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仨书籍管理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所有书籍第二本 小针刀疗法 目录 详 细 内 容:  
文章标题:中篇 各论 第九章颈项部
内容开始
,僵硬感,稍不慎,转动头部会引起颈侧痉挛性疼痛。诊断
1
.无明显外伤史,但有经常旋转头部和抬头,或突然过度旋转头部和抬头的劳损史。
128

2 .颈部旋转活动受恨,颈部摄硬。
3
.被动做头部旋转或颈部比冲活功。引起胸锁乳突肌肌健疼痛和胸锁乳突肌痉挛。
4
.在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压痛明显。
治疗
① 单侧病。就在单侧乳突及上项线下缘之间及胸骨体l 可侧及锁骨胸骨端治疗,双侧都病就在双侧乳突及枕骨上项线下缘及胸骨体两侧和两侧锁骨胸骨端治疗。
② 小针刀深度达骨膜。针体和施术处骨面约成9 。。角左右。刀口线方向和胸锁乳突肌走行方向平行刺入,先纵行剥离2 3 次,再横行剥离2 次,出针。
病案举例
xx ,男,42 岁,淮阴制绳厂工人。79 2 月一天起床后,自觉颈部不能活动· 到某乒院按摩后,反觉得疼痛加重,即用针灸治疗2 ‘天,稍有减轻,但颈仍不能自由活动,旋转佣难,3 8 日接受小针刀治疗,诊为右胸锁乳突肌肌健炎,在两头肌脾处治疗二次,立即头娜鱿能旋转活动.三夭后全愈.80 5 月随访,一直很好,无不造。

三、肩加提机损伤


棍述
肩脾提肌大多是突然的动作,造成损伤,如上肢突然过度后伸,要求肩押骨上提。并向内上方旋转,肩押提肌突然收到信号,突然强烈收缩,而肩脚骨由于其他软组织的影响,多数不能同步和肩脾提肌突然配合,而造成肩脾骨脊柱缘的内上129

角肩押提肌附着点处的损伤。在起点的损伤也不少见,均在颈上部四个颈椎横突处.
该病在临床上也很常见,但大多数被含栩地诊断为颈部损伤,或背痛、肩押痛。亦有被诊为颈椎病和肩周炎的部分痛点的。
肩脚提肌的损伤,日久难愈,其损伤处结疤变性较显著.小针刀疗法对该病有良好的疗效。
局部解剖
肩脾提肌起自上四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脾骨脊柱缘内侧角的上部,作用是上提肩脚骨并使肩押骨转向内上方(见图三十七和三十八)

130

小菱形肚

大菱形肌

图三十八肩押提肌菱形肌解剖位置图
病因病理
由于某种特殊的倩况,要求肩押骨迅速上提和向内上旋转,肩脚提肌突然收缩,而肩押骨多数不能同步配合(因为肩脚骨受到许多不同方向肌肉的制约),所以常导致肩押提肌损伤。
该肌的损伤多在肌艘部位,即是在该肌的起止点处,影响工作和休息。
急性期都在肩押骨内侧缘上部感到肿胀疼痛。亦或在颈部上段疼痛、拒按。经休息和自我制动后,都有所缓解.以后随出现慢性症状。
临床表现
慢性期病情绵延难愈,此病大多数为单侧,双侧起病很少见。上肢做后伸活动受限。肩脚骨内侧上端疼痛。手不能伸131

到背部抓痒,或和颈部活动受限,颈L 段一侧疼痛,并比不敢舒展躯干卜段。
睡眠时键侧向下,翻身感困难.
白天常有患侧抬肩畸形。
诊断
1
.有突发性损伤史。
2
,在肩脚骨内侧缘上部及肩脚骨卜角有压痛,有1 2 个压痛点。
3
.或在上四个颈椎横突处有压痛点。
4
.上肢后伸,令将肩脾骨上提或内旋,引起疼痛加剧,或不能完成此动作。
治疗
在慢性期,适应于小针刀治疗。找好压痛点,如在肩脚边缘进针,使针体和背平面成90 .角刺入(俯卧位或坐位微前曲),深度刀刃达胁骨面,刀口线方向和肩脾提肌纵轴平行方向。先纵行剥离,然后将针身倾斜,使和肩脚骨平面成13 。,角,和背面成50 。角。刀刃在肩脾骨边缘骨面上作纵向切开剥离,1 2 次即可出针.
进针点在上颈椎横突,患者坐位低头,进针点在横突尖部,进针深度直达横突尖部,刀口线方向与颈椎纵轴平行,先作纵行剥离,再作横行剥离,刀口线始终在横突尖部骨面上活动。
注意.项
小针刀必须在肋骨面以上范围活动<治疗肩押提肌止点),不可在肋骨间活动。治疗肩脾提肌起点必须在颈椎横突骨面上活动,进针时.穿过皮肤后,要摸索进针,不可盲目粗糙.刺入其他部位。颈部神经血管极为丰富,且为生命之枢纽,

132
必须细心从事。
病案举例
xx ,男,沐阳县组织部干部。67 年文革期间造反派给他坐喷气式飞机、雁别翅,他极力反抗,当晚背右侧疼痛难以入睡,后经吃中药、贴膏药,好转。但背右侧疼痛始终不能根除,气候变化时加重。后虽经多方治疗十余年,终未愈。81 年到我骨科就诊,诊为右侧肩脚提肌损伤。小针刀在右肩押骨内侧缘及上角,治一次做了三刀,症状解除,2 年后随访,无不适。

四、头夹肌劳损

梅述
头夹肌易在第七颈椎处劳损,在止点枕骨上项线处也极易损伤。经常挑担子的人,常患此病。因在挑担子时头夹肌公直处于紧张的牵拉状态,在第七颈椎的附着点处,由于损伤后肌化增生抱痕,在第七颈椎处常形成一个园形隆起,俗称扁担疙瘩。此病以前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小针刀对此病有较好的治



       下一条:第十章肩背部