,或膝关节等),平时所承受的重力是一个常数,如我们把这个常数叫m ,那么这个tn 是不变的,只是在大小便或饮食时有极少的上下波动,这个关节面对所承受的重力m ,是很适应的.当然这个m 是均匀地分布于关节面每一个单位面积上

65

的。
人体任何一个关节都不是平面相连,关节面都是凹凸不平的,但都是很吻合的。就象每个人的上下牙齿一样,很少是平面相接触的,大多是长短不齐,厚薄不一前后倾斜的.但是一咬合的时候,都是很吻合的,如不吻合,就不能咀嚼东西。当关节骨错缝后,关节就不那么吻合了,就有些地方负重,有些地方不负重了,然而m 的重力并没有变,负重的地方受力的量就大幅度增加。关节面的每一部分所能承受的重量睁
是一个常数,不能承受增加部分的重力,按压强定律公式我们也知道,重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骨错缝以后,关节内的受力面减少了,重力没有变,受力部分的压强增高了.关节软骨膜不能承受,必将有大量的软骨细胞被压坏、压死。所以,关节错缝不用很大的距离,只要移动0 . 5 毫米以上的距离,就足以造成以上的结果。
假定将我们任何一个人的下领骨向任何方向移动0 . 5 毫米,我们的上下两组牙齿就不能吻合,关节错缝与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当软骨细胞不能承受超常的压力而被压坏,压死的情况下,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压力在人体代偿能力范围内的时候,人体就通过自身代偿保护机制,把大量钙质和礴输送到受压力破坏的地方,加强软骨膜的强度,抵抗超常的压力,于是产生了骨质增生现象。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骨质增生太大就形成骨刺。另外,根据压电学原理,骨质受压力越高,局部电位也就越高,可以使成骨细胞活跃,刺激骨细胞增殖,高压力部位就会形成骨性突起,即骨刺(张福学著《压电学原理》 )。二是当超常压力越过人体代偿能力范围的情况下,就出现关节面坏死。但这种坏死都只限于关节面浅表部位,决不象感染性、

66

结核性之类坏死向深部浸润。
按照峨X ) K ' S 定律,压应力增强时,应变也增加,也就是说关节内出现高应力力点时,受压部位应压缩。但是人的关节面是活体,在正常压办情况下,关节面的弹性是按H00K ' S 定律变化的,当超过正常情祝下的压力,越过关节面本身的弹性限度时,它又按生物学规律变化。再者,引起骨质增生这种超常压力的作用是持续的,不是短时间内的作用就能引起骨质增生。并且关节软骨和骨筋及骨干硬骨质的弹性系数都不一样,因此,超过关节软骨的弹性限度的压力,不一定就超过骨筋和骨千骨质的弹性限度。这里就有一个哲学上研究的“度”的间题。恰恰在关节内高应力力点的压强都在骨砺和骨干硬骨质弹性限度以内,如果超过了,骨锡和骨千就要出现压缩性骨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人体的生物学特性,是我们将力学用来研究人体时一刻不可忽视的间题。这种超常而又在人体代偿能力范围以内的力的刺激下,人体的代偿现象是可以见到的。如人们在劳动时,双手握镜柄,时间长了,手掌接触铺柄的部位,就会长出老茧,老茧是什么?是角质。这角质就是人体代偿作用的结果,将角质输送到手掌受过度磨擦的地方,来抵杭磨擦。否则,手掌这些部位表皮就会让镐柄磨破,增生了角质,表皮就不会磨破。如果超过这个代偿能力的限度,假如镐柄不是很光滑,而是布满钉头或刀尖,那么手掌只有被刺破,那就不是人休代偿能力所能达到的。
以上我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的分析论证,只能得到这样的结论.扭伤的关节,发生骨质增生或骨刺是“力平衡失调”引起。也就是说骨质增生或骨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力平衡失调”,用这个理论可以国满解释临床上所有骨质增生和骨刺这

67

‘病理现象.
( 2
)关节附近有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挛缩.
关于附近有软组织损伤,这种损伤大都是慢性的,或急性损伤后的慢性期.慢性软组织损伤,肌肉、韧带挛缩这是常见的一种病理变化。挛缩的肌肉、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种长时间的紧张状态,肌肉或韧带受到超常拉力的牵拉,引起肌肉或韧带损伤,少量的肌纤维将被拉伤拉断。我们知道,每块肌肉或韧带在被牵拉状态下,两端的肌键及其附着点处是应力最集中的地方,所以肌肉长期被紧张的牵拉,两端的肌胳及其附着点就有可能被拉伤。这时候人体的代偿机制为了不让肌膊和附着点处被拉伤,为了加强肌健和附着点处的强度,就将大量的钙质和磷输送到这儿来,就形成了骨刺或肌肉钙化、骨化。
这和压电学原理并不矛盾,压力越高电位越高,骨细胞越活跃,可促进骨质增生和骨刺的生长。我们知道压力越高,反作用越大,拉力对压力来说,就是压力的反作用。压力越大,也可以说反作用力越大,也就是拉力越大。所以拉力越大,电位越高。从力学和压电学来讲,是符合压电学原理的。因此肌肉拉力超过正常情况所引起的骨质增生和骨刺同祥也是“力平衡失调,.问题。
( 3
)关节内骨折
关节周围或关节内侧骨折,在治疗时很难达到解剖对位,或周围软组织曲张和松弛,未得到及时纠正而挛缩或变长;或。关节错缝未能纠正均可造成关节内力平衡失调,出现高应力力点和软组织(肌肉或韧带)过度紧张牵拉,导致骨质增生和骨刺。参看前两节,道理极明,不再赘述.
( 4
)与摧患关节有力学关系的骨干畸形
68

骨干畸形,造成上下两端关节力线改变,使上下端关节不吻合,同样出现高应力力点,软组织牵拉,出现关节骨质增生和骨刺,其机理与上述相同,特别是后天外伤造成的骨干骨折崎形愈合,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都较为严重,先天性骨干崎形,相关关节出现骨质增生和骨刺的就比较少见,因为它的畸形造成关节的力学变化,生来就有的,关节大多能够适应的缘故。所以我们把骨质增生的病因概括为“力平衡失调”。先天性的力学关系建立以后,就是达到“平衡”了,只有后天破坏,才会打破原来的平衡,人体才通过代偿机制来调节.( 5 )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
这两种病,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就会由于炎性渗出、水肿、坏死,最后增生。造成病理损伤,机化,结疤,粘连,挛缩。使关节内外及周围软组织的力学状态改变。形成压力过高的点以及拉力过高的肌肉韧带的附着点等处的骨质增生和骨刺。在这里骨质增生的原因仍然是“力平衡失调”而不是关节炎疾病的本身.
( 6
)单独的较大的一个骨刺生长部位,必定是某一软组织(一般都是肌肉和韧带)的附着点.
一个孤立的骨刺生长部位,必定是某一肌肉和韧带的附、』 着点处。如象跟骨骨刺总是长在跟骨结节上的踢长韧带和拓腿膜的附着点上,我们根据上述观点,马上可以认定这一肌肉韧带必然是挛缩变性,处在紧张的牵拉状态。我们采取治疗措沌将肌肉和韧带的紧张牵拉状态一解除,症状即可消失。治愈后,经长时间观察,骨刺也自然变钝,变小。
( 7
)下肢大关节(偏、膝、躁)有内外翻晴形
下肢大关节的内外翻畸形,主要是指后天造成而不是先天固有的。这些关节的内外翻畸形也必然造成关节内力线的

69

偏移。软组织一侧牵拉一侧曲张,也即是造成力平衡失调的因素.在临床上此种情况造成骨质增生和骨刺形成是比较普遍的。
( 8
)年老体弱,肌力下降所发生在颈、胸,腰椎骨质增生象发生在这些部位的骨质增生是不是退行性变呢?也不是,仍然是个力学问题。
人体的重量不仅靠脊柱的骨性组织承担,而且颈部和腹、背、腰部肌肉也承担很大一部分。当人衰老之后,颈部和腹、背、腰部肌肉松弛,肌力下降,承担重量的能力大大减弱。但是人老以后,体重不下降,大多数发胖,体重还有增加趋势,所以此时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都要转移到脊柱骨性组织上来,颈、胸、腰椎的负重普遍增加了,同样,人体的代偿机能就会来加强脊柱的强度,而发生了骨质增生。另外,由于年老,许多软组织萎缩变性,(主要是人体内部小的肌肉和韧带.)造成紧张牵拉,而生成骨刺。如椎间盘退变,弹性减少或消失,被椎体长期挤压在前纵韧带后侧缘,使前纵韧带长期被后侧的涨力所牵拉,而出现前纵韧带的附丽部位骨质增生,在临床X 线片上都示有,推体前缘有唇样增生。
一般来说由于年老肌力下降,脊椎骨性组织负荷加大引起的骨质增生,都没有临床症状。它的特点是,骨质增生在任何节段的分布都是均匀的,对称的.这种情况可以说不是病态。反之,老年人的脊推骨质增生出现不对称,不均匀的搏况,就是病态了,那就不是肌力下降,人体重力的转移所引起,而是各种损伤引起的局部应力增加所致。
我们对以上8 种临床骨质增生现象进行的研究分析表明:不管情况千变方化,得出的结论都是一个“力平衡失调是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
70

这里我们还要明确几个临床上常用的术语,即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刺。其实这几个名词术语的含义都是一个,就是骨质增生。而骨性关节炎是因为骨质增生发生于关节,并成为一种难治的疾病,故骨性关节炎是一个病名。另外骨性关节炎可以是关节部位轻徽的骨质增生,也可以是在关节部位有较大的骨质增生,都称为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较大而突出的称为骨刺。
顺便提一下,骨化性肌炎的发病机制和肌肉拉应力过高引起的骨刺的机制是一样的,不在赘述.
我们再来谈一下力平衡失调这个词的含义。
人体内部正常力学状态称为“力平衡”,反之,人体内部不正常的力学状态称为“力平衡失调”这是一个生物力学概念。人体内部的力平衡失调,是骨质增生的根本病因,也是我们临床上所见到的由骨质增生引起的疾病的根本病因。我们搞清了这样一个根本病因。对于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类疾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关系极大。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根本病因研究出正确的治疗措施,使这一大类疾病的治疗问题迎刃而解。根据这个病因学理论,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骨质增生进行分类,现初步分类如下。
( 1
)压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
(  2
)拉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
( 3
)涨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
我们知道力有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大小。
骨质增生的纵轴方向都和作用力方向一致。作用点,当然就是在骨质增生的地方。力的大小是指超过正常的生理适应范围。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骨质增生发生在关节

71

面的内侧缘或中间,就是压应力过高引起的,如发生在关节面外侧缘或其它部位的软组织附着点处,就是拉应力过高引起的。且骨质增生的纵轴所指的方向必和催患的软组织的纵轴方向一致。和这个方L 向下致的软组织(肌肉、韧带)必处在紧张的牵拉状态。如果骨质增生发生在关节囊或椎间盘周围,且沿关节囊和纤维环(纤维环附着在上位椎体的下缘,下位椎体的上缘)两端附丽区环形分布,就是涨应力过高引起的。根据这种分类,在临床上我们就可以判明具体的摧患组织器官。
一般说来,小针刀适应于治疗拉应力过高和涨应力过高的骨质增生.具体在第六章小针刀疗法适应症中,在详细叙述。

六、动态平衡失调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病理机制

我们在第一章有关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各种病理学说中,通过对已有的各种病理学说的回顾和认识,分析研究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最根本的第一位的病理机制是什么,已经提出了“动态平衡失调”是该类疾病最根本的第一位的病理机制的理论。本章前四节通过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具体各别疾病的病理机制的研究,使我们必然的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最根本的第一位的病理机制确是“动态平衡失调”。本章第五节关于骨质增生病因学的论述中,有关慢性软组织损伤(孪缩、拉应力过高,涨应力过高)的病理机制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注意:第五节是论述骨质增生的病因,这里所说一

72

的是病理机制)。
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动态平衡失调这一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病理机制和概念的含义
1
.动态平衡失调的定义:
我们要给“动态平衡失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在这里首先是一个“生物力学”概念,但是要把它作为研究“生物学”的力学概念,它是不同于普通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力学概念的。首先,生物力学有它的复杂性,到日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造出任何一部机器能象人和动物那样自由敏捷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这种自由和敏捷的复杂动作,体现在力学上,情况就更为复杂了。另外,生物力学有它的生命活动性。生物力学中的力学问题,每时每刻都和其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生物力学中的力学表现时时受生命活动的制约。力学在人体上的表现都要受到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都有一个特定的“量”和“度”的间题。当我们用力学来研究人体的时候,时刻不能忽视以上所述的生物力学这三个特性.
我们说到人体动态平衡的时候,就是基于生物力学的三大特性。所谓平衡,就是在生命活动的制约下,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在特定的量和度以内活动。所谓动态,就是指人体外在的活动状态和人体运动系统组织器官内在的活动状态。这种内在活动状态的力学表现是极为复杂的,我们将在下一节予以较详细的论述。所以动态平衡的定义就是:人体运动器官在正常生命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量和度以内,自由的活动状态就叫人体的“动态平衡”反之则叫“动态平衡失调”。‘
2
.动态平衡的内涵
73

动态平衡失调这个特殊的力学概念,它的定义我们明白了。但是它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含义。人体正常的所有肌肉,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在体内幅度不同的沿该肌肉上下滑动,并牵连着其他组织移动,许多肌群的各块肌肉在体内方向不同的滑动,才能使人体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这是常识所了解的。当这些软组织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发生粘连或挛缩或疤痕,肌肉和其它组织就不可能在体内自由伸缩、滑动。这是一个点的病变,限制了软组织纵向的线的运动。这是动态平衡的内在含义。还不仅如此,慢性软组织损伤.粘连.挛缩,疤痕这兰大病理因素的存在,还限制了软组织的横向的面的运动及互相之间的交叉运动。
动态平衡失调的内涵除了上述三种机械性的内在活动受到限制,而且还包括生物性自我保护制动。当软组织在内部受到牵拉时,软组织表现为痉挛性挛缩,同样限制了内部运动。其次由于软组织损伤变性造成的挛缩,限制了内部运动,也是动态平衡失调的内涵一部分。
动态平衡失调的内涵主要指它对人体内部运动器官的病理机制的概括和描述。
3
,动态平衡失调的外延
动态平衡失调概念的外延,主要指它对人体外部运动器官的病理机制的概括和描述。
人体四肢、躯于、头颈、掌指、足趾这些组织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都各自发挥自己的应有的功能作用,但是这些肢体的力学特性的表现都受生命活动的制约,在时间和空间的量和度的范围内。在这种范围内,这些肢体的力学表现是极为复杂,也是极为自由的。当患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后,这些肢体就不能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自由发挥应有的功能作

74

用。这就是动态平衡失调概念的外延。它概括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恃性的外在内容。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特性的外在内容很重要,我们治愈该类疾病,要依靠检查外在病理变化消失为依据.诊断该类疾病更要依据外在病理特征,才有可能找到内在病变、病灶的精确位置,进行针对性洽疗。
4
.动态平衡失调的图解
动态平衡失调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如要用若干图形把它表示出来,它就立刻会变得具体而形象了。但我们如果要用一连串的图形将动态平衡失调的内涵和外延全部表现出来,那就会变成一本图解说明书,那也不合适。所以,这里我们用几幅图表明慢性软组织损伤三大病理因素一粘连、结疤、挛缩形成动态平衡失调,这样一种根本病理机制的情况。这里需要补充说一点就是,本章第一节全面阐述了慢性软组织损伤最主要的三大病理因家之一“粘连”这一病理因素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其余结疤和李缩这两个主要的病理因素,未作专题叙述,原因就是它们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和粘连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基本」致.有粘连本身就存在着疤痕和挛缩。以免重复,不再赘述.

75

图五肌肉作直线地运动时动态平衡失调情况此图表现了肌肉作直线运动时的情况。设A B 两肌肉在静止状态下相邻的点,分别为a 点和b 点,在动态平衡的情况下,即正常无病的情况下,两肌肉作相对运动,a 点和b 点必然要分开,也可以分开。如在两肌肉相邻点a b 处发生粘连或疤痕两肌肉作相对运动时,因a b 两点被粘连到一起,就分不开,于是动态平衡就失调了.
这是肌肉在作线的运动时的情况,当肌肉在作面的运动时,倩况也一样,请看图六。

76

以上五幅图解,比较形象具休地解释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动态平衡失调机制。但只是示意性的.在人体内慢性软组织损伤,动态平衡失调的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这里仅是以肌肉为主图示几种常见情况。实际上韧带、滑囊、肌间膜、键膜、筋膜和其它软组织慢性损伤产生粘连、结疤、孪缩这三大病理因素,形成动态平衡失调的病理机制,比这要复杂得多,然而其原理都是一样的。
用动态平衡失调来概括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除因为该类疾病的根本的第一位的病理变化就是动态平衡失调之外,另外在治疗学上评定该类疾病的治愈标准,也是非常实际和科学的。因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治愈的真正指标,必须是动态平衡恢复,才能真正治愈。如单以疼痛和炎性病变消失为依据评定疗效,这样的疗效是靠不住的.因为它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另外,应该说明一点,有部分神经受压,神经炎之类,虽肢

80

体活动无病理性受限,而有痛麻症状者,此不属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而属于神经科疾病,因此也就不属于我们的讨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